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1952
A. 蓮的歷史
荷花學名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屬睡蓮科(Nymphaeaceae)蓮屬(Nelumbo)。
蓮屬(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種屬之一。據古植物學家研究化石證實,一億三千五百萬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布。那時候,正植巨型爬行動物恐龍急劇減少的後期,它在地球上生長的時間比人類祖先的出現(200萬年前)早得多。前蘇聯A.H.克里斯托弗維奇《古植物學》(1965)稱,蓮屬化石發現於北美北極地區和亞洲阿穆爾河流(即黑龍江)的白堊紀及歐洲和東亞(庫頁島)、日本的漸新世和中新世地層中。那年月,地球上氣溫比現在溫暖,蓮屬植物約有10~12種,五大洲均有分布。後冰期(Ice Age)來臨,全球氣溫下降,使得不少植物滅絕,另一些植物被迫漂遷,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地理分布狀況。遭此劫難,蓮屬植物倖存2種,分布范圍縮小了。分布在亞洲、大洋州北部者為中國蓮(Nelumbo nucifera),漂遷至北美洲的為美洲蓮(N.lutea)古植物學家還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發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萬年前)的蓮化石,和現代的中國蓮相似;在中國柴達木盆地發掘的1000萬年前荷葉化石,和現代中國蓮相似。70年代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部石油勘探開發規劃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區早第三紀孢粉》一書記載:在遼寧省盤山、天津北大港、山東省墾利、廣饒及河北省滄州等地發現有兩種蓮的孢粉化石。第三紀熱帶植物地理區內的我國海南島瓊山長昌盆地地層中,也發現有蓮屬植物的化石。現我國黑龍江省扶遠、虎林、同江、尚志等縣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蓮分布。以上說明蓮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銀杏(Ginkgo biloba)、中國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屬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倖存的孑遺植物代表。
B. 荷花號案的判決結果
1·訴訟主張。法國政府認為,根據1923年7月24日的《洛桑和約》第15條的規定,「在土耳其與其他締約國之間有關管轄權方面的爭端,應根據國際法原則解決。」法國提出下面三個訴訟主張:
(1)國際法不允許一個國家單純以受害者具有其國籍為理由對外國人在國外所作的犯罪行為進行懲罰;
(2)國際法承認船旗國對船舶在公海上發生的一切事情有排他的管轄權;
(3)上述原則特別適用於碰撞事件。
國際常設法院在訴訟中駁回了法國提出的上述主張,判定土耳其懲罰戴蒙上校的行為沒有違反國際法。國際常設法院的判決包含三個重要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國際法和國家管轄權的理論;第二部分是關於國際法是否存在禁止國家對外國人在國外的犯罪行為進行懲罰的原則的問題;第三部分是關於船旗國對公海碰撞事件是否具有專屬管轄權問題。
關於法國的第一項主張,國際常設法院指出:「國際法是國家之間的法律。約束國家的法律規則來自國家在條約或在獲得普遍接受為明示法律規則表現出來的自由意志,這些規則調整著它們之間的關系,以達到共同的目的。國家的獨立是不容限制的。
「國際法加之於國家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限制是:國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在他國領土內行使權力,不存在相反的允許性規則。從這個意義說,管轄權是具有屬地性的。國家不能在其領土以外行使管轄權,除非能從國際習慣或從條約中找到允許這樣做的規則。……」
