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金庄荷花酒
❶ 荷花酒53度多少錢一瓶
摘要 您好,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兒哦~
❷ 古代的酒有什麼品種
屠蘇、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葉青、金莖露、太禧白、猴兒釀……
漢武帝宮中有九丹金液、紫紅華英、太清紅雲之漿,漿屬於淡酒。蘭生酒是漢宮中的名酒。百末旨酒是采百草花末雜於酒中,旨,美也。馬酒即是馬乳,馬乳也有酒的味道,多飲也會醉。漢時西域大宛國用葡萄造的酒,被帶人中原,深受帝王們的喜愛,視為珍品。漢武帝就以葡萄酒迎接西王母的降臨。魏文帝曹丕曾對群臣說:「葡萄釀以為酒,過之流涎咽唾,況親飲之?」葡萄酒較之中原的米酒,味道甘甜還容易使人醉,所以曹丕又說:「葡萄釀以為酒,甘於曲米,善醉。」
南北朝時,有蒲桃酒、千里酒、桑落酒、縹醪酒、河東酒、菊花酒。其中桑落酒和菊花酒是用桑葉和菊花加進酒漿中釀制的,或說桑落酒是桑葉落時取井水釀制的。縹醪酒則是精釀酒。唐人喜歡用「春」字為酒取名,當時有富水春、若下春、土窟春、石凍春、松醪春、竹葉春、梨花春、羅浮春、瓮頭春、曲米春、拋青春。紹興造的酒,名蓬萊春酒。
魏徵征有造酒的手藝,他所造的酒以濾淥、翠濤兩種最為珍奇,將上述酒置於罐中貯藏,十年不會腐壞。唐太宗非常欣賞魏徵的酒,題了一首詩賜給魏徵:「蠕淥勝蘭生,翠濤過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玉薤是隋煬帝時宮中的名酒。唐太宗的詩作得不甚有韻味,但說明了唐人的造酒技術有·了很大提高。以往的米酒,酒精含量不高,一般是現釀現飲,不易長久貯存,魏徵造的酒顯然是酒精含量高,容易醉人且能貯存長久。葡萄(亦寫做蒲桃)酒也較中原的米酒貯存時間長,有較高的酒精含量和甜度。西域人造葡萄酒始終是拿手的。五代時,於闐能用葡萄造出紫酒、青酒,其味尤美,大概就是紅、白葡萄酒。
光祿寺下設良醒署,隋唐至明清一貫。良醒署負責釀造和供應祭祀用的酒以及進貢宮廷飲宴用的酒。進貢宮廷的有酴蘸、桑落等酒。
唐憲宗時,李化釀制了一種酒,名叫換骨醪,不知用何法,憲宗將此酒視為上品。當晉國公平淮西之亂後回京時,憲宗將貯於金瓶上蓋黃粑的換骨醪二斗,賜給晉國公。唐憲宗對仙術很是好奇,同時也喜歡奇異的酒,其宮中有烏弋山離國進獻的龍膏酒,酒黑如純漆,飲之令人神爽。
南唐時又有龍腦漿,為高級補晶,南唐元宗,李瓊試圖用酒調制龍腦漿,然後飲用,這時異人耿先生說:「未為佳也。」於是他用更高明的辦法,製成了香氣馥烈的龍腦酒。
北宋宮中有珍奇名酒鹿胎酒,皇帝在內廷飲宴時常飲此酒,某次宰相韓琦承恩到御榻前,接受了仁宗為他酌的一大杯鹿胎酒
南宋宮中名酒有薔薇露,皇帝常將另一種酒——流香酒賜給大臣。
元代皇帝在宴席上常飲瓊華汁、玉團春等酒「沉沉宮宴醉流霞」,流霞也是一種名酒。宮中還有枸杞酒,即用枸杞泡在酒中,枸杞酒被視為補酒。元仁宗曾將此酒賜給大臣察罕,說:「以益卿壽」。
明代宮中用酒不再由光祿寺提供,而是由宦官機構御酒房釀造。御酒房所造的酒有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葉青、金莖露、太禧白。崇禎帝喜飲金莖露、太禧白,稱這兩種酒為長春露、長春白。魏忠賢把持內廷時,常在宮外造酒,然後通過御茶房進獻於皇帝,酒的名目很多,有金盤露、荷花蕊、佛手湯,君子湯、瓊酥、天乳等。宮詞中說:「但看御酒供來旨,錄得嘉名百十餘。
清代中國的造酒業有了長足的發展,至今許多聲名遐邇的名酒均創於清代。但是清官中卻有康熙皇帝的酒戒,康熙的御制詩刻於元朝遺留下來的黑玉酒瓮上。所以皇帝的膳桌上按規定不許擺放酒具。康熙律己甚嚴,能夠做到終生放棄飲酒之樂,但他的子孫對於飲酒的戒令並未認真執行,不過終清一代確實不曾有嗜酒的皇帝。
乾隆在位時,大臣張照曾獻松苓酒方,乾隆命人按此方制酒,在山中覓古松,深挖至樹根,將酒瓮開蓋,埋在樹根之下,使松根中的液體漸漸被酒吸人。一年以後挖出,酒色如琥珀,松苓酒便製成。乾隆皇帝經常有節制地飲用此酒。清人說,乾隆壽躋九旬,康莊日健,有松苓酒的作用。
光祿寺下屬的良醒署為正式的釀酒部門,每年春秋兩季取京西玉泉水釀酒。用糯米加豆、麥曲、花椒、酵母、箬竹葉、芝麻製成的玉泉旨酒,是皇帝日常的御用酒。乾隆皇帝每晚飲二兩玉泉酒。嘉慶皇帝的酒量比其父要大,每天飲六七兩酒為常事,遇節慶或興致高時,可飲十四五兩。較之歷代豪飲的皇帝,嘉慶不能算為嗜酒。
古代風俗於正月初一飲屠蘇酒,以驅除瘟疫。端午則飲雄黃酒,以驅除蛇蟲等毒物。清官例於節前造上述酒。清宮屠蘇酒,是將大黃、桔梗、白術、肉桂、烏頭、菝葜研為細末,裹於布中密縫好,在臘月三十日中午懸人井內,距水面三尺,正月初一日子夜取出。將上述物品與木瓜酒、水糖面按劑量一同煎熬,經四五開,製成屠蘇酒。雄黃酒則是將雄黃調入玉泉酒或太平春酒中製成。
菊花白酒、蓮花白酒是清末宮中兩大名酒,由於受到慈禧太後的喜愛而身價倍增。蓮花白酒用昆明湖產的蓮花配酒釀成,菊花白酒用滋補葯材人酒中浸泡釀成。
一 黃酒類名酒
黃酒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歷史上,黃酒名品數不勝數。由於蒸餾白酒的發展,黃酒產地逐漸縮小到江南一帶,產量也大大低於白酒。但是,釀酒技術精華非但沒有被遺棄,在新的歷史時期反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黃酒魅力依舊,黃酒中的名品仍然家喻戶曉,黃酒中的姣姣者仍然像一顆顆璀燦的東方明珠,閃閃發光。
1 紹興加飯酒
紹興黃酒可謂是我國黃酒的姣姣者。紹興酒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在歷代文獻中均有記載。宋代以來,江南黃酒的發展進入了全盛時期,尤其是南宋政權建都於杭州,紹興與杭州相距相近,紹興酒有較在的發展,當時的紹酒名酒中,首推"蓬萊春"為珍品。南宋詩人陸游的詩句中,不少都流露出對家鄉黃酒的贊美之情。清代是紹興酒的全盛時期。釀酒規模在全國堪稱第一。紹酒行銷全國,甚至還出口到國外。紹酒幾乎成了黃酒的代名詞。目前,紹興黃酒在出口酒中所佔的比例最大。產品遠銷到世界各國。紹興酒釀酒總公司所生產的品種很多,現代國家標准中的黃酒分類方法,基本上都是以紹興酒的品種及質量指標為依據制定的。其中紹興加飯酒在歷屆名酒評選中都榜上有名。加飯酒,顧名思義,是在釀酒過程中,增加釀酒用米飯的數量,相對來說,用水量較少。加飯酒是一種半干酒。酒度15%左右,糖份0.5%-3%。酒質醇厚。氣郁芳香。此外,還有元紅酒、善釀酒、香雪酒等酒都具有很高的品質,遠銷國外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2 福建龍岩沉缸酒
