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荷花鄉
1. 井岡山是縣城還是市區
井岡山是江西省吉安市代管的縣級市。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建國後,於1950年設立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撤縣設市,2000年5月,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並組建新的井岡山市。
井岡山,革命歷史輝煌,自然風光絢爛,紅綠輝映,融為一體,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聖地和5A級旅遊景區。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這里開展了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
井岡山境內的著名旅遊景點有井岡山景區、仙女潭、彩虹瀑布、十里杜鵑林等。井岡山先後獲得了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國家衛生城、全國園林綠化先進城市、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20餘項國家級榮譽稱號。
(1)吉安荷花鄉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6月,井岡山市轄6個鎮:廈坪鎮、大隴鎮、龍市鎮、古城鎮、新城鎮、茨坪鎮;12個鄉:長坪鄉、柏露鄉、荷花鄉、拿山鄉、坳里鄉、茅坪鄉、東上鄉、黃坳鄉、鵝嶺鄉、葛田鄉、睦村鄉、下七鄉。具體介紹以下鄉鎮:
1、龍市鎮,江西省井岡山市轄鎮,東鄰葛田荷花二鄉,南毗睦村鄉,西與東上鄉連界,北與古城鎮和坳里鄉接壤。位於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是贛西南之門戶。
2、新城鎮人民政府駐地新城,距井岡山市新城市區30公里,以駐地得名。境內的名勝古跡有:新城北部的七星峰、西北部的銀岡仙和西門的陳井甘泉,明清時期曾分別為寧岡古八景之地。現城南尚存一段古城牆和城樓,為縣內古建築之一。
3、下七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南面,總面積73.8平方公里,北連319國道,南接105國道,井遂公路穿越其境,距市址61公里。屬客家居住區,有耕地386公頃,全鄉群山環抱,山場面積近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
2. 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荷花鄉東源村郵編是什麼
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荷花鄉東源村郵編是343617
3. 井岡山市和茨坪是什麼關系
井岡山市政府原本設在茨坪的,但現在搬到山下了,茨坪屬於井岡山市
4. 江西吉安哪有賣肉兔子的
吉州區城南禾埠鄉機床廠附近有
5. 井岡山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9年,井岡山市轄6個鎮:廈坪鎮、大隴鎮、龍市鎮、古城鎮、新城鎮、茨坪鎮;12個鄉:長坪鄉、柏露鄉、荷花鄉、拿山鄉、坳里鄉、茅坪鄉、東上鄉、黃坳鄉、鵝嶺鄉、葛田鄉、睦村鄉、下七鄉。
1、廈坪鎮位於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東北部。東靠拿山鎮,南鄰遂川縣新江鄉,西接石市口墾殖場,北面與永新縣曲白鄉接壤。面積54.5k㎡,人口8740人。
截至2019年,全鎮轄菖蒲村、復興村、沉塘村、廈坪村、口前山村5個行政村,46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廈坪村廈坪組。泰井高速、321省道過境。拿山河由西南向東北流經境內。
2、井岡山市大隴鎮地處湘贛邊界,位於黃洋界腳下,319國道斜穿西北,大(隴)源(頭)公路橫貫東西,是過茅坪、下龍市的旅遊必經之地。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就是邊貿重鎮,著名的大隴紅色圩場、喬林黨支部就坐落在大隴鎮境內,紅、綠資源十分豐富。
截至2019年,全鎮總面積52.51平方公里,轄大隴居委會,大隴、中村、瑤背、橋林、樓下、源頭、井水背等7個村委會,總人口4986人,農業人口3919人。
3、龍市鎮,江西省井岡山市轄鎮,東鄰葛田荷花二鄉,南毗睦村鄉,西與東上鄉連界,北與古城鎮和坳里鄉接壤。位於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是贛西南之門戶。
截至2019年,全鎮轄4個行政村和3個居委會。總人口4萬餘人,其中農業人口7738人,國土面積33.3平方公里,城區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
