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鑒定
Ⅰ 蘭花種類鑒定
蕙蘭絕不會現在開花,而且蕙蘭一支花箭上至少是十幾朵花。現在開花的一箭五到六花的有墨蘭和寒蘭,你上網搜圖對比一下。
Ⅱ 鑒定蘭花品種
你這個屬於是落葉蘭
落葉蘭屬地生植物;假鱗莖很小,常數個聚生成不規則的根狀莖狀,基部有數條粗厚的根,帶狀,冬季凋落,春季長出,但在溫室條件下葉不全部凋落,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長10-20厘米;總狀花序具2-4朵花;花苞片近 線狀披針形;花小,直徑2-3厘米,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帶白色、淡綠色、淺紅色、淡 黃色或淡紫色均可看到;花瓣近狹卵形,近直立於蕊柱兩側,唇瓣近長圓狀卵形,不明顯3裂;唇盤上2條縱褶片位於上部近中裂片基部處,長約3毫米。花期6-8月。
Ⅲ 蘭花怎麼鑒別
一看香。蘭花不以人而自芳,清香不濁者為上品。
二看姿。全株勻稱,花與葉協調者為佳。
三看色。花色以純一色及淡綠者為好,深綠者次之,瓣、唇有紅絲紅點者更次,初開時為紅色而後轉為綠色者又次之。葉色以油潤光澤者為好。
四看肩。左右兩副瓣微向上升者稱飛肩,最為名貴;橫平展開成「一字肩」者為優種;開花後兩副瓣逐漸下垂者謂落肩,次之。
五看瓣。蘭花眾推觀瓣為主。以荷瓣為上品,梅瓣次之,水仙瓣又次之。奇瓣多花及蝶瓣又勝一籌。
六看捧。捧心以光潔、肉質厚而內凹成兜狀者為良種。
七看舌。唇瓣以形態端正、圓短大者為好。舌上的顏色叫苔,以純白、綠色者、或全紅色為佳,黃色次之。舌上常有紅線或塊狀紅斑,以色彩鮮明者為好,斑點以形成一點、一塊或品字形者為好,出現多舌為奇。
八看鼻。鼻小,顯得有神采,為上品。出現硬鼻頭大為奇。
九看殼。殼即苞葉,慧眼識珠者能從「啞巴草」的苞葉上看出紋絲排列透頂者必出好花。一般以綠色者為好,紫赤色者次之。
十看梗。梗清色,長度與花葉相稱,細而突出於葉上者(俗稱花出架)為好。
(3)蘭花鑒定擴展閱讀:
蘭花喜陰,怕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中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復雜,植被類型多,因而蘭花資源非常豐富,全國都有分布,但從數量分布上從南到北依次遞減。蘭花在中國分布種類最多的是雲南、四川和台灣省。
蘭花八分干,二分濕最好,花期與抽生葉芽期,澆水要少些。梅雨季節應搬回室內,或搭棚遮雨。夏季於清晨或傍晚澆水,也不宜太多,秋天澆水量可以酌增。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噴霧。噴時要向上噴,則霧點細勻,使葉面濕潤,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
Ⅳ 蘭花品種鑒定:
品種鑒別要「三看」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一看葉形「觀花一時,賞葉終年」。
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芽出土時的色澤對蘭花品種的鑒賞有一定參考作用,芽期需仔細觀察。一般而言.凡新芽為白色、白綠色、綠色的,春蘭一般為素心品種,蕙蘭大多為素心或綠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狀「白峰」的,有可能出細花。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藝蘭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肥環葉的大富貴、扭曲葉的綠雲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藝蘭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二看花苞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稗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藝蘭實踐中發現,即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
