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毛蘭花丈夫

毛蘭花丈夫

發布時間: 2022-01-27 05:32:15

『壹』 平凡的世界裡的愛雲是田福軍的老婆嗎

是的。

全名徐愛雲,是一個醫生,在田福軍這個人大愛無私的襯托下,徐愛雲顯得非常的渺小。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田福軍和徐愛雲的感情雖然平淡,卻也透露著相互關心的幸福。

小說中對徐愛雲的描寫比較少,這個角色的出現主要是對了襯托田福軍的。

人物形象:

她是個要強的女人,也是個容易滿足的媳婦,田福軍平時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但老丈人的生日,為了讓老人家開心一些,他親自下廚做幾道菜,雖然最後還得她去完成,但她很知足。

她有著她的自私,在潤葉和向前的婚事上,她固然有些小自私,傷害了潤葉的愛情,但心裡卻也是為了田福軍好,看著田軍天天發愁擔心,才不得已做出這樣的事情;

把自己最真誠的心給了田福軍,在任何時候都支持田福軍的工作,如果她當時不是只想著田福軍,也想想潤葉的感受,可能就不會這么做了。

『貳』 毛草蘭是什麼蘭花

蕙蘭。

惠蘭原產於我國中部及南部.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較耐寒,怕缺水和乾燥.宜疏鬆肥沃和透氣的腐葉土.越冬溫度不低於5度。

常用分株和播種繁殖。分株在9—10月處半休眠狀態時進行.分株前盆土需略干.促使根系變軟,減少斷根、恢復生長較快,一般3—4年分株1次。播種在早春用消毒土壤,播後不覆土,發芽快。

(2)毛蘭花丈夫擴展閱讀:

蕙蘭的生態習性

葉數:蕙蘭又稱九子蘭、九節蘭、夏蘭,它每株葉數為5-9枚,常為6-7枚,葉長25-80厘米左右,寬約1厘米,直立性強。蕙蘭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新葉芽出土,秋芽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土。

新葉芽出土後約有20天左右緩長期,展葉期約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7月至10月為葉的伸長期,11月至來年2月為休眠期。養蕙蘭要3苗以上連體栽培,3苗以下不易成活,這一點非常重要,蕙蘭每苗從出土到生長完成需3年左右。

『叄』 毛蘭花的介紹

毛蘭花(1924~1981年)女。是河南省長葛縣老城鎮大趙村人,本名毛正義,小名毛妮、然妞,後曾易名毛鳳麟,其身世極苦,自幼雙親去世。

『肆』 朱德總司令一生結了幾次婚

朱德總司令一生結了5次婚。


一、蕭菊芳:(1885—1919),朱德的第一個妻子。雲南昆明市人,祖籍江西,昆明師范學堂畢業並留校任教。1912年秋與朱德結婚,1919年6月病逝。她與朱德生有一個男孩,取名保柱(即朱琦)。她去世後,保柱由朱德的第二個妻子陳玉珍撫養成人。

二、陳玉珍 :朱德第二個妻子,四川南溪人。朱德的第二個妻子。朱德元帥前一任妻子蕭菊芳病逝以後,朱德想到沒有母親的嬰兒需要有人照料,就與陳玉珍結婚了。1922年夏末,朱德離開四川前往上海尋找革命道路。後又前往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地歐洲。從此,朱德和留在四川的妻子陳玉珍再未見過面。

三、賀治華:原名賀稚番,女,四川開江縣人,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帥之一朱德的第三任妻子,朱敏的生母。與朱德離婚後嫁與他人。


四、伍若蘭:(1906年3月 -1929年2月12日),朱德的第四任妻子。革命烈士,湖南耒陽縣(今耒陽市)城郊九眼塘村人。1925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共產主義青年團耒陽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縣農會婦女部部長。 1928年3月參加紅軍。先後擔任過耒陽縣婦聯主席、紅四軍政治部宣傳員等職。

五、康克清(1911年9月7日—1992年4月22日),原名康桂秀,江西萬安人,朱德同志的夫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兒童工作的開拓者。 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席。

(4)毛蘭花丈夫擴展閱讀

一、1929年1月14日,紅四軍主力離開井岡山向贛南轉移。伍若蘭為保護朱德和毛澤東等軍部首長的安全,在圳下戰斗中陷入敵軍重圍,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敵人誘其同朱德脫離關系,自首投降,她威武不屈。1929年2月12日 ,年僅23歲的一代女英豪,被慘殺於贛州衛府里。

二、1937年,康克清同志歷任八路軍總司令部直屬隊組織股長、政治處主任、黨總支書記,晉東南婦女救國會名譽主任,中共中央婦委會委員,解放區戰時兒童保育會代主任,為奪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伍』 越南主席胡志明曾有幾位中國妻子

越南主席胡志明曾有幾位中國妻子?

