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交天下
㈠ 什麼是並帝蓮花!
並蒂蓮有「花中君抄子」之稱,是荷花中的極品,象徵著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並蒂蓮,莖桿一枝,花開兩朵,可謂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徵。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並蒂蓮被譽為愛情的象徵,諭意夫妻恩愛,美滿幸福。 並象徵男女愛情纏綿;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 民間傳說中,並蒂蓮的出現是吉祥之兆。
㈡ 荷花的花語是什麼!
表示堅貞、純潔、無邪、清正的品質
荷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同時也是印度和專越南的國花。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屬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低調中顯現出了高雅,清白、高尚而謙虛,歷來為古往今來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2)荷花交天下擴展閱讀:
由於「荷」與「和」、「合」諧音,中華傳統文化中,經常以荷花(即蓮花)作為和平、和諧、合作、合力、團結、聯合等的象徵;以荷花的高潔象徵和平事業、和諧世界的高潔。
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荷花品種豐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組成了高潔的荷花世界,是「荷(和)為貴」。
荷花文化能在弘揚和平文化、和諧文化的進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弘揚「和」文化,對於我們促進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構建和諧社會的事業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
㈢ 荷花象徵的意思是什麼
荷花的象徵意義:高潔、聖潔。荷花歷來被佛教尊為神聖凈潔之花,並且極力宣傳並倡導學習荷花的這種清白、聖潔的精神。除此之外,周敦頤在名篇《愛蓮說》中也明確表達了自己對荷花的喜愛:「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譽,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暗示人們學習蓮花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另外,李白的詩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也表明荷花具有天然之美。
荷花的象徵意義:清廉。荷花即青蓮,青蓮與「清廉」諧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為官清正,不與人同流合污,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比如,有一幅由青蓮和白鷺組成的名為「一路清廉」的圖畫,就被很多文人置於自己的書房中。
荷花的象徵意義:吉祥、吉利。蓮稱荷,與「和」諧音。古代有以荷花、海棠、飛燕構成一幅「何(荷)清海宴(燕)」圖,喻為天下太平。佛教的八寶吉祥,以蓮花為首。古代以蓮花和魚剪成圖紙張貼,稱為「連年有餘」,表明社會富足。另外,民間吉祥畫,「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執荷花為表徵,象徵其貌美並姓何,表示祥和吉利。
荷花的象徵意義:友誼。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由此可以看出荷花象徵著人與人之間的純潔友情。
荷花的象徵意義:美女早在流傳古今的《詩經》中,便有將蓮花比作美女的記載。《國風·陳風·澤陂》中說:「彼澤之波,有蒲與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寢寐無為,涕淚滂沱。」描寫一男子將蓮花比作久已傾慕的美女,許久未能見到,傷心不已。不管是醒著還是睡著,眼淚和鼻涕如下雨般情不自禁地淌下來。
