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蘭花生麵筋
A. 你們吃過最好吃的罐頭食品是什麼
我們吃過最好吃的罐頭食品是黃桃罐頭和沙丁魚罐頭,前者香甜,後者鮮美。
B. 清談的素菜
涼拌苦菊
所需食材:
苦菊200克,鹽2克,花生豆適量,蔥末蒜末,生抽,白糖,白芝麻,食用油適量
做法:
1.涼鍋涼油,小火炸花生豆。期間不斷用筷子來回撥動花生豆。變色後出鍋,撒少許鹽拌勻。
2.苦菊洗凈切段。一定要撕開一片一片仔細洗,否則容易存沙子
3.碗中放入切好的蔥蒜末,放入鹽糖,白芝麻,倒入生抽。
4.鍋熱放油,油熱後直接澆到碗里。油不用太多,比平時炒菜多些。
5.將汁倒入苦菊中拌勻,再放入花生豆拌勻。這個最好出鍋即食,否則容易腌出湯,而且花生米就不脆了,可以作為上餐桌的最後一道菜。
蚝油生菜
材料:生菜,蚝油,鹽巴,白糖,醬油
做法:
1、生菜擇去老葉,清洗干凈。
2、燒一鍋開水,水中加勺鹽,幾滴油。
3、下生菜焯燙幾秒後迅速撈出控水裝盤。
4、凈鍋放少許底油,油熱後下蒜末爆香,加蚝油、白糖、醬油,勾薄薄一層水澱粉燒開後淋在生菜上即可。
C. 滿漢全席有幾種菜名
滿漢全席一共有108道菜式:
(一)蒙古親藩宴
茶台茗敘 :古樂伴奏、滿漢侍女、敬獻白玉奶茶
到奉點心 :茶食刀切、杏仁佛手、 香酥蘋果、 合意餅
攢盒一品 :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乾果蜜餞八品)
四喜乾果:虎皮花生 、怪味大扁、 奶白葡萄、 雪山梅
四甜蜜餞: 蜜餞蘋果、 蜜餞桂圓 、蜜餞鮮桃、 蜜餞青梅
奉香上壽:古樂伴宴、焚香入宴
前菜五品:龍鳳呈祥、洪字雞絲黃瓜、 福字紅燒裡脊、 萬字麻辣肚絲 、年字口蘑發菜
餑餑四品:御膳豆黃、芝麻卷、金糕、棗泥糕
醬菜四品: 宮廷小黃瓜 、醬黑菜、糖蒜、腌水芥皮
敬奉環漿: 音樂伴宴、滿漢侍女敬奉、貴州茅台
膳湯一品:龍井竹蓀
御菜三品: 鳳尾魚翅、紅梅珠香、 宮保野兔
餑餑二品: 豆面餑餑、 奶汁角
御菜三品: 祥龍雙飛、 爆炒田雞、 芫爆仔鴿
御菜三品: 八寶野鴨、佛手金卷、炒墨魚絲
餑餑二品: 金絲酥雀、如意卷
御菜三品: 綉球乾貝、 炒珍珠雞、 奶汁魚片
御菜三品: 干連福海參、 花菇鴨掌 、五彩牛柳
餑餑二品:肉末燒餅、龍須面
燒烤二品: 掛爐山雞、 生烤狍肉、 隨上荷葉卷、 蔥段、甜面醬
御菜三品: 山珍刺龍芽、蓮蓬豆腐、草菇西蘭花
膳粥一品: 紅豆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信陽毛尖
(二)廷臣宴
麗人獻茗:獅峰龍井
乾果四品:蜂蜜花生 、怪味腰果、 核桃粘、 蘋果軟糖
蜜餞四品:蜜餞銀杏、 蜜餞櫻桃 、蜜餞瓜條、 蜜餞金棗
餑餑四品:翠玉豆糕、栗子糕、雙色豆糕、豆沙卷
醬菜四品:甜醬蘿葡、 五香熟芥、甜酸乳瓜、甜合錦
前菜七品:喜鵲登梅、 蝴蝶暇卷、 薑汁魚片、五香仔鴿、 糖醋荷藕、 泡綠菜花、 辣白菜卷
膳湯一品:一品官燕
御菜五品:砂鍋煨鹿筋、 雞絲銀耳、 桂花魚條 、八寶兔丁、 玉筍蕨菜
餑餑二品:慈禧小窩頭、金絲燒麥
