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蒴果
Ⅰ 這個蘭花上長的是什麼自從蘭花榭了後,這個就一直長著,是什麼東西,種子嗎
這是蘭花的果實,裡面有大量的種子。
蘭花的果實俗稱「蘭蓀」,屬於開裂的蒴果。蘭蓀為子房下位的果實,花瓣、萼片等均生長在子房之上,但基部則包圍於子房之外周而共同形成果壁。蘭花的蒴果,一般為長卵圓形,依種類不同而略有差異。
蘭花蒴果具3棱或6棱,有的種棱不明顯。在結構上,每一果實有3枚果瓣,每兩相鄰果瓣的邊緣分化成一胎座,稱為側膜胎座,共有3枚。每一胎座由子房腔基部向上直達頂端成一隆起的脊狀胎座束;子房壁包圍於胎座與子房腔的外周。其中有向上生長的維管束6條,相間平均分布:3條分布在果脊,另3條分布在胎座。在各維管束外圍的子房壁是導源於雄蕊、花瓣、萼片的共同基部,在形態學上可認做莖干。每個胎座著生很多很多細小的胚珠,經過昆蟲或人工授粉,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自受精至種子成熟,約需半年、l年或更長的時間。果實成熟時,自果脊兩側縱向開裂,種子自裂口散出
Ⅱ 蘭花的果實長什麼樣
蘭花,自古以來被尊稱為「天下第一香」,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有人說只見蘭花開花結果,卻沒見過它的種子,所以認為蘭花是只開花,不結籽的。其實這是人們的一種誤解。植物界中雖有隻開花不結籽的植物,但畢竟是少數。
蘭花,與一般植物一樣,開過花後就結果,果實為長圓形綠色蒴果,俗稱「蘭蓀」、「蘭斗」,成熟後變成黑褐色。如果我們剝開果實,只能看到一堆白粉末狀的物質,實際上那就是蘭花的種子。拿一點粉末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就能看到那些種子一般呈長紡錘形,而且數量還特別的多。有人統計過,一個天鵝蘭的蒴果,就有種子377萬粒,假若它們都能成活,那麼只要經過3~4代,就能覆蓋整個地球。既然蘭花可以結那麼多種子,為什麼被誤認為不結籽呢?原因是蘭花的種子細如塵埃,用肉眼實在很難分清它。
另外,蘭花種子雖多,但幾乎不發芽,一般情況下,很難用種子繁殖成一棵實生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蘭花的種子成熟較遲,授粉後要經過6個月甚至1年才能成熟,還未到成熟時期,往往母株早已衰退,采種很困難,就是採到一些種子,在土壤中也很容易腐爛;其次,蘭花種子內沒有胚乳,只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外麵包著疏鬆、透明、不容易透水的種皮,胚內含有很少的養分,絕大部分為脂肪類物質,而這些脂肪類物質,在土壤中很難溶化;再一點是,據法國科學家伯爾奈的試驗,要使蘭花種子發芽,還必須有某種真菌的作用,引起細胞的分裂,才能發芽。遺憾的是,並不是每一顆蘭花的種子都能遇上適合於自己共生的真菌,事實證明這樣的幸運兒是極少極少的。
由於蘭花用種子繁殖很困難,所以一般採用無性繁殖。不過蘭花分根繁殖也不容易成活。蘭花難養,就是這個道理。幸好近幾年來用蘭花進行組織培養獲得了成功,已能繁殖出大量的試管苗,預計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在工廠里成批生產蘭花曠。
Ⅲ 蘭花上長果我想知道這種是什麼蘭花
所有的蘭花品種,當蘭花的雌蕊獲得受精後,子房就會逐漸膨大而形成長卵圓形的所蒴果,呈三角或六角形,俗稱「蘭蓀」。
Ⅳ 蘭花的蒴果要多少時間成熟
蘭花的胚珠自受精至種子成熟,約需半年、l年或更長的時間。果實成熟時,自果脊兩側縱向開裂,種子自裂口散出。
Ⅳ 蘭花中龍根和行龍是指什麼.
