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抗性

蘭花抗性

發布時間: 2022-02-03 18:25:40

蘭花有了花苞才要春化嗎

蘭花春化大多是指春蘭和蕙蘭,以前的說法是春蘭與蕙蘭如果不經春化,就不會開花,或者開花低矮而沒有香味。好攝農夫以前也遇到過未經春化的蘭花,開出花朵是貼地花(如圖一)。花朵的大小與花葶的高度完全不成比例,這樣的蘭花在審美這一關就通過不了。

蘭花本是野山草,它在野外經過長期的進化,早已適應了四季的輪換。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植物不光每天有生物鍾,每個季節也有生物鍾。如果不春化,蘭株的生物鍾就會紊亂,最明顯的就是冬天蘭苗會一直長,但到了夏天蘭花的抗性卻不好,容易得病蟲害。

看到這里,應該明白為什麼很多蘭友常抱怨一件事了吧:溫室中的蘭苗不好養,反而野生蘭那些破葉子的更容易活。這就是因為有些溫室苗為了一年能發更多的苗,忽略了蘭株需要低溫刺激它的抵抗力。

㈡ 蘭花應該怎麼養

蘭花1-12月栽培管理技術要點一月
(1)以防凍為第一要務。本月有小寒(5日或6日)、大寒(20~22日)二個節令,我國除熱帶亞熱帶區外,月平均溫度都在零度以下。由於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本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 我國熱帶地區極端最底溫度有零下一度的記載。蘭花管理應把防凍放在第一位,一旦有寒流侵襲,早晚應緊閉窗戶,確保不能讓蘭盆受到凍害。如蘭室氣溫低於零度,可加溫,但需注意加熱溫度不可過高,以夜間5度左右白天10度左右為宜;同時注意加溫不可用煤爐,以防煤氣傷苗。
(2)讓蘭花充分接受光照,注意通風換氣。該月陽光柔和,可放心讓蘭花充分接受光照。晴朗天氣如蘭室氣溫在10度左右,可在白天打開窗戶通風換氣,晚上仍需及時關好門窗。
(3)該月氣溫低,澆水宜在晴天的上午進行,盡可能使水溫和氣溫相接近,澆水切忌澆入花苞內,以防花蕾腐爛。
二月
(1)留意天氣,謹防凍害。本月有立春(4日或5日)、雨水(19日或20日)兩個節令。這月氣溫雖比上月略高1~2°,但我國除熱帶、亞熱帶地區外,月平均溫度都在零度以下,仍時有寒流侵襲,天氣仍然很冷。蘭花養護仍然以防凍為主。
(2)去弱留強,適當疏蕾。經過一個冬季的休眠,花苞開始加快生長。藝蘭人要根據盆蘭的壯弱,本著去弱留強的原則,對立冬後新起的花苞和後龍草起的花苞及時疏蕾,一般滿盆壯草春蘭留2-3個花苞,蕙蘭留一個花苞即可。這樣可使養分集中,有利於蘭蕙開品到位。
(3)適當噴施葉面肥。大地回春,蘭芽開始萌動,可施極稀薄的肥料,但禁止根施有機肥或無機肥,仍以葉施無機肥或生物菌肥為主,以促進新芽活力,保證新芽生長的營養需求。
(4)清潔蘭室,殺蟲滅菌。對殘枝敗葉及焦尾葉尖應及時剪除,對養蘭用具、蘭苑進行全面殺蟲消毒,噴施葯物時要注意三點:一是葯液不可太濃,以免傷害蘭芽;二是需在晴天上午噴葯;三是葯劑量不能噴得太多,以免灌入葉內爛心。
三月
(1)拔葶開花前宜充分光照,放花時要遮蔭。本月有驚蟄(5日或6日)、春分(20日或21日)二個節令,我國除黑龍江省和西藏高寒區外,平均氣溫都在零度以上,天氣漸暖,陽光柔和,凡起蕊蘭蕙開花前宜放在向陽處接受充分的光照,在花蕊開始拔高後須適當遮陰,否則花瓣易色澤變黃,素心瓣舌苔變白或呈微黃色,有損花容,影響花品。
(2)干濕適當,謹慎澆水,放花盆土宜干,空氣濕度宜高。本月春蘭盛開,空氣濕度宜高一些。空氣濕度對春蘭花莖的長短影響很大;尤以荷瓣春蘭所受影響最為顯著。雖然蘭花開花期間空氣濕度宜高,但盆土濕度不宜過高,應適當略干一些。凡正格瓣型花,在花蕾剛剛舒瓣拔高前盆土要適當控制水分,少澆水使盆土稍帶幹些。但對奇花類蘭蕙而言,放花時盆土非但不能過干,相反要多濕潤些,這樣才能充分展示奇花的風采。
(3)適當剪花,避免養分消耗過多。蘭花開花消耗養分最多,如任其花開花落,有損蘭花日後生長,需要適時剪花。春蘭盛開後一般過半月應剪去,一莖多花類待頂花放足後五六天應剪去。如系稀珍名種或盆中苗數不多,花開二三天後應立即剪除。
四月
(1)開窗通風,謹慎出房。本月有清明(5日或6日)、穀雨(20日或21日)二個節令,天氣暖和,霜雪基本停止。除有極端寒流天氣外,所有盆花均可出房室外養護,利用封閉式蘭室養蘭要適當打開窗戶,以利通風透氣.
(2)殺菌滅蟲,開花的蘭花需遮蔭。本月蘭花可以接受全光照,一般情況下不必遮蔭。本月蕙蘭開始盛開,花開時節宜遮陽,否則花色不佳,影響開品。由於氣溫漸高,病蟲害開始滋生,要及時用殺菌殺蟲劑對蘭室和蘭株進行殺菌滅蟲.
(3)翻盆分株,促進生長。春季是蘭花翻盆分株的最佳季節之一。盆栽蘭花如蘭苗滿盆或盆土兩年以上未換土,都要利用春季及時進行翻盆或分株。
(4)扣水施肥,促發壯芽。對未生花蕾的盆蘭,可在春分清明前後施一次薄肥;對開過花的盆蘭,須過十天左右的花後休養生息期再施肥。不管是對未開花的盆蘭施肥還是對花開之後的盆蘭施肥,都宜選晴朗天氣進行,施肥前都要適當扣水一次,待盆土偏干時施肥效果最好,這樣一方面蘭根和盆土吸肥充分,另一方面也刺激蘭株萌發壯芽,效果良好。
五月
(1)疏網遮光。本月有立夏(5日或6日)、小滿(21日或22日)二個節令,溫度漸高,日光漸強,室外養蘭可適當用疏網遮光。
(2)施肥壯芽。本月蘭花大部分子芽已破土,為使新芽茁壯,須對蘭花進行追肥,以根施稀薄有機肥為好,宜在傍晚進行,第二天早上須澆「還魂水」。亦可葉面施肥,以千分之一的尿素加千分之一的磷酸二氫鉀噴施,為防肥害第二天早上應噴水洗葉。亦可噴施生物菌肥,如促根生、植全、蘭菌王、喜碩等。用顆粒植料養蘭最好是有機肥、無機肥和生物菌肥交替進行,每周一次。
(3)謹慎淋水,以防爛芽。當蘭芽破土開嘴展葉時,應將蘭芽罩起來再淋水,以防芽心積水爛芽造成病害;如不慎蘭芽進水,應用牙簽裹衛生紙將水分吸干,以絕後患。
(4)注意預防病蟲害。本月由於陰濕和氣溫漸高,造成蟲類、菌類滋生,殺蟲滅菌工作甚為重要。每十天噴一次殺菌葯,以甲基托布津、多菌靈、可殺得等交替使用,以提高葯效。每半月噴一次殺蟲葯,以氧化樂果、三氯殺蟎醇為主,撲殺介殼蟲、紅蜘蛛,效果最好.
六月
(1)本月有芒種(6日或7日)、夏至(21日或22日)二個節令,在一年之中本月白天時間最長,氣溫高,光照強,天氣悶熱,要做好遮蔭和通風工作,以免受陽光暴曬,灼傷蘭葉。
(2)本月江南正值梅雨期間,降雨量大,其它地方降雨也漸多。空氣污染不嚴重的地方遇小雨、中雨可任其淋之,但大雨、暴雨最好不要淋雨,以免造成積水爛根、爛芽。梅雨期間空氣濕度高,澆水宜少。
(3)本月是蘭花發芽展葉期,需要相對高的濕潤環境,如盆土過干、空氣濕度過底易造成僵芽和蘭根生長點的萎縮,非常不利於蘭花的生長。蘭花芽期管理應突出一個「潤」字,努力營造養蘭場所和盆土相對濕潤的環境。霉雨過後,氣候乾燥,可通過蘭苑灑水,葉面淋水,水盤增濕,加濕器加濕等多種途徑,努力營造白天不低於40%的空氣相對濕度,在確保盆土透氣瀝水的前提下,澆水可適當勤一些,使蘭盆土壤保持相對濕潤狀態,以確保蘭花萌芽、出土、展葉,茁壯成長。