御菜五品:羅漢大蝦、 串炸鮮貝、蔥爆牛柳、蚝油仔雞、 鮮蘑菜心
餑餑二品:喇嘛糕 、杏仁豆腐
御菜五品:白扒廣肚 菊花裡脊 山珍刺五加 清炸鵪鶉 紅燒赤貝
餑餑二品:絨雞待哺 、豆沙蘋果
御菜三品:白扒魚唇、紅燒魚骨、 蔥燒鯊魚皮
燒烤二品:片皮乳豬、 維族烤羊肉、 隨上薄餅、 蔥段 甜醬
膳粥一品:慧仁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珠蘭大方
(三)萬壽宴
麗人獻茗:廬山雲霧
乾果四品:奶白棗寶、 雙色軟糖、 糖炒大扁、 可可桃仁
蜜餞四品:蜜餞菠蘿 、蜜餞紅果、蜜餞葡萄、 蜜餞馬蹄
餑餑四品:金糕卷、小豆糕、蓮子糕、 豌豆黃
醬菜四品:桂花辣醬芥 、紫香乾、 什香菜、 暇油黃瓜
攢盒一品:龍鳳描金攢盒龍盤柱 隨上
五香醬雞鹽水裡脊、 紅油鴨子、 麻辣口條
桂花醬雞 蕃茄馬蹄、 油燜草菇、 椒油銀耳
前菜四品: 萬字珊瑚白、 壽字油燜大蝦、 無字鹽水牛肉、 疆字紅油百葉
膳湯一品: 長春鹿鞭湯
御菜四品:玉掌獻壽、明珠豆腐、首烏雞丁 、百花鴨舌
餑餑二品: 長壽龍須面 、百壽桃
御菜四品: 參芪燉白鳳 、龍抱鳳蛋、 父子同歡、 山珍大葉芹
餑餑二品: 長春卷 、菊花佛手酥
御菜四品: 金腿燒圓魚、 巧手燒雁鳶、桃仁山雞丁 、蟹肉雙筍絲
餑餑二品: 人參果、核桃酪
御菜四品: 松樹猴頭蘑、墨魚羹、荷葉雞、 牛柳炒白蘑
燒烤二品: 掛爐沙板雞 、麻仁鹿肉串
膳粥一品: 稀珍黑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茉莉雀舌毫
(四)千叟宴
麗人獻茗:君山銀針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 、水晶軟糖、 五香腰果、 花生粘
蜜餞四品:蜜餞桔子、 蜜餞海棠、 蜜餞香蕉、 蜜餞李子
餑餑四品:花盞龍眼、 艾窩窩、 果醬金糕、雙色馬蹄糕
醬菜四品:宮廷小蘿葡、 蜜汁辣黃瓜、 桂花大頭菜、醬桃仁
前菜七品:二龍戲珠、 陳皮兔肉、 怪味雞條 、天香鮑魚 、三絲瓜卷、蝦籽冬筍、 椒油茭白
膳湯一品:罐燜魚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 琵琶大蝦、龍鳳柔情、 香油膳糊肉丁、黃瓜醬
餑餑二品:千層蒸糕 、什錦花籃
御菜五品:龍舟鱖魚、 滑溜貝球、 醬燜鵪鶉、 蚝油牛柳、 川汁鴨掌
餑餑二品:鳳尾燒麥 、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 三仙丸子 、金菇掐菜、 溜雞脯、 香麻鹿肉餅
餑餑二品:玉兔白菜 、四喜餃
燒烤二品:御膳烤雞、 烤魚扇
野味火鍋:隨上圍碟十二品
一品 : 鹿肉片 、飛龍脯 狍子脊、 山雞片、
野豬肉、 野鴨脯、魷魚卷 、鮮魚肉、
刺龍牙、 大葉芹、 刺五加、 鮮豆苗
膳粥一品:荷葉膳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楊河春綠
(五)九百宴
麗人獻茗: 熬乳茶
乾果四品: 芝麻南糖 、冰糖核桃、 五香杏仁、 菠蘿軟糖
蜜餞四品: 蜜餞龍眼、 蜜餞萊陽梨 、蜜餞菱角 、蜜餞檳子
