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枯岸邊草
❶ 描寫荷花凋謝,荷葉枯萎的詩句
1《折荷有贈》唐代:李白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翻譯】撥弄那荷葉上為水珠,滾動著卻總不成圓。
2《贈劉景文》宋代:蘇軾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翻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
3《贈荷花》唐代:李商隱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翻譯】荷花與荷葉長期互相交映,當荷葉掉落,荷花凋謝之時,是多麼令人惋惜啊。
4《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唐代:李商隱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翻譯】秋空上陰雲連日不散,霜飛的時節也來遲了。留得滿地枯殘的荷葉,好聽深夜蕭瑟的雨聲。
5《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宋代:蘇軾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翻譯】彎彎的水渠中,魚兒跳出水面,圓圓的荷葉上,露珠隨風落下,但夜深人靜,這樣好的美景卻無人看見。
6《詠菊》唐代: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翻譯】一夜過後,初降的寒霜輕輕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斷,荷葉傾倒。
7《浣溪沙·詠橘》宋代:蘇軾
菊暗荷枯一夜霜。
【翻譯】一夜秋霜過後,菊花凋謝荷葉枯萎。
8《古風·其五十九》唐代:李白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清秋季節,一朵朵芙蓉從綠水中裊裊舉起,茂密的圓葉籠罩著縷縷青煙。
9《甘草子·秋暮》宋代:柳永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鴛鴦浦。?
【翻譯】秋天的一個傍晚,大雨瓢潑.亂打著池塘衰敗的荷花,顆顆雨珠如珍珠般晶瑩。雨過風停,明月升空.鴛鴦浦空寂冷徹。
10《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宋代:柳永
敗荷零落,衰楊掩映,岸邊兩兩三三,浣沙游女。
【翻譯】殘敗的荷花零零落落,池邊掩映一排排光禿的楊柳。岸邊三三兩兩的,是一群浣紗的少女,她們躲避著行人,害羞地含笑相語。
❷ 關於 梅花 蘭花 竹 蓮花 菊花 桂花 草 風 雨 雷 霧 春 夏 秋 冬 的詩.
王 勃《春蘭》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直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回。
李 白《孤蘭》
孤蘭生幽答園,眾草共蕪沒。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贈友人 三首其一》
蘭生不當戶,別是閑庭草。夙被霜露欺,紅榮已先老。謬接瑤華枝,結根君王池。顧無馨香美,叨沐清風吹。餘芳若可佩,卒歲長相隨。
《於五松山贈南陵贊府》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蘭秋香風遠,松寒不改容......
白居易《問友》
種蘭不種艾,蘭生艾亦生。
根亥相交長,莖葉相附榮。
香莖與臭葉,日夜俱長大。
鋤艾恐傷蘭,溉蘭恐滋艾。
蘭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決,問君合何如。
《飲酒》晉
❸ 詠荷的詩句
我的世界就應該是有很多種,應該是直接經濟損失,應該能更好聽。材料二學生跟小李變化還是非常不錯的
❹ 形容秋天河流和山的句子
1:夏天,小河已經開滿了大大小小優雅而美麗的荷花。荷花的花瓣白里透紅,像擦了胭脂的姑娘。順著荷花向下看,一眼就望見了碧綠的大荷葉。哪一個個荷葉「懶洋洋」的躺在清澈見底的河流上,顯得格外美麗。這就是夏天的小河,美麗的小河。
2:電視屏上的小河上飄浮著魚兒的屍體小河上幾乎都是又臭又臟的垃圾,岸邊的小草也幾乎枯黃了。
3:秋來到小河邊,涼涼的小河水帶頭魚兒的興奮,旋轉的波濤。一條條肥碩、活潑的魚、嬉戲相樂,濺起一圈圈圓圓的聯想;有時,一看見人影,就閃般地逃開了;有時,它們也想和人戲耍似的,來去倏忽。秋,迎住了正要下水的鴨,替它拍下尾上晶瑩的露珠。
4:秋天,小河靜的像一面鏡子,平穩而光滑;綠得像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當陽光照在河面上是波光粼粼,不禁讓我想起了一首詩「水光斂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真是太美了。這就是秋天的小河,安靜的小河。
秋天,小河裡的魚蝦肥了,孩子們總是到河裡築壩捉魚。每次回來,孩子們的籃子里都裝滿了魚,他們拍著手,唱著歌,別提有多高興了。遠處,金黃的稻穀似乎都被這喜悅的聲音所陶醉,對著小河頻頻點頭。
5:那是條平常而又美麗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靜靜地流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點點星光,她日夜流淌,漸漸消失在山的轉彎處。站在高處看,它就像一條漂亮的綢帶飄繞在山間。
