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花皂
『壹』 肥皂可以洗頭發嗎
肥皂不僅可以洗澡,還可以洗頭,特別是一些頭發稀少而且油脂多的人,用肥皂洗頭可以減少脫發。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正確的使用方法,特別是最後要清洗干凈,要不對頭發以及頭皮都不好。
現在我們洗頭都會使用洗發水,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洗發水人們都挑花了眼,那麼多的洗發水都用不過來,大家一定不會肥皂洗頭。其實肥皂還是可以洗頭的,而且對一些特殊人群使用肥皂洗頭好處還很多呢?那麼我們就來看洗頭都有哪些好處吧!
1、一些中年人會出現脫發的現象,特別是一些脂溢性脫發的人,使用了洗發水以後可能脫發會更加嚴重,這個時候可以使用肥皂洗頭試一試,一般來說,洗頭不會引起脫發,對本身有脫發的人來說可以減少脫發。很多使用了肥皂洗頭的人發現,自己的掉發明顯減少,有些甚至不出現掉發了。
2、肥皂洗頭除了可以減少掉發,去污效果還特別好。男性朋友頭發比較短,而且油脂也比較多,可以試一下使用肥皂洗頭,洗完之後會感覺特別清爽,而且兩三天都不會感覺到油膩。一些長頭發的女性朋友使用肥皂洗頭可能會感覺頭發比較澀,可以使用一些護發素。
3、用肥皂洗頭的方法比較簡單,一般把頭發打濕後抹上肥皂搓揉就可以了,搓揉之後會產生很多泡沫,用手輕輕的洗頭皮和頭發就可以了,最後一定要清洗干凈,如果沒有清洗干凈對頭發以及頭皮都有傷害。
肥皂可以洗頭,而且對一些脫發等患者還有很好的減少脫發的效果,病理性的脫發除外。很多人都認為肥皂就是洗澡用的,不能拿來洗頭,通過介紹大家應該知道用肥皂洗頭的好處。
『貳』 詳細歷屆金雞獎獲獎名單
截止至2020年11月,金雞獎一共舉行過32屆,獲獎名單如下:
第一部分:第1屆—第22屆
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巴山夜雨》、《天雲山傳奇》
2、最佳紀錄片:《劉少奇同志永垂不朽》
3、最佳科教片:《生命與蛋白質--人工合成胰島素》
4、最佳美術片:《三個和尚》
5、最佳導演:謝晉《天雲山傳奇》
6、最佳編劇:葉楠《巴山夜雨》
7、最佳男主角:空缺
8、最佳女主角:張瑜《廬山戀》、《巴山夜雨》
9、最佳男女配角集體獎:石靈、歐陽儒秋、茅為惠、林彬、仲星火、盧青《巴山夜雨》
10、最佳攝影:許琦《天雲山傳奇》
11、最佳錄音:空缺
12、最佳美術:陳紹勉、丁辰《天雲山傳奇》
13、最佳音樂:高田《巴山夜雨》
14、特別獎:向雋殊、《苗苗》
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鄰居》
2、最佳紀錄片:《先驅者之歌》、《莫讓年華付水流》
3、最佳科教片:《蜜蜂王國》
4、最佳美術片:空缺
5、最佳戲曲片:空缺
6、最佳導演:成蔭 《西安事變》
7、最佳編劇:張弦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8、最佳男主角:張雁《月亮灣的笑聲》
9、最佳女主角:李秀明《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0、最佳男配角:孫飛虎《西安事變》
11、最佳女配角:賀小書《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12、最佳攝影:鄒積勛 《傷逝》、《許茂和他的女兒們》
13、最佳錄音:張瑞坤 《沙鷗》
14、最佳美術:韓尚義、瞿然馨、李華忠 《子夜》:
15、最佳音樂:楊紹櫚《喜盈門》
16、最佳剪輯:傅正義《傷逝》、《知音》
17、最佳道具:劉清標 《鄰居》
18、最佳特技:戈永良、陳繼章、周浩斐《李慧娘》
19、最佳服裝:曹穎平 《南昌起義》、《阿Q正傳》
20、最佳化裝:王希鍾、李恩德《西安事變》
21、榮譽獎 :《喜盈門》