餑餑四品: 糯米涼糕 、芸豆卷、鴿子玻璃糕、奶油菠蘿凍
醬菜四品: 北京辣菜 、香辣黃瓜條 、甜辣乾 、雪裡蕻
前菜七品:松鶴延年、芥末鴨掌、 麻辣鵪鶉、 芝麻魚、腰果芹心、油燜鮮蘑蜜汁蕃茄
膳湯一品:蛤什蟆湯
御菜一品:紅燒麒麟面
熱炒四品:鼓板龍蟹、麻辣蹄筋 、烏龍吐珠、三鮮龍鳳球
餑餑二品: 木犀糕 、玉面葫蘆
御菜一品: 金蟾玉鮑
熱炒四品:山珍蕨菜、鹽煎肉、香烹狍脊、 湖米茭白
餑餑二品:黃金角 、水晶梅花包
御菜一品:五彩炒駝峰
熱炒四品: 野鴨桃仁丁、爆炒魷魚、箱子豆腐、酥炸金糕
餑餑二品:大救駕、 蓮花捲
燒烤二品: 持爐珍珠雞、 烤鹿脯
膳粥一品: 蓮子膳粥
水果一品: 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 洞庭碧螺春
(六)節令宴
麗人獻茗:福建烏龍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 柿霜軟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
蜜餞四品:蜜餞鴨梨 、蜜餞小棗、 蜜餞荔枝、 蜜餞哈密杏
餑餑四品:鞭蓉糕 、豆沙糕、 椰子盞、鴛鴦卷
醬菜四品:麻辣乳瓜片、 醬小椒、 甜醬姜牙、 醬甘螺
前菜七品:鳳凰展翅、 熊貓蟹肉蝦、籽冬筍 、五絲洋粉、 五香鱖魚 、酸辣黃瓜、 陳皮牛肉
膳湯一品:罐煨山雞絲燕窩
御菜五品:原殼鮮鮑魚、 燒鷓鴣 、蕪爆散丹、 雞絲豆苗、 珍珠魚丸
餑餑二品:重陽花糕 、松子海羅干
御菜五品:猴頭蘑扒魚翅、 滑熘鴨脯、 素炒鱔絲、 腰果鹿丁、 扒魚肚卷
餑餑二品:芙蓉香蕉卷 、月餅
御菜五品:清蒸時鮮 、炒時蔬、 釀冬菇盒、荷葉雞、 山東海參
餑餑二品:時令點心 、高湯水餃
燒烤二品:掛爐烤鴨 、烤山雞、
薄餅、 甜面醬、 蔥段 、瓜條、
蘿葡條、 白糖、 蒜泥
膳粥一品:臘八粥
水果一品:應時水果拼盤一品
告別香茗:楊河春綠
報菜名裡面的滿漢全席:
版本一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什錦蘇盤、熏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罐兒野雞、罐兒鵪鶉、鹵什件兒、鹵子鵝、山雞、兔脯、菜蟒、銀魚、清蒸哈什螞、燴鴨絲、燴鴨腰、燴鴨條、清拌鴨絲、黃心管兒、燜白鱔、燜黃鱔、豆豉鯰魚、鍋燒鯉魚、烀爛甲魚、抓炒鯉魚、抓炒對兒蝦、軟炸裡脊、軟炸雞、什錦套腸兒、鹵煮寒鴉兒、麻酥油卷兒、熘鮮蘑、熘魚脯、熘魚肚、熘魚片兒、醋熘肉片兒、燴三鮮、燴白蘑、燴鴿子蛋、炒銀絲、燴鰻魚、炒白蝦、熗青蛤、炒麵魚、炒竹筍、芙蓉燕菜、炒蝦仁兒、燴蝦仁兒、燴腰花兒、燴海參、炒蹄筋兒、鍋燒海參、鍋燒白菜、炸木耳、炒肝尖兒、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飛禽。炸汁兒、炸排骨、清蒸江瑤柱、糖熘芡仁米、拌雞絲、拌肚絲、什錦豆腐、什錦丁兒、糟鴨、糟熘魚片兒、熘蟹肉、炒蟹肉、燴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釀倭瓜、炒絲瓜、釀冬瓜.