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和荷花
① 荷花的別稱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目前的集成牆面主要分為兩種,第1種是鋁合金集成牆面,第2種則是竹木纖維集成牆面。
第1種鋁合金集成牆面的話,因為本身還有很多的金屬,所以會對信號產生一定的阻隔,比如說我們使用WiFi的時候,鋁合金的集成牆面就會減入我們的信號。
而竹木纖維集成牆面的話,本身的導熱性能特別好,如果說我們放在廚房之中使用的話,可能用不了一段時間就會被熏黑,所以非常不適合放在廚房之中。而且竹木纖維集成牆面本身的吸水性也很好,非常不適合放在洗手間里。
② 荷花荷葉藕
蓮藕主要由根、莖、葉、花、果實等幾部分組成
一、根
蓮藕的根有 2 種,一種是主根,另一種是不定根。主根是蓮子播種後,由種子的胚根所形成的,但主根不發達。在生長過程中起作用的是不定根。不定根呈須狀,成束地環生在地下莖節的四周。一般每個莖節上都有 6 束不定根,總數約有 130 ~ 180 條,每條根長約 8 ~ 14 厘米。在不定根上密生許多側根。不定根能不斷更新。
二、莖
蓮藕的莖為地下莖,橫生於土中,栽培時多用種藕作播種材料。種藕頂端有個頂芽、個葉芽和個較小的副芽,節上有鱗片和側芽。栽植後,頂芽和側芽均可萌發成細長的鞭狀根莖,又稱藕鞭或蓮鞭。蓮鞭有主鞭和側鞭之分,主鞭由多節組成,每節長度不一,初生的短,後生的長。主鞭節部抽生分枝,即側鞭,側鞭節部還可以二次分生,每支種藕能生蓮鞭十幾條或更多,從而形成一個龐大的植株。
三、葉
蓮藕葉,又叫荷葉、藕葉、蓮葉等。為盾形或圓形頂生單葉,全緣,中央稍凹陷。直徑一般為 30~90 厘米。葉正面為綠色或藍綠色,上有白色蠟粉,密生細毛,不沾水滴;葉背面為淡綠色或灰綠色,光滑無毛。葉背有葉脈 19~23 條,向葉緣呈放射狀分布,葉片中央為葉臍,葉脈匯集於葉臍相接,葉柄內有氣孔,與地下莖氣孔相通,進行氣體交換。不可將葉柄折斷,否則雨水等從氣孔灌入後容易使地下莖腐爛。
荷葉按其抽生先後種大小、形態的不同,又可分為錢葉 (水中葉) 、浮葉(漂葉)、立葉(站葉、莛葉)、後把葉(大架葉、後棟葉)和終止葉。種藕上的幼葉,在種藕形成時即已形成,其外有葉鞘保護,栽植以後,幼葉萌芽出鞘,長成小圓盤狀的荷葉,葉柄短而細軟,不能直立,沉入水中,稱為「錢葉」。
四、花
蓮藕的花,稱荷花、蓮花等。早熟品種一般少花。中、晚熟品種,在發育良好的主鞭上,從抽生第一花的鞭節開始至抽生後把葉的鞭節止,,或間隔數節抽生花。蓮藕開花與否及多少,與品種及外界環境有關。種藕粗壯開花多,種藕小,節數少,即使為有花品種,有時也較少開花;天氣高溫、乾旱各鞭節可連續開花開花多,水深、土溫低開花少。花著生於花梗頂端。花梗與葉柄並生於同一節上,葉柄在前,花梗在後。花常單生,觀賞品種有 2 朵並生的,稱之為「並蒂蓮」。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托及花梗 6 部分組成。花萼位於花被的外圍;花冠由花瓣組成,花瓣的大小、形狀、數量及顏色,因品種的不同而有差異,花瓣的顏色有白色、紅色、淡紅色等;雄蕊群環生於花托基部的四周,雄蕊由花絲、花葯及附屬物 3 部分組成;雌蕊柱頭頂生,花柱極短,子房上位,心皮多數,散生,分別嵌在大花托內。荷花於清晨開放,下午閉合,開閉 3~4 天後調謝,花瓣散落,留下倒圓錐形的大花托,即「蓮蓬」。
五、果實
蓮蓬的果實統稱「蓮蓬」或「聚合果」。蓮蓬內呈蜂窩狀,一般有小孔 15~30 個,多時達 40 個以上,每孔含一堅果,堅果卵圓形或近圓形,堅果成熟後殼變堅硬,水分空氣不易透入,所以落入水中也很難發芽,能長期保存能力,故有「千年不爛蓮子」之說。堅果去殼後是薄而軟的種皮,剝去種皮即為白色的蓮肉,蓮肉由兩片肥厚的子葉組成中間夾生有綠色的胚芽,即「蓮心」,將蓮肉中的蓮心剔去,即為通心蓮子。
蓮藕的生長發育過程
一般可分為萌芽生長期、莖葉生長期和結實結藕期 3 個時期。
1、芽萌生長期
萌芽生長期,即從萌芽開始至第一片立葉長出水面為止的時期。
蓮藕一般用種藕繁殖,也可用蓮子等進行繁殖。清明穀雨時,當氣溫上升至 15℃左右時,種藕的頂芽開始萌發。隨著氣溫的升高,抽生蓮鞭並長出錢葉、浮葉。小滿前後,氣溫達 18℃~21℃時生根並長出立葉。萌芽生長期,植株所需營養主要依靠種藕貯存的養分。立葉發生以後,主要吸收土壤中的營養。
