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荷花池
❶ 玉溪怎麼搭車去江川
公車50路。運行時間江川客運站頭班6:10,末班20:30|城西客運站頭班7:00,末班21:30。
江川撤縣設區後,玉江公路成為了紅塔區與江川區之間的一條城際道路,實現客運公交化已寫入了江川區政府工作報告中。而此次新能源公交車的投用就是對現行班線車的提檔改造升級,是江川客運公交化的具體落實。
(1)江川荷花池擴展閱讀:
2001年12月3日,經省政府《關於江川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雲政復[2001]203號),同意江川縣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銷了翠峰鄉、江城鎮、龍街鎮,設立江城鎮;撤銷了前衛鎮、後衛鄉,設立前衛鎮;
2012年,江川共有縣鄉道路293條,總里程達884.6 公里,新建、改建鄉村公路196.6公里,7個鄉鎮72個行政村和345個自然村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共擁有客貨運站8個,其中二級客運站2個。
❷ 園林主的遭與,身世,心境與造園的關系
如果沒有那些已經飄盪在歷史空間里的逝去的人,如果少了時間坐標上發生過的塵俗之事,園林是什麼?外鄉人也好,蘇州人也好,第一次走進那一處園林,看見的可能僅僅只是房子,花草,假山,在建築學者眼裡是一個個經典,攝影家關心鏡頭里的四季變化早晨黃昏光線的微妙顫動,最多聽到的還是職業導游口齒清晰、思路明晰的講解。
園林是以前的人家,以前的人家有以前的故事,睹物思人,園林是緬懷追思之地,未必是親人故交,一般這些人都太有錢,有權勢,走進園林其實好象在翻書,風景如詩,關於這些人的故事就是小說,野史往往好過檔案卷宗的肅穆,網師園的很多往事值得一翻。網師園在古城東南隅的闊家頭巷,走進去,小巷子里擺著不少舊貨攤,北京城慈禧太後的照片都有賣,然後就終於看見一塊空闊的地方,設轅門,有照牆,規模不大不小不太顯赫也不顯寒酸,規矩有內涵的黑色大門,比較有特色的是門口兩邊有抱鼓石,是獅子滾綉球的浮雕,被很多剛買好門票的手快意撫摩而過,所以鋥亮,顏色不僅古舊而且滋潤,網師園的門臉很有閱歷,但不象拙政園那麼氣宇軒昂,網師園比較斯文,它最早叫萬卷堂,讀書破萬卷,並且讀的盡是宋版。
網師園的最早造園在八百年前,南宋紹興年間,吏部侍郎史正志,因反對張浚北伐而被劾罷官,淳熙年間在這里建萬卷堂,列書四十二櫥,其中以寫本居多對門造花圃,名漁隱,廣植牡丹五百本,花開富貴,閉門讀書。明《姑蘇志》、隆慶《長洲縣志》引《施氏叢鈔》雲:「正志,揚州人,造帶城橋宅及花圃費一百五十萬緡。僅一傳,圃先廢。」廢的結果是這個花園開始出現在當時的二手房市場,開價極其低廉,「僦直十萬緡」,但還是沒人買,掛在市面上好多天,最後以成本百分之一的價格賣給了常州丁姓,僅得一萬五千緡。丁某人好象也不靈光,沒多久就又賣掉了,最可惜是那些書,元人撰寫的《吳中舊事》記載:「始則論斤買為故紙,其後勢家每櫥止得一十千,卷席而去」。我們猜想那些珍貴的「寫本」應該是起碼唐朝的文物了,賣了房子再賣書,遙想當初史侍郎搬家的船隊從葑門進入,延綿浩盪著半個蘇州城,氣勢何等驚人,不做官,求田問舍,說不行就不行了,是子弟無能,也是少了門閥的高貴。