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人到中年》、《駱駝祥子》
2、最佳科教片:《昆蟲世界-——身體構造與功能》
3、最佳美術片:《鹿鈴》
4、最佳導演:吳貽弓《城南舊事》
5、最佳男主角:空缺
6、最佳女主角:潘虹《人到中年》、斯琴高娃《駱駝祥子》
7、最佳男配角:牛犇《牧馬人》
8、最佳女配角:鄭振瑤《城南舊事》
9、最佳攝影:魏鐸《逆光》
10、最佳美術:俞翼如《駱駝祥子》
11、最佳音樂:呂其明《城南舊事》
12、最佳剪輯:周鼎文《牧馬人》
13、最佳道具:鄧成玉《駱駝祥子》
14、最佳煙火:於澤、王全榮、邱必奎《風雨下鍾山》
15、最佳特技:李再春、門玉鳳、朱革、藤春飛、張爾瓚、邢培修、金燕茜《孔雀公主》
16、最佳化妝:顏碧、許建新、李遵訓《風雨下鍾山》
17、特別獎:《一盤沒有下完的棋》、《茶館》、《泉水叮咚》
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鄉音》
2、最佳紀錄片:《我們看到的日本》
3、最佳科教片:《灰喜鵲》
4、最佳美術片:《鷸蚌相爭》
5、最佳導演:湯曉丹《廖仲愷》
6、最佳男主角:董行佶《廖仲愷》、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7、最佳女主角:龔雪《大橋下面》
8、最佳男配角:於是之《秋瑾》
9、最佳女配角:宋曉英《十六號病房》
10、最佳攝影:楊光遠《再生之地》
11、最佳美術:王興文《李冰》(上,下)
12、最佳錄音:史平一《再生之地》
13、最佳道具:徐國梁《秋瑾》
14、最佳特技:董振聲、才汝質、雒廷富、陶世恭、紀景春、王大雨《火焰山》
15、最佳服裝:費蘭馨、朱鳳堂、李琴《再生之地》
16、最佳化妝:王玢瑞、紀偉華《李冰》(上,下)
17、特別獎:《毛澤東》、《四渡赤水》、《不該發生的故事》、《候補隊員》、《路》陳立洲
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紅衣少女》
2、最佳紀錄片:《零的突破》
3、最佳科教片:《廣開節能之路》、《細胞重建》
4、最佳美術片:《火童》
5、最佳戲劇片:《五女拜壽》
6、最佳導演:凌子風《邊城》
7、最佳編劇: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
8、最佳男主角:呂曉禾《高山下的花環》
9、最佳女主角:李羚《黃山來的姑娘》
10、最佳男配角:何偉《高山下的花環》
11、最佳女配角:王玉梅《譚嗣同》
12、最佳攝影:張藝謀《黃土地》
13、最佳美術:張之楚《雅馬哈魚檔》
14、最佳音樂:許友夫《人生》
15、最佳錄音:馮德耀、苗振宇《雷雨》
16、最佳剪輯:周鼎文《高山下的花環》
第2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毛澤東在1925》
2、最佳紀錄片:《東方巨響——兩彈一星實錄》
3、最佳戲曲片:《生死淚》
4、最佳美術片:空缺
5、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6、最佳電視電影片:《王勃之死》、《上車,走吧》
7、最佳導演:霍建起 《藍色愛情》
8、最佳編劇:王曉棠、王宸《芬芳誓言》
9、最佳男主角:戈治均《押解的故事》
10、最佳女主角:宋春麗《相伴永遠》
11、最佳男配角:傅彪 《押解的故事》
12、最佳女配角:彭玉 《月圓今宵》
13、最佳攝影:蔡抒南、崔新萍《血性山谷》、馮小寧 《紫日》
14、最佳錄音:馮德耀 《劉天華》
15、最佳美術:屠居華 《相伴永遠》
16、最佳音樂:葉小剛 《刮痧》
17、導演處女作獎:齊星《押解的故事》
第2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1、最佳故事片 :《美麗的大腳》、《沖出亞馬遜》
2、最佳科教片:《深淵—邪教的本質》
