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舞蘭花指
1. 給我幾張唱戲時翹蘭花指手勢的圖片
蘭花指(掌)作為中國舞蹈以及戲曲中特有的一種基本手型,有著獨特的傳統審美內特徵,具有中容國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趨向。手勢的圖片如下
(1)中國舞蘭花指擴展閱讀:
花指在戲曲中的發展及文化精神
在戲曲中,蘭花指手型小生也常用,是他們顯示儒雅的標志。據古籍記載,蘭花指品鑒之口訣為:鉤、柔、白、瘦。鉤,即彎曲;柔,即柔軟;白,即白皙;瘦,即瘦削。達到此標准方可稱為極品:鉤似圓月,柔若無骨,白如玉石,瘦勝麻稈。
蘭花指指法甚為繁復,有上翹下翹、前翹後翹、左翹右翹、正翹斜翹等等(有的難度極大,翹起來後可以仰貼在手背上),再輔以不同的角度和動作的快慢,當真是賞心悅目、曼妙多姿。
2. 中國舞蘭花手勢怎麼轉
大拇指與中指指節微貼,使虎口自然與手掌合攏,形成以中指為主要用力點,帶動其餘3指指尖上翹的形態。
以蘭花掌做准備,將手臂放置於胸腹之間的位置,形成一個圓弧狀,並且要做到沉肘。拇指與食指相貼搭,食指與其餘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大拇指與中指鬆弛地相搭連,形成O狀,同時,食指伸出上翹,其餘兩指鬆弛地與中指並攏,形成秀麗的指形,是為蘭花指。
順風旗:山膀與托掌的組合手位,手以掌形,手臂要朝前成長弧形,手臂要略低於你的肩膀,要做到沉肩,松肘,將手掌往外推。
(2)中國舞蘭花指擴展閱讀
蘭花指(掌)作為中國舞蹈以及戲曲中特有的一種基本手型,有著獨特的傳統審美特徵,具有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趨向。但學術界公認為蘭花指(掌)起源於古印度佛教儀式中的手印。
舞蹈中的蘭花指的「指」字可有兩種闡釋:一種是作為動詞,表示指示方向或其他示意動作。其動作要領為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彎曲,拇指指面輕貼中指指尖,拇指勿壓中指指甲,表演時,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
另一種是作名詞之用,表現一種自然形態,自我表示或動作呈現,又稱蘭花掌,通常與其他動作之用,是靜態的。其動作要領是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微彎,拇指指面輕貼中指第一至第二關節處,手指自然彎翹、放鬆,太用力會使手形僵直,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使用者也只限定女性專用。
3. 蘭花指的舞步
優雅,輕輕的
4. 蘭花指訓練目的
我嘗試著回答一下。以「舞者把手打開」這樣一個動作為例,做的動作都是手從大約面前胸口高度開始,停在身體側面。
一個芭蕾舞者:
舞者的手背會微微向遠推出,頭微微傾斜,看向手的方向,在後背的帶動下,手肘到達打開的位置,隨後手肘幾乎只動很小的范圍,慢慢把手臂打開。
(隨便找了一個動作,不是所有的都這樣)
然後一個古典舞舞者
手在出之前先會由身體帶著往反方向擰。手是蘭花指,出手時眼神跟隨手指,然後在手的運動路線上,伴隨著上身的扭轉和傾斜。
一個街舞舞者(hiphop):
這個動作只有兩格,hiphop的節奏很快,舞者迅速地完成了動作。在動作開始前,身體有較大的收縮動作,胸大肌會帶動手臂收回。然後後背肌肉迅速發力,完成舒展的造型。然後很快又開始下一個動作了。
(這里腿那裡畫的不夠准確,但是hiphop是個全身都在動的動作又不能不畫腿,對付看吧。)
爵士舞(jazz,偏日韓)
歐美向的jazz跟上面hiphop沒有差別很多。胸背的大肌肉在主導動作,配合全身的協調力量。
日韓向的jazz有一點不同。
打開的動作有時候是依靠手臂的外旋力量完成的,而不是胸背肌肉。在動作迅速完成後,有一個肢體瞬間放鬆的過程。
歐美的jazz也有放鬆,比較起來,日韓的「放鬆」更強調主動意識下的鬆弛。
總結一下:
全身帶動/局部帶動的區別:本答案中沒有出場的拉丁舞,極其強調身體的作用,手臂幾乎不會自己獨立動作(現實中看到胳膊胡亂揮舞的那是老師教得差)
古典舞里動作要始於……氣息?手不是平白無故動起來的,要靠身體引導,但是又不是完全靠身體。
