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芽秋海棠
① 秋海棠的形態習性是什麼樣的
秋海棠原產我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區。秋海棠喜陰濕、忌陽光直射。怕乾旱專、水澇,較耐屬寒。秋海棠可點綴在樹萌下、岩石或建築物旁的花壇中。全草和塊莖可入葯。莖味酸,無毒,在江南一帶兒童常採摘食用。
秋海棠為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塊莖呈球形,莖直立,上部分枝,光滑。葉片為寬卵形,頂端漸尖,基部呈斜心形,邊緣為細波狀,有細尖鋸齒,表面有細刺毛,通常背面和葉柄為紫紅色,葉腋間有珠芽,落地生新苗,葉柄長。花呈淡紅色,聚傘花序,腋生。蒴果有翅。8~9月開花。
② 秋海棠和天竺葵的區別
秋海棠和天竺葵的區別:
天竺葵是牻牛兒苗目、牻牛兒苗科、天竺葵屬;而秋海棠是堇菜目、秋海棠、秋海棠屬。在植物分類學上親緣關系甚遠。
秋海棠
海棠類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莖綠色,莖直立,光滑,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塊莖。莖直立粗壯,多分枝,光滑,節部膨大。葉腋間生珠芽;葉互生,葉柄長5-12cm;托葉披針形;葉片斜卵形,長8-20cm,寬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兩面生細刺毛,葉下面和葉柄部帶紫紅色,邊緣有細尖牙齒。花單性,粉紅以,直徑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壯聚傘花序;雄葯被片4,外2片圓形較大,雄蕊多數,聚成頭狀,花絲成1總柄,花葯黃色,雌花被片5,在內的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頭扭曲狀。蒴果長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節部膨大多汁。有的有根莖,有的有狀塊莖。葉互生,有圓形或兩側不等的斜心臟形,有的葉片形似象耳,色紅或綠,或有白色斑紋,背面紅色,有的葉片有突起。花頂生或腋生,聚傘花序,花有白、粉、紅等色。多栽培於庭園。全國各地有分布.
.
希望我的解答對解決你的問題有所幫助.
③ 海棠花怎麼插活
海棠花插活方法如下:
一:扦插的准備
1、在海棠進行扦插的時候,合適的插條十分的重要。在進行扦插的時候,可以選擇健康的並且生長比較健壯的,沒有病蟲害的葉片,這樣成活率會比較高。
拓展資料:
海棠花(學名:Malus spectabilis(Ait.)Borkh):喬木,高可達8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幼時具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紅褐色或紫褐色,無毛。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8厘米,寬2-3厘米,邊緣有緊貼細鋸齒,有時部分近於全緣,幼嫩時上下兩面具稀疏短柔毛,以後脫落,老葉無毛。
花序近傘形,有花4-6朵,花直徑4-5厘米;萼筒外面無毛或有白色絨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緣;花瓣卵形,長2-2.5厘米,寬1.5-2厘米,基部有短爪,白色,在芽中呈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厘米,黃色。果期8-9月。
素有「國艷」之譽。是中國的特有植物。多生長在海拔50米至2000米的平原和山地,可以人工引種栽培。
④ 秋海棠花的百度詞條
秋海棠花
【拼音名】QiūHǎiTánɡHuā
【花語】親切、誠懇
【來源】
葯材基源: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塊莖。莖直立粗壯,多分枝,光滑,節部膨大。葉腋間生珠芽;葉互生,葉柄長5-12cm;托葉披針形;葉片斜卵形,長8-20cm,寬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兩面生細刺毛,葉下面和葉柄部帶紫紅色,邊緣有細尖牙齒。花單性,粉紅以,直徑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壯聚傘花序;雄葯被片4,外2片圓形較大,雄蕊多數,聚成頭狀,花絲成1總柄,花葯黃色,雌花被片5,在內的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頭扭曲狀。蒴果長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性味】味苦;酸
【功能主治】殺蟲解毒。主皮癬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汁調蜜搽。
【摘錄】《中華本草》轉自
⑤ 秋海棠的主要價值
傈僳葯:亞糾俄:果實治療吐血,衄血,咳血,白帶,月經不調,跌打損傷《怒江葯》。
瑤葯:孔賠:全草治瘡毒《桂葯編》。
壯葯:那本岩:全草治胃痛《桂葯編》。
景頗葯:Wuingi mang:治哮喘,氣管炎《德宏葯錄》。
德昂葯:波還: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葯錄》。
苗葯:常雙七:全草用於健胃行血,消腫,驅蟲,治蛇傷《湘藍考》。
白葯:珠芽秋海棠:根莖用於血崩,赤白帶下,吐血,跌打損傷,出血《大理資志》。
毒性:有微毒,會引起皮膚瘙癢、嘔吐、腹瀉、咽喉腫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⑥ 秋海棠的主要變種
單翅秋海棠Begonia grandisDry subsp.grandisvar.unialataIsmsch.