2、莖葉生長期
莖葉生長期,又稱旺盛生長期。這一時期從小滿前後立葉發生開始,到大暑、立秋前後出現後把葉為止,時間約為 2 個多月。
植株抽生1~2 片立葉後,主鞭上開始發生側鞭,隨著莖葉的旺盛生長,分枝逐漸增多。夏至以後,氣溫達 25℃~30℃時,植株生長最為旺盛,大約每隔 5~7 天即長出片葉。藕蓮一般在小暑到大暑開花,立秋前後開花最盛。此期為植株營養生長的主要時期,既要求植株盡快生長,達到荷葉封行的地步,為結藕製造積累大量養分奠定基礎,又要防止瘋長延遲結藕。所以在管理上要促控結合,進行合理的肥水管理。
3、結藕、結實期
從後把葉出現到植株完全停止生長,葉片大部枯黃,藕身肥大充實為止,為結藕期。結藕期,因品種、栽培方式和環境條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是早熟品種比晚熟品種結藕早,淺水比深水結藕早,南方比北方結藕早。
後把葉出現後,蓮鞭先端由先前的水平方向伸長轉向斜下方生長,節間增粗,節數增加,開始形成新藕。一般而言,主鞭和一次分枝都能形成新藕,而二次分枝有的能形成新藕,有的則不能形成新藕。早熟品種在小暑前後開始結藕,到立秋以後藕身基本定型,可以採收嫩藕,但要使其充分成熟,則需到秋分前後,地上葉枯黃時。到了寒露、霜降,地上部分完全枯死,藕鞭腐爛,可留新藕於地下越冬。在地下主莖和分枝陸續結藕的同時,地上部也相應陸續開花結果,每一朵花從開花、授粉、受精到蓮子成熟,一般需要 30~40天。
附圖:
③ 寒露深秋夜長天是哪首詩
寒露深秋夜長天
古溫新韻
寒露深秋夜長天水結珠兒百草間
荷花雖破葉千面明日清晨采藕蓮
寒露氣溫變,天氣燥又干;白天還在流著汗,涼風吹晚間;抬頭來觀看,星空季節換;冬天的腳步,快要把門串;收割寒露天,農夫不停閑;花生地瓜要收完,大豆緊相連;黃瓜細心管,保濕最關鍵;晚秋的棉花,催熟莫怠慢;山楂紅又酸,葡萄紫又甜;桃子露出了笑臉,桔子沉甸甸;石榴長的滿,楊梅嫩又鮮;修枝噴葯施肥,還要把地翻;感冒和發燒,此時最常見;一早一晚要保暖,千萬別犯懶;登高望遠,菊花來爭艷;心胸開闊,萬事不算難。
寒露的由來
每年的10月8日前後(10月8日~9日),太陽移至黃經19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如果說「白露」節氣標志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麼「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志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我們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寒露的物候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從氣候學上知,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一派深秋景象。
寒露的養生
在這節氣里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疾病。此時的氣候實際上是夏秋暑熱與秋涼乾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節交換的感冒發熱,這些季節性的常見病都要充分防範,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病。
飲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
④ 名人和蓮花的故事
