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黑根6
『壹』 蘭花葉子從根部變黑
蘭花根部葉片發黑,主要是生理性病害和細菌性病害。
澆水不當,施肥過量,用葯過濃,植料不潔,植料沒有腐熟,通風不暢。
澆水過勤,蘭根長時間水漬,引起黑根爛根,表現葉尖發黑或枯萎。
施肥過量,蘭根僵化發黑或爛根,抑制生長,蘭葉發黑枯死。
葯害,噴灌葯濃度太高,間隔時間太短,引起的葯害,使蘭根僵硬發黑。
植料,不清潔,沒有腐熟,蘭根容易感染細菌,爛根腐爛發黑,沒有腐熟的植料產生多餘的熱量爛根發黑,葉片也會發黑枯萎。
通風,通風不暢,置換不了新鮮的空氣,蘭根缺氧,引起腐爛或黑根,表現在葉上。
防治:合理澆水,見干見濕。用沃葉葉面肥寧淡勿濃。用葯配比准確,要有間隔時間。通風透氣草不傷。植料清潔消毒殺菌,腐熟再用,粗細搭配,栽培合理。引種安全,蘭苗健康。防大於治!
『貳』 蘭花根部發黑,腐爛要怎麼辦
蘭花根部發黑,腐爛要立即換盆,腐爛部位剪去。
傷口要防菌——換盆或分株時回,根部有傷口答,要先用殺菌劑塗抹傷口,防止病菌侵入。
盆子勿太大——小株栽大盆,植料用量多,容易導致通氣不良,澆水也不易控制。若澆水吸水太多,植料不易乾燥,細菌侵入引起爛根。
『叄』 想要防治甘藍的黑根病,你都有哪些小妙招呢
心腐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大白菜上也常見,主要是從大頭菜的包心期就開始發病,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病株的外葉呈萎焉狀,以晴天的中午最明顯,嚴重時外葉平貼在地面上,葉球外露一般多在甘藍包心期間發生,病斑一般先從外部莖葉基部傷口侵入,病斑半透明水漬狀,然後淡褐色濕腐,手摸呈黏滑感,有惡臭味,有時心葉腐爛,而外部看一起正常。西蘭花黑根病,其實就是立枯病,是苗期易得的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是從幼苗期的西蘭花根莖部侵入,導致發病部位變黑,或者是萎縮。當在潮濕的環境下,發病部位會產生白色的霉狀物。
甘藍種植管理主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及時施肥保證營養需求,另產品要及時採收,否則由於開春時溫度升高會冒苔開花而失去價值。山東單縣農作物良種研究所選育的一個適宜我國北方冬天種植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優質甘藍新品種。葉色濃綠,結球緊實,品質好、抗寒力極強。單球重1.50~2千克,畝產5000千克。一般每畝大田可留育苗床60平方米。將苗床整平耬細後,澆遍底水,待水滲下後,將種子用細土摻勻撒於畦面,再覆細土0.50厘米,一般3天左右即可齊苗。
『肆』 蘭花組培苗出現黑根病是什麼原因
不知道你這個指的是組培瓶苗還是已經馴化移栽的時候出現的情況,方便的話拍張照片看看
『伍』 西蘭花黑根病的防治辦法
(1)種植中青1號、2號等抗病品種。(2)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2~3年輪作。 (3)從無病田或無病株上采種。(4)種子消毒100毫升水中加入0.6毫升醋酸、2.9毫升硫酸鋅溶解後溫度控制在39℃,浸種20分鍾後沖3分鍾晾乾後播種。也可用45%代森銨水劑300倍液浸種15~20分鍾,沖洗後晾乾播種;或用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4%拌種,可預防苗期黑腐病的發生。此外也可用農抗751殺菌劑100倍液15毫升浸拌200克種子,吸附後陰干;或每kg種子用漂白粉10~20克(有效成分)加少量水,將種子拌勻,後放入容器內封存16小時,均可有效地防治十字花科蔬菜種子上攜帶的黑腐病菌。(5)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播種,不宜播種過早,合理澆水,適期蹲苗;注意減少傷口;收獲後及時清潔田園。(6)發病初期噴灑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或新植黴素200×10—6或氯黴素100×10—6或27%銅高尚懸浮劑700倍液。採收前5天停止用葯。
『陸』 怎麼解決蘭花腐根及黑斑的形成