蒴果單個翅特大,長圓形或三角狀長圓形,長15-17毫米,中部寬6-7毫米,頂端微急尖,上方之邊呈平的,下方之邊從上向下斜,其餘2翅極退化呈窄檐狀或幾消失。花期9月,果期10月。
產四川(會理、雅安)、雲南(中甸)、甘肅(文縣)。生於林下潮濕處,海拔2200米。模式標本采自四川雅安。 中華秋海棠(原變種)(中國高等植物圖鑒)珠芽秋海棠(雲南植物名錄)Begonia grandisDry subsp.sinensis(A. DC.) Irmsch. var.sinensis
中型草本。莖高20-40(-70)厘米,幾無分枝,外形似金字塔形。葉較小,橢圓狀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5-12(-20)厘米,寬3.5-9(-13)厘米,先端漸尖,下面色淡,偶帶紅色,基部心形,寬側下延呈圓形,長0.5-4厘米,寬1.8-7厘米。花序較短,呈傘房狀至圓錐狀二歧聚傘花序;花小,雄蕊多數,短於2毫米,整體呈球狀;花柱基部合生或微合生,有分枝,柱頭呈螺旋狀扭曲,稀呈U字形。蒴果具3不等大之翅。
產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甘肅(南部)、陝西、四川(東部)、貴州、廣西、湖北、湖南、江蘇、浙江、福建。昆明一帶有栽培。生於山谷陰濕岩石上、滴水的石灰岩邊、疏林陰處、荒坡陰濕處以及山坡林下,海拔300-2900米。模式標本采自北京西山。
刺毛中華秋海棠(變種)Begonia grandisDry subsp.sinensis(A. DC.) Irmsch. var.puberulaIrmsch.
葉片上面被兩型毛,密被極短小刺毛,毛長約0.3毫米和散生較長硬毛,毛長0.8-0.9毫米。
產湖北、四川(巫山)。生於陰濕地方,海拔1200米。模式標本采自湖北西部。 柔毛中華秋海棠(變種)Begonia grandisDry subsp.sinensis(A. DC.) Irmsch. var.villosaKu
葉片上面僅被柔毛,毛有時微卷。
產四川(雷波)。生於水邊陰處潮濕地,海拔1200米。模式標本采自雷波。 全柱秋海棠(亞種)Begonia grandisDry subsp.holostylaIrmsch.草本。莖高(12-)20-40(-60)厘米,細弱,常不分枝。葉片三角狀卵形,長度變化較大,長3-13厘米,寬2-10厘米,先端稍長漸尖,基部寬側下延呈圓形,長0.8-3.5厘米,寬1.3-6厘米。花序呈短傘房狀或圓錐狀聚傘花序,基部有明顯膜質大苞片,下部通常有小珠芽,花較小,雄蕊較少,(15)20(-30),雄蕊柱長0.3-0.8(-1)毫米。蒴果頂端有短粗之喙,花柱不分枝,柱頭頭狀,稀呈腎狀。花期7-8月,果期9-10月。產雲南(東川、富民、嵩明、中甸和麗江)、四川(木里)。生於灌叢陰濕處石上、陰濕處石灰岩石縫中、山坡常綠闊葉林下和潮濕的岩石邊,海拔2200-2800米。模式標本采自木里和麗江。
⑦ 秋海棠有哪些習性
秋海棠原產我來國,分布於長自江以南各省區。秋海棠喜陰濕、忌陽光直射。怕乾旱、水澇,較耐寒。秋海棠可點綴在樹萌下、岩石或建築物旁的花壇中。全草和塊莖可入葯。莖味酸,無毒,在江南一帶兒童常採摘食用。
秋海棠為多年生草本,高50~70厘米。塊莖呈球形,莖直立,上部分枝,光滑。葉片為寬卵形,頂端漸尖,基部呈斜心形,邊緣為細波狀,有細尖鋸齒,表面有細刺毛,通常背面和葉柄為紫紅色,葉腋間有珠芽,落地生新苗,葉柄長。花呈淡紅色,聚傘花序,腋生。蒴果有翅。8~9月開花。
⑧ 秋海棠什麼時候開花
秋海棠的花期:7月開始
秋海棠(學名:Begonia grandis Dry):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近球形,莖直立,高可達60厘米,有縱棱無毛。莖生葉互生,葉片輪廓寬卵形至卵形兩側不相等,上面褐綠色,常有紅暈,下面色淡,帶紫紅色,托葉長圓形至披針形膜質,花葶有縱棱,無毛;花較多數粉紅色,苞片長圓形,先端鈍,早落;花葯倒卵球形,子房長圓形,蒴果下垂,輪廓長圓形,種子長圓形小,淡褐色數極多,7月開花,8月開始結果。
分布中國河北、河南、湖北、福建等地。有栽培。生山谷潮濕石壁上、密林、灌叢中,該種花、葉、莖、根均可入葯。花形多姿,葉色柔媚。盆栽秋海棠常用來點綴客廳、櫥窗或裝點家庭窗檯、陽台、茶幾等地方。
主要價值
觀賞
