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木蘭花工筆

木蘭花工筆

發布時間: 2022-02-02 01:11:01

Ⅰ 花木蘭動畫中的形象與傳統有什麼區別

木蘭就以一個非常潑辣、毛手毛腳的形象出現在觀眾的面前。她依靠做小抄來勉強記誦女人在社會上所必須遵守的三從四德等一系列的行為規范,騎著高頭大馬就風風火火地去見媒婆,又把父母寄予厚望的選秀搞得一團糟。主張婦女解放、擺脫男權控制的女性主義者一定會非常喜歡這個顯得如此不一般的姑娘。女人憑什麼要牢記男權社會定下來的條條框框?又憑什麼要打扮得漂漂亮亮、還要費盡心思就為了做某個男人的妻子呢?花木蘭的不尋常,就表現在她有意或無意的反傳統,這使得她與小心遵從倫理綱常的「小家碧玉」截然不同。終有一天,匈奴來犯,朝廷急需男丁,然而花木蘭的父親年事已高,於是花木蘭下定決心替父從軍。這本是體現了中國人所弘揚的孝道,但是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分析,這正體現了女性的自覺。女人是不能上戰場的,女扮男裝更是欺君之罪。這難道不是對女人政治地位的歧視嗎?

Ⅱ 秋天來了,有多少秋的詩句

【描寫秋天的古詩、成語和描寫秋天的名句】
杜牧---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
迢迢:形容夜長。亭亭:遠貌。
晉�6�1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楊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齊�6�1蕭愨《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蒼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關。眺:遠望。平楚:平野。蒼然:草木茂盛的樣子。兩句寫初秋之景。
南朝齊�6�1謝朓《宣城郡內登望》

亭皋木葉下,隴首秋雲飛
亭皋:水邊平地。木葉:樹葉。隴首:山名,在今陝西、甘肅之間。
南朝梁�6�1柳渾《搗衣詩》

草低金城霧,木下玉門風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樹葉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肅榆中與青海西寧之間。玉門: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兩句寫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6�1范雲《別詩》

樹樹秋聲,山山寒色
秋聲:秋天西風作,草木零落,多肅殺之聲。
北周�6�1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誌銘》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維:語助詞,無義。序:時節。
唐�6�1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騖:鳥名,野鴨。齊飛:落霞從天而下,孤鶩由下而上,高下齊飛。一色:秋水碧而連天,長空藍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6�1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唐�6�1王績《野望》

掛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
唐�6�1宋之問《始安秋日》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聲。
唐�6�1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這兩句寫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紅葉飄零,所余不多。
唐�6�1王維《闕題二首�6�1山中》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唐�6�1李頎《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
唐�6�1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卧聽南宮清漏長。」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6�1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
唐�6�1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
唐�6�1李白《贈廬司戶》

雨色秋來寒,風嚴清江爽
唐�6�1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酣:盡情飲酒。
唐�6�1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煙:人家炊煙。寒橘柚:秋日寒煙使橘袖也帶有寒意。兩句寫人家縷縷炊煙,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顯微黃,呈現一片深秋景色。
唐�6�1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高鳥黃雲暮,寒蟬碧樹秋
唐�6�1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
信宿:連宿兩夜。故:仍然。
唐�6�1杜甫《秋興八首》

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
唐�6�1杜甫《秋興八首》

遠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
唐�6�1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
唐�6�1杜甫《月》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6�1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
白茅;茅草。描寫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風吹卷著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燒著枯萎的桑樹。
唐�6�1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秋風萬里動,日暮黃雲高
唐�6�1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
返照:晚照,夕照。亂流:縱橫錯雜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6�1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准上人蘭若》

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
落照:夕陽西下。
唐�6�1錢起《題蘇公林亭》

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6�1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綠蕪:綠草。合:長滿。意謂雨後庭中小徑長滿綠草,霜後花園中落滿紅葉,庭院一片荒涼寂寞景象。
唐�6�1白居易《司馬宅》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唐�6�1劉禹錫《秋詞二首》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慫恿。
劉禹錫《秋詞二首》

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描寫荷葉在秋風中向東傾斜,暗寓傷秋的情緒。
府�6�1杜牧《 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輕羅小扇:輕薄的絲制團扇。這兩句描寫紅燭在秋夜中發出寒光,照著畫屏,女郎手持精緻的團扇追撲螢火山。
唐�6�1杜牧《秋夕》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宮中的台階。
唐�6�1杜牧《秋夕》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秋陰不散:雖已是秋天,但連日陰雲漠漠,故不見嚴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聽雨吉:雨打枯荷,單調、凄涼。
唐�6�1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唐�6�1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
唐�6�1劉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
唐�6�1戎昱《戲題秋月》(又作: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天涯靜寂寥)

