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鯉魚荷花
Ⅰ 鯉魚旁邊為什麼有荷花
可以的。你養的鯉魚是不是很大的哪種啊,理論上說鯉魚是會吃的,而且也很鬧騰。可是因為現在家裡的鯉魚一直喂飼料,它貌似對哪個不太感興趣啊。
我也養在一起,大小就比手指長點,很安然啊,而且你的缸也夠大啊,應該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如果真是鯉魚吃的話應該只能讓他們分居咯。
另外你說鯉魚還會咬荷藕,這倒真沒聽說過。是不是,你把氧氣泵開或過濾器的水量開的太大了,還記得鯉魚有跳龍門的習慣吧,會不會是因為這個,加上你沒放底砂,把泥攪掉了,把新葉打壞了類?很想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
Ⅱ 關於荷花和鯉魚的詩句
荷花和鯉魚的詩句:魚戲蓮葉北樂府詩《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Ⅲ 關於荷花和鯉魚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荷花的詩句:來
荷花開自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荷花 清代:石濤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楊萬里
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望海潮·東南形勝 宋代:柳永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采蓮曲 唐代:白居易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得勝樂·夏 元代:白樸
關於鯉魚的詩句: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蘭溪棹歌》 唐代:戴叔倫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飲馬長城窟行》 兩漢:佚名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飲馬長城窟行》兩漢:佚名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洛陽女兒行》唐代:王維
就我求珍餚,金盤膾鯉魚。—《羽林郎 》兩漢:辛延年
Ⅳ 荷花鯉魚是什麼意思
荷花鯉魚,喻意著年年有餘,生生不息,財源不斷。古代以荷花鯉魚剪成圖紙張貼,稱為「連年有餘」,表明社會富足,平安吉祥,年年有餘,招財招福,趨吉避凶。
荷花被佛教尊為神聖凈潔之花,倡導人們學習荷花的這種清白、聖潔的精神,佛教的八寶吉祥,以蓮花為首。
除此之外,周敦頤在名篇《愛蓮說》中也明確表達了自己對荷花的喜愛:「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見荷花在古代人的眼裡是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譽的。
鯉魚作為民間常見的象徵形象,通過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想像被賦予了豐富的象徵意義,它既是祥瑞的活獸、愛情的使者又是勇氣的代表,每一個象徵意義的背後都蘊藏著一種文化心理。
(4)雙鯉魚荷花擴展閱讀:
關於荷花和鯉魚的詩詞
1、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凈慈送林子方》唐.楊萬里
解釋: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展開去,與藍天相連接,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艷嬌紅。
2、鳥驚入松網,魚畏沉荷花。——《浣紗篇贈陸上人》唐.宋問之
釋義:鳥受到驚嚇而竄入松林 網魚而使其畏懼而沉入荷花中 。
3、魚戲排緗葉, 龜浮見綠池。 ——《荷》唐.李嶠
釋義:魚嬉戲在綠色的荷葉中,烏龜潛到池子底部,看上去一片綠色。
Ⅳ 鶴,鯉魚,蓮花,祥雲是什麼寓意
在道教中,鶴是長壽的象徵,因此有仙鶴的說法,而道教的先人大都是以仙鶴或者神鹿為座驥。中國傳統年長的人去世有駕鶴西遊的說法。
在中國、朝鮮和日本,人們常把仙鶴和挺拔蒼勁的古松畫在一起,作為益年長壽的象徵。其實,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
丹頂鶴性情高雅,形態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一米多高,看起來仙風道骨,被稱為「一品鳥」,地位僅次於鳳凰。除此之外,鶴在中國的文化中占著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關系。
鶴雌雄相隨,步行規矩,情篤而不淫,具有很高的德性。古人多用翩翩然有君子之風的白鶴,比喻具有高尚品德的賢能之士,把修身潔行而有時譽的人稱為「鶴鳴之士」。
鶴為長壽仙禽,具有仙風道骨,據說,鶴壽無量,與龜一樣被視為長壽之王,後世常以「鶴壽」、「鶴齡」、「鶴算」作為祝壽之詞。鶴常為仙人所騎,老壽星也常以駕鶴翔雲的形象出現。
鶴也常和松被畫在一起,取名為「松鶴長春」、「鶴壽松齡」;鶴與龜畫在一起,其吉祥意義是龜鶴齊齡、龜鶴延年;鶴與鹿、梧桐畫在一起,表示「六合同春」。
