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毛蘭花
① 國產的野生蘭花有哪些種屬可作為洋蘭觀賞
作為野生蘭要劃歸洋蘭觀賞,必須符合花大色艷或外形優雅奇特,以及容易栽培等要求。在國產野生蘭173屬1240種之中,符合上述要求者並不很多,主要有石斛蘭屬(Dendrobium)、兜蘭屬(Paphiopedilum)、杓蘭屬(Cypripedilum)、貝母蘭屬(Coelogyne)、蝦脊蘭屬(Calanthe)、獨蒜蘭屬(Pleione)、指甲蘭屬(Aerides)、槽舌蘭屬(Holcoglossum)、萬代蘭屬(Vanda)、白芨屬(Bletilla)、苞舌蘭屬(Spathoglottis)、筍蘭屬(Thunia)、石仙桃屬(Pholidota)、毛蘭屬(Eria)、厚唇蘭屬(Epigeneium)、石豆蘭屬(Bulbophyllum)、短瓣蘭屬(Monomeria)、大苞蘭屬(Sunipia)、脆蘭屬(Acampe)、蜘蛛蘭屬(Arachnis)、鳥舌蘭屬(Ascocentrum)、蘭屬(Cymbidium)大花種、花蜘蛛蘭屬(Esmeralda)、火焰蘭屬(Renanthera)、擬萬代蘭屬(Vandopsis)、五唇蘭屬(Doritis)、蝴蝶蘭屬(Phalaenopsis)、尖囊蘭屬(Kingidium)、風蘭屬(Neofinetia)、濕唇蘭屬(Hygrochilus)、盆距蘭屬(Gastrochilus)、象鼻蘭屬(Nothodoritis)、鳳蝶蘭屬(Papilionanthe)、鑽喙蘭屬(Rhymchostylis)、火炬蘭屬(Grosourdya)、香蘭屬(Haraella)、隔距蘭屬(Cleisostoma)、蛇舌蘭屬(Diploprora)、釵子股屬(Luisia)、槌柱蘭屬(Malleola)、羽唇蘭屬(Ornithochilus)、蝦尾蘭屬(Parapteroceras)、巾唇蘭屬(Pennilabium)、鑽柱蘭屬(Pelatantheria)、鹿角蘭屬(Pomatocalpa)、長足蘭屬(Pteroceras)、寄樹蘭屬(Robiguetia)、大喙蘭屬(Sarcoglyphis)、匙唇蘭屬(Schoenorchis)、萼脊蘭屬(Sedinea)、固唇蘭屬(Stereochilus)、掌唇蘭屬(Staurochilus)、帶葉蘭屬(Taeniophyllum)、白點蘭屬(Thrixspermum)、管唇蘭屬(Tuberlabium)、異型蘭屬(Chiloschist)、美冠蘭屬(Eulophia)、地寶蘭屬(Geodorum)、斑葉蘭屬(Goodyera)、玉鳳蘭屬(Habenaria)、沼蘭屬(Malaxis)、芋蘭屬(Nervilia)、竹葉蘭屬(Arundina)、開唇蘭屬(Anoectochilus)、壇花蘭屬(Acanthephippium)、血葉蘭屬(Ludisia)、雲葉蘭屬(Nephelaphyllum)、綬草屬(Spiranthes)、叉柱蘭屬(Cheirostylis)、舌喙蘭屬(Hemipilia)、白蝶蘭屬(Pecteilis)、香子蘭屬(Vanila)、布袋蘭屬(Calyposo)、獨花蘭屬(Changnienia)、黃蘭屬(Cephalantheropsis)、足柱蘭屬(Dendrochilum)、牛齒蘭屬(Appendicula)和矮柱蘭屬(Thelasis)等。
② 有關蘭花的問題,金鳳凰、火鳳凰是墨蘭嗎
蘭花---天下第一香
學名:Cymbidium spp.