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
飛霜使荷葉破碎,秋雨落在破葉上再也無法形成水珠了。
唐�6�1來鵠《偶題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
不覺;不睡。
唐�6�1竇鞏《秋夕》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菡萏:荷花的別稱。
南唐�6�1李璟《浣溪沙》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宋�6�1范仲淹《蘇幕遮》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橙黃橘綠時:指秋冬之交的時節。
宋�6�1蘇軾《贈劉景文》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明日黃花:指重陽過後菊花逐漸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無處尋花,故曰「愁」。
宋�6�1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蕭蕭遠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宋�6�1寇準《書河上亭壁》

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
宋�6�1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瀟瀟:小雨降落的樣子。
宋�6�1柳永《八聲甘州》

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摟
霜風:秋風。關河:關塞河流。殘照:夕陽的余暉。
宋�6�1柳永《八聲甘州》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是處:到處。紅衰翠減:花謝葉落。苒苒:漸漸。物華:美好的景物。
宋�6�1柳永《八聲甘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
斷虹:殘余的彩虹。霽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長眉。
宋�6�1黃庭堅《念奴嬌》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無賴:百無聊賴。窮秋:深秋。
宋�6�1秦觀《浣溪沙》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小軒;有窗檻的小室。
宋�6�1秦觀《秋日》

秋容老盡芙蓉院,草上霜花勻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
宋�6�1秦觀《木蘭花

綠荷多少夕陽中。知為阿誰凝恨、背西風
阿誰;何人。背西風:背向秋風。
指荷葉被秋風吹得葉梗都彎了。
宋�6�1秦觀《虞美人》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畫聲斷譙門
衰草:枯草。畫角:軍中用的號角。斷:盡。譙門:城上鼓樓,用以瞭望敵情。
三句寫孤城秋景。
宋�6�1秦觀《滿庭芳》

落時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6�1辛棄疾《昭君怨》

覺人間,萬事到秋來,都搖落
宋�6�1辛棄疾《滿江紅�6�1游南岩和范廓之韻》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落葉猶開最小錢
可人:合人意。紅蕖(音同「渠」):荷花。卻:開盡。最小錢:新出荷葉才象小銅錢那麼大。
宋�6�1楊萬里《秋涼晚步》

園翁莫把秋荷折,因與游魚蓋夕陽
宋�6�1周密《西塍廢園》(又《西塍廢圃》。塍:田間的土梗子。)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6�1周密《聞鵲喜�6�1吳山觀濤》

只有一枝梧葉,不知多少秋聲
宋�6�1張炎《清平樂》

萬壑泉聲松外去,數行秋色雁邊來
壑(音同「賀」):山谷。
元�6�1薩都剌《夢登高山得詩二首》

秋風吹白波,秋雨嗚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
敗荷:殘荷。
元�6�1薩都剌《過高郵射陽湖雜詠九首》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殘霞:晚霞。寒鴉:天寒歸林的烏鴉。飛鴻:大雁。
元�6�1白樸《天凈沙�6�1秋》

Ⅲ 動畫片花木蘭人物剖析

在古老的中國,有一位個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蘭」,身為花家的大女兒,花木蘭在父母開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帶來榮耀。不過就在北方匈奴來犯,國家正大舉徵兵的時候,木蘭年邁的父親竟也被徵召上戰場,傷心的花木蘭害怕父親會一去不返,便趁著午夜假扮成男裝,偷走父親的盔甲,代替父親上戰場去。花家的祖宗為保護花木蘭,於是派出一隻心地善良的木須龍去陪伴她,這只講話像連珠炮又愛生氣的小龍,在一路上為木蘭帶來許多歡笑與協助。
從軍之後,花木蘭靠著自己的堅持的毅力與耐性,通過了許多困難的訓練與考驗,也成為軍中不可或缺的大將。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戰時,花木蘭的女兒身被軍中的同僚發現,眾家男子害怕木蘭會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將她遺棄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戰。幸好在這么艱難的時刻里,木須龍一直陪伴在她身邊,不時給她精神上的支持與鼓勵,而憑著一股堅強的意志與要為花家帶來榮耀的信念,木蘭最後協助朝廷大軍抵擋了匈奴的來犯,救了全中國。
出身於古老中國家庭的花木蘭,自小便是個聰明伶俐,志氣高昂的女孩,雖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為她這個女兒感到驕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傷心不已。當她得知年邁的父親將被徵召入伍,以對抗日漸入侵的匈奴時,花木蘭不禁為父親的安危感到憂心,突生的勇氣促使木蘭決定告別家鄉,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就像是得到祖先們的庇蔭般,。由被排斥到接受,就在花木蘭的軍人生活漸入佳境時,她女扮男裝的身份被揭穿了,她與木須被拋棄在冰天雪地的邊疆,即使在如此惡劣的情勢之下,木蘭都沒有放棄對抗挫折的勇氣,但是原想要為家人帶來驕傲的花木蘭,要如何回到中原,並證明自己的一片心意?而瞞騙父母出征,欺騙長官從軍的欺君之罪,又要會讓花木蘭如何面對自己的家人呢?