七月
(1)突出防暑遮蔭降溫。本月有小暑(7日或8日)、大暑(23日或24日)二個節令,月平均溫度30°左右,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月份,酷暑難熬。由於天氣酷熱,要加強遮蔭通風降溫工作,悶熱天氣可採用換氣扇、微型電扇等以微風吹拂,促使空氣流通。同時經常向地面灑水降溫,防止酷暑傷蘭。
(2)謹慎澆水防爛芽。本月氣溫高,澆水一般不要用浸盆法和淋水法,盡量少噴水噴霧,以免將水灌入葉心造成腐爛。高溫季節盆土不可長期過濕,以防引起根腐病、莖腐病、軟腐病和爛芽,水的管理是本月工作的重點。
(3)緩施肥。本月高溫,蘭花進入休眠期,禁止根施有機肥或無機肥,施肥以噴施葉面肥為好,可用千分之一的尿素加千分之一的磷酸二氫鉀或生物菌肥交替使用,以補充養分,促使生長旺盛,為來年發芽、發花打下基礎。一般說來,傍晚噴施,第二天早上洗葉,以防肥料積存葉面經高溫日曬引起傷苗。
( 4)及時防治病蟲害。本月最易發生各種病蟲害,故殺蟲滅菌工作不能鬆懈。防治病蟲害用葯要交替噴灑,以防蘭株產生抗性影響效果。應選擇涼爽的傍晚施葯,葯液不要過濃防止葯害。
(5)加固蘭室,預防暴雨和台風。本月各地暴雨、台風等極端天氣頻發,要做好預防工作,採取加固和遮雨措施,防止狂風暴雨打翻盆缽,吹折蘭葉。
八月
(1)防暑降溫。本月有立秋(7日或8日)、處暑(23日或24日)二個節令,月平均溫度和上月相近,天氣酷熱,是全年第二個高溫月。要注意防暑降溫,確保通風透氣。
(2)及時澆水,避免「菱殼燥」。金秋時節,天高雲淡,陽光明媚,水分蒸發量大,盆土易從盆底燥上,形成「菱殼燥」,影響花蕾的發育,危害蘭根。可採取水槽增濕、地面噴水、加濕器加濕等多種措施,努力營造不低於40%的空氣相對濕度。為避免「菱殼燥」,藝蘭人須勤於觀察盆土干濕狀況,發現盆土偏干,應適時澆透水,以保持土壤潤而不漬為好,切忌盆土過干。
(3)一切從實際出發,讓蘭花多接受光照。本月中旬後要根據養蘭環境情況盡量降低遮蔭度,除庭院和屋頂平台養蘭需適當遮陰外,其它養蘭場所可大膽地讓蘭花接受充分的光照,特別是對滿盆起發壯草更應如此。晚上應將蘭室推拉窗盡量打開,讓其充分通風換氣,盡最大限度加大晝夜溫差。
(4)施肥促壯、促蕾。本月中下旬起要對國蘭起發壯苗根施有機肥,也可葉面施肥,二者可交替進行。施肥要適當增加磷鉀成分,以利產生花蕾,同時保證秋芽生長和孕育茁壯的早春芽。施肥以稀薄和晴天傍晚進行為好,第二天早上需澆「還魂水」,以防肥害 。
(5)預防極端天氣。本月江南沿海時有台風來襲,其它地區也多有暴風雨天氣,要加固蘭室,做好防颱風和防暴風雨工作。
(6)防治病蟲害不放鬆。本月病蟲害十分猖獗,是軟腐病、莖腐病及其它蟲害的高發月份,要做好治蟲防病工作。滅菌殺蟲宜在晴天傍晚太陽即將下山時進行,即要噴蘭葉,也要噴酒整個蘭苑。
九月
(1)去除遮陰,充分光照。本月有白露(8日或9日)、秋分(23日或24日)二個節令,月平均溫度在25°左右,暑氣漸消,陽光日趨柔和,可根據蘭室情況盡可能讓蘭花多曬曬太陽,以增強抵抗病蟲害和越冬禦寒的能力,下旬起基本可以結束遮蔭工作。
(2)增濕避干。秋天氣候乾燥,要遵循「秋不幹」的古訓,注意增加空氣濕度, 避免「菱殼燥」發生。可採取水槽增濕、地面噴水、加濕器加濕等多種措施,努力營造不低於40%的空氣相對濕度。勤於觀察盆土干濕狀況,發現盆土偏干,應適時澆透水,以保持土壤潤而不漬為好,切忌盆土過干。
(3)殺蟲滅菌。本月介殼蟲、紅蜘蛛、蚜蟲、蛞蝓、蝸牛十分猖獗,軟腐病、黑斑病時常發生,要及時殺蟲滅菌並要定期更換葯物品種,對蘭場可進行1~2次全面消毒。用葯時間仍以傍晚為好,有利於增強殺蟲滅菌的效果。
(4)換盆分株。秋分節令後,秋高氣爽,是翻盆換料及分株繁殖的大好時機,凡需翻盆或分株的蘭花,可在這段時間依據翻盆分株的要領及時作業。
(5)辯苞識蘭。本月花苞開始透土,要注意觀察辨認各種花苞的顏色、筋脈及外形,增強識別不同品種的能力。如為了增殖,為了明年多發新芽壯芽,可將花苞摘掉。
(6)因苗施肥。本月是蘭花施肥的最後時期,對起發大草壯草要適當施肥,為明年發大芽、長大草提供保證;但對病弱苗一般不要施肥,以清養為好。施肥可根系施肥和葉面施肥輪流進行,有機肥、無機肥及生物菌肥交替使用。
十月
(1)讓蘭花沐浴在陽光中。本月有寒露(8日或9日)、霜降(23日或24日)二個節令,秋高氣爽,陽光柔和,遮蔭工作宣告結束,蘭草可以全日接受太陽,促進蘭草成長和花蕾飽滿,增強抵抗疾病和禦寒的能力,有利於蘭株過冬。
(2增加蘭室濕度。本月降水量小,空氣濕度偏低,盆內植料很易乾燥,要注意增加蘭室的空氣濕度,以防蘭葉枯尖焦頭。遇秋雨可任其淋之,但連綿陰雨還須遮擋,切勿讓蘭株長期淋雨,以防漬水爛根,否則易生黑斑病。
(3)增施鱗鉀肥。十月氣溫適當,是蘭草生長的又一黃金季節,要及時多施磷鉀肥,以滿足蘭花生長需要的各種營養,以便在冬眠前長成大草壯草,為來年早發芽發大芽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利越冬增強禦寒的能力,但至月底原則上需結束一年的施肥工作。
(4)預防霜凍。本月下旬江南可能有早霜來臨,北方溫帶區和高寒區氣溫有時會在零度以下,注意收看天氣預報,做好防霜防凍工作。
(5)適時翻盆分株。本月蘭株大都成熟,是一年中交流引進品種和翻盆、分株、換料的最佳時機,確需翻盆的,此項工作最好在本月底前完成,如新草未完全成株,最好暫緩翻盆分株,以利新草繼續生長,待到明年春天再下手不遲。
十一月
(1)做好防凍工作。本月有立冬(7日或8日)、小雪(22日或23日)二個節令,開始進入冬季。本月江南早霜陸續來臨,要做好防霜工作,北方時有強大寒流侵襲,出現低溫霜凍現象,本月末開始進入嚴寒冬季,要做好冬季防寒准備工作,要注意收看天氣預報,及時採取防護措施,以免發生凍害.
(2)清潔蘭室,消毒殺菌,積極主動預防蘭花病蟲害.冬季氣溫明顯下降,蘭花營養生長宣告結束,轉入生殖生長階段。立冬之後,氣溫還沒降至零度前,應選擇晴朗天氣對蘭室進行一次徹底的衛生大掃除,清除蘭室內的各種污物雜物,確保不留衛生死角,並對蘭室和蘭株進行一次全面的殺菌消毒,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或杜絕各種病蟲害的發生,這樣定會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充分光照,歷練蘭草,為蘭花來年開花發芽積聚能量.冬季是國蘭生殖生長的季節,花蕾緩慢生長,新芽也在孕育,充分光照尤為重要。冬季陽光柔和,不管是陽台養蘭、庭院養蘭還是專門蘭室養蘭,都應及時去除遮蔭設施,放心放膽地讓蘭花充分沐浴在陽光中,以積聚蘭花來年開花發芽所需的能量,如養蘭場所冬季陽光不足,還應通過生物生長調節燈為蘭花補充光照,否則直接影響蘭花的開花發芽。
(4)本月仍可翻盆引種,尚未完成翻盆工作的需在上、中旬抓緊完成,這樣有利於蘭草恢復,以利來年早發芽、發大芽。

