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腳殼子紅

蘭花腳殼子紅

發布時間: 2022-03-10 16:50:03

蘭花葉腳邊帶紅絲的品種好嗎

蘭花葉腳邊帶紅絲的品種挺好的呀,,,

㈡ 蘭花品種中軟腳硬葉或硬腳軟葉是什麼概念

腳是蘭苗基部的那幾片短葉,也稱腳殼,是保護新芽的,等苗長成了它便退出歷史舞台。腳殼是判斷蘭花品種好壞的重要依據。腳殼軟的一般不會出好花,硬的有可能出好花。

㈢ 蘭花上面發現有很多的介殼蟲,該如何處理

蚧殼蟲是一種很頑固的害蟲,以前好攝農夫在山核桃樹上發現過,當時沒有在意,就用常用的菊酯類農葯噴灑,完全沒有效果,後來在農技人員的解釋中才得知,首先我們了解下介殼蟲。介殼蟲又稱蘭虱,是蘭花常見的害蟲之一。主要危害葉片、葉鞘、假鱗莖。染蟲初期,附在葉背和假鱗莖上,繁殖很快。蚧殼蟲是蘭花的常見病害,蚧殼蟲個頭非常小,表面有一層蠟質狀的殼包裹著,呈現白色或黃白色,病情嚴重的會在蘭花的葉面上密密麻麻分布,牢牢附著在蘭花的葉片上,蘭花植株、葉子、嫩芽的蟲害,有很多種害蟲,如:線蟲、潛葉蛾、紅蜘蛛、蚧殼蟲……等。蚧殼蟲,是一種甲殼綱昆蟲,形似跳蚤,蘭花植株、葉子、嫩芽的蟲害,有很多種害蟲,如:線蟲、潛葉蛾、紅蜘蛛、蚧殼蟲……等。蚧殼蟲,是一種甲殼綱昆蟲,形似跳蚤。



農用氧化樂果兌水澆透,連續用兩次效果非常不錯,可以殺多種害蟲!紅蜘蛛,蚧殼蟲,線蟲,蚯蚓,多腳蟲,等等上萬株蘭花通風性極好,可還是會感染蚧殼蟲,這里一個有季節性因素,高溫季節多發,一個還和植株所在位置的綜合環境考量蘭花姿態美麗優雅。

開花芬芳,讓人回味悠長,千百年來,一直深受人們喜愛,養蘭花的朋友在養蘭花的過程中,就像一層殼一樣附著在葉片上,慢慢的把葉片布滿,它的繁殖是非常快的,它附著在葉片上,吸食葉片的汁液,在葉片上留下淡黃色和白色的痕跡。

㈣ 蘭花葉腳邊帶紅絲的品種好嗎

  • 還行吧。

  1. 一看香.蘭花不以人而自芳,清香不濁者為上品.

2.二看姿.全株勻稱,花與葉協調者為佳.