龍岩沉缸酒,歷史悠久。在清代的一些筆記文學中,多有記載。現在為福建省龍岩酒廠所產。這是一種特甜型酒。酒度在14-16%,總糖可達22。5-25%。內銷酒一般儲存兩年,外銷酒需儲存三年。該酒在1963,1979,1983年三次榮茯國家名酒稱號。龍岩沉缸酒的釀法集我國黃酒釀造的各項傳統精堪技術於一體。比如說,龍岩酒用曲多達4種,有當地祖傳的葯曲,其中加入30多味中葯村;有散曲,這是我國最為傳統的散曲,作為糖化用曲。此外還有白曲,這是南方所特有的米曲。紅曲更是龍岩酒釀造必加之曲。釀造時,先加入葯曲,散曲和白曲,先釀成甜酒娘,再分別投入著名的古田紅曲及特製的米白酒。長期陳釀。龍岩酒有不加糖而甜,不著色而艷紅,不調香而芬芳三大特點。酒質呈琥珀光澤,甘甜醇厚,風格獨特。
二 白酒
白酒中的名酒是按香型評定的。現分為醬香型,米香型,清香型,濃香型,其它香型(董香型,鳳香型,芝麻香型等)。
1 貴州名白酒:茅台酒,董酒
醬香型名白酒有貴州茅台酒,四川郎酒等酒。貴州茅台酒和四川郎酒雖產於兩個不同的省,但是茅台酒的產地貴州仁懷和郎酒的產地四川古藺在地理位置上卻是非常接近的。這兩地都分布在赤水河畔,前者位於黔北,後者位於川南。赤水河經貴州仁懷,習水,再流經四川古藺等縣,至四川合江縣匯入長江。醬香型名白酒中以貴州茅台酒最為著名,有國酒之美稱。
在清代,由於川鹽入黔,赤水河是川鹽從長江經瀘州,合江等地的一條水上通道。清代詩人鄭珍曾寫道:"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正是頻繁的鹽業運輸,促進了赤水河兩岸經濟的繁榮,也帶來了當地釀酒業的發展與興旺。貴州茅台酒的美名開始流傳開來。
茅台酒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特殊風格,酒液清亮,醇香馥郁,香而不艷,低而不淡,聞之沁人心脾,入口盪氣回腸,飲後余香綿綿。茅台酒最大的特點是"空杯留香好",即酒盡杯空後,酒杯內仍余香綿綿,經久不散。茅台酒在歷次國家名酒評選中,都榮獲名酒稱號。茅台酒還是許多重大的外事活動的見證人,因而被譽為"國酒","外交酒"。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說茅台酒能治百病,日本前首相也稱茅台酒是美酒。茅台酒的獨特風味,除了獨特的釀造技術外,在很大程度上,還與產地的獨特地理環境有密切關系。茅台酒廠在赤水河之畔,該水系受國家有關政策的嚴格保護,周圍不允許建有污染源的工廠。更為獨特的是,川黔這一帶的濕潤,悶熱的氣候,形成了獨特的微生物菌群。這些微生物在酒麴和原料上的繁殖,其復雜的生物代謝機理,使茅台酒的風味成份更加復雜,協調。這是其它地方所無法模擬的。在貴州茅台以外的地區建廠,即使嚴格按茅台酒的生產工藝技術生產,也無法釀制出真正的茅台酒。
董酒產於貴州省遵義市董酒廠,1929年至1930年由程氏釀酒作坊釀出董公寺窖酒,1942年定名為"董酒"。1957年建立遵義董酒廠,1963年第一被評為國家名酒,1979年後都被評為國家名酒,董酒的香型既不同於濃香型,也不同於醬香型,而屬於其它香型。該酒的生產方法獨特,將大麴酒和小曲酒的生產工藝融合在一起。
2 汾酒
汾酒產於山西省境內呂梁山東岳,晉中盆地西沿的汾陽縣杏花村汾酒(集團)公司。作為我國白酒類的名酒,山西汾酒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名酒。清代成書的<<鏡花緣>>中所列的數十種全國名地名酒,汾酒名列第一。清代名士的筆記文學中,曾多次盛贊山西汾酒。汾酒屬清香型白酒。
3 四川名白酒: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全興大麴,郎酒和沱牌曲酒
我國的各省名白酒中,四川所產的占的數量最多。原有五種國家名酒,素有"五朵金花"之美稱,後又增加到六個。在第五次全國名白酒評比中,有五糧液,瀘州老窖特曲,劍南春,全興大麴,郎酒,四川沱牌曲酒榮獲國家名酒稱號。除郎酒屬醬香型白酒外,其餘都屬於濃香型白酒。
五糧液,原名為"雜糧酒",產於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酒廠,該酒由高梁,大米,糯米,小麥和玉米五種穀物為原料釀制而成,相傳創始於明代。現在該廠還有明代一直留傳下來的釀酒老窖,宜賓市博物館還保存著一張"雜糧酒"的技術秘方。1929年定名為"五糧液。五糧液酒具有"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被認為在大麴酒中,以酒味全面著稱。該酒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瀘州老窖特曲酒,作為濃香型大麴酒的典型代表,以"醇香濃郁,清洌甘爽,飲後尤香,回味悠長"的獨特風格聞名於世。1915年曾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質獎,歷屆國家評酒均獲"國家名酒"的稱號。
劍南春產於四川省綿竹縣。其前身當推唐代名酒劍南燒春。唐憲宗後期李肇在<<唐國史補>>中,就將劍南之燒春列入當時天下的十三種名酒之中。當然,當時所指的劍南,是指劍門關之南,唐代所謂的"劍南道"之省稱,綿竹作為當時劍南道屬下的一個縣。現今酒廠建於1951年4月。劍南春酒問世後,質量不斷提高,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上,首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4 古井貢酒
