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蘭花干
A. 福建各市的市花市樹
福建省地級市有:福州市(省會)、廈門市(副省級市)、泉州市、漳州市、莆田市、寧德市、龍岩市、三明市、南平市。
1.福州市(省會):別稱榕城,簡稱「榕」。
市花:茉莉花
市樹:榕樹
2.廈門: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鷺島, 簡稱鷺,副省級城市、經濟特區 ,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風景旅遊城市。
市花:三角梅
市樹:鳳凰木
3.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市花:刺桐花,泉州市把刺桐作為它的市花,是有典故的。相傳五代時的節度使為了擴建泉州的城廓,曾經環城遍植刺桐。後來,刺桐生長得花繁葉茂、花紅似火,成為泉州一大特徵,泉州也因此而名聞海內外。因此,刺桐花成為了泉州的一種標志,被定為泉州市花。它的寓意是:紅紅火火,吉祥富貴,充滿了人們對未來的美好希望。
市樹:刺桐樹,是豆科刺桐屬的落葉性喬木。該樹種用於公路行道樹、城市街道綠化的樹種,具有很強的抗旱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發枝能力,生長速度快等特點;刺桐樹還具有扦插的特性,在一般條件下(沙土和泥土)成活率高達98%以上。在冬季落葉後開花。中國華南地區及四川栽培較廣。
4.漳州:福建省下轄地級行政區域,是海峽西岸城市之一,中國「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生態競爭力位居福建前列,國家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
市花:水仙花
市樹:樟樹
5.莆田:福建地級市,古稱「興化」,又稱「莆陽」、「莆仙」 ,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譽,是福建省歷史文化名城。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之一。
市花:月季花
市樹:荔枝樹
6.寧德市: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閩東,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東臨東海,與台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
市花:目前沒有,還在甄選中。
市樹:目前沒有,還在甄選中。
7.龍岩市:又稱閩西,位於福建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東臨漳州、泉州,南鄰廣東梅州,西連江西贛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設市。
市花:山茶花
市樹:香樟
8.三明市:隸屬福建省,位於福建省中部連接西北隅,地處北緯25°30′~27°07′、東經116°22′~118°39′之間,全市面積22965平方千米。東依福州市,西毗江西省,南鄰泉州市,北傍南平市,西南接龍岩市。
市花:三角梅、迎春花
市樹:黃花槐、紅花紫荊
9.南平市:福建省地級市,地處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脈北段東南側,位於閩、浙、贛三省交界處,俗稱「閩北」,革命戰爭年代,福建省委曾經幾度駐在閩北,被譽為「紅旗不倒」的紅土地。
市花:百合
市樹:目前還沒有,還在甄選中。
刺桐花
(1)福州蘭花干擴展閱讀:
市樹(city tree)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城市的一張名片。國內外已有相當多的城市擁有了自己的市樹。市樹的確定,不僅能代表一個城市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精神風貌,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且對帶動城市相關綠色產業的發展,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評選標准
高大喬木。指樹干高大,主幹和分枝有明顯區別的木本植物。
栽培容易,適應性強,生長壽命較長。指該樹種的生物學特性符合該地區的自然環境、氣候特點的要求,生長良好,繁殖、栽種容易,生長壽命至少50年以上。
種植歷史長。指該樹種在該地區歷經長期氣候變化的考驗,栽培歷史悠久。
公眾認同,雅俗共賞。指該樹種形態美觀,深受廣大市民群眾喜愛,具有較高的環境、社會效益。
分布廣泛,指該樹種在該地區分布范圍廣泛、應用廣泛,種植數量多。
具有地方特色。指該樹種能夠體現城市綠化風貌,彰顯城市特色,確定為市樹後,成為城市的一張重要「名片」,成為綠城文化和綠城人民精神風貌的一種象徵。
市花是一個城市的代表花卉。作為一種市花,通常都是要在該城市常見的品種。
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也是現代城市的一張名片。國內外已有相當多的大中城市擁有了自己的市花。市花的確定,不僅能代表一個城市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精神風貌,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且對帶動城市相關綠色產業的發展,優化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品位和知名度,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市花不能輕視或隨意損壞。
