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花油畫
㈠ 學西方油畫的高手請進
我手機上的,碼字不方便,至於代表人物,你網路一下就都有了,你說透視的那個,最具帶表性的,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消失點在畫面中心,耶穌,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畫家較多,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印象派有莫奈!中世紀的畫是以神為中心的,具有強烈的宗教色彩,文藝復興是以人為中心,手機碼字不容易,希望採納!
㈡ 達芬奇簡介及蒙娜麗莎油畫的背景
1、達芬奇
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義大利語: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義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並稱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一個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約有15000多頁,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他15歲左右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的畫家、雕刻家,並成為軍事工程師和建築師,1482年應聘到米蘭後畢業於義大利理工學院成為義大利著名建築師、畫家,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作和研究活動,1513年起漂泊於羅馬和佛羅倫薩等地。
1516年僑居法國,小行星3000被命名為「列奧納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現在是巴黎的盧浮宮的三件鎮館之寶之一。
2、《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於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該畫作主要表現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
《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於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3、創作背景
文藝復興是盛行於14世紀到17世紀的一場歐洲思想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源於佛羅倫薩,後擴展至歐洲各國。歐洲源自對基督教統治下中世紀的批判,產生了世俗價值觀念。
人的觀念在達·芬奇等藝術家的觀念里居於核心的地位,《蒙娜麗莎》也展現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輝,肯定了人從自然狀態脫離而存在的意義。
在《蒙娜麗莎》創作之前,就有一幅,《艾爾沃斯·蒙娜麗莎》油畫:《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出自達·芬奇,其創作時間遠遠早於《蒙娜麗莎》油畫作品。
《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繪畫,人物的面色清新紅潤,不沾歲月痕跡,有著與蒙娜麗莎非常相似的長相、服飾、手勢和神秘笑容,只是更為年輕。有
專家還曾利用碳定年法對《艾爾沃斯·蒙娜麗莎》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該幅畫創作於15世紀。
(2)米蘭花油畫擴展閱讀:
達芬奇其他作品介紹:
1、《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是義大利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所創作,以《聖經》中耶穌跟十二門徒共進最後一次晚餐為題材。
畫面中人物的驚恐、憤怒、懷疑、剖白等神態,以及手勢、眼神和行為,都刻畫得精細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收藏於義大利米蘭聖瑪利亞感恩教堂。
2、《哈默手稿》
該書是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藝術家、科學家達·芬奇留下的手稿草圖,內容涉及解剖學、建築學、天文學、岩石和化石,共72頁。
達·芬奇一生勤於記錄,寫下了數以萬計頁的手稿,而現存的手稿有5000多頁。在他那捲帙浩繁但疏於整理的手稿里,很少註明日期,事實上人們已經習慣於將達·芬奇手稿稱作「含義模糊的紙片」。正因為如此,他在米蘭時期書寫的連續72頁的《哈默手稿》則更顯得彌足珍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達芬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蒙娜麗莎
㈢ 畫油畫的關鍵是什麼有什麼要領嗎
畫油畫的關健是什麼?有人認為是素描,有人認為是構圖,也有人認為是對光影色彩的處理運用,等等。我覺得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基本上是從油畫創作技法的層面所做的分析。看了一些油畫大師的成長經歷,比如拉斐爾,比如魯本斯,比如布格羅等等,我以為畫油畫的關健在於臨摹。這一點在巴洛克油畫大師魯本斯身上體現的尤為突出。
特別是米開朗基羅畫風的雄渾健拔提香畫風的凝重大氣給魯本斯帶來很大的啟示。經過反復臨摹潛心研磨,魯本斯逐步形成自己的藝術理念,他大膽創新,將巴洛克建築藝術的風格特點運用於油畫創作中,使作品造型生動活潑,色彩明艷,大氣軒然,充滿動感,成為獨樹一幟的巴洛克油畫藝術重要代表。
魯本斯的經歷說明,臨摹在油畫學習成長中的關健作用。當然,臨摹是很講究的。臨摹不是機械的照搬,不是照本宣科的復制,不是比葫蘆畫瓢,臨摹是帶著思想帶著思考的臨摹,是一邊臨摹一邊感悟一邊提升自己繪畫技法探索自己繪畫風格方向的臨摹。拉斐爾多次臨摹達芬奇等年長於他的大師們的畫作,在感悟探索中形成了自己柔美和諧的風格,成為古典主義唯美油畫的開創者。
而且,臨摹最好是選擇一些油畫大師的經典作品,從中學習感悟提升,從一開始就確立一個較好的範例和較高的起點。這與學習書法中的臨帖是同樣的道理。
㈣ 世界著名油畫作品是什麼(至少50例)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列賓 油畫 1873年 藏於俄羅斯博物館。
《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達.芬奇 油畫 1495-1498 420X910厘米,現藏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
《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 達.芬奇 油畫 77X53厘米,現藏盧佛爾美術館。
《岩間聖母》
此畫為祭壇畫 ,達芬奇, 189.5X119.5厘米,現藏倫敦國立美術館.