該酒產於安徽省亳縣古井酒廠。魏王曹操在東漢末年曾向漢獻帝上表獻過該縣已故縣令家傳的"九釀春酒法"。據當地史志記載,該地釀酒取用的水,來自南北朝時遺存的一口古井,明代萬曆年間,當地的美酒又曾貢獻皇帝,因而就有了"古井貢酒"這一美稱。古井貢酒屬於濃香型白酒,具有"色清如水晶,香純如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的特點。
5 江蘇名白酒:洋河大麴與雙溝大麴
洋河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洋縣洋河鎮洋河酒廠。洋河鎮地外白洋河和黃河之間,距南北大運河很近,在古代時,水陸交通極為方便。是重要的產酒和產曲之鄉。洋河大麴屬於濃香型白酒。在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後,三次被評為國家名酒。雙溝大麴產於江蘇省泗洪縣雙溝鎮。1984年的第四次全國評酒會後,該酒以"色清透明,香氣濃郁,風味協調,尾凈余長"的濃香型典型風格連續兩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6 西鳳酒
西鳳酒產於陝西省鳳翔縣柳林鎮西鳳酒廠。西鳳酒屬其它香型(鳳型)。曾四次被評為國家名酒。
老白乾 產地 河北衡水
女兒紅 產地 浙江
黃酒 產地 紹興
米酒 產地 廣東 湖北 南方省市
董酒 產地 遵義
古井 產地 毫州
杏花村 產地 山西 在古代,「茶為萬病之葯」、「酒為百葯之長」,用茶、酒防治疾病,延年益壽是中國人經過千百年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古代名茶
產地 名稱 別稱 盛傳時期 特色 備注
浙江 顧渚紫筍 湖州紫筍急程茶流霞山仙酒 唐代(餅茶、龍團茶)明代(條形散茶)
龍井茶 香林茶+寶雲茶+白雲茶(前身) 宋代 奶花香太和之氣 「龍井茶虎跑水」
徑山茶 唐代 味鮮芳 徑山茶宴日本茶道
江蘇 碧螺春 嚇殺人香 明末清初 形美、色艷、香濃、味醇 茶、果間作區
虎丘茶 白雲茶 唐代 葉微帶黑、色白如玉、豌豆香
安徽 黃山毛峰 雲霧茶(前身) 宋代(始)明代 形如雀舌、色如象牙、葉片金黃
松蘿茶 新安(徽州、琅源)松蘿 明代 治高血壓、頑瘡消食通便
江西 盧山雲霧茶 雲腴 (雙井茶送子瞻) 漢代(始)明代(定名) 色如月下白味如豆花香
雙井茶 宋代 茶芽肥壯形如鳳爪柔嫩多毫 發展成「雙井綠」
湖南 君山銀針(黃茶) 白鶴茶(前身)、白毛尖、老君眉茶(紅樓夢) 唐代(始) 芽尖肥壯滿披茸毛乾色金黃香氣高味甜爽 「三起三落」
福建 武夷茶 品種名:烏龍茶、鐵觀音、大紅袍 唐代(始)宋、元、明 活、甘、清、香 正岩茶 >半岩茶 >洲茶
四川 蒙頂茶 雷鳴茶 唐代 厚而圓、色紫赤味略苦 祛宿疾
雲南 普洱茶(黑茶) 普茶 唐代(始) 醇厚甘苦、陳香味 消食化痰清胃生津
中國古代的十大宮廷貢酒
1、古井貢酒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將家鄉的九醞春酒(即古井貢酒)以及釀造方法獻給漢獻帝劉協,自此九醞春酒成為歷代貢品。
2、鶴年貢酒
創立於明朝永樂三年的北京鶴年堂在明、清兩朝就專門為皇宮配製御用養生酒、養生茶等而揚名海內外,被譽為「京城養生老字型大小歷史悠久第一家」!現專供於中央國家機關的《1405.鶴年貢》系列養生酒系運用鶴年堂世傳六百年御用養生酒釀制工藝精製而成,色澤瑰麗、口味醇香,酒性溫和,營養豐富,養人養生,是中老年養生保健的上好嘉品。
棗集美酒
棗集鎮是我國著名的傳統酒鄉,是道教鼻祖老子的誕生地。其釀酒歷史久遠,上可追溯至春秋,盛於隋唐,產出的酒被宋真宗趙恆欽定為「宮廷貢酒」,有「天賜名酒,地賜名泉」「棗集美酒,名不虛傳」之美句流傳。公元前518年,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學祖師孔子問禮拜謁於道教祖師--老子,老子奉上棗集釀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飲後遂留下「惟酒無量不及亂」的千古名言。宋真宗趙恆於在中祥符七年來鹿邑拜老子,夜宿老君台前「明道宮」飲用棗集酒後才思大發,命筆寫下「先天太後贊碑」立於太清宮門前,並下詔地方每年進貢兩萬斤棗集酒作為宮廷之用。
4、酃酒
又名酃酉錄酒。在北魏時就成為宮廷的貢酒,而且還被歷代帝王祭祀祖先作為最佳的祭酒。湖之酒最初是酃湖附近農民自製的「家作酒」,後逐步進入市場,民國24年上海版《中國實業雜志》載:清末民初,衡陽城內有釀酒作坊179家,每年產酒達32,600擔。故城衡陽酒店遍及大街小巷,有「青草橋頭酒百家」之贊。今衡陽四鄉,每家每戶都會釀制。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都用湖之酒待客。湖之酒用途廣泛,除作飲料酒外,還用來作烹調佐料,除腐去腥,添色添香。其酒糟加澱粉沖蛋,甜酒糟煮湯元等美味可口。
5、鴻茅酒
鴻茅酒始創於清代康熙三十二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生產歷史。它產於內蒙古涼城縣的鴻茅古鎮。
6、羊羔美酒
羊羔美酒配方獨特,用料考究,選用優質黍米、嫩羊肉、鮮水果及名貴中葯材陳釀而成,酒業呈琥珀色,酒度17度,融酯香、奶香、果香、葯香於一體,酸甜適度,風格獨特,具有滋陰潤肺,增補元氣,壯腰益腎,開胃健脾,養肝明目及烏發美容之功效。
7、杏花村汾酒
據《北齊書》記載,杏花村汾酒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成為宮廷貢酒。唐代大詩人杜牧「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千古絕唱更使杏花村和汾酒天下聞名,婦孺皆知。《唐國史補》、北宋朱翼中的《北山酒經》、竇革的《酒譜》、張能臣的《酒名記》、元朝宋伯仁的《酒小史》、明代王世貞的《酒品》、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都有關於杏花村美酒為歷代名酒的記載。上世紀初的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大獎章,成為我國民族工業的優秀代表。
8、五加皮酒
五加皮酒,堪稱最古老的貢酒。五加皮酒是由多種中葯材配製而成,關於它的配製有一段段優美的傳說。
