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鎮荷花
❶ 江南有關蓮的風俗習慣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北,
魚戲蓮葉南。
田田:蓮葉茂密的樣子。
○漢·樂府古辭《江南》 本篇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
第一節 蓮的名稱
由於對蓮的喜愛,除正名之外,人們還根據其外形特徵、生長習性、聖潔高雅的氣質給蓮花取了很多富有詩意的名字。同時民間還流傳著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
一、正名:荷花、蓮花(目前文獻中荷蓮並用)
二、別名:荷華(《詩經·鄭風》),芙蕖(《爾雅釋草》),芙蓉(《離騷》),夫容(《漢書·子虛賦》),朱華(魏曹植詩),澤芝(《古今注》),水芝(《本草經》),君子花(北宋周敦頤《愛蓮說》),凌波仙子、水宮仙子(宋張耒詩《雞川子·荷花》,水芙蕖(《三才圖會》),水華、芰荷(《本草綱目》),水雲、水旦(《群芳譜》),六月春(《類腋輯覽》),靜客、凈友(《三餘贅筆》),玉環(《北夢瑣言》),草芙蓉(《采芳隨筆》),水芙蓉,菡萏等。
三、蓮各部器官的專名:芙蕖其莖茄,其葉蕸,其本蔤,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意思是:荷花的葉柄、花柄叫"茄",荷葉叫"蕸",地下莖藕鞭叫"蔤",花蕾和花叫"菡萏",花托叫"蓮",地下莖藕仍稱"藕",種仁即子葉叫"菂",種子的綠色胚芽叫"薏"。
四、名稱的由來:三國時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解釋"芙蕖":"何物可以為夫,可以為渠,故稱荷為芙蕖。"意指長滿百畝的湖沼或河渠里的荷花稱"芙蕖"。宋陸佃《埤雅》稱荷的來歷:"荷總名也,花葉等名俱眾義,以不知為問,謂之荷也。"是說各部器官均有專稱,只是總的不知叫什麼,於是將"何"字加上草字頭而成為"荷",含負荷之意。宋以後書籍多用"荷",少用"芙蕖"。《爾雅》明確"蓮"的定義,指荷花的蓮蓬。但東晉郭璞《爾雅注》提出:"北方人便以藕為荷,亦以蓮為荷。"此後,芙蕖、芙蓉逐漸改稱荷或蓮,荷蓮同義,混稱至今。至於荷後加花成荷花,蓮後加花成蓮花,則是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後來加上去的。
五、荷名縱覽
(一)荷花之名
1. 以其外形特徵命名。
荷花:李時珍《本草綱目》解釋說:"蓮莖上負荷葉,葉上負荷花,故名。"
芙蓉:亦稱"夫蓉"。漢辭典《爾雅》解釋道:"芙蓉之含敷蒲也。"另《說文解字》雲:"未發為菡萏,已發為芙蓉。"李時珍也說,芙蓉就是"敷布容艷之意",難怪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把他的妻子卓文君比作是出水的芙蓉。
2.以其生長習性命名。
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澤芝:由於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將其歸為水草類,取名多為"水"字起頭。三國文學家曹植在他的《芙蓉賦》中稱贊到"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
3.以荷花聖潔高雅的氣質命名。
君子花、凌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據《北夢瑣言》記載: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蘇昌遠居吳中(今蘇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臉女郎,贈給他一枚玉環,不久,他發現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開,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樣的玉環,但"折之乃絕",後人由此又稱荷花為玉環。
(二)藕之別名
玉節:藕為荷花地下莖,色白如玉,有節,故名。
玉玲瓏:藕白嫩如腕,故名。
玉臂龍:相傳唐末名人崔遠家別墅在長安城南,中有一楔池,從池中挖掘出 一特大巨藕,形長如龍,故名玉臂龍,又稱楔寶。
(三)蓮子別名
玉蛹:蓮子色白如玉,形似蟲蛹。古代無名氏《蓮子》詩雲:"不是荷花窠里蜜,方成玉蛹未成蜂。"故蓮子又有白玉蛹的雅稱。
湖目:因藕生湖中而蓮子似目,故名。皮日休《夏景沖澹詩》:"天台盡得千回春,湖目芳來白渡游。"蘇軾在《憶江南寄純如》詩中也提到:"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為生。
六、有關蓮的傳說:
荷花姑娘
荷花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最美貌的侍女玉姬的化身。因為玉姬羨慕人間的雙雙對對,男耕女織的勤勞生活,感到身居天宮的空虛和寂寞。她在河神女兒逢萊尼的陪伴下,偷偷地打開了南天門,悄悄地飛來杭州西子湖畔,這兩位天宮仙女看到這明鏡的湖水倒映著天上的白雲和凡間的青山,便跳入美麗的湖中恬洗。誰知天快亮了,逢萊尼要玉姬趕快回到天宮,玉姬哪裡捨得這美好的人間。王母娘娘知道後,惱羞成怒,順手拾起蓮花寶座把玉姬打入湖中,還惡狠狠地罵道:"你要脫塵絕俗,我要把你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這潔白無瑕的仙女化身為美麗的荷花。
芙蓉花名的由來
古有一女子,丈夫死於水。她朝朝暮暮坐在水邊,凝視水中,盼望丈夫魂魄歸來。一天,岸上花樹在水中的倒影中,現出她丈夫的笑容。她認為這花樹便是她丈夫的靈魂所託,就天天與花樹為伴,人們也就稱此野生花樹為"夫容"。後來文人為求字形美,就寫成"芙蓉"。
芙蓉屏
元代末年,真州有個叫崔世英的,家富,工書畫。到浙江永嘉當縣尉,帶著愛妻王氏赴任。經蘇州,舟人謀財,夜將崔投入水中,殺死奴僕,留王氏欲為媳。王氏佯允,乘隙逃走,奔入尼庵,遂落發於佛前。一年後,有人從街頭買得芙蓉畫一幅贈給尼庵。王氏見之,認識是她丈夫的手筆,就在畫上題了一首《臨江仙》詞:
今日風流張敞筆,寫生不數黃筌!芙蓉畫出最鮮妍,豈知妖艷色,翻抱生死冤。粉繪凄涼余幻質,只今留落有誰憐,素屏寂寞伴古禪,今生緣已斷,願結再生緣。
御使高納麟,退居蘇州,慕書畫。其舊部郭慶春向尼庵買此芙蓉屏獻之。
崔世英自幼善泳,投水未死,流落街頭,賣畫為生。高御使見其才,留他教諸孫習字。一日崔見芙蓉屏,不禁慟哭。高查悉其詳,捕盜置法,使夫婦復合。後真州才士陸仲場作《芙蓉屏歌》,記其事以警世。歌曰:
畫芙蓉,妾忍題屏風,屏間血淚如花紅。
敗葉枯梢兩蕭索,斷縑遺墨俱零落。
去水奔流隔生死,孤身隻影成漂泊。
泉下遺魂竟不歸,圖中艷姿復秋霜……
芙蓉良有意,芙蓉不可棄。
幸得寶月再團圓,相親相愛莫相捐。
誰笑我芙蓉篇,人間夫婦休反目。
看引芙蓉真可憐。
蓮花夫人
在很久以前,有一隻鹿,因吃了仙人的小便,就懷胎生了一個十分漂亮的女孩。仙人將女孩撫養長大,就更加美麗動人,凡是她走過的地方,就會長出好看的蓮花來。後來仙人就把她嫁給烏提延王為妻,被稱為"蓮花夫人"。她受到烏提延王的寵愛,生了500個王子。但遭到大夫人的嫉妒和仇視,大夫人在烏提延王面前,百般毀謗陷害蓮花夫人。 蓮花夫人被貶,趕出宮廷,500個王子也被擲入河中。在奄奄一息將要淹死的時候,幸虧500個王子被薩耽菩王一一救起來,並悉心教育長大,天長日久,500個王子被訓練成力大無比的大力士。薩耽菩王率領500個大力士攻打烏提延王。烏提延王嚇得不敢出兵抵抗,就去求教仙人。仙人告訴他,500個大力士,乃是你和蓮花夫人所親生的兒子,只要你起用蓮花夫人,請她回到宮中,幫你處理國事,500個王子自然就會停戈息怒,服從蓮花夫人和你了,這是印度人民群眾歌頌蓮花,勸人為善,倡導和平、慈愛的神話故事。
並蒂蓮的傳說