關於國際法是否存在一個規則禁止國家對外國人在國外所作的犯罪行為進行管轄的規則的問題,國際常設法院認為這個規則是不存在的。國際常設法院指出:「如果國際法包含一個禁止國家把其法律和法院的管轄權擴大適用到境外的某些人、財產和行為的一般性規則,如果國際法允許國家在特定場合可以這樣做,作為對這個一般性禁止規則的例外,這個觀點才可以站得住。但當前國際法所持的觀點不是這樣。國際法不但沒有禁止國家把它的法律和法院的管轄權擴大適用於在它境外的人、財產和行為,還在這方面給國家留下寬闊的選擇餘地。這種選擇權力只在某些場合受到一些限制性規則的限制,但在其他場合,每個國家在採用它認為最好和最合適的原則方面是完全自由的。」
法國認為土耳其必須能夠找出一個允許它對國外犯罪行為行使管轄權的國際法規則,法院認為在實踐上這是辦不到的,這只會癱瘓了法院的工作,使它不能在國內行使其民事和刑事的管轄權。國際常設法院指出:
「真的,所有法律體系都認為刑法上的屬地性是很基本的,但同樣真的,幾乎所有國家都把他們的司法權力擴大到在其境外發生的犯罪行為,而在作法上又各不一樣。因此,刑法的屬地性不是國際法上的絕對的原則,這與領土主權不是完全一致的。」
國際常設法院認為:在本案中,這是在公海發生的兩只懸掛不同船旗的船舶的碰撞事件。其中一隻船被認為是犯罪者,另一隻船被認為是受害者。法院分析說:
「對於法國提出的第一個主張,法院認為沒有考慮之必要,即使這個意見一般來說是正確的,但對本案來說,國際常設法院的看法就有所保留了。在本案中,除非國際法有條規則禁止土耳其對犯罪行為的效果發生在其船上、從而等於發生在其領土上一樣的事實也不能考慮,那種說法才可以適用。但在上述情況下,即使犯罪者是外國人,土耳其刑法也是無可爭議的。國際法不會有這樣的規則。反之,許多主張在刑事立法上嚴格適用屬地原則的國家的法院都對刑法作這樣的解釋:
犯罪者在外國領土上作的犯罪行為,只要有一個犯罪因素發生在其領土,就可被認為是發生在本國領土。……當犯罪效果發生在土耳其船上的時候,不能只因為戴蒙上校是在法國船上,就認為國際法有一條規則禁止土耳其對戴蒙上校進行懲治。法院認為,從所謂屬地原則去看,土耳其懲罰戴蒙是正確的。」
關於法國的第二項主張。國際常設法院認為,根據國際法,在公海上,除了船旗國以外,船舶不受其他國家管轄。根據海洋自由原則,公海上是沒有領土主權的。任何國家也不能對公海上的外國船舶行使管轄。如果一隻軍艦,偶然在公海上遇到一隻本國船和一隻外國船發生碰撞,該軍艦派官員登上那隻外國船進行調查和取證,這種行為無疑是違反國際法的。但不能說,一個國家不能在自己的領土上對外國船舶在公海上作的行為行使管轄權。「在公海自由的法律體制下,在公海上的船舶就好像是在船旗國的領土一樣,但沒有理由說船旗國的權力比屬地國的權力更大。」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說:在公海上的船舶所發生的事情必須被認為是在船旗國領土上發生的事情。「如果犯罪行為發生在公海上,而效果落在懸掛另一國船旗的船上,或落在他國領土上,就像發生在兩國領土上的事情一樣,國際法上沒有一個規則禁止行為效果落在其船上的國家把該犯罪行為當作發生在它的領土。除非有一條習慣國際法規則規定船旗國有專屬性的管轄權,法院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這個規則是存在的,無論從學者學說,或從判例都找不到這樣的規則。
反之,國家對在外國船上做出的行為根據本國法律加以處置的事例是屢見不鮮的。 有些條約給船旗國保留專屬性的管轄權,那隻是授予特定國家的國有船舶對公海上另一個國家的船舶的一種特殊的管轄權力,不能認為是一項明示的法律原則。法院認為法國提出的第二個主張不足以證明存在一條禁止土耳其懲罰戴蒙上校的國際法規則。
關於法國提出的第三個主張,法國認為公海上的船舶碰撞事件,通常由民事法院管轄,很少由刑事法院管轄、懲罰通常是由船旗國法院執行的。國際常設法院認為這個說法不確切。即使如法國代表所提到的判例,那隻能認為是那些國家放棄對這類案子行使管轄,而不能認為是這些國家接受了這個義務和受這樣的習慣法規則約束。相反的事例倒是很多的。法院認為國際法上不存在船舶碰撞事件由船旗國專屬管轄的規則。就本案來說,案情的實質就是:戴蒙上校受到懲罰的行為是由於疏忽和過失造成的,該行為發生在法國船荷花號上,而其後果則落在土耳其船博茲一庫特號上。「這兩個因素在法理上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把它分割開來,這項犯罪行為就不存在了。……不給任何國家專屬管轄權,也不限制發生事情的兩只船的任何一方的本國行使管轄權,正是考慮到公正的需要和有效地保護兩國的利益。很自然,每個國家都可以行使管轄權,並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這個事件,這正是一件共同管轄的案件。」
法院的結論是:法國提出的論點是不確切的,不能產生排除土耳其對戴蒙上校進行懲罰的原則。必須指出;國際法不存在1923年7月24日《洛桑和約》第15條意義內的排除土耳其行使審訊的原則。由於沒有這個原則,土耳其根據國際法賦予每個主權國家的自由選擇之權進行審訊,沒有違反特別協議上所指的國際法原則。鑒於法院對第一個主張作了否定的答復,第二個主張就沒有回答之必要了。