傳說,東海龍王的五公主佳婢下凡到人間,與凡人致中和相愛。因生活維難五公文提出要釀造一種既健身又治病的酒,致中和感到為難。五公文讓致中和按她的方法釀造,並按一定的比例投放中葯。在投放中葯時,五公主唱出一首歌:「一味當歸補心血,去瘀化濕用妾黃。甘松醒脾能除惡,散滯和胃廣木香。薄荷性涼清頭目,木瓜舒絡精神爽。獨活山楂鎮濕邪,風寒頑痹屈能張。五加樹皮有奇香,滋補肝腎筋骨壯,調和諸葯添甘草,桂枝玉竹不能忘。湊足地支十二數,增增減減皆妙方。」原來這歌中含有十二種中葯,便是五加皮酒的配方。五公主為了避嫌,將酒取名「致中和五加皮酒」。據秦漢時期的〈申農本草經〉載,「魯定公母單服五加皮酒,以致不死」。
9、菊花酒
據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沂己載,漢高祖時,宮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蓮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據南朝梁關均撰《續齊諧記》記載,「九月九日……,飲菊酒,禍可消」。這是舊俗重九為重陽節,需飲菊花酒的開始。
10、「同盛金」燒酒
1996年6月9日,一項令人驚嘆的考古發現在遼寧錦州面世。人們搬遷錦州凌川釀酒總廠的老廠時,偶然在地下80厘米處發現了四個木製的酒海(古代酒的容器),酒海內竟然完好地保存著香氣宜人的白酒。這些酒海以紅樺構築,長為2.62米、寬1.31米、深1.64米箱內裱糊以約1500層、內蘸以鹿血的宣紙。這些宣紙上用漢字,澇文書寫大清道光乙已年同盛金、大清國等字樣。通過這些記載及其他遺跡、文物考古專家確認這是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這些酒不僅命長,而且十分好喝。
燒酒屬陳香型,色微黃,酒精度53%,理化和衛生指標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准規定。由於是貢酒,它用鹿血蘸宣紙封存,150多年的浸泡使鹿血滲入酒中,功效了得。
❸ 幫我做下九年級(語文)的這幾道題
1.《出師表》中陳述作者臨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命於敗軍之計 ,奉命於危難之間 。」
2.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
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4.在生活中,有收獲的喜悅,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們擁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的良好心態,就能正確地對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陽樓記》中原句回答)
5.《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表現詩人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博大濟世情懷的詩句是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10,風雨不動安如山!
6.「劉備三請諸葛亮」的故事耳熟能詳,用《出師表》中的話來說,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
7.《觀刈麥》一詩中集中描寫農民艱辛勞作的句子是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8.什麼是心繫天下的情懷?早在北宋年間,范仲淹就在《岳陽樓記》中告訴我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9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10.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
你可以看看這個http://blog.sina.com.cn/s/reader_3d8a216c010002d0.html 會由幫助。
❹ 中國古代美酒大全
屠蘇、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葉青、金莖露、太禧白、猴兒釀……
漢武帝宮中有九丹金液、紫紅華英、太清紅雲之漿,漿屬於淡酒。蘭生酒是漢宮中的名酒。百末旨酒是采百草花末雜於酒中,旨,美也。馬酒即是馬乳,馬乳也有酒的味道,多飲也會醉。漢時西域大宛國用葡萄造的酒,被帶人中原,深受帝王們的喜愛,視為珍品。漢武帝就以葡萄酒迎接西王母的降臨。魏文帝曹丕曾對群臣說:「葡萄釀以為酒,過之流涎咽唾,況親飲之?」葡萄酒較之中原的米酒,味道甘甜還容易使人醉,所以曹丕又說:「葡萄釀以為酒,甘於曲米,善醉。」
南北朝時,有蒲桃酒、千里酒、桑落酒、縹醪酒、河東酒、菊花酒。其中桑落酒和菊花酒是用桑葉和菊花加進酒漿中釀制的,或說桑落酒是桑葉落時取井水釀制的。縹醪酒則是精釀酒。唐人喜歡用「春」字為酒取名,當時有富水春、若下春、土窟春、石凍春、松醪春、竹葉春、梨花春、羅浮春、瓮頭春、曲米春、拋青春。紹興造的酒,名蓬萊春酒。
魏徵征有造酒的手藝,他所造的酒以濾淥、翠濤兩種最為珍奇,將上述酒置於罐中貯藏,十年不會腐壞。唐太宗非常欣賞魏徵的酒,題了一首詩賜給魏徵:「蠕淥勝蘭生,翠濤過玉薤。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敗。」玉薤是隋煬帝時宮中的名酒。唐太宗的詩作得不甚有韻味,但說明了唐人的造酒技術有·了很大提高。以往的米酒,酒精含量不高,一般是現釀現飲,不易長久貯存,魏徵造的酒顯然是酒精含量高,容易醉人且能貯存長久。葡萄(亦寫做蒲桃)酒也較中原的米酒貯存時間長,有較高的酒精含量和甜度。西域人造葡萄酒始終是拿手的。五代時,於闐能用葡萄造出紫酒、青酒,其味尤美,大概就是紅、白葡萄酒。
