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海棠
Ⅰ 仿句文學是一首清脆圓潤的古曲,你盡可閉目凝神,傾聽鶯歌燕語,春水潺潺; 文學是一杯回味無窮的香茗,你
文學是一支悠揚清遠的笛,
你盡可獨坐前窗,伴以茶煙尚綠、無關思量,見人海影茫茫。
文學是一座良辰美景的園,
你盡可春風自賞,同戲錦屏鴛鴦、簾外海棠,念明月夜未央。
文學是一望無垠的曠野,
你盡可江湖兩忘,劍吼西風俊上、再訴衷腸,任秋雨浸斜陽。
Ⅱ 半命題作文傾聽———
如果說十年來,漂泊是我的常態,但至少在閑暇時分還有一分氣定神閑,偶爾我的小資情緒還可以讓我風花雪月一回。至到前天回家時看見公路旁邊的油菜花開了,我才意識到春天來了。
生活原本如此,芸芸眾生為了生計而奔波,試問有幾個人可以駐足聆聽春天的聲音。南方的春天與北方截然不同。北方的春天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是嬌羞的少女邁著小碎步緩緩而來的,偶爾還三步一回頭;南國的春天則是鋪天蓋地的,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昨天早晨在公交車上的時候,突然看見兩旁的海棠早已開得如火如荼。當時我真有點恨自己,回來後天天早晚都要坐這班公交車,為何自己對早開的海棠視若無睹,差點就錯過了海棠花開的盛景。樂山自古就有「海棠香國」的美譽,在古代時,這里是古蜀開明王朝的故都,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望著窗外的海棠,我想起了張愛玲。我是張迷,記得張愛玲說過她有人生三恨: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三恨《紅樓夢》未完。海棠無香,人生就是如此。
寒冬已經遠去,春天已經來臨。不過我還是沒有感受到春天,乍暖還寒的春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春天到了,可我卻沒聽見春天的聲音。我想起了兩年前看過的一部韓國老電影《春逝》,想起了那個錄音師李尚優和電台DJ韓恩素,走遍郊區四處記錄大自然的聲音,然後他們相愛,一起到小溪邊捕捉潺潺的流水聲。他們在竹林里等待風起,一同聆聽竹林沙沙的聲音。四周一片靜謐,唯有風中歌唱的竹林。他們坐在庄嚴寺院下,傾聽千年古寺的風鈴聲,彼此的心靈也在這一刻相依,激情化作兩個人的甜蜜。
不知道春天還未來臨,還是她已經在我不經意間已悄然而離去。近在我們身邊的聲音,我們往往漫不經心最容易忽略,世俗之音充斥了我們的耳朵。如同愛情的費洛蒙,在戀人間盡情發酵,彼此會聽見來自靈魂的聲音。最終在四季的更替中,愛情激素禁不住時光的考驗,情意不敵現實而回歸生活。
那些曾經屬於彼此的時光,應該遺忘還是沉澱在記憶之中?縱然一方奮力挽回終究還是回不去了!愛情的酵素可以持續多久?劇中恩素消極地在一切情感就緒後,選擇強迫自己制止這段情感,讓它成為甜蜜回憶而不落入生活。而男主角李尚優在失戀痛苦之時,從得失戀症的祖母只記得生命中甜美的時光中得知,重要時刻如同春天的聲音般在生命中留下痕跡並回盪不已。因此他確信曾經發生過的愛情在生命中不會被遺忘,最後他身處在花海中繼續品嘗著愛情幸福的聲音,並且努力追尋著即將屬於他的愛情。愛情來了,又走了,留下了愛情,而愛情終將一生陪伴著我們。