1.唐玄宗與蓮花池 唐玄宗晚年獨愛蓮花,與蓮花結下不解之緣,這與楊貴妃有著密切的聯系。 楊貴妃,小字玉環,弘農華陰人,出身官僚世家。其膚如凝脂,貌似蓮花,美艷異人,是洛陽第一美女。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作為壽王妃的楊玉環到驪山華清宮游覽,正遇唐玄宗巡幸華清行宮,兩人邂逅相遇,一見鍾情。天寶四載 (745年)八月初六,玄宗在度過60周歲誕辰的第二天,就急忙冊封27歲的楊玉環為貴妃。這時的楊貴妃臉色白嫩,臉型豐滿勻稱,酷似蓮花,被玄宗稱贊為「蓮臉」,正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描寫李隆基(唐玄宗、又叫唐明皇)和楊貴妃(楊玉環)的故事《長恨歌》中所贊嘆的「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 正因為這樣,玄宗開始對蓮花情鍾獨有。天寶六載(747年),他詔令擴建驪山華清宮,並利用驪山的溫泉,專門修飾了兩個沐浴大池,時稱「供奉兩湯」,唐玄宗專用的浴池,稱御湯,引驪山溫泉入池,浴池四壁多用大理石堆砌,壁上雕有九龍飛翔之狀,龍頭為白玉石雕。溫泉似從九龍嘴中噴人池內,故時人又稱九龍池或九龍湯。在御湯的正中,安放了一朵「石蓮花」。這朵石蓮花是「安史之亂」前范陽節度使安祿山進獻。其雕刻巧奪天工,酷似蓮花,深得玄宗喜愛,故安置於御湯中央,又使石蓮「才出水際」,一眼望去,出水芙蓉,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被群臣稱贊為蓮花湯或蓮花池。每逢冬至,唐玄宗便攜帶貴妃來此避寒沐浴。 而一到夏季,玄宗則攜同貴妃往太液池賞荷觀月。唐朝太液池在長安城北 大明宮內,即今陝西省西安市北偏東處。池分東西兩部分,西部較大,中間用渠道相連。池內千葉白蓮盛開,美不勝收。有一年秋8月,玄宗在太液池宴席作 樂,熱鬧非常。群臣看著池內亭亭玉立的千葉白蓮,酷似美麗的少女,嫻靜多姿,一致稱贊蓮花的嬌艷。而半醉半醒的唐玄宗則指著楊貴妃對左右大臣說:蓮花雖美,但不解人意,這怎麼能與既善解人意又貌似蓮花的貴妃相比!此後,人們又常以「解語花」來比喻美麗的少女。唐玄宗還用蓮花汁調香粉作御墨,謂其曰:龍者劑。 此外,每逢夏秋之際,玄宗還常與貴妃至曲江池與興慶宮龍池賞荷避暑。興慶宮的大龍池是數里大池,池內植白蓮,池中央建有水殿。白天,玄宗與貴妃泛舟池上,入夜,便寢宿水殿之中觀荷納涼,直至拂曉。(摘自《中國荷文化》) 2.乾隆與荷花造景 乾隆(1711~1799年),雍正第四子,1735~1796年在位期間,遍訪中國名山大川,曾六下江南,吸取了江南園林的意趣和造園手法,結合北方的具體條件加以融洽。尤其是把江南園林中的奇葩——荷花,引種到了北方皇家苑囿,使荷花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應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當他第三次南巡至杭州西湖時,不禁被麴院風荷亭亭的蓮荷、幽靜的庭院所折服,回京後便在皇家苑囿圓明園中,按照西湖麴院風荷布局的格調,築台建亭,疊石砌池,栽柳植荷,創造了又一座蓮荷風情園——麴院風荷,而成為圓明園四十景之一。 避暑山莊位於河北承德熱河西岸,佔地約560公頃,是一座大型的天然山水園。它始建於康熙年間。康熙三下江南,看到江南的秀麗風光,就決意在承德把江南名山大川之名勝匯集於一園,因此建造了這座避暑行宮。到了乾隆年間,又增添了許多以荷花為主景的名勝。例如,坐落在山麓的「曲水荷香亭」,下臨曲沼,「藕花無數,荷植亭亭」,頗具山鄉特色。另外,臨湖傍水的「觀蓮所」,面對「芙蕖萬柄,涵光照影,天葩瓊蕊,誠為罕觀」。其所如亭,四面開窗,近水傍堤專供賞荷,為乾隆三十六景之十四景。因山莊湖中有溫泉注入,故這里的荷花花期甚 長,有時已過寒露,湖中仍見荷花盛開,乾隆有詩曰:「荷花仲秋見,惟因此熱泉。」 乾隆一向敬仰荷花,尤其是荷花的君子節操。他認為荷花精神是「以屈為 神,丈夫之道;淡而無華,高節乃現」。公元1792年夏,乾隆在承德避暑山莊青蓮島煙雨樓中消夏,見眼前一片荷花,搖曳生姿,不禁詩興盎然,作《對荷》一首:「花盛原因開以遲,樓陰一片綺紈披。屈為信理固宜是,淡拂華高乃在茲。鹿苑不妨姿游奕,鴛湖豈必較參差。設如座喻對君子,杏樹依稀與論詩。」 乾隆六下江南,對江南的采蓮風俗也頗為歡喜,寫有《采蓮曲》:「薰風拂池塘,明霞映州渚,盪漾木蘭船,采蓮不知暑,蓮花如錦葉如蓋,芳香自送搖清簌,疑有天孫為弄梭,不然洛浦飄衣帶。