光祿寺下設良醒署,隋唐至明清一貫。良醒署負責釀造和供應祭祀用的酒以及進貢宮廷飲宴用的酒。進貢宮廷的有酴蘸、桑落等酒。
唐憲宗時,李化釀制了一種酒,名叫換骨醪,不知用何法,憲宗將此酒視為上品。當晉國公平淮西之亂後回京時,憲宗將貯於金瓶上蓋黃粑的換骨醪二斗,賜給晉國公。唐憲宗對仙術很是好奇,同時也喜歡奇異的酒,其宮中有烏弋山離國進獻的龍膏酒,酒黑如純漆,飲之令人神爽。
南唐時又有龍腦漿,為高級補晶,南唐元宗,李瓊試圖用酒調制龍腦漿,然後飲用,這時異人耿先生說:「未為佳也。」於是他用更高明的辦法,製成了香氣馥烈的龍腦酒。
北宋宮中有珍奇名酒鹿胎酒,皇帝在內廷飲宴時常飲此酒,某次宰相韓琦承恩到御榻前,接受了仁宗為他酌的一大杯鹿胎酒
南宋宮中名酒有薔薇露,皇帝常將另一種酒——流香酒賜給大臣。
元代皇帝在宴席上常飲瓊華汁、玉團春等酒「沉沉宮宴醉流霞」,流霞也是一種名酒。宮中還有枸杞酒,即用枸杞泡在酒中,枸杞酒被視為補酒。元仁宗曾將此酒賜給大臣察罕,說:「以益卿壽」。
明代宮中用酒不再由光祿寺提供,而是由宦官機構御酒房釀造。御酒房所造的酒有荷花蕊、寒潭香、秋露白、竹葉青、金莖露、太禧白。崇禎帝喜飲金莖露、太禧白,稱這兩種酒為長春露、長春白。魏忠賢把持內廷時,常在宮外造酒,然後通過御茶房進獻於皇帝,酒的名目很多,有金盤露、荷花蕊、佛手湯,君子湯、瓊酥、天乳等。宮詞中說:「但看御酒供來旨,錄得嘉名百十餘。
清代中國的造酒業有了長足的發展,至今許多聲名遐邇的名酒均創於清代。但是清官中卻有康熙皇帝的酒戒,康熙的御制詩刻於元朝遺留下來的黑玉酒瓮上。所以皇帝的膳桌上按規定不許擺放酒具。康熙律己甚嚴,能夠做到終生放棄飲酒之樂,但他的子孫對於飲酒的戒令並未認真執行,不過終清一代確實不曾有嗜酒的皇帝。
乾隆在位時,大臣張照曾獻松苓酒方,乾隆命人按此方制酒,在山中覓古松,深挖至樹根,將酒瓮開蓋,埋在樹根之下,使松根中的液體漸漸被酒吸人。一年以後挖出,酒色如琥珀,松苓酒便製成。乾隆皇帝經常有節制地飲用此酒。清人說,乾隆壽躋九旬,康莊日健,有松苓酒的作用。
光祿寺下屬的良醒署為正式的釀酒部門,每年春秋兩季取京西玉泉水釀酒。用糯米加豆、麥曲、花椒、酵母、箬竹葉、芝麻製成的玉泉旨酒,是皇帝日常的御用酒。乾隆皇帝每晚飲二兩玉泉酒。嘉慶皇帝的酒量比其父要大,每天飲六七兩酒為常事,遇節慶或興致高時,可飲十四五兩。較之歷代豪飲的皇帝,嘉慶不能算為嗜酒。
古代風俗於正月初一飲屠蘇酒,以驅除瘟疫。端午則飲雄黃酒,以驅除蛇蟲等毒物。清官例於節前造上述酒。清宮屠蘇酒,是將大黃、桔梗、白術、肉桂、烏頭、菝葜研為細末,裹於布中密縫好,在臘月三十日中午懸人井內,距水面三尺,正月初一日子夜取出。將上述物品與木瓜酒、水糖面按劑量一同煎熬,經四五開,製成屠蘇酒。雄黃酒則是將雄黃調入玉泉酒或太平春酒中製成。
菊花白酒、蓮花白酒是清末宮中兩大名酒,由於受到慈禧太後的喜愛而身價倍增。蓮花白酒用昆明湖產的蓮花配酒釀成,菊花白酒用滋補葯材人酒中浸泡釀成。
❺ 民間趣味對聯故事集錦
民間趣味對聯故事集錦
前言
對聯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從五代十國開始,明清兩代尤為興盛,發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了。
對聯是由侓詩的對偶句發展而來的,它保留著侓詩的某些特點,古人把吟詩作對相提並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輓聯·裝飾聯·交際聯·行業聯·諧趣聯和雜聯等。
就諧趣聯而言,它詼諧有趣,言簡意深,通俗易懂。具有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它通常和民間故事聯系在一起,以達到教育人的目的。
民間趣聯故事是人們勞作之餘,茶前飯後一道豐盛的佐餐,在笑聲中得到知識,教益,開心,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最近我已過花甲奔古稀,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閑暇無事,想把我一生中所聽到的,看到的一部分民間趣聯故事整理出來,以啟後人,又感到自己文化淺薄,知識匱乏,寫作能力較差,所以遲遲不敢下筆。最近得到縣文聯主席趙斌,作家張新果等同志的鼓勵,又有好友「民間趣聯故事」愛好者於文志提供了些素材,所以我二人才下決心搜集、整理、編纂。由於知識有限,肯定有不對的,甚至是錯誤的地方,敬請閱後批評指正。本人不勝感激。
2011年7月
一
老秀才巧寫(改)對聯
從前,有一位老秀才經常樂於助人,常給鄉親們寫春聯,喜聯,壽聯,輓聯等對聯,鄉親們找他從不推辭,再加上他根據你的家景,事由編寫的妙趣橫生。
有一次,村裡過春節,他更忙的不可開交,到大年三十晚上,有一家景特別貧困戶連門聯都沒貼,心想大過年的,在窮也得貼付對聯啊,於是就請老秀才去寫。老秀才根據他的家竟情況,提筆編寫了一付對聯。上聯:吃一升,糴一升,升升不斷。下聯:花一個,借一個,債債無窮。橫批是:一貧如洗,窮人很滿意的謝過了。
還有一次,村裡一位雙目失明的青年經人介紹找了個對象,也是雙目失明,倒是門當戶對,條件相當,擇日要拜堂成親。於是便找到老秀才寫婚聯。老秀才略加思索寫了一付婚聯。上聯:恩愛夫妻難見面。下聯:到了晚上省燈油。橫批是:瞎摸。大家一看都感到妙不堪言。
又有一次,一家給兒子結婚,就請他寫了婚聯,誰知剛拜完天地,家中年過八十歲的老爺子就咽氣了,接下來紅事,白事同時出現,怎麼辦?管事的說:「紅事照常進行,暗中籌備白事 」。於是就急忙搭靈棚,准備辦喪事,顯然大門的婚聯不太適當。於是老秀才靈機一動,又寫了一付對聯,將原來的婚聯換了下來,上聯是:「紅喜事,白喜事,紅白喜事。」 下聯是:「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橫批是:「悲歡離合」。大家一看都拍手叫絕。
再有一次,有家想做賣豆芽的生意,開業時便讓老秀才寫了一付對聯。上聯是:「長長長長長長長。」 下聯也是:「長長長長長長長。」 此對聯是同字不同音,如何讀法,自有妙處。開張之後,人們好奇,都來看對聯,人來人往,生意非常紅火,再加上他本人誠信有佳,工藝嚴格,質量第一,為此生意越做越大,遠近聞名。原來妙聯也是財富啊!
