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葉角黃
1. 為什麼大富貴蘭花葉子邊角總發黃
1,葉色泛黃,生長正常:是光照過強;
2,葉色變黃,新芽較小:光照過度,缺少氮肥和必要的濕度。
3,老葉黃化脫落:正常老化或翻盆引起;
4,老葉快速黃化脫落:澆水過多太勤、翻盆栽種不當。
5,新葉先端灼焦:施肥過量,栽植材料和水質不清潔。
6,新葉和老株均焦尖呈黑色:盆內濕熱過度,根系中已有爛根。
7,新芽出土後又停止生長:新芽旁有爛根或不潔之物,老株供養不足或新芽水晶根遇肥害,翻開新芽周圍植料,清除不潔物用細植料引根使其恢復生長:
8,葉片上有焦斑,周緣無黃色:烈日燒灼斑。
9,葉端出現浸燙縮頭:澆水的水溫過高:澆水時氣溫過高:夏日高溫時淋到陣雨等
2. 蘭花邊葉老發黃什麼原因
1、葉色泛黃,生長正常:是光照過強。 2、葉色變黃,新芽較小:光照過度,缺少氮肥和必要的濕度。 3、老葉黃化脫落:正常老化或翻盆引起。 4、老葉快速黃化脫落:澆水過多太勤、翻盆栽種不當。 5、新葉先端灼焦:施肥過量,栽植材料不清潔。 6、新葉和老株均焦尖呈黑色:盆內濕熱過度,根系中有爛根。 7、新芽出土後又停止生長:新芽旁有爛根或不潔之物,翻開新芽周圍殖材,清除不潔物即恢復生長。 8、葉片上有焦斑,周緣無黃色:烈日燒灼斑。 9、葉端出現浸燙縮頭:澆水的水溫過高;澆水時氣溫過高;夏日高溫時淋到陣雨等。 10、新芽爛心:澆水灌入芽心後水份蒸散和吸收不了,盆內殖材不清潔產生葉腐病等。 11、葉片上有斑周緣有水浸狀:濕度過度、盆濕和空氣濕度相夾產生窒息、並伴有葉腐病菌。通風和通氣不良。 12、葉片上有黃褐斑:根部受熱所致。 13、葉片上有不規則黃斑、葉肉組織壞死而凹陷:病毒病又稱「巴拉斯」所致。 14、葉片上有黃色小斑點:甲殼蟲所致。 15、葉片上出現紫黑色,葉背面仍綠色:低溫霜凍所致。缺磷肥也會發生。 16、葉片脫水,假球莖縐縮:盆內長期過乾燥脫水所致。
3. .:蘭花葉尖發黃怎麼解決
你好,一、修剪黃葉:這種情況造成葉片的數量是比較少的,而且都是基部的老葉子,葉片變黃之後就會迅速變成枯白並脫落。如果是正常的新陳代謝造成的,可以不做任何的處理,只要把黃化的老葉剪掉就行。
二、調整澆水頻率:在養殖的時候過於乾旱或者是過於偏澇積水,造成植株的根系受傷,葉子會隨之發黃,應該及時調整澆水的頻率,特別是在需要有足夠高的濕度時,濕度不足也會出現異樣。
三、改變施肥方法:長時間的缺肥,或者是在比較短的時間里施入了大量的肥料,燒根也會造成葉黃的現象。如果是缺肥可以換土施肥,可以使用海餐沃水溶肥,如果是施肥量過大可以用水進行沖洗,或者是換土的方式減少土壤中肥料的含量。
養護
最合適的溫度是16-24℃,夏季最高不能超過30℃,冬季最低不能低於5℃,最好將它放進室內養殖,以免會將蘭花凍傷,白天10-12℃為宜;若是在室內養殖就要經常開窗,要保證空氣流通。
蘭花不能被強烈的陽光照射,在陽光比較強烈時要為其遮蔭,也不要長時間接受光照,可以在早上或是下午讓其接受散光照射,最好是將它放在屋檐或陽台上,冬季可以接受散光照射,但也要避免陽光暴曬。
要將蘭花養好要進行適當修剪,有利於空氣流通,尤其是被病蟲侵害的葉子要立馬清除,以免增加傳染源,用來剪病葉的剪刀最好及時清洗,不要用剪病葉的剪刀剪正常的葉子,可能會出現傳染。
4. 蘭花葉發黃是怎麼回事
蘭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方法
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1)墊盆。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2)栽植。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
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 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3)填土。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
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4)鋪面。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5)澆水。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5. 蘭花葉子發黃怎麼回事該怎麼辦
養好蘭花要分析: 蘭花科植物的特點蘭花的習性蘭花的日常管理要求 首先要說的是土壤,應為蘭花科植物有著特殊的氣生根根系,所以突然額透氣性一定要出色 溫度,蘭花野外多生長熱帶雨林,所以有晝夜的溫差是開花的主要條件之一,所以我們生產中長做低溫催花 你的蘭花葉子變黃就是溫度低最主要的現象,你家裡是不是溫度在20度以下 不過這些都需要20度以上的溫度才能長勢良好,,當然存活的話15度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在往下就會發生凍害,停止生長,這是葉子就會變黃,這只是我說的一個例子,你可以試試看吧蘭花放在溫度稍微高一點的房間!估計能緩解一點。