蘭花中的「龍根」及「龍根苗」,有真假之分。所謂真「龍根苗」 其實是由種子萌發而專形成的,也叫屬「實生苗」。大家知道,蘭花的種子很小、很多、很輕。蘭花蒴果成熟開裂後,種子散落在原來生她養她的原生地。遇風時,這些輕輕的種子,有的就隨風飄揚,背井離鄉,遠走高飛,散落在異地他鄉。落地之處如是適宜蘭花生長的山腰石壁、山間林地、山澗峽谷,散落的種子有的就在那裡生根、萌芽、長葉,安家落戶,繁衍生存。在自然界,蘭花種子萌發後,在土裡首先形成「龍根」,這種「龍根」不是蘭花的根,而是蘭花的根狀莖。「龍根」長到土面時,其頂端膨大形成小小的假鱗莖,向下生根,向上長葉,長成幼苗。這種帶有「龍根」的蘭苗就叫做「實生苗」,俗稱「龍根苗」,也稱「龍根籽生苗」。 行龍是指葉面有龍形。
Ⅵ 蘭花怎樣的根是龍根辨別方法關於龍根越詳細越好…謝謝
蘭花中的「龍根」及「龍根苗」,有真假之分。所謂真「龍根苗」其實是由種子萌發而形成的,也叫「實生苗」。大家知道,蘭花的種子很小、很多、很輕。蘭花蒴果成熟開裂後,種子散落在原來生她養她的原生地。遇風時,這些輕輕的種子,有的就隨風飄揚,背井離鄉,遠走高飛,散落在異地他鄉。落地之處如是適宜蘭花生長的山腰石壁、山間林地、山澗峽谷,散落的種子有的就在那裡生根、萌芽、長葉,安家落戶,繁衍生存。在自然界,蘭花種子萌發後,在土裡首先形成「龍根」,這種「龍根」不是蘭花的根,而是蘭花的根狀莖。「龍根」長到土面時,其頂端膨大形成小小的假鱗莖,向下生根,向上長葉,長成幼苗。這種帶有「龍根」的蘭苗就叫做「實生苗」,俗稱「龍根苗」,也稱「龍根籽生苗」。一般而言,龍根只有原生植株才具有,而次生芽則沒有龍根。
龍根較小而密實,節間短且脆嫩,有很多個節和節間,每個節位都有一個休眠芽,每個休眠芽都有可能萌發出一個新的實生苗。一般來說,一條龍根的壽命大約2年,待小苗長壯蘆頭形成後其龍蛋自行脫落,龍根龍蛋不再復出,原生株的龍根腐爛後好長一段時間內還會留下乳突狀之物,龍根的痕跡依稀可辨。
真龍根與龍根苗還有兩種情況:一是單顆種子萌發的龍根苗。在自然界中,這類龍根畝多是單株獨苗的幼弱苗株,每株僅有一條龍根,在芽的正下方,呈垂直或近垂直狀態。在山野中,凡是幼小的單株蘭苗多數屬於這類龍根苗,有時候上山一次就能採到幾十株這樣的龍根苗。這類龍根苗其苗弱小,管理十分費力,5-8年不易見花。二是姜狀龍根。姜狀龍根,也有人稱塊狀龍根,形似姜狀,也似珊瑚,蘭株從塊莖上長出。姜狀龍根的產生可能是由於蘭花蒴果落地後數以萬計的種子顆粒同時密集萌發,相互糾結成塊在一起狀似塊莖。這種姜狀龍根萌生的龍根苗有時幾苗甚至幾十苗生長在一起。
有人提出,龍根苗易出變異新品種,概率約1.4%,且在評價龍根時說,龍根的長度以長者為優,短者為劣,節間短為佳,節間長為劣。龍根的形態越為怪異者越好。這些觀點是否能成立,有待進一步驗證。
關於假龍根苗的形成。一般情況下,蘭花假鱗莖是叢生在一起的,它們之間相連的地方有一段很短的地下莖。這地下莖在自然界生長過程中,由於某種原因,如遇埋土過深或為大石塊所壓,生長受抑制,危及蘭叢的生存時,會萌生一條比較長的竹節根(假龍根),一直伸到適當的地方再形成新芽,生根長葉,並形成新的假鱗莖,這種似竹節狀地下莖,也有人俗稱為「龍根」,生長的植株也被稱為「龍根苗」。台灣蘭界所說的「掘地三尺而難覓得」的龍根也許指的就是這種蘭株被深埋土裡而萌生的龍根。有人說家養的蘭株,由於栽植不當,假鱗莖被盆土埋得太深,也會產生類似的情況。並提出這種「龍根苗」變異比較多,這種觀點也有待蘭友們證實。