3、最佳兒童片:《六月男孩》
4、最佳合拍故事片獎:空缺
5、最佳外國影片譯制獎:《珍珠港》
6、最佳電視電影片 :《法官老張軼事》
7、最佳導演:陳凱歌《和你在一起》、楊亞洲 《美麗的大腳》
8、最佳編劇:思蕪 《生活秀》
9、最佳男主角:寧才《天上草原》
10、最佳女主角:倪萍《美麗的大腳》
11、最佳男配角:王志文《和你在一起》
12、最佳女配角:袁泉《美麗的大腳》
13、最佳攝影:董亞春《沖出亞馬遜》
14、最佳錄音:呂家進《小城之春》
15、最佳美術:全榮哲《沖出亞馬遜》
16、最佳音樂:三寶《天上草原》
17、最佳剪輯:周影《和你在一起》
18、導演處女作獎:黃宏《二十五個孩子一個爹》
19、評委會特別獎:馬恩然《法官老張軼事》
『叄』 80後經常玩的跳皮筋口訣
1、
小皮球,香蕉梨,馬蓮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
2、
跳皮筋 ,我第一, 馬蘭花開二十一 。
二五六 ,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 ,三五七, 三八三九四十一 。
四五六 ,四五七, 四八四九五十一。
五五六 ,五五七, 五八五九六十一。
六五六 ,六五七 ,六八六九七十一。
七五六 ,七五七 ,七八七九八十一。
八五六 ,八五七 ,八八八九九十一。
九五六 ,九五七 ,九八九九一百一。
跳得好, 跳得齊 ,健康活潑數第一。
3、
橡皮筋,
腳上繞,
跳到天上落在地,
跳過山,
跳過海,
跳到祖國的台灣島!
4、
鴨子咪咪叫,老牛蹦又跳。
大馬吃白菜,熊貓跑步快。
白兔圓耳朵,老虎叫呱呱。
老鼠比豬胖,公雞會下蛋。
5、
馬蘭花,馬蘭花,馬蘭開花二十一;
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 ......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零一.。
跳皮筋分為單人跳和集體跳兩種。單人跳由二人拉著約3至4米長的皮筋,在皮筋的中間單人跳或多人依次輪流跳,集體跳是將數條皮筋拉成各種圖案,如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邊形、菱形、斜線形、人字形、八字形、波浪形、扇面形等。由許多人同時參加。
跳皮筋的動作花樣是由若干基本動作組成的聯合動作。一個聯合動作跳2×8拍,在兒歌或音樂伴奏下進行跳躍。
(3)馬蘭花皂擴展閱讀: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繩、跳猴皮筋,是一種適宜於兒童的民間游戲,約流行在20世紀50至80年代。
皮筋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長3米左右,皮筋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兩組比賽,邊跳邊唱非常有趣。
先由倆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長,其他人輪流跳,按規定動作,完成者為勝,中途跳錯或沒鉤好皮筋時,就換另一人跳。
「一二三四五六七,馬蘭花開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還記得當年跳皮筋時唱的歌謠嗎?玩游戲的熱鬧場景又浮現在我們眼前。跳房子、抓沙包、踩影子……這些歡樂朴實的民間游戲對於「70後」、「80後」甚至「90後」而言,一定不陌生!
今天,小編從《中國民間游戲總匯》一書中精選了幾個大家喜愛的經典民間游戲,讓我們一起坐上時光機,回到天真爛漫的童年時光吧!
跳皮筋
「跳皮筋」當屬女生最愛的游戲之一,在跳的時候大家一定會喊上口號:「馬蘭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才能跳出感覺!