春天到了,讓我們偶爾駐足,一同聆聽那些屬於春天的聲音。
Ⅲ 用心傾聽 作文 急
用心聆聽
「凝碧舊池頭,一聽管弦凄切。」
在詞里,任何自然界的美和任何只憑意會,觸摸不到的美都縈繞在紙邊指尖,將詩意具象。月破空來,鳥銜雲;山招霧籠,水化靈。花開得無止無盡地妖嬈,即便是枯敗,連花瓣掉落的聲音都震得人心疼。於是連那些響在無可辨證的遙遠年代的絲竹交錯之聲,也能朦朦朧朧,顫顫悠悠,踏著碧水波頭,穿紙而奏。
我是真的聽得到的,一些滄桑,幾許悵惘,曲里曲外猜度不透的迷離,因為含了一個「情」字,故能亘古地流傳下去,欲說還休地撩撥著每一個有心人。
我所認識的真正的音樂,就是這樣的,入情入性。
詩詞里偶能邂逅幾段天籟。如「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綉屋秦箏,傍海棠偏愛,夜深開宴」:「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無論是風雅的,通俗的,直白的,委婉的,道離愁的,訴情衷的,都有重旖旎的畫境和淡定的情致。連「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亭花」,悲激之中,也想那江霧中散開遺曲有一種多麼楚楚而令人盈淚欲滴的韻味。
詞中的司樂者們,我固執地定下了一種形象:著綾衫,綰發的女子,低眉細眼,信手一撫,汩汩的河流自手下一傾而瀉。撥揉反轉弄幾滴清淚。舍此,不足以與詞句中化解不開的愁情相協調。
從這樣的意境中探出頭來,就無論如何奈何不了流行音樂。因為總叫我想起白居易的詩:「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只唱聲」。我還是一味地想著詞令格律,想著綰發古女幽怨難言的氣質。我也為我淪為配角的各色樂器扼腕,它們無與倫比的優美音色像Word中水印里的圖片那樣被漂洗得蒼白。我為詞風與曲風驢唇不對馬嘴而痛惜,為膚淺俗媚的歌詞皺眉。我還不屑野心勃勃,花樣光怪陸離的歌手,向著日本漫畫的「天使臉龐,魔鬼身材」塑形,卻搞不明造作與藝術的天壤之別。
對這一切都厭了!
如果可以凈化人心的音樂,是把喧囂叫作發泄,把庸俗當作平實,把頹廢肆意流行,把低糜演化為柔情,那麼,它只能像汽車鳴笛一樣讓人狂躁,並且不如像辛棄疾那樣「聽取蛙聲一片」來得愜意。
於是在清冷的早晨和暗藍色垂簾的傍晚的循環之中,所有的人都慣於坐在亂噴尾氣的車上,疲倦的空氣里雜著渾濁的氣息和不著邊際的寂寞,沉悶憋人。這樣場景的背景音樂,是把我們的耳膜和心靈都磨礪得麻木生繭的商業音樂。在這諸多的隔阻里,在塵世混跡一年,心上落下的塵埃就加厚一層,最終,連別人叩響心扉和接近問候的聲音都聽不到了。
但是那個傍晚,在車輪碾聲的背後,我忽地聽到一軌亮色的笛音,像一根豎起的指頭干凈利落地戳破羅網。它爬升、攀緣,再在枝梢歇息,一溜煙掠起濃翠淡綠,婆娑搖曳。然後輕悄地躍起,水滑地在暮色中游弋。
後來我愛上那天一頭撞上的樂浪——輕音樂。
人寰的晨昏晚曉是沒有知覺的。個人的悲喜明滅皆不入外人眼。艱辛枯澀懊悔羞恨風吹不走,露解不了,誰奈何得了?
