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詠物詩寫荷花

詠物詩寫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3-26 15:28:12

① 描寫夏天滿池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1.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歐陽修《採桑子》

  3.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

  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5.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石濤《荷花》

  6.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白居易 《采蓮曲》

② 你好唐朝描寫荷花有名的詩歌給我說下

參考:《綉鸞鳳花犯/花犯 賦水仙》 周密·宋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淡然春意。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
《綉鸞鳳花犯/花犯 賦水仙》
作者: 來源: 時間: 2015-01-17 21:49 閱讀: 132次 網上投稿
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淡然春意。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凌波路冷秋無際。香雲隨步起。謾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冰弦寫怨更多情,騷人恨,枉賦芳蘭幽芷。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相將共、歲寒伴侶。小窗凈、沈煙熏翠袂。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
綉鸞鳳花犯/花犯 賦水仙作品賞析 【注釋】:
這是一首詠水仙的詞。南宋末詠水仙的詞不少,這是其中較好的一首。
上闋主要描寫水仙的綽約風姿。起三句「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楚江,楚地之江河,此處應指湘江。湘娥,帝舜的兩位妃子娥皇、女英,湘水女神。水仙種於布小鵝卵石的水盆中,葉叢中挺生花莖,上開白色帶黃的傘狀花。根莖色白如玉,莖葉初生含綠色,上面也滲些水,便使人覺得浴露凌波,為之神爽。水仙這冰清玉潔的樣子,便如湘江邊上,湘水女神娥皇、女英凌波現身一樣,彷彿還在無言地落淚。下句說「淡然春意」。水仙花生於冬春之交,含有淡淡的春意,淡然也就是不粘滯於塵事,不著意於色相。
「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作問語,是從鑒賞者角度寫的。水仙獨臨東風而立,美好的情思寄託給誰呢 ?自然是無所寄託的;擬人則是高潔難有知音。「凌波路冷秋無際,香雲隨步起」,凌波,本指起伏的波浪,多形容女子走路時步履輕盈。湘娥凌波微步,帶起香雲 ,描寫水仙在水中的倩影。《洛神賦》有:「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句。雖然不是秋天但凌波的水仙散出無限輕冷的寒意,在春天氣氛中給人以秋感。高觀國《金人捧露盤·水仙花》:「有誰見羅襪塵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銖輕」,卻嫌著色相。上闋結尾兩句:「謾記得、漢宮仙掌,亭亭明月底 。」看她凌波微步,觀者的思緒不禁隨之飄遠,想起漢宮前捧承露盤的金銅仙人在明月下的亭亭玉影。
下闋暫離水仙本身,主要抒寫由水仙引發的聯想,贊美水仙國色多情甘受寂寞的高潔 。冰弦 ,指箏 。《長生殿·舞盤》;「冰弦玉柱聲嘹亮,鸞笙眾管音飄盪 。」此處喻水仙,水仙如冰弦,彈來怨情更多。以有聲的冷弦比無聲的水仙,此種通感手法可收到奇效。趙聞禮《水龍吟·水仙》:「乍聲沈素瑟」,又「含香有恨,招魂無路,瑤琴寫怨。幽韻姜涼,暮江空渺,數峰清遠」,比較這句寫的辭繁,意思是一樣的。張炎《西江月·題墨水仙》:「獨將蘭蕙入《離騷》 ,不識山中瑤草」,與此處用意相似接下三句:「春思遠,誰嘆賞、國香風味。」水仙春思悠遠,韻味深長,但很少有人賞識這種國香風味。國香,指極香的花,一般指蘭、梅等。亦用於贊揚人的品德黃庭堅《次韻中玉水仙花》:「可惜國香天不管,隨緣流落小民家」,已寄此意。「相將共、歲寒伴侶」,盡管無人賞識水仙的國香風味但水仙並不由此改變心態,仍保持高潔心態 ,可與松 、竹 、梅歲寒三友媲美。「小窗凈、沈煙熏翠袂」,水仙擺在明凈小窗前,沈香的煙繚繞著水仙抽出的綠葉。翠袂,喻水仙葉。結尾兩句別寫一種意境:「幽夢覺,涓涓清露,一枝燈影里。」當人一覺幽夢醒來時,只見燈影中有一支一身上帶有點點露珠的水仙花。如此清簡雋永的畫卷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詩詞詠物的情況是比較多的。大凡詠物,此物必有可詠可贊可思可慕之物,或堅貞或高潔,名為詠物,實則寄託自己的感情。但也有隻注重詩詞技巧和感性體驗的。詩詠物晚唐為多,詞詠物南宋末為多。這種情況都是在難以干預政治衰亡情勢下,以詠物作為排遣愁思、凈化心靈的手段。水仙不過是盆景,詞人想像為比湘妃還要美的水中仙子。這種凝神觀照,擺脫凡思,運用想像和技巧去寫詞,好處是描寫物象的清高再來鼓舞自己,缺點是可能因玩物而自失。南宋末詠水仙,境界多為幽峭,刻畫是精細的。周密此詞皆寫水仙,然而沒有出現「水仙」二字,每每以他物作比。而且命意用辭清遠,如「淡然春意」,「凌波路冷秋無際」,這兩句在傳神方面很有獨到之處。