古籍中載,大名府有一對年青情侶,山盟海誓,訂立了白頭偕老之約。因家中阻力太大,好事難成,就相抱投水徇情。後來池塘蓮花盛開,紅裳綠蓋,一水皆香。所開的花竟全是並蒂蓮,人們認為這是青年情侶的精魂所化。從此並蒂蓮便成為忠貞愛情的象徵,一直為人們揄揚歌頌。
范成大的詠雙蓮詩曰:"館娃魂散碧雲沉,化作雙蓮寄恨深。千載不償連理願,一枝空有合歡心。池光欄檻倚斜暉,把酒看花醉不歸。但許鴛鴦相對浴,休驚翡翠一雙飛。"
並蒂蓮與並頭蓮有別,容易混淆。並蒂蓮是一朵花中有兩個花心,是千瓣蓮的一種變態。並頭蓮是莖上兩蒂兩花,能結出兩個蓮蓬,在太糊藕盪中常有。
觀賞並蒂蓮,可到江蘇崑山亭林公園。每年7~8月開花。一花雙蒂,有花瓣一千餘片,也有人稱它為千瓣蓮。詩人顧仲瑛原是江南富豪,出資協助朱元璋滅元有功,朱元璋把和尚從印度帶回的並蒂蓮,賜給了他。崑山正儀鎮東有宋代的古渡,設有東西兩個涼亭,顧仲瑛便把並蒂蓮植於東亭的一側。它與揚州瓊花、鹽城卞倉焦骨枝牡丹,並稱江蘇三大奇花。
❷ 詠荷花的
【唐】白居易 林寺白蓮
東林北塘水,湛湛見底清。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莖。
白日發光彩,清爽散芳馨。
泄香銀囊破,瀉露玉盤傾。
我塹塵垢眼,見此瓊瑤英。
乃知紅蓮花,虛得清凈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結才成。
夜深眾僧寢,獨起繞池行。
欲收一顆子,寄向長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間種不生。
【唐】白居易 白蓮
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
本是吳州供進藕,今為伊水寄生蓮。
移根到此三千里,結子經今六七年。
不獨池中花故舊,兼乘舊日採花船。
【唐】白居易 衰荷
白露凋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干。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一匝看。
【唐】白居易 階下蓮
葉展影翻當砌月,花開香散入簾風。
不如種在天池上,猶勝生於野水中。
【唐】白居易 京兆府新栽蓮
污溝貯濁水,水上葉田田。
我來一長嘆,知是東溪蓮。
下有青污泥,馨香無復全。
下有紅塵撲,顏色不得鮮。
物性猶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棄捐。
昔在溪中日,花葉媚清漣。
今年不得地,憔悴府門前。
【唐】包何 闋下芙蓉
一人理國致昇平,萬物呈祥助盛明。
天上河從闕下過,江南花向殿前生。
慶雲垂蔭開難落,湛露為珠滿不傾。
更對樂懸張簨簴,歌工欲奏采蓮聲。
【唐】崔櫓 殘蓮花
倚風無力減香時,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樓前馬嵬下,世間殊色一般悲。
【唐】崔櫓 七律 蓮花
影敧晴浪勢敧煙,恨態緘言日抵年。
輕霧曉和香積飯,片紅時墮化人船。
人間有筆應難畫,雨後無塵更好憐。
何限斷腸名不得,倚風嬌情醉腰偏。
【唐】崔櫓 七律 惜蓮花
半塘前日染來紅,瘦盡金方昨日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護香誰為惜熏籠。
緣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積漸空。
魂斷舊溪憔悴態,冷煙殘粉楚台東
【唐】郭恭 秋池一枝蓮
秋至皆零落,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隨風。
【唐】郭震 蓮花
臉膩香熏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
湘妃雨後來池看,碧玉盤中弄水晶。
【唐】賈謨 賦得芙蓉出水
的皪舒芳艷,紅姿映綠萍。
搖風開細浪,出沼媚清晨。
翻影初迎日,流香暗襲人。
獨披千葉淺,不競百花春。
魚戲參差動,龜游次第新。
涉江如可采,從此免迷津。
【唐】韓愈 古意
太華峰頭玉井蓮,開花十丈藕如船,
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我欲求之不憚遠,青壁無路難夤緣。
安得長梯上摘實,下種七澤根株連。
【唐】韓愈 盆池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種已齊生。
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
且待夜際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唐】韓愈 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葉長,芳根復誰徙。
露涵兩鮮翠,風盪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誰言盆盎是。
【唐】韓愈 奉酬盧給事雲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見寄
並呈上錢七兄閣老張十八助教
曲江千頃秋波凈,平鋪紅雲蓋明鏡。
大明宮中給事歸,走馬來看立不正。
遺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
我今官閑得婆娑,問言何處芙蓉多?
撐舟昆明度雲錦,腳敲兩舷叫吳歌。
太白山高三百里,負雪崔嵬插花里。
玉山前卻不復來,曲江汀瀅水平杯。
我時相思不覺一回首,天門九扇相當開。
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
【唐】韓愈 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葉長,芳根復誰徙。
露涵兩鮮翠,風盪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誰言盆盎是。
【唐】劉兼 蓮塘霽望
新秋菡萏發紅英,向晚風飄滿郡馨。
萬疊水紋羅乍展,一隻鸂鶒綉初成。
采蓮女散吳歌闋,拾翠人歸楚雨晴。
遠岸牧童吹短笛,蓼花深處信牛行。
蘇東坡有詩稱之:「幽得結湘紫,來自孤峰陰。骨香不知自,色淺意殊深」。
宋代楊萬里的「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中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溢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❸ 玉山前卻不復來,曲江汀瀅水平杯。這兩句什麼意思
【注釋】:
玉:
①一種質細堅硬而有光澤的美石。《尚書·胤(yìn)征》:「火炎昆岡,玉石俱焚。」(胤:古國名。炎:焚燒。)《詩經·小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攻:製作。)②玉器。《左傳·庄公十年》:「犧牲玉帛,弗敢加也。」(犧牲:祭祀用的牛羊豬。加:增加。指虛報。)③精美珍貴的。葛洪《抱朴子·外篇·詰鮑》:「崇節儉之清風,肅玉食之明禁。」④潔白美好的。鮑照《舞鶴賦》:「疊霜毛而弄影,振玉羽而臨霞。」(羽:羽翼。)⑤相助;培養。《詩經·大雅·民勞》:「王欲玉女,是用大諫。」(用:以。諫:規勸。)
前:
(一)①前進;向前。《左傳·昭公元年》:「二執戈者前矣。」②跟「後」相對。1.表示方位在前。李白《望廬山瀑布二首》之二:「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2.表示次序在前。《聊齋志異·狼三則》:「(屠)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3.表示時間在先。《禮記·檀弓上》:「子夏曰:『我未之前聞也。』」③引導。《儀禮·士虞禮》:「祝前屍出戶。」 (二)jiǎn 同「剪」。消滅。《吳子·論將》:「進道易,退道難,可來而前;進道險,退道易,可薄而擊。」(薄:迫近;逼近。)
卻:
①退;使退卻。《呂氏春秋·序意》:「馬卻不肯進。」賈誼《過秦論》:「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蒙恬:秦名將。藩籬:比喻邊疆上的屏障。)②避免。《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勇士不卻死而滅名。」③不前進,停止。《韓非子·外儲說右下》:「馬退而卻,策不能進前也。」④拒絕;退還。《孟子·萬章下》:「卻之卻之為不恭,何也?」李斯《諫逐客書》:「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⑤回;回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卷:收拾,收起。)⑥去;掉。多用在動詞後表明動作了結,完成。聶夷中《詠田家》:「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⑦副詞。1. 表示強調。相當於「正」。李商隱《有感》:「非關宋玉有微詞,卻是襄王夢覺遲。」2. 表示重復。相當於「再」、「又」。李白《送賀監歸四明應制》:「借問欲棲珠樹鶴,何年卻向帝城飛。」3. 表示相反,相當於「倒」、「反」。李白《把酒問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不:
(一)①不。《後漢書·班超傳》:「不入虎穴,不得虎子。」《詩經·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懸)特兮。」(特:三歲的獸。)②非;不是。《荀子·君道》:「能中是者取之,是豈不必得之之道也哉?」③無;沒有。《左傳·襄公二十三年》:「不德而有功。」④未。《孟子·梁惠王上》:「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⑤句中助詞。無實義。《逸周書·皇門》:「我不則寅哉寅哉!」[不祿]士死的諱稱。《禮記·曲禮下》:「天子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 (二)fū花萼。後作「柎」。《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wěi)。」(常棣:即棠梨樹。 鄂:同「萼」。 :有光采。)
復:
①返回;回歸。《左傳·宣公二年》:「宣子未出山而復。」崔顥《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②恢復。《呂氏春秋·慎大》:「武王於是復盤庚之政。」③報復。《孟子·滕文公下》:「為匹夫匹婦復仇也。」④回報;回復。《孟子·梁惠王上》:「有復於王者曰。」⑤副詞。再;又。曹植《送應氏》:「側足無行徑,荒疇不復田。」⑥免除賦稅徭役。《漢書·五行志下之下》:「裁什一之稅,復三日之役。」
來:
(一)①小麥。《詩經·周頌·思文》:「貽我來牟。」②由彼至此,由遠到近。跟「去」、「往」相反。《孫子兵法·九地》:「我可以往,彼可以來者,為交地。」賀知章《回鄉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③使……來;招致;招來。也作「徠」。司馬遷《史記·文帝本紀》:「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④某一時間以後。《孟子·盡心下》:「由孔子而來,至於今,百有餘歲。」⑤將來;未來。陶潛《歸去來兮辭》:「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諫:改正。追:追求。)《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斯:則。已:停止。)⑥句末助詞。《莊子·人間世》:「嘗以語我來。」《孟子·離婁上》:「盍歸乎來!」 (二)lài 慰勞。《詩經·小雅·大東》:「東人之子,職勞不來。」(職:主管。勞lào:慰勞)
曲:
(一)①彎;不直。與「直」相對。《荀子·勸學》:「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②不正;不公正;不正派。《戰國策·秦策五》:「趙王之臣有韓倉者,以曲合於趙王。」陸賈《新語·辨惑》:「懷曲而合邪。」(合:迎合。邪:偏邪。)③局部;一部分。《淮南子·繆稱》:「察一曲者,不可與言化。」④委婉曲折。元結《惡(wù)曲篇》:「未嘗曲氣以轉聲,曲辭以達意。」⑤泛指彎曲之處。吳融《壁畫折竹雜言》:「渭曲逢,湘江別。」(渭:水名。)⑥偏僻之處。嚴忌《哀時命》:「塊獨守此曲隅兮。」(塊:孤獨。隅:角落。) (二)qǔ ①韻文的一種。通常指宋以來的南曲和北曲,同詞的體裁相近,但格式較為自由。分戲曲、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②歌曲。王褒《長安有狹邪行》:「塗歌楊柳曲,巷飲榴花樽。」(塗:同「途」。樽:酒器。)③樂曲。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之一:「請君莫奏前朝曲。」
江:
①長江的專稱。《尚書·禹貢》:「江漢朝宗於海。」《論衡·書虛》:「且投於江中,何江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臨浙江,水波惡。」②江河的通稱。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錢起《省試湘靈鼓瑟》:「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③指隱士的居處。陶潛《與殷晉安別》:「良才不隱世,江湖多賤貧。」王安石《和王勝之雪霽借馬人省》:「超然遂有江湖意。」
汀:
(一)水邊平地;小洲。屈原《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wèi)兮遠者。」(搴:拔起。杜若:香草名。遺:贈。)范仲淹《岳陽樓記》:「岸芷汀蘭,鬱郁青青。」 (二)tìng [汀瀅]1.小水流。《抱朴子·極言》:「不測之淵,起於汀瀅。」2.水清澈的樣子。韓愈《奉酬盧給事雲夫四兄曲江荷花行》:「曲江汀瀅水平杯。」 (三)dìng [汀濘]淺水。張協《七命》:「愁洽百年,苦溢千歲,何異促鱗之游汀濘?」(促鱗:小魚。)劉基《吊祖豫州賦》:「污池汀濘兮蛙黽樂之。」(黽měng:蛙的一種。)
平:
①平坦;不傾斜。《呂氏春秋·應同》:「平地注水,水流濕。」白居易《錢塘湖春行》:「水面初平雲腳低。」②整治使平。《列子·湯問》:「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公平;公正。《詩經·小雅·節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寧。」《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韓愈《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④均平;齊一。《周易·乾》:「雲行雨施,天下平也。」⑤平定;平息。《左傳·庄公十三年》:「會於北杏,以平宋亂。」⑥安靜;安定。楊炯《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⑦平常;平時。《後漢書·光武帝紀上》:「飲食言笑如平常。」⑧一般;普通。白居易《兩朱閣》:「憶昨平陽宅初置,吞並平人幾家地!」⑨媾和;講和。《左傳·桓公八年》:「秋,隨及楚平。」(隨:國名。)⑩通「評」。評議。《商君書·更法》:「孝公平畫。」
杯:
①一種盛酒、水、羹等物的器具。《莊子·逍遙游》:「覆杯水於坳(ào)堂之上,則芥為之舟。」(坳:窪下處。芥:小草。)杜甫《九日五首》之一:「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豈登江上台。」②量詞。用於杯子。李白《將進酒》:「會須一飲三百杯。」③借指舟船。李白《贈僧崖公》:「何日更攜手,乘杯向蓬灜。」
❹ 誰知道啊
暈...是詞牌名吧?