畫著眾仙拱手仰視壽星駕鶴的吉祥圖案,謂為「群仙獻壽」圖。鶴立潮頭岩石的吉祥圖案,名叫「一品當朝」。兩只鶴向著太陽高飛的圖案,其吉祥意義是希望對方高升。鶴、鳳、鴛鴦、蒼鷺和黃鴿的畫,表示人與人之間的五種社會關系。其中,鶴象徵著父子關系,因為當鶴長鳴時,小鶴也鳴叫。鶴成了道德輪序的父鳴子和的象徵。
鯉魚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象徵意義探究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其中有不少是與魚有關的,而鯉在魚類中可謂領袖群倫。《爾雅》將它列於魚類之首,《本草綱目》也將它列於31種魚之冠。在幾千年的文化傳承中,鯉魚不僅是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餚,更與中華傳統民俗文化產生了深厚淵源。我們的祖先在這個普通的魚種身上塗上了一層又一層的神秘色彩,賦予了它非常多的象徵意義。
鯉魚名稱的由來:
根據宋代大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鯉魚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其側線上有三十六片鱗,鱗上有像十字的黑紋,三十六乘以十,剛好是一里的步數(古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鯉當助一行三十六鱗,鱗有黑文如十字,故謂之鯉,文從魚,里有三百六十也。」魚和里合起來是一個「鯉」字,鯉魚因此得名。
鯉魚的象徵意義:
1.金榜題名
以鯉魚來寓意金榜題名,源自廣為人知的「鯉魚跳龍門」傳說。「鯉魚跳龍門」見於《太平廣記》卷四六六:「龍門山,在河東界。禹鑿山斷門一里余,黃河自中流下,兩岸不通車馬。每歲季春,有黃鯉魚,自海及渚川,爭來赴之,一歲中,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初登龍門,即有雲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大體意思是說鯉魚要化為龍,首先要躍過高高的龍門,還要經過天火燒其尾的考驗,才能化為神龍,否則就只好甘心做一條凡魚了。
這則神話傳說的寓意十分明確,即要想功成名就,就必須努力奮斗,必須經過艱苦磨難。這個傳說激勵著古今的讀書人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用功讀書,方能出人頭地。因此,古時鯉魚跳龍門常作為對平民通過科舉得以高升的比喻,也是一個吉祥祝辭。
2.權力
唐代以前,兵符是做成虎的形狀的,稱為「虎符」。唐朝時改虎符為魚符,把銅鑄成鯉魚的形狀,作為兵權和皇權的象徵。魚符為什麼不模仿其他魚而鑄,偏偏要模仿鯉魚呢?一個原因是「鯉」與唐朝皇帝的姓氏「李」同音,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取鯉是「魚之主、能神變、能躍龍門而成龍」之意。唐代人不僅調兵遣將用魚符,更換行政官員的信物也用魚符。新官員拿著朝廷保存的一半魚符到住所,與舊官員的另一半魚符相合,這就表示新官取代舊官是朝廷的命令。
3.書信
古人常以「鯉魚」、「雙鯉」、「尺鯉」、「素鯉」或「鯉書」比作書信,這種現象在古代文學作品中非常常見。為什麼要用鯉魚來表示信函呢?信函又為什麼要仿鯉魚形而制呢?一種說法是這種習俗與鯉魚游速極快,能「飛越江湖」有關。其實,這一習慣起源於東漢樂府詩中蔡邕的《飲馬長城窟行》,詩中寫道:「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首詩中的「雙鯉魚」,指的是用兩塊板拼起來的一條木刻鯉魚,中間夾著書信。這種鯉魚形信封沿襲很久,一直到唐代還有仿製,後來「雙鯉」就成為書信的代稱了。唐代用絲帛寫好的書信,也習慣上結成鯉魚形。
4.吉祥
同魚的其它象徵意義一樣,魚作為大吉大利的象徵也是由來已久。《史記·周本記》上說周武王伐紂,渡河中流時,有白魚躍入武王所乘舟中,武王遂以白魚為祭,後來成為周興商滅的瑞應。東漢時期傳說出沒於河海江湖中的神仙乘坐的就是鯉魚。又相傳孔子的兒子名孔鯉,便是孔子以鯉魚的吉祥之意取的,這也說明魚在古人心目中是一種祥瑞。
明清以來,作為吉祥物的魚出現的幾率也非常之多,而且通常是以諧音的形式出現的,如「魚」與「余」諧音。至今在民間仍通常可見春節時張貼的年畫上有「年年有餘」、「富足有餘」等吉祥語和祝福語。而在民俗行為之中,魚作為禮品饋贈親友的習俗直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如江南一帶,過年要給親戚朋友送魚,討個口彩,「年年有餘」。
5.婚姻
在遠古時期,自然環境的惡劣迫使人類對自身的繁衍予以特別的重視,於是便產生了生殖崇拜。而作為遠古人類主要食物之一的魚便成了他們崇拜的對象,因為魚類通常都有強大的繁殖功能。魚作為繁殖能力最強的一種生物,在種族繁殖備受重視的古代,便成為了繁衍子孫的隱喻。流傳數千年不斷的魚鳥圖,雙魚圖是十分可靠的論證。這一意識流傳至今,演變成了「蓮里(鯉)生子」,「五魚戲蓮」等魚紋之類的紋飾和圖案。另外,北方人家舉行婚宴最後一道菜往往都必須是一條大鯉魚,如果是紅尾更顯雅趣情濃,究其原因,除了鯉與「利」同音之外,最主要的還是鯉魚代表的多子多福的含義。
6.孝道:
鯉魚同孝道發生聯系起自於晉人王祥「卧冰求鯉」的故事,干寶的《搜神記》記載:「王祥……性至孝……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在崇尚孝道的古代,這種傳說往往會成為統治者要極力宣傳的對象,因此這則流傳甚廣的傳說就將鯉魚與孝道聯系了起來。