皮筋,也稱猴皮筋兒、橡皮筋兒,是用橡膠製成的有彈性的細繩,被牽直固定之後,即可來回踏跳。跳皮筋是20世紀中葉發展起來的一種民間游戲,動作簡單易學,不受年齡、人數的限制和季節、場地的影響,器材簡單。
游戲步驟
跳皮筋有挑、勾、踩、跨、擺、碰、繞、掏、壓、踢等十餘種腿部基本動作, 將這些基本動作排列變換、穿插組合,又可以形成多種精彩花樣。
編花籃
「編編編花籃,編好花籃上南山......」念著熟悉的童謠,一群小夥伴們圍成一圈,把腿盤在一起,拍著手,轉著圈,誰的腳掉出來誰就被淘汰。
編花籃是一種流行范圍十分廣泛的傳統游戲,也被稱作跳四方、搭葡萄架等。在游戲中,游戲者雙手彼此相牽,左腳搭於左手所構成的形狀酷似水井外形的台中,因此也叫搭井台。
搭井台游戲的起源興許與人們對水井的記憶有關。在舊時以及現在的廣大農村地區,水井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游戲步驟
游戲開始之前,四人臉朝外,分別面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後背相向。各自左腳站立,右腳向後翹起,互相將腳脖架在下一人的腿彎處,組成一個「井」字形。
游戲開始後,四人同時用左腳跳躍,邊跳邊拍手唱歌謠。以唱的歌謠、拍手的節奏來使四人動作協調統一,直到有人失去平衡為止,堅持時間最長的組獲勝。
滾鐵環
滾鐵環,又稱滾鐵圈、推鐵環,早在漢代時就是百戲之一,是舊時漢族盛行的民間游戲。在四川德陽出土的漢代畫像石上就有滾鐵環的圖像。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滾鐵環是流行於全國各地的一種傳統民間游戲。
那時候的男孩們玩得投入,連上學也不忘帶著,一到課間,操場上總是一番滾鐵圈的熱鬧景象。放學後,他們更是滾著鐵環回家,愛不釋手,匆匆做完功課,挎著鐵環找夥伴玩去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令人懷念的「滾鐵環」漸漸離開了我們的視野,只能從記憶中找尋……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_跳皮筋
人民網_盤點跳皮筋編花籃等經典民間游戲 重拾童年記憶
『肆』 用肥皂可以洗頭嗎
不可以。香皂洗頭對頭發有一定的傷害,建議使用的時候可以用香皂來清洗頭皮,用洗發水來清潔頭發,將二則相互結合起來,這樣才能保證秀發的健康和潔凈。
目前所有洗發產品的主要功能已經從洗法轉變到了護法、養發,洗發產品中含有大量頭發所需的營養成分及調理成分,這些成分都是香皂裡面沒有的。
洗發產品中所含的調理成分使用以後能讓頭發保持柔順光滑,可是用香皂洗頭僅僅有去污的功效,而且還會對發質帶來很大的傷害。用香皂洗頭後會出現頭癢、掉發等現象,如果實在想用香皂洗頭,建議將香皂與洗發水一同使用,將兩者結合起來洗頭可以取長補短。
『伍』 肥皂可以洗頭發嗎
特定的香皂是可以洗頭的,對於頭發油脂分泌旺盛以及頭發稀少的人,香皂清潔能力比較強的產品洗頭可以清潔頭皮和改善脫發,注意在使用後要把頭發沖洗干凈,否則就會出現頭發乾枯、毛躁,容易打結。如果有洗發水,需要使用專門洗頭發的產品,如果想要使用香皂洗頭必須要到專門的葯店購買,不能盲目使用。
用肥皂洗頭,究竟有什麼問題呢
造成毛鱗片張開受損
如果用顯微鏡觀察頭發的表面,可以觀察到像是長得像是魚鱗一般,被稱為毛鱗片的構造。人的皮膚和頭發是弱酸性的,如果使用弱鹼性的肥皂來洗頭,會使毛鱗片張開。
雖然可以因此去除毛鱗片間的臟污,但是在沖掉肥皂之後,毛鱗片彼此糾結在一起,手指通過頭發時會有卡卡的感覺。如果對這個狀況置之不理的話,彼此糾結的頭發就容易損傷或是斷裂。因此用肥皂洗頭之後,後續的保養就顯得很重要。
染發或是燙發效果容易失效
使用肥皂洗頭,會有讓染過的頭發更快掉色,或是讓燙過的頭發更容易失去卷度等問題存在。
頭皮上容易殘留皂垢
就本身性質來說,肥皂比起液狀的洗發精等產品,在清洗時比較容易有殘留的問題。雖然說肥皂本身對頭皮的刺激較輕,但是如果沒有沖洗干凈,還是會造成皮膚問題。
首先,沒有沖洗干凈可能會造成頭皮發炎。發炎後,這時頭皮便會開始發癢。接下來,當事人便會因頭皮癢而開始猛力搔頭,因而對頭皮和頭發造成損傷。