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三看開品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它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藝蘭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辯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相蕙十則葉闊梗粗,花開欹側,糾糾庸夫,胸無點墨。(闊謂闊而不厚,粗謂粗而不圓,欹側謂拗捩。)莖細葉厚,神完氣足,正士論人,內美斂束。(厚謂厚而闊如此者,可望好花。)葉厚稜角,蕊生圓正,道義自肥,不失其性。(凡相花者不可執其意見,宜以大勢觀之。)飄飄欲仙,氣象萬千,伯樂相馬,以神寄焉。(素花當作如是觀。)樹蕙百畝,雖多勿棄,欲拔其尤,惟聚於類。(蕙無外相,惟在多中擇取,方能開出好花。)相士固難,看花亦然。毋忽於近,舍旃舍旃。(不可以其無外相而忽之。)濯濯芳姿,不假外眩,庸人自擾,誰識其面。(此言識者不易。)外觀有耀,若奔厥角,接其傾吐,爽然眸吒。(凡種花者昏然。)一干一花,幽芳絕俗,蕙亦稱蘭,不辨菽麥。(稱蕙不可以加一蘭字,今俗多稱蘭蕙非也。)一干數花,蕙言為匯,不列花經,惟蘭可貴。(蕙花六經無出而稱蕙,必先蘭。) 衣殼蘭殼貴薄,蕙殼貴厚,總須細膩為主。殼色潤澤而光明,謂之有水色。蕙殼須緊包而潤厚,俗名元寶衣殼,象形也。殼尖起兜起棱者,花瓣必厚。小衣殼亦須闊厚而大,不起尖者,可開水仙。小衣殼有深細縐紋者,花瓣開後能放闊。一雲,花瓣上有細縐紋者,花開必厚而闊。 殼色1、蘭殼蘭素心者軟綠殼(出凈素)白殼、硬綠殼、綠脫殼(殼尖有彩色者)、赤殼。(以上俱能出素花,惟以軟綠殼居多。)2、蕙殼蕙出素花亦不論殼色,惟深綠者居多。深綠殼、淡綠殼、白殼、竹葉青、竹根青、荷花色、赤殼、深紫小殼、大銀紅殼、白赤殼、綠赤殼、淡青殼、赤轉綠殼、粉青、白轉綠殼。 花色(指外三瓣)深綠瓣、淡綠瓣、淡黃瓣、玉瓣(白如銀者)、蠟瓣(黃如蠟者)、有如金色者、有如硃砂紅者。(以上二種未見,姑存之以參考。) 捧心(指內二瓣)捧心以軟者為上。(俗名觀音兜,雞豆殼象形也。) 舌以圓大者為上,蕙花舌須沙綠底版,舌上沙厚而亮,舌須闊大,厚而不長卷者良。 葉葉須闊厚起溝到梢,葉尖轉闊有兜者為上。葉色宜翠而有神;鐵線葉細而溝到尖,葉厚。索索有聲者佳,葉厚而軟者,亦出好花(葉如),蕙葉出山,即短闊者,花亦如之。 根根須白色,謂之出山根,粗細須與葉稱,根白者俗謂「玉根」。根黑者,窖花也,隔年取置窖中,交春裝簍賣之,亦有好花,惜乎此根最難復爾。 花梗花干亦名花梗,又名莖,細則花好而有態度;蕙梗稍粗不妨,若太粗則無好花,瓣雖闊而必定薄。凡有外相者,如衣殼極佳,根葉並美之類,至開花變壞者極多,不變者十不居一。無外相而花開出色者,百不居一,其出色者勝於尋常,如人不可以貌取,亦衣錦尚綱之意也。有新花不佳,復出遠勝者,由捧心好,舌頭大故也,花蕊以短而圓綻為上。平頂者所開不過超瓣耳,若荷花則蕊頭圓正、瓣尖之內折疊二三層,逐漸開放。凡細花不多,每箭不過五六朵,多至八九朵,若團瓣及小花頭,亦有十四五朵者。花蕊初出土,有尖細硬殼對抱者,謂之雞嘴,逐層總包細蕊者,謂之大衣殼,鱗次含蓋細蕊者,謂之小衣殼,細蕊漸透,謂之出殼。蕙干挺足,花蕊離干,累累如貫珠者,謂之排鈴;短干橫出,花心向外,謂之轉柁,幹上細莖,謂之簪,又謂短腳,簪底一點如露,謂之膏,亦謂明露,大瓣交搭,下露舌根,兩旁露捧心處,謂之鳳眼,花背邊瓣,謂之上搭,花胸邊瓣,謂之下搭,上搭深則花瓣必闊而有兜,且開不落肩,亦名前後搭。大瓣謂之外三瓣,小瓣謂之捧心,捧心中間,謂之鼻,鼻下謂之舌。花須迎面,朵朵俱向陽生向上者為妙,凡入品之花俱如此。蕙花旁瓣包正瓣,蘭花正瓣包旁瓣,此大概也,若能反是則開好花。花瓣厚則有神,花色嫩則有態,凡復花必須愛護其葉,葉好則花之精采益見。大概蘭蕙花瓣俱須短闊,蘭之花頭略小不妨,蕙則必須肥大,方有拔俗超群之意,蘭蕙葉復出者,葉較短,至數年後培養得法,雄壯如舊,謂之還山葉。蕙花長闊葉,發箭宜高,方能相稱,其莖更要挺直,總須以花鎮葉,不可以葉凌花。蘭如綽約好女,靜秀宜人,蕙如端莊少年,束帶立朝,蘭以幽勝,有雅人名士之風,蕙以其名,得蹀躞豪華之概。