③ 詠荷花最美的古詩

用荷花最美的古詩,我認為當屬唐代李商隱的寫得最好,寫的最美: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譯文: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3)詠物詩寫荷花擴展閱讀:

這首詩的含義明確易懂,主要是以「荷葉」為主題,使它能誦易曉,更能表明自己的心跡,與議婚熱戀之時的《荷花》詩前後相應。

這首詩明裡句句都是寫花,但實際上句句都是寫人,借荷花表明自己的心曲。這既說明自己與女方可堪匹配,是天生的一對兒;又表明了兩人相配之美滿;又表明了自己的心願與憂慮。委婉含蓄,耐人尋味,在眾多的詠物詩中實屬上乘之作。

④ 用柳樹,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楓葉任選3個寫一首詠物詩,並標明作者,詩題

月亮:《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柳樹:《詠柳》-賀知章-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瀑布:《望廬山瀑布》-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雪:《江雪》-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楓葉:《山行》-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梅花:《梅》-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荷花《小池》-楊萬里 泉眼無聲細細流,樹蔭照水愛輕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⑤ 關於荷花蠟燭的詠物詩

荷花:1、《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內碧,映日荷容花別樣紅。
2、《采蓮曲》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3、《曲池荷》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蠟燭:1、《白蠟燭詩》
景勝銀釭香比蘭,一條白玉逼人寒。
他時紫禁春風夜,醉草天書仔細看。
2、《蠟燭》
仙漏遲遲出建章,宮簾不動透清光。金闈露白新裁詔,
畫閣春紅正試妝。淚滴杯盤何所恨,燼飄蘭麝暗和香。
多情更有分明處,照得歌塵下燕梁。

⑥ 詠物詩(要梅花和荷花的)

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惟有暗香來。 荷花: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⑦ 李商隱《暮秋獨游江曲》和《贈荷花》都是描寫荷花的詩,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是夏天最美的花,它不僅有周敦頤描述的那些品質,更重要的,夏日裡的荷花總會給人一種清涼舒爽的感覺。

自古以來,寫過荷花的詩人太多太多,且寫荷花的佳句也是數不勝數。但有一個人寫的荷花就與眾不同,這個人便是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李商隱以愛情詩著稱,且他的詩句大多構思新奇,風格絢麗。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聊李商隱的兩首荷花詩。



結語

李商隱的兩首荷花詩,兩種相思情,一種是思念一種是悼念。荷最終會逝去,只有江水不斷綿延,永不停歇。

兩首荷花詩,兩種相思情,一種是美好的期許,一種卻是傷心的離別。對照起來讓人不禁悲傷、難過,從相遇到離別。他所寫的,使自己難以排遣的感情,也是這世間經歷過的所有人的感情。只有親身經歷過之後,才能懂得這種感受,但願你永遠都不會懂。

⑧ 詠物詩,要求有:柳樹、月亮、梅花、荷花、瀑布、雪、楓葉.

