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蒜的蘭花
Ⅰ 一種有大蒜氣味的,葉子像蘭花的植物是什麼
一種有大蒜氣味的復,葉子像制蘭花的植物是什麼
沿階草,
拉丁文名:(Ophiopogon bodinieri.)百合科、沿階草屬草本。
長勢強健,耐陰性強,植株低矮,根系發達,覆蓋效果較快,是一種良好的地被植物,可成片栽於風景區的陰濕空地和水邊湖畔做地被植物。葉色終年常綠,花亭直挺,花色淡雅,清香宜人,是良好的盆栽觀葉植物。生於海拔600-3400米的山坡、山谷潮濕處、溝邊、灌木叢下或林下。沿階草全株入葯,味甘,可治療傷津心煩、食慾不振、咯血等症
Ⅱ 請問下面圖片中的是什麼花啊像蘭花又有石蒜。。
這應該叫石蒜蘭,屬蘭屬植物,感覺挺漂亮的
Ⅲ 根部像大蒜,這是什麼品種蘭花
從你的圖片上看,這種花叫朱頂紅。朱頂紅是我們種植比較普遍的觀賞植物回品種,可種植於庭院也答可以種植於室內。朱頂紅又名孤挺花、百支蓮、喇叭花、柱頂紅、華胄蘭、孤挺花、對頭蓮等。
朱頂紅是石蒜科、孤挺花屬多年生具鱗莖的草本植物。鱗莖肥大近球形,花徑長6~7.5cm,外皮黃褐色或淡綠色,因花色而異。葉兩側對生,寬頻形,先端稍尖,6~8枚,花後伸長。總花梗中空,高出葉片,被有白粉,著花1~4朵;花形似喇叭。
花期由冬末至春天,有時可延至初夏。
Ⅳ 哪種蘭花的根像蒜頭
麥冬。
麥冬葉寬細型,革質,葉邊邊緣為金黃色,邊緣內側為銀白色版與翠綠色相間的豎向條紋權;花紅紫色,四至五朵簇生於苞腑,排列成細長的總狀花序,長達8-16厘米,通常高出葉叢。花期夏秋季節。
其四季長綠,即可觀葉也可觀花,是現代景觀園林中優良的林緣,草坪,水景,假山,台地修飾類彩葉地被植物。
(4)像蒜的蘭花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麥冬草在生長期的需水量非常大,在麥冬草的生長期加大澆水量有助於麥冬草塊莖的膨脹。
2、麥冬草還需要充足的光照,塊莖膨大期光照是非常重要的,這一時期一定要給予充足的陽光。
3麥冬草對土壤還有特殊的要求,麥冬草要種植在排水良好、肥力充足的砂質土壤中,土壤要保持在微鹼性的酸鹼度中,土壤的粘度也不能過高,這樣才有助於麥冬塊莖的生長。
Ⅳ 根子像蒜的蘭花是什麼蘭花
根子像蒜的蘭花是水仙。
水仙:又名中國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個變種。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水仙的葉由鱗莖頂端綠白色筒狀鞘中抽出花莖(俗稱箭)再由葉片中抽出。一般每個鱗莖可抽花莖1-2枝,多者可達8-11枝,傘狀花序。花瓣多為6片,花瓣末處呈鵝黃色。花蕊外面有一個如碗一般的保護罩。鱗莖卵狀至廣卵狀球形,外被棕褐色皮膜。葉狹長帶狀,蒴果室背開裂。花期春季。
Ⅵ 長的像蘭花根部延伸長出像蒜頭
此為麥冬,山麥冬。可以入葯,本草內有記錄的,請及時採納支持……
Ⅶ 莖部像蒜,葉子狹長的蘭花叫什麼
在河南一般叫石蘭花,叫法很多,一般是三萼一舌,淡藍色多些;適宜種植,花姿優美,顏色頗多,但不屬於名貴蘭花。
Ⅷ 根部像大蒜的是什麼蘭花
虎眼萬年青,為百合科、虎眼萬年青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該種每生長一枚葉片,鱗莖包皮回上就會長出幾個小答子球,形似虎眼,故而得名虎眼萬年青。又因其球狀鱗莖似葫蘆樣,所以又俗稱為葫蘆蘭。花期7-8月,室內栽培冬季也可開花。原產於南非,現世界各國多有栽培。花語:「友誼常存,青春永駐」。

Ⅸ 花根像蒜頭是什麼蘭花
同意二樓的,可能是石蒜科的植物,很多人都把石蒜科的植物誤當蘭,你看看 朱頂紅(對蘭) 水鬼蕉(蜘蛛蘭) 蔥蘭 韭蓮 還有很多的,不知道列出來的里邊有沒有你問的。
Ⅹ 這是什麼品種 像蘭花 根部有蒜頭