作為一處可供出售的房產,網師園的命運似乎一直很不幸福。網師園名字的首次出現已經是清朝乾隆盛世的事。當時,蘇州人光祿寺少卿宋宗元,少年時代經常去萬卷堂故址遊玩,退休以後在此營造別業,作為奉母養親的地方,名網師小築,網師是蘇州人對漁夫的別稱,漁夫更好聽的叫法是「漁父」,簡直是屈原的老師,總之要「歸隱」,好象蘇州所有的園林當時都是為此目的建造的,著名的文化人跟退休官員交往,園林是自己的家,也是社交俱樂部。宋宗元的鄰居沈德潛是乾隆以下的當代第一詩人,他的姐夫彭啟豐是狀元郎,大家雲集,無非琴棋書畫,詩酒流連,乾隆二十三年,彭啟豐來園參加元宵張燈宴樂並賦詩。一時之盛啊,網師園好象總彌漫著文藝沙龍的氣息了。可是跟宋朝的史家一樣,清朝的宋家,也沒能讓網師園流傳到哪怕孫子輩手裡。宋宗元六十九歲那年死後,他的兒子,還是一位「太學生」,跟今天的博士都高明吧,跟人發生訴訟,官司一打銀子花光,沒錢了就賣房子賣地,一半產業就歸了人家。沒幾年,園子再次荒廢,野草過膝,無人問津。
乾隆末,園為太倉富商瞿遠村購得。當時他是偶然路過,看見喬木古石大半損失,已經不成樣子,一問,主人正打算賣掉,於是重構增置亭台竹木,半易網師舊觀,乾隆六十年端午節那天,園子修復竣工,他邀請名流錢大昕等老友談宴園中,錢大昕有《網師園記》,記載了當時園中有梅花鐵石山房、小山叢桂軒、月到風來亭、竹外一枝軒、雲岡諸勝。
換了主人,園子在外人口中成了瞿園、蘧園,瞿遠村倒還是中意原來「網師」的意境,這一點見識就不俗。網師園佔地八畝,「地只數畝,而有紆回不盡之致;居雖近廛,而有雲水相忘之樂。」它今天基本的面貌、布局也就奠定了。當時園中盛植牡丹芍葯,延續著宋代萬卷堂的富貴景象,嘉慶年間,網師園有「看花車馬聲如沸」的喧鬧。
以後,網師園又開始了轉手,並且速度越來越快,瞿氏有園不過三十年,道光初年即轉歸天都吳氏。同治初,園歸江蘇按察使李鴻裔。因與蘇舜欽所建滄浪亭相近,李氏自號「蘇鄰」,並改園名為「蘇鄰小築」。光緒二十二年,嗣子李少眉增建擷秀樓。三十三年,吉林將軍達桂曾攜眷來蘇,網師園里開始有了武將,武將也是儒將,居住此園,自撰《網師園記》述其事,這就快民國了,吉林將軍曾經在白山黑水騎馬打仗,他的老戰友程德全當時正好是江蘇巡撫,巡撫衙門離網師園很近,武將們也在網師園聚會,直到辛亥革命前一年,達桂搬出網師園。沒多久,在離網師園很近的地方,程德全用竹竿挑了幾片衙門屋頂的瓦片下來,就當上了新政府都督,再以後,跑到城外廟里出了家,這是後話。
1917年,張作霖以30萬銀元購得此園,專門贈與其師奉天將軍張錫鑾做七十大壽的賀禮 。張錫鑾曾經是張作霖土匪剛變官軍那會的頂頭上司,據說寫的邊塞詩十分了得,是北洋元老,網師園也改稱「逸園」,時有蘿月亭、荷花池、殿春簃諸勝,尤以十二生肖疊石形象為別處罕見。奇怪的是送禮的受禮的都沒來過這里,五年裡張錫鑾一天也沒住過網師園。雖然沒住過,但也不是枉擔個虛名,老長官的面子有了,住與不住沒關系,張錫鑾應該不缺房子。網師園倒是從來不缺名人,特別是藝術家。
