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酒
⑴ 荷花攝影:映日荷花別樣紅,美不勝收的荷花與詩詞更配
浣溪沙·荷花
宋代:蘇軾
四面垂楊十里荷,問雲何處最花多。
畫樓南畔夕陽和。天氣乍涼回人寂寞,
光陰須答得酒消磨。且來花里聽笙歌。
荷花
唐代: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宋代: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載酒來時。不用旌旗,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香泛金卮。煙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歸。
贈荷花
唐代: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⑵ 荷花映日是成語嗎
: 映日荷花不是成語, 映日荷花 映日荷花建築採用圍合布局,並通過社區中部底層架空塔樓,呈現出兩個圍而不閉,各自獨立又相互通連的景觀中庭。
⑶ 搖起了烏蓬船,順水又順風,你十八歲的臉上,像映日荷花別樣紅,穿過
《九九女兒紅》是陳少華演唱歌曲,由陳小奇作詞、作曲,是繼九月九的酒出的第二首九月系列歌曲,收錄在其1994年專輯《九九女兒紅》中。
該歌曲獲得1995年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銅獎。
歌曲時長:4分48秒
發行時間:1994年
歌曲原唱:陳少華
填 詞:陳小奇
譜 曲:陳小奇
歌曲語言:普通話
歌詞
搖起了烏蓬船
順水又順風
你十八歲的臉上
象映日荷花別樣紅
穿過了青石巷
點起了紅燈籠
你十八年的等待
是純真的笑容
斟滿了女兒紅
情總是那樣濃
十八里的長亭
再不必長相送
掀起你的紅蓋頭
看滿堂燭影搖紅
十八年的相思
盡在不言中
九九女兒紅
埋藏了十八個冬
九九女兒紅
釀一個十八年的夢
九九女兒紅
灑向那南北西東
九九女兒紅
永遠醉在我心中
獲獎記錄
1995年廣東《嶺南新歌榜》十大金曲
1995年 第三季度《嶺南新歌榜》季度獎
1995年 中國音樂電視大賽銅獎
1995年 西安全國十大金曲
⑷ 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詩全文
改知贛州,不赴,辭官歸家,閑居鄉里。在中國文學史上,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南宋四家」、「中興四大詩人」。
相傳有詩二萬余首,現存詩四千二百餘首,詩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誠齋集》,今存。
年代:宋 作者: 楊萬里
《跋眉山程仁萬言書草》
峨眉山下三蘇鄉,至今草木文章香。
近時英妙有程郎,數寸管底翻錦江。
向來曾草三千牘,流涕大息仍痛哭。
九虎當關北斗深,十年買桂炊白玉。
荊溪溪上相識初,君猶少年我壯夫。
帝城再見各白須,袖中一紙梁溪書。
剡藤方
策一萬字,猶帶權書衡論味。
君不見古來富貴掃無痕,只有文章照天地。
年代:宋 作者: 楊萬里
《跋蜀人魏致堯撫干萬言書》
雨里短檠頭似雪,客間長鐵食無魚。
上書慟哭君何苦,政是時代重子虛。
年代:宋 作者: 楊萬里
《萬花川穀》
無數花枝略說些,萬花兩字即非誇。
東山西畔南溪北,更沒溪山只有花。
年代:宋 作者: 楊萬里
《萬花川穀海棠盛開,進退格》
四面周遭國艷叢,危亭頓在艷叢中。
天開錦幄三千丈,日透紅妝一萬重。
積雨乍晴偏楚楚,東風小緩莫匆匆。
為花一醉非難事,且道花醲復酒醲。
年代:宋 作者: 楊萬里
《曉登萬花川穀看海棠二首》
夜雨朝晴花睡余,海棠傾國萬花無。
館娃一樣三千女,露滴燕脂洗面初。
年代:宋 作者: 楊萬里
《過陂子逕五十餘里,喬木蔽天,遣悶七絕句》
林中亭午始微明,楓倒杉傾滿路橫。
黃葉青苔深一丈,先生卻愛此中行。
⑸ 日暮()山遠,天寒()屋貪。 千里鶯啼()映(),水村山郭酒旗風。 接天蓮葉無窮(),映日荷花別樣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意思: 暮色降山蒼茫愈覺路途遠,
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
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
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江 南 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意思:江南大地鳥啼聲聲綠草紅花相映,水邊村寨山麓城郭處處酒旗飄動。
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台全籠罩在風煙雲雨中。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意思:泉眼悄然無聲是因捨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詩人資料:劉長卿(約726——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後為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歷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
又入觀察使幕,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勛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居中書舍人。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文學家,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一生作詩20000多首,只有4200首留傳下來,被譽為一代詩宗。楊萬里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稱為"誠齋體"。
⑹ 『去年今日此門中,映日荷花別樣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是那首詩里的
【題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出處】:
中華詩詞-唐五代-崔護
【注釋】:
這是一首情意真摯的抒情詩。崔護考進士末中,清明節獨游長安城郊南庄,走到一處桃花盛開的農家門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來熱情出來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第二年清明節再來時,院門緊閉,姑娘不知在何處,只有桃花依舊迎著春風盛開,情態增人惆悵。
這首詩有一段頗具傳奇色彩的本事:「崔護……舉進士下第,清明日,獨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畝之宮,而花木叢萃,寂若無人。扣門久之,有女子自門隙窺之,問曰:『誰耶?』以姓字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女子以杯水至,開門,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妖姿媚態,綽有餘妍。崔以言挑之,不對,目注者久之。崔辭去,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崔亦睠盼而歸。嗣後絕不復至。及來歲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徑往尋之,門牆如故,而已鎖扃之,因題詩於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詩·情感》)。
是否真有此「本事」,頗可懷疑。也許竟是先有了詩,然後據以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兩點似可肯定:一、這詩是有情節性的;二、上述「本事」對理解這首詩是有幫助的。
四句詩包含著一前一後兩個場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場面。第一個場面:尋春遇艷——「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如果我們真的相信有那麼一回事,就應該承認詩人確實抓住了「尋春遇艷」整個過程中最美麗動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紅」,不僅為艷若桃花的「人面」設置了美好的背景,襯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現出詩人目注神馳、情搖意奪的情狀,和雙方脈脈含情、未通言語的情景。通過這最動人的一幕,可以激發起讀者對前後情事的許多美麗想像。這一點,孟棨的《本事詩》可能正是這樣做的,後來的戲曲(如《人面桃花》)則作了更多的發揮。
