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六圩荷花

六圩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1-28 21:00:00

A. 請告訴我革命烈士的故事~~~!!!10分à~~~

烈士故事
劉傳文烈士,原名劉堅,羅浮徐東鄉笠石人。他為人勇敢剛直,性情急躁,有抱不平思想。他父親劉觀英,母張氏,有兩姐一弟一妹,全家七口,生活貧苦,難以度日。
他在小學讀至十三歲時,因家貧輟學,爾後,跟他叔父劉鏡淵(國民黨軍劉志陸部下當副官)在部隊當勤務員,經過三年的部隊生活,看出國民黨政治腐敗,軍心渙散,感到長此下去,沒什麼前途,便離開部隊,回家耕田,農閑磨豆付,做付竹出賣。以後,又在徐田村謝自瑤手下當民團,因謝在徐田村設卡抽稅,苛捐繁重,傳文對重稅甚感不滿,對客商則深表同情,因而把未經抽稅的客商給予放行。後被謝自瑤發覺,即把他開除,於是他私帶駁殼一支,憤然離去。當時,革命烈火已燃燒到大信,而且已成立了大信蘇維埃政府。傳文與共村的劉王妹、劉德盛三人投身革命,到大信蘇區跟從劉光夏、劉靄環等參加革命工作。傳文參加革命隊伍後,英勇善戰,積極工作,經常在大信案山上、石門、上下畲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後提升為駁殼隊排長。
1927年間,由於謝自瑤在徐田村設卡抽稅,勒索群眾,早已使傳文不滿,他看在眼裡,恨在心裡,義憤填膺,心抱不平。因此,有一天指曉,他親自持槍到謝自瑤家,當場打死謝自瑤、謝泉芳、謝泉深三人。以後,他又到羅崗霞嵐把練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參」,解決當時革命活動經濟困難的問題。
1928年,他帶領紅軍、赤衛隊攻打岩前地主賴乾古的新屋和羅浮義興當。是年冬,又攻打嶺峰丹竹樓的民團,繳獲槍彈後,又率領赤衛隊攻打羅浮橋雲當。他曾經帶領紅軍攻打羅浮有三四次之多。他經常對戰士說:「打仗不要怕,俗話說:耕田吾怕屎,當兵吾怕死,我們為窮人翻身鬧革命,就不怕殺頭,萬一為革命而犧牲,也是光榮的。」因此,他屢建戰功,提升為連長。出征時,他經常騎馬或騾子,身先士卒,有個醫生王森雄也騎騾子跟隨同行。
自從傳文同志參加革命後,興寧的反動頭目,對他又怕又恨,如陳堯古兩次帶領軍隊到笠石村,揚言放火燒屋,抓走他的鄰居,結果人將傳文老屋內的賞田三斗種賣掉,贖回被捉去的八人。傳文全家早已逃走,而家物等件全部搞光,僅存兩間爛屋而已。
1929年9月26日,大信蘇區紅軍由營長張國標率領,聯合赤衛隊共約三千多人,分左中右三路攻打羅崗。劉傳文連長帶領赤衛隊從左翼鐮子寨進發,但當時陳堯古的部隊聯合由羅崗頑畲上的敵人,已趕到鐮子寨,阻擊我左中兩翼部隊前進,由於敵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僅有粉槍、土炮等,結果在無法取得勝利時,我軍下令撤退。當進,劉傳文同志為了掩護赤衛隊後撤,阻止敵軍追擊,他使用兩支駁殼槍靠在大松樹下與敵人激戰,結果,在敵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卻壯烈犧牲了,那時他年僅22歲。

多年過去了,家鄉人民對烈士曾玉良仍難以忘懷,紛紛以各種方式緬懷這位揚州籍工運先驅。清明節前後,記者有幸與他從上海、寶雞等地趕回老家的後人們有了一次面對面的接觸。

剛退休不久的曾美雲是曾玉良義子曾春和的大女兒。曾美雲回憶說,「二七」大罷工中犧牲的勇士比較多,當地百姓對烈士後代特別是對她家顯得非常關心。生母去世後,做火車司機的父親曾春和經常出差,鄰居就主動把她和弟弟接回去住。

這次曾春和的4個子女都回來了,他們都說已過世的父親是個不多見的犟老頭,一生死活不讓他們沾爺爺曾玉良的光。1957年,曾春和離開武漢到陝西寶雞機務段工作不久,湖北省總工會、鄭州鐵路局等領導曾前往慰問,當時林祥謙的兩個孫子都被照顧安排至江岸機器廠工作,考慮到曾春和有3個子女未就業,組織上也希望幫助解決曾家的實際困難。誰知曾春和就是隻字不提,反而對前來看望的人說他家沒有困難。大女兒曾美雲下班回來聽說後,勸父親不要死腦筋。誰知剛開口,曾春和就把眼睛一瞪:家裡的事,輪不到小孩子管,並騙她說慰問的人已離開了寶雞,其實當時那些人還在招待所里等曾春和回心轉意。