除此之外,如果肥皂的殘留物阻塞了毛孔,就會造成原本應該正常排出的皮脂或是污垢無法正常排出。這樣一來頭皮上就會長出痘痘,使得頭皮環境惡化。
導致頭皮乾燥
使用肥皂洗頭的話,頭皮會有乾燥的問題。乾燥對皮膚來說是最該避免的狀況之一,而這對頭皮來說也是一樣。
頭皮乾燥,其實指的就是目前頭皮的皮脂量不足。皮脂常被當作是造成油膩感的元兇,大家一般的印象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但其實皮脂也是一種保護我們頭皮的存在。
『陸』 兒時按在人背上越過的叫什麼游戲
跳山羊,越背是跳山羊的簡化。
11 跳山羊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在奧運會體操項目里那叫「跳馬」,孩子們叫「跳山羊」,當年普及率極高,幾乎全中國的孩子都是高手。一個人當「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後,撐住「山羊」的背或雙肩,雙腿分開從「山羊」頭上越過。「山羊」會越長越高,先是手撐腳背或小腿,然後手撐膝蓋,再站直。 運動性:跑、跳、、爆發力、臂力以及落地時的平衡,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練。 可操作性:有塊空地就能玩,人數不限,別怕摔跤。
1 跳皮筋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那時候翻看女孩子的書包,總能從裡面拎出由無數根橡皮筋結成的一根長長的皮筋來,而跳皮筋的花樣也是一套套的,一般還都配著童謠,比如「小皮球,小小來,馬蓮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女孩們三五成群地蹦著跳著,在一根充滿韌性和彈性的繩子上變換著無窮的花樣。
運動性:這種游戲的運動量較大,跳、蹦的動作很多,雙臂也要順勢擺動,還要保持身體平衡。跳橡皮筋的女孩多半都是靈秀的,因為經常這樣運動所以多數身材都不錯。 可操作度:這種游戲不受場地限制,找一個相對空曠的地方,不會磕著碰著就行。取材也簡單,幾十根扎頭發的皮筋,或破舊汽車輪胎、自行車內胎等,這些現在都能隨便找到,所以可以讓現在的孩子傳承下去。
2 跳房子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地上畫著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後用算盤珠兒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將算盤珠兒扔在「房子」里,單腳站立,站進房子,單腳將算盤珠按順序踢進指定格子。 運動性:跳房子的游戲可以訓練眼、手、腳、軀體的平衡能力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如果左右腿交替運動,效果更好。 可操作度:必須在水泥地面上玩,用粉筆畫「房子」。不過,現在的學校走廊、小區的水泥馬路上能讓孩子們用粉筆畫「房子」嗎?
3 扔沙包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找幾塊小碎布,縫成小口袋,中間裝上細沙再封口,就是沙包了。玩的時候人越多越好,分成兩組,一組站中間,一組分成兩隊分別站兩邊,朝中間這組人身上扔沙包。中間的人若被沙包打中算「死」,直到同伴能用手抓住「打手」扔過來的沙包,一個沙包換一條「人命」,下場者才能夠「起死回生」。有點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間的耍心眼,鬥智斗勇。
運動性:玩耍者需要眼疾手快,而且身體敏捷,能躲能跳,還要跑得快。「投手」要把沙包狠狠砸出,不僅可以提高上肢的力量,同時又可以發展投擲的「爆發力」。 可操作性:沙包取材容易,製作簡單,被沙包打著也不疼,三人以上就可以玩,玩的人越多越好,男女不限。場地也不受限,公園廣場、小區空地、學校操場、草地都可以。現在的孩子們也可以試試,游戲規則簡單易學,認識不認識都能一起玩,其樂無窮。