煙鴨掌兒、燜鴨掌兒、燜筍、熗茭白、茄子曬爐肉、鴨羹、蟹肉羹、雞血湯、三鮮木樨湯、紅丸子、白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三鮮丸子、氽丸子、鮮蝦丸子、魚脯丸子、餎炸丸子、豆腐丸子、櫻桃肉、馬牙肉、米粉肉、一品肉、栗子肉、壇子肉、紅燜肉、黃燜肉、醬豆腐肉、曬爐肉、燉肉、黏糊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兒肉、燒肉、大肉、烤肉、白肉、紅肘子、白肘子、熏肘子、水晶肘子、蜜蠟肘子、鍋燒肘子、扒肘條、燉羊肉、醬羊肉、燒羊肉、烤羊肉、清羔羊肉、五香羊肉、氽三樣兒、爆三樣兒、炸卷果兒、燴散丹、燴酸燕兒、燴銀絲、燴白雜碎、氽節子、燴節子、炸綉球、三鮮魚翅、栗子雞、氽鯉魚、醬汁鯽魚、活鑽鯉魚、板鴨、筒子雞、燴臍肚、燴南薺、爆肚仁兒、鹽水肘花兒、鍋燒豬蹄兒、拌稂子、燉吊子、燒肝尖兒、燒肥腸兒、燒心、燒肺、燒紫蓋兒、燒連帖、燒寶蓋兒、油炸肺、醬瓜絲兒、山雞丁兒、拌海蜇、龍須菜、熗冬筍、玉蘭片、燒鴛鴦、燒魚頭、燒檳子、燒百合、炸豆腐、炸麵筋、炸軟巾、糖熘餎兒、拔絲山葯、糖燜蓮子、釀山葯、杏仁兒酪、小炒螃蟹、氽大甲、炒葷素兒、什錦葛仙米、鰨目魚、八代魚、海鯽魚、黃花魚、鰣魚、帶魚、扒海參、扒燕窩、扒雞腿兒、扒雞塊兒、扒肉、扒麵筋、扒三樣兒、油潑肉、醬潑肉、炒蝦黃、熘蟹黃、炒子蟹、炸子蟹、佛手海參、炸烹兒、炒芡子米、奶湯、翅子湯、三絲湯、熏斑鳩、鹵斑鳩、海白米、燴腰丁兒、火燒茨菰、炸鹿尾兒、燜魚頭、拌皮渣兒、氽肥腸兒、炸紫蓋兒、雞絲豆苗、十二台菜、湯羊、鹿肉、駝峰、鹿大哈、插根兒、炸花件兒,清拌粉皮兒、熗萵筍、烹芽韭、木樨菜、烹丁香、烹大肉、烹白肉、麻辣野雞、燴酸蕾、熘脊髓、鹹肉絲兒、白肉絲兒、荸薺一品鍋、素熗春不老、清燜蓮子、酸黃菜、燒蘿卜、脂油雪花兒菜、燴銀耳、炒銀枝兒、八寶榛子醬、黃魚鍋子、白菜鍋子、什錦鍋子、湯圓鍋子、菊花鍋子、雜燴鍋子、煮餑餑鍋子、肉丁辣醬、炒肉絲、炒肉片兒、燴酸菜、燴白菜、燴豌豆、燜扁豆、氽毛豆、炒豇豆,外加腌苤藍絲兒。
版本二
上面的是漢民菜譜的報菜名。因為馬三立是回民,所以不方便說這段相聲,但是這是基本功又必須說,所以馬三立自創了一套清真菜的報菜名。這個本子如今已傳到馬三立長子馬志明手裡。
名現錄貫口如下: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鹵豬、鹵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什錦蘇盤兒、熏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罐兒野雞、罐兒鵪鶉、鹵什件兒、鹵子鵝、山雞、兔脯、菜蟒、銀魚、清蒸哈什螞、燴鴨絲、燴鴨腰、燴鴨條、清拌鴨絲兒、黃心管兒、燜白鱔、燜黃鱔、豆豉鯪魚、鍋燒鯉魚、鍋燒鯰魚、清蒸甲魚、抓炒鯉魚、抓炒對蝦、軟炸裡脊、軟炸雞、什錦套腸兒、麻酥油卷兒、鹵煮寒鴉兒、熘魚脯、熘魚肚、熘魚骨、熘魚片兒、醋熘肉片兒、燴三鮮兒、燴白蘑、燴鴿子蛋、炒銀絲、燴鰻魚、