4、古城鎮,隸屬於江西省井岡山市管轄,位於井岡山市西北部,是原寧岡縣第一次設縣的縣城所在地,歷史悠久,有著名的「古城會議」,全鎮轄8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79個村民小組,人口12960人,面積62.28平方公里。
5、新城鎮人民政府駐地新城,距井岡山市新城市區30公里,以駐地得名。轄7個行政村委會,51個村民小組,1個居委會,自然村49個,總面積61.34平方千米。
境內的名勝古跡有:新城北部的七星峰、西北部的銀岡仙和西門的陳井甘泉,明清時期曾分別為寧岡古八景之地。現城南尚存一段古城牆和城樓,為縣內古建築之一。
6、茨坪鎮,海拔820多米,是一座美麗的公園式山城,高樓林立,古木參天,賓館、旅社、飯店等旅遊設施齊全,旅遊車可通往各大景點。
茨坪中央是挹翠湖公園,綠蔭如蓋、湖面如鏡、亭台樓閣相映成趣。南端的南山公園,火炬台氣勢磅礴,北端為雕塑園,有全國著名的雕塑家用青銅、漢白玉、花崗石等雕塑成比真人略大的17位最早在井岡山從事革命活動的人物,栩栩如生。
7、長坪鄉地處江西省井岡山市西南部山區,傳說在明朝末年,有一將領從此經過插草為標,率眾軍在此開墾,長坪鄉由此而來。
位於兩省三縣交界處(江西省井岡山市、遂川縣和湖南省炎陵縣),東臨下七,南接遂川滁州,西連江西坳與湖南炎陵交界,北與黃坳毗鄰,距井岡山行政中心70公里。
全鄉國土面積69平方公里,轄中煙、長坪、仙口等3個行政村、1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共474戶1797人,平均海拔1076米,最高海拔1180米,最低海拔310米。擁有耕地面積1905畝,山林面積10萬余畝,森林覆蓋率達93.5%。
8、柏露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的中部,距新市區36公里,東及東南緊靠黃洋界,西與茅坪相交,北與鵝嶺相連,是個森林資源豐富的山區小鄉,總面積38.2平方公里,轄6個村委會,31個村小組,現有人口3244人。
9、荷花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中西部,東鄰新城鎮,南接茅坪鄉,西連龍市鎮,北接古城鎮。距井岡山市區60公里。
荷花鄉因原政府所在地整個區域的形狀像荷花而得名,轄大廟、東源、虎嶺、大蒼、蒼沖、高隴6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6個村民小組,轄區總面積33平方公里,山地面積2534公頃,耕地面積4789.56畝,轄區總人口3568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8人。
10、拿山鄉,位於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市東北面,素有井岡山「北大門」之稱。西距市區30公里,位於井岡山市新城區邊緣。東與泰和縣碧溪鎮交界,南與遂川縣新江鄉接壤,西與本市廈坪鎮相鄰,北與永新縣曲白鄉相連,全鄉總面積78.3平方公里。
全鄉轄長路村、拿山村、小通村、茶坪村、勝利村、貴溪村、溝邊村、南岸村、江邊村、北岸村10個行政村,80個村小組,鄉鎮府駐溝邊村老嚴家組。全鄉人口16400餘人,全鄉設黨支部22個,黨員410名,其中農村黨支部10個,農民黨員276名。
11、坳里鄉位於井岡山市西北部,東鄰古城鎮,南接龍市鎮,西毗東上鄉,北連永新縣三灣鄉,總面積為22.28平方公里,全鄉耕地面積4380畝,轄4個行政村,27個村民小組,全鄉人口4043人。境內有井岡山斗爭時期的九隴山軍事根據地三個紅軍哨口遺址(柴沖、見山、山羊寨)。
12、茅坪鄉是江西省井岡山市下轄的餓一個鎮,位於黃洋界東北面的山腳下,四面群山環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3℃。年平均降雨量1856.2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時,平均霧日97天,平均無霜期240天。
茅坪鄉有茅坪、壩上、馬源、大坪、桃寮、神山等6個村委會,全鄉人口達4598人,行政區域土地面4118公頃,耕地面積佔256公頃,主產糧食、蔬菜、水果、蓮子。 毛澤東曾居住和辦公過的舊址之一著名的八角樓落坐落在該鄉。
13、東上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西部,國土面積125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積最大的鄉鎮,東與龍市鎮毗鄰,南與睦村鄉相連,西與湖南省茶陵縣交界,北與坳里鄉及永新三灣鄉接壤。
14、黃坳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南麓,是井岡山通往港、澳、粵省區的大門,全鄉共有5個行政村,1個林場,49個村民小組,總面積99.8平方公里,轄區人口6126人,均為客家人;
