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戰爭片
『壹』 人蛇大戰美女蛇荷花是哪個電影
標題:蛇大戰來
導演/編劇:章琦自
蛇的戰爭電影主演演員表:羅玲牆雲鵬黎一嗯
別名:蛇復仇
國家/地區:香港,台灣
發布時間:1986
長度:91分鍾
強大的公司從一個小建築承包商,發展成為一個貪婪的建設和銷售的公司有一天發現一個方法可以用來建造房屋出售,但這里是一條蛇滑鐵盧強的人繼續建立一條蛇蛇大戰系列電影劇情梗概
蛇,每個人都開始談論報復報復強強數千蛇不想讓客戶知道並試圖掩蓋此事了一條蛇專家認為,最大的蛇應該蛇王對非法移民的戰爭推出一條蛇蛇專家李強認為一切都已經解決不料另一條蛇是報復......
『貳』 蓮花縣老將軍
1朱輝照---55中將(1911-1964)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江西省蓮花縣湖上南村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六軍團連政治指導員,紅二軍團第四師十二團巡視員、協和政治委員,紅二方面軍第四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七一五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獨立第一旅付政委 、政治委員兼晉西北軍區第四軍分區政治委員,延安中央黨校第四部組教科科長,晉綏軍區第六軍分區政治委員,晉綏野戰軍獨立第一旅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西北野戰軍第四縱隊政治部主任、縱隊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戰軍三軍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北軍區幹部管理部副部長,軍委民航局局長,中國民航局局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955年9月授予一級八一勛章、一級解放勛章,57年6月授予一級獨立自由勛章1964年4月17日在北京病逝
2.甘祖昌---55少將
甘祖昌(1905-1986) 江西蓮花坊樓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江西蓮花縣獨立團軍需處處長,湘鄂川黔兵工廠總務科副科長,紅六軍團工人連副連長,補充團政治處主任,紅六軍團供給部材料科科長。1935年11月參加長征。後任八路軍一二O師三五九旅供給部糧秣科科長、軍需科科長、供給部副部長和部長,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供給部副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三五九旅供給部部長,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後勤部部長,第一野戰軍二軍後勤部部長,第一兵團後勤部副部長。第一野戰軍一兵團後勤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新疆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兼供給處處長,兼財務處處長,新疆軍區後勤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57年自願辭職回鄉當農民.曾被選為第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黨的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6年3月28日在江西蓮花病逝.
3.況開田---55少將(1912-1983)
江西蓮花升坊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11月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時期,歷任紅三軍團特務營政治處宣傳員,紅一方面軍供給部財務科副科長、會計科副科長、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斗爭和中央紅軍長征。三大主力紅軍會師後,任前敵指揮部供給部財務處第2科科長。1934年參加長征。參加了山城堡等戰役的後勤保障工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2軍分區供給處處長,冀察軍區供給部部長、後勤部部長兼供給部部長,晉察冀軍區供給部政治委員,晉察冀野戰軍後勤指揮所副主任,解放軍第19兵團後勤部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部第六分部部長兼政治委員、第三分部政治委員,志願軍後勤部財務部部長,濟南軍區後勤部部長、濟南軍區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是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1月3日在北京病逝。