十二月
(1)應把防凍放在首位。本月有大雪(7日或8日)、冬至(22或23日)二個節令,我國除熱帶亞熱帶區外,月平均溫度都在零度以下,防凍是本月養蘭的工作重點.天氣寒冷時要關閉窗戶,晚上溫度最好控制在5°左右,不能低於0°,白天最好控制在10°左右,如蘭室氣溫低於零度要採取加溫措施,最好用水暖氣片加熱,用電熱器或空調加熱也可,但千萬不可在蘭房內用煤爐加溫,以防蘭苗中毒。
(2)充分光照,注意通風。本月可放心讓蘭花接受充分光照,但需注意蘭房通風透氣.冬季養蘭雖早晚氣溫不高,但晴朗天氣封閉式蘭室氣溫有時可達20度左右,如通風不好,蘭蕙受蒸熱,葉面易生斑點,一旦染上,往往來年復發,影響蘭蕙生長。因此,冬季晴朗天氣氣溫如超過10度,必須適當開窗通風透氣,尤其是中午11點至下午3點這段時間更應注意,以避免蘭蕙受蒸熱之害。
(3)充分春化。對已有花苞的春蘭、蕙蘭、蓮瓣蘭、春劍冬季最好放到北陽台上或通過控溫措施讓其充分春化1個月以上,溫度一般白天不能超過10度,以早晚氣溫不低於零度為限;否則如氣溫過高,不利於來年開花和花品到位。
(4)謹慎澆水,以防爛根.冬季氣溫底,水分蒸發慢,蘭根吸水能力相對較弱,澆水宜少。冬季蘭花澆水宜在中午氣溫回升時澆為好,這樣可使水溫與盆土溫度相近,還可以避免因水溫與盆土溫度差別過大而引起的病害。如用傳統方法養蘭,宜沿盆邊澆水,這樣可使土壤慢慢滋潤,更有利於蘭根的吸水,盆底用磚塊墊盆的,還可適時將蘭盆磚塊部位以下浸盆,以利水氣上涌,保持盆土微潮,效果良好。
(5)嚴禁施肥。本月蘭花冬眠,嚴禁根施任何肥料,可選擇晴朗天氣的中午適當施1—2次葉面肥,以磷鉀肥為主,有利於提高蘭草的抗寒能力和蘭草茁壯。
(6)總結經驗,提高養蘭水平。結合蘭草一年來生長狀況,認真總結成功經驗,找出成敗教訓,不斷提高養蘭水平。