3.三看色.花色以純一色及淡綠者為好,深綠者次之,瓣、唇有紅絲紅點者再次之。

㈤ 蘭花專用術語

肩 -------蘭花外三瓣中,中央豎直一瓣稱為主瓣,左右橫向排列兩瓣稱為副瓣。所謂「肩」,即專門指副瓣著生的形態:第一種呈水平狀,稱為「一字肩」,屬上品;第二種,當舒瓣前後,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稱為「落肩」,這種形式較次;第三種,是花剛盛開,副瓣就大幅度下垂,與主瓣形成三角形,稱為「大落肩」、「三腳馬」、「八字架」,如呈這種形式,即使瓣形、花品再好,由於外三瓣著生姿態惡劣,也不足取了,屬劣品;第四種,是副瓣微向上生,稱為「飛肩」,屬貴品。色---------- 根據江、浙一帶的蘭蕙傳統上以綠色為佳,尤以嫩綠為第一,老綠為第二,黃綠色次之、赤綠色更次。凡屬赤花,總以色糯者為上品,色澤昏暗而泛紫色者為下品。其他類蘭花,對色的評價因地而異細花和行花------ 凡具有梅、荷、水仙、素心、奇瓣型的花朵,都稱為細花;凡外三瓣和捧瓣都呈尖狹雞爪形或竹葉形的花朵,都稱為行花或俗稱粗花。雞嘴------ 花苞剛破土時,苞尖相對合攏,有緊吻一起,微分或裂開狀,都稱為雞嘴。如苞尖有白色玉鉤或統體肉質感,絕大多數出梅瓣、水仙瓣類。緊邊------- 外三瓣中每瓣瓣緣微呈內卷狀,離瓣根約0.3厘米起越向瓣前部,其微卷狀愈呈明顯,而卷帶漸寬,瓣緣增厚,及至放角處再延伸及瓣尖部與對稱另一緣合攏,匯成兜狀形。這種內卷帶,稱為緊邊。梅瓣緊邊多厚實,水仙瓣稍薄,荷瓣最薄(素荷瓣類似)。收根放角----- 專指蘭花外三瓣瓣幅之闊狹形狀,它牽涉到花品的美觀和花形的姿態。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根逐漸收狹,稱收根;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尖逐漸放寬,及至花瓣尖端部前沿約0.4厘米左右處又逐漸縮攏且向內微卷,匯成瓣尖微兜形,這段前後交接部位稱放角。在荷瓣和荷形水仙瓣中收根放角現象最顯著,水仙瓣由於花瓣多長圓形就沒有那般明顯了,而梅瓣,尤其屬十足梅瓣型,由於渾圓形,很少有收根放角。兜------- 專指捧瓣尖端部瓣肉組織的形態,並按照捧瓣尖端部瓣緣內卷形狀的大小、深淺、厚薄而定。如按它的厚薄、大小又可分成軟兜和硬兜;按深度可分深兜和淺兜。中窠------ 即捧瓣與鼻的整體部位的統稱。梅瓣、水仙瓣的中窠頭形,以窩緊為好;荷瓣、蝴蝶瓣的中窠比較寬大。凡中窠必須與外三瓣形型相配得宜,方顯得花姿優美、俊俏。轉莖------ 蕙蘭即將大排鈴時,花梗上每朵花鈴的花柄橫出生長,花心朝外,稱轉莖,俗稱轉挖、轉宕、轉身等。簪----- 又名短底。即指蕙蘭每朵花的短小花柄。蝴蝶瓣----- 分外蝴里蝴兩類。
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處,稱全蝴。兩副瓣後翻的全蝴稱飛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種,如五彩蝴,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細狹或斷續唇瓣化稱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狹長的半蝴稱為草蝴,半蝴與草蝴觀賞性不很強,故極少留種。
兩捧瓣唇化的奇瓣稱里蝴,也稱蕊蝶。歷史上蕊蝶不被重視,因此,留種較少。近來國內較重視蕊蝶品種的發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發現,特別是舟山地區近年發現了大量蕊蝶,使蘭界朋友跨入了一個新天地。奇瓣-----凡外三瓣下幅部位和捧瓣演變成唇瓣形,或花瓣多瓣、缺瓣,或多唇瓣均稱奇瓣,主要分一下幾種:
1.蝴蝶瓣
分外蝴里蝴兩類。
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處,稱全蝴。兩副瓣後翻的全蝴稱飛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種,如五彩蝴,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細狹或斷續唇瓣化稱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狹長的半蝴稱為草蝴,半蝴與草蝴觀賞性不很強,故極少留種。
兩捧瓣唇化的奇瓣稱里蝴,也稱蕊蝶。歷史上蕊蝶不被重視,因此,留種較少。近來國內較重視蕊蝶品種的發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發現,特別是舟山地區近年發現了大量蕊蝶,使蘭界朋友跨入了一個新天地。