法院判決表決時,雙方票數相等,由院長的可決票決定,判決:
(1)1926年8月2日法國船荷花號和土耳其船博茲一庫特號在公海上發生碰撞後,荷花號到達伊斯坦布爾時,由於博茲一庫特號的沉沒和8名土耳其人的死亡,土耳其根據土耳其法律對碰撞發生時荷花號的值班官員戴蒙上校進行審訊,沒有違反1923年7月24日《洛桑和約》第15條。
(2)土耳其沒有違反國際法,不用對其懲罰戴蒙上校一事判處金錢上的賠償。
本案是國際法上最有名和最常被引用案例之一,它涉及國際法上的問題有:
(一)土耳其有權對法國船員德蒙上尉行使管轄權
按照國際法公海上航行的船舶受船旗國的排他性的管轄,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船舶碰撞事件。但是,船旗國的權利不能在其領土之外行使,除非國際慣例和國際條約有此類許可性規則。因此,如果在公海上的犯罪行為的效果及於一般懸掛他國旗幟的船舶,就必然適用在涉及到兩個不同國家的領土時適用的同樣原則,因而,國際法沒有規則禁止犯罪結果地國家對罪犯行使管轄權。在公海上的一件犯罪行為的結果發生的另一外國船上,等於發生在該外國船的國籍國的領土上。在本案中,犯罪者法國船員德蒙上尉雖然身在法國船上,但所造成的後果則發生在土耳其船上,這就等於發生在土耳其領土上,因此,土耳其對法國船員德蒙上尉行使刑事管轄權並不違反國際法。
(二)土耳其是維護國家領土主權
領土主權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十分重要。領土主權的實質是,任何國家未經一國作出明示的許可,是不得在該國領土上地使主權行為。同時,每個國家根據領土主權,有權把發生在國外的行動納入其本國的立法和法制的范圍之內,即一國把管轄權擴大到外國人在國外所作的,而其效果卻發生在本國的犯罪行為,那麼這個國家不能被認為是侵犯了根據國際法必須給予無條件尊重的外國國家的領土主權。因此,這個國家不是在外國領土上行使主權行為,而只是在自己領土上行使管轄權。根據《土耳其法典》第6條規定:任何外國人在國外犯下侵犯土耳其或土耳其臣民的罪行時,若土耳其法律規定該犯罪行為應受懲罰者,若此人在土耳其被捕,則應受懲辦。所以,法院在承認根據國際法船旗國對於在公海上其船舶內所發生的每件事情都具有排他的管轄權的同時,又承認土耳其行使管轄權的合法性不是基於受害者的國籍而是基於犯罪行為的效果產生在土耳其船上,即產生在一個與土耳其領土相同的地方,在那裡適用土耳其刑法是無可爭議的。從所謂屬地原則來看,土耳其執行其法律也是合法的。
(三)本法對海洋法產生影響
本案判決後不久,國際上十分重視。1952年簽署了有關對碰撞事件管轄的《布魯塞爾公約》和1958年的《公海公約》。1982年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通過的《海洋法公約》規定,在公海上航行的船舶受船旗國管轄。遇有船舶在公海上碰撞或任何其他航行事故涉及船長或任何其他為船舶服務的刑事或紀律責任時,對此種人員的任何刑事訴訟或紀律程序,僅可向船旗國或此種人員所屬國的司法或行政當局提出。
C. 荷花(蓮花)的作文,哪位高手幫下忙急急急!
心中的荷花
在難以計數的花的世界裡,我獨愛荷花。每到夏日,河面上數不清、看不厭的荷花讓人流連忘返,讓人贊不絕口。
荷花是高潔的象徵。它雖出自污泥卻不沾染,美麗且端莊,清潔無暇,是真正的君子。故而中國人民喜歡以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作為提高自身修養的座右銘。
荷花有粉紅的,有純白的。那含苞待放、飽滿得幾乎要裂開的花蕾,有的才綻開兩三片花瓣,還有的全部都舒展開了,笑得特別得燦爛。它們是那麼清新淡雅,香氣是那樣的沁人心脾。
細細地莖桿支撐著圓圓的荷葉,極像一把撐開了的綠傘。魚兒把荷花當成遮陽傘,在水中游來游去,追逐嬉戲。荷葉又像一個碧綠的大圓盤,在雨後,常常會有像珍珠似的水珠在上面游動,晶瑩透亮。
一朵朵荷花就像是一個個美麗的少女,從小綠傘下鑽出腦袋來,欣賞著四周這美麗的景色。一陣微風吹過,美麗的少女翩翩起舞。花瓣好似一個個小妹妹在學舞蹈,又像是在哄著蓮蓬弟弟睡覺!
荷花不僅外表美麗,而且很有實用價值。自葉至莖,自花至實都有用。用荷葉包食物蒸熟了吃,清香四溢,就是在三伏天也會使人清爽愜意。蓮子生吃甜津津的,曬幹了是上等的營養品,具有健脾清熱的功效。荷花的根——藕,能當水果吃,也能做菜吃。而且荷花還能做葯材。李時珍曾在《本草綱目》中提到,說荷花可以用來敷傷呢。
1952年,我國遼寧省新金縣出土了一批年齡約一千年的古蓮子,經培育有96%的蓮子發了芽。這是世界上奉命最長的種子。
荷花是真正的君子,是夏季的仙女,是不死的物種。 荷花之迷
荷花——我心中的花!
我自己打的,很辛苦,請採納,謝謝!!!!!