㈣ 荷花的用處
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
荷花的葉子來進行泡茶喝,泡出來茶的味道有一種清香的感覺,並且經常喝這種泡茶能消除人們身體里的一些熱氣,濕潤人們的咽喉,避免人們因體內火氣大是口腔出一些炎症,對於人們的身體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保健作用。
蓮子用途更為廣泛,做成蓮子粥,蓮子粥可以清熱去火,還可以防治一些咽炎,還可以潤喉潤肺,對一些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的患者有一定的療效作用。
荷花具有最高的觀賞風度, 如果是把它放在一些魚浴缸裡面,他特別的惹人喜歡,人們在一些酒店和一些總統套房裡面經常擺放這些花,使得酒店和一些總統套房特別的具有一片生機。
(4)荷花交天下擴展閱讀
《本草綱目》中記載說荷花,蓮子、蓮衣、蓮房、蓮須、蓮子心、荷葉、荷梗、藕節等均可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濕消風、清心涼血、解熱解毒。
蓮子能養心、益腎、補脾、澀腸。蓮須能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解暑除煩,生津止渴。荷葉能清暑利濕、升陽止血,減肥瘦身,其中荷葉簡成分對於清洗腸胃,減脂排瘀有奇效。藕節能止血、散瘀、解熱毒。荷梗能清熱解暑、通氣行水、瀉火清心。
蓮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葯膳食品。可見荷花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傳統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葉為茶的代用品,又作為包裝材料。
㈤ 荷花在愛情中代表什麼
荷花代表清白、堅貞純潔、信仰、忠貞和愛情。它是很聖潔的植物,人們多將它比喻他人單純、純潔的內心。它象徵著愛情、聖潔、吉祥,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它都代表著純潔、高貴的品質。從風水意義來講,它代表家庭之間的和睦,放在卧室代表夫妻更恩愛。
一、花語
它的花語是清白、堅貞純潔、信仰、忠貞和愛情,它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十分聖潔的植物,而「灌清漣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也正解釋了它的花語。它的寓意是純潔,很多人會用它來比喻人單純的內心,沒有隨波逐流。
二、象徵意義
1、愛情:荷花象徵著美好愛情,可以表達兩人之間的愛情纏綿,通常可以送給男女朋友,也是不錯的寓意。
2、聖潔:一直以來,它都象徵著高潔、清白,名人周敦頤也在書中表達過他對該植物的喜愛。不論是現代還是古時候,我們都要學習它純潔、高貴的品質。
3、吉祥:古代有一幅畫,裡面就有荷花,它被比喻為天下太平。在佛教中,他也是代表著吉祥。現在,很多人家的庭院中都有種植,希望家人可以被吉利的運勢籠罩。
三、風水代表意義
荷花從風水意義上來講,代表著家庭之間可以很和睦。放在房間里的,代表家道昌盛。擺放在卧室,代表夫妻兩人會更加恩愛
㈥ 荷花代表女性的什麼
除實用價值外,蓮是最常用來作為宗教和哲學象徵的植物,曾代表過神聖、女性的美麗純潔、復活、高雅和太陽。花中君子,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清廉的象徵:蓋「青蓮」者,諧音「清廉」也。象徵愛情:蓋蓮花別名芙蓉花,或雲水芙蓉。「芙蓉」,「夫容」也。又白居易《長恨歌》雲:「芙蓉如面柳如眉」。因此蓮花常用來象徵愛情,而並蒂蓮尤其如此。二蓮生一藕的圖畫,叫「並蓮同心」。「水芙蓉」之「蓉」諧音「榮」。蓮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榮華富貴」,蓮花和一鷺鷥,叫「一路榮華」。牡丹、蓮花和白頭翁,稱為「富貴榮華到白頭」。蓮花也能諧音「連」。蓮蓬加上蓮子,叫「連生貴子」。象徵純凈、純潔。佛教中有蓮花座、蓮花台等。佛教中的不少菩薩,是從蓮花中生出來的。
主要宗教意義