采蓮采蓮夏復秋,青青葦岸忽白頭。徘徊不覺露畢濕,獨喜紅芳載滿舟。」 (摘自《中國荷文化》) 3.朱自清與《荷塘月色》 朱自清(1898—1948年),字佩弦,江蘇揚州人,是一位散文領域里高等的風景畫家,被譽為「美文」或現代散文的代表。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政變的消息傳到北京,使當時正在北平清華大學中文系任教的朱自清十分震驚,惶惚不安。「四一二」的槍聲,打亂了朱自清的思緒,眼睜睜看著一幕歷史悲劇開場,他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苦澀滋味。7月盛夏的一個夜晚,他獨自來到了西院幽靜的荷塘邊。後來,他把這晚在荷塘邊的漫步和遐想,寫成一篇散文,這就是《荷塘月色》。 (摘自《中國荷文化》)
⑤ 處暑和荷花什麼關系
沒有關系。荷花開於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與大暑。
通常情況下,荷花多是夏季開放。每年夏季的6月份是花開正旺盛的時期,小暑大暑節氣是觀賞荷花最佳時節。不同地區和不同種類的荷花,它的開花時間因地理位置的不同略有差異。
小暑通常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日或8日,大署通常在每年7月22或23或24日。
農歷六月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的植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古時的江南風俗,把陰歷六月二十四日定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號。
二十四節氣的專屬花:
一,立春 迎春花。
二,雨水 櫻花。
三,驚蟄 月季。
四,春分 白玉蘭。
五,清明 杜鵑。
六,穀雨 紫藤。
七,立夏 鈴蘭。
八,小滿 虞美人。
九,芒種 金銀花。
十,夏至 蜀葵。
十一,小暑 凌霄花。
十二,大暑 睡蓮。
十三,立秋 藍雪花。
十四,處暑 玉簪。
十五,白露 曇花。
十六,秋分 菊花。
十七,寒露 桂花。
十八,霜降 彼岸花。
十九,立冬 雙萊決明。
二十,小雪 倒掛金鍾。
二十一,大雪 紅花羊蹄甲。
二十二,冬至 臘梅。
二十三,小寒 水仙。
二十四,大寒 香雪蘭。
⑥ 寒露的古詩白居易
池上
白居易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關於寒露的詩句古詩詞。
1、池上
白居易
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
蘭衰花始白,荷破葉猶青。
獨立棲沙鶴,雙飛照水螢。
若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2、送槐廣落第歸揚州
韋應物
下第常稱屈,少年心獨輕。
拜親歸海畔,似舅得詩名。
晚對青山別,遙尋芳草行。
還期應不遠,寒露濕蕪城。
3、晨坐齋中偶而成詠
張九齡
寒露潔秋空,遙山紛在矚。
孤頂乍修聳,微雲復相續。
人茲賞地偏,鳥亦愛林旭。
結念憑幽遠,撫躬曷羈束。
仰霄謝逸翰,臨路嗟疲足。
徂歲方暌攜,歸心亟躑躅。
休閑倘有素,豈負南山曲。
4、送十五舅
王昌齡
深林秋水近日空,歸棹演漾清陰中。
夕浦離觴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鳴蟲。
5、黃雀行
李頻
欲竊高倉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宮晚樹侵鶯語,畫閣香簾奪燕窠。
疏影暗棲寒露重,空城飢噪暮煙多。
誰令不解高飛去,破宅荒庭有網羅。
6、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7、九月一日過孟十二倉曹、十四主簿兄弟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門啟曙煙。
力稀經樹歇,老困撥書眠。
秋覺追隨盡,來因孝友偏。
清談見滋味,爾輩可忘年。