二
妙聯誤青春
唐代有一倪家莊,庄內有一倪員外,生一女兒,甚是聰明,琴棋書畫,作詩應對遠近聞名,芳齡二八,長的如花似玉,天姿國色。轉眼到了談婚論嫁年齡,自然是提親的很多,一些王孫公子成群結隊踏破門檻,但姑娘選來選去,一個都沒相中。最後姑娘提出應對招親,選一位才子作為終身伴侶,便出一上聯:「妙人兒倪家少女。」 此聯人兒合為「倪」 字,少女合為 「妙」字,真乃妙趣橫生,難度很大,所以一直無人能對上,眼看姑娘年齡越來越大,到了古稀之年,有人竟答出下聯:「犟小子孫家強牛。」 強牛合為「犟」字,小子合為「孫 」字,聯是對上了,也很工整,但一搭問,答下聯的竟是一位十六歲的少年,因年齡懸殊過大,始終未能如願,最後因聰明誤了一生,落了個終身遺憾。
三
三句話不離本行
春節期間,張·王·李·趙四位老幹部聚在一起,飲酒聊天,談古論今,甚是快活。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都有些醉意。有人提出:咱們喝酒是否行個酒令,以便活躍活躍氣氛,大家都說可以;又有人提出咱們吟詩作對,對好了獎一杯,對不好罰酒三杯,大家一致表示同意,於是就借著酒興對起了對聯。
老張搶先發言,(他原來在「五·四·三」辦公室工作)就以五講·四美為題吟一上聯:「行為美,語言美,環境美,心靈美,全國人民講四美。」 老王接了話茬,(他退休前在紀檢委工作)對一下聯:「賭博風,賄賂風,吃喝風,貪污風,社會蛀蟲刮四風 。」 對的工整又現實,老張·老王各飲一杯獎勵酒。老李·老趙也不示弱,(二位都是退休教師,在一所學校任教,當時教學條件不好,教室緊張,一·二·三·四年級都在孔子廟中上課,四個年級都面向東·南·西· 北四個方向)老李說就以教學上課為題出一上聯:「金·銀·銅·鐵一爐煉。」 (意思是說四個年級在一個教室上課)老趙緊接著對出下聯:「甲·乙·丙·丁四等分。」 (意思是說別看在一個教室上課,也能分出一·二·三·四年級)對的也算工整,切合實際。老李·老趙也對飲一杯獎勵酒。
飲後,四位老幹部你看我,我看你,齊說:「真是三句話不離本行啊! 」 大笑而至。
四
秦檜巧對考官
傳說秦檜轉世時是一個巨龜,被岳飛轉世前的大鵬鳥傷害一目,故轉世後是一隻眼。但自幼聰明,勤奮好學。在當地已小有名氣,到了大比之年,便進京赴考,不料在進入考場時被考官看到他是個獨眼龍,從心目中瞧不起,於是就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言道:「看你這五官不全,怎能參加科選,這樣吧,我出一上聯,你對下聯,如對的好,便可讓你參加科選。」 秦檜點頭同意。考官隨口吟一上聯:「獨眼不登龍虎榜 。」 只見秦檜不慌不忙應道:「半月依舊照乾坤。」 應對的如此工整,考官只得讓他進入考場,參加應試。果然名列榜首,中得狀元。後來得皇上寵幸,便當了宰相。樹大自直,官大自奸,隨著官位的升遷,野心也越來越大,便成為謀害忠良的奸臣,受世人唾罵,此是後話。
五
王安石三聯成快婿
著名宰相王安石,自幼勤奮好學,再加上天資聰明,吟詩作對無不叫絕。到了大比之年,上京參加科選,行至一村鎮,天色已晚,便找一客棧住宿,客棧住宿客人很多,晚上閑談之中,有人說:「此地有一才女,芳齡二八,天資國色,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現正在選婿,吟詩作對,優勝者便可中選。」 一連數日無一中選。王安石聽了,第二天便到姑娘家應試,去後說明來意。於是,姑娘便吟一上聯:「張長弓,騎奇馬,魑魅魍魎,四鬼立邊,亞心成惡。 」 (此聯長弓合為「張」,奇馬合為 「騎」,亞心合為「惡」,魑魅魍魎左邊都是「鬼」字旁)此上聯堪稱絕妙。王安石一聽,果然難度很大,心中暗想:姑娘果真不同凡響。便細想一番,便吟出下聯:「偽為人,桃兆木,琴瑟琵琶,八王在上,合手成拿。 」 (此聯為人合為「偽」,兆木合為「桃」,合手合為「拿」,琴瑟琵琶四個字上邊共有八個「王」字)姑娘聽了滿意的一笑,看了看池中的荷花,便吟了第二個對聯:「荷出水面,朱筆點天文。」 王安石隨口應道:「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 此聯對的也算工整。姑娘抬頭看見了樹枝上的鳥隨口吟出了第三個上聯:「鵲噪雞啼,並立枝上談禍福 。」 王安石也抬頭看見飛燕,大雁正好飛過,便吟出下聯:「燕來雁往,相逢途中話春秋。 」 三聯過後,姑娘及父母都很滿意,便讓家人設宴款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女方提出擇日完婚。王安石道:「我此去科考完畢,再稟明父母後,便來完婚。 」 商量定後,就去了京城參加應試,結果三榜得中,被皇上欽點為狀元,很快就回來完婚,真乃是雙喜臨門。至今王安時三聯成快婿傳為佳話。 。
六
暗諷聯
過去,某一村莊,有一位土財主,家有良田千頃,騾馬成群,杖著有錢有勢,魚肉鄉里,欺壓百姓,橫行霸道,百姓們敢怒不敢言。那年他五十四歲,看上了一家農戶女兒,芳齡一十六歲,杖著自己財大氣粗,強行娶農戶女兒做妾,在結婚那天,有人送去一付對聯,上聯:「二八素裝強紅裹。」 下聯:「六九烏鴉霸麻雀。」 土財主看罷,氣昏了過去。
七
高則成拒婚
宋朝年間,有一青年,姓高名則成,常年出差,這一天他走到秦州地界,天色已晚,便找了一家客棧休息,這家客棧是一對中年夫妻經營,膝下有一女,年芳一十九歲,長的倒有幾分姿色。見來一青年,很是文雅,像是書生模樣,便產生了愛慕之情。姑娘父母只有一女,也有此意,願招一上門女婿。由父母出面詢問了青年王則成的情況,有心當面提親,但又不好意思開口,便讓姑娘出面出了一個上聯:「雨無門戶能留客。 」 (聯中的「雨」指女子,意思是姑娘尚無婚配,可留他做上門女婿。)王則成明白其中含義,不願留下,但愛於面子,便答出下聯:「虹有橋梁不渡人。」沒有成全姑娘好意。
八
宋丑子招親