Ⅳ 《木蘭花幔》是誰寫的

柳永的...
這首《 木蘭花慢 》以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 、踏青 。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遊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 ,兼寫清明乍雨、群花爛漫,點出春日郊遊的特定風物。起筆便異常簡潔地點明了時令 。紫桐即油桐樹 ,三月初應信風而開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後葉,故繁茂滿枝,最能標志郊野清明的到來。一個「拆」字,寫盡桐花爛漫的風致。「先清明 」,經過夜來或將曉的一陣疏雨 ,郊野顯得特地晴明清新,點出「清明之明」。作者選擇了「艷杏」和「緗桃」等富於艷麗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燒」和「綉」具有雕飾工巧的動詞,以突出春意最濃時景色的鮮妍如畫。不過,這首詞的重點不在於對動人春色的工筆描繪,所以自「傾城」句始,詞進入游春活動的描述。作者善於從宏觀來把握整體的游春場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 。「 傾城,盡尋勝去」是對春遊盛況作總的勾勒。人們帶著早已准備好的熟食品,男騎寶馬,女坐香車,到郊外去領略大自然的景色 ,充分享受春天的觀樂 。「雕鞍」代指馬,「紺幰」即天青色的車幔,代指車。結兩句,以萬家之管弦新聲大大地渲染了節日的氣氛,詞情向歡樂的高潮發展。詞的上片,作者用濃墨重彩繪制出一幅生氣盎然的清明踏青游樂圖。
詞的下片著重表現江南女子郊遊的歡樂。柳永這位風流才子將注意力集中於艷冶妖嬈、珠翠滿頭的市井妓女身上。在這富於浪漫情調的春天郊野,她們的歡快與放浪,在作者看來,為節日增添了濃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實上也如此。「盈盈」以女性的輕盈體態指代婦女 ,這里兼指眾多的婦女。她們占芳尋勝,玩著傳統的鬥草游戲。踏青中最活躍的還是那些歌妓舞女們。她們艷冶出眾,盡情地享受著春的歡樂和春的賜與 。作者以「 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襯出當日遊人之眾,排場之盛,同時也暗示這些游樂人群的主體是豪貴之家。這是全詞歡樂情景的高潮。而作者對春之美好和生之歡樂的體驗也抒發到了極致。繼而詞筆變化,作者繼以肯定的語氣,設想歡樂的人們 ,在佳麗之地飲盡樽里的美酒 ,陶然大醉 ,有如玉山之傾倒 。「罍」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詞的結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醒。」一句意思是,這些歡樂的人定是拚著明日醉卧畫堂,今朝則非盡醉不休。不能把這一句簡單用「醉生夢死」去界定,實際上,柳永在這里嘔歌的是古代女子在這難得的自由機會和場合中所迸發的生命的快樂