⑦ 荷花在二十四節氣中哪個時候開花
荷花開於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與大暑。
通常情況下,荷花多是夏季開放。每年專夏季的屬6月份是花開正旺盛的時期,小暑大暑節氣是觀賞荷花最佳時節。不同地區和不同種類的荷花,它的開花時間因地理位置的不同略有差異。
小暑通常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日或8日,大署通常在每年7月22或23或24日。
農歷六月正值中伏前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的植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古時的江南風俗,把陰歷六月二十四日定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號。
(7)寒露和荷花擴展閱讀:
二十四節氣的專屬花
一,立春 迎春花
二,雨水 櫻花
三,驚蟄 月季
四,春分 白玉蘭
五,清明 杜鵑
六,穀雨 紫藤
七,立夏 鈴蘭
八,小滿 虞美人
九,芒種 金銀花
十,夏至 蜀葵
十一,小暑 凌霄花
十二,大暑 睡蓮
十三,立秋 藍雪花
十四,處暑 玉簪
十五,白露 曇花
十六,秋分 菊花
十七,寒露 桂花
十八,霜降 彼岸花
十九,立冬 雙萊決明
二十,小雪 倒掛金鍾
二十一,大雪 紅花羊蹄甲
二十二,冬至 臘梅
二十三,小寒 水仙
二十四,大寒 香雪蘭
⑧ 關於"荷花"與"野鴨"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荷花的詩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里《小池》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二首》
關於野鴨的詩句:
《點絳唇·綠水池塘》
年代:宋作者:向子諲
綠水池塘,笑看野鴨雙飛過。正當呆坐。紉鼻須還我。
盡日張弓,許久無人和。還知么。難得全個。不免須明破。
《賀新涼/賀新郎》
年代:宋作者:吳泳
碧嶂青紅路。近重陽、不寒不暖,不風不雨。杜宇花殘銀杏過,猶有秋英未吐。但日對、南山延佇。碧落仙人騎赤鯉,渺風煙、不上瞿塘去。來伴我,宛陵住。西風畫角高堂暮。炙銀燈、疏簾影里,笑呼兒女。爺作嘉興新太守,囝拜鶚書天府。況哥共、白頭相聚。天分從來鍾至樂,更誰思、野鴨鴛鴦語。提大斗,酌寒露。
《絕句》
年代:宋作者:陳與義
野鴨飛無數,桃花濕滿枝。
竹輿鳴細雨,山客有新詩。
《題唐希雅畫寒江圖》
年代:宋作者:陳與義
江頭雲黃天醞雪,樹枝慘慘凍欲折。
耐寒野鴨不知歸,猶向沙邊弄羽衣。
黃茅母日不自力,影亂弱藻相因依。
惟有蒼石如卧虎,不受陰晴與寒暑。
舟中過客莫敢侮,閑伴長江了今古。
⑨ 關於寒露節氣的詩
寒露 七律
蓼紅如炬照平原,疇野新開刈稻鐮。
戶戶盈倉童叟樂,車車滿載馬牛歡。
村夫賀歲佳醪飲,墨客登樓錦句聯。
一季風調兼雨順,憑詩禱祝舜堯天。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的第17個節氣, 古代把露作為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徵。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且帶寒意。中國大部地區天氣涼爽,雨水減少,秋熟作物將先後成熟。史書記載 「斗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
「寒露時節人人忙,種麥、摘花、打豆場。」「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緊採收棉花,遇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溫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將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注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南方稻區還要注意防禦「寒露風」的危害。