2.多瓣
花瓣(包括唇瓣)數量超過六瓣,達到七瓣、八瓣甚至幾十瓣,統稱為多瓣。例如綠雲,余蝴蝶等,此類花瓣數量一年一個樣,無確定的花型。但外瓣瓣型保持不變,如綠雲為荷型,余蝴蝶是竹葉型。多瓣新花大都不穩定,極易變樣,因此,除多瓣老種外,一般較少留新種。近年來發現菊瓣多瓣型,牡丹型多瓣型如千島之花等,花瓣如菊花一層一層往上生長,花瓣比傳統多瓣花更多。此類花引起了國內外蘭友的重視。
3.多唇
外三瓣與捧瓣數量齊全,唇瓣有兩瓣以上,稱為多唇或多舌。此類花因不穩定,而且也不端正、不雅觀,很少留種。荷瓣---外三瓣肥厚、寬潤,形以荷花花瓣,收根放角。捧瓣不起兜,似微開蚌殼,唇瓣闊大,前挺後卷都有。花型分大、中、小型,同荷等屬大型荷瓣花,環球荷鼎屬中型荷瓣花,蓋荷屬小型荷瓣花。同荷和蓋荷為荷瓣的典型。水仙瓣----外三瓣比梅瓣長,且瓣端稍尖,捧瓣有深兜或輕兜,唇瓣下垂或 後卷,以汪字逸品為代表。水仙瓣變種有梅型水仙和荷型水仙。
梅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比梅瓣稍長,主、副瓣收根緊,主瓣尤其明顯。捧瓣起兜或起微兜。西神、翠文等為梅型水仙。荷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較闊近似荷瓣,捧瓣起兜或微兜。龍字、水仙大富貴為荷型水仙。梅瓣-----外三瓣短圓、質厚、對稱。形似梅花,捧瓣起兜,有白頭且抱緊,唇瓣舒展、堅挺而不後卷。宋梅為梅瓣中的典型。斑花-----花瓣上有不規則的黃斑、白斑出現。,由於蘭葉上出現斑紋,有時相應花也出現斑紋,但此類現象較少出現。覆輪花-----花瓣邊緣鑲白色或黃色,稱覆輪花,由於葉子出現覆輪,有時對應花也出現覆輪,如金邊玉衣。縞花-----花瓣有不規則的黃、白線條,由於蘭葉出縞紋,相應花中也出現了縞紋,如五彩皇冠。爪花 ------有綠底金爪(黃爪)、綠底銀爪(白爪)和白底綠爪、黃底綠爪幾種。由於蘭葉起爪,相應的花也起爪。如金邊玉衣,曙光等素瓣
凡唇瓣上不帶色塊的都為素心瓣。由於蘭花的色素大都集中在唇瓣上,因此,唇瓣無色塊,外三瓣及捧瓣都不會有色塊。傳統素瓣外三瓣,捧瓣為綠色,唇瓣為白色。與此相對應,一般蘭花唇瓣因為帶紅色或紫色,故稱暈花。
按唇瓣色澤可分為綠胎素,白胎素,黃胎素,桃腮素(舌根兩側有紅暈),刺毛素(舌苔上隱約有細微紅色)。素心瓣苔色以綠色為貴。近來關於素花瓣的含義又有拓展,凡舌與花的顏色一致,均稱為素心瓣,如黃花素,紅花素、紫花素。此類花四川、雲貴、兩湖均有發現,而江浙一帶較少發現。
按外三瓣和捧瓣,又可分為梅型素,如蔡梅素。荷葉素,如楊氏荷素,文團素。蝴蝶素,如楊氏素。竹葉素,如寅谷素,天童素。至於一般草素,因為瓣狹如雞爪,不被列入細花之列。 蕊尖------ 花苞含苞待放時,花蕾透出小苞衣露出頂端或整體形態。春蘭的蕊尖有有以下多種形式:
(1)蓮子形 上下部近乎相等,形似蓮子。這種形式,其三瓣有肉,裹尖而重白頭(即瓣尖端有微白暈肉質兜),邊緊。大多開大舌梅瓣,花瓣較圓正。假如滿蕊俱白,色澤姣嫩,花瓣放足後,容易伸長變皺。
(2)花生肉形 花蕾似花生仁狀,但前端小,中部大,且形長。如籜筋細糯,多開大鋪舌、梅形水仙。白頭、肉裹尖重者,開梅瓣者居多。
(3)機梭形 花蕾形似織布機梭。舒瓣後有緊邊。如籜筋粗硬,大多開硬捧、尖舌水仙瓣或小如意舌梅瓣。
(4)橄欖形 花蕾二端小,中部寬大。如籜筋細糯,花開小舌水仙者居多。
(5)瓜錘形 花蕾頂部平而下部斂小。籜筋稍硬者,大多開分頭合背梅瓣,或開三瓣一鼻頭之類。如筋絡細糯,且呈綠色,花蕾下部寬大者,舌形必大,花瓣亦寬。
(6)圓燈殼形 花蕾較長圓。籜筋細糯,條條延伸達頂,這種形態大多開皺角梅瓣或軟捧微皺水仙瓣。
(7)凈瓶口形 花蕾稍長,三瓣瓣尖頂收、口放。如籜筋細糯,顏色妖艷者,大多開皺瓣水仙。
(8)石榴口形 花蕾圓短,三瓣瓣尖微向外翻。籜筋粗而挺直,筋色鮮艷者,必開武瓣水仙。
(9)龍眼形 花蕾渾圓結實感,如無白頭彩殼者,開短圓瓣,或三瓣雖短,而無秀氣,還不算名貴。這種形式大多開荷花瓣之類。癃放 ------蘭花花朵萎軟,花瓣僵攏施不足,都稱癃放。主要在蕙蘭中常有識字種現象出現,如花朵先從頂花開放,且是軟弱無力,下面各朵常是僵開,或是含苞不舒。另是花葶上著生各朵排列間距過近,花開無力等。凡屬這種形式都是最劣花姿。
如當年盆栽落山新花,因根、葉受傷過度,花軸上各朵花叢密聚攏,形似羽毛帚,又稱球開。巧種和官種----- 捧瓣瓣尖部呈白色或厚肉質兜狀者稱為巧種,沒有白頭或微有淺薄兜者稱為官種。伏花----- 自然野生蘭花,經盆栽馴養後繼續孕育花蕾,稱伏花。間隔數年復生花苞,稱作復花