㈢ 怎麼養蘭花——經驗集錦(2)

蘭草養殖是一個系統工程,養蘭場地又是系統中的基礎,地位十分重要。而大多數蘭友的養蘭場地是因地制宜,在自家的陽台和室內辟出地方養殖蘭草。陽台和室內養蘭場地與山上蘭草生長的地方相比較,普遍存在沒有地氣和露水,夜間溫度偏高,濕度偏低的不足。由於地域和位置不同,同是陽台和室內的養蘭場地其情況也不相同,有的多陽,有的少陽,有的風大,有的風小等等。一旦選定養蘭場地後,必須要清楚地了解自己養蘭場地存在的不足,只有正視存在的不足,才能通過蘭盆、植料、管理方法等加以補救和改變。養蘭場地要保持清潔。 陽光萬物生長靠太陽,蘭草雖是陰性植物,但也喜歡陽光,陽光能供給蘭草養份,又能殺毒滅菌,是壯草的重要因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曬陽光。陽光充足下養出的蘭草草形偏短,草質偏厚,草色帶黃,健康強壯。其草開的花花瓣厚實,質感細潤,花色鮮艷。當人在太陽下感到熱或不舒服時,可以遮陽了。 溫度溫度是影響蘭草生長的重要因素。蘭草在低溫時生長緩慢,溫度越低,生長越緩慢,直至進入休眠狀態。在適合蘭草生長的溫度時,蘭草開始生長,溫度越高,生長越旺盛。在高溫時生長又緩慢,溫度越高,生長越緩慢,直至進入休眠狀態。自然生長或養殖的蘭草,大多是處於生長緩慢期,處於生長旺盛的時間較少。低溫期、高溫期,適合溫度期的溫度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隨蘭草的特性和強壯不同而變化。蘭草在不斷變化的溫度下生長,不斷變化的溫度產生了溫度差,溫差是影響蘭草強壯的重要因素。蘭草生長與溫度相關,蘭草的消耗同樣與溫度相關,溫度越高,消耗越大。要想蘭草強壯,在加大養份供給的同時要減少蘭草的消耗,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降低夜間的溫度,拉大溫差。封閉陽台和室內夜間的溫度普遍偏高,高溫時要特別注意,降低夜間溫度,拉大溫差。人的養生之道講究春捂秋凍,其實蘭草也一樣,也要春捂秋凍,讓蘭草有一個適應溫度變化的過程,增強蘭草的抗性,春不出的道理也在於此。蘭草抗高溫、耐低溫的抗性與蘭草的強壯和溫差相關,蘭草越強壯,其抗性就越好。溫差越大,蘭草的抗性表現越佳。 濕度蘭草在不同的濕度環境下均能正常生長,其對濕度的要求也是寬松隨意的。濕度隨溫度和通風的變化而變化,溫度高、通風強則濕度低。江南自然環境下濕度就能滿足蘭草生長需求,不必在濕度上多花心思,需要注意的一點,不高溫高濕就行。如要加濕,最好選擇在夜間進行,既模擬自然,又降低溫度,增加溫差。 通風古人十分講究通風,稱通風為養蘭第一要義。通風在蘭草養殖中起著調節干濕,調節溫度,養份交換的動力等作用。通風分盆內通風和環境通風。盆內通風主要是選好蘭盆、植料,管理上蘭盆不能常濕沒干時。環境通風主要是利用自然風,盡量多開門窗,設置溫差,讓空氣對流,使用風扇等。自然風中的大風、寒風宜避之。 擺放同一場地內,因位置不同,其陽光、溫度、濕度、通風等也不相同,要按蘭草的持性和蘭盆干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位置擺放,這樣既符合蘭草的特性,又能在管理上求得統一。蘭盆入架擺放後,不宜經常變動位置,改變方向。高溫時不能讓太陽直射盆身。 環境陰涼、潮濕、通微風。養蘭必須遮陰,或置於樹蔭下,或用遮陽網遮陰。遮陽網用多少層,隨蘭種、地區、季節而不同。用黑色遮陽網吸熱,相對用銀色的更好。總之人在其中舒適,蘭花就舒適。建蘭較喜光,墨蘭則更喜陰。一般蘭書上強調通風,我覺得應為通微風。蘭花忌強風直吹,尤其是干強風,否則易造成蘭葉脫水和形成黑斑;蘭花喜空氣微微流動,蘭葉輕拂,有蘭友更謂之「通氣不通風」。因此,蘭棚四周遮陽網要落地,離地約1.5米以下要用雙重遮陽網,這樣一方面可過濾強風,另一方面可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蘭花喜歡清新而沒有污染的空氣,養蘭場所要遠離馬路、油煙、灰塵。蘭盆架高40-60公分種植,過高空氣乾燥,過低不通風,取個平衡。養蘭環境適宜的空氣濕度為50%-80%,家庭陽台養蘭濕度不夠是個難題,可在地面放置吸水物質,如紅磚、海綿等,定期往地面灑水,也可增設水槽,但水槽的水要經常更換,否則會滋生細菌和蚊蟲,四周種些蒸騰作用較強的花木,如元寶樹、綠蘿、散尾葵等。不要在蘭葉上噴水,尤其是晴天高溫的時候,如果這樣無疑會給病菌和害蟲提供溫床,要付出代價的。 解決通風與濕度的矛盾通風與濕度:即空間通風與空間濕度和盆內透氣與植料濕度,這是大環境與小環境的兩個問題。如何將大環境與小環境的兩個問題處理的恰當,這就是養蘭的興趣與關鍵所在,這就是養蘭之謎!通風與濕度相對之下誰重要?兩者都重要,兩者不可分割。但如濕度在80-90時,通風就顯得極為重要。如濕度在40-50時或低於40時,增濕就極為重要。所謂的通風,不是指大風,而是指透氣,即盆中植料要透氣,室內要微風,經常換新鮮空氣,不可捂氣。「通風應擺在第一」:應准確地說,在濕度達到60-80時可考慮通風第一的問題,如低於50以下應考慮增濕。