李勣海棠
㈠ 貞觀長歌!急!急!李績深情的看著海棠的孩子
李績曾經愛慕過海棠,海棠也是他尊敬的女人,在太子被廢後,李象沒了母親,李績應該見子思其母,不論是感慨還是嘆息或是憐惜,應該是很復雜的感情吧.
㈡ 看《貞觀長歌》有感(800字)
這是一部描繪初唐戰爭與和平的雄渾贊歌.貞觀之治,大唐史詩.
一代雄主唐太宗文武雙全,仁明可敬.玄武門之變後的二十幾年中把支離破碎,千瘡百孔的國家治理成為一代具盛世之況的泱泱之幫.由分裂走向統一,由動盪不定走向國泰民安.李世民用熱血和汗水滋潤著每一寸大唐土壤,用睿智與胸襟保衛著中華的萬里江山.
但治理國家,只有君是不夠的,還要有臣.在這段特殊的歷史時期,君明臣賢,文治武功,涌現出一批蓋世奇才.他們為江山社稷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有著共同的理想與抱負,有著共同的使命與動力,亦有著一顆顆絕對忠誠的心與滿腔熱血.列在陵煙閣二十四位功臣之首的長孫無忌.生而為宰相的房玄齡.足智多謀的岑文本.誓死覲見的魏徵...還有大將軍李靖,李勣.開國元勛候君集,尉遲敬德,有著義旦忠肝的阿史那斯摩...
而士,也是國家強盛起來很重要的一部分.遠征,北伐,幾十萬大軍在金戈的碰撞,戰馬的嘶鳴,狼煙騰騰的戰火中為國家拼殺著.僅僅獨孤一族,就有十七位熱血男兒犧牲在戰場.他們都是英雄,那身上的道道傷疤就是最好明證.
對天子而言,國家國家.國事便是家事,家事便是國事.太宗的諸皇子各各心懷抱負,向著龍椅一步步攀登.他們不惜為入主東宮而明爭暗鬥,為儲位而叛親棄子,奪取天下霸權勾心鬥角.皇長子李承乾性格仁弱,毫無主見.雖被皇上給予厚望但最終卻沒有成器,終被貶為庶民.三皇子李恪精通武藝,有著另人折服的膽識與智謀,卻性情浮躁,自覺不可一世.四皇子李泰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但詭計多端,虛偽狡猾.五皇子李佑因得不到重視而大逆不道做出謀反之事被處死.只有同是長孫一脈的九皇子李治不聞朝政,黯事不沾,卻至仁至孝,一心只讀聖賢書,最終在意料之外被立為太子,成為永徽之治的開明盛主.
說到皇子,就不得不提到安康.這位美貌絕倫的大唐公主飽攬史書,才幹與智謀,均非其他公主所及.但她的經歷卻是凄慘悲涼的.幾盡重演昭君出塞的痛楚,在敵人營中的危夕,無數次悲歡離合,無數次愛恨情愁.與自己心愛的人作生離死別,又要承受血與淚,榮與辱的交融..這便是生在帝王之家無可訴說的悲哀.然而,她都挺過來了.沒有讓那些愛她的,與她愛的人失望.也許,時間真的會沖淡一切,僅僅留下傷疤,讓人想起那些曾經刻骨銘心,以為永遠不能釋懷的痛楚.
這個年代,埋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榮辱,演繹著太多訴說不盡的感動.范興為國家為百姓向敵人下跪.岑文本為了自己的學生背負著罵名卧薪嘗膽十四年.阿史那雲公主為激起李恪雄心,忍痛離開他.太傅為讓李治做一個不黨不私的人棄吏部尚書不做成為一介草夫.長孫皇後為國威逼親使她被女兒恨了整整5年.可侯君集卻甘心為自己的孩子背負叛逆罵名.海棠為皇長子,一寬為安康,玄齡為遺愛,閔國器為綠袖...受了太多委屈,可他們都是為自己所愛的人.所以無怨無悔.他們的愛,乃大愛.大愛無言.
貞觀之治,一段唐朝風雲,一曲歷史長歌..
㈢ 貞觀長歌中玄奘扮演者
《貞觀長歌》中「玄奘法師」由演員徐少華扮演。
徐少華,男,1958年出生於山東青島,著名影視話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唐僧扮演者。
㈣ 《貞觀長歌》海棠的結局是什麼
海棠死了。 太子因謀反被貶為庶民,貶到黔州,永世不得回京。過了幾年就病死了,海棠在太子死後,不想獨活,就跟著太子去了。
劇情簡介
武德九年夏,李世民正欲行登基大典,傳來了鎮守要塞涇州的隱太子建成死黨羅藝起兵叛亂的消息,他派兵圍攻,卻不知北方草原統治者頡利正秘密率兵南下謀取中原。
頡利他得悉羅藝叛亂,決定繞道隴西小道偷襲長安。眾部族首領各有所圖,頡利的號令難以貫徹,無奈之下,他忍痛下令殺死違令奪取羅藝軍糧的堂叔哥倫,震懾住了眾人。
(4)李勣海棠擴展閱讀:
結局介紹
房玄齡重病,李世民讓人將他背進宮中,不久,房玄齡留下一道遺策死去,李世民無限感傷。李世民到李靖家中與他議論兵法,李世民道出了心中的憂慮,李勣是難得的將才,但只怕太子將來無法駕馭,李靖向他獻完一策後坐著辭世。
安康想將李承乾的兒子李象接回,李世民擔心李治不高興,沒有同意。李世民以一個很小的過失下令將李勣謫貶,李治不解父親心意,上前勸阻,李世民卻不理睬。長孫無忌告訴李治這是皇帝在安排後事,謫貶李勣是為了給李治一個將來能施恩於他的機會。
不久,李世民辭世了,李治登基,中秋之夜,他將李象接回長安,親自送到安康公主府中,令安康十分意外。李治繼承李世民的衣缽,繼續推行貞觀路線,和他的朝臣們一起開創了「永徽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