參考資料:市花-網路市樹-網路
B. 福建有什麼特產呢(是可以買回來當禮物的)
福建特產品種還是比較多的,有岩茶、鐵觀音、烏龍、茉莉等名茶,文昌魚、水仙、龍眼、建蓮子、脫胎漆器、角梳、竹編、藤器、海產品、閩西八大乾等。
重點建議:
送親戚朋友帶鐵觀音
海產品
給家人零吃帶閩西八大幹
C. 福建特產干貨有哪些 福建有什麼特產干貨
1、閩西八大幹
明溪肉脯干、長汀豆腐乾、連城地瓜干、上杭蘿卜干、寧化老鼠干、清流筍干、武平豬膽肝、永定菜乾。是閩西具有山區特色的食品,主要是干制食品。需要說明的是,老鼠干是用田鼠做的。
2、安溪鐵觀音
中國的烏龍茶著名產區就是安溪,安溪地區種茶歷史悠久,目前地方也有很多古茶樹,安溪鐵觀音是烏龍茶中的極品,號稱「七泡有餘香」。
3、武夷岩茶
產於武夷山地區,是烏龍茶中的極品,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分為三等,第一等是正岩茶,是生長在岩石中的茶葉,第二等是半岩茶,是生長在山地邊緣的茶葉,第三等是泛指生長在武夷山兩岸的茶葉。
4、德化陶瓷
德化陶瓷又稱德化瓷,是福建德化的漢族傳統瓷雕塑燒制技藝之一。德化縣地處福建省中部,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並稱中國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國漢族陶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德化窯是中國古代南方著名瓷窯,因窯址位於福建省德化縣而得名。
5、惠安石雕
惠安石雕是中國福建省的傳統雕刻技藝之一,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歷經一千多年的繁衍發展,仍然保留著非常純粹的中國藝術傳統,保持著很完整的延續性,至今未被西方外來文化所異化,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D. 福建有什麼特產
一、福州茉莉花茶
福州茉莉花茶,福建省福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福州是茉莉花茶的發源地,已有近千年歷史。福州茉莉花茶特點:福州茉莉花茶是用經加工乾燥的茶葉,與含苞待放的茉莉鮮花混合窨制而成的再加工茶,通常以綠茶為茶坯,少數也有紅茶和烏龍茶。
二、連江鮑魚
連江縣地處福建東部沿海,屬中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全縣海岸線長238公里,海域面積為3112平方公里,海岸線曲折,近海地形平坦開闊,潮流通暢,為連江漁業生產尤其是鮑魚養殖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我國在同一海區養殖來自不同地理帶和不同國家鮑種的最適宜地區。
三、福桔
福桔是福州市市果,年產量近10萬噸,約佔全市水果產量的-半。福桔上市期在農歷春節前後,由於色澤艷紅、果美汁甜,又與「福、吉」諧音,備受群眾喜愛。
四、永泰芙蓉李干
永泰芙蓉李干,永泰特產,福建名產之一,選擇成熟的芙蓉李鮮果,採用傳統工藝精工製作而成。福建福安市是芙蓉李之鄉,芙蓉李面積、產量居全國之冠,栽培已有千年歷史。
五、福州脫胎漆器
福州三寶之一,質地輕巧堅牢,造型古樸大方,裝飾豐富多彩,產品有磨漆畫、屏風、花瓶、茶具、煙具、文具等。自1898年以來多次獲巴拿馬、芝加哥、巴黎等國際博覽會上獲金獎。
E. 福建省吃的方面有哪些土特產
1、古田銀耳
古田銀耳,福建省古田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古田銀耳淡黃無暇、亮澤通透,2004年6月,原國家質監總局批准對「古田銀耳」實施原產地域產品保護(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永春蘆柑
永春蘆柑,福建省永春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永春蘆柑特點:果形碩大端正,色澤橙黃,果皮薄,果肉汁多脆嫩香甜、風味獨特。
3、漳州蘆柑
蘆柑系漳州特產,稱為漳州蘆柑,又名「八卦蘆柑」,柑果扁圓,果頂微凹,具6條~8條放射狀溝紋,形如「八卦」而得名。為傳統的出口名果,國際上素有「東風佳果」之美稱。
4、湖頭米粉
湖頭米粉,福建省安溪縣湖頭鎮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湖頭米粉以優質大米為原料,配用五閬山下天然礦泉水,經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其品質上乘,晶瑩半透明,熟粉細膩柔韌、不粘糊、清香可口,炒、煮口感具佳。
5、寧化薏米
寧化薏米,福建省寧化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寧化薏米(寧化糯薏米)是寧化縣傳統的特色農產品,歷史悠久,素以糯軟甘甜、粘稠鮮香、柔韌爽滑等質量特色聞名。
F. 福建都能種什麼蘭花品種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的 現在買蘭花還有多大利潤呢 要賣什麼蘭花比較好賣