柳樹:《來詠柳》賀自知章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月亮:《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梅花:《梅》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荷花:《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瀑布:《望廬山瀑布》 李白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雪:《江雪》 柳宗元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楓葉:《山行》 杜牧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⑨ 求 描寫 荷花 梅花 竹子 的詩句 最好 加上詩句理解~~~~~

梅:

宋詩人盧梅坡: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林逋:眾苦搖落獨暄妍, 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尊。

荷:

柳永筆下的西湖「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黃庭堅描繪的「憑欄十里芰荷香」,其綠蓋紅衣,仍幽香襲人。
(清)舒位對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在江蘇吳興縣一帶觀蓮節的描繪有聲有色,他寫到:「應是花神避生日,萬人如海一花無」.
南宋楊萬里詩《清曉湖上》:「荷花笑沐胭脂露,將謂無人見曉妝」.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題西太一宮壁》詩中寫到:「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
「荷花滿湖風雨來」(明朝楊基《夢游西湖》)、「濕了荷花雨便休」(宋朝吳惟信《西湖雨吟》)和「媚水荷花粉未乾」(宋朝王月浦《荷花》)。
楊萬里詞《昭君怨—詠荷上雨》:「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瀉清波。」(唐)吳融詩《思涼》:「綠荷風動露珠傾」和(清)朱彝尊詞《滿江紅—西湖荷花》:「幾陣涼颸翻白葉,連盤驟雨跳珠綠」.
李商隱的「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春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楊萬里詩《小池》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頭」,謝眺的「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夏天——千層翠蓋萬紅妝。。「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和「多謝浣溪人不折,雨中留得蓋鴛鴦」(唐朝鄭谷《蓮葉》)。
秋天——露冷蓮房墜粉紅。「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南朝蕭繹《采蓮賦》),「不堪翠減紅銷際…擬欲青房全晚節,豈知白露又秋風。」(元朝劉因《秋蓮》),「紅稀香少…蓮子已成荷葉老。」(李清照《憶王孫》),「園翁莫把秋荷折,留與游魚蓋夕陽。」(周密《西塍廢圃》)的荷葉枯敗、蓮蓬顫抖,「紅衣落盡渚蓮愁」(趙嘏《長安秋望》)的蓮花凋零、紅衣盡卸,「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宋朝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冬天——荷盡已無擎雨蓋。

竹: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宋·王元之
數里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

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范成大
黑羖鑽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合江數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游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摘自《聊齋詩集》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篔簹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摘自《健康報》1989.7.1

詠竹
宋·黃庭堅
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
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

詠 竹
宋·文同
(忽憶故園修竹因作此詩)
故園修竹繞東溪,占水浸沙一萬枝。
我走官途休未得,此君應是怪歸遲。
摘自《132名中國國畫家》

春江曉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曖鴨先知。
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宋·王元之
數里春畦獨自尋。迸犀抽錦亂森森。
田文死去賓朋散。拋擲三個玳瑁簪。
摘自《詠物詩選》

謝劉仲行惠筍
宋·朱子
誰寄寒林新屬筍,開奩喜見白參差。
知君調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詠物詩選》


唐·李建勛
瓊節高吹宿風枝,風流交我立忘歸。
最憐瑟瑟斜陽下,花影相和滿客衣。
摘自《詠物詩選》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歸傍砌栽。
好風終日起,幽鳥有時來。
篩月牽詩興,籠煙伴酒杯。
南窗輕睡起,蕭颯風雨聲。