D. 蓮花有幾年的歷史
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即有栽培,現今在遼寧及浙江均發現過碳化的古蓮子,可見其歷史之悠久。而台灣地區則是在100年前才由日本引進,目前蓮花在台南白河鎮、嘉義一帶,培植面積已近350公頃,規模之廣大,成為台灣最主要的觀光地區之一。亞洲一些偏僻的地方至今還有野蓮,但大多數的蓮都是人工種植,以作為風景點綴和食用,例如在中國蓮花被作為經濟作物種植蓮花。許多人曾誤以為蓮花產於埃及和地中海一帶。
E. 荷花趣談
荷花趣談
荷花,又名蓮花、芙蓉、花中仙子,是人們心目中最為聖潔的象徵。許多文人墨客都把她作為熱情謳歌的對象,抒發著自己的感慨。
荷花不僅出淤泥而不染,具有高貴的品質,而且還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送遠、秋天采蓮思親的傳統。
荷花既然承載了這么多的美譽和情感,自然會在人們的心目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那麼,她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呢?荷花的花瓣統稱花被。有的品種只有一層花被,稱為單瓣種,能結蓮蓬和果實,藕也較肥壯;有的品種有幾層花被,稱為重瓣種,不能結實,藕也細小,不能食用。
藕折斷時,常有絲相連。俗話說:「藕斷絲連。事實上,這是由於藕中的帶狀螺旋式導管及管胞的次生壁抽長而形成的。蓮的種子,生於膨大起來的花托中,合稱為「蓮蓬」,蓮子受硬殼保護,可以埋入地下幾百年而不壞。1952年,遼寧省新金縣出土了一批年齡約1000年的古蓮子,經培養,有96%的種子發了芽。這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種子。
荷花的外部形態保留著古植物的某些原始性狀,因此被植物學家稱為活化石。
點評:該文以荷花在人們心目中的真實形象入手,然後導入對荷花的理性分析,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說明文,構思比較巧妙。在寫作此類文章時,作者應把握好每一部分在文中所佔的比重,不要顧此失彼。
F. 蓮花縣老將軍
1朱輝照---55中將(1911-1964)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江西省蓮花縣湖上南村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六軍團連政治指導員,紅二軍團第四師十二團巡視員、協和政治委員,紅二方面軍第四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五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獨立第一旅付政委 、政治委員兼晉西北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延安中央黨校第四部組教科科長,晉綏軍區第六軍分區政治委員,晉綏野戰軍獨立第一旅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西北野戰軍第四縱隊政治部主任、縱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戰軍三軍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北軍區幹部管理部副部長,軍委民航局局長,中國民航局局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955年9月授予一級八一勛章、一級解放勛章,57年6月授予一級獨立自由勛章1964年4月17日在北京病逝
2.甘祖昌---55少將
甘祖昌(1905-1986) 江西蓮花坊樓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江西蓮花縣獨立團軍需處處長,湘鄂川黔兵工廠總務科副科長,紅六軍團工人連副連長,補充團政治處主任,紅六軍團供給部材料科科長。1935年11月參加長征。後任八路軍一二O師三五九旅供給部糧秣科科長、軍需科科長、供給部副部長和部長,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供給部副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三五九旅供給部部長,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後勤部部長,第一野戰軍二軍後勤部部長,第一兵團後勤部副部長。第一野戰軍一兵團後勤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新疆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兼供給處處長,兼財務處處長,新疆軍區後勤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7年自願辭職回鄉當農民.曾被選為第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6年3月28日在江西蓮花病逝.