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是表示純凈和斷滅的一個主要佛教象徵。它代表一切活動的鼎盛階段,而進行這些活動是為了完全避免墮入輪回之錯誤。神靈端坐或站立的蓮花寶座象徵著他們的神聖本源。這些神靈被想像成是潔白無瑕、極盡善美的,其身、語、意是絕對清凈的。神靈顯現在輪回之中,但他們絕沒有受到不潔之物、意障和心障的污染。
從埃及到日本的眾多世界偉大文明都把蓮花視為神聖的象徵,並將其廣泛低融入它們自己的藝術和建築之中。蓮花隨太陽花開花落,在古埃及,人們認為黎明時太陽從東邊的蓮花中升起,日落時,它落入西邊的蓮花之中。同樣,吠陀教太陽神 的每隻手都持有一朵蓮花,象徵著太陽掠過天際的路徑。吠陀教的創生之神梵天誕生在一朵金色蓮花里,而這朵蓮花是從毗濕奴 肚臍里長出來的,宛如從臍狀莖長出的一朵蓮花。密教大師蓮花生 將佛教傳入西藏,他同樣被神化為生於一朵奇異的蓮花上,開放在印度的烏仗那 王國的丹納闊沙湖 上。在印度教和佛教經文中,蓮花被性隱喻為神聖子宮或陰道。蓮花是梵文女性「陰道」的同義詞,女性陰道柔軟,呈粉紅色且有開口。同樣,金剛 是男性「陰莖」的同義詞,它既堅挺又能插入。金剛和蓮花的結合是色 與空 或方便與智慧結合的性象徵。在內在的層面上,這種結合象徵著氣滲入人體內主脈並升騰,它會穿透並開啟脈輪中的蓮花或輪 。
蓮花是西方紅色阿彌陀佛,即「蓮花部怙主」的象徵。阿彌陀佛的特質代表著火的紅色、生命體液、黃昏暮光、夏季及將慈愛化作覺識。阿彌陀佛之伴偶般吒羅 的手持器物是一朵紅色蓮花。阿彌陀佛麾下的菩薩是蓮花手觀音 (即大慈菩薩)。
佛教中的蓮花被描述為四瓣、八瓣、十六瓣、二十四瓣、三十二瓣、六十四瓣、百瓣、千瓣。這些數字既象徵性地符合令人費解的人體內的蓮花數量,也與壇城的各個組成部分相符。作為手持器物,蓮花通常呈粉色和淺紅色,共有八個或十六個蓮瓣。盛開的蓮花也可以是白色、黃色、金黃色、藍色和黑色。白色蓮花 是屍棄佛 的象徵,而白度母手持的是十六瓣白蓮花。黃色蓮花 和金黃色蓮花 一般被稱作「白瑪」(蓮花),而紅色或粉色蓮花更為常見。梵文詞彙「utpala」專指藍色或黑色的「夜蓮花」,但直譯的藏文同義詞「ut-pa-la」可以用於各種顏色的蓮花。
印度教
一位印度古代詩人用古梵文描寫他的愛人道:「卿眼如蓮苞,手如蓮花,譬如蓮藕。」在婆羅門教的神話中,創造之神據說是在毗濕奴入定時,從其肚臍中生出的蓮花中鑽出來的。居住在印度次大陸中部的比羅爾族在解釋世界起源時也有相似的說法:「最初,天下皆水,有蓮生出水面。是時巨神居於陰間,經蓮莖出至水上,以蓮花為座。」
已知的最早與蓮有關的藝術品,也是把蓮與神結合在一起的,是一尊頭上戴著蓮花的裸體女神像,在印度的恆河流域出土,是公元前3000年的遺物。文獻中有關印度蓮花女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印度的吠陀文獻,說蓮神生於蓮花,站在蓮花上,戴著蓮花的花環。
佛教
在佛教問世後,佛教徒也採取了以蓮花為佛教的主要象徵。據說後來成為佛祖的悉達多太子出世後,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蓮。所以蓮就成了他誕生的象徵。從公元一世紀左右開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蓮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為蓮花坐或為吉祥坐,成為佛教僧人打坐時的典型坐法。按照大日經的解釋,「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為蓮花坐;單足著右上,名為吉祥坐。」佛教徒相信蓮能反應修行程度,認為高僧誠心念佛,則西方七寶池中即生蓮花一朵,若能精進,則其花漸大,倘或退惰,則其花萎落。又相信:「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往生阿彌陀佛剎者,皆於七寶池蓮花中化生。」
蓮隨著佛教,流傳到亞洲的每個角落。在爪哇的婆羅浮圖佛壇上,在緬甸的蒲日古城,泰國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吳哥窟等地的大廟里,在斯里蘭卡的鍾形塔里,巴厘島的葬藍上和西藏的符籙上,都可以看到蓮的圖畫,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彌吽」中,其中的「叭彌」的意思便是蓮花。