英名:Cymbidium
別名:蘭草
科名:蘭科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你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下面1枚為唇瓣,較大,俗稱蘭蓀。成熟後為褐色,種子細小呈粉末粉。
春蘭、蕙蘭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狀、質地等的不同變化分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種與素心等。梅瓣為萼片短圓,肉質較厚,稍向內曲,基部狹窄,捧瓣肉質肥厚先端內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開時微向上,名種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種。水仙瓣為萼片稍長於梅瓣,先端漸尖,捧瓣質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種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為萼片寬大,質厚,基部窄,先端寬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較潤,微反卷,名種有大富貴、翠蓋花等。蝴蝶瓣為向下的兩枚萼片的內側,質地變厚,成波狀縐,並有紅色塊斑,有時整個萼片或花瓣數量突然增多(如綠雲,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狀有特殊變化。素心為花被、花莖、苞片同一顏色,純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紋,名貴品種有張荷素、老文團素等。
蘭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蘭科共750屬35 000餘種,而蘭屬70餘種。我國常見栽培種有:
春蘭(C.goeringii):又稱草蘭、山蘭、朵朵香。一莖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傳統名貴品種有宋梅、龍字等。變種有線葉春蘭(C.georingii var.serratum),葉較細,花深綠色,無香氣或淡香。
蕙蘭(C.faberi):又稱九子蘭、夏蘭。一莖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區與春蘭相似。傳統名種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嶴素等。
變種有送春(C.faberi var.szechuanicum)俗稱絲茅腳九子蘭,葉片常排成兩列,花期7月-9月.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等地。變種有素心建蘭(C.ensifolium var.susin),包括名貴的金絲馬尾、玉沉大貢、龍岩素、大鳳尾素、觀音素、長汀素等。
蘭花種類介紹
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
蘭花按生態習性主要分為地生蘭、氣生蘭、腐生蘭三大類。由於地生蘭大部份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
春蘭:春蘭又名草蘭、山蘭。春蘭分布較廣,資源豐富。花期為一年的2-3月,時間可持續1個月左右。花朵香味濃郁純正。名貴品種有各種顏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從瓣型上來講,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蘭:蕙蘭根粗而長,,葉狹帶形,質較粗糙、堅硬,蒼綠色,葉緣鋸齒明顯,中脈顯著。花朵濃香遠溢而持久,花色有黃。白、綠、淡紅及復色,多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蘭:也叫四季蘭,包括夏季開花的夏蘭、秋蘭等。四季蘭健壯挺拔,葉綠花繁,香濃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強,易栽培。不同品種花期各異,5-12月均可見花。
寒蘭:寒蘭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東以及西南的雲、貴、川等地。寒蘭的葉片較四季蘭細長,尤以葉基更細,葉姿幽雅瀟灑,碧綠清秀,有大、中、細葉和鑲邊等品種。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有雜色脈紋與斑點,也有潔凈無暇的素花。萼片與捧瓣都較狹細,別具風格,清秀可愛,香氣襲人。 墨蘭: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等,原產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海南等。我國南方各地特別是廣東、雲南的養蘭人最喜栽培與觀賞。 春劍:春劍常稱為正宗川蘭,雖雲、貴、川均有名品,但以川蘭名品最名貴。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品種鑒別要「三看」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一看葉形「觀花一時,賞葉終年」。