7.其它:
除以上種種之外,鯉魚還有其它一些象徵意義。比如,在某些地區,鯉魚就是財神的象徵。在新年到來時,走街串巷賣鯉魚的商販往往高聲叫賣:「財神爺來啦!」而在其它一些地方,鯉魚又是大家的禁忌對象,這一習俗可能跟唐朝時統治者禁食鯉魚有關。
綜上所述,鯉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諸多象徵意義,中華鯉魚文化幾經流變,融合,演進,終於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傳統鯉魚文化承載著民族傳統觀念的文化內涵,在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放射著璀璨的光芒。
蓮花,又稱荷花。它是佛教經典和佛教藝術經常提到和見到的象徵物。蓮花與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因為它與釋迦牟尼的許多傳說聯系在一起。據說,釋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薩,下凡降生到迦毗羅衛國凈飯王處。凈飯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長得象天仙一樣美麗,性情溫和賢淑,與國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憶新婚之夜,她朦朧中看到遠處有一個人騎著一頭白象向她走來並且逐漸變小,從她的右肋處鑽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預感到菩薩化作一頭白象入胎。日後,身懷有孕的摩耶夫人臉上,微微泛著紅暈,那色彩鮮艷的綠色領口花邊象一片蓮葉,她的臉兒象一朵綻開的蓮花。後來摩耶夫人在娑羅樹下降生佛祖時,百鳥群集歌唱,天樂鳴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開,尤其是沼澤內突然開放出大得象車蓋一樣的蓮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蓮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並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後就成了佛教的「浴佛節」。釋迦牟尼覺悟成道後,起座向北,繞樹而行,「觀樹經行」,當時就是一步一蓮花,共18蓮花。每當他傳教說法時,坐的是「蓮花座」,坐姿也成「蓮花坐姿」,就是兩腿交疊,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貞潔,傲霜鬥雪;蘭花幽香,清麗典雅;竹高有節,青翠碧綠;菊花孤傲,千姿百態,而我佛祖卻獨自鍾情於蓮花。這是由於古印度很早就有愛蓮的風氣。人們苦於國土氣候炎熱,對春夏之際開放的蓮花,尤其感覺愜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從初創時起,就注意順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蓮花就常在佛經之中屢屢引喻。如佛經上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數百瓣,而凈土的蓮花千瓣以上。《楞嚴經》雲:「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蓮上……」。《維摩經·佛國品》曰:「不著世間如蓮花,常善入於寂行」。《諸經要解》說:「故十方諸佛,同生於淤泥之濁,三身證覺,俱坐於蓮台之上」。可見,蓮花表示由煩惱而至清凈。說明它生於淤泥,綻開於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層內涵。同時蓮花在炎熱夏季的水中盛開,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也就是說,在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所以蓮花是從煩惱中解脫而生於佛國凈土的聖人化身。佛祖就是出於淤泥間挺然而出,證得正覺,得大自在。雖然超脫凡俗卻不離世間法。蓮與佛教所主張的出世人格,有著天衣無縫般的契合。佛教認為,人間煩惱多於恆河沙數,迷失自我如同陳淤積垢。有志者應該努力修行,凈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脫俗,追求到達清凈無礙的境界。蓮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來象徵佛教的這種理想。況且,蓮花本身也確實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蓮貴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艷且鮮;潔身自處,傲然獨立;其根如玉,不著諸色;其莖虛空,不見五蘊;其葉如碧,清自中生;其絲如縷,綿延不斷;其花莊重,香馥長遠;不枝不蔓,無掛無礙;更喜蓮子,苦心如佛;諄諄教人,往生凈土。唐朝詩人李商隱贊譽荷花曾寫下著名的詩句: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煞人!