蓮花在中國有深邃的文化淵藪。唐代將佛教立為國教後,蓮花備受人們敬愛。佛祖釋迦牟尼的家鄉盛產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蓮花自喻。《本草綱目》載:「釋氏用為引譬,妙理俱存」。佛國也指蓮花所居之處。也稱「蓮界」。佛經稱「蓮經」,佛座稱「蓮座」或「蓮台」,佛寺稱「蓮宇」,僧舍稱「蓮房」,架裟稱「蓮衣」等等。蓮花圖案也成為佛教的標志。佛教的建築、裝修、器物也都有蓮花圖案。
蓮花是佛教四大吉花之一,又是八寶之一,也是佛教九大象徵之一。
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院牆壁、藻井、欄桿、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綉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系何等的密切。
佛經中還有一則「蓮花夫人」的美妙故事。有一隻鹿生了一個美麗的女子,仙人將她撫養成人。她走過的地方,會有蓮花長出來。這便是「步步蓮花」一詞的由來,人們現在用它來比喻經歷的輝煌
中國文學意義和象徵
蓮與文化關系最深的是中國,在中國,蓮花被崇為君子,自古以來,中國人便喜愛這種植物,認為它是潔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徵,因此詩人有「蓮生淤泥中,不與泥同調」之贊。在中國文學里,與蓮有關的詩詞歌賦不計其數。蓮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
周敦頤的《愛蓮說》,把蓮和各種類型的人物聯系起來,「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影響深遠。《群芳譜》中說,「凡物先華而後實,獨此華實齊生。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亭亭物華,出於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後有《本草綱目》說:「夫蓮生卑污,而潔白自若;南柔而實堅,居下而有節。孔竅玲瓏,紗綸內隱,生於嫩弱,而發為莖葉花實;又復生芽,以續生生之脈。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
北京故宮附近的北海公園本來是御花園,園中有人工湖,湖面大部分為蓮葉所覆,蓮葉有時候高出水面將近兩米,開著千萬朵清雅芳香的花。蓮葉下可以行駛小船。
在民俗中,中國有許多與蓮有關的話語,蓮有一蒂二花者稱並蒂蓮,以象男女好合,夫妻恩愛。喜聯常有「比翼鳥永棲常青樹,並蒂花久開勤儉家」等等。又如藕斷絲連,用於指男女雖然分手,但情意未絕。蓮諧音「廉」(潔)、「連」(生),民俗有「一品清廉」,「連生貴子」等諧音取意。
又如金蓮,據說在公元五世紀,南齊東昏候「鑿金為蓮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蓮花也!」因而後人稱美人之步為蓮步,又稱女子之纖足為金蓮。
日本民俗中的蓮花
但有的國家、地區的民俗文化不同,也不可忽視,如日本民俗對蓮花並不認為「出淤泥而不染」那麼貞潔,而視蓮花為「下賤」之花。日本人主要把蓮與死亡以及幽靈世界連在一起。日本花道的典型辦法是:用半枯的蓮葉和蓮蓬、新開的蓮葉和蓮花、以及未開的蓮葉和蓮苞,分別代表過去、現在和未來。
政治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十分注重倡導和平、和諧。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孔子的兩句話,一是說"和而不同";一是說"和為貴"。中華文化所說的"和",絕不是不講差異和矛盾的調和。而是指存在著差異性和多樣性後的貫通融合。這種貫通融合才是最為可貴的。我國有56個民族、34個行政區域,其中存在著差異和矛盾。面對這種差異和矛盾,始終堅持民族的團結和祖國的統一,堅持這種"和"的立場,是最為可貴的。而背棄了這種"和"的立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棄。
㈦ 國畫荷花有什麼寓意
1,荷花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或間色變化,素有「花中君子」之稱,有品格高尚、純凈美好等寓意。
宋代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意思是蓮花從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污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艷。贊美荷花的高貴品格,將其視為清白、高潔的象徵。