1983年,曾玉良犧牲60周年。全國總工會、鐵道部工會等都派員到曾春和家慰問,看到他家好幾口人仍擠住在一個不足20平方米、快要拆遷的舊房子里,立即指示寶雞機務段工會盡快改善烈士後代的住房條件。聽說單位要分房了,曾春和悄悄地把未成婚的小兒子及小女兒的戶口遷到各自單位的集體戶口中,戶口簿上只留自己和老伴(後娶)的名字,最終分到一個34平方米的小房子。當時,不少鄰居都說曾春和是個傻子,可曾春和卻不以為然。

曾春和對子女要求很嚴格,從來不許他們以烈士後代自居。對此,小女兒曾美芳感受最深。當年知青下放,17歲的曾美芳剛好從寶雞鐵路中學高中畢業,按照烈士後代可以申請不去的規定,她完全可以留在寶雞。學校老師得知曾家身世後,曾主動找到曾春和,說曾美芳符合照顧條件。但曾春和卻執意讓女兒去,說爺爺曾玉良連犧牲都不怕,咱不能丟祖宗的臉。他親自將小女兒送到條件艱苦的崎山縣,並鼓勵女兒在農村好好表現,爭取第一批進城。1993年,70多歲的曾春和向機務段退管辦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表示晚年要像父親曾玉良那樣為黨和人民作貢獻,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余熱。可惜,時間不長他就因腦溢血癱瘓在床,於1997年離開人世。

受父親的影響,曾春和的幾個子女都活得很堅強。大女兒曾美雲從寶雞紡校畢業後,分配至陝棉十二廠,靠自己的努力,成了全廠知名的業務尖子,退休前為該廠勞資科負責人;大兒子曾國明為人忠厚,是一家物業公司的瓦匠,幾年前夫妻雙下崗,至今和兩個未成婚的兒子擠住在父親留下的34平方米的公房裡。他們從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默默地克服著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小兒子曾國躍患有小兒麻痹症,走路不靈便,幾十年來,一直在寶雞機務段維修工崗位上任勞任怨。小女兒曾美芳如今已48歲,是寶雞供電局的一線職工,丈夫下崗,家裡開支全靠她一個人的收入,她的兒子患有先天性癲癇病,每月葯費就需幾百元,她的婆婆患有糖尿病,也需要人服侍。別人都替她擔心,可她一點也不悲觀。她說,再苦也沒有爺爺曾玉良那個年代的日子苦,單位經常進行上崗之類的考試,她從來沒有落後過。記者方秋雨【相關鏈接】

●曾玉良,1886年出生於槐泗鎮龍尾曾庄,犧牲時年僅37歲。遺體由武漢地下黨組織秘密水運至揚州六圩碼頭,抬至槐泗安葬,墓園於1992年在槐泗鎮荷花村建成。

●曾玉良烈士的英名和他的斗爭事跡,和林樣謙、施洋等著名工運領袖一樣,在京漢鐵路全線家喻戶曉,有口皆碑。早在1923年,他的事跡就被寫進《京漢鐵路工人流血記》。《二七工仇》、《二七罷工斗爭史話》等。在全國各地所建造的「二七」紀念館、堂、塔以及陵園中,都有曾玉良烈士的遺像、塑像、遺物、油畫及史料的珍藏與展出,並且總是排在林祥謙、施洋之後,列第三位。

B. 革命先烈的故事100字左右

1、孟起安

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9歲進私塾讀書。1939年冬結婚後,在蔣垛處館教書。1940年10月,參加減租減息斗爭,成為蔣垛農抗領導人之一,後任五抗會主任。

194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蔣垛區委組織幹事、組織科長。1942年春,以塾師身份到江村發動抗日救亡工作,培養了一批青年幹部,建立了江村鄉黨支部。

1943年夏,任姜南區區委書記,組織「二五」減租,開展懲奸運動。1945年8月,調任蔣垛區委書記,組織發動了對地主的清算斗爭。1946年秋主力北撤,領導群眾開展游擊斗爭。由於關節炎發作,行動不便,組織上讓他暫時離職休養。1947年2月,在邱西鄉西後港,不幸被捕。

關押期間,敵人軟硬兼施,透過其親友誘他自首,他寧死不屈,堅持獄中斗爭。2月21日,在姜堰東場上,他被綁在電線桿上,敵人用鐵絲穿過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敵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廣場(現姜堰中學內),一個地主舉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幾個傢伙一齊撲過去用刀亂戳,他昂首高呼:「共產黨萬歲!」

2、董存瑞

董存瑞,1929年出生於河北省懷來縣。13歲曾機智地掩護過被日軍追捕的中共區委書記,1943年當兒童團長。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6年當班長。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多次立功受獎,在訓練中,成為全團的投彈能手和爆破能手。