根據史料,胡志明年輕時曾在越南國內有過一個妻子,但不幸過早犧牲。後來他長期在中國從事革命活動,並與中國姑娘產生愛情,還結了婚,回國後他便終生未娶。但是這個中國姑娘究竟是誰?筆者查了不少文章,竟然出現了兩個名字——曾雪明和林依蘭。黃錚、李永軍、孔可立等人認為是前者;染益新、袁方等人則認為是後者。

那麼,到底曾雪明和林依蘭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還是本來只有一個人,卻混淆成了兩個人?又或者本來只有一個人,而另一個人根本就是瞎編的?若是一個人,她是曾雪明還是林依蘭?看這兩派文章的說法,都似乎言之鑿鑿,難分對錯。歷史就是這般撲朔迷離。

我個人認為有兩人,即曾、林是兩個不同的人。

1:先看曾雪明一說。

曾雪明1905年生於廣州,原籍廣東梅縣鬆口鎮,1926 年與胡志明舉行婚禮,婚後兩人一起生活了半年多時間。1927 年5 月胡志明離開廣州後,就與妻子失去聯系而未能再相聚。從此,這一對有情人,一個未再嫁,一個未再娶,天各一方,都過著獨身生活,生死相戀,直至辭世。

1925年曾雪明在廣州一醫務所任助產士。當時廣州正處於中國大革命的高潮及中心地,何香凝、鄧穎超、蔡暢開辦了婦女運動講習所。受革命思想影響,曾也時常去婦運所聽演講,參加活動。

胡志明在莫斯科東方大學畢業後,受共產國際派遣任中國顧問鮑羅廷的翻譯,於1924年11月來到廣州,化名李瑞。1925年的一天,曾雪明去婦運所找蔡暢,下樓時在樓梯拐角處巧遇正要上樓的李瑞。不經意的禮讓和對視中,李瑞被這位長著鵝蛋型臉,皮膚白誓,文靜端莊又顯聰慧的廣州姑娘所深深吸引,禁不住詢問蔡暢她的芳名及有關情況。蔡暢見李瑞情有獨鍾,便會意地介紹了曾的情況,並與鄧穎超一起做紅娘(還有一說紅娘是越南革命青年林德樹的中國妻子梁惠群),使這對有情人建立了戀愛關系。

當時曾雪明僅知李瑞是鮑羅廷的翻譯,越南革命黨人。舊中國封建意識濃厚,女性絕少自由戀愛,更何況李瑞是越南人,35歲「高齡」尚未結婚,曾家能否同意這門親事?好在曾家還是比較開明進步的。為考證李瑞的人品才學,其二哥曾錦湘(早年留學美國,並和孫中山是故交,精通5門外語,文筆精絕,曾應孫中山之請為其撰寫文章)專程請李瑞作了一次長談。李瑞的謙朴、務實、自信、熱忱、遠見卓識、獻身精神、豐富的閱歷及精熟純正多國外語令曾錦湘深為折服,他代表曾家同意了這門涉外婚姻。

1926年10月曾雪明與李瑞在廣州正式舉行婚禮,地點在市中心財廳前的太平餐館,這也是一年前周恩來與鄧穎超結婚請客的地方。鄧穎超、蔡暢作為證婚人、媒人主持了婚禮。蘇聯顧問鮑羅廷、顧問助手張太雷到場祝賀,婚禮熱烈而隆重。這短暫的不到一年光陰,婚後的生活幸福而甜蜜。曾對李瑞的飲食起居照顧得頗為周到,堪稱標準的賢妻良母,使這個21歲就離家出走,浪跡天涯的「遊子」,在15年後又有了「家」的溫暖感覺。這也是胡志明年譜中唯一沒有文字記載的近一年空白時間。

1926年6月至12月曾雪明在婦運所繼續學習了半年。此年底她懷孕了。李瑞喜出望外,盼望盡快做上父親。但曾的母親梁氏得知此事後,深恐女兒有了小孩會隨夫離去,力勸她墮胎。父親早亡,母親暮年孤獨,曾母命難違,為盡孝道,顧不了丈夫李瑞的苦苦相求,忍痛含淚做了墮胎手術,留下了終生遺憾。

中國革命形勢急轉直下,1927年4月蔣介石策劃中山艦事件,徹底背叛革命,瘋狂圍剿捕殺共產黨人,白色恐怖血腥的屠殺震驚了世界。在嚴峻形勢下,因共產國際指示無法攜帶家屬,李瑞只好獨自隨蘇聯顧問團經武漢轉上海,後經海參崴赴莫斯科。自此天各一方,夫妻分離。由於曾雪明過去認識的革命志士相繼被捕或轉移,無法再與李瑞取得任何聯系。悲傷絕望之餘她只得來到母親身邊,在順德縣當助產士。這期間,李瑞曾從外地兩次託人帶信和寄信與曾聯絡,都沒有成功。

1929年12月胡志明到香港從事革命,化名宋文初。1931年6月他被港英政府逮捕,關押在維多利亞監獄。為打這場官司,宋找到曾雪明的群姐,得到了她的熱情援助,群姐請律師幫他打贏了這場官司。曾從群姐那裡得知宋文初就是自己丈夫李瑞時,曾專程趕到香港探監,但未能謀面,傷心而返。後當群姐落魄時,曾為感激她曾援助過自己丈夫的俠義心腸,亦傾囊相助。