3.況開田---55少將(1912-1983)
江西蓮花升坊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11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時期,歷任紅三軍團特務營政治處宣傳員,紅一方面軍供給部財務科副科長、會計科副科長、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斗爭和中央紅軍長征。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後,任前敵指揮部供給部財務處第2科科長。1934年參加長征。參加了山城堡等戰役的後勤保障工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2軍分區供給處處長,冀察軍區供給部部長、後勤部部長兼供給部部長,晉察冀軍區供給部政治委員,晉察冀野戰軍後勤指揮所副主任,解放軍第19兵團後勤部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第六分部部長兼政治委員、第三分部政治委員,志願軍後勤部財務部部長,濟南軍區後勤部部長、濟南軍區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1月3日在北京病逝。
4. 李夫克---55少將(1915—1988)江西省蓮花縣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國家政治保衛局保衛隊大隊長,陝北紅三十軍參謀長。李夫克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原名李瑚開.是江西蓮花人,1915年出生。1930年任本縣少年先鋒隊大隊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後任湘贛軍區紅8軍特務連排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入瑞金紅軍學校學習,後任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隊長兼軍事教員,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長征途中曾任紅3軍團5師司令部參謀。曾任國家保衛局保衛隊第二大隊大隊長、紅30軍參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6年入陝北紅軍大學學習。後任紅30軍參謀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抗日軍政大學隊長兼軍事教員、支隊長兼軍事主任教員、軍事教育科科長。任抗大總校第1大隊2支隊支隊長兼軍事主任教員、抗大訓練部軍事教育科長、八路軍120師358旅參謀長、晉西北軍區參謀處處長兼第1軍分區副司令員、教導團團長、晉綏野戰軍副參謀長、晉綏軍區3縱參謀長、西北野戰軍3縱獨立5旅旅長、第一野戰軍副參謀長。1939年起任八路軍第120師教導團 團長、120師358旅參謀長、晉綏軍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後兼第1軍分區副司令員,先後參加百團大戰和田家會、甄家莊等戰斗及晉西北反「掃盪」作戰。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副參謀長、第3縱隊參謀長兼獨立5旅旅長,西北野戰軍副參謀長,第一野戰軍副參謀長,參加沙家店、瓦子街、扶郿、蘭州等戰役。建國後,任西南軍區副參謀長、代參謀長。1958年畢業於軍事學院戰役系。後歷任軍事科學院戰役研究部部長、軍事科學院副秘書長、軍政大學副校長兼理論研究部部長、解放軍政治學院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5.謝錫玉---55少將(1916-1995)
江西省蓮花縣坊樓人。1932年參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交通科招待所代所長。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第3期學習。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4支隊警衛連政治指導員,山東縱隊軍政幹部學校大隊長兼政治教導員,隴海南進支隊第3團政治委員、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支隊政治部副主任,八路軍第5縱隊3支隊8團政治委員,新四軍第4師9旅26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2縱6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第21軍63師政治委員。參加了漣水、淮海、渡江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空軍第4混成旅政治部主任,空4師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4師政治委員。回國後,1955年畢業於軍事學院,任空3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廣州軍區空軍汕頭指揮所政治委員,空7軍政治委員,福州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5年9月6日在南京逝世,終年79歲
6.江勇為---55少將(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老幹部處,尚好) ?熝1|祁
江勇為(曾用名:江甲三),是江西省蓮花縣坪里上江人,1914年出生1929年冬擔任根據地列寧小學教員,鄉團支部書記,團區委書記。。1931年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參加紅軍任江西三軍團戰士。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3師70團3連支部書記、紅軍學校高幹隊支部書記、教導團俱樂部主任、紅軍學校宣傳科科長、紅6軍團總務處處長、50團總支書記,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營教導員、718團政治處主任、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南下支隊2大隊副政委。解放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營政治教導員,718團政治處主任,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南下支隊2大隊副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359旅718團政治委員,任中原軍區359旅718團政委、西北野戰軍3縱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3縱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總政治部組織部組織處處長,海軍青島基地政治部副主任,海軍學院幹部部部長,海軍後勤部副政治委員,科研部政治委員,國防部7院副政治委員,中共中央監委駐六機部監察組組長,福州軍區214指揮部副政治委員/部副政委。福州軍區二一四指揮,第六機械工業部紀檢組組長。曾擔任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1月離職休養。現享受正部長級待遇。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被授予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7.朱雲謙---55少將
朱雲謙是江西省蓮花縣荷塘井下村人,1919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湘贛邊區獨立第3團政治處青年幹事、少共區委書記、中心縣委書記,堅持了南方叄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新四軍軍部教導營連指導員、特務營教導營、江北游擊縱隊政治處副主任、新四軍第5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是支隊司令員羅炳輝的得力助手,羅炳輝稱他為「小朱科長」。他擔任15團政委時,和15團團長饒守坤率領15團在皖東北戰場上縱橫馳騁,打得泗縣、靈壁城日軍白天也緊閉城門,不敢出戰。朱雲謙原名朱雲仙,22歲就當上團政委,少年氣盛,也犯了驕傲自滿的錯誤。為了記住這個教訓,他改名朱雲謙。1943年朱雲謙在華中局黨校學習,他寫得一筆流利的鋼筆字,知識面廣,開大會作報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出口成章,有條有理,邏輯性強。劉少奇誇他是「工農幹部知識化的典型」。學習結束後,他被分配到盱嘉縣委任書記,並兼任盱嘉支隊司令員、政委。朱雲謙「新官」上任燒了「叄把火」,一是調整了縣委和盱嘉支隊司令部駐地,實行了一元化領導。二是把軍事斗爭擺在首位,攻下了敵軍津里據點。叄是建立了一個新區,與日偽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1944年除夕,他率領部隊襲擊盱眙縣城,伏擊日偽軍300多人。朱雲謙調回部隊後,擔任淮南路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淮南軍區副參謀長。1946年7月,國民黨軍大舉進攻淮南,朱雲謙臨危受命,帶領一個團和叄個縣的地方武裝留下來堅持游擊戰爭,後按上級指示向蘇中突圍,擔任蘇中軍區第2軍分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11縱31旅副旅長、旅長、29軍85師師長兼政委。金門戰斗,第85師的第253團是第一梯隊的一個團,由於渡海作戰由82師首長指揮,朱雲謙沒有隨第一梯隊過海。第一梯隊快打光時,兵團政治部主任劉培善曾命令朱雲謙率部隊增援,後來又取消了這個命令。建國後,朱雲謙擔任軍參謀長。1950年,中央軍委組建空降部隊,空降旅旅長王建青因體檢不合格,1951年,調朱雲謙接替,任空軍陸戰師師長。1956年畢業於軍事學院空軍系。朱雲謙在空軍歷任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空軍學院副院長。文革期間,朱雲謙長期受迫害,1972年從農場釋放回京,1976年至1978年擔任廣州軍區空軍政委。1978年,朱雲謙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他是中共12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叄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89年去世。
8胡登高--55少將 1914年出生,江西蓮花荷塘路邊村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學校第四分校特科隊區隊長,第六軍團18師53團機槍連長、17師50團副營長、營長,補充團參謀長,代團長。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抗大分校大隊長、大隊教育主任,延安軍事學院院務部部長,抗大總校校務部部長,東北軍政大學第一支隊支隊長,東北軍區衛生部副部長,第四野戰軍衛生部政委(部長孫儀之)。參加了遼沈、平津等戰役。建國後,任解放軍第三十三文化速成中學政治部副主任、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91年11月12日逝世.