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芽出土時的色澤對蘭花品種的鑒賞有一定參考作用,芽期需仔細觀察。一般而言.凡新芽為白色、白綠色、綠色的,春蘭一般為素心品種,蕙蘭大多為素心或綠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狀「白峰」的,有可能出細花。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藝蘭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肥環葉的大富貴、扭曲葉的綠雲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藝蘭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二看花苞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稗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藝蘭實踐中發現,即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
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三看開品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它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藝蘭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辯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
國蘭
中國蘭花簡稱國蘭,通常是指蘭屬 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種。假鱗莖較小,葉線形,根肉質;花莖直立,有花1至10餘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綠色有紫紅色斑點。種類不同葉和花形態及花期變化較大。產秦嶺以南及西南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自古以來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屈的象徵。形成有濃郁中華民族特色的蘭文化。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氣排水好;喜半陰和濕潤的環境,墨蘭建蘭和寒蘭越冬溫度10℃左右,另外幾種5℃左右。
國蘭的起源與歷史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花——國蘭,古代稱之為蘭蕙。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一1105年)在《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
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夫子曾說:「芝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蘭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花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但有關孔子時代對蘭之描述,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春秋時代的衛國在河南北部(今滑縣一帶),魯國在山東,孔子在河南北部到山東途中是不可能看到繁茂的野生蘭花。因此他所說的芝蘭實指菊科的草本植物澤蘭。但也有人持有另一看法,認為孔子說的芝蘭生幽谷是對當時蘭花生態環境十分貼切的描述,而且當時的氣候比今天溫暖,河南一帶還生長竹子,有竹子的山地必有蘭花分布。因此,孔子當時路經深林幽谷時見到蘭花獨茂並不稀奇,他所說的芝蘭實為當今所稱的蘭花。 古代人們起初是以採集野生蘭花為主,至於人工栽培蘭花,則從宮廷開始。魏晉以後,蘭花從宮廷栽培擴大到士大夫階層的私家園林,並用來點綴庭園,美化環境,正如曹植《秋蘭被長坡》一詩中的描寫。直至唐代,蘭蕙的栽培才發展到一般庭園和花農培植,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等詩句。:
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花甚芳香,大抵生於森林之中,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於外,故曰芝蘭。江南蘭只在春勞,荊楚及閩中者秋夏再芳」之說。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我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繼《金漳蘭譜》之後,王貴學又於1247年寫成了《王氏蘭譜》一書,書中對30餘個蘭蕙品種作了詳細的描述。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虱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於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此書全刻本被收藏於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我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明、清兩代,蘭藝又進入了昌盛時期。隨著蘭花品種的不斷增加,栽培經驗的日益豐富,蘭花栽培已成為大眾觀賞之物。此時有關描寫蘭花的書籍、畫冊、詩句及印於瓷器及某些工藝品的蘭花圖案數目較多,如明代張應民之《羅籬齋蘭譜》,高濂的《遵生八箋》一書中有關蘭的記述。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也對蘭花的釋名、品類及其用途都有比較完整的論述。清代也涌現了不少藝蘭專著,如1805年的《蘭蕙同心錄》,由浙江嘉興人許氏所寫,他嗜蘭成癖,又善畫蘭,具有豐富的藝蘭經驗。該書分二卷,卷一講述栽蘭知識,卷二描述了蘭花品種的識別和分類方法。全書記載品種57個,並附上由他畫的白描圖。其它如袁世俊的《蘭言述略》,杜文瀾的《藝蘭四說》,冒襄的《蘭言》,朱克柔的《第一香筆記》,屠用寧的《蘭蕙鏡》,張光照的《興蘭譜略》,岳梁的《養蘭說》,汪灝的《廣群芳譜》,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晚清歐金策的《嶺海蘭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藝蘭發展至近代,有1923年出版的《蘭蕙小史》,為浙江杭縣人吳恩元所寫。他以《蘭蕙同心錄》為藍本,分三卷對當時的蘭花品種和栽培方法作了較全面的介紹,全書共記述浙江蘭蕙名品161種,並配有照片和插圖多幅,圖文並茂,引人入勝。此外,1930年由夏治彬所著的《種蘭法》;1950年杭州姚毓謬、諸友仁合編的《蘭花》一書;1963年由成都園林局編寫的《四川的蘭蕙》;1964年由福建嚴楚江編著的《廈門蘭譜》;1980年由吳應樣所著的《蘭花》和1991年所著的《中國蘭花》兩本書,以及香港、台灣所出版介紹國蘭的書籍和雜志等等,可以說是近代中國藝蘭研究的一大成就。
藝蘭發源於中國,外傳至日本及朝鮮。現今日本對中國蘭花的興趣甚濃,其歷史淵源也是由中國開始。現今日本栽蘭已自成體系,發展為號稱「東洋蘭」的基地。至於朝鮮方面,藝蘭也必不可少地成為朝鮮人民崇尚之物,並使蘭花成為當今朝鮮人民作為高雅的花卉,陳設於居室、寓所、大堂之中。更為令人稱頌的是,他們將蘭花作為一種高級的禮品來饋贈。
人為萬物之靈.蘭為百花之英,願蘭蕙自然進入人們心靈的世界,共同將蘭藝這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的國粹發揚光大,以蘭會友,共同進步。
洋蘭
洋蘭是相對於國蘭而言的,泛指除了國蘭外的蘭花,其實並非全部原產西洋,常見的有:卡特蘭、虎頭蘭、蝴蝶蘭、兜蘭、文心蘭、萬代蘭、石斛等,其講究的是花型花色,一般原產熱帶和半熱帶,多為附生,栽培需較高的溫度和濕度,是當今世界上最流行的花卉。
③ 鳳仙花、蘭花、荷花的花瓣顏色、形狀;花朵大小、氣味;花萼、雄蕊、雌蕊數目
鳳仙花:為雙子葉植物綱、牻牛兒苗目、鳳仙花科、鳳仙花屬一年生草本花卉內,[1]全株分根容、莖、葉子、花、果實和種子六個部分。因其花頭、翅、尾、足俱翹然如鳳狀,故又名金鳳花。鳳仙花的身體有根、莖、葉子、花、果實和種子六個部分。花顏色多樣,有粉紅,大紅,紫色,粉紫等多種顏色。
蘭花: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荷花:屬毛茛目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
④ 蘭花大鳳素幾月長花苞
大鳳素初花期在仲夏,盛花期在孟秋,末花期是深秋。
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1、土壤
一般選擇富含腐殖質、疏鬆肥沃的土來養殖蘭花,可以直接用腐葉土種植,也可以自己配置蘭花土。將腐葉土、珍珠岩、河沙按照7:2:1的比例混合均勻,製成培養土,珍珠岩也可以用碧卡顆粒水溶肥代替。
2、水分
秋天氣候比較乾燥,水分可以適當增加,也可以用噴壺往葉面上噴水,增加空氣濕度。春秋季節兩三天澆一次水,夏季光照強,蒸發旺盛,可以一天一到兩次。
冬天溫度低,蘭花基本上已經進入了休眠期,這時候要適當減少水量,避免積水爛根或者上凍,間隔一周澆一次水即可。
3、光照
蘭花喜歡半陰環境,忌陽光直接照射,尤其是墨蘭。養護蘭花時,春夏秋三季都要進行遮陰處理,可以搭建遮陰棚或者放在屋檐下等陰涼通風的地方養護,可以接受散射光,清晨和傍晚的光線最佳。冬季可以放在有光照的室內窗檯下,陽光直接照射不到的地方。
4、溫度
蘭花喜歡溫暖的環境,一般正常的室溫就能茁壯成長,溫度控制在15到25度。冬天氣溫比較低,把他搬進室內養護,溫度在11度左右,夜間5到10度為宜,在室內養的時候要注意通風,濕度不要太高。夏季氣溫過高,主要不要被陽光灼傷,溫度控制在28度以下。
5、肥料
蘭花不要施加過多的濃肥,多使用液肥,也可用葉面肥,在生長旺盛的時期,可以每半月到二十天施加一次腐熟的餅肥水,也是薄肥。由於蘭花的根系特殊,是肉質根,為了避免爛根,施用的肥料都要經過腐熟。
⑤ 蘭花有什麼品種
蘭花,又名中國蘭花,宿根性多年生草本花卉。
經過人們的長期培育,蘭花的回品種很多,以花形來答分,有梅花瓣、水仙瓣、荷花瓣、蝴蝶瓣等等;
以花梗苞殼來分,有赤殼、綠殼、赤綠殼等等;