當然各種蘭類對濕度的要求也不一樣,如蕙蘭,濕度可相對低一點,在50之間即可,而墨蘭濕度要高點,應在80之間。當然在盆具與植料上也可區別,如蕙蘭可用瓦盆與出汗盆,因透氣;而墨蘭可用塑料盆與紫砂盆,因保濕。對待問題與矛盾絕對不能本本主義與教條主義,一定要綜合考慮,不可單獨強調那一個方面,無論是通風、濕度、施肥、用葯、光線還是盆具與植料,都應綜合考慮,只要能將栽培的環境達到「幽」就為最佳。 高溫季節封閉式陽台。通風要適度,自然通風最好。高溫悶熱是養蘭之大敵。因此,高溫季節封閉式陽台養蘭通風很重要。封閉式陽台一般都有推拉式可自由開關的鋁合金玻璃窗,可利用推拉窗開啟的程度控制對流,形成自然通風。夏季艷陽高照,熱浪襲人,白天推拉窗開啟不能過大,一般以20厘米為宜,這樣可利用陽台與窗外的溫差形成自然對流,微風輕拂,蘭葉搖曳,恰到好處。如窗戶開得過大,溫差過小,形不成對流,反而通風不好。實踐證明,封閉式陽台完全可以利用推拉窗開啟形成自然對流,一般不用電風扇吹風,還是自然通風的好。濕度要適中,切忌過濕過干。夏季蒸發快,晴朗天氣空氣濕度低,是制約陽台養蘭的瓶頸,必須努力營造適宜蘭花生長的小環境。根據我的經驗,夏季利用水槽增濕是提高空氣濕度的好辦法。水槽最好與蘭架設置在一起,每層蘭架都要設上水槽,水槽深度一般以20-30厘米為好,注滿水,上面覆蓋鋼絲網,蘭盆端坐其上,既增加了空氣濕度,又能有一定的降溫作用,一舉兩得。再配合地面噴水,陽台白天濕度可達40%左右,基本能滿足蘭花對濕度的要求。濕度並非越高越好,尤其在夏季,濕度過高是蘭花百病之源,蘭友應引以為戒。 避免小環境內的暖濕氣流帶。陽台式小蘭室植蘭由於面積小一個風向,沒有出現暖濕氣流現象,而今陽光房內面積較大採用了掛壁式風扇,小環境內暖濕氣流帶的形成是和我們給風系統配置不科學導致的,一旦出現幾種不同方向的風道交錯形成不合理的局面時就會造就暖濕氣流帶的形成。我們在每次大水沖淋蘭花後,開動風扇本以為蘭芽積水就會快乾,其實不然,暖濕氣流帶內生長的蘭花,由於物理水汽運行特點使之芽內積水難干,在微含水量的時候我們肉眼一般是不容易發現的,這個時候就會給有害菌造成最佳的滋生溫床,最終導致該地帶經常發病。走訪多位浙江蘭友,參觀了他們的蘭室內配置,使用集成控制系統暫且不談,但其風力系統的配置確實有獨到之處,如蘭葉高處蘭架中間裝置兩個抽風扇相隔3-5米一列,遠觀成排成列朝向一致輕風吹送。同時在兩頭牆面上嵌入的進排風扇的抽吸排出配合作用下,使得蘭室內蘭花始終處在新鮮空氣中,花葉並茂茁壯成長也就不奇怪了。定時進排風,是確保蘭花轉換新鮮空氣的需要,並促進蒸騰代謝合理,使蘭花長得鬱郁蔥蔥,這無疑是非常優秀的設計。所以,風扇布置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順勢朝向一個方向。 如何澆水才正確 養蘭老前輩說:「澆水三年」,也就是說要正確的給蘭花澆水,必需花費三年的時間才能掌握訣竅,為什麼澆水這么困難,最主要是每年氣候變化不同、蘭園環境不同(山上、山下或溫室、陽台及有無加濕……等)、放置地點(同一蘭園每個地方光線、通風不同,影響每一盆蘭花乾燥的時間不同)盆子大小(盆大的乾的慢,盆小的乾的快,澆水時間便不一)植材不同(不同的植材吸水率不一,故澆水方法便不一樣,例如以植金石大粒種殖,可能要每隔十分鍾澆一次,每次澆水五秒鍾,連續來回澆五次,盆內才夠濕,而其它混合材料可能澆二次就夠濕)蘭株狀況(蘭花健康大叢越耐旱可較干再澆、老頭小苗或單株因根部不健全,在快要干時就要澆水)及蘭蕙種類(可看蘭花根部,越粗越大較耐旱,可干一點再澆;根細小長不耐旱,要快乾就要澆)等不同,均影響澆水時間不同,所以澆水並無一定不成不變的方法,而是靠個人經驗的累積,但仍有一些不變的原則如下: (一)不幹不澆:蘭花的根肥又粗,儲存相當水份,基本上是相當耐旱,因此澆水要「干濕分明」也就是乾的時候很乾,澆水的時候要澆的很濕,最怕半濕半干或久濕不幹,蘭根有點像氣球,吹飽了再放氣,可吹再多次都不怕,但是如果吹飽了不放氣,一個星期以後就沒有彈性,氣球也失去原有功能,所以蘭花會爛根,大部份是太濕及盆內通風不良造成,所以如果盆面材質未乾及葉子沒有稍為下垂,則不需要澆水。 (二)「涼爽」:澆水的時候,要選擇氣溫28°-20°,稍為有風的涼爽天氣,當夏天時28°可能是晚上十點以後,而冬天20°就變為中午十二點(溫度越低越暖和澆水),所以在有陽光時22°以下都可以澆水(低溫時選有陽光澆水,蘭根生長情形較好),22°以上則選陰天、黃昏或晚上澆水(溫度越高越晚澆水)。 1 (四)師法自然:蘭花什麼時候需要水,什麼時候不需要水,最主要看蘭花如果發芽,那麼生長期就到了,我們看梅雨季節一下一個月,植物吸取大量水份,所以快速成長,至於夏天及冬天,過於酷熱及嚴寒,不適合蘭花生長是休眠期,因此蘭盆幹了就要澆水,而夏天因氣候嚴熱,水份蒸發快,所以幹了就要澆,否則,蘭花會脫水而死,冬天氣溫低,如果沒有陽光或風,即使一個月不澆水,蘭花也不受影響,所以,低溫無陽光常澆水,蘭花就容易爛根,至於秋天是蘭花結頭,及預備開花期,所以,要采稍乾的澆水方法,也就是蘭盆幹了一、二天再澆,所以澆水的控制,最主要是看蘭花是生長期、結頭開花期、及休眠期,來決定蘭盆的干、濕度,故要師法自然,看農民歷,來決定蘭花怎麼澆水。(盆內材料太細,則不可淋雨,否則會爛根)