麥冬(學名: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莖很短,葉基生成叢,禾葉狀,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種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麥冬原產中國,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中國南方等地均有栽培。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陰濕處、林下或溪旁。麥冬的小塊根是中葯,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
栽培技術
整地栽種
栽前須深翻土壤,結合整地每畝施入腐熟肥或廄肥1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栽種前再淺耕1次,整平耙細,做寬1.3米的平畦,畦溝寬40厘米,四周開好排水溝。
結合收獲麥冬隨收隨種。選晴天傍晚或陰天栽種,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20厘米橫向開溝,深5厘米左右,按株距8-10厘米栽苗3株。不能栽得過深或過淺。過深,難於發苗,且易產生高腳苗,產量低;過淺,根露在外面,易曬死或倒伏,影響成活率。將種苗垂直緊靠溝壁栽下,使根部垂直,不得彎曲,否則靠溝壁處不易發根。栽後覆土、壓緊,使根部與土壤密接,再用雙腳夾苗踩實,使苗株直立穩固。栽後立即澆1次定根水,以利早發新根。
田間管理
麥冬栽後約15天返青,發現死苗及時拔除,選陰天或傍晚補種。栽後15天須鬆土除草1次,以後選晴天每隔1個月或半個月除草1次,促進幼苗早分櫱,多發根。10月以後,宜淺鬆土,勿傷須根。麥冬植株矮小,應做到田間無雜草,避免草荒。
麥冬喜肥,合理追肥(翠姆)氮、磷、鉀是麥冬增產的關鍵。一般每年追肥3次,第1次在7月,每畝施入人畜糞水2500公斤、腐熟餅肥50公斤;第2次在8月上旬,每畝追施入畜糞水3000公斤、腐熟餅肥80公斤、灶灰150公斤;第3次在11月上旬,每畝追施入畜糞水3000公斤、餅肥5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以促進塊根生長肥大。
麥冬生長期需水量較大,立夏後氣溫上升,蒸發量增大,應及時灌水。冬春若遇乾旱天氣,立春前灌水1-2次,以促進塊根生長發育。
麥冬喜陰濕環境,種植時可實行間作。夏、秋季以間作玉米為好,可減少強烈目光的直射,有利於麥冬生長;冬春季有些地方間作大蒜,但此時正值麥冬地下莖膨大發育期,一般不間作為好
麥冬採收
麥冬於栽後第2年或第3年的4月上中旬收獲。選晴天先用犁翻耕土壤25厘米,使麥冬翻出,抖去泥土,切下塊根和須根,分別放籮筐內,置流水中用腳踩搓淘凈泥沙。將洗凈的麥冬攤放在曬席或曬場上暴曬,干後再用手輕輕揉搓,再出曬,如此反復幾次,直至搓掉須根,用篩子篩去雜質即成。若遇陰雨天,可用40℃-50℃文火烘10-20小時,取出放幾天,再烘至全乾,篩去雜質即成商品。一般可畝產干麥冬150公斤左右,高產時達250公斤。麥冬以粒大而長、形似棱狀、肉實色黃白者為佳。
病蟲防治
麥冬主要病害是黑斑病,雨季發病嚴重。防治方法:選用健壯無病植株做種株,栽前用1:1:100波爾多液浸5分鍾;雨季及時排除積水,降低田間濕度;發病初期,在清晨露水未乾時每畝撒草木灰100公斤;發病期間,噴灑1:1:100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每10天1次,連續3-4次。
麥冬主要蟲害是根結線蟲。防治方法:實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前作或間作物不選甘薯、豆角、土豆等根性蔬菜;結合整地每畝施20%甲基異硫磷乳劑或5%顆粒劑250-300克,做成毒土撒於畦溝內,翻入土中,可防治線蟲。蠐螬在8-9月發生,用90%敵百蟲200倍液噴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