Ⅳ 木蘭花慢 游三台 鑒賞

一般的懷古詞,往往是詞人先將目睹之景物攝入筆底,然後再追昔念舊,抒發感慨。元好問畢竟是個不願「俯仰隨人」的詞家,他避開前人之蹊徑,先逆筆蓄勢,濃墨飽蘸,塗抹出鄴城往日之壯景。筆力勁健,橫空而出,首句就突兀不凡,極力渲染了鄴城的五都氣象(曹操為魏王時都於鄴,然而,公元580年,即北周大象二年,相州總管尉遲迥討伐自居大丞相總知中外兵馬事的楊堅,兵敗,堅焚毀鄴城。千年名都,化為廢墟)。繼而,又以「想」字領起以下幾句,既補敘了上文畫面的現實根據,即來自主觀的推想,又以細小景物的工筆描繪,彌縫了壯觀畫面的疏曠,使畫面更為秀麗壯美。「台城」一詞的疊出,既加強了表述語氣,又使詞意騰挪頓宕,由推想中的主觀意象,自然地過渡到眼下的耳目所及。「為誰西望」的問句再次蓄勢,如大壩截江,激流迴旋。詞人對這一問句不作正面回答,以「哀弦凄斷」委婉地透露出個中消息。追念古昔,恰恰是為了寄慨當前。魏武帝曹操酷愛音樂,當年,這里必定是管弦齊鳴,不絕於耳。而這時,盡管弦音猶在,但它分別彈奏的是哀怨凄惋的亡國之音。蓄勢於前,力見於後。因有前面的鋪墊渲染,故而逼出上片的末尾二問句。「只道」一詞使詞意再次轉折,進而否定了壯麗景觀的客觀存在,也為下片的盪開筆勢、抒發弔古之幽思又設伏筆。
「爭教天地無情」,則吐露出詞人的一腔心事,他既為隨著歲月的遷延江山易色而嘆惋,又為金王朝的一朝覆亡而悵恨。魏武帝曹操曾被譽作「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為統一大業戎馬倥傯,歷盡艱辛。他自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擊敗袁尚等軍閥,奪得鄴城,至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受封魏王,建魏社稷宗廟,整整經歷了十年。詞人將曹操一生業績,濃縮在「風雲奔走」寥寥數字中,極具概括力,暗示出「經營」如畫江山非易,很自然地過渡到對曹操墓地的正面描寫。以西陵雜草叢生的荒冷場面,與開首所描寫的鄴城的繁盛景象進行強烈對比,以抒發難平之「遺恨」,下語深沉凝重,有力透紙背之工。弔古往往意在傷今,與其說是曹操「遺恨幾時平」,倒不如說詞人自身。隨著筆勢的轉折騰挪,詞意亦漸趨顯豁。此時,雖金之已有五年,但他的愛國之心並泯滅。他要將對故國的追念和痛悼的深情,融注於筆端,「淚水和墨寫《離騷》。」這正是詞作中時隱時現的作者秉筆之旨。

Ⅵ 後人評價宋代文學有什麼樣的特點

高度繁榮的文化及其對詩文的影響:1、宋朝實行崇文抑武的國策;2、理學思想對文學的影響;3、文以載道說的盛行;4、印刷業和教育的發達與作家學術修養的提高;5、詩文政治功能與議論成分的加強。
憂患意識與愛國主題的弘揚:1、民族矛盾激化的歷史背景;2、憂患意識對文學家的影響;3、詩文中愛國主題的弘揚。
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徵和審美情趣:1、儒釋道三家思想的有機融合;2、社會責任感與個性自由的整合;3、新型的文人生活態度;4、審美情趣的轉變——從嚴於雅俗之辯轉向以俗為雅。
城市的繁榮與詞的興盛:1、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與城市的繁榮;2、士大夫的優裕生活與詞的興盛;3、社會的廣泛需求對詞人創作熱情的刺激。

Ⅶ 詩詞鑒賞中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1)譯文:先代的聖君,我見也沒見到,後代的明主,要等到什麼時候。想到宇宙無限渺遠,我深感人生短暫,獨愴然而涕下。

(2)賞析: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等幽州台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屬間接抒情的一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寫作者的感情。

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譯文:煙霧籠罩著水面,月光籠罩著沙岸,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邊酒家。酒樓里的人們還在尋歡作樂,那些賣笑的歌女渾然不知亡國之痛,隔江還唱《後庭花》。

(2)賞析:詩歌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所寫景並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雲的碧空,而是迷濛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麼黯淡,氛圍是那麼冷寂,這就給後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3、托物言志: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藉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如: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

(1)譯文: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並不是藉助秋風的飛傳。

(2)賞析: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的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的很遠,並非依靠風的力量。

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因而美好的聲名自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1)譯文:而陶潛《飲酒》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伴把巢還。此中當自有真意,要辯論已忘言

(2)賞析:詩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

5、動靜結合: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如: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1)譯文:漆黑的夜晚,一盞漁燈閃現在河面上,那盞漁燈的光亮就像螢火蟲似的,靜靜地映在河面上。一陣微風吹來,河面漾起層層細浪,原來像螢火蟲那樣的一點光亮散開了,變成了無數顆星星,在河面閃動。

(2)賞析: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後兩句寫動態,一動一靜,相輔相成。

6、以動襯靜: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靜態。

7、樂景寫哀: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踐上是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

8、以景結情: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9、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亂來諷喻當朝。

Ⅷ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的具體解釋和意境

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的具體解釋和意境:
這首《木蘭花慢》以描繪清明的節日風光,側面地再現了宋真宗、仁宗年間社會昇平時期的繁勝場面。清明時節風和日暖,百花盛開,芳草芊綿,人們習慣到郊野去掃墓、踏青。這首詞就以北宋江南清明郊遊為再現對象,生動地描繪了旖旎春色和當時盛況,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