4. 李夫克---55少將(1915—1988)江西省蓮花縣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國家政治保衛局保衛隊大隊長,陝北紅三十軍參謀長。李夫克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揮員。原名李瑚開.是江西蓮花人,1915年出生。1930年任本縣少年先鋒隊大隊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後任湘贛軍區紅8軍特務連排長。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入瑞金紅軍學校學習,後任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隊長兼軍事教員,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長征途中曾任紅3軍團5師司令部參謀。曾任國家保衛局保衛隊第二大隊大隊長、紅30軍參謀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6年入陝北紅軍大學學習。後任紅30軍參謀長。抗日戰爭爆發後,任抗日軍政大學隊長兼軍事教員、支隊長兼軍事主任教員、軍事教育科科長。任抗大總校第1大隊2支隊支隊長兼軍事主任教員、抗大訓練部軍事教育科長、八路軍120師358旅參謀長、晉西北軍區參謀處處長兼第1軍分區副司令員、教導團團長、晉綏野戰軍副參謀長、晉綏軍區3縱參謀長、西北野戰軍3縱獨立5旅旅長、第一野戰軍副參謀長。1939年起任八路軍第120師教導團 團長、120師358旅參謀長、晉綏軍區司令部參謀處處長,後兼第1軍分區副司令員,先後參加百團大戰和田家會、甄家莊等戰斗及晉西北反「掃盪」作戰。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野戰軍副參謀長、第3縱隊參謀長兼獨立5旅旅長,西北野戰軍副參謀長,第一野戰軍副參謀長,參加沙家店、瓦子街、扶郿、蘭州等戰役。建國後,任西南軍區副參謀長、代參謀長。1958年畢業於軍事學院戰役系。後歷任軍事科學院戰役研究部部長、軍事科學院副秘書長、軍政大學副校長兼理論研究部部長、解放軍政治學院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5.謝錫玉---55少將(1916-1995)
江西省蓮花縣坊樓人。1932年參加反帝大同盟。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交通科招待所代所長。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第3期學習。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山東縱隊第4支隊警衛連政治指導員,山東縱隊軍政幹部學校大隊長兼政治教導員,隴海南進支隊第3團政治委員、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支隊政治部副主任,八路軍第5縱隊3支隊8團政治委員,新四軍第4師9旅26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2縱6師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第21軍63師政治委員。參加了漣水、淮海、渡江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空軍第4混成旅政治部主任,空4師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政治委員。1951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4師政治委員。回國後,1955年畢業於軍事學院,任空3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廣州軍區空軍汕頭指揮所政治委員,空7軍政治委員,福州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1995年9月6日在南京逝世,終年79歲
6.江勇為---55少將(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老幹部處,尚好) ?熝1|祁
江勇為(曾用名:江甲三),是江西省蓮花縣坪里上江人,1914年出生1929年冬擔任根據地列寧小學教員,鄉團支部書記,團區委書記。。1931年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參加紅軍任江西三軍團戰士。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3師70團3連支部書記、紅軍學校高幹隊支部書記、教導團俱樂部主任、紅軍學校宣傳科科長、紅6軍團總務處處長、50團總支書記,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營教導員、718團政治處主任、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南下支隊2大隊副政委。解放戰爭時期,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7團營政治教導員,718團政治處主任,旅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南下支隊2大隊副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359旅718團政治委員,任中原軍區359旅718團政委、西北野戰軍3縱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第3縱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總政治部組織部組織處處長,海軍青島基地政治部副主任,海軍學院幹部部部長,海軍後勤部副政治委員,科研部政治委員,國防部7院副政治委員,中共中央監委駐六機部監察組組長,福州軍區214指揮部副政治委員/部副政委。福州軍區二一四指揮,第六機械工業部紀檢組組長。曾擔任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1月離職休養。現享受正部長級待遇。是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被授予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