福建能種的是寒蘭、墨蘭。 投資蘭花的幾個注意點 (1) 愛蘭是投資蘭花的基礎,不愛蘭的人請不要投資蘭花,養蘭首先是休閑,是尋找樂趣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即增加情趣,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益壽延年。而養蘭發財則只是它的附帶的衍生物。如果純粹為追求利潤而養蘭,那麼一旦蘭市低迷怎麼辦?白菜可以煮吃、龍柏尚可以曬干燒狗肉,蘭花能作什麼? (2)要有耐心,切忌沉不住氣。不管什麼蘭花,無論價格存在多大的上漲空間,都要靠一定的種養時間去實現利潤,蓮瓣蘭至少半年、春蘭至少1年、蕙蘭要2年,數量才能翻翻,才能分給別人,也才能產生經濟效益,如果沉不住氣,朝三暮四難以成事。 (3) 投資蘭花必須是閑置資金。不然如急需收回資金時,一時難找買主,難以應急兌現,蘭花不是股票,價格低一點就可以賣出去,一旦無人接手就是一棵草,所以投資蘭花必須是閑置資金,要有長線、甚至作好「收的就是一顆草」的思想准備。 (4) 投資蘭花金額需確當。蘭花投資不可超過自己的經濟能力,一定要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之內,以免蘭花銷售不景氣時影響過大,超過自己的風險承當能力借款貸款投資蘭花就象賭搏一樣隱藏著風險。一旦出現風險後果不可想像。由於太貪,每次蘭花高潮後鶴慶都有跳樓的。 (5) 購賣蘭花不可乾坤一擲。我們決不可對某一蘭花品種絕對自信而乾坤一擲專購一個品種,這樣會風險太大而不可挽救。同時也不可過分分散,購進太多的品種成蘭花超市。要有自己的蘭花特色和重點才可在蘭界出名,才可以發展生存。 (6) 戒過「貪」。「貪」是萬惡之源,養蘭亦是如此。因貪而不斷分苗,致使蘭草越長越小;因貪想多發苗,不斷施激素導致死亡;因貪不停施肥造成蘭花死亡;因貪而措售,錯過時機,一旦降價造成損失;因貪而壟斷某一品種如一旦死亡,不僅名種失傳,而且血本無歸;因「貪」而引起蘭事糾紛,影響團結;因「貪」而騙,而偷,而搶,身敗名裂。「貪」字作崇危害極大,終究會失利而嘗到不可言喻的痛苦,後悔晚矣。 (7) 注意品位與存量的關系,品位不到和有大量可替代品的堅決不能投資;過於特殊,不易為人了解和接受的蘭花要謹慎投資。2001-2002年鶴慶大量投資春蕾,每苗500-1200,但由於蓮瓣蘭中品位超過該花的荷瓣很多,目前在鶴慶春蕾已降成雜花、大多隻是送人,很少有收回成本的。投資桃園蝶、梁祝等三星蝶的也要非常小心,因為已有玉兔、麗江星蝶、星海蝶、世外三傑等品位更高的名品,這些品種逐漸普及後桃園蝶、梁祝等稍不到位的花就可能降為雜花,象春蕾一樣退出交易,送人都難。但是如果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和抗養殖風險的能力,高價極品花可大膽的介入,因為蘭花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如永懷素現存量不到30苗,以160萬購入一苗,養殖5年後可接近100苗,每苗成本不到2萬;而5年後該花的最大存量也不會超過5000苗,這樣的極品花在該苗數時市場價極有可能還會在10萬以上,投資收益十分可觀。傳統名品雖然量大但市場熱銷仍然可投;如大雪素、心心相應、五朵金花、玉兔等,這些傳統名品雖然幾年後數量巨大,但新介入者一般都會選擇傳統名品作為初投品種,市場將長期存在,降價了可通過發苗彌補,回報率不會低。雖然數量少花極品花是投資和收藏的最佳選擇,但必須是有一定的藝蘭基礎,有獨到眼光,有膽有識的人,且還必須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因為它首先是在少數人中流通,時間長了,數量多了,價格降了,才會被一般人接受,特別是一些特殊,不易為人了解的花,萬一幾年後不被認可,風險很大。 (8) 低價品種一定要買大苗、壯苗,健康苗,為了少花錢而買小草,弱苗,實是養蘭之大忌;一是難成活風險大;二是難以見到效益;三是即使見效收益也甚微。而養大草、壯草、健康草一是風險小,成活率高;二是多發芽發大芽效益高;三是交易時人見人愛,容易出手。數量少花極品花,由於受經濟力量的制約,也可考慮引種,因為弱苗價格不到壯苗的1/3,投資成本低,能引一能養活的老苗、弱苗,自己有種了,養好後不愁沒有苗;而且這樣的花市場將長期存在,見效慢也可作為長線投資。 (9)買難得一見的珍稀品種要非常謹慎。有些珍稀品種,平時蘭展根本看不到,但蘭販手中都「有」,而且價格都很高。又如蕙蘭的賡泉、涵碧、榮梅、瑾梅、永春、適園、虞山梅平時蘭展也看不到,即使有出現爭論也很大,然而蘭販手中也都「有」,這些品種老蘭家尚在苦苦搜求,難以覓到,建議初入蘭道的人不要湊熱鬧,很容易買的假花,最好還是選普遍見過花、普遍能識別的品種。 (10) 不能單憑一次開品或照片買花,蘭花有許多不穩定因素,同一品種開品千差萬別,真真的看花購物,並有2年以上的開品才能決定其品位。 (11) 不要一哄而上。投資蘭花切忌一哄而上,盲目發展,就像種蔬菜一樣,見別人什麼賺錢就種什麼,結果很容易供大於求,賣不出去。 (12) 養蘭如游泳,不嗆水的人是不存在的;養蘭如讀書、不做錯題目,不交學費的人也是不存在的,養蘭是有風險的。真正的藝蘭人不在於賣了多少錢,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享受,這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蘭不僅能給我們養蘭人以精神的安慰和鼓舞,它還會因你的愛而付出巨大的經濟回報;蘭花不僅是我們養蘭人巨大的精神財富,更是實實在在的物質財富。它是當之無愧的文明之花,經濟之花。 蘭友們,投資蘭花要選購好的品種,要把蘭花種好,要把握好市場機遇,這是投資蘭花的三個重要環節,讓我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種更多的好蘭,賣更多的錢,發更大的財!但上述觀點僅供參考,投資蘭花責任自負。最後祝蘭友們身體健康,蘭事興旺!