(兩字)
丁兒 八歸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個儂 子夜 無悶 無怨
天香 不見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記 東仙 樂正
樂令 樂世 長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麗 導引 尋梅 竹枝 合歡 防露
紅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別怨 杜宇 陽春 河傳 佳色 尾犯 招潮 鳴梭
側犯 錄調 孤鸞 徵招 南浦 秋水 秋霽 勝常 宣情 眉嫵 垂陽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遊 春晴 春弄 綠腰 綠意 哨遍 傾杯 索酒 消息 離鸞
留家 調笑 薄倖 黃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減蘭 情詞 漁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瓊台 凱歌 韻令 催雪 塞姑 琴調 禁煙 解紅 疏影 歌令 賺煞 瑤花
酹月 暗香 鎮西 踏月 橫雲 簇水 鞮紅 露華
三字(一畫)
一七令 一寸金 一葉葉 一葉樂 一葉落 一半子 一江風 一絲風 一過金 一夢金
一叢花 一枝花 一樣花 一點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絡索
一捻紅 一萼紅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畫)
二郎神 二色蓮 卜運算元 卜玉郎 人月圓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寶妝
八拍蠻 八音諧 九能歸 九回腸 九張帆 十拍子 十樣花 十愛詞 十二時 十二紅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時 丁香結
(三畫)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學士 三部樂 三登樂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馬嬌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樓 上束馬 上西樓 上林春 上陽春
下水船 下手遲 大江西 大江乘 大聖樂 小聖樂 小沖山 小重山 小闌干 小桃紅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鎮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歲 千秋節 千年調 千春詞
萬年秋 萬年枝 萬年春 萬里春 萬年斯 山外雲 山花子 山桃紅 山坡羊 山漸青
山鬼謠 山亭柳 山亭燕 於飛樂 於中好 廣寒枝 廣寒秋 子夜歌 川撥棹 干荷葉
女冠子
(四畫)
天仙子 天下樂 天門謠 天香引 天凈沙 月兒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當聽
月當窗 月邊嬌 月宮春 月城春 月華清 風入松 風中柳 風光好 風歸雲 風馬兒
風流子 風蝶令 風敲竹 雲霧斂 雲松令 雲鬢亂 水仙子 水龍吟 水雲游 水漫聲
水調歌 水晶簾 鳳仙引 鳳池吟 鳳來朝 鳳求凰 鳳棲梧 鳳孤飛 鳳時春 鳳樓春
鳳樓吟 鳳蕭吟 鳳御杯 鳳凰間 雙雙燕 雙飛燕 雙燕兒 雙頭蓮 雙瑞蓮 雙聲子
雙帶子 雙韻子 雙紅豆 雙勸酒 雙荷葉 雙蕖怨 雙鴻鶉 斗百花 鬥百草 斗雞回
斗嬋娟 斗鵪鶉 無夢令 無俗念 無漏子 無錫景 太平時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轉 五供養 豐樂樓
豐年瑞 中央樂 開元樂 昇平樂 王孫信 木蘭花 見龍門 內家嬌 廳前柳 丹鳳吟
丑奴兒 飛來峰 比目魚 文風盛 烏夜啼 勸金船 引駕行 巴渝辭 元和令 元會曲
(五畫)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頹 玉京秋 玉京謠 玉京簫 玉竹斬 玉燭新 玉團兒 玉交枝
玉連環 玉蓮花 玉堂春 玉樓春 玉龍瑤 玉壺冰 玉闌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遲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涼 憶江南 憶江月 憶漢月 憶歲月 憶蘿月 憶人人
憶故人 憶王孫 憶君王 憶帝京 憶少年 憶仙姿 憶舊游 憶多嬌 憶餘杭 憶吹簫
憶悶令 憶章台 憶柳曲 憶秦娥 憶真妃 憶瑤姬 歸去來 歸去難 歸去曲 歸巴樂
歸平遙 歸國遙 歸國謠 歸字謠 歸自謠 歸朝歡 歸塞北 四字令 四時好 四邊靜
四園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塊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換頭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長生樂 長安女 長命女 長相思 長壽樂 長橋月
長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詞 白萱歌 白蘋香 白鴿子
白鶴子 東平引 東坡引 東陽歌 東原樂 東風寒 東湖月 古陽關 古梅曲 古傾杯
古調笑 古竹馬 永遇樂 永原樂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龍山會
龍吟曲 聖樂王 聖無憂 樂中悲 樂遜曲 撲粉蝶 撲蝴蝶 漢宮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橋柳 蘭陵王 瓜茉莉 北楊柳 擊裙腰 絲羅襖 犯胡兵 付金釵
冉冉雲 對玉環 鳥鳴澗
(六畫)
江城子 江神子 江南憶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兒水 江月令 江如練 江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平樂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邊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妝 西施錦
西地錦 西意曲 西意令 西夢令 西樓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慶千秋 慶長春
慶青春 慶宮春 慶春時 慶春歲 慶春澤 慶春深 慶同天 慶東原 慶清朝 慶宣和
慶春宮 曲入門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紅娘子 紅娘仔 紅梅引 紅樓引
紅窗聽 紅窗迥 紅窗睡 紅窗影 好女兒 好時光 好花時 好事近 好姐姐 好離鄉
好觀音 竹枝子 竹香子 竹馬車 竹馬兒 竹枝詞 竹牌兒 百字令 百字謠 百字字
百尺樓 百媚娘 百宜嬌 掃地花 掃地舞 掃地游 掃花游 掃市舞 陽關曲 陽關引
陽春曲 陽台曲 陽台路 陽台夢 過江龍 過龍門 過秦樓 過澗歇 行香子 行杳子
行不得 行路難 早梅香 早梅芳 早春怨 傷春曲 傷春怨 傷情怨 安公子 安陽好
安慶摸 回波樂 回波詞 回婆樂 回心院 華清引 華胥引 華荷媚 如夢令 如意令
如魚水 伊川令 伊州令 後庭花 後庭宴 喬木查 喬牌兒 字字雙 字字錦 羽仙歌