7.朱雲謙---55少將
朱雲謙是江西省蓮花縣荷塘井下村人,1919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湘贛邊區獨立第3團政治處青年幹事、少共區委書記、中心縣委書記,堅持了南方叄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新四軍軍部教導營連指導員、特務營教導營、江北游擊縱隊政治處副主任、新四軍第5支隊政治部組織科科長,是支隊司令員羅炳輝的得力助手,羅炳輝稱他為「小朱科長」。他擔任15團政委時,和15團團長饒守坤率領15團在皖東北戰場上縱橫馳騁,打得泗縣、靈壁城日軍白天也緊閉城門,不敢出戰。朱雲謙原名朱雲仙,22歲就當上團政委,少年氣盛,也犯了驕傲自滿的錯誤。為了記住這個教訓,他改名朱雲謙。1943年朱雲謙在華中局黨校學習,他寫得一筆流利的鋼筆字,知識面廣,開大會作報告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出口成章,有條有理,邏輯性強。劉少奇誇他是「工農幹部知識化的典型」。學習結束後,他被分配到盱嘉縣委任書記,並兼任盱嘉支隊司令員、政委。朱雲謙「新官」上任燒了「叄把火」,一是調整了縣委和盱嘉支隊司令部駐地,實行了一元化領導。二是把軍事斗爭擺在首位,攻下了敵軍津里據點。叄是建立了一個新區,與日偽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1944年除夕,他率領部隊襲擊盱眙縣城,伏擊日偽軍300多人。朱雲謙調回部隊後,擔任淮南路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淮南軍區副參謀長。1946年7月,國民黨軍大舉進攻淮南,朱雲謙臨危受命,帶領一個團和叄個縣的地方武裝留下來堅持游擊戰爭,後按上級指示向蘇中突圍,擔任蘇中軍區第2軍分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11縱31旅副旅長、旅長、29軍85師師長兼政委。金門戰斗,第85師的第253團是第一梯隊的一個團,由於渡海作戰由82師首長指揮,朱雲謙沒有隨第一梯隊過海。第一梯隊快打光時,兵團政治部主任劉培善曾命令朱雲謙率部隊增援,後來又取消了這個命令。建國後,朱雲謙擔任軍參謀長。1950年,中央軍委組建空降部隊,空降旅旅長王建青因體檢不合格,1951年,調朱雲謙接替,任空軍陸戰師師長。1956年畢業於軍事學院空軍系。朱雲謙在空軍歷任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空軍學院副院長。文革期間,朱雲謙長期受迫害,1972年從農場釋放回京,1976年至1978年擔任廣州軍區空軍政委。1978年,朱雲謙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他是中共12屆中央委員。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叄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989年去世。
8胡登高--55少將 1914年出生,江西蓮花荷塘路邊村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2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學校第四分校特科隊區隊長,第六軍團18師53團機槍連長、17師50團副營長、營長,補充團參謀長,代團長。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抗大分校大隊長、大隊教育主任,延安軍事學院院務部部長,抗大總校校務部部長,東北軍政大學第一支隊支隊長,東北軍區衛生部副部長,第四野戰軍衛生部政委(部長孫儀之)。參加了遼沈、平津等戰役。建國後,任解放軍第三十三文化速成中學政治部副主任、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91年11月12日逝世.
9--徐國賢----55少將(1916-2000)
徐國賢同志是江西省蓮花縣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先後任班長、代理排長、指導員兼連長、營長、教導員等職,參加了湘贛時期的反「圍剿」斗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營長、副團長、支隊長、團長等職,率部參加晉西北反擊日寇掃盪戰役,堅持雁北敵後游擊戰,參加了中原突圍等一系列著名戰役戰斗。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營長、359旅第七一七團副團長、支隊長、團長、359旅第4大隊大隊長等職,率部參加晉西北反擊日寇掃盪戰役,堅持雁北敵後游擊戰,參加了中原突圍等一系列著名戰役戰斗。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副旅長、旅長、師長等職,參加了保衛延安、保衛陝甘寧和進軍新疆、解放南疆等戰役戰斗,為解放大西北做出了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任副軍長兼二軍5師師長(第359旅改稱第5師)兼政治委員、第一野戰軍第2軍4師師長兼政委,新疆阿克蘇地委書記、阿克蘇軍分區司令員、副軍長兼參謀長、代軍長、新疆軍區副司令員、新疆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工程兵副司令員等職,為鞏固我國西北邊陲,為提高部隊戰鬥力,為新疆地區的安定和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調任工程兵副司令員後,為部隊的全面建設付出了自己的心血。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屆委員. 2000年7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歲。(徐冰——原海軍總醫院院務處領導(原工程兵副司令員徐國賢將軍之女)