街舞(hiphop為代表)的手臂傾向於跟身體協同發力,沒有誰帶誰,一起用力達到最大的幅度。
日韓jazz里部分動作是手臂用力帶動身體。
芭蕾是身體保持自己的穩定,手臂通常獨立運動。
肌肉的發力形式(是瞬間還是持續),肌肉的對抗模式(是協調運作還是有對抗),節奏,時長。。。區別有非常非常大。
寫完了。
5. 古典舞手位的手勢是什麼
(1)單山膀:
小踏步,身體面向1點,目視8點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右手順胯向下經體側撩掌至頭的前上方,然後蓋掌或者切掌至胸前,微扣腕向右拉開,至上臂與肩同平為止,身體面向2點,頭轉向8點。
(2)雙手膀:
丁子步或小踏步,身體面向1點,目視8點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眼隨右手拉成單山膀,然後眼隨左手拉成雙山膀,眼亮相於2點上方。
(3)順風旗:
小踏步,左手拉山膀,同時右手直接向上撩至托掌位,眼隨右手亮相於八點斜上方。
(4)雙托掌:
丁字步或小踏步,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雙手經體側撩至頭上,蓋掌於胸前交叉,向下分掌再撩掌至托掌位,眼隨右手亮相於8點下方。
(5)托按掌:
丁字步或小踏步,雙手叉腰准備。動作時右左手交替胸前晃手,成右托掌位,左按掌位,身體面向2點,眼亮相於8點斜上方。
(5)中國舞蘭花指擴展閱讀:
1、中國式古典舞
中國的古典舞創立於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稱作「戲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於戲曲與舞蹈之間的混合物,也就是說還未完全從戲曲中蛻變出來,稱它為戲曲,它已去掉了戲曲中最重要的唱與念;說它是舞蹈,它還大量保持著戲曲的原態。
2、歐洲古典舞
一般都泛指為芭蕾舞。芭蕾,系法語Ballet的音譯。歐洲各國的古典舞劇統稱為芭蕾,是一種以歐洲古典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綜合音樂、戲劇、舞台美術等藝術形式的舞蹈品種。
由於其表演技術上一個重要特徵是女演員要穿特製的足尖舞鞋並用足尖立地跳舞,所以俗稱「足尖舞」。相傳,芭蕾最早起源於義大利,而形成於法國,十八世紀傳入俄國。
3、印度式古典舞
由婆羅多、卡塔克、卡達卡利、曼尼普利、奧迪西和庫契普迪六大傳統舞系組成。其主要藝術特徵是舞蹈動作節奏、韻律鮮明,造型性強,具有豐富內涵的多姿多彩的舞蹈啞語手式和細膩的面部表情。
6. 舞蹈中標準的蘭花指
動作要領: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彎曲;拇指指面輕貼中指指版緣;拇指勿壓扣中權指指甲;小指僵直會使手形不自然;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
1、女:蘭花掌,動作:大拇指與中指指節微貼,使虎口自然與手掌合攏,形成以中指為主要用力點,帶動其餘3指指尖上翹的形態;
(6)中國舞蘭花指擴展閱讀
蘭花指在戲曲中的發展及文化精神:
在戲曲中,蘭花指手型小生是手型小生顯示儒雅的標志。據古籍記載,蘭花指品鑒之口訣為:鉤、柔、白、瘦。
鉤,即彎曲;柔,即柔軟;白,即白皙;瘦,即瘦削。達到此標准方可稱為極品:鉤似圓月,柔若無骨,白如玉石,瘦勝麻稈。
蘭花指指法甚為繁復,有上翹下翹、前翹後翹、左翹右翹、正翹斜翹等等,再輔以不同的角度和動作的快慢,當真是賞心悅目、曼妙多姿。
7. 古典舞手勢
古典舞手位的基本手勢是蘭花指。
蘭花指,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餘三指展開的手勢。古典舞是指在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
蘭花指的「指」字有兩種闡釋,一種是作為動詞,表示指示方向或示意其他動作。其動作要領是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彎曲,拇指指面輕貼中指指尖,拇指勿壓中指指甲,表演時,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