㈥ 蘭花有紅蜘蛛和介殼蟲用什麼葯好

你們那裡種的主要是建蘭和墨蘭吧?
紅蜘蛛用阿維菌素,買國產最好的叫''藍銳'',用專1000倍;介殼蟲用屬70%的吡蟲啉,用3000倍。葯淘寶網上都有。二種葯合在一起打就行。蘭花最主要的是預防莖腐病,中國蘭花交易網或淘網上搜索''莖腐病防治專用葯''能買到。

㈦ 蘭花 有一品荷品種 怎麼養啊

蘭花養殖十妙招

1、盆土要求:以含大量腐質、疏鬆、排水良好的中性偏酸性土壤為佳,PH值一般為5.5至.5左右,四川多採用峨眉仙土及「興宏牌」精製蘭花植料,更普遍的是採用「竹根泥「及山區潤葉林下的腐葉土栽培蘭花。
2、放置場所:蘭花在春、夏、秋可在室外及陽台蒔養,要求選擇通風良好、空氣濕潤、又無環境污染處。靠近池塘、河濱當然好,至少要喬木或竹林及置遮陽網,減少陽光照射降低溫度。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鋼架)上,若放地面要墊以磚頭,居家陽台也可以用白鐵皮製小水壇貯水墊上磚頭蒔養,增加濕度。
3、適當遮蔭:蘭花多屬於半蔭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4月上中旬可去網開窗,多照陽光促其生長。5月份除中午陽光外,可照6個小時;從6月開始,全天候遮蔭,10月以後,除中陽外,可以全敞開養護。記住諺語:「蔭多葉好,陽多花好」。
4、合理施肥:蘭花本吃「素」,施肥要看所選盆土及生長情況而定。凡是生長茂盛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宜施肥或少量施肥。新植上盆根未發全的蘭花,需經1—2年後方可施肥。一般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每隔三周施一次腐熟的液肥(濃度以稀為宜約10%)。忌用化肥,如遇高溫季節不宜施肥,8—9月每隔二至三周施一次稀釋液肥。蘭花每次施肥宜在傍晚進行,早晨澆清水,叫「回水」。
5、適當澆水:蘭花澆水以雨水和泉水為好,自來水或淘米水需隔夜使用。澆時從盆邊澆,不可澆入花苞內。澆水量應按照氣溫、盆土干濕程度及蘭草生長情況而定。葉大多澆,葉細少澆。4—5月新芽尚未生土,盆土宜干一些,過濕新芽易腐爛;6—9月為蘭花新芽生長期,澆水量要增加,晴天每日清晨或澆水一次,切忌中午烈日澆水。秋天的酌減少水量,可採用葉面噴霧水,保持盆土潤濕為好,冬季更應控制水量,保持「八成干,二成濕」為宜。
6、傍晚噴霧:蘭花原生長在空氣濕潤的環境,所以乾旱季節里,除蔽蔭外,還必須傍晚噴霧,增加空氣濕度,降低溫度;也可向盆蘭地面(檯面)上澆水,「一冷一熱」更能激發蘭花生長。
7、防風防雨:「二月鬼風」老葉黃退屬正常現象,可剪去枯枝敗葉。蘭花可淋小雨,但忌霉雨、暴雨或連續下雨,否則易爛心、爛葉。雨水多的季節,可適當撒少量草木灰。
8、修剪摘花:在蘭花培養中要經常剪去枯黃斷葉和病葉。以利通風。名貴蘭花,如花芽太多,只留壯芽,每盆1—2朵花芽為宜。春蘭開花半月後摘除,名貴蘭花 7天應摘除,春葉芽生長茁壯,創來年開好更好。夏蘭花序上最後一朵花開放一周時,離盆面3厘米處剪下。
9、防寒保暖:蘭花因品種不同,原產地各異,抗寒性強弱也不一樣,所以冬天進房的時間及在室內放置的位置也不相同。寒蘭、秋蘭、報歲蘭生長在南方,宜在氣溫5℃時進室(或關窗圍網),並盡可能放在南面向陽處。而春、夏蘭抗寒能力強,可直至0℃時才進房,放在東北面即可。在晴天無風中午前後,朝南面或東南面要開窗,拉網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晴天,不可開窗。當然有溫室的,可用電光採暖。
10、防病治蟲:盆土一般要進行殺菌處理(烈日曝曬也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季節最易發生白絹病,少量可用濕布刷除,盆量多可用500— 800倍波爾多液或托布津,每隔7—10天噴灑一次。害蟲以介殼蟲(俗稱「蘭虱」)發生多,在孵化期間用1%氧化樂果和25%亞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每周噴灑一次。治標要治本,盆缽要稀密適當,高低擺放,增加透氣通風,減少發生病害為宜。
養蘭四大秘笈
大凡養蘭,都要經過由不會到會,由養不好到好,由養得好到養得精的過程。我養蘭的「蘭齡」也不算太短,但養蘭的水平仍處在「初級階段」。參觀養得好、養得精的蘭圃和蘭室友之後,再看看自己的蘭花,真是自嘆不如,由於這個緣故,結合自己的養蘭實踐,進行一番思考和總結,得出一些「粗線條」的東西,體會到要養好蘭花,需要處理好四個關系,即蘭與環境的關系,養根要與護苗的關系,群體與個體的關系,管理與適時的關系。
在蘭花的環境上,既要陰濕又要通風,應處理好蘭與壞境的關系。各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態習性。蘭花是半陰性植物,野生蘭花生長在有散射光、陰濕、通風和土壤疏鬆、肥沃、透水的半山坡,因此養蘭要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就一個既有光照又不暴曬,既有雨露濕潤又不積水,既有清新空氣流動又避惡風的小氣候環境。樓房養蘭,既有被西曬太陽曬死蘭苗的經驗,也有雨季過濕,通風不好而病蟲害滋生,導致蘭苗「爛心」死亡的教訓。因此,結合擴修陽台,增添養蘭設施。東邊陽台,上有遮陰,下有水池,能曬晨光,並防煙霧;西邊陽台,蓋有活動玻纖瓦,還圍有竹簾,既能接雨曬陽,又能防雨遮陰,可防寒風暴吹,因而改善了養蘭條件。
在蘭花栽培上,盆土要適中,處理好養根與護苗的關系,養蘭先養根,這已是養蘭的共識。蘭根與蘭葉是相互聯系的,傷根必傷苗,筆者在初學養蘭時,發現蘭苗死亡,翻盆一看,蘭根都腐了,其原因是盆土板結積水,蘭根缺氧。後改換腐殖土栽培,也有的蘭盆由於質過細,澆水後表皮濕而水透不下去,造成蘭根乾死而苗亡。為了養好蘭根,根據蘭花品種,採用腐殖土搭配不同比例的紅土,這樣土壤既通氣透水,又保濕保水,並根據蘭花根系,選項用適合的蘭盆,栽培時做到底空,中松,邊緊,盆口的培養土成「饅頭形」,保證蘭根和蘭莖和積水。
在蘭花的繁殖上,分盆要慎重,處理好蘭苗群體與個體的關系,蘭花喜叢生,往往是爺兒孫「三代同堂」,依靠「集體的力量」,戰勝惡劣環境,系衍子孫後代,我曾急於求成,想「快速發展」,分苗移栽過勤,過單,結果蘭苗瘦弱,先後死亡。實踐告訴我們,要培養好一盆蘭花,最起碼也要三五年的時間,這段時間,不要翻盆分栽,特別是蘭苗興旺發達的時候,更不要翻盆,以免傷筋動骨,但要視情況補充流失的土壤,當然,病蟲害嚴重時,非翻不可。
【古人養蘭花的經驗】:

許齊樓的《蘭蕙同心錄》的「種蘭蕙四季口訣」

正月:又是春風月建寅,暖房安置倍留神。向陽窗拓勤宵閉,不使寒侵到晌晨。

二月:杏花春雨鬧枝頭,喜見幽芳日漸抽。檐下避霜更防凍,惜花時動夜寒愁。

三月:清明時節雨如絲,濕透苔痕蕊長時。防悶更移宣爽處,臨檐猶禁朔風吹

四月:蕙蘭開罷又清和,漸覺陽驕奈曬何。整頓護花障簾架,半陰爭比竹林窠。

五月:霉雨連朝長翠莖,舊叢又見子芽萌。陰陽天氣宜珍護,莫使驕陽漏竹棚。

六月:暑浸中庭熱不消,重簾晨蔽夜方挑。明年花信胚胎試,謹慎還宜草汁澆。

七月:涼風乍動暑猶薰,泥燥留心灌澆勤,得氣蕊應先出土,計時不必定秋分。

八月:桂花蒸後烈秋陽,乾涸防將根本傷。記取時逢菱角燥,一壺清水即瓊漿。

九月:木葉摧殘霜暗飛,任它夜露受風微。直看瓦上痕添薄,始置南檐納曙暉。

十月:嶺梅乍放小春回,又恐暄和霜雪來。移置草堂迎爽氣,瓦盆高供小窗開。

十一月:廣寒月冷仲冬交,天地無情凍怎熬。旁午拓窗申又閉,周圍護惜更編茅。

十二月:九九嘗防凍不開,窗封更恐雪飛來。倘逢滴水成冰候,爐火能將春喚回。

----------------------------------------------------------------------------------

《都門藝蘭記》是北京地區的栽蘭經驗,他提出的澆水方法,是根據一年內24個節氣而分別對待的:

(1)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邊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則不澆。

(2)驚蟄:春蘭盆干至蘭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泣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干時,可以潤水。