10金忠藩---55少將(1917—1989)金忠藩是江西蓮花三板橋金家村人,1917年出生。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6軍團17師51團連指導員、團政治處俱樂部主任。參加了湘贛、湘鄂川黔蘇區反「圍剿」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120師359旅717團營教導員,1938年入延安抗大學習。後任718團政治處主任、719團政治處主任、717團參謀長、南下第一支隊第1大隊參謀長、湖南人民抗日救國軍第5支隊副團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2縱6師17團團長、2軍6師副師長。參加了中原突圍、運城、宜川、荔北等戰役。建國後任陸軍師長。1952年畢業於軍事學院。後歷任第二高級步兵學校訓練部部長、解放軍政治學院訓練部副部長、新疆軍區副參謀長、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成都軍區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11.劉鎮---55大校61少將
劉鎮是江西蓮花神泉鄉大灣人,1914年出生。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轉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1軍團1師1團政治處宣傳隊隊長、連指導員、團俱樂部主任、2師4團政委、師政治部統戰科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起,先後入延安抗大、馬列學院學習,擔任過軍委供給部汽車隊隊長兼指導員、軍委衛生部政治部宣傳科科長、供給部政治處主任、軍委經濟建設部處長。1944年後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保衛團長兼政委、軍分區政治部主任、警備4旅12團政委、第一野戰軍4軍12師副政委。參加了宜川、扶□、蘭州等戰役。建國後,任陸軍師政委。1951年畢業於空軍航空學校。後歷任空軍幹部學校政委,西北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蘭州軍區空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68年任蘭州軍區空軍政委。1961年晉為少將。曾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2.朱家勝-55上校61少將
江西蓮花荷塘中村人,(1914—2007)。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江西蓮花縣鄉蘇維埃政府委員、主席,區蘇維埃少先隊主任委員,游擊隊政治委員,警衛營政治委員,紅八軍第二十四師七十一團宣傳幹事、1933年5月,他是71團3連指導員,參加了棠市戰役,紅六軍團模範師政治部技術書記,軍團政治部總務處長。參加了長征,在長征中任紅6軍團51團總支書記。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教導營隊指導員,第七一八團營教導員,八路軍南下支隊營政治委員,第三五九旅政治部組織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政治部組織部長,第一兵團組織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4年起,朱家勝調任南疆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以後又任新疆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後勤部政治委員,政治部幹部部代部長,南疆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新疆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烏魯木齊軍區政治部顧問。一九六一年晉升為少將軍。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13.龍炳初---55大校61少將(1914-1975),
江西省蓮花縣坪里桃嶺村人。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6軍團第49團政治處幹事。參加了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0師359旅718團特派員,第4支隊政治委員,第5大隊政委,南下支隊第3大隊副政治委員,第9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第5師15團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師政治委員,天水步兵學校政治委員,甘肅省軍區第二政治委員。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75年12月2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終年61歲。
14.郭東桂—少將(1910-1976)
江西省蓮花縣下坊鄉泰恆村,1931年入伍, 1955.09-1964.04 任武漢軍區後勤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未晉升。