G. 請問這是什麼花呀
建蘭
編輯
建蘭俗稱雄蘭、駿河蘭、劍蕙等,建蘭葉片寬厚,直立如劍。花瓣較寬,形似竹葉般;花多葶長,香濃。 建蘭是指主花形在盛夏金秋的中國地生根蘭花。植物學界以其主產地福建而為名。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差,越冬溫度不低於3℃,怕強光直射,不耐水澇和乾旱,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葉上。
中文學名
建蘭
拉丁學名
Cymbidium ensifolium
別稱
雄蘭、駿河蘭、劍蕙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天門冬目
科
蘭科
亞科
樹蘭亞科
族
蕙蘭族
屬
蘭屬
種
建蘭
分布區域
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
目錄
1形態描述
2生長習性
3物種分布
4品種分類
▪正格花
▪異型花
5主要價值
▪葯用
▪盆景
6栽培技術
7養護管理
▪施肥時間
▪病害防治
8植物文化
▪歷史文化
▪歷史故事
1形態描述編輯
地生植物;假鱗莖卵球形,長1.5~2.5厘米,寬1~1.5厘米,包藏於葉基之內。葉2~4 (~6)枚,帶形,有光澤,長30~60厘米,寬1~1.5(~2.5)厘米,前部邊緣有時有細齒,關節位於距基部2~4厘米處。花葶從假鱗莖基部發出,直立,長20~35厘米或更長,但一般短於葉;總狀花序具3~9(~13)朵花;花苞片除最下面的1枚長可達1.5~2厘米外,其餘的長5~8毫米,一般不及花梗和子房長度的1/3,至多不超過1/2;花梗和子房長2~2.5(~3)厘米;花常有香氣,色澤變化較大,通常為淺黃綠色而具紫斑;萼片近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長2.3~2.8厘米,寬5~8毫米;側萼片常向下斜展;花瓣狹橢圓形或狹卵狀橢圓形,長1.5~2.4厘米,寬5~8毫米,近平展;唇瓣近卵形,長1.5~2.3厘米,略3裂;側裂片直立,多少圍抱蕊柱,上面有小乳突;中裂片較大,卵形,外彎,邊緣波狀,亦具小乳突;唇盤上2條縱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上半部向內傾斜並靠合,形成短管;蕊柱長1~1.4厘米,稍向前彎曲,兩側具狹翅;花粉團4個,成2對,寬卵形。蒴果狹橢圓形,長5~6厘米,寬約2厘米。花期通常為6~10月。[1]
植物形態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提供並參與編輯
建蘭全株(10張)
建蘭花果(6張)
2生長習性編輯
生於疏林下、灌叢中、山谷旁或草叢中,海拔601~1800米。[1]
3物種分布編輯
產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
建蘭
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西南部、貴州和雲南等地。生於疏林下、灌叢中、山谷旁或草叢中,海拔600~1800米。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北至日本。[1]
4品種分類編輯
正格花
建蘭
荷瓣
君荷,金荷,金皺虹荷,瀏陽荷
梅瓣
一品梅,紅一品,光登梅,綠梅
水仙瓣
梅仙:夏皇梅
水仙:四季汪字
荷仙:瀘州荷仙,荷王
異型花
建蘭
奇花
爪花:玉雪天香
三捧:七仙女,向日葵
蝶花
外蝶:天公蝶,舉國歡慶
內蝶(彩捧):寶島仙女,大寶島
內蝶(三星蝶):峨眉三星,聖火
奇蝶花
菊瓣:綠雲仙女
牡丹型:富山奇蝶,玉山奇蝶,嶺南奇蝶
玉樹型:翠玉牡丹,寶島金龍
5主要價值編輯
葯用
建蘭根
【異名】:土續斷(《續古今考》),蘭根(《五雜俎)),蘭花根(《分類草葯性》)。
建蘭
【來源】:為蘭科植物建蘭的根,植物形態詳"建蘭花"條。
【採集】:隨時可采,鮮用。