6:冬天,很多小動物都冬眠了,但小河依然沒有睡。小河的上面蓋了一層冰,人魚兒不再忍受冬天的寒冷。
7:春天悄悄的來到人間,沉睡了一個冬天的小河從夢中蘇醒過來,淙淙地流向遠方。河岸上,竹寶寶從地下鑽出來了,小草也睡醒了從春姑娘那借來了嫩錄的衣裳給自己換上,花兒綻開了笑臉來迎接春天,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河面上像一幅長長的畫卷。裝點著小河,小河彷彿戴上了這些樸素的「花環」。在蔚藍的天空上時而飛來了幾只小燕子,它嘰嘰喳喳地唱著動聽的歌兒放佛在贊嘆小河。
❺ 荷花不知雨露貴,枯草求雨兩行淚什麼意思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❻ 何中的《荷花》的全文解釋是
譯文:
曲折的池塘中生長著荷花,和岸邊翠竹相映成趣那麼美麗。綠葉和紅花相依相偎簇擁在一起,象天上的彩雲朝霞一樣燦爛。從來不需要藉助東風的力量,象楊花一樣飛舞,最終成為改變風的力量,把風也熏有花香的花中。
元代何中《荷花》原文:
曲沼芙蓉映竹嘉,綠紅相倚擁雲霞。
生來不得東風力,終作薰風第一花。
(6)荷花枯岸邊草擴展閱讀
荷花多次出現在中國的詩歌里,是我國詩歌中重要的意象。所謂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荷花寄託著詩人的情感,甚至是詩人自己的化身。古往今來,荷花與無數的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中國的文學長河裡,荷花歷來被文人所喜愛。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寫到荷花的詩句更是俯仰皆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文學的自覺時代,寫到荷花的詩漸增,大約有250首。其中直接吟詠荷花的詩大約有三十多首。到了唐代,詠荷詩大約有兩千首,約佔全唐詩的二十分之一。
從《詩經》開始,荷花就出現在文學的視野里。《詩經》里有「彼澤之陂,有蒲有荷。有美一人,傷如之何?」等描寫荷花的詩句。(先秦佚名《澤陂》,是說那個池塘堤岸旁,既長蒲草又長荷。有個健美的青年,使我思念沒奈何。)
荷花更是《楚辭》中常見的「香花」。先秦時期,《詩經》、《楚辭》奠定了荷花與女子、文人之間的類比關系。
漢魏六朝之際,詩詞中出現的荷花意象有一個演進、發展的過程,荷花逐漸被文人賦予了自身的情感,女性意味強烈,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
唐代詩詞中,既有對荷花意象的秉承,又有對荷花意象的開拓。荷花在女性意味及人格象徵方面擴大了表現范圍,荷花豐富的人格象徵意義開始生成。
荷花在不同的時代不同心理的文人筆下有著不同的代表寓意。在中國詩歌史上,荷花意象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荷花意象喚起了詩人們對人生自審的各種感受。
❼ 荷花開時春怨夏 荷葉枯時夏恨秋 花好岸邊麗人行 殘花凄雨空茫茫 求教一首對應的反諷詩句。
荷開一夏滿堂春,秋來花落夏亦欣。
花開花落本定數,愛花不如更愛根。
❽ 冬天荷花枯萎怎麼描述
眼前彷彿浮現滿池的荷葉有的像一把撐開的大雨傘一把把扇子在風中搖曳還有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鋪在水面上上面還托著晶瑩透亮的水珠在葉片上滾來滾去
原本美麗的荷花,碧綠的葉,都在無私地奉獻出自己的美麗後,枯萎了。
❾ 暮江吟中荷花是什麼顏色
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
快要落山的夕陽,霞光柔和的鋪在江水上,江水一半碧綠,一半艷紅。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顆顆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詩人抓住了傍晚夕陽斜射下的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不同的顏色,表現出江面微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絢爛景象。
這句詩的意思是:傍晚時分,快要落山的夕陽,柔和地鋪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鮮紅色的,而綠波卻又在紅色上面滾動。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詩人在這里把天上地上的兩種景象壓縮在詩里,通過對「露」和「月」的視覺形象的描寫,創造出秋夜一派和諧寧靜的意境。
這句詩的意思是:九月初三這個夜晚多麼可愛啊,岸邊草莖樹葉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樣,而升起的一彎新月像一張精巧的彎弓。
❿ 形容荷花枯萎的詞
秋陰不散霜飛晚,抄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 —— 李白《妾薄命》
蓮子已成荷葉老。 —— 李清照《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
菊暗荷枯一夜霜。 —— 蘇軾《浣溪沙·詠橘》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 柳永《甘草子·秋暮》
敗荷零落,衰楊掩映。 —— 柳永《夜半樂·凍雲黯淡天氣》
別浦,慣驚移莫定,應怯敗荷疏雨。 —— 朱彝尊《長亭怨慢·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