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荷花
Ⅰ 荷花節的金湖荷花和美食
蘇北金湖一直有一個一年一度的節日——荷花節暨三湖美食節,節日專一般在夏天,人屬們可以在金湖品嘗到各種美食,在這個期間,金湖是最熱鬧的。政府還舉辦了荷花節暨三湖美食節的晚會,人們無論在家裡,還是在街上都可以感受到節日的熱鬧氣氛。 水鄉金湖為蘇北的水上明珠,有著「江湖要塞蘇北小江南」之稱。那裡有參天水杉林、金枝垂柳、銀杏。林間大雁、白鷺、山雞、野鴨等數百種鳥類穿梭飛翔。漫步林間小道、聞著草木的芬芳,是久居大都市回歸大自然的不錯休閑之地。當地閔橋的萬畝荷花塘競相爭艷,囊括世界數百種荷看得人眼花繚亂,堪稱一絕。金湖也借勢從2000年舉辦了荷花節,從此金湖荷花名聲鵲起,在荷花盛開七八月份,每年都有20萬多人愛蓮之士慕名從世界各地來到金湖,賞荷書懷。今年如果邀上三五個朋友一邊賞荷唱吟一邊品嘗脆藕嫩蓮,可謂夏日的一大美事。
Ⅱ 金湖荷花盪的景點風光
荷花盪內已建成荷花仙子廣場、仿古牌樓、曲橋觀荷、百荷觀賞園、風車木屋、詠荷碑廊、葡萄長廊、燕來居賓館、水上餐廳、觀荷通道、賞荷橋、觀湖樓、青山寺、西安寺等景點。
萬畝荷花,自然風光,美不勝收!
景區大門是高大、典雅的牌樓,上面的「荷花盪」三個大字是金湖籍在荷花盪「西安寺」出家、現任新加坡佛教協會會長曹常恆大師親筆題寫的。過了牌樓,沿路前行就是高郵湖湖堤,走在高郵湖湖堤上,右邊停泊著很多魚船的是避風港,左邊是連綿成片的荷花塘。
這里地處高郵湖西北側,地理位置偏僻而幽靜,在火紅的戰天斗地年代,橫橋人民肩挑手推,將萬畝的湖盪淺灘聯圩而成種植水田。近年來在這片廣闊的湖盪中種植了品種多樣的荷藕,每到夏季,風卷荷葉,綠坡陣陣,荷花出水,清香四溢,形成一處絕妙的自然風景區。
荷花盪的中心廣場聳立著一尊漢白玉「荷花仙子」雕塑,這里有著一段哀婉動人的愛情故事。相傳在隋代,高郵湖西有一位姓何的老秀才,不惑之年添了個女兒,起名「荷花」,愛如掌上明珠。一晃17年過去,荷花出落成為一位相貌出眾的姑娘。求親說媒的幾乎踏破了門坎,但荷花姑娘總是不肯應允。原來荷花心中已經有了如意郎君,叫「秦廷」。兩人情投意合,早已私定終身,老秀才見他倆郎才女貌倒也十分般配,就答應了這門親事,並准備籌辦婚事。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此時隋煬帝到揚州看瓊花,見這一帶女子長得特別漂亮,於是就下令廣征美女,充實後宮。這荷花恰在應征之列。臨別之時荷花與秦廷抱頭痛哭,難舍難分。荷花贈他絲帶,秦廷贈她玉笙,以此作為信物,誓不相負。入宮之後,隋煬帝見荷花天姿國色、美貌絕倫,龍顏大悅,冊封她為「芙蕖貴妃」,還特地為她修建一座宮殿,取名「蓮藕宮」。可荷花姑娘天生高潔,不願享受榮華富貴,更不肯攀龍附鳳,整日里以淚洗面,鬱郁寡歡,只是想念秦廷。 御幸之日眼看就要到來,荷花無計可施,決心以死相拼。想到這里心情倒平靜下來,朦朦朧朧的睡著了。夢中好像見到一位老婆婆對她說:「芙蕖貴妃,我送你一件衣衫,你穿上之後,那昏君就不敢靠身了。」荷花醒來一看,身邊果然有一件綠色衣衫。她穿在身上正好合身。原來送衣衫給她的那位老婆婆就是觀音菩薩。當晚隋煬帝御幸蓮藕宮,見美人躺在床上,十分欣喜,連忙撲上去寬衣解帶。誰料想荷花渾身長滿針刺,扎得昏君嗷嗷直叫,龍顏震怒,立刻將荷花打入冷宮。荷花被打入冷宮後受盡折磨。