2,蓮花有並蒂同心者,為一蒂兩花,且「蓮」與「憐」諧音,是男女好合、夫妻恩愛的象徵。
南北朝佚名《西洲曲》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意思是低下頭撥弄著水中的蓮子,蓮子就像湖水一樣青。把蓮子藏在袖子里,那蓮心紅得通透底里。蓮子:和「憐子」諧音雙關。青如水:和「清如水」諧音,隱喻愛情的純潔。蓮心:和「憐心」諧音,即愛情之心。
3,意比和合。
「荷」,與「和」諧音。民間吉祥畫,「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執荷花為表徵,象徵其貌美並姓何,表示祥和吉利。
4,表示清廉。
荷花即青蓮,青蓮與「清廉」諧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為官清正,不與人同流合污,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即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支的君子形象。
5,代表聖潔。
荷花是聖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聖凈潔的象徵。荷花出塵離染,清潔無瑕,故而中國人民和廣大佛教信稈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已潔身自好的座右銘。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
㈧ 荷花的象徵意義
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清白、高尚而謙虛(高風亮節),表示堅貞、純潔、無邪、清正的品質。低調中顯現出了高雅。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蓮花在道教象徵著修行者,於五濁惡世而不染卓,歷練成就。
(8)荷花交天下擴展閱讀:
荷花也叫蓮花,列入我國的十大名花,其名稱繁多,被稱為「活化石」。荷花不僅是我國古老而著名的食用植物,而且還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尤為古時江南人偏愛,遂將每年農歷六月廿十四日定為荷花的生日。
荷花:有去濕消暑、活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暑熱煩溫、咯血等,可治小兒中暑,外用浸塗可治天泡瘡。
蓮子:以湖南的「湘蓮子」最為著名,具養心安神之效,用於虛煩,驚悸,失眠;炒蓮子固澀作用增強,長於健脾止瀉,補腎固澀。用於脾虛腹瀉和腎虛遺精,帶下。
蓮子心:蓮子心是蓮子中央的青綠色胚芽,味苦,有清熱、固精、安神、強心的功效醫學|教育網整理,可治療高燒引起的煩躁不安、神志不清和夢遺滑精等症,也用於治療高血壓、心悸和失眠。
荷葉: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濕、健脾升陽、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熱煩渴,頭痛眩暈,水腫,食少腹脹,瀉痢,白帶,脫肛,各種出血症,崩漏,產後惡露不凈,損傷瘀血。我國自古就把荷葉奉為瘦身的良葯,因為荷花的根(藕)和葉有單純利尿、通便的作用。
藕節:味澀收斂,既能收斂止血,又兼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點,可用於各種出血之證,對吐血、咯血等上部出血病證尤為多用。
此外,蓮衣能補脾陰;蓮房消瘀、止血、去濕;蓮須能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解暑除煩,生津止渴;荷梗能清熱解暑、通氣行水、瀉火清心。
㈨ 用荷花贊美師生的詩句,急用
出自:唐代·李商隱《贈荷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版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權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白話譯文:
世上人們對花和葉的說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觀的金盆中,卻不管花葉讓它落在土裡變為塵土。
只有荷花是紅花綠葉相配,荷葉有卷有舒,荷花有開有合,襯托得那樣完美自然。
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9)荷花交天下擴展閱讀:
《贈荷花》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這首詩開頭四句拿荷花與其他花卉對比,突出荷花花葉相配、交相輝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層的意思則是在表明他自己與女方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後兩句則寫出了詩人的期望,也寫出了詩人的隱憂。
全詩委婉含蓄,風格淡雅,思想深邃,耐人尋味。
㈩ 關於荷花的典故誰有
睡蓮
背景音樂的這首曲子叫做《睡蓮》,二胡聲在空曠幽深的夜晚聽來尤為凄美。紅顏薄命。…… 睡蓮的傳說也大多帶著無語的哀愁。也許只有如此的柔腸寸斷,才配得上她那令人窒息的美麗吧。曾經在網上讀到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姑娘住在一個偏僻的山村裡。那裡有一條河圍繞著村子。有一天,那條河枯竭了。為了家人,姑娘整天四處奔波,只為找到少的可憐的水。
在一個有霧的早晨,她一個人沿著河走著,心裡滿是憂愁。突然,一個聲音清清楚楚傳入她的耳朵:你的眼睛真美。她回頭的剎那,就見河裡淤泥中有一條魚看著她。那是一條美麗的魚,他身上的鱗片就像天空那麼藍,他有一雙溫柔的眸子,他的聲音也是那麼清澈透明。
那一眼,註定了一個傳說。
魚對姑娘說,如果姑娘願意常常來看他,讓他看見她的眼睛,他就可以給她一罐水。當然那無非是一個借口而已。魚兒的心靈和她的心靈一樣纖塵不染。於是,姑娘每天早晨都會和魚相會,魚也履行著他的承諾。每一天,家人總會不停的追問水的來歷,但姑娘只是笑而不答。
他們雖隔水相視,但一種心境卻可相通。第三天,姑娘發現自己愛上了魚。在晨霧里,綿綿情話近乎不真實,最後,魚對姑娘說:希望她做他的妻子。魚從河裡出來,到岸上擁抱了姑娘。他們就這樣結為夫妻。
故事並沒有結束。
終於,有一天村子裡的人看到了他們相會的情景。他們認為魚對姑娘使用了妖法。於是,他們把姑娘關起來,拿著刀叉、長槍來到河邊。叫出魚,用他的妻子威脅他。在他現身的那一刻,他們下手了。魚在絕望中死去。然後,人們抬著魚的屍體凱旋而歸。他們把魚的屍體拋到姑娘的腳下,幻想她會醒過來。可,那隻換來她的心碎。
她抱起已經冰冷的魚,向小河走去。倘若時間無法治癒傷痛,死亡總是可以的。他們就那麼在人們詫異猜忌的目光中死去了。但,他們的子女卻在水中世代繁衍。那就是今天的睡蓮。
就像是戀人喜歡給自己的摯愛起無數昵稱一樣,令人怦然心動的睡蓮自然也擁有著很多令人沉醉的名字:「池中仙子」、「睡美人」、「子午蓮」。睡蓮的屬名Nymphaea來自希臘神話中掌管山林水澤的仙女寧芙(Nymph)。因為形態類似百合花的鱗莖,所以英文名又叫做「水百合(Water Lily)」。睡蓮還有一個別稱,叫做「雙面夏娃」,既象徵著純潔天使,也是妖艷惡魔的化身。
在古埃及神話里,太陽是由荷花綻放誕生的,睡蓮因此被奉為「神聖之花」,成為遍布古埃及寺廟廊柱的圖騰,象徵著「只有開始,不會幻滅」的祈福。古埃及人將肉身製成木乃伊,幻想死者只是如睡蓮般暫時閉合,生命可以「如睡蓮暮合晨開」。在神廟中或葬禮上,一定供著祈求逝者早獲新生的睡蓮,這就是花語「信仰」的由來。據說西元前1361年完成的埃及但克哈門王陵墓,就彷佛一個睡蓮王國:蓮形的神殿柱頭;死者航行於幽冥大海的模型船,搖槳亦是支半開的睡蓮;牆壁上,埃及艷後般打扮的美麗女子,手執含羞半放的睡蓮,回頭往後方的女伴鼻上遞送過去。被視為線條僵硬嚴謹的埃及雕刻,因為這樣的動作,也彷佛傳出了「尼羅河的新娘」的柔軟的香味。
不僅在埃及,印度文化中,蓮花也代表著「生的再生」。在印度佛教里,睡蓮被稱為「觀音蓮」。無論是如來佛所坐,或觀世音站立的地方,都有千層蓮花,它象徵著聖潔、庄嚴與肅穆。《佛陀本生傳》記載,釋迦佛生於兩千多年前的印度北部,出生時向十方各行七步,步步生蓮花,並有天女為之散花。大乘佛教天台宗的根本經典名為《妙法蓮華經》,蓮華,即妙法。對信徒來說,是睡蓮、是荷花,並無大礙,因為這些「天上蓮花,能隨緣,視需要開花,讓眾心喜悅。說它們是假,卻又是真,其實都在一心,所以稱之為妙蓮華」,蓮花代表著接引眾生的法門,芸芸眾生就乘著蓮座緩緩的飄入凈土。而蓮花,也就獨享「福報」,成為極樂世界的花朵。
