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明湖荷花
㈠ 明湖荷花在哪裡
大明湖內現有17處零散賞荷處 如今,作為濟南的市花,要想在市區欣賞它,最好的地方仍然是大明湖。 據了解,2009年大明湖擴建工程完工之後,雖然湖面很大,但荷花難以大規模成片栽植生長。據大明湖工作人員介紹,大明湖現有荷田17處,總面積約8萬平方米,種植有荷花品種11個,其中主要品種有4個。 主要集中的賞荷地點為,大明湖南岸水域:南門附近,主要品種為明湖紅蓮和明湖重台。大明湖西南門附近水域:常規品種明湖紅蓮。鐵公祠荷花池:大明湖特有的荷花品種「明湖重台」,花朵比普通荷花大,一朵「重台」有200多片花瓣,是普通荷花的10倍;沒有蓮蓬。明瑟園(北極廟北側):該園是大明湖荷花品種最多,觀賞性最強的場所之一,植物的多樣性、層次都非常豐富,比如新增大灑錦、飛虹、友誼牡丹蓮。
㈡ 六月的大明湖荷花盛開,岸邊柳枝輕搖。這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副對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對聯出自清劉鳳誥題山東濟南大明湖滄回浪亭的對聯。釋義如下:答
一城山色:千佛山在城南,為附近最高的山,全城人都能看到它蒼翠的山色。半城湖:大明湖在城的北部,周約八里多,所以說它佔了「半城」。
上聯大明湖四面是荷花三面是柳樹,紅荷綠柳相映襯,分外美麗。下聯濟南滿城都映著千佛山的山色,大明湖佔了城的一半。
(2)贊明湖荷花擴展閱讀
大明湖景點簡介:
1、南門牌坊:在大明湖南門,為一民族形式的牌坊。1952年由濟南府學文廟遷此。牌坊匾額「大明湖」三字,即依該碑字跡刻成。
2、鐵公祠:在大明湖西北岸,為民族形式的庭園。佔地6386平方米,包括鐵公祠、八角亭、湖山一覽樓、小滄浪等建築。是大明湖中的園中園,1979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北極閣:又名北極廟、真武廟,坐落在大明湖東北岸,為道教廟宇。真武,是道教奉祀的代表北天之神,是北天七宿的化身。原名玄武大帝,後避帝諱,改為真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㈢ 七言絕句贊美荷花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㈣ 大明湖畔,看到滿湖的荷花、碧綠的荷葉、燦爛的陽光,我想起了楊萬里筆下的詩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出自: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 宋 ]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㈤ 贊美大明湖的詩句
1、宋代李清照——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限好。
意思:水光山色與人親近,唉!我也說不清這無比的美好。
2、宋代曾鞏——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
意思:問我到哪裡去避暑,很明顯就是去這么大的西湖。
3、瓊瑤——大明湖畔風光好,泰岳峰高聖澤長。
意思:大明湖畔的風光很優美,泰岳峰高皇上的聖恩長留久。
4、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意思:四面都是荷花三面都是柳樹,一半的山城風光一半的大明湖的景色。
5、清湖凈水纖腰柳,倒影千佛日月明。
意思:清澈的湖面干凈的水纖長的柳樹,湖裡倒映著萬千景色。
(5)贊明湖荷花擴展閱讀:
大明湖,位於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心偏東北處、舊城區北部,是由濟南眾多泉水匯流而成,湖面58公頃,公園面積103.4公頃,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處達4.5米,是繁華都市中一處難得的天然湖泊。
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為濟南三大名勝,也是泉城濟南重要的風景名勝、開放窗口和聞名中外的旅遊勝地,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譽。
大明湖景色優美秀麗,湖水水色澄碧,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的核心組成部分之一。
2009年,大明湖榮膺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第一泉水湖」稱號。 2016年12月19日,經濟南市有關部門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濟南大明湖風景區現收費開放區城(老區)將向社會免費開放。