秋海棠是著名的觀賞花卉。矮生、多花的觀花秋海棠,用於布置夏天、秋花壇和草坪邊緣。盆栽秋海棠常用以點綴客廳、櫥窗或裝點家庭窗檯、陽台、茶幾,十分清新幽雅。如配裝上優質藝術吊盆,懸掛室內,更顯得可愛。在歐美除私人住宅區以外,還切去花、葉製作花籃或花束,是聖誕佳節饋贈親朋的商品。在中國的江南庭院中,秋海棠常配置於陰濕的牆角、沿階處,增添自然景色。
葯用
傈僳葯:
亞糾俄:果實治療吐血,衄血,咳血,白帶,月經不調,跌打損傷《怒江葯》。
瑤葯:孔賠:全草治瘡毒《桂葯編》。
壯葯:那本岩:全草治胃痛《桂葯編》。
景頗葯:Wuingi mang:治哮喘,氣管炎《德宏葯錄》。
德昂葯:波還: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葯錄》。
苗葯:常雙七:全草用於健胃行血,消腫,驅蟲,治蛇傷《湘藍考》。
白葯:珠芽秋海棠:根莖用於血崩,赤白帶下,吐血,跌打損傷,出血《大理資志》。
毒性:有微毒,會引起皮膚瘙癢、嘔吐、腹瀉、咽喉腫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⑨ 秋海棠科有哪些植物
雙子葉植物,有5屬,920種,中國有1屬,有90多種。有名的有以下幾種:
花卉植物名 球根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tuberhybrida / 茶花海棠
產地與習性 由多種原產南美山區的野生親本培育出的園藝雜交種,為多年生球根花卉。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不耐高溫,超過32℃,莖葉枯萎脫落,甚至塊莖死亡。生長適溫6-21℃,相對濕度為70%-80%。冬季亦不耐寒。
形態特徵 株高約30cm,塊莖呈不規則扁球形。葉為不規則心形,先端銳尖,基部偏斜,綠色,葉緣有粗齒及纖毛。腋生聚傘花序,花大而美麗。品種極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花瓣皺邊等。花色有紅、白、粉紅、復色等。花期春季。
繁殖與栽培 常用扦插和分割塊莖法繁殖,也可播種繁殖。生長季節可經常澆水,但盆土不宜太濕,否則會引起腐根,空氣乾燥則會落花。生長後期逐漸降低澆水量。生長季節和花瓣,每半月施肥一次。
花卉植物名 四季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semperflorens / 瓜子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乾燥和積水,生長適溫18-20℃,低於10℃生長緩慢,要求空氣濕度大的環境。
形態特徵 屬須根類秋海棠,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具光澤,卵形,葉緣有鋸齒。花淡紅色,腋生,數朵成簇。園藝品種很多,株型有高有矮;花有單瓣和重瓣;花色有紅、白、粉和中間色;葉色有綠、紫紅與深褐色。
繁殖與栽培
繁殖與栽培 播種、扦插與分株法繁殖。春、秋均可播種。分株多春季結合換盆進行。
花卉植物名 蟆葉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rex / 蝦蟆葉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和鯿東部一帶,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不耐寒,宜陰濕環境和濕潤的土壤,夏季忌陽光直射。
形態特徵 無地上莖,地下根狀莖平卧生長。葉基生,一側偏斜,深綠色,上有銀白色斑紋。花淡紅色,花期較長。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與播種法繁殖,生長季節10天左右施淡肥一次,應注意及時摘心,夏季通風不良,易受白粉虱危害。
花卉植物名 鐵十字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masoniana / 馬蹄海棠
產地與習性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冬季濕度不得低於10℃。夏季要求涼爽、半陰和空氣濕度大的環境,溫度以22-25℃為宜,不耐高溫,超過32℃,則生長緩慢,怕強光直射。空氣濕度80%左右。喜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