曾雪明痛下決心,守節如玉,從一而終。她冥思苦想夫妻再相聚的一天能夠到來。日月如梭,轉瞬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1950年5月,她在《文匯報》上看到越共主席胡志明的肖像、毛澤東主席發給胡60大壽的賀電、胡的生平事跡文章,才意識到自己多年來魂牽夢縈的丈夫就是胡志明。為證實這個想法,曾通過種種途徑想設法與胡取得聯系,但均未能如願。1953年曾到廣州西區第八保健站工作,1958年並入廣州西區大聯盟保健站繼續任產科醫生至退休。

同年,時任全國婦聯主席的蔡暢肯定了李瑞即胡志明化名,並證實曾、胡的婚姻關系。廣東省委書記區夢覺、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也先後會見了曾雪明。但此事終究涉及兩國關系,胡志明是否知道妻子尚在人世,為何不通過中共中央尋覓失散多年的愛妻,就不得而知了。

胡志明主席經歷了與曾雪明飽受磨難的婚姻之後,由於聯絡中斷,又一心報國,亦是獨守終生不曾再婚。其實,他以「志明」為名,就有了記在心中,永沫不忘(曾雪明)之意。他多次向陶鑄等中共同志打聽過曾的下落,只是毫無結果,從此對尋妻、娶妻之事心灰意冷,坦然過著獨身生活。年深日久,這一段至死夙願未償的國際婚姻的內幕,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知情者寥若晨星。

1969 年9 月胡志明與世長辭。聽到這個消息,在廣州的曾雪明悲痛萬分地在自己寓所南面牆上掛了胡的遺像,像框上披著黑紗,遺像前設置香燭台,點上香燭,擺上鮮花。她向單位請了喪事假,一連幾天面對胡志明,時而站著,時而坐著,默默凝視著,萬般哀思盡在不言之中。

曾雪明孤身一人直至1991年11月飲憾去世,享年86歲,遺體火化,灑向大海。人們在清理她的遺物時,看到有保存完好的胡志明像,1949 年上海八月出版社出版的《胡志明傳》,1950年三聯書店出版的《胡志明》小冊子,1960 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胡志明《獄中日記詩抄》,以及數頁已發黃的刊登有胡志明資料的剪報。此外,還有她寫給胡、而胡無法收到的信函底稿。

2:再看林依蘭一說。

1923年冬,正在莫斯科學習的胡志明,任凜冽的寒風和冰涼的雪水鑽入脖頸,淚水悄無聲息地從眼中湧出,打濕了指間的信箋。這封信帶來的是噩耗:他的忠實伴侶阮清玲被敵人殺害了!

胡志明和阮清玲是在上世紀20年代第一個春天認識的。那年,胡到歐州尋找真理和革命火種,搭船回國途中兩人在海上邂逅相識。阮不顧家裡反對,毅然投身越南民族解放運動,傳播革命火種,成為胡的忠實伴侶和得力助手。阮在越南婦女界一呼百應,是位有魄力和威望的婦女領導人。可萬萬沒有料到,就在胡前往前蘇聯學習革命經驗之際,由於叛徒出賣,她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引誘、威逼,阮堅貞不屈,至死不向敵人低頭。

在當晚的留蘇越南青年同志會會議上,胡志明當眾宣布:「清玲同志已經壯烈犧牲,但她永遠活在我的心中。她的鮮血決不會白流,更多的人會沿著她走過的路繼續前進。有這么多好戰友,我相信越南的革命事業一定能夠完成。我要向全世界宣告:越南不解放統一,我今生今世就不成家!」他沒有想到,這句落地有聲的話,將成為自己日後婚姻生活的一座大山,壓得他不堪重負,痛苦不已。

1930年中國正處在白色恐怖當中,各地正加緊搜捕「共黨分子」。胡志明就在此時到達廣州開展革命工作。出於安全考慮,他向中共廣東地下省委求助。於是,廣東地下省委通過陶鑄安排中共女黨員林依蘭和他假扮夫妻做掩護。這天,胡志明見到林,頓時驚呆了,眼前的女子分明便是自己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阮清玲!他差點失態了。

胡志明在日記中寫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的言談舉止、性格愛好和清玲完全相同。在那目光相撞的瞬間,我發覺自己已不再是個純粹的無神論者。我認為這一切都是天意,是一種無形的神秘力量促成我們見面。我想,一定是我的真情感動上蒼,讓清玲的化身得返人間。現在我要百倍於從前地愛護她,我決不會讓她再一次離開我。」

為掩護胡志明在廣東、香港開展工作,林依蘭以一個「妻子」的身份,無微不至地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兩人漸漸產生了愛意。但胡擔心時機尚未成熟,怕遭到她的拒絕,始終不敢表示愛意。林在胡向她傾談心聲時,也早已芳心暗許,可她認為還沒到捅破窗紙的時候。

