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減字木蘭花立春

減字木蘭花立春

發布時間: 2022-04-14 03:29:38

Ⅰ 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的注釋譯文

⑴減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⑵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儋耳:古代地名,在今海南境內。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
⑶春牛:即土牛,古時農歷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氣,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勸農耕,並象徵春耕開始。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執,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稱。
⑷丐:乞求。春工:春風吹暖大地,使生物復甦,是人們將春天比喻為農作物催生助長的農工。
⑸肉紅:狀寫桃花鮮紅如血肉。
⑹春幡(fān):春旗。立春日農家戶戶掛春旗,標示春的到來。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頭上,或樹枝上。春勝:一種剪成圖案或文字的剪紙,也稱剪勝,以示迎春。
⑺天涯:多指天邊。此處指作者被貶謫的海南島。
⑻楊花:即柳絮。 牽著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風無限,來自海上。於是請來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紅染得像肉色紅。
豎立春天的綠幡,剪成春天的彩勝。一陣春風,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捲起的楊花,頗似雪花。

Ⅱ 蘇軾 減字木蘭花(春庭月午,搖盪香醪光欲舞)的翻譯

蘇東坡就是這抄樣得到親人的幫助支持,反過來他又以其放達的胸懷、曠世的文采,影響教化著他周圍的人們,在這其中,受影響最大,發生了質的變化的,應該是他的侍妾王朝雲。
王朝雲來自青樓,到蘇家時,虛歲只有十一,實際年齡恐怕連十歲都不到。蘇東坡說她姓王,錢塘人,但在蘇軾的現存詩文中,找不到任何有關朝雲家人的記載,可見王朝雲是自小就被賣掉,連自己的父母是誰都不知道的一個可憐的孤兒,十四歲成為蘇東坡的侍妾。根據蘇東坡和他的幾個門生寫王朝雲的詞,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十分美麗聰慧過人的女孩。十一歲之前,她在妓院里主要學習烹茶待客、唱歌跳舞、演奏器樂等技藝,她會彈琵琶,而且彈得很好,但不懂詩詞。蘇軾在後來的《悼朝雲詩(並引)》里曾說:「朝雲始不識字,晚忽學書,粗有楷法」,說明她到蘇軾身邊後才開始認字,後來忽然要學書法,說明文墨已通,朝雲的聰慧好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肯定是蘇軾的循循善誘。終於,這個原來不識字小女孩,成了大文豪的紅顏知己。

Ⅲ 立春了!古代對立春有何贊頌的詩詞歌賦

在不知不覺間,寒冬已經悄悄的過去,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麼中國有24個節氣,其中立春最充滿生命力。

其實立春有很多的別名還叫打春,也叫立春節。在立春的這個時候是春季的開始,很多農民也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去播種一些糧食的種子。

最後一句更是神來之筆,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表面上是自我諒解,自我寬慰,故作曠達的說不是自己一個人老了一歲。其實呢,這是在嘆息時光易逝,年華流轉,時光虛度,所有的熱鬧歡笑都掩飾不住他心中的悲傷無奈。

其實我們讀了這么多詩詞作家寫的關於立春這一天的詩詞歌賦之後,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大多數人對於立春這一天都是有非常濃烈的感情的。

這一天既代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也代表著舊的一年的逝去,有喜有悲,辭舊迎新。希望我們所有人也能夠在新的一年裡順順利利完成自己未完成的事情。

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度過新的一年,祝大家牛年大吉

Ⅳ 減字木蘭花立春作者蘇軾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減字木蘭花立春作者蘇軾是宋朝的詩人,這首詞警示人們要把握青春時光。這首詞語言清新自然,又極其准確,生動地描繪了春草初長時從遠近不同的空間距離上觀看而呈現的不同景象。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評價:「蘇軾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

Ⅳ 蘇軾的減字木蘭花 譯文

不知道你要哪首?只有詞牌名可有點兒麻煩。
減字木蘭花

已卯儋耳春詞

蘇軾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這首詞是作者被貶海南時所作,是一首詠春詞。作者以歡快的筆觸描寫海南絢麗的春光,寄託了他隨遇而安的達觀思想。