9--徐國賢----55少將(1916-2000)
徐國賢同志是江西省蓮花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先後任班長、代理排長、指導員兼連長、營長、教導員等職,參加了湘贛時期的反「圍剿」斗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營長、副團長、支隊長、團長等職,率部參加晉西北反擊日寇掃盪戰役,堅持雁北敵後游擊戰,參加了中原突圍等一系列著名戰役戰斗。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營長、359旅第七一七團副團長、支隊長、團長、359旅第4大隊大隊長等職,率部參加晉西北反擊日寇掃盪戰役,堅持雁北敵後游擊戰,參加了中原突圍等一系列著名戰役戰斗。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副旅長、旅長、師長等職,參加了保衛延安、保衛陝甘寧和進軍新疆、解放南疆等戰役戰斗,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任副軍長兼二軍5師師長(第359旅改稱第5師)兼政治委員、第一野戰軍第2軍4師師長兼政委,新疆阿克蘇地委書記、阿克蘇軍分區司令員、副軍長兼參謀長、代軍長、新疆軍區副司令員、新疆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工程兵副司令員等職,為鞏固我國西北邊陲,為提高部隊戰鬥力,為新疆地區的安定和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調任工程兵副司令員後,為部隊的全面建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屆委員. 2000年7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徐冰——原海軍總醫院院務處領導(原工程兵副司令員徐國賢將軍之女)
10金忠藩---55少將(1917—1989)金忠藩是江西蓮花三板橋金家村人,1917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6軍團17師51團連指導員、團政治處俱樂部主任。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120師359旅717團營教導員,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718團政治處主任、719團政治處主任、717團參謀長、南下第一支隊第1大隊參謀長、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第5支隊副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2縱6師17團團長、2軍6師副師長。參加了中原突圍、運城、宜川、荔北等戰役。建國後任陸軍師長。195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後歷任第二高級步兵學校訓練部部長、解放軍政治學院訓練部副部長、新疆軍區副參謀長、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成都軍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11.劉鎮---55大校61少將
劉鎮是江西蓮花神泉鄉大灣人,1914年出生。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1軍團1師1團政治處宣傳隊隊長、連指導員、團俱樂部主任、2師4團政委、師政治部統戰科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起,先後入延安抗大、馬列學院學習,擔任過軍委供給部汽車隊隊長兼指導員、軍委衛生部政治部宣傳科科長、供給部政治處主任、軍委經濟建設部處長。1944年後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保衛團長兼政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警備4旅12團政委、第一野戰軍4軍12師副政委。參加了宜川、扶□、蘭州等戰役。建國後,任陸軍師政委。1951年畢業於空軍航空學校。後歷任空軍幹部學校政委,西北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蘭州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68年任蘭州軍區空軍政委。1961年晉為少將。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2.朱家勝-55上校61少將
江西蓮花荷塘中村人,(1914—2007)。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江西蓮花縣鄉蘇維埃政府委員、主席,區蘇維埃少先隊主任委員,游擊隊政治委員,警衛營政治委員,紅八軍第二十四師七十一團宣傳幹事、1933年5月,他是71團3連指導員,參加了棠市戰役,紅六軍團模範師政治部技術書記,軍團政治部總務處長。參加了長征,在長征中任紅6軍團51團總支書記。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教導營隊指導員,第七一八團營教導員,八路軍南下支隊營政治委員,第三五九旅政治部組織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政治部組織部長,第一兵團組織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4年起,朱家勝調任南疆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以後又任新疆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後勤部政治委員,政治部幹部部代部長,南疆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新疆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烏魯木齊軍區政治部顧問。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3.龍炳初---55大校61少將(1914-1975),
江西省蓮花縣坪里桃嶺村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6軍團第49團政治處幹事。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8團特派員,第4支隊政治委員,第5大隊政委,南下支隊第3大隊副政治委員,第9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第5師15團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政治委員,天水步兵學校政治委員,甘肅省軍區第二政治委員。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75年12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終年61歲。
14.郭東桂—少將(1910-1976)
江西省蓮花縣下坊鄉泰恆村,1931年入伍, 1955.09-1964.04 任武漢軍區後勤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未晉升。
15.陳雲開—少將(1916-?)