蘭花爛根主要是栽培材料有問題,用粒狀材料解決,疏鬆、透氣;我用過雪松針內(包裹)、木炭(大容小分層)、栓皮、朽朩、蛇木、棕絲等,效果不錯,根系特別好,不怕灌水。葉片上的黑點和你用的水質和品種適應性、栽培環境有關。硬水傷葉,過陽日灼。
根系的問題解決了,其他的都好辦。
『柒』 蘭花黑根是怎麼回事啊是什麼原因造成蘭花黑根的
蘭花黑根就得重新更換植料了,問題比較嚴重,要狠心,把黑的全部剪掉,不然全黑就丟得大了,老品種,丟不起啊。
『捌』 蘭花的根都黑了去悼黑根還能活嗎
得行
『玖』 蘭花腐爛病將黑根剪了再注射多菌靈或托布津
西紅柿發生了晚疫病。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又叫番茄疫病,屬於真菌性病害,是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幾年來,由於高溫雨澇的氣候條件增多,加上不合理的施肥,致使番茄疫病發生日益嚴重。該病主要在越冬茬番茄或馬鈴薯莖塊上越冬,或病菌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借氣流、雨水傳播,從氣孔或皮層直接侵入,在田間形成中心病株,病菌的營養菌絲在植株細胞間或細胞內擴展蔓延,經3-4天潛育,病部長出菌絲和孢子囊,借風雨傳播蔓延。低溫、陰雨、寡照、濕度大、排風不良、結露的情況下易發病。
『拾』 蘭花黑腐爛根死了植料還能用嗎
不可以了
蘭花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栽培技術
施肥
不施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如新蘭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開花。如夏肥太多,則秋葉偏旺,常致明春報葉開花不佳。如秋肥太少,則影響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如平日氮肥太多,葉子太肥,使葉與花的生長營養失調,就會發生不開花或少開花的現象。一般來說,葉芽新出,可用少量淡肥施幾次。春分秋分和花謝後20天左右,都是比較恰當的時節。施肥時間以傍晚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每隔2-3星期施1次。同時每隔20天噴霧伯示麥磷酸二氫鉀1次,促使孕蕾開花。視葉色施肥,是較妥當的辦法,葉顯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黑而葉尖發焦是肥過多,應停止施肥。肥料一定要腐熟,未經腐熟不能使用,忌用人糞尿。
澆水
實踐證明,蘭花八分干,二分濕最好,花期與抽生葉芽期,澆水要少些。梅雨季節應搬回室內,或搭棚遮雨。夏季於清晨或傍晚澆水,也不宜太多,秋天澆水量可以酌增。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噴霧。噴時要向上噴,則霧點細勻,使葉面濕潤,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有時一日最好噴數次,澆水要從盆邊澆水,不可當頭傾注,不可中午澆。冬季澆水雖可大減,但不是不澆,注意不能讓盆土干透,冬未春初和澆水致使葉片葉鞘沿濕,待曬干後搬入室內,以免發生腐爛。總之,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為原則。用水以雨水、泉水為好,各種用水均應先取來積蓄在罐中,使水中污染物沉澱,水溫正常,使自來水中氯氣逸盡,然後再澆。
光照
光照是形成花芽的重要因素。蘭花雖然喜涼,但如果常年放在隱蔽處,也很少開花。藝蘭者早就發現,山之陰蘭葉長而花稀,山之陽蘭葉短而花多。因此栽培蘭花必須注意光照問題。在春夏季節,蘭花最好用蘆簾遮蔭,或放置於室內朝東朝南通風的窗口。簾下蘭花宜每半月轉盆1次,使蘭花四面受光,有利於植株均衡生長。到了秋涼時,應將盆蘭從蔭蔽處移出,讓它曬上午半天的太陽,但要注意秋不幹。冷天放室內南窗下越冬,但不必過暖,最好加蓋塑料薄膜罩,以保持葉面適當濕度。至於防治病蟲害,如發生褐銹病、白絹病,用0.5%石硫合劑治療。如有蟻巢,則可將盆浸於水中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