蕙無映腮、桃腮二種,惟刺毛素有之,舌無紅點,帶黃綠色。蕙花小殼尖起細鉤者,亦開水仙。殼色有竹葉青,綠帶青色是也。竹根青,綠帶黃色是也。或雲蕙花不論肩側,試看花開肩落,有何意味,故凡有品之花,無不兩肩倜儻。市花者逢花開拗捩,用手屈之,使花瓣熨貼,謂之動手。若出色花,舒放自如,不假矯揉,至於瓣薄者,雖加屈抑,曾不須臾故態復出,故花須瓣厚為貴。刺毛素復出,間有凈者,亦有素花復出映腮者,故新花不足為憑,必俟復出方准。建花譜雲:「干雖高而實瘦,葉雖勁而實柔,兩語得其三昧」。所雲精於鑒賞者矣,推之蘭蕙,亦復如是,花有神,以靜而存,花有態,惟和為貴,花有氣象磊落,崢嶸是尚,此得之相外者也。山塘朱公盛,開設花行數十年,伊子觀光冠群昆季,能世其業,辨論花之容質,頗能委曲詳明,見聞熟習,可雲,善別花相者矣。
Ⅳ 蘭花怎麼鑒別
蘭花品種鑒別要「三看」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
一看葉形
「觀花一時,賞葉終年」。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藝蘭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藝蘭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
二看花苞
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裨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藝蘭實踐中發現,既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
三看開品
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他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藝蘭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辨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
Ⅵ 蘭花的鑒定
你加入QQ群:陳村蘭花網(一)群63577389 ,裡面有洋蘭的專家、墨蘭四季蘭蕙蘭種植大戶、全國各地愛蘭人,可以交流蘭花栽培技術。群人數上限為100人。
Ⅶ 專家鑒定蘭花
看葉子和花朵就可以了,非常容易區分!蘭花大體可以分為這幾種:
蘭花主要分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識別它們主要是看葉形,花苞,開品,開花時間。
春蘭,根是肉質的白色,葉片比較硬,很粗糙有鋸齒。
春蘭,它的花香難以形容,特別幽雅,似有似無,可以稱作王者之香!一般開花時間在一月到四月,在二月三月集中開放。持續開花一個月的時間。
墨蘭的葉子比較光滑,葉子很尖,花瓣是紫褐色的條紋,最明顯的是花朵顏色帶有墨色,顏色深,花莖上開很多朵。
墨蘭,它的香氣中等,在早晨和傍晚的時候味道濃郁點,花苞持續時間比較久,開花時間大概是每年的冬末春初。一月到三月份。可以持續開花兩個月。
寒蘭和墨蘭有點相似,不過寒蘭的葉片上的葉脈比墨蘭透明一些。寒蘭比較突出。墨蘭葉脈不透明。
寒蘭,寒蘭比前面兩種蘭花開的都要早一些,一般十月底就開花了,如果溫度較高的話,持續時間比較短,也有的花友開放了四五十天。
建蘭葉子比較寬大,花朵有綠色或者淺綠,上面有暗紫色花紋,建蘭有點像春蘭,但是建蘭的葉子上的鋸齒不明顯,葉子比春蘭少。
建蘭,又叫做四季蘭,它有一個特點就是夏秋的時候開花多,大概是七月到十月。
蕙蘭根是淡黃色,肉質根,花呈淡黃色,花瓣唇有綠白色,紅紫色的斑點,蕙蘭的花朵特別多,所以很明顯的能分辨出來。
蕙蘭,開花時間是三月到五月份,有一種大花蕙蘭花期是在十月到第二年的四月。花卉市場里的蕙蘭才容易有復花。
Ⅷ 蘭花品種鑒定
沒有圖片,僅由描述無法判斷,只能猜測:這個季節開花,應該是建蘭,只有一朵發生變異,有可能是養護管理的原因,或者是它的花苞在生長過程中遇到特別情況,這只是個別現象,其性狀並不穩定,不算異花。