再說這一年秦廷借趕考的機會,進京來探望荷花。聽人說荷花身上長刺,已被打入冷宮。秦廷將信將疑,心想她就是渾身長刺,我也要娶她為妻。這一天他扮成一個送柴的雜役,偷偷混進皇宮。深宮內院房舍連片,到哪裡去找荷花呢?正遲疑之間,忽聽有人吹奏玉笙。聲音悲傷哀婉,如泣如訴,催人淚下。秦廷循聲前去,果然見到了荷花。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互相訴說離別之苦。此時荷花身上的針刺也隨之脫落了,兩人真是又驚又喜。誰知正在逃走的時候,他們不幸被衛兵發現了。秦廷可憐被活活打死,荷花呼天搶地痛不欲生,也一頭栽入水池中以死殉情。荷花死後。水中開出一朵朵美麗的鮮花。人們就稱它叫「荷花」,也有人稱「芙蕖」。玉笙落入水中變成了藕,綠色的衣衫變成了荷葉。秦廷死後變成了一隻昆蟲,就是現在的「蜻蜓」。每當荷花出水的時候,它總是戀戀不舍,在荷塘里飛來飛去,久久不肯離去。大家看到的,就是傳說中荷花姑娘的塑像。
「荷花仙子」廣場不僅可懷古思幽,更是觀景佳處。這里白天可觀荷、拍照;夜晚則能賞月、歌舞,是整個景區的中心。站在廣場上,微風拂面,聞清香陣陣,沁人心脾。如果是月光如銀的夜晚,你可聽見蛙聲如潮。對酒賞月,浮光耀銀,思緒萬千,真是「一片秋雲一點霞,十分荷葉萬分花。湖邊不用關門睡,夜夜涼風香滿家」。兩旁是詠荷碑林,大家請看:路右邊的一條碑廊上,鐫刻的是由著名詩人趙愷先生撰稿,本縣書法家周思民先生題寫的《荷花盪記》。文章歷數古盪千年蒼桑,細說水鄉萬種風情,堪稱文情並茂,詩書雙絕;路的左邊,則是本地一批文人墨客題寫的數十幅詠荷詩文墨寶,表達了水鄉兒女對自然風光的深情贊譽。
在廣場的東南角有一個四角涼亭,那就是「碧荷亭」。欄桿兩側豎寫著宋代大詩楊萬里的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登亭觀覽,萬畝荷田碧波滾滾,萬朵荷花奼紫嫣紅,感受的不僅是賞心悅目的滿眼綠色,還有沁人心脾的荷香清風。
離開荷花仙子和詠荷碑廊,沿著長廊向南,我們先來看兩側聳立的風車、木屋,是否具有農家風情?再看這座古樸的圓木拱橋,它叫賞荷橋。
過了橋,我們眼前的這一大片荷田叫「觀荷園」。據統計,目前世界上荷蓮品種共有一千種,而我們這個「觀荷園」就栽培了國內外名貴品種30多種。您看潔白如雪的是中美友誼荷,紅艷逼人的是紅領巾本地紅,還有玫瑰紅、黃色、白色的睡蓮等,競相開放,五彩繽紛,讓人留連忘返。
長廊是荷花盪景區中心道路,路的上方建有1400米長的乳白色荷盪長廊,主要栽植葡萄和紫藤,青枝綠葉形成了一條綠色通道。人在廊中,涼爽舒適。長廊宛若一條綠色長龍穿行於荷花盪中。北側的曲橋涼亭叫「望月亭」,是為了紀念蘇東坡來此中秋賞月,登舟夜遊而建的。它也是人們賞荷納涼,消暑解乏的地方,坐在亭上,微風吹過,荷香陣陣,荷葉依依,認人不知不覺地融入荷花盪美妙的風光中。
沿長廊繼續向前走,右旁的這一路白色長橋,將引導遊客繼續進入荷花盪的懷抱。登臨前面依次排列的五個形態各異、靜卧在萬傾碧波上的紅色亭台,再去細聽荷花盪神奇的傳說:
甓社亭 高郵湖原名叫甓社湖,相傳在北宋仁宗年間的一天深夜,天色如墨,突然湖中一團亮光閃耀,有漁夫目睹一竹匾大的河蚌張開巨殼,露出一顆碩大無比的珍珠,光芒四射,映照湖面如同白晝,北宋大文學家黃庭堅隨即寫下了「甓社湖中生明珠,淮南草木借光輝」的詩句,盛贊此事。如今人們在湖上有時還可看到這樣神奇的場景。