不久由於叛徒出賣,胡志明被捕。臨別時他擁抱了林依蘭:「堅強些,別讓敵人笑我們軟弱,好嗎?」說著,取出貼身珍藏的日記本交給她,「我把心留下來陪你,收下吧!」

3天後胡志明被營救出來。林依蘭盯著他那有稜有角的臉孔,說:「志明,你受苦了!為什麼不等我去接你?」「我也想更快見到你。」說著,胡送上蘭花,「送給你,喜歡嗎?」看到林表情困惑的樣子,他又說:「看過我的日記了吧?我相信心中的蘭花永遠不會枯萎。」林接過花束,情不自禁地撲入胡那寬厚的懷里。

不久後胡志明回國繼續他未竟的革命事業,並擔任越南黨政主要領導人。上世紀50年代中國大陸解放,林依蘭已是廣東省高級領導幹部。幾年後胡應邀訪問中國,毛澤東主席立即致電廣東省委及陶鑄、林依蘭等人到北京與胡會面。當兩雙手緊緊握在一起時,一切盡在不言中,兩個人久久凝視著對方,激動的淚水模糊了雙眼。

1958年在越南河內,胡志明鄭重地對陶鑄說:「我已年逾花甲,和依蘭相戀20餘載,想盡快同她團聚。請你回去後詢問一下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對這件事的看法,倘若他們贊成,我想把依蘭接到河內秘密舉行婚禮,了結多年的夙願。」陶鑄也非常支持他。回京後,陶鑄向黨中央、毛主席轉達了胡的意思。毛沉吟片刻,說:「我們提倡戀愛自由、婚姻自主,不過,這事關連中越兩黨兩國的關系,不能掉以輕心。」周恩來說:「我認為應該跟越南共產黨的同志們協商一下,假如他們不反對,我們決不做絆腳石。」

但是,越南方面卻阻力重重。在北越中央政治局會議室里,胡志明終於拍案而起:「我受夠了!我不想再按別人意思生活!這一次你們休想說服我!」總書記黎筍沒有動怒,心平氣和地說:「老胡,別太沖動!凡事從長計議。我這么勸阻也是為你著想。你曾說過越南不解放就終身不娶,這句話影響很大,一旦你違背諾言,就意味著我們放棄了解放南方的神聖事業。所以我寧可被你指責憎恨,也不能讓越南老百姓罵我們是千古罪人!」這事也就只好不了了之。胡無力回天,默默無語兩眼淚,悄悄吞下了這枚苦果。

胡志明與林依蘭之間無果的戀情,對林的精神打擊太大,年年望眼欲穿,盼來的卻總是失望,只能獨自低聲飲泣。1968年她病情惡化,告別人世。臨終前,她沒有忘記把胡贈給她的那本「愛情日記」託人交給他,並囑咐他節哀順變。胡驚聞戀人去世,痛不欲生,淚如雨下。時隔一年,胡亦溘然去世。彌留之際,他還念叨著林的名字。這段上世紀中葉最令人矚目的戀情,終以悲劇而止。

『陸』 各種蘭花是怎麼區別的

1、春蘭花莖筆直,通常一個花莖上只能開一朵花,少數情況也可一枝雙花版。春蘭花期比較長,權花香濃郁,葉片較短,成品高檔春蘭多用紫砂盆栽種。

2、蕙蘭在自然狀態會在夏天開花,但此品種往往通過人工控制冬季開花而作為年宵花卉。葉片發亮,較有光澤感,一個花莖往往有十多朵花。花朵略香,花瓣上常有紫紅色的小斑點。花期非常長,從春天開到秋天。

3、建蘭通常在秋季開花,一個花莖十來朵花,香味較濃,花上通常有斑點。葉片非常直立,適應能力極強。

4、在冬季,墨蘭和寒蘭都會開放。但是墨蘭的顏色比較深,而寒蘭的顏色比較淺,只要看花朵的顏色深淺就很好辨認。


(6)毛蘭花丈夫擴展閱讀

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花甚芳香,大抵生於森林之中,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於外,故曰芝蘭。江南蘭只在春勞,荊楚及閩中者秋夏再芳」之說。

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中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