以花色來分,有白蘭、紫蘭等等。
但人們一般是以花期來分別蘭花的品種的。常見的有:
春蘭,又叫草蘭,在3月下旬開花,花色黃綠,芳香襲人;
報歲蘭,又叫墨蘭,春節前後開花,花色紫色或白綠色;
蕙蘭,又叫九節蘭,花期5月,香味濃郁,又名夏蘭;
秋蘭通稱建蘭,花期7月下旬至10月上旬;
寒蘭在11月至12月開花,花色黃綠或綠帶紫紅。
⑥ 請問這是什麼品種的蘭花
請問這是什麼品種的蘭花?
蘭花(學名:Cymbidiumssp.)是一種蘭科植物,廣泛分布於中國各地。中國栽培蘭花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 蘭花一般為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蘭花的品種
紋瓣蘭(學名:Cymbidium aloifolium):產中國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東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叢中樹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從斯里蘭卡北至尼泊爾,東至印度尼西亞爪哇,均有分布。
硬葉蘭
硬葉蘭(學名:Cymbidium bicolor):產中國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和雲南西南部至南部。生於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樹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也有分布。
垂花蘭
垂花蘭(學名:Cymbidium cochleare):產中國台灣(台北、高雄)。生於陰濕密林中樹上,海拔300-1 000米。錫金、印度也有分布。
莎葉蘭
莎葉蘭(學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產中國廣東、海南、廣西南部、貴州西南部、雲南東南部(蒙自、硯山、麻栗坡、屏邊)。生於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縫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也有分布。
冬鳳蘭
冬鳳蘭(學名:Cymbidium dayanum):產福中國建南部、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西南部、南部至東南部。生於疏林中樹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錫金、印度、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也有分布。
⑦ 北蘭大鳳素蘭花是什麼品種
大鳳素蘭花是建蘭素花品種,具有葉姿獨特、香花出架、適應性最強、發芽率最高的特點,更由於它的葉質薄,極易出線藝、奇葉,它的葉片多扭似大公雞的秀尾毛一樣,為素心建蘭中的葉姿最佳銘品。
⑧ 這是什麼蘭花,麻煩告訴我一下,好想養
應該是,蕙蘭,或者建蘭,絕對不是蝴蝶蘭,花朵雖然相像,但蝴蝶蘭葉子和這個完全不同。
【別名】「虎頭蘭」, 喜姆比蘭和蟬蘭
【科屬】蘭科蘭屬
【概況】大花蕙蘭葉長碧綠,花姿粗曠,豪放壯麗,是世界著名的"蘭花新星"。大花蕙蘭的植株和花朵分為大型和中小型,花朵碩大,有黃、白、綠、紅、粉紅及復色等多種顏色,色彩鮮艷,異彩紛呈,花型整齊且質地堅挺,經久不凋,屬豪華高雅型蘭花。它具有國蘭的幽香典雅,又有洋蘭的豐富多彩,在國際花卉市場十分暢銷,深受花卉愛好者的傾愛。日本人民稱它為"東亞蘭",歐美人士又叫"新美娘蘭"。總之,大花蕙蘭十分討人喜歡。
大花蕙蘭在20世紀40年代,歐美也選育出大量種間和品種間雜種。至今,大花蕙蘭的栽培品種已有上千個,在國內外市場十分走俏,成為蘭花中的一支獨秀。
大花蕙蘭的生產地主要是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台灣省。主要銷售國是日本。1993年日本消費大花蕙蘭410萬盆,銷售額1.05億美元。在歐洲,主要荷蘭生產,其銷售額為8000萬美元。所以說,大花蕙蘭在國際花卉市場還是佔一定份額,其地位不亞於其他熱帶蘭。
我國雖然是大花蕙蘭的原產地,又擁有相當豐富的種質資源,但僅是原生種,缺乏改良,野生性狀較強,花色暗淡、不鮮艷,花朵稀疏、不豐滿,花莖長而彎曲、不夠挺拔或下垂,要開發利用必須加快改良。20世紀90年代開始,廣東、雲南等地已從國外引種優良品種,進行小批量的生產,由於售價昂貴,目前尚未全面推開,但市場還是比較熱銷,如價格下降,大花蕙蘭的前景是好的。 【形態特徵】大花蕙蘭為多年生附生性草本。假鱗莖橢圓形,粗大,葉寬而長,下垂,淺綠色,有光澤。花葶斜生,稍彎曲,有花6~12朵。花大,淺黃綠色,略帶香氣。常見栽培品種有洋紅色的安娜貝麗(Annabelle)、彩斑(Heathery),血青色的巴塞羅那(Barcelona)、森林之王(ForestKing),萊維斯公爵(LevisDuke)和先鋒(Vanguard),紅色的卡門(Carmen)、紅美(RedBeauty),乳白色的小瀑布(Cascade)、牧歌(Madrigal),黃色的金色羊毛(GoldenFleece).抒情詩人(Troubadour),銀灰色的莫莉(Molly)和白色的新娘(TheBride)。。