Ⅸ 蘭花鑒定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一看葉形「觀花一時,賞葉終年」。 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芽出土時的色澤對蘭花品種的鑒賞有一定參考作用,芽期需仔細觀察。一般而言.凡新芽為白色、白綠色、綠色的,春蘭一般為素心品種,蕙蘭大多為素心或綠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狀「白峰」的,有可能出細花。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 品種6
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蘭藝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肥環葉的大富貴、扭曲葉的綠雲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蘭藝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二看花苞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裨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蘭藝實踐中發現,即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 品種7
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 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三看開品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它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蘭藝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辯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
隨著蘭花組織培養技術和無菌播種技術的不斷發展,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現象正日益受到重視。這一現象之所以能吸引育種學家的目光,主要原因是原來需要常規栽培許多年才能開花的人工雜交新品種,現在在試管里,通過1-2個培養周期就能人為地促使其開花,這樣就可以根據開花的情況有目的地選育具有優良性狀的個體,淘汰相對較差的個體,從而使整個育種的周期縮短,並大大減輕大量栽培未見花品種的工作量,使育種工作更富有針對性。
由於我們長期從事的是蘭屬植物中幾種常規栽培的地生蘭種的開發和研究,因此下面提及的蘭花,均是指這幾個蘭種而言,包括春蘭、建蘭、春劍、蓮瓣、蕙蘭、寒蘭等。
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方式,根據目前的觀察結果,大概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由蘭苗的腋芽發育成花芽,這種方式跟常規栽培中蘭花的開花方式是一樣的,只不過常規栽培是一叢苗起花,試管內是單苗起花而已,這種情況在建蘭中比較普遍,春蘭春劍等品種中比較少見。第二類是蘭苗的頂芽發育成花芽,類似通常所說的草中箭( 草心箭),花由蘭苗最中心長出,這種情況在各個蘭種中都有出現,尤其是在春蘭中常見。第三類是由原球莖的頂端直接分化出花芽,這類方式完全由培養基內的激素水平控制,起花快而整齊,分化頻率高,是目前主要的誘導起花方式。
蘭花在試管內開出的花朵,基本的品種特徵是不會改變的,例如素心品種開素花,絕不會開彩花。凡是有香味的品種,試管內的花也是有香味的,並且香味濃郁,不亞於盆栽蘭花的香味,這一點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由於試管內的溫度等環境條件的原因,花期通常只有幾天時間,不如盆栽蘭花開花持久,在低溫條件下,花期則可以大大延長。蘭花在試管內開出畸形花的比例是比較高的,有些品種可以達到10-20%。一般來講,這些畸形花通常都是生理性的原因和外部培養條件的原因造成的,例如激素水平、無機鹽等理化因素,而不是遺傳上的相應改變,因此這些畸形花的出現,在遺傳和育種上毫無意義。我們曾追蹤觀察過很多的奇花品系,希望能從中選出新的優良品種,結果發現絕大多數以後又開出了正常花,真正能穩定的是極少的。