江西省蓮花縣坊樓村人,曾任沈陽市衛生局長。
16金樹雲少將(1904~1965)黃埔軍校第五期輜重科畢業。別字艮三,琴水鄉金家村人人。中央訓練團黨政研究班畢業。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附、副官、復興社特務處情報站副組長、訓育員、辦事處副主任。抗日戰爭爆發後,任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湖南臨澧特訓班第三大隊中校中隊長,軍統局江南特訓班上校副主任,軍統局中美合作所特科技術訓練班總隊長,軍統局重慶爆破訓練班上校副主任。1945年起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調查室少將主任兼軍統局西安站長,西安綏靖公署第二處少將處長兼中央訓練團西北青年訓練總隊總隊長。1949年到台灣。
17.劉一道(少將),字貫吾(1884-1951)三板橋村溪人,少將軍銜,曾任湖南省長公暑參議。
18.李厥德(少將),字厚安(1890-1952) 六市鄉壟上村人,少將軍銜,曾任廣東彈葯廠長。
19.金樹馨(少將),字桂高(1902-1957),琴水鄉金家村人,少將軍銜,曾任江西省保安處參議。
20.李旋(少將),字砥中(1893-1952),琴亭院下村人,少將軍銜,曾任國民黨軍事法庭檢查長。
21.嚴奉琦(少將),(1908-1972)六市鄉埡塢村人,少將軍銜,曾任江西大余縣長。
22.金振偉(少將),字新亞(1897-?),水鄉金家村人,少將軍銜,曾任顧祝同部第三戰區副處長/。
23.劉超寰(1901-1987)國民黨陸軍中將。
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1930年11月中,第1師第2旅第4代副團長。1933年12月中,第1師獨立旅第3團長。1936年9月中,第1師2旅第3團長。1937年4月24日第1師第1旅上校旅長。1937年5月,第1師整編,劉超寰任1師第1旅旅長,後為第一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後升任第七十八師副師長。1939年任196師長兼西安警備司令。1939年6月24日,劉超寰任陸軍少將。1945年1月9日,為第1軍副軍長。1946年初,國民黨軍進行整編,第1軍改稱整編第1師(仍是軍級)副師長劉超寰。整編第二十七師師長。1948年9月由整編第三十六師恢復原軍番號。1949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36軍軍長。1948年秋到台灣。1956年退役。1987年秋病逝。
24.劉浩,文中身份為東北軍區前方辦事處處長,少國軍將軍銜。建國後任雲南省參事室主任。
G. 車標是蓮花的車叫什麼名字啊
路特斯(Lotus Cars,曾被譯為「蓮花汽車」)。
是世界著名的跑車與賽車生產商,總部設在英國諾福克郡(Norfolk)的Hethel,由柯林·查普曼(Colin Chapman)創立於1952年,旗下的跑車以純粹的駕駛樂趣和輕量化的設計而著稱。
1996年,Lotus被馬來西亞汽車製造商寶騰(Proton)收購,2011年6月,Lotus品牌正式進入中國,並發布其中文官方名稱「路特斯」。
路特斯汽車
路特斯汽車致力於製造包括Evora在內的世界一流高性能跑車。 2019年7月,路特斯於英國倫敦發布旗下全球首款英倫純電超跑Evija,向世界展示了路特斯超凡的技術實力以及未來產品趨勢,是路特斯積極擁抱全球汽車行業變革的重要體現。
直至今日,路特斯品牌始終遵循創始人柯林·查普曼的極致輕量化哲學,令駕駛者無論在公路或賽道上都能盡享駕駛樂趣。
H. 葉聖陶是甚麼時候寫《荷花》的
編輯本段編輯推薦
讓震撼心靈的華彩美文,滋養我們的精神生命!這觸動靈魂的優美文字,源自文學大師的心靈深處,在歲月的長河裡,如寶石般熠熠生輝,陪伴著我們一路遠行。 為了讓新時代的青少年讀者能夠更多地了解葉聖陶,品味他的優秀作品,編者經過長期精心的策劃,編輯出版了本書。在選編過程中,編者把葉聖陶寫給少年兒童看和適合少年兒童看的作品進行整理,經過認真閱讀和鑒賞,選出適合於當代少年兒童的現實生活和閱讀需要的經典作品。
編輯本段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散文輯」和「小說輯」兩部分。在「散文輯」中,編者精選了與當代中小學生較貼近的一些名篇,如《三棵銀杏樹》、《一個少年的筆記》,以及葉聖陶先生早期編寫《開明小學國語課本》時專為小學生創作的作品,如《春天來了》、《霜的工作》、《蠶》等。「小說輯」則選編了《小蜆回家去了》、《夜》、《一個練習生》、《鄰居》等葉聖陶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品。 為便於青少年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含義,我們在每篇作品前附「導讀」,介紹作品的時代背景、創作背景及寫作特點;在每輯前附「導語」,介紹魯迅先生散文或小說的創作特點。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988),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政治活動家,江蘇蘇州人,原名葉紹鈞。解放後曾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等職。 1921年,葉聖陶和茅盾等人組織文學研究會,寫過許多短篇小說,解放後編入《葉聖陶選集》中。他的長篇小說《倪煥之》是五四以來優秀作品的代表。 葉聖陶先生非常重視兒童教育,為此,曾親自編寫了一部《開明小學國語課本》。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他還寫了許多童話,著名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都已成為永恆的經典。他的童話都是反映當時的現實生活,語言朴實、生動,故事寓意深刻,極富教育意義。有些作品曾選入小學語文課本,深受小讀者的歡迎。