1932年,因為爆發滬凇抗戰,暨南大學附中部遷蘇,著名作家曹聚仁先是住在滄浪亭邊上,後來移居到了網師園。曹聚仁記得當時有「一處大棗園,後面一排房子,掛著一幅柏木的對聯:「庭前古木老於我,樹外斜陽紅到人」,配的上「古樸」的考語」,在蘇州的這些日子他晚上聽楊乃珍的琵琶,嚦嚦鶯聲縈系著「三十年前光裕社舊景」,白天到觀前街吳苑吃茶,這樣逍遙的歲月,曹聚仁晚年在香港回憶到:「要不是我太年輕,真可以在那兒終老了」。網師園在民國時代一度引來了各方名流如葉恭綽,如海內知名的大畫家張善孖 、張大千昆仲,特別是張氏兄弟在網師園,不僅先後寓居4年,還在網師園豢養了一隻老虎,留下一段畫壇佳話。
張大千是四川內江人,30年代的中國山水畫壇有南張(大千)北 溥(心畲)之說。和曹聚仁一樣,張大千當時從上海來到的蘇州,他與張錫鑾的兒子張師黃相交甚密,便有了借寓網師園的機會。張大千的二哥張善孖也是著名畫家,曾兩次到日本專攻繪畫,尤以畫虎最著,自號「虎痴」、「虎髯」,時人則稱他為「虎公」、「張老虎」。1935年,工農紅軍在萬里長征,國民黨師長郝夢麟被調入貴州,參加圍剿。他的部隊在黔岱的深山洞窟里抓到一虎崽,不久帶回漢口「綏靖公署」,送給總參議朱伯林,時間長了,乳虎成了小老虎,每日再跟家裡的孩子玩耍不免危險,朱伯林知道老友張善孖善畫虎,就打個電報到蘇州,問送你一頭老虎要不要,這樣的電報實在好玩,而張善孖接到電報是喜出望外-----為了畫好老虎,他是養過老虎的,不過還是以前在四川的時候,這只老虎大概吃肉比較厲害,肉多生痰不幸夭折了,張善孖一直引為憾事。現在佳音傳來,他立刻抱病專門去了漢口,載虎歸來,網師園里的假山洞成了幼虎的新家。當他抱著小虎穿過蘇州的繁華街道時,觀者驚詫,一時轟動。關於郝夢麟,今天我們在《毛選》上還能看見他的名字,因為他死的壯烈,是中國軍人的楷模,在華北抗戰期間,戰場上規模最大,歷時最久,敵我雙方傷亡慘重的忻口戰役中,已經是軍長的郝夢麟將軍作為中路兵團總指揮,親臨前線指揮,不幸中彈。彌留之際,還高呼殺敵,這也是題外話了。
大風堂兄弟在網師園畫畫。郝夢麟抓到的這只小老虎據說最愛喝鮮牛奶,極通人性,張善孖與之朝夕相處親昵非凡,常以虎姿入畫。張大千與張善孖還合作畫虎十二幅,名為〈十二金衩圖〉,以虎喻美人,是一點禪機,可惜這入畫的「美女」即使是大聲打個噴嚏,在人聽來就是發出了虎嘯,有一次有客來訪,為虎所驚,張善孖在它頭上以摺扇輕擊三下,虎兒認為主人當眾羞辱了自己,委屈之下竟三日不進飲食,日夜做哀戚之聲,此事居然驚動了城外的高僧靈岩寺方丈印光大師,印光親自來網師園看虎兒,也是緣分。虎兒一見印光,立刻以頭觸地,流淚不已,讓看破紅塵的高僧也大為感慨,為它摩頂祈禱。三天後,虎兒還是夭折了,張善孖為之感傷不已,建冢立碑。1982年,張大千在海外仍然牽掛著這件往事,寫下了「先仲兄所豢虎兒之墓」寄回蘇州,今天這一手跡已經鐫刻成碑,砌放在當時埋虎骨之處。
抗日戰爭爆發前,張氏兄弟先後離去,園主家境中落,網師園在1940年又換了主人,這次是何亞農。何亞農,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收藏文物書畫甚富,還是蔣介石的老師,購得此園後,何氏費時三年,全面整修並充實古玩書畫。日本人佔領蘇州時期,許多古典園林遭受了巨創,園林里養軍馬,糞便遍地,精美的雕刻被拆了燒火。何亞農的網師園好象沒什麼麻煩,他是「有辦法的人」,他在蘇州的房子也不止網師園一處,今天的南園賓館當年也是他的產業,當時何亞農是住在十全街南園。網師園是八年抗戰中蘇州城裡的一個「異數」,直到日本宣布投降之日,網師園的主人連夜隻身出逃了,後在病死在了北平。