常見同屬觀賞種有冬鳳蘭(C.dayanum),花白色,帶紫色條紋。碧玉蘭(C.lowlanum),花黃綠色,唇瓣紫紅色。黃蟬蘭(C.iridioides),花淺黃色,唇瓣黃色。獨占春(C.eburneum),花純白色,唇瓣有紫紅色小點。短葉虎頭蘭(C.wilsonii),花淡綠色,唇瓣黃白色,有紅褐色條紋和斑點。
【生物學特性】大花蕙蘭原產我國西南地區。常野生於溪溝邊和林下的半陰環境。喜冬季溫暖和夏季涼爽。生長適溫為10~25℃。夜間溫度10℃左右比較好。葉片呈綠色,花芽生長發育正常,花莖正常伸長,在2~3月開花。若溫度低於5℃,葉片呈黃色,花芽不生長,花期推遲到4~5月份,而且花莖不伸長,影響開花質量。若溫度在15℃左右,花芽會突然伸長,1~2月開花,花莖柔軟不能直立。如夜間溫度高達:20℃,葉叢生長繁茂,影響開花,形成花蕾也會枯黃。總之,大花蕙蘭花芽形成、花莖抽出和開花,都要求白天和夜間溫差大。
大花蕙花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喜微酸性水,對水中的鈣、鎂離子比較敏感。以雨水澆灌最為理想。生長期需較高的空氣濕度。如濕度過低,植株生長發育不良,根系生長慢而細小,葉片變厚而窄,葉色偏黃。總體說,大花蕙蘭怕干不怕濕。
光照是影響大花蕙蘭生長和開花的重要因素。大花蕙蘭在蘭科植物中屬喜光的一類,光照充足有利於葉片生產,形成花莖和開花。過多遮蔭,葉片細長而薄,不能直立,假鱗莖變小,容易生病,影響開花。盛夏遮光50%~60%,秋季多見陽光,有利於花芽形成與分化。冬季雨雪天,如增加輔助光,對開花極為有利。
【栽培管理】盆栽大花蕙蘭常用15~20厘米高筒花盆,每盆栽2~4株苗。盆栽基質用蕨根、苔蘚和樹皮塊的混合物。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也可用濃度在0.1%以下,氮磷鉀比例為1:1:1的復合肥,每周噴灑1次。使假鱗莖充實肥大,才能促使花芽分化,多開花。但萌芽力強的品種,要控制葉芽生長,不使養分過多消耗,就必須進行摘芽,使一個假鱗莖著生一個葉芽。
大花蕙蘭喜晝夜溫差大,白天生長溫度在25~28℃,晚間溫度在10~15℃,有利開花蕾生長。若花芽已形成,氣溫高達28℃以上,將會造成枯萎或掉蕾。
【花期】大花蕙蘭的開花期多在冬末春初,花開壽命特長,整串花朵可維持開放50-80天,室溫10度可有近3個月的花期,抵抗力很強正值我國傳統的新春佳節,居室中擺設一盆盛開的大花蕙蘭,顯得雍容華貴,增添不少節日的祥瑞吉慶氣氛。
【溫度】適宜10-30度環境中生長,夜間大於10度比較好。葉片呈綠色,花芽生長發育正常,花莖正常伸長,在2—3月開花。若溫度低於5度,葉片呈黃色,花芽不生長,花期推遲到4—5月份,且花莖不伸長,影響開花質量。若溫度在15度左右,花芽會突然伸長,1—2月開花,花莖柔軟不能直立。夜間溫度高達20度,葉叢生長繁茂,影響開花,形成花蕾也會枯黃,總之,大花蕙蘭花芽形成、花莖抽出及開花,都要求晝夜溫差大。
【澆水與濕度】大花蕙蘭應栽種在多孔的陶質花盆並宜採用無土栽培,也可用科學培養土種植,喜根部濕潤不積水的環境。對水質要求比較高,喜微酸性水,對水中的鈣、鎂離子比較敏感。以雨水澆灌最為理想。生長期需較高的空氣濕度。種植環境要通風透氣,避免暴曬及潮濕陰暗。盛夏注意遮光,其餘季節可接受充分日照,室內栽培需控制相對濕度80%。
【施肥】中小苗期需要高鉀肥,中大苗期加重磷的比例,以有機肥為主,葉面施肥為輔,開花期需要充分的肥料保證花苞的形成。
【繁殖方法】常用分株、播種和組培繁殖。
分株繁殖:在植株開花後,新芽尚未長大之前,正處短暫的休眠期。分株前使質基適當乾燥,讓大花蕙蘭根部略發白、略柔軟,這樣操作時不易折斷根部。將母株分割成2~3筒一叢盆栽,操作時抓住假鱗莖,不要碰傷新芽,剪除黃葉和腐爛老根。
播種繁殖:主要用於原生種大量繁殖和雜交育種。種子細小,在無菌條件下,極易發芽,發芽率在90%以上。
組培繁殖:選取健壯母株基部發出的嫩芽為外植體。將芽段切成直徑0.5毫米的莖尖,接種在制備好的培養基上。用MS培養基添6-苄氨基腺嘌呤0.5毫克/升,52天形成原球莖。將原球莖從培養基中取出,切割成小塊,接種在添加6-苄氨基腺嘌呤2毫克/升和萘乙酸0.2毫克/升的MS培養基中,使原球莖增殖。將原球莖繼續在增殖培養基中培養,20天左右在原球莖頂端形成芽,在芽基部分化根。90天左右,分化出的植株長出具3~4片葉的完整小苗。
【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黑斑病和輪斑壞死病危害葉片,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和蝸牛危害新芽、花莖。介殼蟲和紅蜘蛛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有蝸牛則在台架及花盆上噴灑敵百蟲或用敵百蟲毒餌誘殺。
【產後處理】盆栽大花蕙蘭株大棵壯,花莖直立或下垂,花姿優美,適用於室內花架、陽台、窗檯擺放,更顯典雅豪華,有較高品位和韻味。如10~20株苗盆栽的大型盆栽,適合賓館、商廈、車站和空港廳堂布置,氣派非凡,惹人注目。
【花後處理】花謝後,新芽開始萌發,此時宜將大花蕙蘭移至室外,每兩天澆水一次。隨著氣溫的回升,日照逐漸增強,此時宜將其移於半蔭處,每天早上澆足一次水。每月施肥一次,前期以氮肥為主,6月份以後要適當增施磷鉀肥,促使花芽分化。為使養分集中,有利花芽生長,每個鱗莖上最多隻能留2芽,多餘的新生芽一定要及時抹除。當花芽抽出時應遮蔭並注意通風,過遲過弱的花芽也應及時抹除。只要細心養護,到翌年春節前,大花蕙蘭又將盛開,給主人帶來美的享受。
⑨ 誰能把這些對聯都讀出來,然後解析下意思呢
每聯是一首詩,上聯的幾句是,
李拐先生德道高,
果老騎驢羨鳳毛。
負劍洞濱清風客,
蘭花湘子奏笛簫。
下聯是,
國舅持……?