師師令 阮郎歸 吊嚴陵 奪錦標 買陂塘 邁陂塘 有有令 揚州慢 向天盞 向湖邊
似娘兒 紇那曲 齊天樂 關河令 庄椿歲 陣破樂 雪芳草 尋瑤草
(七畫)
花心動 花非花 花自落 花相容 花間意 花深深 花前飲 花溪碧 折紅梅 折紅英
折花令 折桂令 折丹桂 折柳枝 折楊柳 壽山曲 壽南山 壽星明 壽桃春 壽樓春
步花間 步虛聲 步虛詞 步步嬌 步蟾宮 應天長 應天良 應長天 應景樂 杏花天
杏花風 杏梁燕 沙頭雨 沙塞子 沙磧子 蘇台新 蘇武慢 蘇幕遮 芙蓉月 芙蓉曲
胡山青 胡音子 隴頭月 隴頭泉 快活三 快活年 閑中好 閑閑令 紗窗恨 紗窗怨
泠青沼 泛蘭舟 伴雲來 伴登臨 赤棗子 赤壁詞 聲塊令 聲聲慢 迎新春 迎春來
還京樂 還冠子 君不悟 君來路 拋綉球 拋球樂 村意遠 杜韋娘 極相思 楊柳枝
秀廂兒 秀碧宵 佛霓裳 何滿子 蒼梧謠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飲馬歌 訴衷情
陂搪柳 灼灼花 豆葉黃 禿廝兒 更漏子 忍淚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來 懷舊游
別仙子 弄花雨 吹柳紊 兩同心 連枝理 這橫山 雞叫子 沁園春 遠朝歸 陂堂柳
芰荷香
(八畫)
金字經 金明池 金明春 金歡帶 金浮圖 金盞子 金錯刀 金蕉葉 金菊香 金鳳鉤
金鳳調 金縷曲 金縷詞 金縷歌 夜飛樂 夜飛鵲 夜半樂 夜合花 夜來花 夜行船
夜如年 夜遊宮 夜遊朝 夜搗衣 青門引 青杏兒 青哥兒 青歌兒 青雲怨 青玉案
青衫濕 採桑子 采蓮子 采蓮令 采彩令 采綠令 采明珠 畫堂春 畫屏春 畫樓空
畫招郎 畫錦堂 畫娥眉 念奴嬌 念良游 念香衾 念離群 定風波 定風流 定西番
雨中花 雨淋鈴 雨霖鈴 國香慢 國門東 試羅香 試周郎 河滿子 河瀆神 明月引
明月斜 羅嗊曲 羅敷媚 武林春 武陵春 轉應曲 轉應詞 陌上花 陌上郎 卷春空
卷珠簾 撥不斷 撥棹子 駐馬聽 駐雲飛 佳人醉 使牛子 征部樂 拍球場 拙魯連
松梢月 杵聲齊 怕春歸 憐薄命 恆春令 乳燕飛 寶釵分 釵頭鳳 釣船笛 孤雁兒
詠搗練 賣花聲 卓牌子 魚兒賺 苗兒秀 話桐鄉 昆明池 沽美酒 貧也樂 於中好
油葫蘆 輪檯子 學士吟 拂霓裳 寶鼎現
(九畫)
春光好 春去也 春心盪 春雲怨 春歸怨 春色滿 春聲滿 春聲啐 春初臨 春草碧
春衫淚 春團圓 春宵曲 春曉曲 春麗景 春鶯轉 鞦韆索 秋月夜 秋夜雨 秋波媚
秋思耗 秋思夜 秋宵吟 秋景麗 秋蕊香 柳葉兒 柳長春 柳色黃 柳色新 柳初新
柳含煙 柳枝秋 柳梢青 柳梢春 柳腰輕 怨三三 怨回紇 怨王孫 怨春風 怨春歸
怨春閨 怨春郎 怨啼鵑 南鄉子 南柯子 南歌子 南平引 南樓令 南浦月 賀新郎
賀新涼 賀聖朝 賀熙朝 洞中仙 洞仙詞 洞仙歌 洞瀆神 點絳唇 點牌兒 點櫻桃
思遠人 思越人 思佳客 思帝鄉 相思子 相思令 相見歡 恨春時 恨春宵 恨來遲
垂絲釣 垂楊柳 垂碧柳 迷仙引 迷神引 拜新月 拜星月 選冠子 選官子 誤佳期
誤桃源 拾菜娘 拾翠羽 獨腳令 獨倚樓 劍氣近 劍器近 繞地游 繞佛樂 送征衣
送將歸 絳都春 絳桃春 絳黃龍 洛陽春 洛妃怨 掛金索 掛庭秋 祝英台 昭君怨
美人春 茭荷香 珍珠令 玲瓏王 柘枝引 麻郎兒 映山紅 帶馬行 胡搗練 絡絲娘
臨江仙 重疊金 哪吒令 荊州亭 帝春台 揮春墁 晝錦堂 耍孩兒 茶瓶兒 將進酒
香山會 煉丹砂 看花回 眉峰碧 亭前柳 勝勝慢 城頭月 相見歡 鍾離春
(十畫)
離亭怨 離亭宴 離亭燕 離庭宴 離別難 離香令 離苦海 離翠袖 宴清都 宴桃源
宴西園 宴山亭 宴瓊林 宴瑤池 桂枝香 桂枝秋 桂花明 桂華明 桂殿秋 破陣子
破陣樂 破字令 破齊陣 荷葉杯 荷乾杯 荷花媚 壺山好 壺中天 壺天曉 浣溪行
浣溪沙 浣沙溪 綉帶子 綉帶兒 綉停針 夏初臨 夏孤臨 夏雲峰 桃花水 桃花落
海棠花 海棠春 凄涼犯 凄涼調 戀情深 戀香衾 留春令 留客住 偶相逢 特地新
鬼三台 倒垂柳 逍遙樂 莫思歸 悟黃梁 淅江靜 倘秀才 凌波曲 涼州令 唐多令
調笑令 粉蝶兒 鴨頭綠 酒泉子 閱金經 家山好 高陽台 澗底松 真珠簾 珠簾卷
搗練子 浪淘沙 喚春愁 啄木兒 剔銀燈 透碧宵 倦尋芳 鴛鴦夢 薄命女 愛孤雲
(十一畫)
惜分飛 惜紅衣 惜分釵 惜雙雙 惜余歡 惜余春 惜余香 惜春容 惜春令 惜春郎
惜春纖 惜春姿 惜花春 惜黃花 惜瓊花 惜奴嬌 惜芳菲 惜寒梅 望江東 望江怨
望江南 望江梅 望仙人 望湖人 望湘人 望仙門 望仙樓 望遠行 望梅花 望梅潮
望夫歌 望春回 望書歸 望海潮 望秦川 望蓬萊 夢江口 夢江南 夢仙游 夢行雲
夢芙蓉 夢揚州 夢還涼 夢魂香 夢橫塘 探道子 探花慢 探芳訊 探芳新 探芳信
探春令 探春慢 清平樂 清平調 清江行 情江曲 清和風 清商怨 清波引 梅花句
梅花引 梅月圓 梅和柳 梅弄影 梅已謝 剪牡丹 剪征袍 剪湘雲 剪朝霞 黃金縷
黃鍾樂 黃鶯兒 黃鶴引 漁家傲 漁家樂 漁父樂 漁歌子 梧桐兒 梧桐影 梧桐樹
梧葉兒 雪花飛 雪獅兒 雪綠蓑 混江龍 混羅衣 彩雲歸 彩鳳飛 情天久 情久長
脫布巾 脫布衫 擲半浣 擲金錢 瑣窗寒 瑣寒窗 綺羅香 綺秦怨 菊花天 菊花新
深院月 深院靜 綠頭鴨 萍宮春 謁金門 蕭蕭雨 章台柳 梁州令 婆羅門 淮甸春
唉乃曲 得勝令 甜水令 掉角兒 麻郎兒 祭天神 尉遲杯 眼兒媚 寄生草 第一花
維揚好 接賢賓 淡黃柳 控春令 添添春
(十二畫)
喜春來 喜遷鶯 喜朝天 喜連聲 喜常新 謝池春 謝秋娛 謝秋娘 謝新恩 朝天子
朝中措 朝天樂 朝天懶 鎖窗寒 鎖寒窗 鎖陽台 寒食詞 寒松嘆 寒連新 臘梅花
臘梅香 臘前梅 落梅風 落花時 散天花 散餘霞 越江吟 越溪寒 御街行 御帶花
普天樂 普賢歌 賞先春 賞花時 最高樓 最高春 悲中樂 悲哉行 番搶子 番卜算
森春慢 期夜月 聒龍謠 濺羅裙 景龍燈 渭城曲 渡江雲 雁後歸 遐方怨 黑漆弩
縷金金 集賢賓 喝大令 葛浦曲 敬天花 道成歸 湘妃怨 替人愁 晚雲高 隔簾聽
款殘紅 琵琶仙 崐綉毯 攪琵琶 滯人嬌 淚紅雲 蕊珠間 紫玉簫 晴偏好 紫騮馬
(十三畫)
滿江紅 滿官花 滿園花 滿路花 滿庭花 滿庭芳 滿庭霜 滿朝歡 滿院春 錦花香
錦上花 錦帳春 錦園春 錦堂春 錦纏道 解火令 解佩令 解佩環 解連環 解語花
解春風 解冤結 瑞雲濃 瑞飛好 瑞龍吟 瑞鶴仙 瑞鷓鴣 愁風月 愁春來 愁倚闌
感皇恩 感恩多 感庭秋 新水令 新水命 新安路 新念別 塞垣春 塞里春 塞翁吟
摸魚兒 摸魚子 照紅梅 照碧桃 鵲橋仙 鵲踏枝 楚天謠 楚雲深 鼓笛令 鼓笛慢
意不盡 意難忘 獻衷心 獻仙音 殿前歡 殿前催 樓上曲 驀山溪 蓬萊閣 虞美人
蜀溪春 鹽角兒 鋸解令 謫仙怨 頻載酒 催花樂 遙天奉 攬掙琶 鮑老催
(十四畫)
碧雲深 碧美蓉 碧玉簫 碧牡丹 碧桃春 碧夢 瑤池宴 瑤池燕 瑤花慢 瑤階草
翠羽吟 翠華引 翠園枝 翠樓吟 舞春風 舞楊花 舞迎春 舞馬詞 暮雲碧 暮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 摘紅英 賽紅娘 賽天香 瀟湘曲 瀟湘神 瀟瀟雨 滴滴金 酷相思
醉江月 箜篌曲 熙州慢 睿思新 慢卷紬 福馬郎 滾綉球 願成雙 疊蘿花
(十五畫)
醉中天 醉太平 醉公子 醉鄉春 醉紅妝 醉花間 醉花番 醉花蔭 醉花春 醉思凡
醉思仙 醉妝詞 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風 醉東風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園 醉扶歸
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萊 醉垂鞭 醉瑤瑟 燕歸來 燕歸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鶯語 踏枝間 踏歌詞 踏青游 踏春遊 踏莎行 踏陽春
踏雲行 踏馬陣 橫塘路 蝴蝶兒 蝶戀花 蕃女怨 擷芳詞 鶴沖天 鞋兒曲 懶畫眉