【性味】:辛,平。①《醫林纂要》:"苦甘,溫。"②《植物名實圖考》:"有毒。"③《分類草葯性》:"溫,平,無毒。"④《四川中葯志》:"性平,味辛,無毒。"
【功用主治】:順氣,和血,利濕,消腫。治咳嗽吐血,腸風,血崩,淋病,白濁,白帶,跌打損傷,癰腫。
①《醫林纂要》:"治腸風,塗癰腫。"
②《綱目拾遺》:"治跌打,和血;痰嗽後吐血。"
③《分類草葯性》:"治月經不調;紅崩,白帶。兼能順氣。"
④《天寶本草》:"消腫脹,治淋症。"
⑤《四川中葯志》:"除風邪,理氣。治白濁、白帶及婦女干病。"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鮮者0.5~1.5兩;或搗汁。外用:搗汁塗。
【選方】
①治肺勞咳嗽溢血:建蘭鮮根搗絞汁,調冰糖燉服。每次五至八錢。(《泉州本草》)
②治尿血或小便澀痛:建蘭鮮根一兩半,蔥白三、五個。清水煎湯調烏糖服。(《泉州本草》)
③治婦女白帶:蕙蘭根、天冬、百合、百節藕.燉雞或肉服。
④治婦女干病:蕙蘭根、百節藕、石竹根、黃精。燉肉服。
⑤治婦女干病,手足心發燒:蕙蘭根、大茅香各一兩。煎水去渣,加甜酒燉豬心肺服。(③方以下出《四川中葯志》)
建蘭葉
理氣,寬中,明目。 治久咳,胸悶,腹瀉,青盲內障。
建蘭(8張)
①《綱目拾遺》:素心建蘭花除宿氣,解郁。
蜜漬青蘭花點茶飲,調和氣血,寬中醒酒。
黃花者名蜜蘭,可以止瀉。
色黑者名墨蘭,治青盲最效。
②《分類草葯性》:明目。
③《泉州本草》:治久嗽。
④廈門《新療法與中草葯選編》:清肺除熱,消痰止咳。治久嗽:建蘭花十四朵,水燉服。[2]
盆景
建蘭植株雄健,根粗且長。適宜用五筒以上的蘭盆栽植,每盆苗數稍多,置於林間、庭園或廳堂,花繁葉茂,氣魄很大,也可用較大的高腰簽筒盆栽植數苗,長時蒼綠峭拔,很有神采。花開盛夏,涼風吹送蘭香,使人倍感清幽。
建蘭栽培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在我國南方栽培十分普遍,是陽台、客廳、花架和小庭院台階陳設佳品,顯得清新高稚。
6栽培技術編輯
1、盆具的選擇: 以質地粗糙、無上軸、邊底多孔、有盆腳的蘭盆栽蘭較好。
建蘭的養殖方法[3]
2、植料的調配: 植料應選擇質地疏鬆團粒結構好;香菇 泥土30%,火燒土30%,粗沙粒25%,谷糠15%;腐殖土40%,粗沙粒40%,谷糠20%。
3、蘭株的種植
苗木處理
建蘭養殖方法主要順應種性要求,使生物與環境協調和諧。只有了解和掌握了這一點,才能把蘭養好。
①上芽早、生長快,應早分勤肥.在幾種常見蘭花中數建蘭生長早而快,若無凍害或在室內越冬情況下,2~3月份起即見新芽出土,至5月中早生新株就長高到15厘米以上,即半株長成了,而此時春蘭、墨蘭,蕙蘭等正是新芽出土的高峰期,可見建蘭要比其他蘭種生長快平代。所以建蘭早生當年的新株有可能開花或再長第二代新株。據此,建蘭的分株換盆應在晚秋的10月下旬至11月份進行,伏盆後越冬,這樣開春後即進入生長期;2~3月上芽開始即著手施肥,薄肥施多次,以滿足其早生快長和多次開花之營養消耗的需要。
②長勢健、分櫱強,可平價出售。建蘭長勢強健,只要環境。適宜,肥水充沛,一般都是3~4枚葉的壯株,並具碩大的假鱗莖。所以,上年的新株一般都能抽發2~3個新株、還相繼開l~2葶花,雖多時一母株能發5~6苗草;為其他蘭種所罕見。分櫱力強、繁殖系數大,本來是促發展的好事,可因發展快,普及不夠,往往帶來蘭花滯銷、積壓、跌價的情況,甚至出現毀蘭的副作用。對此,筆者以為除宣傳促銷外,應平價出售,以利於蘭業的昌盛。
③適見陽,略偏干,求多花。建蘭開花有自己的獨特性,即在長日照條件下盈蕾並開花。花芽分化宜「陽而干」,花芽出土後無休眠期,約半個月至20天即開花,花芽期和花期都相對較短,所以在栽培上應給予適當多一點光照,盆土也應略干一些,不能同春蘭、墨蘭一樣蒔養,否則,只長新草而開花無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7~9月高溫炎熱時期,既不可任陽光灼傷葉子,又不可遮陽過嚴和澆水過多。