另外,按照佛教的說法:三界的眾生,以淫慾而托生;凈土的聖人,以蓮花而化身,並能以世人所熟悉的形象示現。既然蓮花代表佛祖清凈的法身,庄嚴的報身,於是便成了佛教藝術的重要題材,也是佛寺中經常見到的吉祥物。如古印度阿旃陀壁畫畫有蓮花。中國敦煌、雲崗、龍門石窟,都有很多以蓮花為內容的藝術構想。象龍門石窟的賓陽洞雕有蓮花裝飾圖案以及蓮花洞窟頂上的蓮花獨具特色。就是在一般的大小寺廟里,佛、菩薩的雕塑也離不開蓮花,不是高踞蓮花座上,就是手持蓮花,注目凝思。就連世人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也是以蓮為伴,觀音的許多形象都將蓮花作為陪襯:白衣觀音,左手持蓮花,右手作與願印;卧蓮觀音,卧於池中蓮花之上;施樂觀音,右手支頰,左手在膝頭捻蓮花;一葉觀音,乘蓮花漂行於水面;威德觀音,坐於岩畔,左手持蓮花;多羅尊觀音,手持青蓮花;不二觀音,坐於蓮葉之上;持蓮觀音,坐在蓮葉上,雙手持蓮花……。所以我們所見的佛像和佛經中,介紹凈土佛國的聖賢都以蓮花為座,或坐、或站,都在蓮花台之上,以代表其清凈庄嚴。可見,蓮是佛國凈土的象徵。
不僅如此,蓮還與佛教醫學有著密切關系。蓮花含有豐富的營養,既可食用又可葯用。古代女子常采清晨帶露的蓮花敷面美容,或服食蓮花以駐顏益色。蓮花含有皮素和木樨素,確能潤澤膚色。初放鮮嫩的蓮花用開水泡飲,其汁翠綠清香,有清暑解熱和生津開胃之功效。蓮的地下根莖稱為蓮藕。相傳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患有肺結核,目犍連來探望他,並得知舍利弗喜歡吃蓮藕,就帶些新鮮蓮藕讓舍利弗吃,舍利弗吃蓮藕後果然病癒。後來,佛祖弟子經常用蓮藕作為葯用來治病,並發現了蓮藕的許多葯用價值。
當今,蓮花在佛教被尊為「聖物」。佛教的蓮花象徵完全一派東方文化的風尚,寧靜、愉悅、超脫和微笑。無量佛如蓮,無邊佛如蓮,人生亦應如蓮,安祥則步步生蓮。因此,蓮花所蘊含清凈的功德與清涼的智慧,永遠為佛門弟子所崇仰,為世間善眾所喜愛。
觀荷葉露珠
齊己
霏微曉露成珠顆,宛轉田田未有風。
任器方圓性終在,不妨翻覆落池中。
粲公院各賦一物得初荷
李頎
微風和眾草,大葉長圓陰。
晴露珠共合,夕陽花映深。
從來不著水,清凈本因心。
五彩祥雲,又喻意:五穀豐登。
祥雲:代表有好的預兆,表示對未來的美好祝願。古代人們會把祥雲的圖案畫在服飾、玉佩、雕塑上面,以此表示美好的祝願。
通常,做在裙褂上面的祥雲都是五色的,五彩祥雲,又喻意五穀豐登,從大體上說,就是國泰民安了。
祥雲的圖案可以參照:
五彩:紅,黃,綠,白,黑。
和五行相對應的:
東方甲乙木--綠色
南方丙丁火--紅色
西方庚辛金--白色
北方壬癸水--黑色
中方戊己土--黃色 。
其實就是水蒸氣+雲彩,在光的折射下。
Ⅵ 形容鯉魚荷花的詩句
樂府詩《源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荷
唐·李嶠
新溜滿澄陂, 圓荷影若規。
風來香氣遠, 日落蓋陰移。
魚戲排緗葉, 龜浮見綠池。
魏朝難接采, 楚服但同披。
采蓮曲
南朝·梁·蕭綱
秋江渺渺鞭蓉芳,秋江女兒將斷腸。
絳袍春淺護雲曖,翠袖日暮迎風涼。
鯉魚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飛木葉。
盪舟何處采蓮人,愛惜芙蓉好顏色。
板橋曉別 李商隱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Ⅶ 有荷花有鯉魚的圖片叫什麼
有幅畫叫做連年有餘,李志永荷花鯉魚圖
荷花是我國有名的名花,有著連年有餘、和和美美、和氣生財的美好寓意。不僅如此,它還有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優美品質,寄託著人們心中潔身自愛、不同流合污的的追求,所以荷花是清高的象徵。
