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網問
Ⅰ 什麼是荷花問題
荷花問題——又叫蓮花問題是指:「一個高出水面1/4腕尺(一 種古時長度單位)的蓮(荷)花在距原地2腕尺處正好浸入水中,求蓮花的高度和水的深度。」本題亦稱荷花問題(problem of lotus flower)。原記載於 印度古代約公元600年的數學家婆什迦羅第一部著作《阿耶波多歷書注釋》中。到12世紀,印度另一位著名數學家婆什迦羅第二次在他的名著《麗羅娃提》中重新闡述了這一問題,只將高出水面的1/4尺改為1/2尺,並用歌謠的形式記載下來,使蓮花問題 成為幾何定理應用的典型問題之一。14世紀印度另一位數學家納拉亞訥也在著作中記述過類似的問題。
其實在紀元前後成書的《九章算術》,是歷史上 最早記載這類問題的古算書。其中第九章題六敘述如下:「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適與岸齊。問水深、葭長各幾何?」故數學史家為這是中印古文化交流的結果。中國後來的古算書也有很多類似的題目,如《張邱建算經》(5-6世紀)卷上十三題,《四元玉鑒》(1303)卷中之 六,《演算法統宗》(1593)卷八等。其中《四元玉鑒》還是用歌謠體給出的題述。《九章算術》及後世算書都給出了該題的解法,但中算的「葭生池中」題是勾股定理的應用題,而印度的蓮花問題則是圓內相交弦性質的應用題。此外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在《算術之尺》(1427)中給出類似的「矛立水中 」題目。16世紀英國算書中也有「蘆葦立於池中」的類似題目。
Ⅱ 關於荷花的問題
一個高出水面1/4腕尺(一種古時長度單位)的荷花在距原地2腕尺處正好浸入水中,求蓮花的高度和水的深度。本題亦稱荷花問題(problem of lotus flower)。原記載於印度古代約公元600年的數學家婆什迦羅第一部著作《阿耶波多歷書注釋》中。到12世紀,印度另一位著名數學家婆什迦羅第二次在他的名著《麗羅娃提》中重新闡述了這一問題,只將高出水面的1/4尺改為1/2尺,並用歌謠的形式記載下來,使蓮花問題 成為幾何定理應用的典型問題之一。14世紀印度另一位數學家納拉亞訥也在著作中記述過類似的問題。
Ⅲ 誰有關於荷花的問答題
與荷花有關的詩句是什麼?其中的詩句都描繪了什麼樣的意境?
Ⅳ 關於荷花的問答題
白、粉、深紅、淡紫
Ⅳ 荷花網路意思是什麼
荷花代表清白、高尚而謙虛(高風亮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表示堅貞、純潔、無邪、清正的品質。低調中顯現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藉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採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簡介
古植物學家徐仁教授,曾於20世紀70年代在柴達木盆地發現荷葉化石,歷史至少有1000萬年。1973年在浙江餘姚縣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發現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鄭州市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兩粒炭化蓮子。
西周初期(公元前Ⅱ世紀),古人食用蔬菜約40餘種,藕是其中之一。《詩經》中有「隰有荷華」之句,意指中國大地上凡有沼澤水域的地方,都生長著荷花。中國是世界上栽培荷花最多的國家之一。
Ⅵ 網路說荷花是什麼意思
網路說荷花的意思是指清白、高尚而謙虛。
由於「荷」與「和」、「合」諧音,「蓮」與「聯」、「連」諧音,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以荷花的高潔象徵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
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荷花品種豐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組成了高潔的荷花世界,是「荷(和)為貴」。
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揚和平文化、和諧文化的進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揚中華「和」文化,對於我們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事業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荷花的傳說: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捨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
在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中,據說晴雯死後變成芙蓉仙子,賈寶玉在給晴雯的歿詞《芙蓉女兒誄》中道:「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
雖然後世的紅學專家們都認為這不過是作者借詠晴雯之名而贊黛玉之潔,不過無論如何荷花總是與女兒般的冰清玉潔聯系在一起的。
Ⅶ 關於荷花
關於荷花的古詩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綉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白: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折荷有贈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子夜吳歌(其二) 唐
李 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越 女 唐
王昌齡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關於荷花的歇後語
並蒂蓮——香菱
並蒂蓮——聯春繞瑞——連理枝頭花正開
七月的荷花---一時香。
荷花塘里著火——藕燃(偶然)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關於荷花的傳說故事
(二)三月三的傳說(荷花傳說)
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和一個庵。廟里一個和尚與庵里的一個尼姑相好,隨著日子的長遠,兩人的恩愛與日俱深。可是,同是出家人,不能結成夫妻,只能時常暗中相會。
有一年的三月三,他們在一個湖邊相會,被一個叫花子發現了。那叫花子本也是無意中路過,無奈黑夜裡那叫花子的形象頗似她庵中的住持,尼姑嚇慌了,一慌之下竟跳湖自盡了。和尚見尼姑跳到湖裡去了,他也不知那湖水的深淺,一心只想救起尼姑,結果也被淹死了。叫花子撞到和尚與尼姑的好事後,難為情地急急走開了。可是緊接著聽到兩陣水響,又聽到和尚在水中呼喚尼姑的聲音,料是尼姑含羞自盡,想想全是自己的過錯,於是就急忙轉身,趕緊跳到湖裡救人。怎奈他們都不識水性,最後都被淹死在湖裡。這一幕悲喜劇,世人誰也不知,唯有土地菩薩全都看在眼裡。他同情他們的遭遇,可是卻不能救活他們,因為那和尚與尼姑畢竟犯了佛門的戒律!