④冬保暖,夏遮涼,保安全。怕凍是建蘭的習性之一,這一點僅次於墨蘭,遠不如春蕙。若在露地蒔養無保暖設施,其受凍的概率較大。一般通-2℃即要受凍。所以養建蘭冬季應在室內或在大棚中保暖越冬,氣溫不能低於0℃。夏日太烈時應稍加遮陽,避免直射光(尤其是中午),即使僅1/3至半幅葉子灼傷了,也會影響其生長和開花。除此兩項外其他管理措施如土、肥、水、葯等粗放一些亦無妨。保安全至關生死存亡,故不能不提。[4]
7養護管理編輯
1、控光降溫: 建蘭生長適於在年平均氣溫15~23℃之間,夏天氣溫炎熱,用7
建蘭[3]
0~80%的塑料遮光網來降溫。
2、高溫促降: 因光照過強而引起的高溫,應採取增加遮蔭的層次和密度促使降溫;夏秋季節有光照強,空氣悶熱,氣溫高,應開啟門窗,讓蘭場空氣徹底對流,促使降溫。向通道、蘭架下淋灑清水,向室內空間噴水霧,也可促使降溫溫。
3、保濕通風: 蘭場保濕與通風要調控到一個最合理的狀態,以利蘭花生長。保持空氣濕度要採用先進的全自動加濕機亦可向空間、通道、蘭架下噴淋水霧。
保持基質濕度要根據光照、濕度、通風等條件來調控。有土栽培的以2~4天澆1次水,堅持「寧干勿濕」,澆水的時限要因地制宜。野生蘭花原生於山野幽谷,產地四面敞開,但又有林草遮蔭,時有和風吹拂,長期能生長於空氣清新的環境,因此,蘭場也需創造這些蘭花生長條件,蘭場較閉塞的要增開門窗,促使空氣對流。
4、保溫防凍: 建蘭只能在有遮擋風霜的防護條件下耐受短暫性的、間歇性的-2~-5℃的低溫 ,因此,應在冬季溫室保溫,有條件的還可採取加溫設備。
5、施肥: 採取「因蘭制宜,看苗定肥、寧淡勿濃、適時薄施」。即根據蘭種、苗勢、生理特點,掌握時機。乾肥採用:牛骨粉(含氮4%、磷22.06%)、草木灰(磷1.04%、鉀6.41%),餅肥(氮7%、磷1.32%、鉀2.12%)及火燒土混合肥配製與復合肥交替使用每年盆內不少於4次。液肥以腐熟的有機質肥過濾沖淡液,尿素、磷酸二氫鉀或專用花肥交替作追肥或根外施肥,一般每隔15天一次,在根外施噴時前後二天用清水噴灑葉面一次,沖洗塵土、葯液殘渣。[5]
施肥時間
①催芽肥(春末夏初):乾肥一至二次,根外施肥10天一次,以氮、鉀肥為主,促進地上部莖葉抽發,地下部根系擴展。②發育肥(夏末初秋):新芽葉片伸長出葉,促使新芽健壯,以氮為主,勤施薄施,新芽開葉後以鉀為主促使壯苗,每周用磷酸二氮鉀噴施一次。③促花肥:待新梢葉片不再生長時即轉入花芽分化期,以磷為主,乾肥二次,根外施肥每周一次。④秋末初冬,寒露至立冬期間蘭花將轉入休眠期,下乾肥一次,液肥二次,葉面噴施每10天一次,以保證安全越冬,含膏育秀,提高來春萌芽率。[2]
病害防治
白絹病:多發生於梅雨季節。應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予以預防,發病後可去掉帶菌盆土,撒上五氯硝基苯粉劑或石灰即可。
炭疽病:終年都有,高溫多雨季節更為猖極。防治方法除改善環境條件外,發病期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7~10天互次,然後再輔以l%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1次。
蚧殼蟲: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繁殖最快。用常規法防治。
根腐病:又叫線蟲病。線蟲寄生於蘭花根部,引起根系腐爛,地上葉片生長不良, 葉色退綠、發黃,甚至造成植株萎焉。線蟲危害造成大量傷口,還引起其他土傳病菌的侵染,導致植株發病,加速植株枯死。栽培基質應消毒,可用100度蒸汽滅菌消毒,殺死蟲卵。危害重的要立即換盆,將病株泡入葯液中20~30分鍾,撈出晾乾,用新基質從新栽種。[6]
8植物文化編輯
歷史文化
據日本的田邊賀堂史生著的《蘭花栽培四枝節》載:「建蘭由中國秦始皇特使徐福攜來」。它間接地證明了,建蘭的栽培史,應始於秦始皇統治(公元前221年)前,迄今已有2200餘年了。
」秋蘭蔭玉池,池水清且芬。」這是晉代詩人傅雲先生贊美建蘭花香的詩句。
據譽滿海內外的中國蘭花學者和活動家何清正先生的考證,建蘭為線藝之鼻祖。各色線藝、水晶藝、圖畫斑藝均十分豐富,花藝的續變力也十分強盛。如上世紀末發現的朵開三重花,每重有3~4朵奇彩蝶的「三重彩蝶」,便是典型的代表。
歷史故事