鯉魚,中華民族素來有「鯉魚躍龍門」的傳說,以「鯉魚跳龍門」比喻中舉、陞官等飛黃騰達之事。魚又可發音為「余」,意思「年年有餘」。此外,魚屬水,水能生財,鯉魚畫在「招財」界有著不凡的地位。
荷花與九條鯉魚聯合起來,有和和美美,連年有餘,生生不息,財源不斷之意。
Ⅷ 荷花鯉和鯉魚有什麼區別
一、荷花鯉魚的顏色,肉肉的,看起皮膚似乎有點半透明。
二、荷花鯉魚的體形比普通鯉魚要肥,摸起來也肉乎乎的。
三、荷花鯉魚頭沒普通鯉魚那麼尖,對比起來顯得要短一些。
總之,我能說明的就這些
希望能幫到您
Ⅸ 荷花和鯉魚有什麼寓意
荷花有純潔、清白的寓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自古以來被內文人雅士所喜愛。容
鯉魚有鯉魚跳龍門之意,象徵富貴,有餘而富足。
荷花鯉魚二者結合,寓意美好,讓人看見墨綠的荷葉舒展,露珠滾動,荷花高潔優美,素雅動人,魚兒潛游,心中就覺得舒服,非常寧靜。
(9)雙鯉魚荷花擴展閱讀: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人賦予鯉魚以豐富的文化內涵。
《詩經·陳風·衡門》雲「豈其取妻,必齊之姜;豈其食魚,必河之鯉」,將鯉魚與婚姻相聯系,後世因以「魚水合歡」祝福美滿姻緣。有些地方在舉辦婚禮時,還有個「鯉魚灑子」的儀式,即在新娘走出轎子時,男方的人把銅錢往四下拋灑,於是鯉魚成了祝殖祈育的祥瑞。古人用魚形木板做信封(藏書之函),用於傳遞書信,因此在古詩文中,鯉魚又是友情、愛情的象徵。
Ⅹ 形容「鯉魚荷花」的詩句有哪些
日斜賓館晚,春輕麥候初。檐暄巢幕燕,池躍戲蓮魚。石聲隨流響,桐影傍岩疏。
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游
魚躍蓮東盪宮沼,濛濛御柳懸棲鳥。紅妝萬戶鏡中春,碧樹一聲天下曉。
今朝好風日。園苑足芳菲。竹動蟬爭散。蓮搖魚暫飛
地多種竹堪容鶴,池不栽蓮恐礙魚。小徑荒苔人不到,閉門間學換鵝書
萍老猶迎日,蓮衰尚戲魚。臨川方病涉,誰借鄭卿輿。
東海仙人枉尺書,問余宦況近何如。青山屋上雲常起,綠柳門前葉半疏。遣婢花間調小鳥,看兒蓮下養生魚。秋光日日催詩興,只是幽憂病未除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尋雲陟累榭,隨山望菌閣。遠樹曖阡阡,生煙紛漠漠。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
水滿平塘過雨,洗妝紅褪芙蕖。綠荷美影蔭龜魚。無限閑中景趣。瀟灑高堂邃館,那堪左右圖書。凌雲賦得似相如。多少風流態度
1、江南
兩漢:佚名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
江南又到了適宜采蓮的季節了,蓮葉浮出水面,挨挨擠擠,重重疊疊,迎風招展。在茂密如蓋的荷葉下面,歡快的魚兒在不停的嬉戲玩耍。
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又忽然游到了那兒,說不清究竟是在東邊,還是在西邊,還是在南邊,還是在北邊。
2、憶仙姿·蓮葉初生南浦
宋代:賀鑄
蓮葉初生南浦,兩岸綠楊飛絮。向晚鯉魚風,斷送彩帆何處?凝佇,凝佇,樓外一江煙雨。
譯文
南浦上蓮葉初生,江流兩岸樹上柳絮飄散。傍晚時分,你那夾雜著鯉魚腥味的風,要將綵船送去哪裡呀?凝立著,凝立著,只見樓外江面上煙雨紛紛。
3、隔浦蓮近拍·中山縣圃姑射亭避暑作
宋代:周邦彥
新篁搖動翠葆,曲徑通深窈。夏果收新脆,金丸落,驚飛鳥。濃靄迷岸草。蛙聲鬧,驟雨鳴池沼。
水亭小。浮萍破處,簾花檐影顛倒。綸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曉。屏里吳山夢自到。驚覺,依然身在江表。