4 撿冰棒棍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收集一大把冰棒棍,洗干凈。玩的時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冰棒棍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後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時候只能拿一根,碰到別的棍兒算輸,輪到對方抽。抽出的歸自己,最後看誰的棍多誰就贏。
運動性:這項靜態游戲對智力開發有益,可訓練孩子的眼力、觀察力、判斷力、細心和耐心,或許還能啟蒙他們的結構力學知識。此外,收集冰棒棍還很有環保意識,因為被人隨意扔路邊的冰棒棍幾乎被孩子們撿干凈了。 可操作性:其難度就在取材。以前的冰棒棍都是細細的、圓形竹棍,但現在已難得一見了。而且家長也不放心孩子把路邊撿來的冰棒棍拿著玩。不過,取材可以改良,比如用廢舊竹筷削細拋光即可。
5 老鷹捉小雞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一個游離的人當「老鷹」,其他人排成一列,隊首當「母雞」,後面的人抓住前人的衣角,就是「小雞」了。「老鷹」的目標是抓「小雞」,「母雞」要展開與「老鷹」鬥智斗勇的搏鬥,以保護身後的「小雞」。捉住的「小雞」就「死」了,要等下次游戲開始,才能再上場。 運動性:這是一項奔跑強度較大的游戲,各種角色都要拚命跑,特別是「小雞」要保持不「掉鏈子」,否則就處於完全無保護狀態。一場游戲下來,尖叫不斷,笑得臉上肌肉疼,跑得筋疲力盡,摔倒爬起來喘口氣還接著玩。 可操作性:只要是安全的空地,沒有車來車往就能玩。而且不分年齡,成人小孩都可。
6 彈玻璃珠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玩者多為男孩。在地上摁1~5個小洞,然後從起點將玻璃球滾向指定洞內,以最先完成規定洞數者贏。彈球有不同材質,最高檔的是玻璃的,中間有彩色圖案,低檔的是鐵的,最低檔的是泥巴搓的,玩法基本雷同。高手玩家的准頭很好,能手拿玻璃球幾米之外擊中地下的另一隻玻璃球,甚至可以十米外一球進洞。
運動性:玩游戲時都是在地上,或蹲或跪或趴,可以鍛煉匍匐前進的技能,還可鍛煉眼力和毅力。 可操作性:這種兒童版的「高爾夫」、「斯諾克」雖然簡陋,但享受到的樂趣卻不亞於這兩項運動,找個平整的空地就能玩,家長別嫌孩子臟。
7 抓石子兒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到河邊挑選指頭大小的石子兒——白色晶瑩剔透的那種最好,5粒,[也可做成小的沙包]大小相當,誰有這么一副石子兒,夠叫小夥伴們羨慕的。如果沒有的話,就用瓦片蘸水來磨。那時候真有閑功夫啊,居然能把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碎瓦片兒磨成齊齊整整的圓形。兩人席地而坐,玩時拋起一個石子,按規定抓取地上剩下的,先一次一個,再一次兩個…… 運動性:體力消耗不大,但眼神和脖子要隨石子的拋上落下而動,腦子反應和手掌活動都要十分靈敏。最好選塊較光滑的地面,手指不至於磨出老繭。而且打磨石子時,還能鍛煉「鐵杵磨成針」的耐性。 可操作性:材料易得,場地不受限,家裡、教室、公園、小區院子隨處可玩,女孩子們都可以試試。
7 彈弓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有一句經典電影台詞:我抽出褲腰帶做個彈弓打你家玻璃。