但是這些堅不可摧的堅強壁壘,漸漸在我眼中一磚一瓦的消隱。它被輕音樂的清新明麗洗得透明後,再被琴、笛、簫、胡的柔情浸泡過,幻化成一張彈性的薄膜,四角覆住了東西南北,裹進天地,置納了我們不可或缺卻未曾凝眸的自然。使我在向前的步子里,每踏出的一步都漸緩漸柔,充滿感動。
感動,用溫柔軟韌的心底,享受自己生而為人的這一世時光。用指頭觸摸心中的琴鍵,激起成串高調和低吟,那是為自己五味俱全的人生劇本所譜的曲。這種感動也令蘇暖的耳朵靜靜地聽別人的演奏,細細分辨那一些樂器。那些長笛詩人的吟哦,琴弦舞者的旋轉,二胡的回首漫憶,琵琶的私語聲碎。簫是踏平山河的浪子,因它近嗚咽的嗓音是噎滿喉頭的鄉音。鼓是星河燦爛蘊其眉宇的壯士,一吼就擂震雲天。
我是怎麼樣屏息地側耳地止步地佇留地,浸沒在這些波段中。我在這些不著一字,洗盡鉛華的聲音中,聽著或婉婉道來或未語先泣的故事,這些匿身在吹孔里的詩詞,編織在弦網里的畫幅。
聽到的人,就關注了這種唯美的腔調,用滿含愛意的眼看到了他們身邊的美,記得了用愛戀呼吸。記得了對著清晨的露珠道一聲「早安」的稚兒。記得了頭頂口齒含笑的藍天,是怎樣俯首望著一群鳥兒般叫嚷的孩提的我們。記得了把手臂直插雲霄的古樹下,宣誓為夢想,應如此般堅毅。我們扔在了背後的,被後輩重復。
我們看到含笑的唇便心花怒放,猜想它說出的秘密會否如豎琴清越。我們看到街頭藝人的二胡在聲聲不歇地哽咽著,卻從不願想及將來的路途許有這一重覆轍要蹈。我們更願聽到年少的「少年不識愁滋味」,年老的「一笑人間萬事」。
我會像撿拾被濤浪拋上岸灘的貝殼的孩子那樣,抱著滿滿一懷收集品,驕傲地在人面前一一展示開來。我就這么靜心地聽,再會心地品,所有含著情意的聲音。那麼,哪怕我再平庸的生命,也不會毫無聲息地隕落,它的音域中,總有許多餘音在繚繞。
可能是《陽關曲》,可能是《後庭花》,也可能是孤鴻聲斷,蕭蕭馬鳴,送行的友人說著「弱柳系船都不住,為君愁絕聽鳴櫓。」
或者是一段傳了一代又一代的兒歌。父母殷勤叮嚀的幾句話。母親在衣服上飛針走線的聲音。或者是清澈澈落花江邊,我遍地可拾的一陣巧笑嫣然。那邊老者行吟:「誰言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於是,皺鎖的眉頭開了,陰霾的天色開了,雲開了……
Ⅳ 古詩:《海棠》中「恐」字的妙處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http://..com/question/18772478.html
Ⅳ 古詩 《海棠》的譯文
春風輕拂著海棠,花透出美妙的光華。迷茫的夜霧中彌漫著花香,朦朧的月光轉過迴廊。夜很深了,因為擔心海棠會像人一樣而睡去,所以趕忙點燃蠟燭,照耀著海棠。
蘇軾的《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賞析: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盡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清代詩人查慎行說:「此詩極為俗口所賞,然非先生老境。」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我們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在皎潔的月光下徘徊
香霧朦朧
依稀可見遠處的亭台
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
溫柔而可愛
月兒西移,爬上迴廊
我點燃紅燭
把嬌艷的花兒照亮
別讓她匆匆離去
留我一世的惆悵
Ⅵ 蘇軾海棠譯文
原文:
海棠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翻譯:
其一
在淡淡的月光下,春風輕輕的,花香彌漫的霧氣中,月亮在不經意中轉過了廳廊.我恐怕夜深時分花兒就凋謝了,於是燃起高高的燭火以觀賞這海棠花的驕艷風姿.
其二
裊裊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凋謝,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簡析: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盡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Ⅶ 蘇軾的 海棠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縣) 人。是北宋時詩壇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
蘇軾<<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
Ⅷ 為什麼古詩句中總愛用海棠這一意象
蘇軾的《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賞析: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
Ⅸ 一位初中生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寫了一首詩,開頭是,花開是緣,花落是劫。
◇花開是緣,花落是劫◇◆
☆ 成玉——九重天上統管瑤池芙蕖的小仙,喜歡男扮女裝在天上逍遙自在,行過處紅蓮開遍。
《山花子》自述
月色平鋪到枕邊,清眠我是水中蓮。賴有瑤池閑弄影、浣成煙。
能守梵花愁去遠,低眉心事且隨緣。倦看曾經聽錯落、亦田田。
☆你有沒有愛過一個人?你有沒有恨過一個人?