仙姑敬來長壽酒,
鍾離盤石把扇搖。
彩和瑤池獻潘桃。
⑩ 蘭花有多少種品種
名字
拉丁語學名:
英文名字: boat orchids
別名: 蘭草 (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別名)
蘭花的花語:淡泊、高雅
蘭花的品種有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4萬多個蘭花的品種,其中比較出名的有春蘭、蕙蘭、蝴蝶蘭等。其實,它們各自有各自的花語,蘭花總的花語就是淡泊、高雅。
生物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單子葉植物綱 Liliopsida
目: 天門冬目 Asparagales/ 蘭目 Orchidales
科: 蘭科 Orchidaceae
屬: 蘭屬 Cymbidium [編輯本段]原產地簡述
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有上千種園藝品種。 蕙蘭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蘭科共750屬35 000餘種,而蘭屬70餘種。我國常見栽培種有:
四季名花春蘭(C.goeringii):
又稱草蘭、山蘭、朵朵香。一莖1朵~2朵花,芳香。花期2月~3月。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及西南地區。傳統名貴品種有宋梅、龍字等。變種有線葉春蘭(C.georingii var.serratum),葉較細,花深綠色,無香氣或淡香。
國寶蕙蘭(C.faberi):
又稱九子蘭、夏蘭。一莖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花期3月~5月。分布地區與春蘭相似。傳統名種有上海梅、解佩梅、金嶴素等。
生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肥大,無根毛,有共生菌。具有假鱗莖,俗稱蘆頭,外包有葉鞘,常多個假鱗莖連在一起,成排同時存在。葉線形或劍形,革質,直立或下垂,花單生或成總狀花序,花梗上著生多數苞片。花兩性,具芳香。花冠由3枚萼片與3枚花瓣及蕊柱組成。萼片中間1枚稱主瓣。下2枚為副瓣,副瓣伸展情況稱戶。上2枚花瓣直立,肉質較厚,先端向內捲曲,俗稱捧。下面1枚為唇瓣,較大,俗稱蘭蓀。成熟後為褐色,種子細小呈粉末狀。
春蘭、蕙蘭按其主瓣、副瓣、捧及唇的形狀、質地等的不同變化分為梅瓣、水仙瓣、荷瓣、蝴蝶瓣、奇種與素心等。梅瓣為萼片短圓,肉質較厚,稍向內曲,基部狹窄,捧瓣肉質肥厚先端內曲成兜,唇瓣短而硬,花初開時微向上,名種有宋梅、西神梅等品種。水仙瓣為萼片稍長於梅瓣,先端漸尖,捧瓣質地厚,先端也成兜,唇瓣微垂或反卷,名種有汪字、翠一品等。茶瓣為萼片寬大,質厚,基部窄,先端寬而突尖,捧瓣不成兜,唇瓣較潤,微反卷,名種有大富貴、翠蓋花等。蝴蝶瓣為向下的兩枚萼片的內側,質地變厚,成波狀縐,並有紅色塊斑,有時整個萼片或花瓣數量突然增多(如綠雲,花冠常在8枚左右),或花朵形狀有特殊變化。素心為花被、花莖、苞片同一顏色,純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綠、黃綠等,沒有雜色的斑紋,名貴品種有張荷素、老文團素等。
蘭性喜陰,忌陽光直射,喜濕潤,忌乾燥,喜肥沃、富含大量腐殖質、排水良好、微酸性的沙質壤土,宜空氣流通的環境。 [編輯本段]種類介紹蘭花是珍貴的觀賞植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世界有七百多個屬、二萬多個種,每年還發現和培養出不少新品種。
蘭草:由於地生蘭大部分品種原產中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並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
中國蘭花主要為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他還將夫蘭(夫蘭:蕙蘭和白芷稱為一對,合名:蕙芷 )稱之為「王者之香」這句話流傳至今,足以證明中國蘭和傘形科白芷在歷史文化上所佔的地位。
春蘭:
春蘭又名草蘭、山蘭。春蘭分布較廣,資源豐富。花期為一年的2~3月,時間可持續1個月左右。花朵香味濃郁純正。名貴品種有各種顏色的荷、梅、水仙、蝶等瓣型。從瓣型上來講,以江浙名品最具典型。
蕙蘭:
蕙蘭根粗而長,,葉狹帶形,質較粗糙、堅硬,蒼綠色,葉緣鋸齒明顯,中脈顯著。花朵濃香遠溢而持久,花色有黃。白、綠、淡紅及復色,多為彩花,也有素花及蝶花。
建蘭:
也叫四季蘭,包括夏季開花的夏蘭、秋蘭等。四季蘭健壯挺拔,葉綠花繁,香濃花美,不畏暑,不畏寒,生命力強,易栽培。不同品種花期各異,5~12月均可見花。
寒蘭:
寒蘭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廣東以及西南的雲、貴、川等地。寒蘭的葉片較四季蘭細長,尤以葉基更細,葉姿幽雅瀟灑,碧綠清秀,有大、中、細葉和鑲邊等品種。花色豐富,有黃、綠、紫紅、深紫等色,一般有雜色脈紋與斑點,也有潔凈無瑕的素花。萼片與捧瓣都較狹細,別具風格,清秀可愛,香氣襲人。
墨蘭:
墨蘭,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等,原產於我國廣東、廣西、福建、雲南、台灣、海南等。我國南方各地特別是廣東、雲南的養蘭人最喜栽培與觀賞。
春劍:
春劍常稱為正宗川蘭,雖雲、貴、川均有名品,但以川蘭名品最名貴。花色有紅、黃、白、綠、紫、黑及復色,艷麗耀目,容貌窈窕,風韻高雅,香濃味純,常為養蘭人推崇首選。
品種鑒別:
品種鑒別是對蘭花綜合素質的鑒定,是最能展示藝蘭功力的一門學問。因此,歷代藝蘭大家都對此格外慎重,從不妄下結論,始終奉行「三看」原則。一看葉形「觀花一時,賞葉終年」。