第二個場面:重尋不遇。還是春光爛漫、百花吐艷的季節,還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門戶,然而,使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卻不知何處去,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仍舊在春風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風中含笑的聯想,本從「人面桃花相映紅」得來。去年今日,佇立桃柯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脈脈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舊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動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還能有什麼呢?「依舊」二字,正含有無限悵惘。
整首詩其實就是用「人面」、「桃花」作為貫串線索,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把詩人因這兩次不同的遇合而產生的感慨,回環往復、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對比映照,在這首詩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因為是在回憶中寫已經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憶便特別珍貴、美好,充滿感情,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傳神描繪;正因為有那樣美好的記憶,才特別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悵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
盡管這首詩有某種情節性,有富於傳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帶有戲劇性,但它並不是一首小敘事詩,而是一首抒情詩。「本事」可能有助於它的廣泛流傳,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義卻在於抒寫了某種人生體驗,而不在於敘述了一個人們感興趣的故事。讀者不見得有過類似《本事詩》中所載的遇合故事,但卻可能有過這種人生體驗:在偶然、不經意的情況下遇到某種美好事物,而當自己去有意追求時,卻再也不可復得。這也許正是這首詩保持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尋春遇艷」和「重尋不遇」是可以寫成敘事詩的。作者沒有這樣寫,正說明唐人更習慣於以抒情詩人的眼光、感情來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⑺ 關於詩句 映日荷花別樣紅,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詩句.關於
早春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春暮
(宋)曹幽
門外無人問落花,
綠陰冉冉遍天涯.
林鶯啼到無聲處,
青草池塘獨聽蛙.
夏日
(宋)戴復古
乳鴨池塘水淺深,
熟梅天氣半晴陰.
東園載酒西園醉,
摘盡枇杷一樹金.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冬
(明)康海
雲凍欲雪未雪,
梅瘦將花未花.
流水小橋山寺,
竹籬茅舍人家.
夜雪
(唐)白居易
巳訝衾枕冷,
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
冬日田園雜興
(宋)范成大
放船閑看雪山晴,
風定奇寒晚更凝.
坐聽一篙珠玉碎,
不知湖面已成冰.
描寫春天的古詩
憶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山寺月中聽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樹陰里白沙堤.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初春小雨
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晚春
韓 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春 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描寫夏天的古詩
1.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白居易:《觀刈麥))
2.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李商隱:(晚晴))
3.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謝靈運:(游赤石進帆海》)
4.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杜甫:《夏夜嘆》)
5.農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復古:《大熱》)
6.人皆苦炎熱,我愛夏日長.(李昂:《夏日聯句》)
7.殘雲收夏暑,新雨帶秋嵐.(岑參:《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
8.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陽陰正可人.(秦觀:《三月晦日偶題>>)
描寫秋天的古詩
南北朝
鮑照
秋蘭徒晚綠.流風漸不親.
飆我垂思幕.驚此樑上塵.
沈陰安可久.豐景將遂淪.
何由忽靈化.暫見別離人.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燕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亭濁酒杯.
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座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描寫冬天的古詩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3.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台----------唐·李白《北風行》
4.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5.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唐·韓愈《李花二首》
6.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⑻ 有沒有句詩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
有啊!是啊!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目錄·【古詩今譯】
·【賞析】
·【作者簡介】
·名句賞析——「映日荷花別樣紅。」
曉出凈慈寺⑴送林子方⑵
楊萬里
畢竟⑶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⑷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⑸紅。
注詞釋義
1凈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2林子方:作者的朋友。
3畢竟 : 到底。
4四時:春夏秋冬四季。
5別樣:宋代俗語,特別的。
【古詩今譯】
畢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
風光與其他季節確實不同。
蓮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
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⑼ ---------------,映日荷花別樣紅.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⑽ ( ),映日荷花別樣紅。
接天蓮葉無窮碧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唐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