15.陳雲開—少將(1916-?)
江西省蓮花縣坊樓村人,曾任沈陽市衛生局長。
16金樹雲少將(1904~1965)黃埔軍校第五期輜重科畢業。別字艮三,琴水鄉金家村人人。中央訓練團黨政研究班畢業。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附、副官、復興社特務處情報站副組長、訓育員、辦事處副主任。抗日戰爭爆發後,任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湖南臨澧特訓班第三大隊中校中隊長,軍統局江南特訓班上校副主任,軍統局中美合作所特科技術訓練班總隊長,軍統局重慶爆破訓練班上校副主任。1945年起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調查室少將主任兼軍統局西安站長,西安綏靖公署第二處少將處長兼中央訓練團西北青年訓練總隊總隊長。1949年到台灣。
17.劉一道(少將),字貫吾(1884-1951)三板橋村溪人,少將軍銜,曾任湖南省長公暑參議。
18.李厥德(少將),字厚安(1890-1952) 六市鄉壟上村人,少將軍銜,曾任廣東彈葯廠長。
19.金樹馨(少將),字桂高(1902-1957),琴水鄉金家村人,少將軍銜,曾任江西省保安處參議。
20.李旋(少將),字砥中(1893-1952),琴亭院下村人,少將軍銜,曾任國民黨軍事法庭檢查長。
21.嚴奉琦(少將),(1908-1972)六市鄉埡塢村人,少將軍銜,曾任江西大余縣長。
22.金振偉(少將),字新亞(1897-?),水鄉金家村人,少將軍銜,曾任顧祝同部第三戰區副處長/。
23.劉超寰(1901-1987)國民黨陸軍中將。
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1930年11月中,第1師第2旅第4代副團長。1933年12月中,第1師獨立旅第3團長。1936年9月中,第1師2旅第3團長。1937年4月24日第1師第1旅上校旅長。1937年5月,第1師整編,劉超寰任1師第1旅旅長,後為第一軍第一師第二旅旅長後升任第七十八師副師長。1939年任196師長兼西安警備司令。1939年6月24日,劉超寰任陸軍少將。1945年1月9日,為第1軍副軍長。1946年初,國民黨軍進行整編,第1軍改稱整編第1師(仍是軍級)副師長劉超寰。整編第二十七師師長。1948年9月由整編第三十六師恢復原軍番號。1949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36軍軍長。1948年秋到台灣。1956年退役。1987年秋病逝。
24.劉浩,文中身份為東北軍區前方辦事處處長,少國軍將軍銜。建國後任雲南省參事室主任。
『叄』 戰爭片 《飛刀》 觀後感
1939年,日軍佔領揚州,到處強搶,虐殺,劇情:
1939年,日軍佔領揚州,到處強搶,虐殺,揚州有一藝人,人稱「飛刀」,常和小妹在街頭賣藝。不料日本鬼子見色起淫心,小妹百般無奈投河自盡。飛刀悲憤揚起飛刀,刺殺日軍無數,但寡不敵眾,萬分危急時,一夥蒙面人從天而降,救出飛刀。
仙女鎮有一營長叫劉瞎子,原是響馬出身,殺富濟貧,因不肯投降日軍,日軍占其寨燒其營奸其妻女,劉瞎子率部下投奔韓得勒,扎駐仙女鎮。揚州自古出美女。鎮上就有一對美若天仙的姐妹花。姐姐阿蓮,妹妹荷花,開著酒棧,和姦商,地痞,特務周旋,苦中作樂。一日晚,阿蓮去外地進酒,喝得大醉的劉瞎子強暴了睡夢中的荷花。阿蓮回來知情,悔恨交加……情慾之下劉瞎子再次去找荷花,要強娶為妻,荷花怒斥,撕打中,飛刀來到,二人爭奪荷花,劉瞎子惱羞成怒,掏槍射擊飛刀,飛刀出刀直射劉瞎子咽喉……而此時,日本鬼子也虐殺到此,荷花為了掩護飛刀挺身迎向日軍……
電影《飛刀》是一部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嚴肅正劇,卻被發行商包裝成「情色大片」,電影海報的設計者赤裸裸地說:「為了刺激影迷購買,其他就顧不上了」。
明明是抗戰題材的國產電影,卻變成了「日軍虐待中國女性的情色大片」,只客串了幾句台詞的黃聖依,竟然成了領銜主演的「慰安婦」。在一幫文化人的鼓搗下,電影《飛刀》的宣傳海報成了道地的色情畫,居然置歷史傷痛與民族大義於不顧,打著娛樂的旗號在國人的傷口上撒鹽,這樣的無良文化人,比奸商更可怕。
影片《飛刀》以抗日戰爭為背景,描寫1939年日軍佔領揚州後,號稱「飛刀」的藝人為國仇家恨暗裡刺殺日軍,並救下姐妹花阿蓮、荷花的故事。這是一部宣揚愛國主義精神的正劇,與所謂的情色大片風馬牛不相及。但發行商--廣東一家影視公司為了推銷影片,竟不擇手段,挖空心思,採取移花接木甚至是胡編亂造等方法,在「性」和「色」上大做文章,把海報製作得「肉慾橫流」「情色無限」,活生生把一部嚴肅影片包裝成低級趣味的「情色片」。
在日益膨脹的金錢慾望驅使下,這幫從事影視產品生產的文化人,無法堅守道德底線,遺棄道義,泯滅羞恥,喪失良知,像只綠頭蒼蠅般「追腥逐臭」,把「性」和「色」當作他們的搖錢樹。至於其「作品」對社會造成的污染,對風氣造成的毒害,對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心靈造成的惡劣影響,早就被他們拋到九霄雲外。聽聽海報的設計者怎麼說:「用這些宣傳語言也是為了刺激影迷購買,所以其他的也就顧不上了」。這是一幅什麼樣的嘴臉,為了鈔票,可以誨盜誨淫,可以出賣靈魂,真到了什麼都不顧及的地步。這樣的文化人,哪還有一丁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責任?完全是徹頭徹尾的精神垃圾的製造商。
人們痛恨奸商,但奸商騙取的只是人們的錢財;而這幫比奸商更壞的文化人,在騙取我們錢財的同時,還強奸著我們的視覺神經,侮辱著我們的審美訴求,玷污著我們的精神世界。對這種無良文化人的丑惡行經,必須堅決給予痛擊。
『肆』 抗戰片有個男的叫苗江,還有個女的叫荷花是什麼電視
你所描述的人物出自中國大陸出品的戰爭電視劇(紅色護衛)!孫茜 張桐 趙龍豪 郭芮溪 王錚 許敏主演!荷花由女演員郭芮溪飾演!