『柒』 崔蘭田的人物經歷

1926年農歷9月20日出生於山東曹縣。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豫劇六大名旦之一。戲曲教育家,「崔派」藝術創始人。國家一級演員。系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省劇協副主席。她自幼家境貧寒。5歲隨父母逃荒至鄭州,11歲入太乙班學藝,師從周海水、賈鎖學須生,3個月後即能登台演出。開始是和師姐毛蘭花同台合演。不久便主演《東吳大報仇》、《胡迪罵閆》等須生戲。
1942年出科後,應邀入洛陽楚公民班為頭牌主演,與「狗尾巴」、「地牤牛」、「狗頭」、「崔照」等豫西名藝人同台演出,後拜豫西名旦張慶官為師改學旦角,進一步深造。1943年冬季在洛陽拜有豫劇皇後、豫劇大王之稱的陳素真為師,後自成風格獨立稱派。1944年赴西安,先後在高成玉和沈子安班領銜主演,活動於西安、寶雞、靈寶、陝州等地。在樊粹庭先生幫助下,得與常香玉及名小生常景獲、名須生曹子道等聯袂演出《桃花庵》、《販馬記》、《蝴蝶杯》、《賣苗郎》等劇。
在西北劇壇享有盛譽,成為與陳素真、常香玉齊名的豫劇明星。1949年自組蘭光劇社,1951年,崔蘭田率領「蘭光劇社」巡演到安陽,被安陽市政府盛情挽留,從此落腳於此。同年任安陽市人民豫劇團團長。1956年任安陽市豫劇團團長。同年參加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會演,獲演員一等獎。1957年拜著名崑曲表演藝術家白雲生為師。1959年任安陽市豫劇院院長,先後收張寶英、郭惠蘭等為徒。同年參加河南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獲優秀演員獎。
1963年兼任安陽市戲校校長。1965年曾參加中南區現代戲會演。1980年參加河南省豫劇流派調演。她所主演的《秦香蓮》、《桃花庵》、《賣苗郎》、《三上轎》被稱為「崔派」四大悲劇,是豫西流派的傑出代表。 1930年春,曹州大飢荒,年僅4歲的崔蘭田,便和母親及妹妹一起,踏上了乞討求生的苦難歷程,輾轉於山東、河南、山西境內,1934年春流落鄭州,在西一街、太康路等處過著寄人籬下的難民生活,後來又棲身於杜嶺街一個貧民大院。為養家糊口,父親奔波於河南、山東之間販賣硝鹽,母親黎明即起去有錢人家幫佣,蘭田則從早到晚照看弟弟妹妹,挑起了這個難民之家的一副擔子。與崔蘭田一家前後左右為鄰的幾家住戶,都是些靠賣煙卷、油茶、青菜和收破爛為生的貧苦市民,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終日哭聲不絕。崔蘭田到監獄探望因被人誣陷私藏煙土而被捕的父親時,遇到鄰居一個小姑娘也來探父,獄警喝斥不讓哭,回家哭又怕母親傷心,她倆便結伴跑到荒郊,抱頭痛哭,且哭且訴且咒罵人間事不平,直哭得柔腸寸斷。
「崔蘭田,淚漣漣」。以善演悲劇而著稱的崔蘭田,在她的被譽為四大經典悲劇的《三上轎》、《秦香蓮》、《桃花庵》、《賣苗郎》中,成功的塑造了獨具特色的悲劇婦女形象。而這位藝術大師最初所獲得的啟蒙和藝術創造力,便是那個貧民大雜院里的眼淚和哭聲。那些窮苦婦女的各式各樣的哭聲以及挨打受氣時的表情,都在她腦海中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每當她在舞台上塑造悲劇性人物形象時,眼前就自然而然地浮現出那些現實生活中的悲劇人物,各種各樣的哭聲又響在耳邊想起。 1937年秋,逃出故鄉曹州的崔蘭田一家,已在鄭州苦苦熬過了4年多的難民生活,盡管父親不停地往返於河南、山東之間販賣硝鹽,母親早出晚歸為有錢人家幫佣,但仍然難以維持一家的生計,小小年紀的崔蘭田,不得不時常上街乞討些飯食讓妹妹和弟弟充飢。有一次,崔蘭田走進一個虛掩著大門的院子,看見裡面有許多和她年歲相仿的男孩子、女孩子,都伸著手從一個伙夫模樣的人手裡接過兩個熱騰騰的黑面饃。後來,有人告訴她說,那些孩子都是戲班裡的學員。學戲還能領饃吃,又不遭人白眼和辱罵。回到家,蘭田對父親說:「讓俺去學戲吧,發了饃拿回來讓弟弟妹妹吃,比要飯還強。」「要飯再難。也不能去當戲子,幹了那一行,三輩子不能入老墳。」父親的話斬釘截鐵,不容置疑。如果就此滿足,或者是聽命於父親的訓示,也許就不會有豫劇舞台上的一代大師了,蘭田是執著的認真的,這是她個人性格和藝術風格中十分重要的一面。窗口已經打開,她就要想方設法看得真切一點,於是,她的身影便時常出現在那座戲園子門前。為了能早一點進入那鑼鼓聲聲響的戲園子里頭,她幫門口賣花生米的老太太剝半晌花生,換一毛錢買個站票進去看半場戲,或者幫助把門的大爺打掃園子門前的煙頭果皮,以求能讓她早些進場看戲。