一個對蘭花培育者十分有用的現象是,試管內開出的花,多數情況下,合蕊柱都能正常發育,具有正常的授粉能力和結實能力,我們曾鏡檢過小孢子的發育過程,發現其減數分裂過程和花粉粒的形成過程基本是正常的。尤其是以腋芽的方式開出的花,授粉後結出的果實很容易正常發育至種子成熟,並且這些在試管內結出的種子,有一定的發芽能力,盡管發芽率比盆栽蘭花的種子的發芽率低,但對育種者來說,已經足夠了。
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控制蘭花在試管內開花的能力越來越強,這無疑會對蘭花的雜交育種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由於蘭花的主要欣賞點在花藝上,一個未知的品種,在開花前也基本無法從葉片上判斷其優劣,所以育種工作者不僅要選擇合適的優良親本做雜交並且培育出小苗,還不得不把這些小苗,不論好壞,一古腦地種進溫室,苦等數年至開花,才能從中篩選優秀單株。這一過程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即使獲得了優秀的單株,很不幸的是每一個單株的數量也是非常少的,通常只有幾苗,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還必須以這一優秀單株為外植體,再從頭做一次組培。從開始作雜交工作,到最後有商品苗供應市場,這一過程要經歷兩次組培周期,兩次從瓶苗到開花的栽培周期,一般要十多年的時間。而試管內開花技術的完善,使我們不必經過栽培過程,就可以在試管內篩選優良株系,並且一旦選出,可以直接進行快繁,不必再經過原球莖的誘導過程,使整個育種周期縮短將近一倍的時間。
蘭花在試管內開花帶來的另一便利之處是使蘭花的瓶內雜交成為可能,這是一個全新的應用研究領域。有些育種工作,需要進行反復的雜交,回交和自交,才能實現育種目的,選育出優良的新品種。例如素心品種和梅瓣品種的雜交,子一代通常是梅瓣但肯定不是素心,這就需要子一代和素心親本回交一次,或者子一代自交一次,再從子二代中選擇素心梅瓣。採用常規辦法,這一過程肯定要用十幾年時間,現在有了促使蘭花試管內開花的方法,我們就可以在試管內讓子一代開花,並且在試管內進行自交授粉或子一代植株之間相互授粉,並培養出種子。這些種子無需消毒直接播種於培養基上,獲得子二代,再誘導出花,即可從子二代中間選擇想要的品種了。這一過程比常規方法,至少可以節省兩個從瓶苗到開花的栽培周期。
另外,由於試管內開花不受季節限制,可以隨時誘導,這就為不同季節開花的蘭花品種或者是花期不遇的蘭花品種之間的雜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換句話來說,試管里開花的蘭花,為雜交育種工作提供了穩定的花粉源。依據這一思路,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開花季節的限制和種源數量的限制(有些數量很少的品種,要見一次花可能要等很多年的時間,並且開花時不一定有非常合適的其它親本材料同時開花),已經成功地實現了不同季節開花的蘭花品種之間的雜交。
目前而言,蘭花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尚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還有很多不盡人意之處,並不是每個品種都能誘導出花,也不是每個品種都能達到需要的成花率,更沒有一個現成的程序能讓所有的品種開出花來,每一個品種都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驗和摸索。但這些基本都是技術性的問題,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隨著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到這一領域的研究和開發中來,這些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