(4)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日潤水一次。

(5)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日澆水1升使盆土自下而上 2/3濕潤為宜。

(7)芒種:北京氣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

(8)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遇連朝陰雨,須將盆移至通風處。

(9)小暑:此時空氣過濕,不患干而患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日澆水1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須注意每日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日須澆水2升,並宜稍為避風。

(12)處暑:每5日澆一次,除連朝霪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須勤澆水,但大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澆。

(14)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霜隆: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須置日中曝曬1-2小時。

(17)立冬:只宜潤水,每5日約半升。

(18)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土不幹至底,只須稍潤土皮。

(19)大雪:秋蘭不須水,春蘭宜微潤。

(20)冬至:均不宜灌溉。

(21)小寒:均忌澆水。

(22)大寒:秋蘭仍不須水,春蘭可微潤。

-------------------------------------------------------------------------------

《嶺海蘭言》是廣東嶺南地區的栽蘭經驗。其中提出6宜免,4宜加,5宜減的澆水方法:

6宜免:天雨則免,天陰則免,天雪則免,將換泥則免,將灌茶麩、煙骨則免(即將施農葯時),將換盆則免。

4宜加:暑氣太酷則加,北風過緊則加,近陽多處則加,盆小蘭盛則加。

5宜減:天時頻雨則減,盆泥融化則減,近陰多處則減,盆大蘭小則減,蘭頭黑、葉起點則減。

------------------------------------------------------------------------------------

蘭花葉片常見病症的根源在於:

1)葉色泛黃,生長正常:是光照過強。

2)葉色變黃,新芽較小:光照過度,缺少氮肥和必要的濕度。

3)老葉黃化脫落:正常老化或翻盆引起。

4)老葉快速黃化脫落:澆水過多太勤、翻盆栽種不當。

5)新葉先端灼焦:施肥過量,栽植材料不清潔。

6)新葉和老株均焦尖呈黑色:盆內濕熱過度,根系中有爛根。

7)新芽出土後又停止生長:新芽旁有爛根或不潔之物,翻開新芽周圍殖材,清除不潔物即恢復生長。

8)葉片上有焦斑,周緣無黃色:烈日燒灼斑。

9)葉端出現浸燙縮頭:澆水的水溫過高;澆水時氣溫過高;夏日高溫時淋到陣雨等。

10)新芽爛心:澆水灌入芽心後水份蒸散和吸收不了,盆內殖材不清潔產生葉腐病等。

11)葉片上有斑周緣有水浸狀:濕度過度、盆濕和空氣濕度相夾產生窒息、並伴有葉腐病菌。通風和通氣不良。

12)葉片上有黃褐斑:根部受熱所致。

13)葉片上有不規則黃斑、葉肉組織壞死而凹陷:病毒病又稱「巴拉斯」所致。

14)葉片上有黃色小斑點:甲殼蟲所致。

15)葉片上出現紫黑色,葉背面仍綠色:低溫霜凍所致。缺磷肥也會發生。

16)葉片脫水,假球莖縐縮:盆內長期過乾燥脫水所致。

-----------------------------------------------------------------------------

-----------------------------------------------------------------------

挑選蘭花草訣竅

此訣主要適用於春蘭品種的挑選,其次可作為四川春劍品種挑選參考。其它蘭種雖標准不同,但有大同小異之別。凡有一定栽培價值的希望草,都有共同的優化特徵,挑選時要靈活運用要訣,方能在萬變之中求其本質。

一、對蘭葉的要求:葉基(炳)硬、細而直立;葉中段寬而厚實,剛勁有力而柔潤,尾部微下垂,尾尖鈍圓堅硬起兜,微上翹者為上。葉介質組織沙暈細糯而瑩密,葉片呈半圓中起溝槽,油臘質而微光亮,手感滑如玉,全葉色純正單一,新、老葉色一致色差小,以嫩綠為一,翠綠為二,老綠次之。葉主脈透光明亮,側脈淺入平出,似藏似露,條條細脈長而通達葉梢,葉緣有明顯白色或黃色虛光邊,葉尖呈白或黃色透明,峰尖者為上。

二、對草腳殼的要求:草腳殼高健直立,緊圓而形如芭茅腳子,殼片多而短闊圓,殼尖緊貼草束而無倒八*(字)者為上。若殼長大而尖銳且薄而硬者也無妨。殼色必鮮明純正,伴有沙暈如珠如粉或異彩斑暈,由下而上,由淡而逐漸濃尖者,殼尖起雪峰、綠峰、鮮紅或異彩峰者為上。若峰尖內向起勾者更為上。殼必光亮,脈、沙光亮者更為上。