醋葫蘆 憐薄命
(十六畫以上)
撼庭秋 鸚鵡曲 穆護砂 澡蘭香 鏡中人 贊成功 贊浦子 鷓鴣天 鷓鴣詞 霜天曉
霜花膄 霜葉飛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檐前缺 濯香令 鬢雲松 鬢邊華 攀鞍態
露華慢
(四字)
一江春水 一枝花犯 二十四會 八聲甘州 八節同歡 九重春色 人在樓上 卜運算元慢
十六字令 大江東去 大刀將軍 小重山令 小樓蓮花 小鎮西犯 千秋萬歲 千秋歲引
萬年歡慢 萬斯年曲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三台春曲 三調笑令 山鎮西犯 馬家春慢
女冠子慢 天下樂令 雲淡秋空 少年游慢 雲鬢松令 木蘭花令 木蘭花慢 無愁可解
風中柳令 風大松慢 鳳棲梧桐 氏州第一 月上瓜州 月上海棠 月照梨花 六州歌頭
丑奴兒令 丑奴兒慢 丑奴兒近 雙頭蓮令 不如歸去 水調歌頭 長命女令 長亭怨慢
長相思令 撲蝴蝶近 公無渡河 玉水明沙 玉樓春令 玉臘梅枝 漢宮春慢 玉連環影
如此江山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西江月慢 西平樂慢 西子妝慢 西施愁春 傳言玉女
朱奴兒犯 燈月交輝 紅林擒近 紅情綠意 尹州三台 麥秀兩岐 並蒂芙蓉 明月逐來
沉醉東風 迎春樂令 花犯念奴 泛情波偏 花上月令 慶春澤慢 應天長令 應時明近
應天長慢 慶清朝慢 魚游春水 魚水春來 魚水同歡 村裡逐鼓 送大守詞 法駕道引
訴衷情近 採桑子慢 賣花聲煞 畫堂春慢 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 空亭日暮 侍香金童
夜鳥飛慢 卓牌子慢 戀芳春慢 青山濕遍 羅敷夜歌 念家山破 祝英台近 皂羅特髻
洞庭春色 洞仙歌慢 玲瓏四犯 浪淘沙令 浪里來煞 宮中三台 宮中調笑 春風裊娜
春早湖山 繞地游慢 思焦客令 粉蝶兒慢 金碧芙蓉 閨怨無夢 相思令兒 賀聖朝影
頌聖朝影 燭影搖紅 壺中天慢 烘春桃李 秋色橫空 秋光滿目 惜黃花慢 惜雙雙令
惜余春慢 夢玉人引 唱調笑令 高山流水 搗練子令 雪月先交 雪月交光 黃河清慢
漁父家風 得春令慢 鹽角兒令 海天闊處 海棠花令 海棠春令 晚香時候 晚雲烘月
拜星月慢 楚宮春慢 綠鸞歸令 錦堂春慢 喜遷鶯令 郭郎兒慢 瑞鶴仙影 銀河浮槎
庭院深深 望雲灘引 望花花令 福壽千春 刷子序犯 婆羅門引 換巢鸞鳳 越女鏡心
踏莎美人 暗香疏影 隔浦蓮近 隔溪棲令 隔溪梅令 疏簾淡月 紫萸香慢 紫花兒序
湘春夜月 鵲橋仙令 愁春未醒 愁倚闌令 貂裘換酒 宴春台慢 虞美人令 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 感恩多令 霜天曉角 謝春池慢 霓裳羽衣 轆轤金井 轆轤仙影 露華春慢
鬢雲松令 瀟湘夜雨 驪歌一疊 惠蘭芬引 荔枝香近
(五字)
三犯渡江雲 三犯錦園春 大江西上曲 五福降中天 五綠結同心 月底修簫譜 玉人捧露盤
玉女迎春慢 玉女逢春慢 玉樹後庭花 玉女搖仙佩 玉珥墜金環 東風齊看力 東風吹酒面
東風第一枝 四犯剪梅花 四笑江梅引 江月見重山 江城梅花引 西湖明月引 後庭花破子
紅杏泄春光 飛雪滿群山 快活年近拍 扶醉去春寒 花發沁園春 花雪滿堆山 送入我門來
明月逐人來 明月生南浦 明月棹孤舟 金人捧露盤 金菊對芙蓉 金盞倒垂簾 巫山一片雲
巫山一段雲 採茶煮春碧 泛情波摘遍 轉調二郎神 轉調踏莎行 捉拍丑奴兒 細雨鳴春沼
荷葉鋪水面 春從天上來 春夏兩相期 春雪問早梅 桃源憶故人 桃園憶故人 鈾帶長中空
高平探芳新 缺月掛疏桐 郭郎兒近拍 偷聲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 減字浣溪沙 添字浣溪沙
添字採桑子 清風八詠樓 梁州令疊韻 綠孟舞風輕 弦曲獻仙音 番馬舞西風 晴色入青山
喝馬一枝花 銅人捧露盤 闌干萬里心 扁舟尋舊約 隔浦蓮近拍 愁倚闌干令 梅子黃時雨
新雁過妝樓 桂花鎮南枝 攤破江城子 攤破丑奴兒 攤破採桑子 攤破浣溪沙 鶯聲繞紅樓
滿路花捉拍 琴瑟相思引 琴調相思引 瑤台第一層 瑤台聚八仙 黃鶴繞碧樹 徵招調中腔
醉吟仙小品 驟雨打新荷
(六字以上)
九重春色萬年 望月樓羅門引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序第一 瀟湘逢故人慢 鳳凰台上憶吹簫
❺ 什麼是並帝蓮花!
並蒂蓮有「花中君抄子」之稱,是荷花中的極品,象徵著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並蒂蓮,莖桿一枝,花開兩朵,可謂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徵。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並蒂蓮被譽為愛情的象徵,諭意夫妻恩愛,美滿幸福。 並象徵男女愛情纏綿;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 民間傳說中,並蒂蓮的出現是吉祥之兆。
❻ 崑山玉山鎮哪裡好玩
沒有好玩的地方啊,
崑山好玩啊 最值得玩5個即可(
歷史悠久的崑山,古稱"鹿城"。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曾誕生過著名愛國主義學者顧炎武、散文家歸有光、畫家龔賢。更是被譽為"百花園中一株幽蘭--崑曲"發源地。
1、陽澄湖
陽澄湖,碧水如鏡,其水上風情園,是陽澄湖旅遊度假區首期開發的項目之一。
陽澄湖水上風情園佔地3.6公頃,目前已形成了一個集吃、住、游、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游樂中心。遊客可以在此歡游暢泳,搏浪嘻水,感受水之親情,其游意不亞於北戴河。
巴城陽澄湖旅遊度假中心位於崑山市北部,風光旖旎,被陽澄湖、巴城湖、鰻鯉湖、傀儡湖、雉城湖所環抱,放眼五湖連漪,波浪萬頃,水天一色。
度假中心內的新上海威尼斯度假村陽澄湖度假村為您提供休閑度假、放鬆心情的好去處。
馳名中外的陽澄湖大閘蟹及眾多的美味佳餚將一飽您的口福。
陽澄湖旅遊度假中心的主要景點有:大上海高爾夫俱樂部、陽澄湖水上風情園、彩彈射擊中心、垂釣中心。
2、丹桂苑
以"回到大自然"為主題的丹桂苑是由香港丹桂企業集團與江蘇省崑山華建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的一家大型綜合性體現大自然風光的主題公園,整個園區耗資五億元人民幣。
公園以種植各類花卉為主,是一家集游覽度假與大型苗木花卉生產科研為一體的娛樂觀賞區,總佔地面積為1248畝。
丹桂苑位於崑山市南港鎮境內的蘇虹機場公路旁,鄰近國際著名的"水鄉周庄"及"新加坡工業園區",周圍有四個著名的國際高爾夫俱樂部。
園內首期工程設有以下項目:
荷花池及飛瀑、羅漢果、銀杏廣場、玫瑰園、蘭花館、陰山植物館、小運河、
野生動植物保護區、釣魚台、兒童天地、孔雀台/鴿子館、鹿園、
花卉苗木市場、遊船、河畔餐廳/荷花池餐廳/露天茶座/表演台、燒烤場、度假屋。
3、澱山湖
被稱為上海"後花園"澱山湖鎮的澱山湖,地處崑山東南隅。澱山湖湖水清澈,泊灣盤曲,岸線多變,形成了獨特的澱山湖風光。
澱山湖南岸的仿古大觀園,水上運動場,上海國際鄉村俱樂部等景點和建築互連成片。
澱山湖旅遊度假中心位於風景秀麗的澱山湖畔,建有東方國際游樂園、旭寶高爾夫俱樂部、格蘭特國際遊艇俱樂部等一批娛樂休閑度假項目,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水質清澈的澱山湖畔。
4、錦溪
錦溪(曾名陳墓),千年歷史文化名鎮,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國畫大師劉海粟贊譽為「江南之最」。