大宋提刑官與建蘭外傳
大宋提刑官宋慈曾在福建汀州任知縣3年,縣衙所在地為2013年的福建省長汀縣,當時的閩西首府,范圍為2013年的福建省龍岩市管轄區和三明市的部分地方。汀州盛產蘭花,百姓愛種蘭花,素有用蘭花為孕婦催生助產、搬遷新居饋贈蘭花、婚嫁以蘭陪嫁、種蘭避邪以求子孫滿堂等民情風俗。宋慈在任知縣時是不是與眾文人一樣愛蘭,對蘭花的賞愛是否入鄉隨俗尚無文字記載,但史記他是首開汀江水路運輸的知縣。汀江水路的開辟為建蘭主產區打開了一條通向海內外的通道。因此,宋慈對建蘭的外傳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汀江是福建省境內的第四大河,它發源於長汀縣,幹流全長280多公里,自北朝南縱貫福建省的長汀、上杭、永定三縣,流至廣東省的大埔縣三河壩,與梅江匯合為韓江奔流入南海。汀江自北向南流,八卦中南方屬丁,故汀江古稱丁水,後來人們把「丁」與「水」合為「 汀」字,取名「汀江」。毛澤東有「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岩上杭」 的著名詩句描述汀江的神奇和氣魄。
宋紹定年間,宋慈從江西信豐主簿調任長汀知縣,發現百姓食鹽從千里之外的福州靠走山路挑運而來。古代的長汀地處山區,山路漫漫,交通不便,外引食鹽「愈年而至」,食鹽官賣,鹽官貪賄,哄抬鹽價,窮苦百姓買不起鹽,多吃淡菜,缺碘患大脖子病的不少。宋慈細察民間疾苦,水路運輸可直抵汀州城,決定開辟汀江,從廣東潮州船運食鹽。閩西大山是蘭花生長的好地方,山高谷深,汀江河水穿行在深山峽谷之中,古時汀江灘多水急,有棉花灘、回灘、大姑灘、折灘、龍灘等,且到處暗礁密布,航道艱險,江水漲落無常,宋慈經過沿途觀測探險,開鑿疏浚航線,鼓勵農民造船,操習撐船技巧,同時改革鹽政,懲治貪賄鹽官。
汀江水路交通的開辟,縮短了運鹽路線,減少了運費,降低了鹽價,免除了挨家挨戶抽調勞役肩運食鹽之苦。同時,使潮州至汀州、贛州運輸通暢,促進了汀、潮、贛包括蘭花在內的物資交流,鹽商米商往來其間,「鹽上米下」的一派繁榮景象,汀江上百舸爭流,曾有 「上三千下八百」之說。宋慈開汀江水路的功績為閩西百姓世代相傳,如今汀江兩岸仍尚存的400多座馬祖廟,見證了當年水路交通的繁榮歷史。
據連城縣、永定縣和上杭縣的老人介紹,過去他們那裡還出現了 「蘭商」,專門靠賣蘭發大財,通過賣蘭暴富,建土樓,買河段養魚養鴨過休閑日子。
宋代建蘭並不出名,甚至連福建本地的蘭家和文人雅士都說不準蘭花的正名。「建蘭」是我國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蘭花中的一類,而且是唯一以產地命名的一大類蘭花。據考證,「福建」名稱的第一次出現是唐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為了加強邊防武裝力量,設立軍事長官經略使,專管軍事,從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取名為「福建」經略使(軍事長官職稱)。福建的名稱出現歷史不算遲。
南宋紹定六年(公元1233年),福建漳州的趙時庚著述的《金漳蘭譜》是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蘭花譜。全書共三卷,分「敘蘭容質」、「品蘭高下」、「天下養愛」、「堅性封植」和「灌溉得宜 」五部分。對紫蘭和白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與栽培管理作了簡明論述,並論及蘭花的品位。《金漳蘭譜》中「紫蘭」指的是墨蘭, 「白蘭」指的就是我們2013年說的素心建蘭。趙時庚生活的地方為漳州府,與汀州府毗鄰,趙時庚尚且沒有給建蘭確切的名字。另外,宋開慶元年(公元1259 年)修纂的《臨汀志》土產門花之屬中記述的33中花果中,有「素馨」指的也是素心蘭花。福建的地名早已有之,但是海內外的愛蘭人還沒有把福建所產的蘭花叫「建蘭」。這些充分說明宋時建蘭還不夠知名。