雞鳴亭 古時候這里住著一對老兩口,養著一隻老母雞,這只雞三年沒下蛋,三年後卻生了一個很大的蛋。老太婆吃了這個頭生蛋就懷孕生了個兒子,取名叫「雞子」。兒子三歲時,老兩口相繼去世,這只老母雞與孩子相依為命。熱了老母雞就用翅膀給他扇風,冷了就羽毛給他取暖。人們都說這只老母雞是個神雞,當地一個財主聽說後就想搶來占為已有。神雞對孩子說:「你把我殺了煨成湯,財主來欺侮你,你就把湯潑在地上,自會消災脫難。」孩子還是不忍心殺它。後來財主真來搶神雞,神雞就啄他,財主不敢貼邊。神雞對孩子說:「財主是不會善罷甘休的,你趕快殺了我」。孩子不肯,神雞就對著鐮刀刎頸自殺了。第二天財主又帶人來了,孩子就按照神雞的說法,把雞湯對財主一潑,立刻漫天大水,財主跑到哪兒水就淹到哪兒,最終財主被淹死了。孩子住的地方也長出了個大墩子,從此這個地方就叫「雞母墩」。又因為這地方地勢較高,夜晚的燈又能為高郵湖裡的航船指明方向,所以又叫「雞鳴盪」。 陳州亭 這里還有個水漫陳州的故事。相傳宋代以前,現在的高郵湖中坐落著一座名叫陳州的城市,府衙對面住著一家老兩口,靠磨豆腐為生,生意十分興旺。有一天,城裡來了個瘋和尚,說只要府衙前的石獅子眼睛發紅,陳州城就會沉陷。城裡人都不當一回事,認為石頭做的獅子眼睛怎麼會發紅。恰巧這話被幾個小孩聽到了,以為好玩,當晚就用胭脂把石獅子的眼睛塗紅了。第二天,老兩口趕早起來磨豆腐,抬頭一看石獅子的眼睛果然紅了,非常驚慌,就收拾東西准備逃命。這家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唯有一口祖傳的寶缸一定要帶走。誰知水缸下面有一個泉眼,水缸一動,滔滔大水立刻洶涌而出,老兩口拚命爬到缸里才算保住了性命。可是不一會整個陳州就被大水淹沒了。水漫陳州後,百姓遭災,皇上就派包拯來放糧賑災,救活了無數百姓,後來老百姓在這里建起了陳州亭,以紀念包拯。這個亭子有兩層,在一層頂部繪著八仙過海的壁畫。沿階梯拾級而上,憑欄四望,碧荷千頃,滿目蒼翠,心曠神怡,如同人間仙境。
鳳凰橋 原來這里有個很大的墩子,年長日久,水沖浪打,只剩下一個土坡了,傳說這里曾有鳳凰落在這里,故得名。古人說:「鳳凰不落無寶地,寶地引得鳳凰來」。最右邊的亭子叫「龍騰亭」,傳說這里原是風水寶地,能出「真龍天子」,此話傳到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耳里,引得龍顏大怒。朱元璋急派軍師劉基到此實地查看,果然見到「龍脈」,於是劉基請來72名工匠,歷時72天,在「龍脈」上打下72口深井,又打造49把鐵鍬,費時49天在「龍脈」攔腰開挖出一條「斬龍河」,河成第二天,只見斬龍河裡一片血紅,「龍脈」被斬斷,這才消除了朱皇帝的忌諱。雖然壞了風水,沒出真龍天子,但是這里出了不少能工巧匠,閔橋是遠近聞名的建築之鄉,龍騰亭象徵著閔橋人民生活富強、事業興旺發達。
場愛情爭奪戰由此拉開,劇情波瀾曲折,結局出人意料。
Ⅲ 金湖荷花節的荷花節由來
2010年7月28日江蘇著名的「荷藕之鄉」金湖,又迎來一年一度的「金湖荷花藝術節」,掐指算起來已經有十幾載。荷花節更能作為咱們金湖人的名片,在這個美麗的地方,您不僅可以欣賞到美麗迷人的風景,更能體驗到我們荷鄉金湖的熱情款待 。