意外一直在發生。蘇州解放不久,他南園的房子成為蘇州市的外賓招待所,招待所的工作人員在打掃衛生時,在一間浴室的後牆上,發現一扇活動的門板,門板內是一間藏寶的密室,密室的二層樓閣上,堆放了數十箱上了封條的何氏藏物。工作人員報告了蘇州市文管會,文管會派人來接收,藏物多為書畫、石章和瓷器。
之前,他家的兒女已經出走四方。這批密藏發現時,何氏後人在1950年就將網師園捐獻給了國家,自然,這批珍貴的字畫瓷器也自願捐獻給了國家,今天庋藏於蘇州博物館。
網師園的這些往事,經時間的打磨,他們的顏色是溫潤的,已經沒有了激烈的現時感受,我們進入園子前,知道一點,步子也許會走的慢些,眼睛裡看到的,就不只是房子的雕梁畫棟,亭堂擺設的奢華考究。走進網師園,我們是在拜訪一戶前朝人家,做時間的旅行。
進門後,最先可以特別介紹的,是那座細磚門樓,還是乾隆間物,雕鏤精美,被譽為蘇州古典園林中同類門樓之冠,「藻耀高翔」,如同「恭喜發財」都是吉利話,然後就進到「萬卷堂」,裡面有銅鼓一面,是蘇州園林不多見的古物。網師園最著名的一幅對聯在濯纓水閣里,是鄭板橋的一筆字:「曾三顏四,禹寸陶分」,才八個字,四個典故,看不懂象在猜謎,看懂了可能也覺得奇怪:中國文化在蘇州安逸的園林里一般是鼓勵大家放鬆,休息,隨意,不去想,閉門納福,以鄭板橋的風骨,他在勸大家抓緊,充電,莫等閑,自我反省,意思總是積極而肯定生命的,古人也有忙碌的,鄭板橋不是蘇州財主,鄭板橋是勞碌命。
今天網師園在世界上最大的名氣得自殿春簃,她有一個拷貝的版本,叫「明軒」,就是「明朝的軒」吧,放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這樣的克隆實現了這樣的野心:在世界上地價最高的一處摩天高樓里,嘗試復原東方古老國家的私人花園,1981年,他們做到了。在剛剛開放的年代,好多有機會第一批出差到紐約的國人第一眼是驚訝,然後是自豪。除了一次成功的文化交流的意義重大,這景象的確具有超現實的怪誕氛圍。是在一幢鋼筋水泥的大樓里啊。而今天,法學家甚至開始關注大都會博物館中國文物的合法性。
回到安靜的網師園,回到殿春簃,這里是適合讀書的院落,書房套著書房,春天連著春天,書挨著書,花開花謝,雲淡人淡墨也淡,少人打攪。殿春簃的境界是含蓄的,芍葯花在春天最晚的時候才姍姍來遲,彷彿庭院西南隅的涵碧泉,幽深不語的姿態,如果不是1958年整修時意外挖出了刻著「涵碧泉」三字的石頭,按照發現就此挖掘,這眼泉水也許就甘願埋沒了。這里有冷泉亭,是砌在牆里只有一半的那種亭子,裡面放著一塊姿態奇峻古拙的靈璧石,「高3米余,形如蒼鷹展翅欲飛,擊之凈凈有聲」,石頭來歷不俗,據傳為桃花塢舊物,唐伯虎家裡的東西。
看松讀畫軒前有八百年古柏,還是南宋所植,冬日坐此軒賞雪最佳。園子里還有二百餘年的白皮鬆,前面設茶座,走累了,大可以歇腳此地,少人打擾。網師園里有蘇州園林最小的一座石橋,名引靜橋,形式感極強。橋下壁間嵌一石,刻「檠澗」二字,青綠色澤古雅可愛,也是宋朝的東西,就象網師園本身,不大,往事很多。
汗...因為LZ問的好寬泛...