明朝年間,有個村莊叫宋家莊,一對夫妻無兒無女,年過五旬,夫人懷孕,生下一女,為了成人,起名叫丑子。夫妻倆,老來得喜,愛如掌上明珠。宋丑子,名醜人不醜,轉眼間已過二八,出息的聰明伶俐,人不但長的出眾,還是當地的才女。老夫妻年近七旬,為老有所養,決定招一上門女婿。一日,有一少年路過,見到姑娘,便萌生愛慕之情,不知不覺多看了幾眼。姑娘並不害臊,看少年眉清目秀,年齡相當,便上前搭話,隨口出了個上聯:「綠方巾,藍方巾,看上去南北不分。」少年隨口吟道:「紅綉鞋,黃綉鞋,走起來東西搖晃。」姑娘又出第二聯:「大門外進來只黑白花貓。」少年吟道:「小院里卧著條灰黃大狗。」姑娘接著又出第三聯:「紅白高照,輝輝煌煌,照遍東西南北。」少年又吟道:「綠簾低垂,喜喜歡歡,共度春夏秋冬。」三對下來,姑娘甚是滿意,立即稟明父母,老人見後也很滿意,於是擇日給小兩口辦了喜事。
九
青雲直上有絕招
清朝年間,皇帝選派欽差奉旨到各地考察地方官員,政績優者,可考慮晉升提拔。有一年,到了考察的時候,皇帝選派了一個叫張不正的欽差。這個張不正在翰林院供職,整天不務正業,好吃,好喝,好玩,好賭。因此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張不正。這一次,他奉旨來到江南考察,到了一個叫「千山縣」。這個縣的知縣叫雷昌盛,由於他愛好打麻將,並對棋也有一番研究,時間一長,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壘長城。壘長城跟欽差張不正約好,安排了三人陪著玩麻將。這一來,真是臭味相投,便玩起了麻將。張不正出身翰林,隨不務正業,但也有些文才。邊玩麻將邊以麻將為題出起了對聯。雷已有準備,也胸有成竹。(以下簡稱「張」「雷」)
張:「天和,地和,天地和。」
雷:「仙樂,人樂,仙人樂。」
張:「山中孔雀東南飛。」
雷:「門外瑞雪西北飄。」
張:「幺雞打鳴,東南西北中發白。」
雷:「紅白高照,春夏秋冬萬像新。」
張:「東風何等萬事備。」
雷:「發財但求四喜臨。」
張:「仰首敬牌神,萬也和,茼也和,條也和,我今買醉長城內,勝過冷風弄月。」
雷:「大江流日月,南亦樂,東亦樂,西亦樂,但見孔雀風雪裡,儼然花間美人。」
張:「空山無人,水流花開,桌上談兵,猶日月。」
雷: 「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參沒月落,不曾知。」
張: 「足下起祥雲,天底下唯有長城不倒。」
雷:「眼前無俗障,人世間還須麻將傳情。」
張:「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雄風扙。」
雷: 「姜女未死也!千秋恩怨一旦清。 」
四圈牌下來,欽差大人贏了銀子上千兩,再加上此縣令對聯對的也很精彩,高興萬分,回朝後便奏明皇上,皇上將縣令封為州官。
有一次,皇上召見雷,參拜之後。皇上便安排雷和自己下棋。(原來皇上愛下棋)在下棋時,皇上便以「棋」為題出一上聯,讓雷對下聯。(以下簡稱「皇」。「雷」)
皇:「賭墅付傳聞,嘆青史成堆,千古河流棋一局。」
雷: 「爭墩笑事多,看畫梁依舊,半湖煙雨燕雙飛 .」
皇:「佔全湖綠水芙蓉,勝固群臣棋一局。 」
雷:「世事如棋一染雕,盧鳥進谷燕雙飛。」
皇:「世事如棋,一朝爭來千古業。」
雷: 「柔情似水,幾時流盡六朝春。 」
對完後,皇上贏了一局,對雷的應對甚是滿意,便封為禮部尚書侍郎,官居三品。真是陞官有妙招,絕招也!
十
文化局的茶話會
某縣文化局,召開春節茶話會,局長就講了話,說:「今天的茶話會,咱們以電影名為題,對對聯。」(以下簡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朝陽溝,枯木逢春。」
乙:「槐樹庄,柳暗花明。」
丙:「松花江上無名島。」
丁:「雲霧山中不夜城。」
戊:「英雄兒女花枝俏。」
己:「光榮人家喜盈門。」
庚:「揚門女將三關排宴(險)。」
辛:「趙氏孤兒零點起兵(飛)。」
壬:「秦香蓮三笑密殺令。」
癸:「劉三姐祝福畫中人。」
甲:「白蓮花七月流水戰上海。」
乙:「李清照千古風流對人間。」
此茶話會中的電影名對聯,非常精彩,廣為流傳,
十一
檢察院茶話會
在春節茶話會上,檢察院院長布置,以不正之風為題,每人寫一付諷刺對聯。(以下簡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黃花白酒只怕少,麻桌鈔票不嫌多。橫批:多多益善。」
乙:「手中有權強占理,心中無民最缺德。橫批:民心難欺。」
丙:「兩片變形陰陽嘴,三寸不爛是非舌。橫批:人妖之面。」
丁:「誰使公吃年千億,卻叫貧民日無米。橫批:好吃難咽。」
戊:「難怪鬼霧遲不退,原來鍾馗早受賄。橫批:同流合污。」
己:「日見腐敗羞深化,年來娼威恥繁榮。橫批:世風日下。」
庚:「自古未聞屎有稅,而今只剩屁無捐。橫批:多如牛毛。」
辛:「幾家爆富升天堂,萬戶赤貧陷地荒。橫批:天地之別。」
壬:「上自私自利,雙目只留獨眼龍。下偏聽偏信,對耳原來廢半邊。橫批:耳眼半殘。」
癸:「溜須拍馬,真似養狗。攀上欺下,不如養雞。橫批:幾只禽獸。」
對聯交上去後,檢察長看了,長嘆一聲道:「不正之風,真是成了當前的大敵,是該出手剎一剎的時候了。」
十二
朱元璋據實情為民寫春 聯
有一次,朱元璋問劉伯溫,如何將國家治理好?如何才能國泰民安?劉伯溫答道:「要想治理好天下,國富民強,必須從教育入手,加強宣傳教育,春節將近,門前貼對聯,就是一種宣傳教育的好形式。」於是,朱元璋就下令:各家各戶大門上必須書寫對聯。為此,大年三十家家大門上都貼對聯。下午,朱元璋微服來到大街上親自查看,一看,果然不錯,各家各戶大都貼上了對聯,對聯內容有的歌頌社會,有的企盼來年五穀豐登,五花八門,各有妙處,內容豐富多彩。行走間,突然看到一戶門上未貼對聯。朱元璋叫開門,見是一位男子,是個獨眼龍。問了一番,原來是個光棍漢。便寫了一付對聯讓其貼上。上聯:「一人一眼一口鍋。 」下聯:「無兒無女無老婆。」橫批:「光棍一條。」到也符合實際。再往前走,看到一家門前只貼了紅紙,卻未寫字,就前去打聽,見一老漢和一老婆婆正在打掃衛生,便上前問道:「你家為何只貼紅紙不寫字呢?」老漢答道: 「我們老倆都不識字,找別人年三十都忙,不願求人,只好對付一下。 」朱元璋又問道:「你們以何職業為生?」老漢笑了笑說道:「我是掩豬的,老婆是收生的。」朱元璋略加思索,揮筆在紅紙上寫了對聯,上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下聯:「一刀割斷是非根。」橫批:「優生優育。」很有風趣,老倆甚是滿意。京城春節貼對聯,很快傳到鄉下農村,春節全國都貼起了對聯。至今,流傳著朱元璋據實情為民寫春聯的典故。