在中國,也有與印度關聯的說法。民間傳說中,送子娘娘就是讓金童玉女坐著蓮花投胎人間的。人們以蓮花喻君子。而錢鍾書認為周敦頤的《愛蓮說》中「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名句就得自印度佛教。《中阿含經》里,釋迦說「以此人心不生惡欲惡見而往。猶如青蓮華紅赤白蓮花。水生木長出水上不著水。」蓮花出人世污濁而生鮮美花葉,正如佛教的修行與解脫。
相反的,德國人心目中的睡蓮,花語是妖艷(Glamorous)。森林深處沼澤里,躲著許多水妖,每當旅人接近,水妖就變成一朵朵清麗絕俗的睡蓮,引誘旅人伸手摘取。人們被睡蓮的美麗與香味所迷惑,不知的一步步陷入泥沼中,終於滅頂。睡蓮的法語也有著「水中的妖精」之意。
純情仙子、端莊佛台、艷色水妖,無論是哪一種,睡蓮的美都是無庸置疑的。這也是眾多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用睡蓮作比的緣故吧。在莎士比亞劇作中,哈姆雷特王子的戀人奧菲莉亞不慎落入水中時,「就像黑夜裡的白蓮,伴隨著滿天的星辰,在潺潺的流水聲中,輕輕地睡去……」西施也曾是采蓮人,當年吳王夫差為了討好佳人,特別在太湖之濱蓋了一座有史以來第一座人工荷花池;而曹植日思夜夢的宓妃——洛神,投身洛水後,也化身成為一枝蓮花……
上面這些典故既說睡蓮,也提到荷花。從植物學的角度看,兩者其實是不同。荷花無論在花形或葉片的尺寸上,皆比睡蓮大得許多,且高挺出水面。而睡蓮的葉子天然有個缺口,葉和花小小的、低低的依著水,也不會結出蓮蓬。她比荷花更柔弱、矜持、含蓄。「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徐志摩用睡蓮來比林徽音:「她是睡著了,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蓮」,宛如墜入情網時的芳心迷醉。而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一詩也寫道「雪化後那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聽睡蓮,寫睡蓮,就不能不說起法國印象派(Impressionism)巨匠莫奈(Monet)。莫奈曾說過:「普天之下能引起我興趣的,只有我的畫和我的花。」這「花」就是令莫奈一生傾情的睡蓮。
莫奈畫筆下睡蓮的繁衍之地是一個調色板般的夢幻花園,也是莫奈「最美的作品」和他的「天堂」。1883年,半生潦倒的莫奈終於在自己43歲的時候帶著全家搬到一個位於巴黎和魯昂之間的水上花園。在這里,莫奈遠離了人生的種種焦慮,筆下的睡蓮飄搖著令人意醉情迷的優雅與安詳。朦朧的筆觸,薄霧中的睡蓮,與其說它們是這片池塘的風景,不如說是一種色彩斑斕、微光閃爍的意境,一個微睡輕搖、紫色迷離的夢……
1900年莫奈展出了第一批12張睡蓮池塘作品,當時作品中還有日本式的小橋。而1903-1908年間,莫奈又畫了48張睡蓮組圖,這里已經沒有了小橋。他自己為它們取名為《睡蓮,水景系列》,並於1909年在杜朗-盧埃爾畫廊展出,1907年所創作的豎畫中的14幅也在其中。淡蘭和深紫的水,金液一般的水,映著天空和岸邊的變化莫測的水中,或淡或濃的睡蓮,開著。而在最後的那幅《睡蓮,晚間效果》里,睡蓮已經不是一株具體的植物,而是一抹抹顫動的色彩,燃燒在綠脂般的水間,包容在垂柳的倒影中。一切恍然如夢,看得久了,人也變得痴痴的,恨不得來生就是其中的一枝融化了的睡蓮。這時的莫奈已經幾乎失明,與其說莫奈是在陶醉中作畫,不如說是一種對彌漫在記憶中的睡蓮的小心而深情的最後觸摸了。完成最後一幅睡蓮作品的第二天,莫奈便與世長辭。這些模糊而細碎的睡蓮的影子,大約就是莫奈心中執著等待著的那遙遠或並不遙遠的瞬間與永恆吧。
一幅幅變幻著的睡蓮,是莫奈在用光與影追憶著似水年華的印象,一切都在經歷中楚楚動人起來。如此的境界,或許只有普魯斯特(Proust)輕盈的意識流文字才能配得上了。「稍遠些的水面上,片片睡蓮簇擁在一起,猶如一座浮動的花壇,彷彿花園里那些蝴蝶花搬到了這兒,蝴蝶那般把藍得透亮的翅膀停歇在這座水上花壇的斜面上……傍晚當它宛若某個遙遠的海港,披著夕陽那玫瑰色的、夢幻般的霞光,不停地改變著色彩,以便始終跟色澤比較固定的花冠周圍的那種在時光里隱匿得更深的、更奧妙的東西——那種存在於無限之中的東西——顯得很和諧的時候,開在這片水面上的睡蓮,就像是綻放在天際的花朵。」
人生原來是很簡單的事情。就象一朵蓮開在水裡,淡定的面龐悠然地展向天空。不去在意紛擾,不去憂慮明日。靜靜的,靜靜的仰望唯一一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