『伍』 關於蓮花寺的電影,古裝戰爭
火燒紅蓮寺
『陸』 蓮花代表這抗戰時期的哪些人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紅二方面軍所屬部隊和陝北紅27軍、28軍、獨立一師、二師、赤水警衛營及總部特務團一部編成八路軍120師。賀龍任師長,肖克為副師長,周士第為參謀長,關向應為政訓處主任,甘泗淇為副主任。下轄兩個旅,四個團,12個營,全師共14000餘人,那麼當時這12個營的營長都是誰?1955年又分別被授予了什麼軍銜呢?
劉昂
最後我們來看718團。718團也屬於359旅序列,團長是文年生,副團長是帥榮,下設三個營。第一營營長劉昂是江西吉安人,14歲加入紅軍隊伍,曾任紅32軍第280團政委。抗日戰爭時期先後擔任過八路軍120師718團一營營長、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五團副團長、八路軍南下支隊分隊長和湘鄂贛軍區東分區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第二營營長彭上坤是江西宜春人,1942年11月16日因患重傷寒病逝,年僅30歲;第三營營長徐國賢是江西蓮花人,抗戰時期先後擔任過八路軍120師718團三營營長、副團長、雁北支隊支隊長、特務團團長和南下支隊第4大隊大隊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柒』 大荷花小荷花觀後感有哪些
電影《大荷花小荷花》就是這樣一部不尋常的影片。它講述的是:鬼子的飛機炸死了去鎮上賣魚的爹媽。那年,姐姐大荷花十四歲,弟弟小荷花十一歲。爹媽死後,大荷花彷彿一夜之間長成了大人,開始擔負起照顧弟弟的重任。弟弟逢人就問:「鬼子為啥炸死我爹娘」。沒有人能回答他。姐弟倆開始以自己的方式為爹媽復仇。
電影《大荷花小荷花》可以歸類為抗戰片,之所以說它不是一部尋常的影片,是因為它的出現絕不僅僅是為泛濫成災的抗日劇又增加了一部數量。它從全新的視角提出了對戰爭的追問。
這部影片的主要場景選擇在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通過兩個幼小的孩子的眼睛看到了一場戰爭,由此體會到戰爭給家庭帶來的深重災難。影片中小荷花一直追問:「鬼子為啥要炸死俺爹俺娘。」這個追問是這個追問是世界性的。是對世界戰爭的追問而不僅僅針對抗日戰爭,把對戰爭的控訴提升到一個全人類的高度。
中國的抗戰影片,因為主要講述的是抵禦外來侵略的正義之戰,基本都是激勵鬥志鼓勵戰斗的。《大荷花小荷花》也鼓勵戰斗,但影片從孩子的視角講述戰爭給平民帶來災難以及人類的自然復仇意識,它的意義主要還是反戰的。所以它是中國抗戰影片里罕見的一部反戰片。從這個片子里,給兒童觀眾、給世界觀眾帶來更多的對戰爭的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思考。
中國抗戰影片一直得不到國際社會的認可。電影《大荷花小荷花》從全新的角度講述一個抗戰故事並大獲成功,對於中國電影和當下娛樂至死的時代尤其具有借鑒意義和價值。
『捌』 大荷花小荷花劇中人物名稱分別是誰
姐姐大荷花十四歲,弟弟小荷花十一歲,分別由梁馨丹和黃帥飾演。
《大荷花小荷回花》從孩子的視角講答述戰爭給平民帶來災難以及人類的自然復仇意識,它的意義主要還是反戰的。所以它是中國抗戰影片里罕見的一部反戰片。從這個片子里,給兒童觀眾、給世界觀眾帶來更多的對戰爭的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思考。