㈣ 蘭花用什麼肥料最好

新手養蘭不太建議施肥,畢竟養殖蘭花需要了解一些基礎的蘭花知識才行,新手先將蘭花養活是首要目的,而施肥不當,很容易產生肥害。我們只有將蘭花養活了,才能再考慮如何將蘭花養好,如果你清楚蘭花施肥的知識,那是可以給蘭花施肥的,科學合理的肥料可以讓蘭花多發苗、多開花、生長得更好、更具觀賞性,但一定要注意:蘭花施肥是盆內底肥不足時才需要使用,底肥充足和老弱病苗是不需要施肥的。

2、蘭花施肥先進行濃度測試
給蘭花施肥時,要施薄肥,這樣不容易產生肥害,薄肥頂多是造成蘭花的營養不足,使蘭株瘦小,並不會造成蘭花死亡,而且後面我還可以進行追肥,來彌補蘭花養分的不足,活著總比死亡好。
施肥要先進行濃度測試,測試可使用1000-3000倍之間進行稀釋後使用,測試的濃度越低越安全,然後下次再適當加大濃度,然後進行觀察,肥害一般會在1-2天內表現出來,一旦發現新葉出現輕微發黃發黑的跡象,立即停止施肥,並大水沖洗,下次使用的時候將比例優化調整後再使用,這樣才能使我們掌握肥料與水的最佳配比,讓肥料更好的服務於蘭花。

㈤ 蘭花耐寒多少度

雖然已經入冬,各地也是冷風嗖嗖,氣溫一降再降,很多花友的蘭花還是繼續露養。一方面,像春蘭、蕙蘭、墨蘭等品種的蘭花,現在露養更有利於完成春化。另外一方面,蘭花喜歡通風條件比較好的環境,露養更不容易爛根焦尖等。但進入11月,蘭花防凍工作就不能不重視起來,別為了春化或者有良好的通風環境,整盆凍傷或者凍死,那就劃不來了。蘭花最低多少度會凍傷或者凍死?不同品種的蘭花耐寒能力是不一樣的,記住下面2個數字,能助蘭花安全越冬。