修拉《安涅爾浴場》
《 蘋果與橘子》
塞尚 法國 74 x 93 cm 現藏芝加哥藝術學院。
《伊莎貝爾.科沃斯.德波塞爾夫人》
哥雅 1806年 82*54.6公分
《向日葵》
梵谷 1888年 91X72厘米
《草地上的午餐》 馬奈 油畫 1863年 213.4X268厘米 藏巴黎盧佛宮博物館
《拾穗者》
米勒 1857年 油畫 83.5X111厘米 巴黎盧佛爾博物館藏。
㈤ 米蘭在哪
米蘭,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第二大城市。
米蘭省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倫巴第平原上。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以觀光、時尚、建築聞名。米蘭都會區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擁有豐富的文化古跡和遺產,擁有充滿活力的夜生活與獨特的料理,傳統歌劇著名。米蘭城有世界時尚之都的美譽,蒙特拿破崙大街上的時裝商店舉世聞名,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購物中心。米蘭是全球第12昂貴的居住城市。
㈥ 現在米蘭的球迷還在靠什麼一直支持米蘭
肯定還靠著其它的球迷支持著米蘭,畢竟曾經的米蘭他們也是有過輝煌的,雖然說現在末落了,可是曾經它的輝煌史也是非常的龐大。比如2003年歐冠冠軍,2004年意甲冠軍等等,這都是他的一些歷史成就,就光靠這些歷史成就就已經吸引了很大一批廣泛的粉絲吸引著他們支持著米蘭球隊。當時米蘭球隊背後也有義大利的米蘭支持著這個球隊的一個基本運轉。
還有最後一個原因是,米蘭球隊它們的一個地理位置還有城市的支持,讓這個球隊能夠無恥的合理的運行下去。米蘭是義大利的前三的大城市,能夠在這個城市發展也代表著這個球隊在歐洲的影響力,所以說一個好的球隊一定的位置特別重要。
㈦ 世界著名的油畫有哪些、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列賓油畫1873年藏於俄羅斯博物館。
《最後的晚餐》
《最後的晚餐》達.芬奇油畫1495-1498420x910厘米,現藏米蘭聖瑪利亞德爾格契修道院.
《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達.芬奇油畫77x53厘米,現藏盧佛爾美術館。
《岩間聖母》
此畫為祭壇畫,達芬奇,189.5x119.5厘米,現藏倫敦國立美術館.
修拉《安涅爾浴場》
《蘋果與橘子》
塞尚法國74x93cm現藏芝加哥藝術學院。
《伊莎貝爾.科沃斯.德波塞爾夫人》
哥雅1806年82*54.6公分
《向日葵》
梵谷1888年91x72厘米
《草地上的午餐》馬奈油畫1863年213.4x268厘米藏巴黎盧佛宮博物館
《拾穗者》
米勒1857年油畫83.5x111厘米巴黎盧佛爾博物館藏。
㈧ 歐洲中世紀油畫
中世紀(MiddleAges)(約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歐洲歷史上的一個時代(主要是西歐),由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476年)數百年後,在世界范圍內,封建制度占統治地位的時期,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公元1453年)之後,資本主義抬頭的時期為止。「中世紀」一詞是從15世紀後期的人文主義者開始使用的。這個時期的歐洲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來統治。封建割據帶來頻繁的戰爭,造成科技和生產力發展停滯,人民生活在毫無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紀或者中世紀的早期在歐美普遍稱作「黑暗時代」,傳統上認為這是歐洲文明史上發展比較緩慢的時期。
歐洲中世紀的繪畫以宗教題材為主,描寫普通人日常生活(如婚禮)題材要到13世紀末期才有所出現,文藝復興後期漸行。
以中世紀時間定義,揚·凡·愛克的《阿爾諾芬尼的婚禮》(1434)較符合。
—————————我是偉大的分割線————————————————
回答樓主的'問題補充':
1、需要明白樓主的本意:尋求描繪中世紀婚禮場面(或習俗)的西方(歐洲)油畫作品。是否?
2、這里就有了幾個概念:中世紀、油畫、畫家創作題材的選擇。
3、中世紀,油畫尚未發明,故中世紀時期沒有油畫,就更沒有婚禮題材的油畫了;至於婚禮題材的藝術創作(壁畫、蛋彩畫、素描、雕塑)有,但僅限於宗教(基督教)題材,而基督教的基礎《聖經》(新、舊約)的內容都發生在中世紀之前,其後的基督教傳說是抑制人性,沒有婚禮這樣的場面的。
4、油畫至凡·愛克兄弟15世紀發明以來到文藝復興後期,作家們選擇的題材要麼是聖經內容或神話傳說,要麼是自己所熟悉的當代生活,而且自由選擇題材的權利很小。描繪「黑暗時代」(中世紀)的婚禮的油畫應該沒有,即使有,賣給誰?就是委託繪畫,也應屬於個人或家族收藏,流傳下來的沒有。
5、以後的時代就是一個繽紛燦爛的時代,描繪「黑暗時代」(中世紀)的婚禮的油畫應該有,但太小眾了。
另,看樓主的「我都知道。。。」,彷彿能看見樓主鼻孔里噴出的冷氣。
㈨ 最後的晚餐是油畫嗎
1495年-1497年-在有公爵廬多維科王徽裝飾的主窗下。達文西選擇了大廳北牆繪制他打稿已久的油畫「最後的晚餐」,就連顏料也是他自己的發明,是一種油彩與蛋彩的混合顏料。而非中世紀時期廣被運用的濕壁畫顏料。此顏料因混合了有機物,據知是雞蛋與牛奶,而且達文西塗的很薄,導致「最後的晚餐」在五十年後就因濕氣而開始嚴重剝落,修道院費盡心力修補此畫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