金湖荷花節 取決於其境內閔橋鎮橫橋村(原老廟溝鄉外小圍),相傳荷花盪是由湖盪圍起來,裡面主要住著一些漁民和外遷人員,因其境內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當地人試種了一種可以食用的荷藕,由於此荷藕繁殖旺盛,逐步形成成片荷藕。於是當地人在資源豐富的情況下,開始尋找荷藕的經濟價值。在經受1991年洪澇災害後,老廟溝迎來了一批外地租地種藕人,也預示著荷藕正在走產業化道路。當年廟溝荷藕發展到種植8000畝,產值近億的好成績。在經濟市場的驅動下,到1995年的時候發展荷藕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萬畝左右。並形成了產銷一條龍產業鏈。隨著時間的發展,在2000年左右,每個地方政府都打出了自己的招牌開始發展工業經濟。由於金湖三湖環繞,物產資源豐富,當時我們選擇了荷花節,預示著金湖人民勤勞,正直,熱情。而當年的盱眙一個丘陵地區卻選擇了新時代餐飲代表的龍蝦節。不過在水鄉金湖一直流傳著:盱眙龍蝦金湖產。
金湖人也從連天的碧荷中,從這意味深長的浸染里找到了關於荷花的更深層次的認知,在金湖人看來,荷花的生命和美麗已經不完全得益於「淤泥」的滋養。金湖縣委書記陶光輝表示,崇尚自然的金湖人愛荷、種荷、賞荷,更把傳承與發展荷文化作為一項戰略工程,連續八年舉辦的中國荷花藝術節,不僅讓鄉野荷花香飄海內外,更是壯大了一個為金湖GDP貢獻將近6個億的產業;更為金湖拓寬了無窮的人氣、財氣,荷花旅遊每年創造旅遊總收入3.5億元以上,一大批客商在賞荷中發現金湖、熱愛金湖、投資金湖,目前已累計吸引投資近170億元。僅去年荷花美食節期間,金湖就引進了48個投資項目,總投資達20億元。
Ⅳ 金湖荷花盪景區什麼時候去最好的
荷花盪景區位於美麗的高郵湖畔,座落在金湖縣閔橋鎮聯圩內,總面積2.24平方公里。景區三面回環湖相擁,生態環境答優美,是渴望綠色,回歸自然,開闊胸襟,怡神養性的好去處。荷花盪以其特有的人文背景,展現誘人的風姿。唐朝宰相魏徵在這里的東至庵留下墨寶,新加坡佛界大法師曹常恆在此出家,宋代詩人蘇東坡中秋節行舟夜泊於此,把酒賞月。荷花盪形成了獨特的生態自然風光和旅遊資源優勢,這里有著名的「荷盪十景」,如「甓社珠光」是湖上奇景,於如墨的夜色中,湖中突顯一匾大湖蚌,碩大珍珠光茫四射;還有「海市蜃樓」、「臨湖聽濤」、「東湖觀日」荷花盪己建成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生態農業區。
七月去好點。
Ⅳ 介紹金湖荷花盪100字
金湖荷花盪是國家農業生態風景區,位於金湖縣的橫橋這個歷史悠久的古鎮。內宋代文豪蘇東坡曾容偕妹夫秦少游、文友黃庭堅等在此登舟夜遊,觀景賦詩,留下了「酒沽橫盪橋頭月,茶煮青山廟後泉」的千古佳句。我們腳下的古鎮橫橋也由此得名。荷花盪總面積22.4平方公里。盪內是鋪天蓋綠的萬畝荷田,盪外是煙波浩淼的高郵湖,碧波粼粼,漁帆點點。荷藕,作為一種觀賞、食用水生植物,在我國已有二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它全身是寶:藕、蓮蓬既是清香嫩脆的水果,也是美味佳餚;荷葉清香防腐,是食品包裝的「保鮮袋」,也是多道名菜的佐餐配料。尤其是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歷來是眾多文人墨客的精神寄託和贊譽對象。如今的荷花盪已成為集荷藕生產、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為一體的國家「AA級」風景區。