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各地氣溫繼續下降。華南日平均氣溫多不到20℃,即使在長江沿岸地區,水銀柱也很難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氣溫卻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數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氣溫普遍低於10℃,用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鋪,萬里雪飄,與華南秋色迥然不同。
仲秋白露節氣「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時已是「露氣寒冷,將凝結」為霜了。諺曰「吃了寒露飯,單衣漢少見。」可見到了寒露,天氣轉涼。諺語又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寒露節氣一過,俗話說:寒從腳下起,就應注重足部保暖。
⑩ 求描寫關於月夜下的蓮花的詩詞。 詩、詞皆可。取其中描寫的那段和出自。越多越好。
鷓鴣天·賞荷
蔡松年 〔宋代〕
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山黛遠,月波長,暮雲秋影蘸瀟湘。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
這首詠荷詞描寫的初秋時節,黃昏月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清虛騷雅,暗香襲人,天光雲影間,山容水態貌給人一種幽靜溫馨的氛圍。
洞仙歌·荷花
劉光祖 〔宋代〕
晚風收暑,小池塘荷凈。獨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時有香氣吹來,雲藻亂,葉底游魚動影。
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悵明妝曉鸞鏡。後夜月涼時,月淡花低,幽夢覺、欲憑誰省。且應記、臨流憑闌干,便遙想,江南紅酣千頃。
譯文
傍晚的清風消除了白晝的熱氣,小池塘里荷葉靜靜地挺立。我從胡床上酒後醒來,獨自在池塘邊散步徘徊。微風不斷吹來荷葉的清香,水草晃動,看得見荷葉下魚兒游動的模樣。眼前荷稈空空地舉著它的葉片,而那冰清玉潔的荷花已難睹其面。我憂愁啊,荷花的模樣已經如此這般,明晨怎堪化妝對鏡去照容顏。夜深人靜,月亮在充滿涼意的空中穿行,月光慘淡、花朵低垂,猶如一個凄涼幽幻的夢境。這情景能有誰會理解,又有何人能夠同情?也應記得,那臨江手扶欄桿眺望的情景,江南湖面千頃,全是荷花的一片濃紅。
喜遷鶯·暑風涼月
辛棄疾 〔宋代〕
謝趙晉臣敷文賦芙蓉詞見壽,用韻為謝。
暑風涼月。愛亭亭無數,綠衣持節。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蓉花發。步襯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誰潔?添白鷺,晚晴時,公子佳人並列。
休說,搴木末;當日靈均,恨與君王別。心阻媒勞,交疏怨極,恩不甚兮輕絕。千古離騷文字,芳至今猶未歇。都休問,但千杯快飲,露荷翻葉。
譯文
暑風吹拂,涼月灑輝。那無數荷葉亭亭玉立,似綠衣使者帶著傳達命令的符節。荷花如少女含羞,掩映在綠葉之間,參差錯落,似懷妒意而爭美賽艷。羞與潘妃為伍,遠勝六郎高潔。白鷺飛來與芙蓉為侶,晚晴時刻,似公子佳人並肩而立。
不要說去采陸上長的香草,緣木去摘水中開的芙蓉會有收獲。當年屈原恨與君王離別。雙方心有阻隔,媒人徒勞無功,即便勉強結合,也因情淺而易決裂。《離騷》千古流芳,至今未歇。一切休問,但舉杯暢飲,如露荷翻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