這個不知道行不行
❸ 老閔行有什麼景點
閔行體育公園 熱帶風暴水上樂園 銀七星滑雪場
閔行體育公園,位於外環線以西、顧戴路以北、新鎮路以東、農南路以南,建設具有時代性的生態型和人性化的空間環境。是上海市首個體育主題公園。
熱帶風暴水上樂園,位於上海市新鎮路顧戴路口,佔地130畝。園中營造了湖泊、河流、沙灘,擁有30多種驚險、刺激的水上游樂項目,是目前亞洲最大的露天水上樂園之一。
銀七星室內滑雪場(原北海道室內滑雪場),其規模與專業水準居世界領先地位。滑雪場總佔地面積100,800平方米, 建築面積52,000平方米,滑雪道長380米,寬80米,能同時容納近千人滑雪。引進日本最新技術的造雪機,所造的人工雪與天然雪幾乎相同,積雪厚度達50公分。室內溫度常年保持0℃以下。雪道最高坡度為17度,第二坡度為15度,最低坡度為12度,遊客可根據自己的滑雪熟練程度自由選擇坡度。滑雪場附屬活動設施建築面積近20000平方米,設有中西餐廳、酒吧、浴場、KTV等娛樂休閑設施.
❹ 昆明陽宗海現在還能去嗎·
陽宗海確實被污染了一些,建議去澄江撫仙湖,那裡水很清。
推薦你去九鄉,4A級風景區,喀斯特溶洞地貌,內有雌雄瀑布,風景不錯,個人很喜歡。
以上兩個是昆明周邊的。
遠一點的可以去騰沖,火山,有溫泉。
騰沖還有北海濕地,簡單說就是一塊很大的草坪飄在水面上,可以用刀劃成小船大小當船劃。每年的某個月(記不大清楚了),那些草上就會開滿花,挺漂亮的。
另外,騰沖有個小鎮叫做和順,很祥和,很寧靜,景色也不錯,裡面有荷花池,還有一個池塘,小孩子直接在裡面游泳,下游是當地人洗衣服,整個小鎮給人的感覺很好!被評為最適宜養老的地方之一,艾思奇的故居也在那,可以叫當地人給你引一下路。
❺ 玉溪市到祿充怎麼走 車票是多少,如果從江川到祿充呢·
可在玉溪荷花池(市人民醫院正門口)坐計程車到江川(屬於非法營運的,單程10元/人優點是快速省時),或到車站坐7元/人。然後在江川客運站坐公交車到江城(2元/人),江城z轉車到明星村,從明星村找車過去。
❻ 《七殺「古小煙懸疑係列」第二季》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七殺》(上官午夜)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Ih4iH6MpEOpFOGtTOOkzSQ
書名:七殺
作者:上官午夜
豆瓣評分:6.0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09-9-1
頁數:219
內容簡介:
不可思議的連環兇殺案再現江川大學,恐懼與謠言飛速蔓延著。
傳奇少女古小煙潛伏校園,秘密探索「七宗罪」謎題時反而掉進惡魔的游戲。
遇害者接二連三地出現,警探羅天化身教師進入江川大學,一場鬥智斗勇的比拼悄然開始了。神秘的魔鬼牌、錯綜復雜的密碼疑雲、完美的不在場證據,真相揭開時,兇手卻是一個眾人萬萬想不到的角色。這是20年前讓人不寒而慄的嗜血狂徒嗎?或者兇手另有其人……
楔子
第一章荷花池裡的嬰怨
第二章夜幕下的鬼火
第三章誰在半夜哭泣
第四章神秘的魔鬼牌
第五章請靈大師
第六章奇怪的古詩
第七章五減三等於幾
第八章下一個死於「暴食」
第九章一枚硬幣
第十章關雨菲的日記
第十一章跳舞的小丑
第十二章最可怕的對手
創作手記:非常規的懸念故事