在熱河隆化的戰斗中,他帶領爆破組連續炸毀國民黨軍4座炮樓、5座碉堡,連隊在向隆化中學發起沖擊時,被橋形暗堡火力所阻,董存瑞挺身沖到橋下,但無處安放炸葯。這時總攻時間已到。他毅然托起炸葯包,將其頂住橋身,拉燃民火索,炸毀暗堡,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

3、劉伯承

受黨的委託,為配合北伐戰爭,他與楊闡公一齊組織了滬州、順義起義。叛變革命,國共合作破裂之後,劉伯承從四川東下,奉黨的指示,到南昌一齊組織了南昌起義。

起義失敗之後,劉伯承等人潛往香港,1927年冬轉到上海。在上海躲避期間,正遭通緝的劉伯承被染上惡習的兒子告發,幾遭逮捕。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劉伯承到蘇聯學習,躲過了追捕。

4、徐向前

徐向前率部歷盡千辛萬苦,行程三千餘里,戰斗數百次。到1933年初,在川陝邊界找到了立足之地。徐向前在那裡抓了三個月的大練兵,然後,發動了儀隴南部戰役、營渠戰役和宣達戰役,殲敵二萬,繳槍一萬二千件,還繳獲了敵人的兵工廠,造市廠,被服廠等全套設備。

他利用這些繳獲的武器,投入到反對發動的六路圍攻之中,蔣軍出動二十多萬兵力,而徐部僅有近8萬人。經過十個月的戰斗,殲敵八萬多,僅最後二個月,就繳獲槍二萬多支,火炮一百多門。這是紅軍時期繳獲武器最多的戰役之一。

5、邱少雲

1952年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

邱少雲身後就是一條水溝,只要他後退幾步,就勢一翻,就可在泥水裡將火苗撲滅。但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下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堅持30多分鍾,直至壯烈犧牲。

C. 請問從施橋鎮六圩到揚州汽車站怎麼坐車啊,趕最早一班車要提前多久出發,揚州到新沂要多久到達謝謝啦!

您好,揚州百問 知道團隊為您解答!
你可以在施橋鎮六圩鄉那邊直接坐公交216路,到汽車西站,揚州發新沂的車首發站就在揚州汽車西站,全程4個小時左右,公交路線如下:
216路
城北客運總站首末站時間06:00-18:15
揚州港首末站時間06:00-18:15
城北客運總站-金正傳媒公司-小官橋-五亭龍東門-新能源.花樣年華-江陽商貿城-江平東路-西湖鎮-鑒真路-蜀岡西峰-二十四橋-東方百合園-念四新村-梅庄新村-人民大廈(中醫院)-西門-石塔寺-仙鶴寺-蘇北醫院-荷花池公園-冶金廠-工人新村-亞星客車廠-工具三廠(邗江公路站)-吳巷(市救助站)-步家-連運小區-橫溝橋-親親冷凍市場-吳樓-油庫[廣陵]-耿管營-鞋廠-施橋船閘-施橋中學-明亮浴室-施橋鎮-運河大橋-印刷廠-機械廠-六圩鄉-大馬橋-潤揚公司-新揚村-南洋物流-寶威鋼板-揚州糧庫-揚州港(48站)
------------------------------------
六圩鄉
乘 216路(20站)
到 冶金廠乘208路(6站) /102路(6站) /101路(6站) /201路(6站) /8路[臨時調整](6站)
到 汽車西站(南)
步行到汽車西站

D. 一個革命故事,五十字左右

●曾玉良,1886年出生於槐泗鎮龍尾曾庄,犧牲時年僅37歲。遺體由武漢地下黨組織秘密水運至揚州六圩碼頭,抬至槐泗安葬,墓園於1992年在槐泗鎮荷花村建成。

●曾玉良烈士的英名和他的斗爭事跡,和林樣謙、施洋等著名工運領袖一樣,在京漢鐵路全線家喻戶曉,有口皆碑。早在1923年,他的事跡就被寫進《京漢鐵路工人流血記》。《二七工仇》、《二七罷工斗爭史話》等。在全國各地所建造的「二七」紀念館、堂、塔以及陵園中,都有曾玉良烈士的遺像、塑像、遺物、油畫及史料的珍藏與展出,並且總是排在林祥謙、施洋之後,列第三位。

熱點內容
百合頤景園在哪上小學 發布:2025-10-04 18:37:13 瀏覽:140
插花粘土課 發布:2025-10-04 18:36:38 瀏覽:676
蘭花和蘭花草 發布:2025-10-04 18:15:31 瀏覽:386
比櫻花憂傷 發布:2025-10-04 17:46:16 瀏覽:208
鐵藝護欄花 發布:2025-10-04 17:11:50 瀏覽:171
扇子水墨梅花 發布:2025-10-04 16:36:13 瀏覽:247
櫻花開疫情結束 發布:2025-10-04 16:35:24 瀏覽:413
盆栽木本花卉圖片大全 發布:2025-10-04 16:34:50 瀏覽:273
東京白櫻花 發布:2025-10-04 16:26:05 瀏覽:779
蘭花葉質v 發布:2025-10-04 16:20:06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