十三
結婚趣聯
某學校有三對教師都在「五一」結婚,都找校長寫對聯。寫對聯是校長的愛好,當然非常滿意。校長根據他們所任的課程,分別寫了三付婚聯。
有一對是幾何教師和物理教師結婚,他這樣寫道,上聯:「大圓·小圓·同心圓,心心相印。」下聯:「陰電·陽電·異性電,性性相吸。」
另一對是音樂教師與外語教師結婚,他便寫道,上聯:「1234567。」下聯:「ABCDEFG。」橫批:「OK」
還有一對是數學教師結婚,他便寫道,上聯:「恩愛天長,加減乘除難算盡。」下聯:「好合地久,點線面體豈包完。」橫批:「白頭到老。」
寫好以後,又安排在學校會議室「五一」集體結婚。除此之外,又在會議室門兩旁貼一付對聯,上聯:「郎才女貌雙俊秀。」下聯:「事業愛情兩風流。」
校長當主婚人,講了話,宣讀了賀詞,真是又熱鬧,又文雅,被傳為美談。
十四
乾隆賀喜
眾所周知,乾隆是一代明君,經常微服私訪。這一天,他來到乾縣明光村,見一農家門前人來人往,甚是熱鬧。便上前打聽原委,原來是一農戶正給兒子辦喜事,接送來往客人。於是乾隆靈機一動,就給農戶開玩笑送賀禮。他送了三枚銅錢,並寫一上聯送去。上聯寫道:「三枚銅錢賀喜,嫌少莫收,收則愛財。」農戶收了不識字,更不懂來意,就叫兒子看了。別看農戶家貧,他兒子卻聰明過人,讀過幾天書。看了以後就回了一幅下聯。上寫道:「兩間茅屋待客,怕窮莫來,來則好吃。」乾隆看了以後,覺得這青年不同凡響。又問幾句,對答如流。皇帝非常滿意地走了。過了幾天就下旨將這一青年召到宮里,封為翰林學士,參加皇帝科選。誰料想一幅玩笑對聯竟成了青年青雲直上的階梯。
十五
一拍一罵辱財主
從前,有一位老財主,他一生橫行鄉里,作惡多端,心黑手辣,人們敢怒不敢言。仗著有錢,三個兒子都買了官,更是肆無忌憚,常以各種理由收斂錢財。這一年,他以慶壽為名,讓人們送禮。仗著三個兒子當官,收了不少賀禮。當地有一好「拍馬屁」的冨戶,為了討財主喜歡,寫了一幅 上聯拍道:「壽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壽年豐,豐衣足食,食盡佳餚美味,位尊德大,大享榮華富貴,貴客早應該來,來之是理,理所當然。」有一窮秀才,實在看不慣,就對一下聯罵道:「福如東海,海闊大,大老人,人面獸心,心黑手毒,毒如豺狼虎豹,暴病而死,死無葬身之地,地方好人莫去,去了後悔,悔之晚矣。」
此對聯一拍一罵,妙不堪言,令人稱奇。老財主是啞巴吃黃連—— 有苦說不出。窮秀才可給老百姓出了口惡氣。
十六
小姑回聯娶嫂
有一人家,父母早亡,兄妹二人相依為命。但二人自幼聰明,勤學好問,吟詩作對,小有名氣,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齡,哥哥經媒人介紹了一對象,幾番見面了解,彼此男女雙方都比較滿意,按當地習慣,一但有意,便互換彩禮。於是媒人便約定換彩禮的時間,雙方彩禮都經媒人傳送,不料女方送來彩禮非同一般,不是物品,卻是一幅上聯:「你寨冷,風驟起,雨猛狂,千孔百瘡,頭昏腦漲,無力自拔,冷落凄涼,樹倒猴散,各奔地方,永無跡象。」
媒人送來之後,男子看了,苦思冥想,覺得此對難度很大,無從應對。小妹看後,便幫助哥哥寫出了下聯:「我暖室,牆擋風,傘遮雨,百廢待興,眼明心亮,發奮自強,繁榮興旺,立桿披旗,前景輝煌,永世流芳。」
下聯交換之後,女方甚是滿意,於是就擇日成婚。
小妹回聯娶嫂被傳為佳話。
❻ 求有趣的對聯
五月黃梅天
三星白蘭地
❼ 對聯!求對聯一副!
上聯是;大雨隨風落水能匯海
下聯是;眾星捧月增輝可照天
❽ 萬花之王,花中皇後,花種君子,群花之魁,寒秋之魂,花中西施,花中珍品,水中芙蓉,金秋嬌子分別是什麼謝謝了
萬花之王——牡丹 花中皇後——月季
寒秋之魂——菊花 花中西施——杜鵑
花中珍品——山茶 水中芙蓉——荷花
金秋嬌子——桂花
(8)醉金庄荷花酒擴展閱讀:
1、牡丹(學名:Paeonia suffruticosaAndr.)是芍葯科、芍葯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莖高達2米;分枝短而粗。葉通常為二回三出復葉,偶爾近枝頂的葉為3小葉;頂生小葉寬卵形,表面綠色,無毛,背面淡綠色,有時具白粉,側生小葉狹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葉柄長5-11厘米,和葉軸均無毛。花單生枝頂,苞片5,長橢圓形;萼片5,綠色,寬卵形,花瓣5或為重瓣,玫瑰色、紅紫色、粉紅色至白色,通常變異很大,倒卵形,頂端呈不規則的波狀;花葯長圓形,長4毫米;花盤革質,杯狀,紫紅色;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長圓形,密生黃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花色澤艷麗,玉笑珠香,風流瀟灑,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在栽培類型中,主要根據花的顏色,可分成上百個品種。」牡丹品種繁多,色澤亦多,以黃、綠、肉紅、深紅、銀紅為上品,尤其黃、綠為貴。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國色天香」之稱。
唐代劉禹錫有詩曰:「庭前芍葯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當作中國的國花。1985年5月牡丹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有數千年的自然生長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歷史。在中國栽培甚廣,並早已引種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