對男孩子來說,彈弓的魅力是無與倫比的,就好比布娃娃之於女孩子一樣。無論農村還是城裡,只要是男孩子,大概沒有沒玩過彈弓的。彈弓這種東西應該算耐用消費品,更新換代並非因為玩壞了,而是因為被沒收了。家長沒收過、教師沒收過、街道大媽組成的偵緝隊也沒收過,還被比自己更大的孩子搶走過。可以說,每把彈弓都有挨批、挨揍的血淚史,也有打碎過人家玻璃、打死人家鴿子、老母雞等「犯罪史」。然而孩子們往往是「屬耗子的——撂爪就忘」,每次疼痛好了後,總能迅速自製一把新的,繼續玩。 運動性:這是一種射擊類游戲,需要瞄準,具有極大的刺激性和需要高超的耐心和眼力。所以,最直接鍛煉的就是眼神。同時,打彈弓時往往需要到處亂跑,野戰、叢林戰、碉堡戰、地道戰都可以用它,對全身鍛煉很有好處。 可操作性:這項游戲最難的並不是材料來源,而是其破壞性產生的後果。找一個大樹杈子,去皮,把樹杈削整齊,再用砂紙打磨光滑,然後把自行車內胎剪成細長條捆在樹杈子上,就成了彈弓,碎石子、橡皮泥、泥團都可以作為子彈。
8 拍紙片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有些地方稱「拍紙包」、「拍元寶」、「拍三角」等等,但玩法是一樣的,就是用紙折成厚薄不同的正方形或三角形紙包,扔一個在地上,另一個人也拿出自己的一個用力拍下去,靠產生的風或適當的角度把地上的鏟翻個面,對方的這張就歸你了,否則你的就歸對方了。這個游戲當年時常會在課間休息和中午的課桌上、地上演繹得人仰馬翻,狼煙四起。 運動性:能鍛煉孩子的腕力和臂力,由於經常甩胳膊,男孩子們甩紙的那隻毛衣袖會越甩越長,無所謂,在胳膊上卷幾下繼續玩。 可操作性:材料低廉易得,用廢紙、空煙盒都可以,而且不受場地限制,只要不是地毯就行。所以現在的孩子也能玩,不過,最好換著胳膊玩,好讓兩只袖子一樣長。
9 攻城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需要一塊較大的場地,一種玩伴需6人以上,另一種僅限8人玩。把人分成數量相等的兩組,在地上劃好「城」,一方攻,一方守。守城方只能在劃好的通道里行動,進攻方必須一層層通過這些「要塞」,防守方可以用手、身體去接觸進攻方,只要摸到身體,對方就「死」了出局,防守方踩線也要出局。最終只要有人勝利到達終點,游戲就結束。 運動性:全身運動,跑、閃、躲、跳、爆發力等都要用到,攻守雙方還要鬥智斗勇。 可操作性:需要玩伴數量,也需要平整、寬闊的空地,這個空地還要能畫「城」,所以必須是水泥地面或土地。
10 摸瞎子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在一個限定的空間,如教室、家裡或地上畫個圈,用紅領巾把一個人雙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當「瞎子」。 運動性:全身運動。當「瞎子」的人,還要充分用耳朵來判斷,練習聽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動能力。自古就有人玩,《紅樓夢》大觀園里就經常有玩此游戲的鏡頭。 可操作性:不受場地、人數限制,世世代代都能玩。
11 跳山羊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在奧運會體操項目里那叫「跳馬」,孩子們叫「跳山羊」,當年普及率極高,幾乎全中國的孩子都是高手。一個人當「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後,撐住「山羊」的背或雙肩,雙腿分開從「山羊」頭上越過。「山羊」會越長越高,先是手撐腳背或小腿,然後手撐膝蓋,再站直。 運動性:跑、跳、、爆發力、臂力以及落地時的平衡,都能得到很好的鍛練。 可操作性:有塊空地就能玩,人數不限,別怕摔跤。
12 木頭人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限制在一個空間內,比畫個大圓圈,或在教室里,一個人追,其他人跑,就在快被追到的緊急關頭,馬上喊出「木頭」,然後就變成了「木頭人」靜止不動,必須有其他被追者摸一下,「木頭人」才被解救恢復自由。如果被人追到,來不及喊「木頭」,那就換你追其他人了。 運動性:跑步,玩伴之間需要互相幫助,互相解救。 可操作性:單純跑步太枯燥,玩「木頭人」跑步那就有趣多了,而且不受場地限制。