形態特徵 根莖橫卧,肉質。葉柄上長有長絨毛,葉柄直接長在根莖上。葉近心形,長16-20cm,狀突起和刺毛,淡綠色。中間有一類似十字形的紫褐色斑紋。花小、黃綠色。
繁殖與栽培 分株或葉插法繁殖。換盆時分株。葉插一般在夏季進行分株,保持床面潮濕,空氣濕度不宜過高,否則易爛。約30餘天,即能長出小植株。待長出小葉後即可移植。
花卉植物名 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evansiana / 八月春、斷腸花、相思草
產地與習性 原產中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濕,忌陽光直射。怕乾旱和水澇。冬季有休眠習性。花期8-9月。
形態特徵 屬球根類秋海棠,株高50-70cm,塊莖球形,莖直立,上部分枝。葉片寬卵形,頂端漸尖,基部斜心形,邊緣細波狀,通常背面為紫紅色。聚傘花序,腋生,花朵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分株或播種法繁殖。4-5月播種,播後15天左右發芽,因種子較小,覆土宜淺。採集葉腋間的小珠芽栽種,一星期後可發芽,當年開花,夏、秋季除及時澆水外,還要向葉面噴水。夏季應避免日光直射。
花卉植物名 彩葉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cathayana / 紅脈秋海棠、絨葉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中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和半陰環境,越冬溫度需在10℃以上,夏季宜涼爽環境,忌曝曬和乾燥,生長適溫為16-20℃。
形態特徵 屬須根類秋海棠,葉片斜卵圓形,鮮綠色,葉脈紅色,花朱紅或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春、秋季最宜。在20-25℃的條件下,20-25天即可生根。生長季節應充分澆水,每15天施淡肥一次。
花卉植物名 銀星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argenteo-guttata / 麻葉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為多年生小灌木狀,夏季生長適溫25℃左右,較耐寒,怕日光直射。冬季生長適溫15℃,需陽光充足,應適當控制水分。
形態特徵 屬須根類秋海棠,莖直立,。具分枝。葉片斜卵形,葉面綠色,嵌有稠密的銀白色斑點,葉背面紫紅色。花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四季均可進行。也可進行葉插,但不定芽的產生較為困難。每年春天需換盆,並進行修剪。
⑩ 天竺葵和秋海棠的葉子的區別
天竺葵,別名洋綉球,原產南非,是多年生的草本花卉。葉掌狀有長柄,葉緣多鋸齒,葉面有較深的環狀斑紋。花冠通常五瓣,花序傘狀,長在挺直的花梗頂端。由於群花密集如球,故又有洋綉球之稱。花色紅、白、粉、紫變化很多。花期由初冬開始直至翌年夏初。盆栽宜作室內外裝飾;也可作春季花壇用花。
海棠類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莖綠色,莖直立,光滑,高60-100cm,通常80cm。地下具球形塊莖。莖直立粗
秋海棠
壯,多分枝,光滑,節部膨大。葉腋間生珠芽;葉互生,葉柄長5-12cm;托葉披針形;葉片斜卵形,長8-20cm,寬6-18cm,先端尖,基部偏斜。兩面生細刺毛,葉下面和葉柄部帶紫紅色,邊緣有細尖牙齒。花單性,粉紅以,直徑2.5-3.5cm;雌雄同株,成腋生的叉壯聚傘花序;雄葯被片4,外2片圓形較大,雄蕊多數,聚成頭狀,花絲成1總柄,花葯黃色,雌花被片5,在內的較小,雌蕊1,由3心皮分生,子房下位,花柱3歧,柱頭扭曲狀。蒴果長1.5-3cm,上有3翅,其中1翅通常較大。花期7-8月,果期10-11月。節部膨大多汁。有的有根莖,有的有狀塊莖。葉互生,有圓形或兩側不等的斜心臟形,有的葉片形似象耳,色紅或綠,或有白色斑紋,背面紅色,有的葉片有突起。花頂生或腋生,聚傘花序,花有白、粉、紅等色。多栽培於庭園。全國各地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