在無花季節,人們對名品蘭花鑒別的主要依據是看葉形,包括葉芽、株形等。蘭芽出土時的色澤對蘭花品種的鑒賞有一定參考作用,芽期需仔細觀察。一般而言.凡新芽為白色、白綠色、綠色的,春蘭一般為素心品種,蕙蘭大多為素心或綠蕙;芽尖有白色米粒狀「白峰」的,有可能出細花。蘭花傳統名品大都相對穩定,其葉形也有一定的規律性,蘭藝家經長期實踐,對葉形特徵明顯的品種一般能憑眼看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如直立葉的汪字、泰素、老極品,環垂葉的宋梅、大一品,肥環葉的大富貴、扭曲葉的綠雲等。但蘭花由於種養環境不同,並非年年歲歲葉相同,於是蘭藝家們在觀葉的同時往往還要結合看花苞來鑒定品種。二看花苞蘭花傳統名品不但葉形有其特性,花苞也富有特色。因此,人們在鑒別時既要看葉形,又要看花苞。關於花苞的鑒定,前人總結出了蘭蕙頭形的「九形八式」和蕙花小排鈴的「五門八式」。這些寶貴的經驗,對於我們鑒別品種大有裨益,值得我們很好的消化吸收。
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人們在蘭藝實踐中發現,即使同一盆蘭花,有時其花苞的顏色在不同年份,甚至同一年份也不相同。對此我有體會。經多年觀察,我栽培的大富貴、元字等名品蘭蕙其花苞在不同的年份有時會有差異,有的年份花苞色澤深些、有的年份色澤淺些。據無錫陳耀明先生講,他種養的集圓有時抽出的花葶為「深赤紅色」,有時抽出的花葶為「綠中見紫」,有一年他的一大盆集圓拔出五個花葶,有三個是紅的,兩個綠中見紫。
可見,單純從花苞的色澤、形狀來鑒別品種有其局限性,還必須看其開品。三看開品對蘭蕙品種的鑒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看其開品,這也是引種品種要見花引種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只要開品到位,見花就能鑒別出是何品種。但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同一品種的蘭蕙往往因種法不同開出的花品有時也各不相同,如宋梅能開出四五種花形,綠雲、西神亦能開出幾種不同的花形,但我們不能因其開品有異就斷定它們是不同的品種。故一代蘭藝大家吳恩元言:「因種法有好歹,致開品有高下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品種鑒別真學問。對蘭花品種的鑒別應辯證的看、綜合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妄下結論。正確的方法應該是看葉形、看花苞、看開品。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1)墊盆。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2)栽植。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
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 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3)填土。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
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4)鋪面。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5)澆水。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編輯本段]世界國蘭家族蘭花是世界名花,國蘭家族中有一萬五千多個品種,亞洲中國蘭是蕙蘭,大洋洲、非洲多為鳳蘭,新加坡萬帶蘭,芬蘭鈴蘭,南斯拉夫鈴蘭, 塞席爾--鳳尾蘭,辛巴威--嘉蘭,南美洲國家的定為國蘭:巴西卡特蘭,哥斯大黎加卡特蘭。厄瓜多、瓜地馬拉都是麗卡特蘭,哥倫比亞卡特蘭,厄瓜多白蘭花。
中國蘭蕙蘭通常是指蘭屬Cymbidium植物中的一部分地生種。假鱗莖較小,葉線形,根肉質;花莖直立,有花1至10餘 蕙蘭朵,花小而芳香,通常淡綠色有紫紅色斑點。種類不同葉和花形態及花期變化較大。產秦嶺以南及西南地區。栽培歷史悠久,最少在千年以上,為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自古以來人們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屈的象徵。形成有濃郁中華民族特色的蘭文化。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繁殖。腐殖土盆栽,要求透氣排水好;喜半陰和濕潤的環境,墨蘭建蘭和寒蘭越冬溫度10℃左右,另外幾種5℃左右。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古代稱之為「蕙」。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1105年)在《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干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干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 [編輯本段]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我們中國人觀賞與培植蘭花,比之西方栽培的洋蘭要早得多。早在春秋時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國文化先師孔子曾說:「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蘭,香草也。――《說文》
衡蘭芷若。――《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