閩西即古汀州府,是中國東南沿海腹地的林區,也是距台灣海峽與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最近、自然氣候優勢最強的中國蘭產區之一。南宋之後閩西有汀江通往境外,得天獨厚的蘭花生長環境與古代交通占優勢的水上運輸,使閩西的「龍岩素」、「長汀素」、「上杭素」、 「永福素」等蜚聲海內外。
隨著汀江水上運輸業的興盛,蘭花高雅之物從汀州人文古城,逐漸通過文人儒商傳到海內外。1995年,筆者從汀江的源頭龍門出發,沿古水路到福建的上杭、永定,再到廣東大埔、潮州、汕頭考察建蘭的流播路徑,發現沿線深宅大院養的建蘭都是從閩西境內傳種的。一些載入世界各地眾多蘭花專著名品譜中品種,由於當時人們對植物分類不太了解,而被習慣以原產地稱呼,比如「龍岩素」、「長汀素」、 「上杭素」、「永福素」,而且是說得更准確的原產地。而對於福建境外的人稱福建外傳的蘭花,籠統地就叫「建蘭」。由此可見,建蘭及建蘭中的傳統名品「龍岩素"、"長汀素"、"上杭素"、"永福素"都是外來名,因為外傳而得名的。所以,建蘭的外傳與汀江水上運輸的興起、發展、繁榮密不可分,與大宋提刑官開辟汀江水路運輸息息相關。
H. 福建特產..可帶走的
福建各個地區可以帶走的特產有很多。
福州特產:橄欖、福桔、龍眼、閩姜、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
泉州特產:各種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烏龍茶(安溪鐵觀音)、老范志萬應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餞、泉州木偶頭、永春漆籃、人造花等。
漳州特產:水仙花、茶花、蘭花等「三大名花」和蘆柑、荔枝、香蕉、龍眼、柚子、菠蘿等「六大名果」;還有各種海產干貨、片仔癀、八寶印泥、片仔疫、珍珠膏、珍貝漆畫飾板、水仙花牌風油精,漳州布袋戲等。
廈門特產:各種亞熱帶瓜果、餡餅、魚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廈門珠綉、漆線雕、廈門彩塑、廈門瓷塑、香菇肉醬、廈門葯酒、海產干貨等。
南平特產:盛產筍干、香菇、 武夷岩茶、建甌板鴨、建蓮、北苑貢茶、閩北柑橘、根雕、竹木工藝品、政和功夫茶、建盞、錐栗、靈芝、南孚電池等。
莆田特產:荔枝、龍眼, 金沙薏米,仙游皮蛋,扁食,熗肉,莆田魯面,興化米粉,漆木碗,仙游木雕等。
龍岩特產:八大幹系列. 、河田雞、山麻鴨等。
三明特產:紅菇、沙縣小吃、沙縣夏茂冬酒、沙縣鄭湖板鴨、永安小吃,明溪肉脯干,尤溪管前金桔,寧化老鼠干、將樂擂茶、建寧蓮子、大田骨頭小吃系列等。
寧德特產:芙蓉李,古田食用菌、竹編,茶 葉,紅 曲,剪 刀等。
I. 我想在福州買福建的特產要在哪裡買呢
福建各地特產
福州特產有橄欖、福桔、龍眼、荔枝、芙蓉李、茉莉花茶、脫胎漆器、木畫、木雕、紙傘、貝雕、瓷器等
泉州有各種瓜果、名木花卉、德化瓷器、惠安石雕、安溪烏龍茶、老范志萬應神曲、永春老醋、源和堂蜜餞、泉州木偶頭、永春漆籃、人造花等。
漳州特產有水仙花、茶花、蘭花等「三大名花」和蘆柑、荔枝、香蕉、龍眼、袖子、菠蘿等「六大名果」;還有各種海產干貨、片仔疲、八寶印泥、片仔疫、珍珠膏、珍貝漆畫飾板、水仙花牌風油精等。
廈門有各種亞熱帶瓜果、餡餅、魚皮花生、菩提丸、青津果、廈門珠綉、漆線雕、廈門彩塑、廈門瓷塑、香菇肉醬、廈門葯酒、海產干貨等。
南平特產:盛產筍干、香菇、 武夷岩茶等
莆田特產:興化桂元, 興化米粉,漆木碗
龍岩特產:八大幹系列.
三明特產:建蓮蓮子,沙縣各小吃.
寧德特產:芙蓉李,古田竹編,茶 葉,紅 曲,剪 刀等
福州特產
| 建寧蓮子 | 中華彌猴桃 | 花柰 | 曬煙 | 牛角椒 | 毛邊紙 | 硯台 | 金柑 | 薴麻 | 烏桕 | 白筍干 | 松香 | 紅菇 | 香菇 | 茶葉 | 脫胎漆器 | 水產品
廈門特產
| 餡餅 | 吳再添沙茶豬肉面 | 好清香燒肉粽 | 黃則和花生湯 | 炒麵線 | 土筍凍 | 炸五香 | 燒肉粽 | 蝦肉面 | 韭菜盒 | 薄餅 | 油蔥火果 | 蚝仔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