四鄰五舍都知道了她是個「小戲迷」,遇到母親和父親責怪她時,總要替她開脫幾句,有時還讓她學著戲里人物表演一番。每逢這時,崔蘭田唱的全是須生的戲文,比劃的又都是武生的動作,因為,她在園子里看戲、最喜歡的就是須生的唱段和武生的拳腳,她覺得有勁。連年的流浪乞討生活,難民之家的生活重負,使蘭田的性格中注入了許多男孩子的陽剛之氣。 1938年春末夏初,崔蘭田同40多個少男少女一起,考入了豫西調名須生周海水先生的太乙班,邁出了從藝生涯的第一步。周海水被譽為「豫劇須生泰斗」,他一面演戲,一面致力於組織科班,廣招學員以求人才。崔蘭田投考的太乙班,是他主辦的最後一個科班,適逢亂世,這個班最為艱難,但也是最出人才的。同崔蘭田一塊考入太乙班,有一個穿著藍色粗布大襟衣裳,一對水汪汪的丹鳳眼像是會說話的少女,她就是曾與崔蘭田一齊享譽豫劇舞台,後來在台灣空軍大鵬豫劇團任團長兼導演的毛蘭花。為了維持劇社和戲班的開銷,周海水忙於演出,他治學極嚴,學員們凌晨即起,練功吊嗓,稍有不周,便遭斥責。蘭田是學員中最苦的,每日練的精疲力盡,但發到手裡的高梁面或黃面饃,雖難填充肌腸,但還要省下一個半個揣在懷里,一溜小跑往家趕,沿途再討乞一些飯食,好做母親及弟妹的救命糧。
由於崔蘭田勤學發奮,加上她扮相好,雜訊洪亮,又敢放膽唱,進入科班月余後,周海水在鄭州「長發劇院」演出時,就讓蘭田在大戲前的墊戲中演角。周海水親自為她排戲,排的第一出摺子戲,就是《殺廟》中韓琦的戲。當時,周海水的嗓子已經壞了,有的戲只好改用「偷油」的嗓音唱,聽來也十分有味,有一次,蘭田就學著在台上唱了「申包胥在城樓我淚交流,我的吳大哥……」下台後,周海水大怒:戲不能這樣學,他是沒嗓子才這樣唱,你這樣唱就是不賣力氣。這件事對蘭田的藝術生涯影響是很大的,原來同一出戲,卻能由於自身的條件,形成不同的唱腔風格,而緊要的前提,就是要吐字清楚,唱出韻味,吐字不清則猶如鈍刀子殺人。蘭田似乎明白了許多,開始了她對藝術的苦苦追求。 崔蘭田和太乙班的患難姐妹們為了糊口,不停的在鞏縣、滎陽、汜水一帶,趕廟會走鄉串鎮奔波演戲,漸漸有了些名氣。有一次,在開封做煤炭生意的前清秀才牛師孔老先生,回故鄉汜水看了這個小科班的演出,十分贊賞,當場將毛蘭花、崔蘭田等l8個姐妹的名字,寫在金裱上掛於台側。在豫劇界傳說不一的「十八蘭」便是由此而起。1942年4月,崔蘭田學藝5年期滿出師,在洛陽搭班演出,這個班生角演員很棒,但沒有名旦角,她便完全改唱青衣。班裡有位60多歲的老花旦演員張慶官,早年是很有功夫的青衣演員,他對常演《秦香蓮》、《桃花庵》等悲劇的蘭田幫助不小,蘭田又常去看當時已很有名的陳素真演出並虛心請教,加上每逢扮演悲劇婦女人物時,生活中那些對女性痛苦的深刻體驗便湧上心頭。同樣是一個凄凄慘慘的秦香蓮,卻被她演的獨樹一幟。哭的韻味十足,從而奠定了唱腔方面濃郁的豫西調色彩,基本形成了她的藝術風格。崔蘭田名聲大振,且為人正派,性格倔強正直,拒絕參加任何非演出交往應酬,因而遭受了許多迫害,洛陽警備司令部時而強迫她和戲班搞所謂募捐義演,時而威脅要以共產黨坐探之嫌拘捕她。此時適逢西安豫聲劇社邀她去領銜主演,她便在1944年冬的一個夜半時分,匆促啟程前往西安。
西安雖號稱大後方,但也被國民黨軍隊和青紅幫勢力攪得雞犬不寧。崔蘭田在陝山劇場和新民劇場演出時,多次發生砸場子和往台上扔手榴彈使演員死傷之事。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崔蘭田依然執著地追求著藝術,她利用各路名藝人雲集西安的優勢,博採眾長,從京劇、秦腔等表演藝術中吸取精華。她的表演在西安、寶雞、天水、靈寶、陝州等地的觀眾中,獲得了高度評價,抗日戰爭勝利前後的那幾年間,她成為大西北豫劇舞台上的著名演員,形成了她藝術成就的第一個高峰期。西安解放以後,崔蘭田以蘭字和丈夫姓名中的光字,建成了蘭光劇社。l951年五一勞動節前夕,河南戲劇界邀請蘭田到鄭州演出,接著又應邀到開封、新鄉、安陽演出。在安陽期間連演一個月,仍不能滿足觀眾要求,當時安陽沒有自己的豫劇演出團體,市政府辦公室的陳主任三番五次動員勸說,希望蘭田和劇社能留在安陽。思慮再三,蘭田終被安陽人民的熱情所打動,於當年底率團來到安陽,並將劇社改為人民劇社。 田漢沒有忘記要為崔蘭田改編《對花槍》的承諾,在文革前夕訪問朝鮮期間,才完成了劇本的最後定稿。當崔蘭田拿到改編本的時候,田漢已經陷入了林彪、江青一夥羅織的文字獄。為人耿直的蘭田想到田老為這個劇本傾注的心血,毅然投入了排練,然而僅僅演出了幾場以後,蘭田便因此被劃定為「黑線人物」而喪失了人身自由。對蘭田的迫害不斷加劇,罪名又加之為「大戲霸」、「特務」,在納粹集中營似的血腥拷打中,蘭田的身體受到了嚴重的摧殘,繼而又是長達10年的精神上的折磨。1976年4月5日,安陽紅旗廣場上出現了悼念周總理的花圈,當日夜半時分,按捺不住悲憤之情的崔蘭田,不顧將被警方偵緝的危險,哭泣著將一朵白花敬獻於總理遺像前。
歷史終於掀過了沉重的一頁。1978年蘭田重新擔任了市豫劇一團團長,在全省首家上演了揭露四人幫罪惡的《於無聲處》。1979年她再次出任安陽市戲校校長,出席了全國第四次文代會,同年10月,她主演的《對花槍》在鄭州獲全省國慶獻禮大獎,年末又應邀擔任了香港金馬影業公司和河南演出公司合拍的崔派名劇《包青天》的藝術顧問。1980年初參加全省豫劇流派匯演,主演了改編後的崔派名劇《桃花庵》,這年5月她在北京當選為中國劇協理事,1981年又擔任了河南省劇協副主席……從貧苦少女到一代大師,崔蘭田走過了漫長的充滿艱辛苦難和輝煌燦爛回憶的人生里程,她還在不停的走著,在9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裡,她邁著已有些沉重的腳步,又登上了戲校的講壇,為了中國豫劇的振興和明天,她依然在奉獻著光和熱。