《十拍子》三生三世
輕畫長衫記憶,閑看雪燭搖星。素墨疊風香沁字,青柳檐蟾箋上名,花聲覆水聲。
風破紗窗人影,花娛小徑春燈。不盡幽思吹落處,春暖春寒疊幾層,一階明月輕。
☆灼灼桃花十里,取一朵放在心上,足矣。
《十拍子》 白淺
素指輕彈弦月,司音流轉溪山。一扇昆侖天地老,半盞桃花釀淺緣。凡塵一夢間。
紫蝶釋懷舊憶,銀星散落清眠。前世約君同入夢,今世同君夢里看。好修三世緣。
☆那一世,千頃瑤池,芙蕖灼灼,他摯愛的女子當著他的面,決絕地,跳下了九重壘土的誅仙台。
《十拍子》 素素
莫使相思入骨,原因劫字如初。漸別紅塵何所顧?欲訴憂傷卻謂胡?浮雲自卷舒。
足下千尋回憶,憶中滿徑深朱。十里花香隨夜薄,半枕青絲繞指梳。花間酒一壺。
☆四海八荒,總是會有一個人,一定會有這么一個人,他會把你的名字叫得婉轉溫柔,盪氣回腸。
《十拍子》 鳳九
彼岸三千劫火,流光一吻輪回。十萬相思酬好夢,幾世纏綿攢淺眉。眉間鳳羽飛。
掩卻煙痕塵境,翻來玫色傷悲。零落苔階消隻影,深淺桃花落素衣。東君攜我歸。
☆造化之力神奇,時間卻比造化更加神奇。
《十拍子》 折顏
幾片愁埋桃葉,三杯情釀荒洪。仙界之間隨喜樂,十里桃林有獨鍾。偏居東海東。
不理天機深淺,猶藏大野禪蹤。舍卻多情千載矣,後事前身一笑中,清談萬古風。
☆世人看人是人,看花是花,有花無人覺得分外寂寞,吟詠出許多感傷詩詞。我看人是人,看花也是人,舉目望去茫茫黑夜裡前方路別的沒有就是人多,只覺痛苦。
《青玉案》
無聊也做紅塵戲。愛和恨、皆無意。因果三千清酒替。一杯自飲,一杯輕遞。折朵飛花祭。
天生愛對斜陽立。看那塵煙落耶起。談笑之間悲轉喜。衫兒淡淡。花香碎碎。與夢陶然醉。
《朝中措》相思浣薄晨風
月華清照小園東。心事入書鴻。桌角燭花搖曳,小簾記取微紅。
初勻紫硯,半攤素紙,憶里幽慵。一霎流光輕付,相思浣薄晨風。
《朝中措》相思斟滿梨渦
可曾記得那些鵝。湖上弄清波。斜柳小舟雨後,我心曳曳如歌。
傾聽窗外,海棠枝下,花骨消磨。依舊小樓聽雨,相思斟滿梨渦。
Ⅹ 如何看待慶余年海棠朵朵和和范閑之間的情感
如何看待《慶余年》中海棠多多和范賢之間的感情?我認為他們倆的感情是相互欣賞相互愛慕。但是又無法真的在一起的那種感情。
而海棠朵朵他的出現則給范閑點亮了心靈中的一盞明燈。海棠朵朵粉是北齊的聖女,卻又沒有北齊聖女的架子。出場時代海棠朵朵。醫生村姑般的衣著打扮。還有著與世間女子不一樣的性情和心性。海灘多多與范賢的初次相遇,我想放閑得心裡就迎印上了海棠朵朵的影子。也正是這樣的相遇,才讓海棠朵朵能夠擁有一個與她交心的人。無論是在南慶時期海棠朵朵對於犯險無的幫助。還是在深入了西方的草原。范咸魚海棠朵朵的三日相伴之情。嗯,他們兩個之間的感情其實已經漸漸的浮現在了他們心中。但僅僅只是因為兩人的身份背景,但他們之間無法建立起更加深厚的感情。所以海棠朵朵與范顯之間的感情,只能說友人之上戀人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