唐·鄭谷
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時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巰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陽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唐·韋式
竹,臨池,似玉。
悒露靜,和煙綠。
搶節寧改,貞心自束。
渭曲偏種多,王家看不足。
仙杖正驚龍化,美實當隨鳳熟。
唯愁吹作別離聲,回首駕驂舞陣速。
摘自《古今中外21—30期合訂本》

從韋續處覓綿竹
唐·杜甫
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
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

寄題江外草堂
唐·杜甫
我生性放誕,雅欲逃自然。
嗜酒愛風竹,卜居必林泉。

衡陽道中二絕
宋·范成大
黑羖鑽籬破,花豬突戶開。
空山竹瓦屋,猶有燕飛來。

發合江數里,寄楊商卿諸公
宋·范成大
臨分滿意說離愁,草草無言只淚流。
船尾竹林遮縣市,故人猶自立沙頭。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襄西果園四十畝
唐·杜甫
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
遠游長兒子,兒地別林廬。

堂成
唐·杜甫
背郭堂成蔭白茅,綠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呤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唐·杜甫
綠竹半含籜,新梢才出牆。
色侵書帙晚,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凈,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會見拂雲長。

食筍詩
唐·白居易
此處乃竹鄉,春筍滿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來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齡
尤愛此君好,搔搔緣拂天,
子猷時一至,尤喜主人賢。
摘自《聊齋詩集》

詠竹
清·吳昌碩
客中常有八珍嘗,那及山家野筍香。
寄罷篔簹當獨惆悵,何時歸去看新篁。

竹石
清·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長竹
唐·陳陶
青嵐帚亞君祖,綠潤高枝憶蔡邕。
長聽南園風雨夜,恐生鱗甲盡為龍。

竹石
清·鄭板橋
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不須日報平安,高節清風曾見。

予告歸里,畫竹別濰縣紳士民
清·鄭板橋
烏紗擲去不為官,囊橐蕭蕭兩袖寒;
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上作漁竿。

詠竹著
明·陳良規
殷勤問竹箸,甘苦爾先嘗;
滋味他人好,爾空來去忙。

效李艾山前輩體
(清)鄭板橋
秋風何自尋,尋入竹梧里;
一片梧陰,何處秋聲起?

和學使者於殿元枉贈之作
(清)鄭板橋
十載楊州作畫師,長將赭墨代胭脂。
寫來竹柏無顏色,賣與東風不合時。

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清)鄭板橋
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籬竹
(清)鄭板橋
一片綠陰如洗,護竹何勞荊杞?
仍將竹作芭籬,求人不如求已。


(清)鄭板橋
舉世愛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滿庭除,灑然照新綠。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綠,
莫被風吹散,玲瓏碎空玉。


(清)鄭板橋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
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

題畫
(清)鄭板橋
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
滿堂皆君子之風,萬古對青蒼翠色。
有蘭有竹有石,有節有香有骨,
任他逆風嚴霜,自有春風消息。

題畫
(清)鄭板橋
一陣狂風倒卷來,竹枝翻迴向天開。
掃雲掃霧真吾事,豈屑區區掃地埃。
參考資料:http://bbs.zhulang.com/archiver/?tid-290761.html

熱點內容
牆繪櫻花 發布:2025-09-23 04:29:25 瀏覽:998
花卉展覽設計 發布:2025-09-23 04:28:52 瀏覽:107
蘭花荷奇價格 發布:2025-09-23 04:28:37 瀏覽:505
櫻花庄3 發布:2025-09-23 03:33:37 瀏覽:860
荷花高中 發布:2025-09-23 03:32:09 瀏覽:218
馬克花藝好嗎 發布:2025-09-23 03:31:22 瀏覽:527
百合根腐病 發布:2025-09-23 03:31:22 瀏覽:389
二胡獨奏夢中的蘭花花 發布:2025-09-23 03:24:12 瀏覽:60
櫻花期多長 發布:2025-09-23 03:24:11 瀏覽:869
荷花華子 發布:2025-09-23 03:22:43 瀏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