和尚與尼姑的屍體很快被湖裡的大魚吃掉了,骨頭飄到一塊兒,漸漸沉入湖底的淤泥中。魚兒嫌叫花子身上有股臭味,而沒有吃他的屍體,叫花子的屍體便浮到了水面上。和尚與尼姑都覺得自己死得冤枉,雙雙向土地菩薩訴冤,說:「我們在人世不能成為夫妻,能不能讓我們沉入淤泥的屍骨節節相連,並給予一點生機?」土地菩薩說:「因為你們違犯佛門的清規,死後只能與污泥為伴。但念你們都是人,人世間男女相愛並無過錯,故准許你們的屍骨在污泥中節節相連,恢復生機。」
和尚與尼姑的魂靈見土地菩薩應允了,又得寸進尺,要求每年出來看一看世界。土地菩薩心腸軟,竟也答應了,但是規定他們不能離開污泥。每年要到他們的忌日三月初三才能鑽出水面探看世界。
叫花子的魂靈見和尚與尼姑都獲准恢復生機,也前來向土地菩薩說:「雖然和尚與尼姑的死是我害的,可我是無意的,能不能也讓我恢復生機,每年到世間玩一段時間?」
土地菩薩覺得叫花子言之有理,便說:「好吧,你就變一條水蛇,每年三月初三去看世界。」
後來,和尚與尼姑的白骨長成人類喜歡吃的蓮藕,節節相連,節節有孔,以示他們心心相通,節節之間長滿細絲,即使折斷,也可相連。和尚讓自己長成荷葉,尼姑讓自已長成荷花,每年三月初三,荷葉先捲成尖角鑽出水面的,然後才慢慢舒展開來。荷花本來也是在三月初三鑽出水面的,怎奈她對過去的事感到難為情,要待荷葉長大了、長多了,她才從空隙里羞答各地鑽出來。
水蛇當然不會害羞,每年三月初三,他便迫不及待地從土洞里鑽出來。
因此,便有了「年年有個三月三,蛇出洞來藕出簪」的諺語。
關於我國的賞荷勝地
1:西湖2:錢塘3:蘇州園林4:晉祠5:華清池(賞荷勝地)
蓮花峰:1:黃山。2:武夷山。
關於荷花的謎語
荷葉里包著一個咸雞蛋.(打一食品) 荷包蛋
荷葉的孩子,常躲在水下,粉粉可好吃,掰開有張網.(打一食品) 蓮藕
雙子葉植物,想想可煮湯,不但是葯草,味道也很香.(打一植物) 薄荷
荷葉的淚珠. 荷珠
荷花燈里點蠟--------心裡明
荷花池養魚----------一舉兩得
關於荷花的成語
碧盤滾珠 皎潔無瑕 亭亭玉立 嫩蕊凝珠
清香襲人 風姿綽約 玉潔冰清 出水芙蓉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Ⅷ 關於荷花的問題...
科屬:睡蓮科蓮屬
學名:Nelumbo nucifera
英名:Lotus flower(Hin Lotus)
別名:蓮花、芙蕖、水芝、澤芝、水華、菡萏、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