譯文
新竹搖動著它是枝葉,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往園林的深幽處。去收取果香四溢的新鮮脆嫩的果實了,金黃色的果實下落,驚起飛鳥。濃厚的霧氣,岸邊的青草,池中的青蛙。池塘蛙聲的喧鬧,和夏季常見的驟雨連在一起,令人如見其景,如聞其聲。
水亭很小,浮萍破損的地方,門前簾花,屋檐檐影顛倒了過來。他也和古代許多士大夫文人一樣,在仕途不得意時,總是想歸故鄉。他因屏上所畫吳山而聯想到故鄉山水,不覺在「困卧」中夢游故鄉。只有在夢游中才「夢里不知身是客。」可以獲得夢幻中的暫時慰藉。但夢是虛幻的,一覺來,依然面對令人厭倦的現實。
4、魚麗
先秦:佚名
魚麗於罶,鱨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於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譯文
魚兒鑽進竹簍里結伴遊啊,有肥美的黃頰也有小吹沙。熱情的主人有的是美酒啊,不但酒醇味美而且席面大!
魚兒鑽進竹簍里結伴而游,肥美的魴魚黑魚各有一頭。熱情的主人家待客有美酒,不但宴席豐盛而且酒醇厚!
5、魚游春水·秦樓東風里
宋代:佚名
秦樓東風里,燕子還來尋舊壘。餘寒猶峭,紅日薄侵羅綺。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輕窣黃金蕊。鶯囀上林,魚游春水。
譯文
秦樓聳立在這寒冷的東風中,燕子從南方歸來還在尋找去年的巢穴。春天來了,剩下的寒意卻久久不願離開,風還是一樣的尖厲,紅色的太陽懶懶的照耀著衣服,絲毫感受不到暖意。
戶外的嫩草,剛剛抽出白色的小芽兒,嫵媚的柳樹也突然生出了金色的蕊。空中的黃鶯在林中歡唱,游魚也暢游在這春水之中。
6.魚和荷花的詩句
關於魚和荷花的詩句:
1、《游東田》南北朝:謝朓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翻譯:游魚嬉戲,觸動水中新荷;飛鳥辭樹,枝上余花散落。
2、《江南》兩漢:佚名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翻譯:魚在蓮葉的東邊游戲,魚在蓮葉的西邊游戲,魚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魚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3、《憶仙姿·蓮葉初生南浦》宋代:賀鑄
蓮葉初生南浦,兩岸綠楊飛絮。向晚鯉魚風,斷送彩帆何處?
翻譯:南浦上蓮葉初生,江流兩岸樹上柳絮飄散。傍晚時分,你那夾雜著鯉魚腥味的風,要將綵船送去哪裡呀?
(10)雙鯉魚荷花擴展閱讀
關於魚的詩句:
1、《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於逆旅見贈》唐代:李白
意氣相傾兩相顧,斗酒雙魚表情素。
翻譯:二人意氣相投,兩相顧惜,兩條魚一杯酒以表情意。
2、《枯魚過河泣》唐代:李白
誰使爾為魚,徒勞訴天帝。
翻譯:白龍上天投訴,天帝說:誰叫你變化為魚?現在來告狀有什麼意義?
關於荷花的詩句:
1、《荷花》清代: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翻譯:五寸的荷葉托著嬌艷的荷花,荷葉密密的貼在水面,但這並不妨礙彩舟的盪漾。
2、《荷花》唐代: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翻譯:夏日荷花綻放,搖曳多姿沒有什麼花能與之匹敵,它的花香也是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