讀《七殺》,寫原創讀後感
作者簡介:
上官午夜,懸疑天後,蝸居廣州。 第一位獲得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采訪報道的女性懸疑作家,擁有兩岸三地百萬「夜宵」。她的作品散發出浪漫而憂傷、詭譎而驚悚的獨特氣質。 迄今出版《貓血》、《七根蠟燭》、《第三張臉》、《天劫》等著作,粉絲網、搜狐網、新浪網、《知音》、《法制晚報》、《北京青年報》、《南方日報》等50多家重點媒體采訪報道。
❼ 閔行周邊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閔行周邊好玩的地方:
閔行區上海國際保齡球度假中心
上海國際保齡球度假中心是由上海市電信公司投資建造的涉外高級休閑場所,坐落於地鐵一號線莘庄站的南側,與外環線相鄰,東鄰上海國際射擊場,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度假中心以濃濃的地中海風情而設計,設計超前。
閔行區閔行區群眾藝術館
閔行區群眾藝術館建於1986年,建築面積6,755平方米,擁有舞蹈房、琴房、大教室、卡拉OK廳、舞廳、游戲廳和飯店服務設施。承擔全區各類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策劃,並對社區的群眾文化活動進行業務指導。
閔行區熱帶風暴水上樂園
樂園的設計人員來自德國、美國、英國、加拿大。其中來自德國的著名設計師 Mr.H.MartinF.Schulz曾為ESCARDA、DAIMLERBENZ、LAUREL 等設計展示廳。高層管理人員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家;
閔行區航華公園
航華公園位於上海閔行區航新路1號,總面積44622餘平方米,於2000年4月開工,建成於2000年12月27日,公園由上海園林設計院設計,上海神州綠化公司承建並負責日常養護。
閔行區七寶古鎮
七寶位於上海閔行區中部,現為建制鎮,是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據史料記載,古鎮七寶約形成於後漢時期,到宋初才略顯規模,它的鼎盛是在明清兩代。
閔行區上海紅園
紅園南臨江川路,東鄰紅園路,西接瑞麗新村,北至賓川路,全園面積4.08萬平方米。紅園內大量種植紅葉李、青楓、紅楓、三角楓等紅葉樹種,依山傍水,聚散相成,水面自然曲折。..
閔行區閔行公園
閔行公園東臨橫涇港,西靠滬閔路,南北分別與閔行中學、上海市榮譽軍人療養院為鄰,佔地面積6.06萬平方米。閔行公園內建有棚架長廊、大型假山盆景、猴山、荷花池、磨菇亭、假山等。
閔行區吳涇公園
吳涇公園位於上海市劍川路2號,以自然式布局,組織多層次空間,小中見大,園內有湖面4800平方米,環湖置景,建有青楓亭,叢桂亭等建築小品,湖內有小島一座,以橋與道路相通,湖北面築土丘,建有登山平台。
閔行區古藤園
古藤園座落在上海成陸前的古海岸沙岡之上,原址曾是一鄉間集鎮,因有明代嘉靖年間詩人董宜陽手植的古紫藤而得名,俗稱「紫藤棚」,現址閔行臨滄路148號,沙港河東岸,佔地面積494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