『捌』 趙本山妻子馬麗娟年齡以及個人資料

女,回族,內蒙赤峰市紅山區人,是著名小品演員趙本山的現任妻子 ,在鐵嶺民間藝術團時與趙本山是一副架。 1992年與趙本山認識後結婚,1997年生育一對龍鳳胎。
與趙本山的車禍姻緣
1992年春節期間,趙本山在赴大慶演出途中遭車禍,兩根肋骨骨折、右手腕挫傷,被送到醫院搶救。趙本山重傷在床,一位朋友叫來曾與趙本山同台演出的馬麗娟照料他。馬麗娟166的個兒,是遼寧戲曲學校青年教師,才貌出眾。1988年趙本山所在鐵嶺藝術團在遼寧各地巡迴演出,曾邀請她出演阿慶嫂。趙本山與馬麗娟也成為朋友。趙本山離婚後,很多人給他介紹對象,他都謝絕了。正准備回赤峰探親的馬麗娟,聽說趙本山車禍重傷,立刻趕到醫院。聰明的趙本山借機請馬麗娟講課。很快,趙與馬結婚了。
1997年春節,趙本山正在春節晚會向全國觀眾拜年,沈陽傳來消息:馬麗娟生了一對「龍鳳胎」!趙本山欣喜萬分,晚會一結束連夜從北京趕回沈陽。他給男孩起名牛牛,閨女就叫妞妞。如今牛牛和妞妞11歲了。
趙本山把妻子當成良師益友,表演中有什麼問題,總要請妻子指教。
趙本山說:「如果我20歲之前不是在農村,我是絕不會離婚的。當時村裡有五六個光棍,我在鄉里宣傳隊,算是名人,才有人給介紹對象,就結婚了。這是個在當地很令人艷羨的好媳婦,雖然大字不識,但黝黑、壯實、沉默而勤快。我火了以後,離家也越來越遠。離婚前我們已經分居兩年了,我還是不敢說,怕她萬一喝點葯什麼的。我第一次向她提出離婚,她就哭了,可把我嚇壞了。她的哥哥們都對我說:『我們都可以幫你勸勸她,但你一定要把她安排好。』後來她說,那你給我10萬元吧。那時候我已經掙了不少了,就都給了她。我算是陳世美他二哥,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方面,我平生就這么一個『污點』。」
趙本山至今提起前妻還挺感動:「我們雖然離了婚,她仍然是我們家的一位親人。現在我父親的毛衣褲還是她給織的。我父親到我現在的家裡來還不習慣,但他到她那裡就有一種到女兒家裡的隨便。」對於那位無緣與他共度一生的善良女人,趙本山說:「有時候我特別想去看看她,我真希望她能夠找個合適的人,過一份屬於她自己的幸福日子。」