炒白蝦、熗青蛤、炒麵魚、炒竹筍、芙蓉燕菜、炒蝦仁兒、燴蝦仁兒、燴腰花兒、燴海參、鍋燒海參、鍋燒白菜、炸開耳、炒田雞,還有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炒飛禽、炸什件兒、炒排骨、清蒸江瑤柱、糖熘芡仁米、拌雞絲、拌肚絲、什錦豆腐、什錦丁兒,後面兒還有紅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鮮蝦丸子、魚脯丸子、餎炸丸子、豆腐丸子、氽丸子、一品肉、櫻桃肉、馬牙肉、紅燜肉、黃燜肉、壇子肉、烀肉、扣肉、松肉、罐兒肉、燒肉、烤肉、大肉、白肉、醬豆腐肉、紅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蠟肘子、醬豆腐肘子、扒肘子、煨羊肉、醬羊肉、燒羊肉、烤羊肉、五香羊肉、爆羊肉、氽三樣兒、爆三樣兒、燴銀絲兒、燴散丹、熘白雜碎、三鮮魚翅、栗子雞、煎氽活鯉魚、板鴨、筒子雞!
燴長臍肚、燴南薺、鹽水肘花兒、鍋燒豬蹄兒!拌稂子、燉吊子、燒肝尖兒、燒連帖、燒肥腸兒、燒寶蓋兒、燒心、燒肺、油炸肺,醬蘑飣、龍須菜、拌海蜇、玉蘭片、糖熘餎炸、糖腌餞蓮子、拔絲山葯、拔絲肉,鰨目魚、八代魚、黃花魚、海鯽魚、鰣魚、鮭魚,扒海參、扒燕窩、扒雞腿兒、扒雞塊兒、扒魚、扒肉、扒麵筋、扒三樣兒,紅肉鍋子、白肉鍋子、什錦鍋子、一品鍋子、菊花鍋子、還有雜燴鍋子!。
D. 製作義大利面需要買哪些材料啊
義大利面做法
材料:牛肉餡500克,洋蔥一顆切碎,胡蘿卜2根切碎,西芹4根切碎,去皮,番茄5個打漿,橄欖油100克,鹽,雞精,桂樹葉,黑胡椒碎適量,白葡萄酒半杯。
做法:
1.
在鍋中加水燒開。(水中要加少許鹽和食油)。開鍋後將面條成輻射狀放入鍋中,蓋蓋兒沸煮約12~15分鍾。撈出濾水。
義大利粉在超市有賣,配有詳細的說明,即使第一次做義大利粉,也可以做得像餐廳里的一樣。我也當回廚師,先把水煮開,放入義大利粉。記得要握住面的頂端立在鍋子中央,然後鬆手,讓面呈放射狀散開(如果不是長面,而是各種通心粉,就不必放在鍋子中央了,象撒魚食一樣倒進水裡就行了),然後加適量鹽,開始煮。煮的過程中注意,意麵很容易沸鍋的,要站在旁邊觀望。面煮到何時為合適呢?我從一位台灣美食家處偷了一招:將一根面拎出鍋子,拋向天花板,如果剛好黏住不掉落,軟硬度就恰好了。那根拋向天花板的面稍候是會落下來的,所以不用擔心整個屋頂藏滿了意麵暗器,有砸傷腦袋的危險。當然,用指甲掐一下或用嘴嘗一下軟硬度也非不可。
注意,一定要隨煮隨攪拌,這樣就不會粘做一團。想知道面條是否熟了,可以取一根咬斷,看橫截面是否有白色的一點,如果有,說明未熟需要繼續煮。
怎麼把握量呢?普通義大利面(不是通心粉是細長型的面條)一把。一把是把你的食指尖扣在大拇指的第一節關節內側,同時中指,無名指和小手指與食指並列蜷曲成桶狀,在中空部分填滿干意麵,就差不多夠了。約一人份或兩人份。
所謂的干制義大利面,根據義大利的法律規定,必須是100%的杜蘭小麥做為原料;只能用天然材料著色,不得使用人工色素或防腐劑。製作加蛋的面條,100公克的麵粉一定要加上5顆以上的蛋。杜蘭小麥是一種含麵筋較多的硬質小麥,先研磨成金黃色的粗粒麵粉,將質去除,再加水揉制而成。為了使面條能長時間保存,通常都不加蛋,所以質感干硬,需要煮制的時間也比較長。獨特的嚼勁是義大利面的特色。至於含蛋的干制義大利面,質地較薄,但在光線下不會呈半透明狀,保存期限較短。