編輯本段目錄
散文輯 春天來了 霜的工作 蠶 鯨 不用文字的書和信 三棵銀杏樹 我的侄兒 爬山虎的腳 詩的材料 三棵老銀杏 「你們幸福了」 小弟弟的三句話 小說輯 小蜆的回家 夜 半年 一桶水 鄰居 兒童節 一個練習生 寒假的一天 友誼
編輯本段書摘
散文輯 春天來了 導讀: 新文化運動以後,白話文興起,通俗實用的新編教材代替四書五經走入了新式學堂。在一時涌現的大批小學國語(語文)教材中,《開明國語課本》是其中流傳較廣的一套。 《開明國語課本》初版於1952年,課文由葉聖陶親自編寫,全部是個人創作或再創作。 《春天來了》曾選入開明初小國語課本第六冊,是葉聖陶1934年完成的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 歷來,人們描寫出春天,總離不了春風、春雨。而葉聖陶筆下的春天卻不落俗套。只開頭一句寫到春天帶著生命和希望,邁著輕盈的步伐來到人間,而將大量的筆墨用在春天喚醒的萬物上:泥土准備好為花草貢獻養料;河水準備著滋潤秧苗,奔赴大海。麥苗准備著和豆苗的競賽,桃花看著這個可愛的世界,母牛期待著一個新生命的降臨。處處都充滿了勃勃的生機,處處都洋溢著春天的氣息和活力。其寫作特點: 一是用語言營造意境,尤其在景物的描寫上,凸顯了自然的純凈、清新,彷彿讓讀者能嗅出花草的清香。 二是情感真誠,作者由衷地抒發了對春天和希望的贊美之情。 ……
I. 荷花的相關資料
荷花(Lotus flower):屬抄毛茛目襲睡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
(9)荷花1952擴展閱讀:
荷花生長習性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種而定,大株形品種如古代蓮、紅千葉相對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過1.7米.中小株形只適於20-60厘米的水深。
同時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水缸所栽荷葉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則荷葉邊焦,花蕾回枯.荷花還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環境。荷花極不耐蔭,在半蔭處生長就會表現出強烈的趨光性。
J. 跪求冠以描寫荷花的文章
荷花 葉聖陶
今天清早進公園,聞到一陣清香,就往荷花池邊跑。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大圓盤,碧綠的面,淡綠的底。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有姿勢完全相同的嗎?沒有,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都可以畫寫生畫。我家隔壁張家掛著四條齊白石老先生的畫,全是荷花,墨筆畫的。我數過,四條總共畫了十五朵,朵朵不一樣,朵朵都好看,如果把眼前這一池的荷葉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比齊白石老先生更大了。那畫家是誰呢……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一身雪白的衣裳,透著清香。陽光照著我,我解開衣裳,敞著胸膛,舒坦極了。一陣風吹來,我就迎風舞蹈,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呢,這不就像電影《天鵝湖》里許多天鵝齊舞蹈的場面嗎?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下邊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周行、李平他們在池對岸喊我,我才記起我是我,我不是荷花。
忽然覺得自己彷彿是另外一種東西,這種情形以前也有過。有一天早上,在學校里看牽牛花,朵朵都有飯碗大,那紫色鮮明極了,鑲上一道白邊兒,更顯得好看。我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牽牛花,朝著可愛的陽光,仰起圓圓的笑臉。還有一回,在公園里看金魚,看得出了神,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條金魚。胸鰭像小扇子,輕輕地扇著,大尾巴比綢子還要柔軟,慢慢地擺動。水裡沒有一點兒聲音,靜極了,靜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