山林面積1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0%;耕地面積4175畝(稅改後),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園」之稱,是典型的林業鄉。
15、鵝嶺鄉是江西省井岡山市下轄鄉,位於桐木嶺北面,距茨坪三十公里,海拔1408米。鵝嶺從腳至峰頂,有一條古人精心修築的石板道,九曲十彎,盤旋而上。
當攀越「通仙險關」後,迎面便是拔地千仞的玉筍峰二竿,其狀如鵝,「鵝嶺」、「鵝山」便由此得名。鵝嶺因山形似鵝,秀潤如玉,故又稱玉鵝嶺。
16、葛田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西北部。全鄉國土面積40.02平方公里,下轄5個行政村,47個村民小組。東與茅坪鄉、大隴鎮連接,南靠湖南省炎陵縣,西與龍市鎮、睦村鄉接壤,北與荷花鄉毗鄰。全鄉總人口6463人。
17、睦村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西南部,與湖南省交界,湘贛省際公路橫貫鄉境,總面積38.05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57個村民小組,86個自然村,總人口6922人,總戶數1568戶,耕地面積7575畝,其中水田7050畝,旱地525畝,山地面積43000畝,其產茶油100噸。
18、下七鄉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南面,總面積73.8平方公里,北連319國道,南接105國道,井遂公路穿越其境,距市址61公里。全鄉轄上七村、光明村、楊坑村、洪坪村、下七村、漢頭村6個行政村,63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下七村圩尾組。
屬客家居住區,有耕地386公頃,全鄉群山環抱,山場面積近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自然資源豐富,以鎢、硅石礦、花崗為主,盛產金桔、生薑、茶葉、竹筍、箬葉、山蒼籽等是遠近文明的「山貨之鄉」。
(5)吉安荷花鄉擴展閱讀:
井岡山市的建制區劃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50年10月,中共江西省委、吉安地委為加強井岡山革命老根據地的開發建設,在茨坪設立井岡山特別區,為遂川縣轄。
1957年,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員會下放500名省、市直屬機關幹部到井岡山,於1957年成立國營井岡山綜合墾殖場,與井岡山鄉(即由井岡山特別區改稱)合並。
1959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江西省井岡山管理局,駐茨坪,屬江西省人民委員會的派出機構;7月,正式掛牌成立。其管轄范圍包括:原寧岡縣除韓江人民公社外的全境,永新的拿山人民公社,遂川縣的井岡山人民公社。
1959年11月,寧岡恢復縣建制,以井岡山管理局的行政區域為寧岡縣的行政區域,縣治設茨坪,寧岡縣人民委員會與井岡山管理局合署辦公。
1961年12月,寧岡縣與井岡山管理局分治,寧岡縣由吉安專區領導,井岡山管理局由省直轄。
1968年3月2日,改井岡山管理局為井岡山革命委員會,由省直轄。
1969年,井岡山革命委員會改屬井岡山專區。(1968年2月,改吉安專區為井岡山專區)
1977年1月24日,恢復井岡山管理局,為縣級行政單位,由省直轄,仍治茨坪。
1981年10月,撤銷井岡山管理局行政建制,設立井岡山縣,隸吉安地區。(1979年7月,改井岡山地區為吉安地區)
1984年12月,撤井岡山縣立縣級井岡山市,隸吉安地區。
2000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將寧岡縣和縣級井岡山市合並,組建新的縣級井岡山市,由江西省直轄,吉安市代管。
6. 井岡山的行政區劃
井岡山市是江西省縣級市,下轄6鎮12鄉。
井岡山市位於北緯26.34°,東經114.10°之間,地處湘贛邊界、羅霄山脈中段,江西省西南部,東鄰泰和縣,北接永新縣,南臨遂川縣,西接湖南省茶陵縣、炎陵縣。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
井岡山市境內平均海拔達381.5米,主要山峰海拔多在千米以上,市內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是一個山區市。
境內的井岡山風景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文明風景旅遊區、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遊景區、中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國十佳優秀社會教育基地、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遺產預備名錄。