義大利面條有很多的做法,其實主要是醬汁起決定性作用,和中國的打鹵面差不多,上海人叫"蓋澆面",澆頭在北方叫"鹵"。義大利面用的澆頭或鹵叫醬汁。義大利面講究面條味道的醇厚、鮮美,其真正的學問在醬汁的配料上。三種基本醬汁主導面的口味:以番茄為底料的醬汁、以奶油為底料的醬汁和以橄欖油為底料的醬汁。這些醬汁還能搭配海鮮、牛肉、蔬菜,或者單純配上香料,變換出各種不同的口味。你要是生手,又只買了面條沒買做醬汁的材料,又還沒有很多的時間去鼓搗,那麼我們先用在你的冰箱里能找到的並且是最簡單的來做。
2、鍋里放油,加熱至有青煙上升時放入洋蔥碎炒至噴香放入胡蘿卜碎和西芹碎炒至稀軟時放入牛肉餡再炒至變色時放白葡萄酒,黑胡椒碎攪拌均勻加入番茄漿混合均勻再放鹽,雞精,桂樹葉,轉至中火熬煮,並不時攪拌,輕輕濾去表面。醬汁有了黏度以後放入煮好的意麵攪拌均勻,沒有了湯汁就可以吃了。
醬和面的量,一般來說,新鮮面條因易吸收醬汁,故較適合濃稠的醬汁;肉醬如果過多,可能吃幾口就覺得膩了,而且醬汁的味道太濃,完全蓋掉了面的滋味,就不是很好。所以,選擇醬汁唯一不變的是:醬汁對義大利面而言,雖然重要但仍是配角,可別因貪心加了大把醬汁,而將面條本身的芳香掩蓋掉了。最恰當的量是:每根面都沾到醬汁,卻不會在吃完後盤子里還剩下一堆醬。所以,如果你沒有很多的時間,而又想有一段時間嘗試西式面條的話,那麼不妨准備這樣的一鍋肉醬備用。我的經驗證明只要冷藏就可以存放一個半星期。
由第二次開始,食用之前先把要食用的量取出放在容器內加熱就好了,在煮好的面上放上熱肉醬,再配上番茄沙司和芝士粉,根據口味的需要還可以加上黑胡椒。
一、奶油培根義大利面
材料:奶油蘑菇醬2杯,大蒜末1顆,培根4條切細,西蘭花丁1杯,義大利面200克。
做法:
1、先將西蘭花用鹽水煮滾後切丁。
2、爆香大蒜末與培根丁,將奶油醬倒入鍋中用小火煮滾,再將面條放入醬汁中攪拌均勻後灑下西蘭花即完
成。
※如果不喜歡培根丁,也可以換成咸鮭魚丁,口感也很好。另外有一種雞蛋奶油培根面,則是在面條放入醬汁後,倒入一個攪拌過的雞蛋,成為一種乾式的義大利面。
二、蕃茄肉醬義大利面
材料:絞肉100克、大蒜末2顆、蘑菇切片5顆、蕃茄蔬菜面醬2杯、蔥花少許、水1/4杯、義大利面200克
做法:
1、先將絞肉用米酒、醬油稍微腌一下。
2、用少許橄欖油將大蒜末爆香,再將絞肉放入快炒。
3、最後放入蘑菇切片一起炒香,加入蕃茄面醬、水。
4、待醬汁滾熱之後,放入預煮的面條,待面條入味變色即可上桌。可灑上起司粉或蔥花作為調味。
三、蘑菇松茸義大利面
材料:蘑菇8顆切片、蔥花少許、草菇茸醬(清炒)1杯、義大利面200克、牛油少許
做法:1、用牛油將蘑菇清炒,灑入許鹽。
2、等蘑菇炒熟後加入草菇松茸醬煮滾,放入預煮好的面條,等入味之後灑下蔥花即可。
四、蕃茄海鮮義大利面
材料:去殼蝦仁6隻、帶殼蟹腳4隻、蛤蠣6個、大蒜末2顆、白酒1/4杯、蕃茄海鮮面醬2杯、水1/4杯、九層塔絲少許、義大利面200克