近年來,受龍根苗易產生變異新品種之說的影響,不少人由於利潤所驅或者求佳種心切,盲目收購或上山濫挖龍根籽生苗,使蘭花資源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誠然,台灣報歲蘭銘品中的漢光、萬代福等都是從龍根苗中培育出來的,墨蘭重瓣奇花具有奇根、奇甲、奇葉、龍根、三面刺等特徵,這是不爭的事實。實際上,龍根苗有可能出葉藝開奇花,但這僅僅只是一種可能性。因為銘品本來就是甚為難得的稀有之物。正是「奇花有特徵,但有特徵的不一定開奇花」。「龍根」只是佳品蘭花的特徵之一,但絕不是凡是帶有龍根的龍根苗都會頻頻出佳品。
<轉載>
Ⅶ 蘭花的種子是什麼樣的
蘭花,與一般植物一樣,開過花後就結果,果實為長圓形綠色蒴回果,俗稱「蘭蓀答」、「蘭斗」,成熟後變成黑褐色。如果我們剝開果實,只能看到一堆白粉末狀的物質,實際上那就是蘭花的種子。拿一點粉末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就能看到那些種子一般呈長紡錘形,而且數量還特別的多。有人統計過,一個天鵝蘭的蒴果,就有種子377萬粒,假若它們都能成活,那麼只要經過3~4代,就能覆蓋整個地球。
Ⅷ 我的蘭花開花後為什麼會結一些果胞
蘭花與其他植物一樣,花後能結蘭果,俗稱蘭蓀。蘭花的雌蕊受精後,花瓣逐回漸凋萎答,而子房逐漸膨大成綠色棍棒狀,經過半年左右的時間蘭果成熟。果皮成五或六角柱形,自頂至基部有5或6條棱。蘭花果實蒴果。春蘭果實較短矮,蕙蘭果實稍長大。果實成熟時,每一果瓣平面中央的果脊柱自蒴果頂端彈開,果瓣產生倒錐形裂縫,種子從裂口濺出,隨風飄飛落地。
Ⅸ 蘭花果實有什麼價值
蘭花果實復有觀賞價值,制也可以用來播種繁殖;
通常見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幾部分組成。蘭花是一種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的花結構與眾不同。
蘭花結構的奇特是為了適應昆蟲傳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團和唇瓣等,加之,蘭花為兩側對稱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數目減少、子房下位、花形狀、大小和顏色多樣、多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9)蘭花蒴果擴展閱讀:
在春夏季節,蘭花最好用蘆簾遮蔭,或放置於室內朝東朝南通風的窗口。簾下蘭花宜每半月轉盆1次,使蘭花四面受光,有利於植株均衡生長。
到了秋涼時,應將盆蘭從蔭蔽處移出,讓它曬上午半天的太陽,但要注意秋不幹。
冷天放室內南窗下越冬,但不必過暖,最好加蓋塑料薄膜罩,以保持葉面適當濕度。至於防治病蟲害,如發生褐銹病、白絹病,用0.5%石硫合劑治療。如有蟻巢,則可將盆浸於水中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