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雀黑臉
1. 關於珍稀動物
中國是世界上鳥類資源豐富的國家之一。據國家林業局及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最新統計,中國現在鳥類有1256種,不僅鳥類資源種類豐富,而且只有中國特有的鳥類也非常多。目前,中國有褐馬雞等50多種特有珍稀鳥類。世界上共有鶴類15種,中國就有9種;雁鴨類148種,中國有46種;野生雉類276種,中國有56種,被國際鳥類學界稱為「雉類的王國」;世界上最為珍稀的朱�,一度被認為在世界上已經滅絕,1981年在中國被重新發現,經過中國政府的努力已經發展到200多隻,為世界拯救瀕危物種樹立了榜樣。 然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去年公布對野生動物狀態的調查報告表明,近年來食用、經營野生動物現象有所發展,尤其有些地方食用野生鳥類成為一種風氣,違法經營鳥類成為一種風氣,違法經營鳥類的情況比較普遍,甚至有些地區達到了難以遏制的程度。 調查中發現人類食用野生動物的種類共53種,除梅花鹿、鴕鳥等7種來源於人工養殖外,其它46種野生動物均源於野外,占調查種類的86.8%。僅廣東省平均每天就要吃掉20噸蛇、兩萬只鳥。據廣東省林業廳的有關負責人介紹,全省鳥類資源有450餘種,近幾年已經有許多野生鳥種瀕臨滅絕,調查人員對25座城市的1381家餐館、286家副食商場、218處集市進行了調查,經營野生動物的餐館688家、副食商場44家、集貿市場91處。其中獸類16種,兩棲爬行類16種,鳥類21種。 在南方一些城市街頭的酒樓、飯館走一圈,無論是高檔的「食府」、「美食城」,還是低廉的「大排檔」,幾乎到處都賣野味。其中蛇類最為普遍,同時吃「雀」的人也極為普遍。這個「雀」並不單指麻雀,而是所有野生鳥類的統稱。許多飯店的門前,常見「百鳥齊鳴」的景象,然而這些鳥很快就成了食客桌上的美味。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介紹,從近年查處的捕殺鳥類事件中,可以看出一些人被經濟利益所驅動,不惜一切手段捕殺鳥類。如發生在河南省三門峽市的毒殺白天鵝事件,發生在山西省忻州地區的毒殺野雞事件,發生在江西省鄱陽湖的毒殺鳥類事件。投毒者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捕殺後去飯店賣錢。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動植物種類中已有15%—20%受到威脅,高於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 濫吃野生動物對整個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一種生物往往同時與10—30種其它生物相共存,其中一種生物的滅絕都會引起嚴重的連鎖反應,這種連鎖式的生物物種的滅絕危機,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基礎。例如,由於過量捕殺猛禽等鳥類,鼠害造成黑龍江省糧食減產;甘肅省的三北防護林由於鳥類減少,天牛危害嚴重,不得不大量砍伐已成林的樹木,造成部分風沙已得到治理的地區生態失衡,又出現了嚴重的沙塵暴;新疆、青海等地由於過度捕捉獵隼,造成草原鼠日趨嚴重,黃河源頭的瑪多縣由於生態失衡,草原鼠害成災,瑪多縣的人口不過1萬多人,而老鼠則達100多億只,使當地加速了草原的沙化,同時也嚴重影響了牧民的生產、生活。我國南方部分省區,由於大量捕殺蛇類和貓頭鷹等食鼠鳥類,生態失衡後造成農作物減產。一些地區興起吃禾花雀的「時尚」,居然能使湖南、廣西、雲南等數省區,掀起捕殺禾花雀的熱潮,害得這種專吃田間害蟲的小鳥差點兒被滅絕。 地球上不能只有人類,保護野生動物也就是保護人類自己。1999年11月29日,國家林業局針對各地濫捕、亂獵鳥類及其它野生動物的問題,發出了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嚴厲打擊破壞鳥類資源的犯罪活動。不少地區都依法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進一步扼制了濫捕濫食鳥類及其它野生動物的現象。
2. 麗水出現極危物種「黃胸鵐」,你對這種生物有何了解
最近,鳥類攝影愛好者在麗水雲和縣發現了一種瀕臨滅絕的黃胸鵐(wú),該物種是國家重點保護的動物。據了解,黃胸鵐是雀形目鵐科鵐屬的鳥類,身長為14-15厘米,顏色鮮艷。它主要分布於西伯利亞到中國東北,越冬到中國南方及東南亞。該鳥類在2017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CR)”物種。其瀕危水平也從2004年之前的“未瀕危”上升到目前的四倍。距離下一階段的“野生物種滅絕”僅一步之遙。
日漸稀少的黃胸鵐:黃胸鵐以前是非常常見的鳥類,並且在一眾鵐沒有很多突出的特徵。在繁殖羽下,雌性和雄性之間有很大的不同,最明顯的特徵是雄性有一張黑臉。在非繁殖羽下,雄性與雌性相似,不同之處在於雄性翅膀上的白色斑點大於雌性,而雄性則具有一條栗色的胸帶。但是無論何時,黃胸鵐旗都是濃密的黃色,黃色的喉嚨,胸部和腹部,這就是它的名字的由來。
我們真的不知道你周圍現在的鳥,在什麼時候它會成為瀕臨滅絕的物種?甚至消失甚至滅絕。在我們這一代人的眼皮底下,江豚也處於瀕危狀態。因為我們人類的邪惡實在是無法估量。希望人類不要再貪了,這一刻你吃的是“珍稀物種”,下一刻可能就是無聲息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