錦溪,以溪得名。志載:「一溪穿鎮而過,夾岸桃李紛披,晨霞夕輝盡灑江面,滿溪躍金,燦若錦帶,所以得名『錦溪』」。南宋金兵入侵,孝宗帝及寵妃陳氏途經於此,後陳妃病歿,水葬錦溪,孝宗下旨在五保湖畔構築古蓮禪寺,為陳妃護墓誦經,古鎮亦御旨更名「陳墓」。1992年10月8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復錦溪原名。
錦溪,因水成街,澤浸環市,橋廊相連,街巷逶迤……二千餘年的歷史文化積淀,為錦溪造就了諸多人文景觀、名勝古跡和無數獨具明、清特色的建築,以及「三十六座橋、七十二隻窯」的古老民謠。如今,錦溪正以千年歷史文化為底蘊,以古鎮、古橋、古河為依託,積極開發文化旅遊特色品牌,首創國內唯一的「中國古磚瓦博物館」,先後推出華東第一古董博物館、中國陶都紫砂博物館、中華歷代錢幣珍藏館、東俊根雕藝術館、華夏奇石館、華夏天文館等民間博物館,以及展現錦溪深厚文化底蘊的「金石人家」篆刻藝術館、「柿園」書法碑帖藝術陳列館、張省美術館和錦溪傑出人物館,不斷提升錦溪旅遊之文化品位,精心打造「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
5、千燈
古鎮千燈,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鎮,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年的歷史,是明末清初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愛 國學者顧炎武先生的故鄉,其名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直激勵著天下無數仁人志士。
千燈在崑山東南角,蘇虹機場路穿鎮而過,交通十分便捷。古鎮物華天寶,人文薈萃,素有「金千燈」之 美稱。
遠在新石器時代,這里已有先氏生存繁衍,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她美麗、富饒、古老而充滿生機,至今仍保留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棋盤式格局和「小橋、流水、人家」的古樸風貌。現有的「三寶」即秦峰塔、少卿山、亭林墓被命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園一條街,九橋四十景、歷史千餘年,偉人顧炎武」這是古鎮的真實寫照。
如今,古鎮千燈保存完好的景點有:我國明清之際傑出的思想家顧炎武故居,始建於梁天監三年(503年) 的秦峰塔,素有」土建築金字塔「之稱的少卿山,石板街和一線天及水秀橋麗的明清古石橋。顧炎武的故鄉——千燈,遊人來此,即可尋勝、訪古,縱情水鄉特色,又可體驗江南風情,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
❼ 有關荷花的作文
1.「金粉紅的荷花,黃綠色的蓮蓬,隨風搖擺,左右、左右、左左左右右、右右右左左,深、淺綠的荷花做飾物……」一陣風吹來一陣歌聲,啊,這是去看荷花後的我在唱歌呀!
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荷花,一到荷花池邊我便立刻奔了過去,,一個個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兒大得似玉山,恨不得伸手去撫摸;一朵朵似開似閉的花,像害羞的姑娘,露出瘦小嫩黃的蓮蓬;一個個大蓮蓬上還連著枯萎未落的荷花瓣,像生病的小孩快脫離病魔,活潑極了。真美!
看過美麗多嬌荷花,我又欣賞起毫不起眼的荷葉來,雖說毫不起眼荷葉可是,沒了它的襯托荷花不在美麗多嬌,。你看,那張荷葉好大好大,大得比天大;你瞧,這張荷葉太小了,小得螞蟻都呆不住;你看那張荷葉還沒有張開呢,從兩邊往裡卷;你瞧那張合葉已經張開了,給小魚兒當遮陽傘。
後來來了幾個村民,他們拿著竹竿,上面綁著鐮刀,原來他們是來割蓮蓬的,於是我對一位阿姨說幫我采個蓮蓬,好心的阿姨給了我5朵荷花和4個蓮蓬,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
於是我又仔細看起了蓮蓬,這蓮蓬軟綿綿的,呈圓錐體狀,上面有一個個圓孔,裡面結著一個個蓮子,蓮子探出一個個小腦袋。我輕輕地掰下一個蓮子,成熟的蓮子殼呈紫色,有點像個栗子,剝下殼,裡面是白白的蓮子,咬一口,有一點淡淡的甜味,像紅薯的味道。
「金粉紅的荷花,黃綠色的蓮蓬,隨風搖擺,左右、……」又是誰在唱歌,哦,還是我在唱歌。
2.我愛荷花,我愛她的美麗,我愛她的真情。滿池的荷花,滿池的碧水、滿池的碧葉映襯著,她們不就像一個個獨站高閣看風景的白衣素女。你看她們的臉,不搽粉黛,自然白凈,就像暖玉一樣,絲毫沒有一絲人間煙火味;你再看她們的身姿,穿著綠裳,挺著脊樑,可不是女中的男兒。當有風吹過後,你還可以聞到她們散發出的清香,那淡淡的清香多像懷春女子細微喘息,我立刻就怦然心動了,原來再美麗,再超凡的女子也有動心的時候。更何況,在炎炎夏日下,只有她們看起來還那麼清爽,感覺到還是那麼清涼。
我還愛荷花,愛她平易近人、處處為家、處處美麗的性格,試問世間又有幾多花能做到這點呢。你看牡丹,嬌艷豐滿,猶如皇室的寵兒,更像楊貴妃,只可遠觀而不敢近瞧。再看看玫瑰,好養是好養,可是帶刺,像凄婉的愛情,或者悲壯的愛情,或者悲烈的女子,讓人想不到一絲溫暖。而曇花,孤僻異常,從來不白天開放,你非得夜間看她,而且美麗那麼短暫,有句成語專門寫她的:「曇花一現」。荷花就不同了,從偏遠的山區到城市的花園,從村邊的池塘到祖國的名湖,從農家小院到富貴人家的花池,到處都能欣賞到她,只要你給她土壤,給她水,給她說得過去的溫度,她就安家落戶,不會在意你的貧富,不會在意你名聲大小,也不會因為肥料而喋喋不休,更不會長出刺來或夜間開放。你若喜歡,還可以摘下一枝,拿在手中,或者放到花瓶里,當戀人看到了,一定會贊嘆不已。
難怪無數個詩人欣賞她們,愛她們,為她們賦詩寫文,你看看那些不同年代,不同性格,有著不同經歷、情感的名人哪個不傾倒在她的身邊。宋周敦頤一篇《愛蓮說》就名垂千古了,那一句「予獨愛蓮之處淤泥而不染」贏得了多少清高之士的贊許,贏得了多少同感之人強烈的共鳴。再看看大詩人李白稱贊荷花,在他的眼中,荷花竟然成了艷麗無比的女子,在陽光的照耀下頓時散發出無比得絢爛,異常誘人,用「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的詩句形容不足為過。當然,寫荷花的詩句還有很多,比如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成了夏日風景的製造者;比如樂府詩「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荷花的生活情趣頓現紙上;比如王昌齡《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我想荷花應該詩人見到過的美貌女子吧;比如石濤《荷花》「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荷花竟然成了詩人的嬌妻,還那麼溫柔賢惠。他們都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向我們展示了荷花的動人,也把詩人的欣賞之情寄於之中,更是千古傳頌。
其實,不管就個人喜好,還是荷花本身的魅力,以及無數個詩人對其的眷戀,荷花都不得不成為我的心愛。
3.暑假期間,我來到了公園。
一朵朵迷人的荷花,把我迷住了。輕輕地走向飄著一陣陣清香的荷花池邊,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個少女,穿著粉紅色的衣裳,在荷花池裡翩翩起舞。