13 斗雞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不需要任何運動器具,把一條腿抬起來,放到另一條大腿上,用手抱著抬起的腳,單腿在地上蹦。玩的時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條腿膝蓋來攻擊別人,可以進行單挑獨斗,也可以進行集體項目,以腳落地為輸。 運動性:鍛煉腿力和培養集體意識,而且規則明確、競技性強,更因為具有安全性而得到了極大推廣。 可操作性:男孩子都喜歡。
14 吹肥皂泡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把媽媽洗衣用的肥皂頭用水化開,濃濃的,用小瓶裝著,用細鐵絲做個小圈,或用細竹桿或蘆葦桿蘸著肥皂水吹泡泡,最喜歡站在樓上或高高的地方吹,比著看誰吹得大,肥皂泡在太陽下反射出童年的顏色,五光十色。 運動性:嘟著小嘴,可鍛煉臉部肌肉。 可操作性:世世代代小朋友都可以玩。
15 滾鐵環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用鐵絲做一個圈,然後再做一個長柄的鐵鉤子,推著這個鐵絲圈滾著走。鐵鉤子也可以換成一根竹棍或別的,只要能推著鐵圈滾就行。大家排在操場上,看誰滾得快滾得遠。 運動性:能鍛煉平衡力,還要跑或快走。 可操作性:玩具製作簡單,場地只要是平地就行。
16 陀螺
懷舊指數:★★★★★ 生命力:★★★★★ 運動指數:★★
懷舊玩法:選一根粗細適中的木棍,把木棍截成8~10厘米長,用刀把木棍一段削成錐形,整個錐體要對稱、光滑,陀螺就做成了。再用布繩做一條鞭子,用布繩纏繞陀螺,突然拉動,陀螺就在地上飛速轉動,為了保持陀螺繼續轉動,要不斷用鞭子抽打。大夥一起玩時,各自把自己的陀螺拿出來,兩人一組用自己的陀螺碰撞對方的陀螺,撞倒為失敗。 運動性:練習手臂。 可操作性:製作時需要耐心,可以父子一起做。找個光滑的空地就能玩
不過還有幾種:貼膏葯、拍紙片(用手拍,使其翻過來)、拋沙包(在一個手裡,用兩個沙包上下拋,或兩個手拋三個四個.......)、用黃泥捏黃泥娘娘挑水,或捏成碗碗兒往地上摔出聲響、轉呼啦圈、拍手(拍的時候念著順口溜,如今天星期一,我去買大衣,大衣的價錢是一塊一毛一,今天星期二.......還有很多其他的順口溜),.....
『柒』 可以用肥皂洗頭嗎
不可以。不能用肥皂洗頭.它是呈鹼性的,使頭發乾枯,變黃,沒有水份,頭發受損。
酸可以讓鱗片躺下來,這樣頭發就會看上去有光澤、變得很光滑。鹼剛好相反,它會讓頭發上的鱗片立起來,頭發看上去就很粗糙,沒有光澤,還很容易打結。肥皂鹼性較強,用肥皂洗頭時,頭發上面的鱗片會都立起來,肥皂的沫沫都留在頭發上,很難沖干凈,我們的頭發就會變得乾燥、打結。
『捌』 童謠大全
1、《守法歌》
好與壞,要分清,小小少年樹正氣。壞行為,敢斗爭,遵紀守法內真是行。迷容信事,要反對,不良書刊不去瞧。煙酒賭,不去沾,小小公民懂法律。
2、《郊遊歌》
行車時,要坐好,不伸手來不探腦。遊玩時,別亂跑,一致行動很重要。開心玩,開懷樂,環境保護別忘掉。安全第一記心裡,郊遊活動樂陶陶。
3、《禮貌歌》
好少年,講文明,儀表大方修養好。見客人,問聲好,起立相迎微微笑。懂禮儀,有熱情,以禮相待把心表。遇外賓,有禮貌,不卑不亢很友好。
4、《愛國歌》
黃皮膚,守秩序,我是小小中國娃。愛祖國,愛人民,五星紅旗心中掛。升國旗,要敬禮,儀態莊重,要肅立。唱國歌,有激情,唱出國威中華情。
5、《懂禮貌》
好孩子,懂禮貌,文明用語記心頭。
見面互相問「早」「好」,告別「再見」把手招。
需要幫助「請」出口,「謝謝」常常掛在口。
『玖』 馬蘭花香皂可以祛痘印嘛
蘆薈面膜
鮮蘆薈100克蜂蜜10克
1取鮮蘆薈葉1片(約100克),洗凈切成小片。
2將蘆薈片放入鍋中,加水500毫升煮沸後再文火煮15分鍾,濾去蘆薈渣,取慮液,介入蜂蜜即成。3飲用同時,用鮮蘆薈切片塗抹青年時期,每天1次。
成效:蘆薈有抗菌、消炎和緩瀉的效用,可以排毒養顏,對青年時期有較好的療效。再海外曾碰到多名患青年時期的年輕女子,用鮮蘆薈葉切面塗抹患處,連用1周多獲病好了。鮮葉切面的汁液含黏多糖、
『拾』 馬蘭花谷香皂(天津市出廠)摸頭能不能吸收頭上的黃積水
把蘭花谷箱報他的天津出廠的,並且摸頭我們也是可以吸收頭上的黃雞水的,並且我覺得還是會起到更好的殺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