做法:
1、將海鮮用酒與鹽巴腌一下。
2、將大蒜末爆香,放入海鮮與九層塔絲快炒。
3、炒熟後,加入水、蕃茄面醬燴煮。
4、待醬汁煮滾後放入面條,等面條入味就可以了。
五.經典義大利細面條
配料:
細面條480g,香腸65g,茄子80g,西紅柿65g,柿子椒30g,豆角30g,蔥頭65g,色拉油適量,大蒜65g,丘比千島醬80g
製作方法:
1.把面條煮熟,西紅柿切成塊,焯好的豆角切成3cm長。2.茄子、柿子椒,切成片,蔥頭切細絲,大蒜切碎,香腸切成斜塊。3.鍋中放油加熱,把2倒入鍋中炒。4.將1和3混和用丘比千島醬調制。
E. 花樣面點的做法大全
1、玫瑰花饅頭:(有時在幾個麵皮間抹點油,加點鹽,花椒面什麼的,像花捲的味道,也好分層)
2、豬蹄卷:(肉餡越細越好,也可用雞肉。)
3、花捲:
4、全部完成,來個集體照吧,稍醒一會就可以,然後上鍋蒸10到15分鍾就好了,關火後不要馬上開鍋蓋,那樣面會回縮的,等兩分鍾再開蓋,再配碗蛤蜊冬瓜湯,美味。
5、家常餅
原料:麵粉1000克,花生油150克,鹽10克,溫水350克。
工藝流程:溫水和面-----搓條-----下擠(餳10多分鍾)-----成型-----成熟。
特點:層次清晰,色澤金黃,松而不散,柔韌松香。
注意:折疊時層次要均勻,擀製成型用力要適當,成熟時火侯要適當
6、廣式蔬菜餅
原料:麵粉500克,素火腿腸一根,蔬菜少許,鹽適量,泡打粉5克,酵母8克。
工藝流程:溫水和面---陷制---擀制---成型---成熟。
特點:外焦里嫩,口感香郁,麥香味濃。
注意:烙餅時一定要面朝下。
7、四喜蒸餃
原料:麵粉200克,素火腿腸25克,素肉餡250克,
素蛋黃一個,木耳25克,西蘭花25克。
工藝流程:和面(湯面)---下擠---制皮---上餡---成型---成熟。
特點:色香味俱全,營養豐富,啟發食慾。
餡料:醬油,主要是香油(千萬不能放水),花椒面,鹽,高鮮味素。
注意:一斤面放250克水,水開之後上屜蒸,蒸十分鍾即可,開水和面,一斤面出二十個面劑。
8、餡餅的製做
原料:麵粉500克,溫水350克,素肉餡料300克,菜料500克,醬油25克,精鹽10克,姜沫10克,素磨菇精5克,花椒水適量,芝麻油15克。
工藝流程:溫水和面---拉劑---上餡---成型---成熟。
持點:外焦里嫩,味道鮮美。
注意:溫水合面之後餳二個小時以上。
9、油酥大餅
原料:面料500克,色拉油100克,菜沫10克,薑片5克,水350克。
工藝流程:軟酥---溫水和面---成型---熟制。
特點:外酥里軟,餅薄層多,酥香味美。
注意:餅胚折好後要包嚴,擀制時兩手用力均勻,烙時餅才能鼓起,不跑氣,易成熟。薑片,大料用溫水泡。餅擀製成型後餳10分鍾,先擀後面,烙正面。
10、老邊餃子
原料:素肉,醬油,花椒面,料油,素高鮮,青菜隨意。
製法:將素肉剁成茸,將鍋燒熱,放入料油,素肉餡翻炒幾翻,再放入醬油,姜沫,料油,花椒面煸至素肉成熟即可,再放入喜愛的蔬菜。
做法:將面與水混合揉至成稍硬的面團餳10分鍾,然後下劑,擀成圓皮,抹上餡包成水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