野生蘭花各品種的耐寒能力

春蘭
春蘭的耐寒能力相對來講比較強,野外生長的春蘭,最低溫度不低於零下5度就能安全越冬,有些品種的春蘭甚至能耐零下10度左右的低溫。春蘭在零上6度左右的環境中就能正常生長,尤其一些海拔比較高的地區,冬天的春蘭葉子凍得紅彤彤,或者老葉已經完全凍干,被冰雪覆蓋,氣溫回升以後,就又能長出蒼翠的葉子並開花。

蕙蘭
蕙蘭的耐寒能力在國內蘭花品種中是最強的,雖然通常大家都說蕙蘭的耐寒能力和春蘭的差不多,實際上大多數蕙蘭品種的耐寒能力要優於春蘭。野生的蕙蘭在零下10度左右的低溫環境中越冬基本都沒有問題,有些甚至能耐零下15度以內的低溫。原因是蕙蘭的假鱗莖不明顯,和其他品種的蘭花相比比較,根系更加粗壯和修長,能扎到土層下面好幾十厘米深的地方。冬天氣溫低時,上面的葉片容易被凍傷,但根系完全好無損,氣溫回升以後就又能鬱郁蔥蔥。

墨蘭
墨蘭屬於南方蘭花品種,耐寒能力比較差。野生的墨蘭,能短時間耐零下1~2度的低溫。大多數情況下,適合墨蘭生長的環境最低溫度都不低於5度,否則是很容易凍傷或者凍死的。

建蘭、寒蘭
建蘭和寒蘭的耐寒能力和墨蘭相似,野生的能短時間耐0度左右低溫,一般都是生長在1~3度以上的環境中。這里要特別說一下寒蘭,在目前國內的蘭花品種中,它應該是最不耐寒的一種。寒蘭雖然名字中帶個「寒」字,但絕對不是很耐寒的意思。寒蘭的花期在秋天和初冬,花後溫度合適就會長出葉芽,所以冬天應把寒蘭養在溫暖一些的環境中,最低溫度不低於5度,避免凍傷和影響葉芽的生長。

野生蘭花的耐寒能力和盆栽蘭花的耐寒能力不一樣

看了上面的內容,是不是有花友就覺得自己的春蘭、蕙蘭可以養在0度以下的環境中過冬了?事實並不是這樣,野生狀態下蘭花的耐寒能力要比盆栽的好,原因有3點:

1、野生蘭花的抗性更強,在低溫環境中經過多年的歷練,野生野長,抗寒能力已經變得比較強大。盆栽蘭花很多都是溫室里培育出來的,已經失去了祖先的野性,耐寒能力就會差很多。

2、野生蘭花大多生長在山谷密林中,秋冬季節被落葉荒草覆蓋,相當於蓋上了一層暖被,溫度低也不容易凍傷或者凍死。盆栽的蘭花葉子是完全暴露在空氣中的,冷風低溫雙重作用,就很容易凍傷。

3、野生蘭花的根系有大地保護,周圍全是厚實的泥土、岩石,抗凍能力就會好很多,即便上面的葉子凍傷凍幹了,根系完好無損。盆栽的蘭花土層有限,溫度低的時候上下左右都冷,有時候葉子沒凍傷凍干,反倒直接會把根系凍傷,導致整盆枯死。

㈥ 蘭草花怎麼養

蘭花草又叫蘭草
一是簡單。蘭草養殖雖是博大精深,但也可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從簡單—繁雜—簡單,越養越簡單,只有簡單的方法才能長久有效。
二是自然。蘭草養殖要師法自然,只有自然,對蘭草的干擾最少,蘭草的強壯和抗性也最好。
三是中庸。蘭草養殖與蘭花鑒賞一樣,也要恪守中庸之道,在管理上不能過和不及。
四是系統。蘭草養殖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們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在管理上不能只顧其一,而不顧其它。
五是細節。蘭草養殖要注重細節,有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往往影響蘭草生長,決定蘭草養殖的成敗。

㈦ 哪位大蝦有養蘭花經驗的,交流一下

陽光 萬物生長靠太陽,蘭草雖是陰性植物,但也喜歡陽光,陽光能供給蘭草養份,又能殺毒滅菌,是壯草的重要因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曬陽光。陽光充足下養出的蘭草草形偏短,草質偏厚,草色帶黃,健康強壯。其草開的花花瓣厚實,質感細潤,花色鮮艷。當人在太陽下感到熱或不舒服時,可以遮陽了。

溫度 溫度是影響蘭草生長的重要因素。蘭草在低溫時生長緩慢,溫度越低,生長越緩慢,直至進入休眠狀態。在適合蘭草生長的溫度時,蘭草開始生長,溫度越高,生長越旺盛。在高溫時生長又緩慢,溫度越高,生長越緩慢,直至進入休眠狀態。自然生長或養殖的蘭草,大多是處於生長緩慢期,處於生長旺盛的時間較少。低溫期、高溫期,適合溫度期的溫度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隨蘭草的特性和強壯不同而變化。蘭草在不斷變化的溫度下生長,不斷變化的溫度產生了溫度差,溫差是影響蘭草強壯的重要因素。蘭草生長與溫度相關,蘭草的消耗同樣與溫度相關,溫度越高,消耗越大。要想蘭草強壯,在加大養份供給的同時要減少蘭草的消耗,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降低夜間的溫度,拉大溫差。封閉陽台和室內夜間的溫度普遍偏高,高溫時要特別注意,降低夜間溫度,拉大溫差。人的養生之道講究春捂秋凍,其實蘭草也一樣,也要春捂秋凍,讓蘭草有一個適應溫度變化的過程,增強蘭草的抗性,春不出的道理也在於此。 蘭草抗高溫、耐低溫的抗性與蘭草的強壯和溫差相關,蘭草越強壯,其抗性就越好。溫差越大,蘭草的抗性表現越佳。

㈧ 蘭花葉子發黃是怎麼回事

怎樣的蘭花才算養得好?除了葉藝的特殊情況以外,葉片墨綠飄逸當然是不可少的。可是有些蘭友發現,無論怎麼細心照料,蘭花葉片都會有發黃的跡象。難道是蘭花缺少肥料?缺少水分?缺少陽光?或者是病害嗎?