起首六句二十四字,兼寫清明乍雨、群花爛漫,點出春日郊遊的特定風物。起筆便異常簡潔地點明了時令。紫桐即油桐樹,三月初應信風而開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後葉,故繁茂滿枝,最能標志郊野清明的到來。一個「拆」字,寫盡桐花爛漫的風致。「先清明」,經過夜來或將曉的一陣疏雨,郊野顯得特地晴明清新,點出「清明之明」。作者選擇了「艷杏」和「緗桃」等富於艷麗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燒」和「綉」具有雕飾工巧的動詞,以突出春意最濃時景色的鮮妍如畫。不過,這首詞的重點不於對動人春色的工筆描繪,所以自「傾城」句始,詞進入游春活動的描述。作者善於從宏觀來把握整體的游春場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傾城,盡尋勝去」是對春遊盛況作總的勾勒。人們帶著早已准備好的熟食品,男騎寶馬,女坐香車,到郊外去領略大自然的景色,充分享受春天的觀樂。「雕鞍」代指馬,「紺幰」即天青色的車幔,代指車。結兩句,以萬家之管弦新聲大大地渲染了節日的氣氛,詞情向歡樂的高潮發展。詞的上片,作者用濃墨重彩繪制出一幅生氣盎然的清明踏青游樂圖。

Ⅸ 辛矣是什麼意思好不好

辛夷 (木蘭屬植物的花蕾)
【拼音】:xīn yí
【基本解釋】:木蘭花的花蕾入葯名。
中葯葯材。指辛夷樹(即玉蘭)的乾燥花蕾。
在古漢語中,辛夷也指玉蘭花(lily magnolia;magnolia wood)香木,木蘭露申辛夷。——《楚辭·屈原·涉江》
辛夷「釋名」辛、侯桃、房木、木筆、迎春(按:本品為木蘭的乾燥花蕾)。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鼻淵、鼻塞。用辛夷研末,加麝香少許,以蔥白蘸入鼻中,幾次即見效。

辛夷是在《長安幻夜》中登場的虛擬人物,是師夜光的朋友。
術師之家的柏奚,替主人承擔一切病痛和災難。而辛夷就是師夜光的柏奚
師夜光的幼時玩伴與朋友,後在一次承受咒術反噬中四分五裂。又因執念而魂魄未散。
角色外貌
輕柔而華貴的紅色衣料,暈出層層微妙的漸變,由淺入深的一重重綾羅與輕紗,圍擁著趺坐在地上的纖巧人影,似乎承受不了這雲錦霞衣的重量。
好像聽到了靠近的腳步聲,紅衣的佳人回過了頭。雪白的臉頰襯著夜色,幾乎發出淡淡的柔光來。那彷彿用工筆畫出,完美無瑕的艷雅五官,精緻到了讓人隱隱恐懼的程度……
由淺緋到素白的衣袖一重重滑落,彷彿凝結霜雪的皓腕與素手,在暗夜中顯露出來——難怪會有那種美艷到不自然的白色,那向著前方伸去的手臂,根本就是木頭雕刻出的一節節肢體!

Ⅹ 古詩問題

從 軍 行 (選一) ★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版不破樓蘭終權不還。
出 塞 (選一) ★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少 年 行 (選一)
唐·王 維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
唐·岑 參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馬去疾如鳥,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和張僕射塞下曲 ★
唐·盧 綸
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少 年 行 (選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成陽,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夏 日 絕 句 ★
宋·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牡 丹
宋·陳與義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龍鍾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示 兒 ★
宋·陸 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州 橋
宋·范成大
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熱點內容
七夕叫啥 發布:2025-08-23 13:19:16 瀏覽:554
錦葉葡萄綠植 發布:2025-08-23 13:18:00 瀏覽:543
櫻花般 發布:2025-08-23 13:17:50 瀏覽:331
湖南花藝公司 發布:2025-08-23 13:03:24 瀏覽:660
平行式插花 發布:2025-08-23 13:02:39 瀏覽:468
素憶花藝 發布:2025-08-23 13:01:47 瀏覽:920
盆栽海棠樹樹乾枯 發布:2025-08-23 12:51:04 瀏覽:819
贈荷花動畫 發布:2025-08-23 12:50:50 瀏覽:411
七夕詩有桐 發布:2025-08-23 12:41:41 瀏覽:841
仿古寫意牡丹 發布:2025-08-23 12:36:36 瀏覽: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