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重重
『壹』 危險高山行過盡,莫嫌此路有重重 若見蘭桂漸漸發,長蛇反轉變成龍;解簽
第一句 危險高山都彷盡 不太懂 後面好像是說 不要嫌棄你此時去追尋姻緣的路還很長,如果講見到蘭花桂花漸漸長長,壞的會變好的,或者是不起眼的人或者是不適合的人會變成人中之龍或者適合的人與你相配。
『貳』 蘭花詩詞千古絕唱是什麼
1、《幽谷芳菲》清代李鱔:記得春風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歸。
譯文:山林間淡淡地飄散著一縷縷怡人的清香,恰好發現如草般開在山中無人欣賞的空谷幽蘭。
2、《蘭花》明代劉伯溫: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
譯文:芬芳馥郁的蘭花開在無人能到的深山裡,美人喜歡它卻無法見到在,只好畫下它的樣子。
3、《題蘭花》清代鄭板橋: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譯文:蘭花的生長環境,在山頂,岩峰等等這種人跡罕至之處,蘭花開著,並散發著奇妙的香氣。
4、《蘭花》明代薛網: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
譯文:我喜歡蘭花,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的花,不用自身的顏色討好自然造化。
5、《題楊次公春蘭》宋代蘇軾: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譯文: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
『叄』 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不採而佩,於蘭何傷。什麼意思
意思是:蘭花開在幽深的山谷,不會因為沒有人欣賞就不釋放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沒有人採摘蘭花佩戴,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傷呢?此句暗喻作者才華橫溢,即使無人賞識,也不會對自身有什麼影響。
出自:出自唐代詩人韓愈所作的詩歌《幽蘭操》,又稱《猗蘭操》。用來歌頌孔子的一生。
全文如下:
蘭之猗猗,揚揚其香。不採而佩,於蘭何傷。今天之旋,其曷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貿貿,薺麥之茂。子如不傷,我不爾覯。薺麥之茂,薺麥之有。君子之傷,君子之守。
譯文:蘭花開時,在遠處仍能聞到它的幽幽清香;如果沒有人採摘蘭花佩戴,對蘭花本身有什麼損傷呢?一個君子不被人知,這對他又有什麼不好呢?
我常年行走四方,看到隆冬嚴寒時,薺麥卻正開始茂盛地生長,一派生機盎然,既然薺麥能無畏寒冬,那麼不利的環境對我又有什麼影響呢?一個君子是能處於不利的環境而保持他的志向和德行操守的啊。
(3)蘭花重重擴展閱讀
《幽蘭操》韻味十足,汲取了史詩與英雄的浩渺氣質,帶著蘭花冷漠的美艷,但又說著人生的變動和永恆。
《幽蘭操》以孔子「蘭為王者香」的思想為中心擬就,是孔子人生寫照的縮影,同時也是孔子教育哲學人生哲學的凝結。蘭,承載了孔子一生的精神寄託和對後世子孫的殷切期望與情感,是中國文化巨大的人文載體。
最後時刻,所有弟子都聚集與孔子身邊,這些在孔子身邊一期度過了艱難,最了解老師思想的學生,就是孔子的希望和延續。弟子們雖然分散諸國,然而,正是他們,把孔子的思想整理成《論語》,與孔子整理過的《詩經》、《春秋》一起,千古傳誦。
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象徵著孔子的精神,生生不息。
『肆』 關於蘭花的名言警句(用在廉政文化建設上的),跪求~~
蘭花,沐來自然風雨而開,食清水凈土自而長,放香幽境而不揚,顯艷群芳而不爭,其葉冬青,其華寒榮。
追求一種氣清、色清、神清、韻清的清白人身,固守一種花美、香美、葉美的為人美德,錘煉一種耐霜雪之寒的韌勁,容天地之廣的胸懷。
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委瑣。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葉立含正氣,芳妍不浮華。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伍』 關於蘭花的五言律詩
以下兩詩都是來作者以蘭花或蘭草自自況的。
【感遇】
唐代-陳子昂
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
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
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蘭若:蘭花和杜若。這是《楚辭》里邊屈原最贊美的兩種花。)
【感遇】
唐代-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叢生,條形,先端尖,春季開花,淡綠色,味芳香,供觀賞。花可制香料。也叫春蘭。‖俗稱蘭草。
『陸』 經典蘭花詩句有哪些
1、《題畫蘭》
[ 清 ] 鄭板橋
身在千山頂上頭,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譯文
蘭花生長在山岩的頂處,它的香氣飄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縫中,美妙的花香濃郁芬芳。
不是腳下沒有浮雲翻滾的喧鬧,只是蘭花不願去理睬它們,不知道它們什麼時候來到,更不會在它們離去時去挽留。
2、《春庄》
[ 唐 ] 王勃
山中蘭葉徑,城外李桃園。
豈知人事靜,不覺鳥聲喧。
譯文
山中有一條小路長路邊滿蘭葉,城外的種桃李的園子。
只是干啊哦了沒有人事的清靜,沒有聽到鳥兒的提交之聲。
3、《高山幽蘭》
[ 清 ]鄭板橋
千古幽貞是此花,不求聞達只煙霞。
采樵或恐通來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譯文
千古年間最幽然貞潔的就是這花啊,不求出名顯達只願做一片煙霞。
就連那些上山砍柴的人它也不願意讓他們看見,藏在高山後面遮蔽著自己。
4、《飲酒 十七》
[魏晉]陶淵明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譯文
幽蘭生長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風。
清風輕快習習至,雜草香蘭自分明。
前行迷失我舊途,順應自然或可通。
既然醒悟應歸去,當心鳥盡棄良弓。
5、《木蘭花·鞦韆院落重簾暮》
[ 宋 ] 晏幾道
鞦韆院落重簾暮。彩筆閑來題綉戶。牆頭丹杏雨余花,門外綠楊風後絮。
朝雲信斷知何處。應作襄王春夢去。紫騮認得舊游蹤,嘶過畫橋東畔路。
譯文
院落里鞦韆搖曳,重重的簾幕低垂,閑暇時在華麗的門上揮筆題詩。牆里佳人猶如出牆紅杏雨後花,門外遊子好像綠楊飛絮隨風飄。
音訊斷了,猶如飛逝的輕雲,不知她身處何方?就做個襄王覓神女的好夢讓我歸去。紫騮馬還認得舊時遊玩路跡,嘶叫著跑過了畫橋東邊路。
拓展資料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朴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准。在中國有一千餘年的栽培歷史。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