井岡山是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創建以寧岡縣為中心的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井岡山市,江西省直管市,吉安市代管縣級市,1984年撤縣設市,2000年5月,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並組建新的井岡山市。井岡山市轄6個鎮:廈坪鎮、大隴鎮、龍市鎮、古城鎮、新城鎮、茨坪鎮;12個鄉:長坪鄉、柏露鄉、荷花鄉、拿山鄉、坳里鄉、茅坪鄉、東上鄉、黃坳鄉、鵝嶺鄉、葛田鄉、睦村鄉、下七鄉。
7. 江西吉安井岡山市管轄哪些地方,包括市區管轄的鄉鎮
吉安市下轄的縣級市。井岡山市人民政府駐廈坪鎮。郵編:343600。代碼:360881。區號:0796。 井岡山市位於江西省西南部,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東鄰泰和縣,北接永新縣,南臨遂川縣,西接湖南省茶陵縣、炎陵縣。總 面積1276平方千米①。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總人口15.6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萬人。語言:普通話、贛語吉茶片、客家話 全市轄2個街道、5個鎮、12個鄉:茨坪街道、黃竹坳街道、廈坪鎮、龍市鎮、古城鎮、新城鎮、大隴鎮、拿山鄉、黃垇鄉、下七鄉、長坪鄉、坳里鄉、鵝嶺鄉、柏露鄉、茅坪鄉、葛田鄉、荷花鄉、睦村鄉、東上鄉。共有11個居委會、106個行政村。市政府駐紅軍路。
8. 井岡山在江西哪個地方
井岡山市,江西省轄縣級市,由吉安市代管,位於江西省西南部,介於北緯26°27′~26°49′,東經113°49′~114°23′之間,地處贛湘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總面積1297.5平方千米。
井岡山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截至2018年,井岡山市轄1個街道、7個鎮、11個鄉,另轄4個鄉級單位,市人民政府駐紅星街道。人口17.09萬人。
(8)吉安荷花鄉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井岡山市轄1個街道、8個鎮、6個鄉:紅星街道、廈坪鎮、龍市鎮、古城鎮、新城鎮、大隴鎮、茨坪鎮、拿山鎮、碧溪鎮、黃坳鄉、下七鄉、長坪鄉、坳里鄉、鵝嶺鄉、柏露鄉、茅坪鄉、葛田鄉、荷花鄉、睦村鄉、東上鄉。
另轄4個鄉級單位:井企集團、井岡山自然保護區、井岡山市工業園區、白石墾殖場。市人民政府駐紅星街道。
1、龍市鎮,江西省井岡山市轄鎮,東鄰葛田荷花二鄉,南毗睦村鄉,西與東上鄉連界,北與古城鎮和坳里鄉接壤。位於湘贛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是贛西南之門戶。
龍市是井岡山的重點旅遊景區。境內有紅軍教導隊舊址,紅四軍建軍廣場、軍部舊址,龍江書院,會師橋,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舊居,井岡山會師紀念碑、紀念館和井岡山根據地烈士陵園等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0餘處,是著名的朱毛井岡山會師所在地和我軍軍政院校的搖籃。
2、古城鎮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管轄,位於成都市西北面,沙西線與郫彭公路貫穿全境。
網路-井岡山
9. 井岡山管轄哪些鄉
截至2013年底,井岡山市轄12個鄉。分別為:長坪鄉、柏露鄉、荷花鄉、拿山鄉、坳里鄉、茅坪鄉、東上鄉、黃坳鄉、鵝嶺鄉、睦村鄉、下七鄉。
井岡山地處湘東贛西邊界,萬洋山(為羅霄山脈中段)的北支。距井岡山市新城區(紅星街道)35公里,距吉安市中心城區吉州區約130公里,地理位置為東經113°49』到114°23』,北緯26°27』到26°49』。
井岡山為毛主席與朱德元帥的會師地,四通八達,獨特的地理位置,為革命史詩寫下了壯麗的一篇。
井岡山距井岡山市新城區(紅星街道)35公里,距吉安市吉州區約130公里處。
(9)吉安荷花鄉擴展閱讀
名稱來歷
「井岡山」這個名稱的由來在當地有這么一種說法:清朝初年,有位姓藍名子希的人,為避戰亂,遷徙到五指峰下一塊小平地安家立寨。由於這里四面環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村前有一條小溪流過,客籍人稱溪為「江」,遂名此地為「井江」。
因村莊依山向江建造,這村子也就叫作「井江山村」。
後因客籍人口音「江」與「崗」諧音,又把這個村子稱為「井崗山村」。
爾後又有黃氏遷居此地,居住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頭上,而是建在山腳下,就把「井崗山村」的「崗」字去掉了「山」字,稱作「井岡山村」。
於是便有了「井岡山」這個地名,五指峰也就被稱為「井岡山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