6. 蘭花葉子發黃怎麼辦
蘭花葉子發黃了就要少施加肥料,及時澆水,具體如下:
1、施肥
蘭花在施肥方面,需要薄肥巧施,切忌施濃肥、大肥以及未腐熟的液肥。在施肥後的第二天,要澆一次清水,使肥料得到稀釋,避免肥害的發生。
2、澆水
實踐證明,蘭花八分干,二分濕最好,花期與抽生葉芽期,澆水要少些。梅雨季節應搬回室內,或搭棚遮雨。夏季於清晨或傍晚澆水,也不宜太多,秋天澆水量可以酌增。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噴霧。噴時要向上噴,則霧點細勻,使葉面濕潤,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
有時一日最好噴數次,澆水要從盆邊澆水,不可當頭傾注,不可中午澆。
(6)蘭花葉角黃擴展閱讀:
蘭花葉子發黃的防治方法
1、光照
光照是形成花芽的重要因素。蘭花雖然喜涼,但如果常年放在隱蔽處,也很少開花。藝蘭者早就發現,山之陰蘭葉長而花稀,山之陽蘭葉短而花多。因此栽培蘭花必須注意光照問題。在春夏季節,蘭花最好用蘆簾遮蔭,或放置於室內朝東朝南通風的窗口。簾下蘭花宜每半月轉盆1次,使蘭花四面受光,有利於植株均衡生長。
2、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3、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
7. 蘭花葉尖有些發黃有些發黑,是病嗎
冬季室內養蘭,究竟多長時間給蘭花澆1次水合適?相信,這是許多養蘭新手,最為關心的問題。關於蘭花澆水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有的認為10天澆1次水,有的認為15天澆1次好。近來看到有篇文章中說「蘭葉從葉尖開始發黑、發黃、萎蔫都說明是蘭花缺水了」。
2)真性缺水的表現
真性缺水是指:植料中水分的保有量,低於蘭草生長需求量,引起蘭根因長久缺水而空根干癟。觀察其根部會發現,蘭根本色呈紙白色、表皮不飽滿;蘭根乾爽、發軟,植料的間隙加大,澆水以後,水分很快會隨盆壁和植料縫隙流失掉,尤其是粗顆粒植料,表現的尤為突出。而蘭草的葉面則暗淡無光澤,有萎蔫干吧、焦尖、長黃斑等,表現出旱黃的症狀。
挽救的辦法:採取浸盆法,把蘭盆放入水盆中,慢慢讓植料汲取水分,待蘭盆中下部潤濕以後,蘭盆表面呈微潮狀,就立即將蘭盆從水中撈出,控干多餘的水分。這樣恢復一段時間,再改為盆面澆水比較穩妥。此時,切忌澆水過猛過大,以免蘭根一下還吸收不了,再次引發植料積水而爛根。
3)澆水頻率的掌握
冬天給蘭花澆水,南方與北方會有一定的差別。南方地區空氣濕度比較適宜,澆水應順勢而為;而北方地區則不同,空氣乾燥、濕度低是最難掌握澆水的最大障礙。因此,在北方地區養蘭,尤其是現在蘭友們大多是在室內陽台上養蘭花,如何澆水,多長時間澆一次水,都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
8. 蘭花葉子尖發黃怎麼辦
一、水黃。因澆水過勤引起,其特點是老葉無明顯變化、幼葉變黃;此應立即控水。二、旱黃。因缺水、乾旱引起,其特點是自下而上老葉先黃,若缺水時間稍長,則會全株黃葉,甚至死亡,應及時澆水。三、肥黃。因施肥過勤或濃度過高引起,特點是幼葉肥厚,有光澤,且凹凸不平;應控肥、中耕、澆水。 四、餓黃。因肥料不足、施肥濃度偏低,且施肥間隔時間過長而引起,其特點為幼葉、嫩莖處先黃,如見此現象後不及時施肥,也會造成全株黃葉甚至死亡;對缺肥的花卉,切忌一次大量施用濃肥,以免造成燒根。五、缺鐵性黃葉。溫室中木本花卉等,由於土壤肥力條件變化大,常會出現黃葉現象,特點是幼葉明顯,老葉較輕,葉肉黃色,葉脈綠色,並形成典型網路,可施用硫酸亞鐵水溶液來解決,其方法為:餅肥7份,硫酸亞鐵5份,水200份配成倍液澆之。六、缺元素失綠。盆土中如缺鐵元素,葉片頂端先變黃。如缺氮素,新葉呈黃白色。七、日灼病。強烈陽光直射,尤其是夏天過後,葉片發生黃斑,稱日灼病。高溫在30度以上乾燥時,葉片也易萎黃。八、污染。蘭花葉應保持清潔,如濺上臟東西,污染處就可能變黃。 九、凍害。蘭花在0度以下即發生凍害,症狀仍是黃葉。十、日燒。君子蘭是陰性植物,在烈日下暴曬,葉子會乾枯,即使在高溫室內也容易燒壞。解決辦法是避免暴曬,定期用抹布沾上啤酒擦洗葉子,用啤酒擦洗的君子蘭,不但好看而且不易失去葉子的水分。十一、葉斑病。是由細菌感染導致發病,發病原因主要是換了沒有腐熟的生土,施用了沒有發酵好的肥料,盆土長期不換,所施用的肥料氮、磷、鉀不平衡,施肥量過大,都能發生此病。發病初期,葉面出現黃褐色小斑點,之後斑點顏色逐漸加深,斑痕面積不斷擴大,產生潰爛,以致將整株爛掉。解決辦法:花的放置要通風,克服陽光直曬。蘭花經常發生葉尖乾枯,甚至整葉枯萎現象,初次養蘭的花友不知道怎麼辦,蘭花葉尖乾枯主要是由於蘭花炭疽病和圓斑病所造成,蘭花遭受凍害或晚霜危害時,也容易形成葉尖乾枯或變色,下面來看具體的解決方法。 由於蘭花炭疽病和圓斑病所造成。這種病在梅雨季節或夏秋之交高溫多雨時大量發生。解決方法是在易發病期噴灑百分之五十多菌靈1000倍液或百分之五十克菌丹500倍液,10天1次,連噴3-4次。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