『玖』 一部戰爭國產電視劇,只記得其中一個演員叫 鐲子,請問什麼電視劇。
是《迎春花》。
演員Actor
朱鐵TieZhu.....江水山
付瑤YaoFu.....曹春玲
馮恩鶴EnheFeng.....曹正德
劉瀅LiuYing.....淑嫻
詳細介紹http://ke..com/view/16146.htm?fr=ala0_1_1#8
觀看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zNjQxNjA=.html
『拾』 荷花澱從那三個角度表現戰爭
荷花澱》是一篇戰爭題材的小說,然而就小說的整個藝術運思與話語操作來看,這又是一篇完全被非戰爭化了的戰爭小說。也就是說,這篇小說在其全部話語表述過程中,通過語言的暴力,而把戰爭題材自身所本來具有的戰爭特性完全消解掉,從而更加集中地去發現和表現被戰爭本身的殘酷以及通常只是慣於把戰爭作為殘酷的現實去運思的傳統模式所忽略和掩遮的原本的生活之美。說這篇小說是戰爭小說,不僅因為它取材於戰爭年代和以戰爭為總體背景,而它所賴以構成的中心事件就是一次激烈的槍戰。而且作品還可以說完全是從正面來描寫戰斗場面的。但由於作者有意的非戰爭化把握和處理,整個戰斗場面,也就是作為中心事件或通常被必然作為高潮出現的戰斗場景卻在小說中又只是寥寥幾筆,輕描淡寫,一帶而過,完全迴避了通常那種硝煙彌漫、槍林彈雨、血肉橫飛等慘烈景象,甚至把敵對雙方的激戰和對抗過程也全然省略,三言兩語之間如同神話一般便結束了戰斗,奪取了勝利。當你閱讀這樣的一篇小說的時候,似乎你根本沒有通過這一藝術表現而去經歷一次戰爭,根本得不到什麼戰爭體驗。戰爭的一切特徵在此都被解構,小說也並未通過藝術手段再造一次戰爭或再現一次戰爭,所以它完全是非戰爭化的了。雖然它的取材的確是你死我活的戰爭。
其次,這篇小說不僅掩蓋和消解了戰爭特性,而且還抽掉了生活中的一切矛盾沖突,從而突出社會人生中那種明凈、純真的自然形態。這也許正是由於作者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理解戰爭和把握戰爭題材的結果。戰爭對於任何人來說無疑都是殘酷的,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破壞性都是極大的,因而也就必然要給人們帶來更多的災難。然而戰爭的發生由於對抗雙方陣線的分明,對立關系的單一確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而,整個社會的人際關系也就會因此而顯得明朗單純,和平時期人與人之間的復雜微妙的矛盾糾葛也就很容易被暫時擱置,那些瑣碎的日常矛盾或情感沖突就會被一致對外的根本利益和總原則所自然或強行取消。這時的親情關系、鄰里關系乃至階級關系等大都會自然或自覺地服從戰爭所劃定的陣線,人們的情感情緒也只能以此為律動動源。《荷花澱》也正是基於這樣的一種對戰爭現實的把握和感受,才大膽地把人的情感沖突、心理沖突、日常生活沖突高度淡化,剩下的就只是一種高度純凈與寧靜之美。作為小說主體故事的妻子送郎上戰場,再沒有那種離別的凄苦,以及被離棄的哀怨,甚至這種突然的訣別,也並不激起妻子絲毫的不滿和怨懟;幹部的家屬是如此,其他所有人的情況也都是如此,一切都顯得那麼簡單,而正是在這種簡化了的藝術關系中,小說留給讀者的就是那如同新鮮的「荷花荷葉香」的一片溫情,是一種單純美的極致。