我看到了,看到了一個個花骨朵兒,每一個都是含苞欲放的,像一隻上當了的小昆蟲,在敵人的窩里掙扎著,一片片大大的荷葉,在水面上停著。瞧!有隻青蛙跳在荷葉上,還不停的"哇哇"叫呢!我看了看周圍的環境,看見一位小女孩在荷花池邊畫畫,她在很仔細地畫畫,好像在想:"我得認真畫畫,不然畫錯了,就不漂亮了。"那荷葉上的露珠圓圓的,像是一顆永不熄滅的夜明珠,閃著金光,顯得這些龐大的荷葉更美了。古人說的好:"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那一朵朵的荷花跳著優雅的舞姿,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們。
瞧!小女孩把畫畫好了,她畫的比荷花池裡的荷花神氣,她的畫比真的還要美。
這些一朵朵的荷花不怕嚴寒酷暑,不怕狂風暴雨。雖然,天天忍受那麼長時間,但它們還是挺著優雅的身姿。我看著看著,不約而同的跳起舞來……
天色漸漸晚了,我停了下來,看見那位小女孩已經離開了公園。我看了看荷花池,也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❽ 奉酬盧給事雲夫四兄曲江荷花行……的常見問題是什麼
標題 奉酬盧給事雲夫四兄曲江荷花行…… 作者 韓愈 年代 唐 內容 曲江千頃秋波凈,平版鋪紅雲蓋明鏡。大明權宮中給事歸,走馬來看立不正。遺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驪目。我今官閑得婆娑,問言何處芙蓉多。撐舟昆明度雲錦,腳敲兩舷叫吳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負雪崔嵬插花里。玉山前卻不復來,曲江汀瀅水平杯。我時相思不覺一回首,天門九扇相當開。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 注釋 【注釋】:
❾ 江西蓮花有什麼特產
江西風味特產
南昌特產
風味烤鹵 南昌米粉 石頭街麻花 麻辣燙 油炸小品
李渡毛筆 丁坊酒 南昌瓷板畫像 胡卓人蘄蛇葯酒
九江特產
九江羽絨製品 九江陳年封缸酒 星子金星宋硯 修水寧紅茶
九江桂花酥糖 瑞昌山葯 鄱湖銀魚 廬山雲霧茶 湖口豆豉
贛州特產
南康無核毛桔紅柚 南康粉蒸肉 安遠柑桔 會昌大果金柑
麥飯石高級保健茶 興國甜橙 龍南坳背梨 崇義陽嶺茶 盤古銀毫
棉棗 盤龍牌高級絞股藍綠茶 牛心柿 小布金桔 南康辣椒醬
撫州特產
崇仁麻雞 南豐蜜桔 黎川食用菌 華綠保健蛋 資溪板栗 廣昌白蓮飲料
名優特產
廬山雲霧茶
廬山雲霧茶產於「奇秀甲天下「的廬山。在國際茶葉市場上是深受歡迎、供不應求的高檔商品。「幸飲廬山雲霧茶,更識廬山真面目」,這詩一般的贊語,足以說明它的地位和價值。
廬山雲霧茶有"六絕":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
婺源茗眉綠茶
婺源茗眉綠茶,素以「珍眉」著稱。形細嫩如眉,質幽香如梅,是婺源綠茶中的珍品,全國名茶之一。
茗眉綠最突出的特點是嫩芽纖纖如眉,條索緊結壯實,葉底碧綠有光,香味鮮濃醇厚,湯色清澈明亮。飲者曾有「一見頓覺清爽,再飲精神更旺」的贊語。
遂川狗牯腦茶
狗牯腦茶,是江西珍貴名茶之一。它產於羅霄山脈南麓支脈,遂川縣湯湖鄉狗牯腦山。此茶的特點和其他茶葉迥然不同,它葉片細嫩均勻,碧色中微露黛綠,表面覆蓋一層柔細軟嫩的白毫,茶葉五至七片,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黃,茶味清涼、芳醇、香甜,沁人肺腑,口中甘味經久不去。
井岡翠綠茶
井岡翠綠茶產於海拔八百餘米,群峰環抱,佳木蔥郁,雲霧縹緲的井岡山茨坪。井岡翠綠茶有「色澤綠、湯色綠、葉底綠」三大特色 。
浮紅茶
景德鎮不但瓷器享譽寰,還生產一種名叫「浮紅」的名貴紅茶。
「浮紅」起始於清代末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浮紅」以色、香、味皆優而受到人們的稱道,一向被視為茶中珍品。著名詩人白居易在長詩《琵琶行》里,就有「商人重得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的描寫。在一九一五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曾榮獲金質獎章。現在「浮紅」已經遠銷世界上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九龍茶
九龍茶產於安運縣境內海拔一千多米的九龍山上。這里地勢高峻,巒峰重疊,山青水秀,樹木茂密,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終年雲霧繚繞,土壤肥沃,極宜於茶樹芽葉的生長。
九龍茶採制嚴格。《安運縣志》記述:「日有雨不採,晴有雲不採,晴采之,蒸之搓之,拍之焙之,穿封之」。可見其鮮葉採摘之細致講究,製造工藝之精巧。
瓷器
景德鎮是馳名中外的「瓷都」。景德鎮的瓷器,質地光潔,色釉絢麗,品種繁多,造型優美,裝飾新穎,技藝精湛,享譽古今。
文房四寶
李渡毛筆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傳說秦代蒙恬以明「柳條筆」不久,咸陽人郭解和朱興由中原流入江西臨川要渡一帶,傳授制筆技藝。經過世代相傳,逐步形成一套獨特的制筆工藝,博得了歷代詩人墨客的青睞贊譽。
婺源縣是江西的一塊寶地,這里山青水秀,風景如畫,文房四寶之一的婺墨也以「落紙如漆,萬載存真」的特色受到世人的推崇。
鉛山連史紙,是江西歷史悠久的傳統名產。早在明朝嘉靖年間就有很大發展,享有「妍妙生輝」的稱譽而聞名於世。
玉山縣玉山下錦溪之濱有奇石,石色蒼青有光澤,石質純凈,偶有金星數點,石之細美猶如絲羅紋理,取之制硯,曰羅紋硯。
金星硯又名金星宋硯。硯石中散嵌著金色雲母,閃閃發光,因而得名。
馳名中外的龍尾硯是我國四大名硯之一。產於江西婺源縣龍尾山,由於婺源從唐代武德元年率到宜和三年,一直屬於歙州,所以過去稱歙硯。從唐代開元年間開始,已經有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龍尾硯的特點是:石質堅韌,紋理慎密,澀不留筆,滑不摳墨,貯水不耗,歷寒不冰,久經磨研,平而不凹,就硯壁而言,有桃型、鍾型、琴形等,硯台水池為月池、天池、靈芝池、荷葉池等,圖案有浴牛、聽雨、秋聲、飛帶等十八種。
山地特產
贛州市山地特產贛南蜜瓜,九龍茶,花姑,山香園片,安遠相橘,紅瓜子,紅砂糖,中華獼猴桃,贛州麻通,綠涼苦瓜酒。
吉安縣山地特產吉安樟腦,吉安樟木箱,大汾摺扇,泰和烏骨雞,新干商洲枳殼,遂川金桔,峽江魚時魚,遂川生薑。
土特產品
香茹、木耳、石耳、玉蘭片
茶葉
雙井綠、眉峰雲毫、甜茶、山峪茶、鳳凰舌尖、仙姑茶、雷峰尖茶、屏峰針尖、白鶴羽尖、鳴山仙茶、楊儲峰、龜山毛尖、寶峰雲霧等
副食
糟魚、大板瓜子、紅棗、香菇、竹筍、黑芝麻、滿口香炒貨等
萍鄉煙花 TOP
萍鄉煙花生產始於本世紀六十年代,發展迅速,現已有煙花品種六百多個,遠銷日本、美國、香港、法國、德國、泰國等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萍鄉煙花分高空火箭類,地面旋轉類、地面禮花類、地面花筒類、造型玩具類、釘輪吊掛類、手持類、葉珠類、蕪茜花類等九大類。其燃放起來,造型多異,璀燦多姿、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出口煙花中的「彩盤花」、「菊花滿圖」、「銀河」等二十多個品種分獲省、部級優質榮譽證書。上栗出口煙花廠生產的「彩盤花」被國際煙花協會品評為一級品,蘆溪出口煙花廠生產的「群猴鬧天空」曾在國際高空煙花展出一舉奪冠,該廠因而被國外譽為火箭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