三、對假鱗球的要求: 假鱗球大而圓實,色澤白或翠綠晶瑩,形如荸薺、慈姑頭、蒜頭者為上。

四、對蘭根的要求: 蘭根要圓滑飽滿,粗與細都應勻直,質地細,色潔白。春蘭以細圓為上,春劍以根粗大方正者為上。

五、對草蟲(芽)的要求: 初萌草蟲形如珠蓮或半球凸圓很飽滿,其護芽膜殼尖長也無妨,定有好瓣型花產生。草芽分葉前殼、脈、色的變化以先淡後深者而花色較穩定。具體殼、脈、色請參照本二訣為上。

六、對花蟲(蕾)的要求:花蕾出土月余後,鼓而緊圓大者,多出瓣型或奇異花。蕾殼素凈或麻色談者,多出素花或淡色麻花。蕾殼色重及麻沙濃烈者,多出暈麻色花、彩心花及濃麻花。手摸蕾殼(鈴),緊圓大而上半截虛空頂平者,出梅瓣;鈴如橄欖果形者,出荷辨;須殼尖起白頭或殼緣掛異彩色輪者有望。若蕾形奇異、怪皺,可望出奇異。須沙暈異彩滿殼而濃烈起絨、起皺,蝶者育望。

七、對嬌色(艷麗)花的要求:嬌色花多出自淺淡色腳殼,葉的色澤也相對淺淡一致,葉翠瑩如嫩綠殼、翠青、白中透翠綠、淺白黃中透銀紅殼者,多出花色純正的紅、白、粉紅、翠青綠等嬌色花品。深紅殼、老銀紅殼、黃中透紫紅、姜黃殼透紅脈者,多出牙黃、姜黃、金黃等嬌色花品。深青麻殼、深紫麻殼、沙暈稀薄者,多出深青、紫麻暈色花。有殼尖起各彩而及左右者,可望出變異色嬌麻花。

八、對雜交變異蘭的要求:蘭種雜交多產變異花,須葉蘊精華特徵明顯,此種葉脈多粗而較軟垂,葉面臘質光亮,葉色晶瑩或起灰粉狀,雜交變異特徵明顯,腳殼沙暈呈花斑、塊雲紋,殼脈細短而顯斷續。葉脈粗而根細圓者或春蘭與線蘭雜交者多出瓣型花。葉脈細而根粗大方正者或春蘭與其它蘭種雜交者,多出變異花。

以上八條各訣都是選希望品種。要知道,凡不具備或已具備與普通蘭草不同特徵的,只要特徵明顯,有個性,都可選入試種。有的草,各項指標都套不上標准,可恰出現好花乃珍稀佳品。這充分體現了蘭花基因變化莫測、神秘的誘人魅力,往往是很難斷言的。

------------------------------------------------------------------------------------

蘭花翻盆「八注意」 翻盆(換盆)是養護蘭花的一項工作。通常,盆栽蘭花兩年就要翻一次盆。因為此時,盆內養料幾乎消耗光,且蘭株繁多,根系過密,新根無舒展餘地,死亡空癟老根殘留盆中,可能傳染病菌。翻盆時要做到「八注意」。

一、注意換盆時間正常生長的盆蘭,並非每年都要翻盆,一般是2年翻盆一次。翻盆一年四季(除酷暑嚴寒)都可進行。大多數蘭花在春、秋兩季換盆。春季通常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秋季則以9月下旬至11月中旬為宜。但必須做到一點的是,翻盆前兩天,應控制澆水,讓盆內稍幹些,既便於脫盆,又可避免蘭根含水重而折斷。

二、注意選則晴朗的天氣翻盆須選個晴朗的天氣。翻盆的第一步是脫盆,若是顆粒(仙眉仙土、蘭基石一類)植材栽培的,只要將蘭盆倒置,用手指夾住葉束基部,另一手輕拍盆邊,使植料松動,很快就可將蘭株與植料分離。如若採用傳統方法,用「蘭花泥」栽種的,首先把蘭盆橫放,用手指從蘭盆底孔往內推,將盆土推動,再倒置蘭盆,用手指夾住蘭葉基部,托住泥垛;另一手將蘭株連泥垛推出蘭盆。

三、注意根系處理修剪需用刀具,最好備專用剪刀,先放在開水中浸泡幾分鍾,消毒後使用。

首先整修根系。剪除發黑的根,以及腐爛的空癟根,修剪時要留心勿碰傷新根,尤其是注意保護好極尖透明狀的「水晶頭」,那可是蘭花的生長點,非常脆嫩,一不小心便會折斷。其次是修剪和去掉腐朽空癟的球莖。修剪時要特護新芽,千萬不可碰傷。

修剪的蘭株,務必進行嚴格消毒,消毒可用高錳酸鉀1000倍水製成溶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水製成溶液,將蘭根在溶液中浸泡5至10分鍾,目的是將病菌殺死。