大明湖一帶歷代建築甚多,素有「一閣、三園、三樓、四祠、六島、七橋、十亭」之說,所有建築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有:
1.海右古亭——歷下亭
歷下亭位於明湖水面諸島中最大的湖心小島上,因處歷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臨水,綠柳環繞,它挺拔端莊,古樸典雅,紅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畫棟,是一座軒昂古雅的木結構建築。歷下亭年代久遠,幾多變遷。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詩人杜甫曾與北海太守李邕飲宴於歷下亭,並寫下《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
詩中「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廣為傳誦,歷下亭也因此名揚天下。不過,當時的歷下亭在五龍潭一帶,唐朝末年就傾塌了。北宋以後,歷下亭移建於今大明湖南岸,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才在湖心島上重建。
歷下亭雖幾經整修,但基本上保持了清代原貌。亭中匾額「歷下亭」三字,為清乾隆皇帝手書。亭北名士軒中,牆上嵌有杜甫、李邕的石刻畫像及濟南歷代名人的畫像,門前抱柱上刻有郭沫若撰寫的對聯:「楊柳春風萬方極樂,芙渠秋月一片大明。」
2.道教廟宇——北極閣
北極閣又名北極廟,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廟,是一座道教廟宇。北極閣建於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明代永樂年間重修。
廟宇建在7米多高的石砌高台上,由前後殿、鍾鼓樓、東西配房組成。正殿內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龜蛇二將、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傳神。正殿兩側壁上繪有關於真武修煉成仙的壁畫,具有極高藝術價值。後殿名啟聖殿,供奉著真武父母的塑像。
3.匯波樓
匯波樓位於大明湖東北岸北水門之上。北水門為曾鞏任齊州知州時,於宋神宗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所建,是濟南唯一的北城門,既可設閘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修建新城牆時,在北水門上建了一座兩層高的城樓,因城內諸泉水匯流入大明湖,再經北水門流出城外,故命名為匯波樓。匯波樓建成後,成為人們登臨游覽,集宴賦詩的好去處,歷代文人墨客多有題詠。
解放前,匯波樓毀於戰火。1982年,市政府在原址重建。新樓基本保持原貌,為重檐兩層城樓式建築,氣勢宏偉。登匯波樓,北可眺望鵲、華兩山秀色,南可俯看明湖美景,夕陽西下時,更可領略到濟南八景之一匯波晚照的壯麗景象。
大明湖_網路
㈥ 描寫大明湖荷花的詩詞有哪些
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年代:元作者:元好問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泛舟大明湖》
年代:元作者:元好問
長白山前綉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
山從陽丘西來青一彎,天公擲下半玉環。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綉江眉睫間。
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風與秋露。
蘭襟鬱郁散芳澤,羅襪盈盈見微步。
晚晴一賦畫不成,枉著風標誇白鷺。
我時驂鸞追散仙,但見金支翠蕤相後先。
眼花耳熱不稱意,高唱吳歌叩兩舷。
喚取樊川搖醉筆,風流聊與付他年。《木蘭花慢 同濟南府學諸公泛大明湖》
年代:元作者:張之翰
喚扁舟載酒,直轉過、水門東。正十里平湖,煙光淡淡,雨氣蒙蒙。回頭二三名老,望衣冠、如在畫圖中。但得城頭晚翠,何須席上春紅。清樽旋拆白泥封。呼作白頭翁。要與汝忘情,高歌一曲,痛飲千種。夕陽醉歸扶路,盡從渠、拍手笑兒童。官事無窮未了,人生適意難逢。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作者: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荷 唐·李嶠
新溜滿澄陂,
圓荷影若規。
風來香氣遠,
日落蓋陰移。
魚戲排緗葉,
龜浮見綠池。
魏朝難接采,
楚服但同披。芙蓉 唐·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
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
秋至風露繁。
麗景別寒水,
濃芳委前軒。
芰荷料難比,
反此生高原。
㈦ 贊美荷花的名言佳句!!!