此詞上、下片句式全同,而且每一片首句,都從立春的習俗發端。古時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兆民,即百姓)」(《後漢書、禮儀志上》)。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後亦有「打春」之俗,由人扮「勾芒神」,鞭打土牛。春幡,即「青幡」,指旗幟。春勝,一種剪紙,剪成圖案或文字,又稱剪勝、彩勝,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而兩片的第二句都是寫「春風」。上片曰:「無限春風來海上」。作者《儋耳》詩也說:「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風從海上來,不僅寫出地處海島的特點,而且境界壯闊,令人胸襟為之一舒。下片曰:「一陣春風吹酒醒」,點明迎春儀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興致勃發,情趣濃郁。兩處寫「春風」都有力地強化全詞歡快的基調。接著上、下片對應著力寫景。上片寫桃花,下片寫楊花,紅白相襯,分外妖嬈。寫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得如同血肉之色一般。丐,乞求。這里把春神人格化,見出造物主孳乳人間萬物的親切之情。、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句,是全詞點睛之筆。海南地暖,其時已見楊花;而中原,燕到春分前後始至,與楊柳飛花約略同時。作者用海南所無的雪花來比擬海南早見的楊花,謂海南跟中原景色略同,於是發出」不似天涯「的感嘆。

此詞禮贊海南之春,古代詩詞題材中有開拓意義。同時詞又表達作者曠達之懷,對我國舊時代知識分子影響深遠。這是蘇軾此詞高出常人的地方。這首詞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個字重復地間隔使用,有的修辭學書上稱為「類字」。本來,遣詞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復。《文心雕龍。練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項練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權重出」,以「同字相犯」為戒。但是,作者偏偏利用「同字」,結果反取得異樣的藝術效果,不但音調增加美聽,而且主旨得到強調和渲染。這又是蘇詞高出他人之處。全詞八句,共用七個「春」字(其中兩個是「春風」),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兩個,有的一句一個,有三句不用,顯得錯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紅似肉紅」,「捲起楊花似雪花」,卻分別用了兩個「紅」字,兩個「花」字。事實上,作者也許並非有意要作如此復雜的變化,他只是為海南春色所感發,一氣貫注地寫下這首詞,因而自然真切,朴實感人,而無絲毫玩弄技巧之弊。這也是蘇詞不同流俗的地方。

Ⅵ 蘇軾減字木蘭花巳卯

《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詞的上片寫海南春早。春風陣陣,桃花灼灼一派備耕景象。對此,作者心中充滿喜悅之情。下片寫迎春儀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預兆豐穩之年;接著寫海南的楊花好似中原的雪花,贊嘆「不似天涯」,表現作者對海南懷有親切情感。詞中情感濃烈,攝取了顯示春光典型的事物,描繪色彩鮮明,有意運用復疊的語言,造成輕快節奏並突出重點詞語,收到富有感染力的藝術效果。
作品名稱
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
作品別名
減字木蘭花·立春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蘇東坡全集》
文學體裁

作 者
蘇軾
詞 牌
減字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⑴·己卯儋耳春詞⑵
春牛春杖⑶,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⑷,染得桃紅似肉紅⑸。
春幡春勝⑹,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⑺,捲起楊花似雪花⑻。[1]

注釋譯文
編輯

詞句注釋
⑴減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⑵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儋耳:古代地名,在今海南境內。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
⑶春牛:即土牛,古時農歷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氣,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勸農耕,並象徵春耕開始。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執,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稱。
⑷丐:乞求。春工:春風吹暖大地,使生物復甦,是人們將春天比喻為農作物催生助長的農工。
⑸肉紅:狀寫桃花鮮紅如血肉。
⑹春幡(fān):春旗。立春日農家戶戶掛春旗,標示春的到來。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頭上,或樹枝上。春勝:一種剪成圖案或文字的剪紙,也稱剪勝,以示迎春。
⑺天涯:多指天邊。此處指作者被貶謫的海南島。
⑻楊花:即柳絮。[2]

白話譯文
牽著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風無限,來自海上。於是請來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紅染得像肉色紅。
豎立春天的綠幡,剪成春天的彩勝。一陣春風,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捲起的楊花,頗似雪花。