『玖』 豫劇十八蘭是哪幾位 誰是十八蘭之首

說起 豫劇 ,大家都會想起聞名遐邇的豫劇十八蘭。你對豫劇文化了解多少?你知道公認的豫劇十八蘭是哪幾位豫劇名伶嗎?她們又因何被稱為十八蘭?那麼本期的 戲劇文化 ,為你解析。

豫劇十八蘭得名由來
豫劇十八蘭,是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活躍在中原大地乃至全國的18位豫劇名伶的芳名,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演員知名度的升降以及藝術水平的差異,十八蘭有幾種說法,而且名字的排列順序也有變動。現今豫劇界公認的十八蘭是:毛蘭花、崔蘭田、羅蘭梅、車蘭玉、李蘭菊、王蘭琴、劉蘭玉、汪蘭巧、周蘭鳳、張蘭寶、張蘭秋、陳蘭榮、劉蘭仙、郭蘭仙、祁蘭芳、馬蘭鳳、劉蘭英、張蘭青。

她們是豫劇界「須生泰斗」周海水老師的徒弟。她們所在科班「太乙班」的成員都以「蘭」字排名。這些蘭字輩的學員出科後,無論在哪裡演出都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有一次高台演出,觀眾人山人海,其中有一位名叫牛士孔的清末老秀才非常欣賞太乙班學員的精彩演出,看罷戲後他寫了一首詩:「要看戲十八蘭,四生四旦四花面,毛蘭花、王蘭琴,她倆色藝俱超群。蘭田、蘭玉和蘭真,同稱五魁在周門。」從此,豫劇十八蘭的名字在中原大地逐漸響起。

豫劇十八蘭之首——毛蘭花
毛蘭花,本名毛正義,小名毛妮、然妞,後曾易名毛鳳麟,是四十年代譽滿藝壇的豫劇「十八蘭」之首。其身世極苦,自幼雙親謝世,八歲隨舅父討飯鄭州。後到周海水辦的太乙班學戲,拜太乙班名須生周海水、張同慶為師,習青衣、花旦,宗豫西調,長於悲劇。其代表劇目有《抱琵琶》、《五鳳嶺》、《孝婦淚》、《豹頭山》、《桃花庵》、《販馬記》、《凌雲志》、《霄壤恨》、《女貞花》、《破洪州》、《大上吊》、《雙孝廉》、《蓮花庵》等。由於她天資聰慧,性格堅韌,入科後曾深得老師們的青睞。開始時試行演出一些配角戲,到13歲便可獨挑大樑了。首演《大祭樁》,一嗚驚人,竟與豫西調名旦湯蘭香並列頭牌。

抗戰末期,毛蘭花在時稱「小上海」的安徽界首演出,和馬金鳳、閻立品、徐艷琴一起,被群眾譽為河南梆子「四大名旦」。1948年,毛蘭花隨丈夫朱振家離開大陸,來到台灣高雄,輾轉屏東,後於1953年加入台灣空軍大鵬豫劇團,任總教官。其表演藝術曾受到京劇藝術大師齊如山的極高評價。1958年開始招收第一科學員,如許貴雲、田運顯、封君平等都是此科學生中的佼佼者。她秉性善良,藝德兼備,為豫劇在台灣的傳播、紮根,盡心竭力,作出了很大貢獻。

『拾』 平凡的世界電視劇田福軍老婆是誰

《平凡的世界》里田福軍的老婆徐愛雲的飾演者是熊睿玲。

熊睿玲,7月31日出生於新疆阿勒泰市,國家二級演員,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

在《平凡的世界》中飾演徐愛雲,是田福軍的老婆,田曉霞的母親,是她毀了潤葉的幸福,她曾經對田福軍說:「只有這樣,李登雲才能幫你轉危為安!」

至於田潤葉和李向前是否合適,她不在乎他們婚後是否幸福。

熊睿玲早年經歷

1979年,就讀於新疆阿勒泰市第四地質大隊子弟小學,父母均從事地質工作,從小在美麗的新疆地質隊長大。

1984年,小學畢業後隨父母由新疆遷回老家四川樂山,同年9月就讀於四川樂山丹棱中學。

1987年,初中畢業,然後又繼續於丹棱中學讀高中。

1992年,高中畢業後,考入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演員班,以優異表演成績畢業後入職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演員中心。

熱點內容
茶花女中英文對照 發布:2025-10-04 05:51:32 瀏覽:389
梅花相位結婚的多不多 發布:2025-10-04 05:30:53 瀏覽:1
六梅花怎麼畫 發布:2025-10-04 05:13:07 瀏覽:172
花語緘默 發布:2025-10-04 05:13:02 瀏覽:537
盆栽晚秋梨 發布:2025-10-04 05:11:09 瀏覽:281
觀賞盆栽價格 發布:2025-10-04 04:49:27 瀏覽:662
櫻花宮斗下載 發布:2025-10-04 04:40:25 瀏覽:895
屈原贊美蘭花的詩句 發布:2025-10-04 04:36:24 瀏覽:658
丁香花劉 發布:2025-10-04 04:35:51 瀏覽:721
送蘭花螳螂 發布:2025-10-04 04:10:57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