1、荷花是一種純潔的花朵。人們常說它,「出污泥而不染」。荷花長在湖裡的淤泥里,它的根就深深地扎在那裡。荷花沖出水面後,卻一點也不臟。而是秀美的、干凈的、大方的。人們愛荷花,或許就正愛這一點吧!
2、瞧它開得多美麗,一朵朵露出了甜美的笑臉,有的只有兩三片花瓣,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花瓣落了結出了一個個碧綠的小蓮蓬,小蓮蓬很害羞,一直低著頭。荷池清香陣陣,姿態萬千,我疲憊的心情一下子變輕鬆了。
3、一陣微風吹過,粉紅的荷花們翩翩起舞,真像一位位偉大的舞蹈家,站在碧綠碧綠的大圓盤之間跳美麗的舞,風過了荷花們又像戰士一樣筆直地站在那裡,不怕風不怕雨。
4、如果沒有荷葉,荷花也就不會是這樣生機勃勃了。荷葉寬大,呈深綠色,讓人看了有陶醉在大自然的感覺。荷花從不和別的花爭奇斗艷,也不和別的花比美,只是孤獨地立在水中,默默無聞地站著,站在水裡,站在風里,站在雨里。
5、荷花不僅艷麗迷人,婀娜多姿,香氣純正,意味清新,既可供人觀賞,又可供人食用葯用,更可貴的是,不像浮萍,隨波逐流;不像紅柳,孤芳自賞;荷花不畏炎夏的威力,不懼晚秋的欺凌,不怕蟲害的噬咬,歲歲夏夏,周而復始,造福人類。
6、啊!荷花你真美!你的美讓所有人陶醉!我們愛你那潔白無瑕的外表!愛你那堅強不屈的精神!更愛你那種「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風亮節!荷花是一種純潔的花朵。人們常說它,「出污泥而不染」。
㈧ 大明湖荷花詩詞
臨江仙 李輔之在齊州,予客濟源,輔之有和》
年代:元作者:元好問
荷葉荷花何處好,大明湖上新秋。紅妝翠蓋木蘭舟。江山如畫里,人物更風流。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負歡游。一尊白酒寄離愁。殷勤橋下水,幾日到東州!
《泛舟大明湖》
年代:元作者:元好問
長白山前綉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
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蒼煙收不起。
山從陽丘西來青一彎,天公擲下半玉環。
大明湖上一杯酒,昨日綉江眉睫間。
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
江妃不惜水芝香,狼籍秋風與秋露。
蘭襟鬱郁散芳澤,羅襪盈盈見微步。
晚晴一賦畫不成,枉著風標誇白鷺。
我時驂鸞追散仙,但見金支翠蕤相後先。
眼花耳熱不稱意,高唱吳歌叩兩舷。
喚取樊川搖醉筆,風流聊與付他年。《木蘭花慢 同濟南府學諸公泛大明湖》
年代:元作者:張之翰
喚扁舟載酒,直轉過、水門東。正十里平湖,煙光淡淡,雨氣蒙蒙。回頭二三名老,望衣冠、如在畫圖中。但得城頭晚翠,何須席上春紅。清樽旋拆白泥封。呼作白頭翁。要與汝忘情,高歌一曲,痛飲千種。夕陽醉歸扶路,盡從渠、拍手笑兒童。官事無窮未了,人生適意難逢。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作者: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荷 唐·李嶠
新溜滿澄陂,
圓荷影若規。
風來香氣遠,
日落蓋陰移。
魚戲排緗葉,
龜浮見綠池。
魏朝難接采,
楚服但同披。芙蓉 唐·柳宗元
有美不自蔽,
安能守孤根。
盈盈湘西岸,
秋至風露繁。
麗景別寒水,
濃芳委前軒。
芰荷料難比,
反此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