Ⅶ 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的作品鑒賞

海南島在宋時被目為蠻瘴僻遠的「天涯海角」之地,前人偶有所詠,大都是面對異鄉荒涼景色,興起飄零流落的悲感。蘇軾此詞卻以歡快跳躍的筆觸,突出了邊陲絢麗的春光和充滿生機的大自然,在中國詞史中,這是對海南之春的第一首熱情贊歌。蘇軾與其他逐客不同,他對異地風物不是排斥、敵視,而是由衷地認同。他當時所作的《被酒獨行遍至子雲威徽先覺四黎之舍》詩中也說「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寫溪風習習,頓忘身處天涯,與此詞同旨。蘇軾一生足跡走遍大半個中國,或是遊宦,或是貶逐,但他對所到之地總是懷著第二故鄉的感情,這又反映出他隨遇而安的曠達人生觀。
《減字木蘭花》上、下片句式全同。此詞上、下片首句,都從立春的習俗發端。古時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後漢書·禮儀志上》)。上、下片首句交代立春日習俗後,第二句都是寫「春風」:一則曰「無限春風來海上」。作者《儋耳》詩也說:「垂天雌霓雲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風從海上來,不僅寫出地處海島的特點,而且境界壯闊,令人胸襟為之一舒。二則曰「一陣春風吹酒醒」,點明迎春儀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興致勃發,情趣濃郁。兩處寫「春風」都有力地強化全詞歡快的基調。以後都出以景語:上片寫桃花,下片寫楊花,紅白相襯,分外妖嬈。寫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成粉紅。這里把春神人格化,見出造物主孳乳人間萬物的親切之情。寫楊花句,卻是全詞點睛之筆。海南地暖,其時已見楊花。作者次年人日有詩雲「新巢語燕還窺硯」,方回《瀛奎律髓》評此詩雲:「海南人日,燕已來巢,亦異事。」原來在中原,燕到春分前後始至,與楊柳飛花約略同時。以此知海南物候之異,楊花、新燕並早春可見。而早春時節,中原時或降雪。作者用海南所無的雪花來比擬海南早見的楊花,那麼,海南即是跟中原一般景色。於是發出「不似天涯」的感嘆了。——這是全詞的主旨所在。
如前所述,此詞內容一是禮贊海南之春,在中國古代詩詞題材中有開拓意義;二是表達作者曠達之懷,對中國舊時代知識分子影響深遠。這是蘇軾此詞高出常人的地方。以南北宋之交的朱敦儒的兩首詞來對讀,朱的《訴衷情》也寫立春:「青旗彩勝又迎春,暖律應祥雲。金盤內家生菜,宮院遍承恩。時節好,管弦新,度昇平。惠風遲日,柳眼梅心,任醉芳尊。」這里也有「青旗」、「彩勝」、「惠風」、「柳眼」、「醉尊」,但一派宮廷的富貴「昇平」氣象,了解南北宋之交政局的讀者自然會對此詞產生遺憾和失望。比之蘇詞真切的自然風光,遜色得多了。朱敦儒另一首《沙塞子》說:「萬里飄零南越,山引淚,酒添愁。不見鳳樓龍闕又驚秋。九日江亭閑望,蠻樹繞,瘴雲浮。腸斷紅蕉花晚水西流。」這是寫南越的重陽節。但所見者為「蠻樹」、「瘴雲」,由景引情者為「山引淚,酒添愁」,突出的是「不見鳳樓龍闕」的流落異鄉之悲。朱敦儒此詞作於南渡以後,思鄉之愁含有家國之痛,其思想和藝術都有可取之處,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七「顏持約詞不減唐人語」條也稱贊此詞「不減唐人語」。但此類內容的詞作在當時詞人中不難發現,與蘇詞相比,又迥異其趣。二詞相較,對異地風物有排斥和認同的差別,從而更可見出蘇詞的獨特個性。
這首詞在寫作手法上的特點是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個字重復地間隔使用,有的修辭學書上稱為「類字」。(如果接連使用稱「疊字」,如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清人許昂霄《詞綜偶評》雲:「《玉台新詠》載梁元帝《春日》詩用二十三『春』字,鮑泉奉和用三十『新』字······余謂此體實起於淵明《止酒》詩,當名之曰『止酒詩體』。」本來,遣詞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復。《文心雕龍·練字第三十九》提出的四項練字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權重出」,以「同字相犯」為戒。但是,有的作者偏偏利用「同字」來獲得別一種藝術效果:音調增加美聽,主旨得到強調和渲染。而其間用法頗多變化,仍有高下之別。陶淵明的《止酒》詩,每句用「止」字,共二十個,可能受了民間歌謠的影響,畢竟是游戲之作。梁元帝《春日》詩說:「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春心日日異,春情處處多。處處春芳動,日日春禽變。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見。不見懷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結,春結誰能申。欲道春園趣,復憶春時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獨念春花落,還似昔春時。」共十八句竟用二十三個「春」字,再加上「日日」、「處處」、「不見」等重用兩次,字法稠疊,頗嫌堆垛。再如五代時歐陽炯《清平樂》:「春來階砌,春雨如絲細。春地滿飄紅杏蒂,春燕舞隨風勢。春幡細縷春繒,春閨一點春燈,自是春心繚亂,非干春夢無憑。」這首詞也寫立春,為突出傷春之情,一連用了十個「春」字,句句用「春」,有兩句用了兩個「春」字,也稍有平板堆砌之感。蘇軾此詞卻不然。全詞八句,共用七個「春」字(其中兩個是「春風」),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兩個,有的一句一個,有三句不用,顯得錯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紅似肉紅」,「捲起楊花似雪花」,卻分別用了兩個「紅」字,兩個「花」字。其實,蘇軾在寫作此詞時,並非有意要作如此復雜的變化,他只是為海南春色所感發,一氣貫注地寫下這首詞,因而自然真切,朴實感人,而無絲毫玩弄技巧之弊。後世詞人中也不乏擅長此法的,南宋周紫芝的《蝶戀花》下片:「春去可堪人也去,枝上殘紅,不忍抬頭覷。假使留春春肯住,喚誰相伴春同處。」前後用四個「春」字,強調「春去人也去」的孤寂。蔡伸的《踏莎行》下片「百計留君,留君不住,留君不住君須去。望君頻向夢中來,免教腸斷巫山雨」,共用五個「君」字,突出留君之難。這都是佳例。 南宋·傅干《注坡詞》:示勸農之意。