如果植料中本身肥料不足,僅僅是依靠人工施肥,容易造成養分偏缺。缺氮肥的葉片發黃,是整體的泛黃,如果同時磷鉀元素並不缺的話,葉片厚度不會明顯變薄。解決方法就是施氮肥,當然有條件用有機肥就更好了。

我的做法是用餅肥溶液澆根,再結合尿素500倍肥液噴葉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缺水

蘭花不是要干養嗎?缺水會導致葉片發黃?真的會。這里所說的缺水不僅僅是指土壤中的水分,而更多的是說空氣濕度。蘭花葉片的墨綠是因為葉綠素多,而葉綠素是蘭葉通過光合作用獲得的。蘭葉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必須的條件就是陽光和濕度。僅僅有光照而沒有合適的空氣濕度(50%以上),葉片就不能有效製造更多的葉綠素。

三、缺光

說到蘭葉只有進行有效的光合作用,葉片才有可能會墨綠,而光合作用的最基本條件就是光照。有些蘭友可能是怕蘭花曬壞了,一直不敢讓蘭花接受陽光的沐浴。時間長了以後,就會發現蘭葉變薄了,這是因為蘭葉在光照不足的環境中,努力擴大葉片面積去受光。但這種擴張是以犧牲葉片厚度為代價的,所以缺光的葉片通常都是薄、軟、黃,整體上感覺就是無力,沒有精神,更別提飄逸的葉姿了。

治理方法:蘭花每天不可少於3個小時的光照,而且是越早越好,在野生環境中蘭花大多生長於朝東、朝南的山坡上,這樣每天就可以最早接受陽光了,而夏天的午後陽光卻不能曝曬蘭葉,所以葉片墨綠濃郁就容易了。

家養蘭花一方面要盡可能多地增加光照,同時又要避免中午(一年三季冬天除外)的陽光直射,過強的光照反而會影響蘭花的光合作用。

㈨ 蘭花開始長苞了要怎麼養

蘭花株形飄逸,花朵優雅,花香幽香,喜歡養花種草的花友,基本都會種上一兩盆蘭花,更不乏眾多的蘭花發燒友。蘭花養活易,開花則難,蘭花現蕾後的養護,更加需要注意,養護環境、養護方法,都需要達到較好的狀態,才能確保花朵能順利開放。一不小心,很容易出現消苞、干苞等問題。

那麼,蘭花有花苞後,我們應該怎麼養護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就和花友交流一下,希望對花友有所幫助,不盡之處,多望海涵。

絕大部分品種的蘭花,都是喜歡濕潤的生長環境的,花蕾孕育期,空氣濕度過低,很容易造成干苞消苞現象,所以蘭花有花苞後,更應增加空氣濕度。可以經常在花盆的周圍,噴灑水霧,以增加空氣濕度,當然,如果有條件,也可以添置一個空氣加濕器,更加方便。

良好的通風條件,是養好大部分花卉植物的必須,對於蘭花來說,更加重要,良好的通風條件,可有效提高蘭花的抗性,降低病蟲害發生和概率。

㈩ 蘭花要怎麼樣才能開花呢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北京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

五、 施 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茂盛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一般說,在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溫季節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種的蘭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一次清水。

區別蘭花是否需要施肥,較簡便的方法是看葉色的深淺。葉現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葉呈黑而葉尖發焦是施肥過多,應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紹過的各種辦法自製肥料。施用這些肥料時,需加水8-9倍稀釋,切不可過濃。施肥時,要施入植株的根際,切不可施到葉面上。

六、 修 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七、 防 寒

秋蘭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氣溫在2-3℃時,即可搬入室內。寒蘭生長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蘭耐寒性較強,如有冰凍出現也要及時搬入室內。室溫能保持1-2℃即可越冬。萬一有嚴重寒流侵襲,室溫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及時進行加溫,一般能保持室內不結冰就好。

在室內,秋蘭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蘭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後,朝南和東南面要開窗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陰天,不可開窗,以防冷風吹襲凍傷葉子)。秋蘭冬季喜干一些,其餘蘭花盆土宜保持濕潤。

八、 摘 花

對生長差的蘭花,每叢葉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應進行摘花。對較好的品種,春蘭可適當地摘去1-2個花苞,夏蘭待花苞伸長時留1-2個花苞,其餘的可摘掉,這樣花可開久些,又可使新葉多抽,老葉也不易枯死。

名貴春蘭花開3-5天應摘掉,使葉芽生長茁壯;夏蘭的花開到頂上一朵時也可離盆面厘米處剪下。

九、 防 汛

栽培場所如四周空曠,地勢較高,夏季遇有大風或台風過境時,需做好防風工作,以免夏蘭或寒蘭的葉子被折傷。

十、 噴 霧

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陽台上進行噴霧,主要使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蘭花的盆面也要進行噴霧。噴霧時要向上噴,使霧點落下細勻,葉面濕潤,這樣可促使蘭花生長良好,葉面富有光澤。

十二、病蟲害防治

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熱點內容
連根式盆栽 發布:2025-08-24 02:31:33 瀏覽:252
酒戰白百合 發布:2025-08-24 02:31:29 瀏覽:297
怎樣疊百合花最簡單 發布:2025-08-24 02:30:09 瀏覽:139
最簡單的插花乾草圖 發布:2025-08-24 02:29:59 瀏覽:111
盆景藝術流派 發布:2025-08-24 02:25:38 瀏覽:985
茶花不去土 發布:2025-08-24 02:09:28 瀏覽:8
紡織人七夕 發布:2025-08-24 01:59:34 瀏覽:349
帶刺的盆景花 發布:2025-08-24 01:59:24 瀏覽:62
曲子梅花淚 發布:2025-08-24 01:56:57 瀏覽:153
梨盆栽種植方法 發布:2025-08-24 01:51:23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