另一種是作名詞,表現一種自然形態,自我表示或動作呈現,又稱蘭花掌,通常是靜態的。其動作要領是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微彎,拇指指面輕貼中指第一至第二關節處,手指自然彎翹、放鬆,太用力會使手形僵直,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只限定女性專用。
(7)中國舞蘭花指擴展閱讀
蘭花指(掌)作為中國舞蹈以及戲曲中特有的一種基本手型,有著獨特的傳統審美特徵,具有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趨向。但學術界公認為蘭花指(掌)起源於古印度佛教儀式中的手印。
本文試從遠古時期的手指文明到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中國戲曲文化和儒家思想的行為體現以及中國古典舞的發生學的角度,闡述蘭花指(掌)的文化淵源流變等問題。
進而說明,本文所述觀點對中國舞蹈、中國戲曲等一切表演藝術和藝術史學的理論體系建設等研究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8. 中國舞中的基本手位有哪些啊
中國古典舞男女手形、手位與舞姿
女:蘭花掌
動作:大拇指與中指指節微貼,使虎口自然與手掌合攏,形成以中指為主要用力點,帶動其餘3指指尖上翹的形態。
男:虎口掌
動作:虎口撐開,四指自然而鬆弛地並攏,用力意識集中在指尖,形成指尖微向上翹,手掌成渦形的形態。
女:蘭花指
動作:大拇指與中指鬆弛地相搭連,形成O狀,同時,食指伸出上翹,其餘兩指鬆弛地與中指並攏,形成秀麗的指形,是為蘭花指。
男:劍指
動作:食指與中指並攏且挺直,力貫指根、指尖,並以折腕之力使指上翹,其餘三指,以拇指與無名指虛搭緊挨為形,是為劍指。
女:拳形
動作:拇指與食指相搭貼,食指與其餘三指依次相握,形成拳形。
男:拳形
自食指起的四指合攏握緊,大拇指貼在食指上,手腕微向里扣,形成拳形。
按掌
以女蘭花掌、男虎口掌之形,將手臂放置於胸腹之間的位置,成圓弧形、沉肘,是為按掌。
托掌
男、女各以虎口掌和蘭花掌之形,將手臂向上撐直成圓弧形置於額頭前上方,是為托掌。防止動作成型時折腕。
提襟
男、女以各自的拳形,手臂成圓弧形,置於身體的側斜前方,其位置大體與身體的胯部持平,是為提襟。
10.單山膀
女:以蘭花掌形將手臂成圓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於肩部,是為單山膀。
雙山膀
男:以虎口掌形將雙臂成圓弧形抬至身旁,位置略低於肩部,是為雙山膀。
前點步山膀托掌(順風旗)
大掖步攤揚掌
踏步蹲沖掌(女)
弓箭步擰身沖掌(男)
雙展翅
平肩手
以上17個動作,是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的常用基本舞姿,它們均是步位、手位、手形相互結合的結果。在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教材中,構成基本舞姿。
9. 怎麼練民族舞中的蘭花指
中指往外頂抄、大拇指挨進中指、指尖翹起來、手指伸直要有力但不能太僵。
動作要領:
1.伸張五指,立食指,餘四指自然彎曲。
2.拇指指面輕貼中指指緣。
3.拇指勿壓扣中指指甲。
4.小指僵直會使手形不自然。
5.眼神必須隨手指移動而轉向。
10. 蘭花指怎麼做
1、五指松開。
拓展資料:
蘭花指,現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餘三指展開的手勢。作為中國舞蹈以及戲曲中特有的一種基本手型,有著獨特的傳統審美特徵,具有中國人特有的審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趨向。
蘭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譽,所以蘭花指又名君子指,也叫蘭花手。蘭花指在國際通用手語中表示數字「8」。
參考資料:蘭花指_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