應特別注意的是,蘭根在溶液中浸泡消毒後,根內含有充足的水分,不能急於上盆,蘭根容易脆斷。應將蘭株放在陰涼通風處,待蘭根呈乳白色,方可上盆種植。

四、注意蘭盆消毒舊的或原用的蘭盆再用時,必須用清水洗刷干凈後,放在陽光下曬干,這可起到消毒殺菌的作用。新用的盆(素燒盆一類),要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方可使用,既清潔又消除「火氣」。

五、注意蘭盆大小、高低選擇蘭盆,主要是根據蘭花種類、蘭株多少、蘭苗健壯程度,選取大小適中的盆。如植株較多,長勢又旺,應選口徑大些的蘭盆。種小苗、弱苗不能用大盆與深盆,大苗不能栽在小盆與淺盆中。一般情況下,蕙蘭、建蘭類的盆選擇略微大一些、深一點的盆,春蘭類的盆選擇小一些、淺一點的。

六、注意覆蓋水孔盆底的排水孔上應覆蓋一塊窗紗,在窗紗上壓一塊瓦片,防止盆土流失,又不失排水作用,如果是深盆,除瓦片外,再填盆高1/5的白塑料泡沫,或粗粒仙土,構成盆底的泄水透氣層,然後鋪一層培養基質,便可植蘭。

七、注意定植扶正蘭株:如果是一盆只栽一叢,應使老球莖偏於盆蘭一側,為日後留有發展空間。用手扶正蘭株,盡量不讓蘭株擁擠在一起。

填料植蘭:一手扶蘭,另一手用鏟鏟植料,待植料掩至球莖時,把蘭株輕輕往上提,致使根系更加舒展。同時搖動蘭盆,讓植料緊挨根部。

栽蘭深淺宜適度:春蘭類球莖微露一點在外,蕙蘭類球莖要全部掩蓋。

八、注意植後管理翻盆後應放在半陰和通風良好的地方,然後用噴嘴孔細小的噴壺在表土層細細澆灌。注意定根水必須澆透。10至15天後,可進行正常管理。

-------------------------------------------------------------------

認識春蘭珍品——萬字

萬字

萬字——又名鴛湖第一梅,相傳在清同治年間發現於浙江嘉興縣南湖,為杭州萬家花園首先栽培,花為正梅瓣。由於花色翠綠油亮,有透明感,質細糯,花品端莊神韻軒昂,給人以心曠神怡美不勝收的視感。萬字存量很少,極其珍稀,確屬地道的國蘭一珍,由於許多書籍中都將瑞梅當萬字刊出,有些大型蘭展上將瑞梅當萬字展出,甚至有些蘭商將瑞梅當萬字出售,傷害了很多蘭友,大家對萬字的存在心生疑慮,對認識萬字更是困難重重。其實,萬字還是比較容易區別的。

1、 根。萬字的根明顯比別的春蘭要細長。

2、 葉:萬字的葉比宋梅寬,質軟,葉脈平,邊葉有行龍,葉片的肉質感強,有光澤,但易起黑斑點,二年以上的葉片則很明顯,葉尾4-5cm左右處是上翹的,顯得很瀟灑。中心葉呈細帶狀,最寬處一般不超過0.5cm,而瑞梅直立性強,不具以上特徵。

3 、花:包殼出土時鮮紫紅色,短包殼一層比一層艷麗,貼肉包衣綠彩濃且有肉質感,而瑞梅則是紫紅色無明顯綠彩。萬字花莛高,約20cm左右,頂節是白綠色,節帶紅彩,以下幾節是白淡紅色帶綠底,瑞梅花莛為全紫紅色。萬字棒為標准蠶蛾捧,緊抱花鼻,上側泛紅暈,如意舌直出不反卷,舌根背部有鮮紅的色點塊,分布很規則,而瑞梅是不標準的蠶蛾捧,較勉強。萬字花瓣緊園頭,細收根成平邊狀,整體顯得緊湊,很有神韻,而瑞梅顯得有些鬆散,欠具精神。

熱點內容
土煙花海棠 發布:2025-09-24 18:31:39 瀏覽:957
國際花卉園藝展覽會 發布:2025-09-24 18:23:38 瀏覽:583
一度花藝 發布:2025-09-24 18:16:22 瀏覽:743
寫盆栽的作文600 發布:2025-09-24 18:16:12 瀏覽:515
丁香前世 發布:2025-09-24 18:11:10 瀏覽:633
水粉鮮艷花卉 發布:2025-09-24 18:01:51 瀏覽:31
海棠提字 發布:2025-09-24 17:50:53 瀏覽:384
阿童木綠植 發布:2025-09-24 17:42:48 瀏覽:901
蘭花根部繁殖 發布:2025-09-24 17:17:21 瀏覽:89
藍茉莉花語 發布:2025-09-24 17:15:46 瀏覽: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