Ⅷ 減字木蘭花蘇軾翻譯

減字木蘭花·花
蘇軾 〔宋代〕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纖手裡。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
溫香熟美,醉慢雲鬟垂兩耳。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譯文
黃金的花蕊開綻在紅色如玉的花房,恰好放在美人的柔細的手裡。朦朧的月亮月光淡淡,時不時吹起微風來捲起美人的衣袖。
柔和清淡的風中,美女似有醉意般酣然入睡,很熟很香,悄悄的,高聳的發髻垂到兩只耳朵下了。謝謝春姑娘的巧奪天工,不像是花般的紅艷,更像是美人肌膚透出的紅。

減字木蘭花·立春
蘇軾 〔宋代〕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譯文
牽著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風無限,來自海上。於是請來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紅染得像肉色紅。
豎立春天的綠幡,剪成春天的彩勝。一陣春風,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捲起的楊花,頗似雪花。

減字木蘭花·寓意
蘇軾 〔宋代〕
雲鬟傾倒,醉倚闌干風月好。憑仗相扶,誤入仙家碧玉壺。
連天衰草,下走湖南西去道。一舸姑蘇,便逐鴟夷去得無。
譯文
酒醉後頭發散亂,依靠著欄桿發現眼前一片美景。倚仗別人攙扶我,進入仙家的境地。
一望無際的枯草,我從水路取道蘇州,就隨著范蠡退隱江湖離開仕途么?

Ⅸ 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出自什麼代蘇軾的減字木蘭花立春

這句古詩出自於宋朝大詩人蘇軾的作品《減字木蘭花·立春》,蘇軾是宋朝著名的大詩人,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熱點內容
樓頂砌荷花 發布:2025-09-21 07:14:11 瀏覽:177
盆景賠償標准 發布:2025-09-21 06:51:17 瀏覽:438
空間留言玫瑰花心形 發布:2025-09-21 06:50:26 瀏覽:477
西安種蘭花 發布:2025-09-21 06:45:42 瀏覽:722
莢蓮的花語 發布:2025-09-21 06:32:32 瀏覽:976
家庭大盆栽 發布:2025-09-21 06:16:27 瀏覽:445
七夕節詩詞誦讀 發布:2025-09-21 06:03:12 瀏覽:578
花蕊重瓣茶花 發布:2025-09-21 05:35:49 瀏覽:593
1月24是情人節嗎 發布:2025-09-21 05:28:28 瀏覽:602
劍蘭花堅強 發布:2025-09-21 05:28:20 瀏覽: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