Ⅵ 金湖荷花盪的簡介概況
最是酷暑好去處,清涼金湖荷花盪 。
金湖以荷花聞名於世,金湖荷花盪總面積回22.4平方公里,盪內碧綠答的荷葉連綿無窮,多彩荷花競相綻放,不時送來陣陣清香。共有荷花300多種,基本上囊括了世界精品。觀荷園里還種植了很多珍品名品,像紅領巾、大紅袍、觀音蓮、牡丹荷等。這些名貴品種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身世和故事,例如觀荷園里的太空蓮,它是種子的時候曾到太空里遨遊過。每年夏季來觀賞荷花的遊客有近100萬人次。
Ⅶ 金湖荷花節有多少人知道
江蘇金湖縣坐擁白馬湖、高郵湖、寶應湖,淮河入江水道穿境而過。豐富的水面資源和水產資源形成了金湖獨有的水鄉特色。
金湖素有「儀表之鄉」、「魚米之鄉」、「淮上明珠」、「荷文化之鄉」、「水鄉金湖」、 「蘇北小江南」之美譽,其擁有的土特產品:橫橋銀魚、菱角、藕粉、荷藕、野鴨、蒿茶、蓮子、青蝦、龍蝦、蝦米、河蜆、牛蛙、麻鴨、茨菇、荷花茶、荷葉茶、蓮子心、芡實米、大閘蟹、荷花盪草雞蛋、綠殼雞蛋、松花蛋、活珠子、老鵝蛋、咸鴨蛋、菱角米、金溝大糕、金溝素雞、野生甲魚、野生長魚、金湖大米(已經注冊商標榮獲區域保護了)、金葉麵粉、野生黑魚等等也是遠外文明。融入南京都市圈後,高瞻遠矚的金湖縣委縣政府首先想到的是打造「生態金湖」這張名片,讓金湖成為南京、上海的「後花園」。
金湖荷花節取決於其境內閔橋鎮橫橋村(原老廟溝鄉外小圍),相傳荷花盪是由湖盪圍起來,裡面主要住著一些漁民和外遷人員,因其境內土地肥沃,水源豐富,當地人試種了一種可以食用的荷藕,由於此荷藕繁殖旺盛,逐步形成成片荷藕。於是當地人在資源豐富的情況下,開始尋找荷藕的經濟價值。在經受1991年洪澇災害後,老廟溝迎來了一批外地租地種藕人,也預示著荷藕正在走產業化道路。當年廟溝荷藕發展到種植8000畝,產值近億的好成績。在經濟市場的驅動下,到1995年的時候發展荷藕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萬畝左右。並形成了產銷一條龍產業鏈。隨著時間的發展,在2000年左右,每個地方政府都打出了自己的招牌開始發展工業經濟。由於金湖三湖環繞,物產資源豐富,當時我們選擇了荷花節,預示著金湖人民勤勞,正直,熱情。而當年的盱眙一個丘陵地區卻選擇了新時代餐飲代表的龍蝦節。不過在水鄉金湖一直流傳著:盱眙龍蝦金湖產
Ⅷ 金湖荷花節的名流薈萃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孫懷山,中國記者協會黨組書記翟惠生,中國記者協會原黨組書記徐心華,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朱連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副主席羅楊,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外交系主任、教授葉自成,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頤武,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CCTV《百家講壇》著名主講人蒙曼