此外,以往對《荷花澱》的解讀也大都著重分析其人物個性鮮明,心理活動復雜微妙,因而認為這仍是一篇以寫人為主的而且寫人很精彩的短篇小說,這其實更是以常規思路來對一種非常規創作和非常規文本的曲解和誤讀。實際上,《荷花澱》根本不是一篇寫人小說,或者說它並不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運思軸心的藝術作品。人物形象在作品中並不具有特別突出的地位,或者說在小說各要素的總體構成中,人物(即作為形式因素的人物形象)並不處於最核心最顯要的位置上。首先,小說中的人物,差不多全都是無名無姓的。對於現實主義的寫人小說來說,既然要塑造完整立體的人物形象,人物的姓名無疑應該是第一位的,否則這一人物就失去了作為個人的基本代碼,失去了作為個人而存在的最表面的依據。當然,短篇小說有時會省略人物姓名,但那一定是情緒小說、氛圍小說或其他藝術類型的小說。寫人小說既然重在寫人,就不該忽略人的姓名,否則你就沒有寫出一個完整的能呼之欲出的人來,我們之所以把《荷花澱》排除在寫人小說之外,這是一個最表層的原因。小說中最主要的人物──水生女人是沒有名姓的,而且連「水生女人」這樣的稱呼都很少使用,而只是以「女人」二字稱之,就連作品最用力的開頭那段描寫中女人出場的描繪,也只用一個帶有抽象和普遍意味的「女人」代之,卻並不特別限定其為「水生女人」。因而,這里對人物姓名的省略,並不是因為通常所理解的在舊社會女人姓名不重要或大多沒有姓名以及從丈夫之姓等等,孫犁的其他寫人小說中的女人都是有名字的,而《荷花澱》中對人名的省略顯然就有著特殊的藝術意義,那就是要充分淡化人物使其整體融入作品的純美氛圍之中以及純美畫面之中。這里還有一個依據就是小說中唯一有名字的一個人物叫「水生」,而「水生」在這樣的一篇小說中也並不只是一個個體代碼意義(所指),而恰恰是暗含了一種抽象泛指意義(能指)。在這汪洋一片的白洋淀中,男人、女人、荷花、荷葉,都是由水而生,靠水而生的,所以「水生」既是一個人名,又是所有人的共名,既是一個幹部,也是所有人的代指,甚至還是那蓬蓬勃勃的荷花荷葉的暗指。我覺得這樣的理解絕不是牽強附會。這樣的論據在我們後面的分析中還會用到。其次,小說中人物的外貌也是高度模糊的。所謂外貌模糊不僅由於作品很少或基本沒有直接的細致的肖像描寫,而更是因為小說中的全部人物都不存在明顯的外貌差異和形體差異,小說的描寫並沒有故意突出這些差異以形成對照,使個性鮮明,而卻有意造成混淆。有所區別的只是男人與女人,如同荷花澱中只有荷葉與荷花之別。至於每一個男人有何特徵,每一個女人又有何特徵,小說中看得並不重要。作品唯一的一處肖像描寫是寫的水生:「這年青人不過二十五六歲...........光著腳。」這明明是任何一個青年人所共有的打扮,尤其是在那樣的時代和環境中,而最能反映外貌差異的面部描寫則不著一字。至於對女人的肖像描寫則完全融入一種仙境般的環境之中(如編席以及荷花澱遇險),這些人物就連心理特徵也都十分相似,包括語言特徵,尤其是那些女人們(試體會那些文中對話)。這都是有意把人物淡化,而追求作品的詩化意境的表現。對本人的以上觀點,有人一定會反駁,《荷花澱》中的心理活動的描寫,尤其是通過人物的動作、行為、對話來揭示人物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方面是非常精到的啊!這當然是歷來對於《荷花澱》藝術分析的千篇一律的評價,卻並不是對於《荷花澱》藝術技巧的更獨到更深切的理解和發現。我認為,像《荷花澱》中那樣對於心理活動的描寫,是任何一個成熟的藝術家都能信手拈來的技巧,並不能算得上有多麼奇特和高明。《荷花澱》的作者的高明之處,恰恰在充分淡化了人物的場景和情節中,在不經意的對人物的塗抹中,在大大減化了本應細致描摩的筆墨之後,通過三言兩語的點染,就已達到了通常作家需刻意用筆的那種極致,而本篇作品的藝術用心卻又並不單單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