,淮安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永忠,淮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希平,解放軍總裝備部少將史繼明,中央電視台《高端訪談》、《焦點訪談》欄目主持人水均益,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程鋮,中國民協秘書長向雲駒,中國民協副秘書長趙鐵信,中國烹飪協會副秘書長孟璐,北京華夏書畫院院長、著名畫家洪貴明,中國烹飪協會認定中心主任崔明傑,中國民協辦公室主任劉德偉,著名詞作家王磊,著名曲作家龍偉華,著名相聲演員陳寒柏,著名演員李玉剛,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政治部主任李平大校,軍事博物館陳列宣教處政委任秀華大校,人民軍醫出版社社長齊學進大校,總後管理局軍務運輸處處長王葉青大校,中共北京市西城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傅華,江蘇省政府駐京辦副主任楊勇,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幹部張淑芳,總後管理局軍需處助理員梁新東中校,淮安市政府副秘書長、駐京辦主任楊建偉,北京冠華公司總經理成中和,揚子晚報特稿部主任張繼斌與我縣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陶光輝,縣委副書記、縣長肖進方,縣政協主席張厚龍等縣四套班子領導共200多人會聚一堂,共同探討中國荷文化的無窮魅力。
金湖縣縣長肖進方作精彩的主旨演講,他說,大約一億零四千五百年前,荷花就頑強的承受著日曬嚴寒、雨霧雷電,在我國的黃河、長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澤湖泊中靜悄悄地生存了下來。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採集野果充飢,不久便發現這種植物的野果和根節不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隨著人類文明的向前邁進,「荷」從與人類相生相伴的單純物質關聯中,演化成為一個非常清晰的從屬於意識形態的文化符號。
Ⅸ 金湖荷花節的金湖歷史
江蘇金湖縣坐擁白馬湖、高郵湖、寶應湖,淮河入江水道穿境而過。豐富的水面回資源和水產資源形答成了金湖獨有的水鄉特色 。
金湖素有「儀表之鄉」、「魚米之鄉」、「淮上明珠」、「荷文化之鄉」、「水鄉金湖」、 「蘇北小江南」之美譽,其擁有的土特產品:橫橋銀魚、菱角、藕粉、荷藕、野鴨、蒿茶、蓮子、青蝦、龍蝦、蝦米、河蜆、牛蛙、麻鴨、茨菇、荷花茶、荷葉茶、蓮子心、芡實米、大閘蟹、荷花盪草雞蛋、綠殼雞蛋、松花蛋、活珠子、老鵝蛋、咸鴨蛋、菱角米、金溝大糕、金溝素雞、野生甲魚、野生長魚、金湖大米(已經注冊商標榮獲區域保護了)、金葉麵粉、野生黑魚等等也是遠外聞名。融入南京都市圈後,高瞻遠矚的金湖縣委縣政府首先想到的是打造「生態金湖」這張名片,讓金湖成為南京、上海的「後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