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盪水漾

荷花盪水漾

發布時間: 2022-01-26 09:01:17

Ⅰ 《江南》這首詩是什麼類型的詩

《江南》這首詩是寫景寄情,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

原文如下:

江南

兩漢:佚名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

江南水上可以采蓮,蓮葉層層疊疊繁茂蔥翠,魚兒在蓮葉間嬉戲。魚一會在蓮葉的東邊游戲,一會在蓮葉的西邊游戲,一會在蓮葉的的南邊游戲,一會又在蓮葉的北邊游戲。

注釋:

漢樂府:原是漢初采詩制樂的官署,後來又專指漢代的樂府詩。漢惠帝時,有樂府令一官,可能當時已設有樂府。

武帝時樂府規模擴大,成為一個專設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饗時的音樂,兼管採集民間歌謠,以供統治者觀風察俗,了解民情厚薄。這些採集來的歌謠和其他經樂府配曲入樂的詩歌即被後人稱為樂府詩。

田田:荷葉茂盛的樣子。

可:在這里有「適宜」 、「 正好」的意思。

(1)荷花盪水漾擴展閱讀:

這是一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時的光景和采蓮人歡樂的心情。在漢樂府民歌中具有獨特的風味。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迴旋反復的音調,優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調,勾勒了一幅明麗美妙的圖畫。

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荷葉,蓮葉下自由自在、歡快戲耍的魚兒,還有那水上劃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蓮的青年男女的歡聲笑語,悅耳的歌喉,多麼秀麗的江南風光!多麼寧靜而又生動的場景!

詩中沒有一字是寫人的,但是我們又彷彿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機的青春不活力,領略到了采蓮人內心的歡樂。這就是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Ⅱ 五絕詩大全

1、《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3、《終南望余雪》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證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4、《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5、《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2)荷花盪水漾擴展閱讀

五言絕句是中國傳統詩歌體裁之一,屬於絕句的一種,就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詩規范的小詩,屬於近體詩范疇。此體源於漢代樂府小詩,深受六朝民歌影響,成熟定型於唐代。全篇僅二十字,便能展現出一幅幅清新的畫圖,傳達一種種真切的意境。

因小見大,以少總多,在短章中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是其最大特色。五言絕句有仄起、平起二格。代表作品有王維的《鳥鳴澗》、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八陣圖》、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等。

Ⅲ 古詩江南的譯文

【全文】
江南(漢樂府①)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②,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
【注釋】
① 這是一首漢樂(yuè)府民歌。
② 田田:蓮葉茂盛的樣子。
【註解】這首詩描寫了采蓮時觀賞魚戲蓮葉的情景。《樂府解題》雲:「《江南》,古辭,蓋美芳晨麗景,嬉遊得時也。」後四句用重復的句式,表現了魚在蓮葉間穿梭往來的輕靈的樣子,傳達出采蓮人歡快的心情。古代詩歌中用「蓮」字還有一種原因,是因為「蓮」和「憐」同音,因此也借來表示「憐愛」的意思,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宋朝周敦頤的一篇《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更賦予蓮花以品性高潔的形象,從此蓮被譽為「花中君子」。
【作者小傳】樂府本是漢武帝時開始設立的一個掌管音樂的官署,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採集民歌的任務。這些樂章、歌辭後來統稱為「樂府詩」或「樂府」。今存兩漢樂府中的民歌僅四十多首,它們多出自於下層人民群眾之口,反映了當時某些社會矛盾,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同時,其風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頗具獨特的審美意趣。

Ⅳ 描寫睡蓮的詩句

1、《蓮花》

唐代: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譯文:

碧綠荷塘搖曳的荷花激起的漣漪好像連接著銀河,船槳在荷塘滑動發出扎扎聲響,船駛入水草中。

就像洛神步履輕盈地走在平靜的水面上,盪起細細的漣漪,到今天蓮花都有洛神的香塵殘留。

2、《題白石蓮花寄楚公》

唐代:李商隱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

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

譯文:

以白石連花奉寄楚公,寺院中放置著白石鑿成的蓮花燈台,它整天整夜都在佛前捧著燈火。

在清霜寒露降滿苔蘚的夜裡,經常夢到他這位老朋友。

3、《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譯文:

低下頭撥弄著水中的蓮子,蓮子就像湖水一樣青。

把蓮子藏在袖子里,那蓮心紅得通透底里。

4、《采蓮曲》

唐代:王勃

蓮花復蓮花,花葉何稠疊。

葉翠本羞眉,花紅強如頰。

佳人不在茲,悵望別離時。

牽花憐共蒂,折藕愛連絲。

譯文:

有一片蓮花,花葉是多麼茂密重疊。

荷葉雖然翠綠,但比起雙眉卻為之羞澀失色,紅艷的荷花勉強比得上美麗的雙頰。

思念的人不在這里,悵望別離的時候。

牽動了花,愛憐其兩花共蒂;折斷了藕,愛憐其藕絲不斷。

5、《采蓮賦》

南北朝:蕭繹

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

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

譯文:

紫莖亭亭呵立於粼粼清波,紅蓮朵朵呵映襯出重重的芰荷。

蓮蓬作房屋呵荷葉作屋頂,蓮籽兒潔白的蓮蓬像黃螺一樣。

Ⅳ 寧家珍的《阮郎歸·睡蓮》整首詞的意思 急需

阮郎歸—睡蓮
寧家珍
池塘碧水漾微痕,
暗香來去熏。
蔓枝顫動醉黃昏,
甜甜睡美人。
花蕊密,葉根勻,
清風一縷魂。
綠裙漂盪掩朱雲,
嬌嬌滿眼新。
荷葉池塘,碧水盪漾,微起漣漪。
荷花釋放幽香,在水面上聚集。
微風略起,引得花葉輕輕搖曳,彷彿沉醉在黃昏當中(這里是雙關語,既寫花,也寫人,人沉醉黃昏荷塘美景)
如同甜甜睡去的美人。
荷花荷葉交錯密集。
清風吹來,彷彿為荷塘帶來一縷仙魂(接著下面的詞句)
彷彿少女們因害羞用羅群遮住臉(這句是比喻加擬人,其實就是荷葉翻起遮住了荷花)
滿眼都是嬌美清新之景。
【人工翻譯,多有不妥,再美的詩詞,白話文翻譯過來,也顯別扭】
江蘇–范祥

Ⅵ 寧家珍的《阮郎歸·睡蓮》這首詞的意思是什麼

阮郎歸·睡蓮

—(現代)寧家珍

池塘碧水漾微痕,暗香來去熏。
蔓枝顫動醉黃昏,甜甜睡美人。
花蕊密,葉根勻,清風一縷魂。
綠裙漂盪掩朱雲,嬌嬌滿眼新。

Ⅶ 有花有水的詩句

有花有水的詩句
1、溪邊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宋·蘇軾《芙蓉》
2、為憐一樹傍寒溪,花水多情自相惱。秦觀《和黃法曹憶建溪梅花
3、花水自深淺,無人知古今。唐·盧綸《同吉中孚夢桃源》
4、花水悠悠兩無意,因風吹落偶相依。唐·白居易《狐泉店前作》
5、柳塘薰晝日,花水溢春渠。唐·嚴維《酬王侍御西陵渡見寄》
6、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風記我一聯詩。宋·劉辰翁《望江南》
7、猶聞洗葯香,漸作落花水。王易簡《九鎖山十詠》
8、山前今日蓮花水,往者將軍洗馬塘。宋·葛長庚《鷓鴣天》
9、細雨桃花水,輕鷗逆浪飛。唐·韓偓《野釣》
10、空煙亭下桃花水,好送扁舟欲去人。王阮《新昌留別一首》
11、西湖十里荷花水,凈洗觥船遠祝翁。張嵲《壽王蘇州》
12、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煙。唐·顧況《山居即事》
13、借問浣花水,只今深幾篙。晁公溯《寄李悅夫時監成都軍資庫茶馬司檄兼僚屬聞近治胥吏數輩》
14、石潭倒獻蓮花水,塔院空聞松柏風。唐·錢起《夜宿靈台寺寄郎士元》
15、濯錦桃花水,濺裙杜若洲。唐·李商隱《擬意》
16、年年二月桃花水,如律流皈石臼湖。楊萬里《圩丁詞十解》
17、系船且夷猶,卻待荻花水。吳泳《送游景仁夔漕分韻得喜字》
18、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唐·貫休《上馮使君五首》
19、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唐·王維《桃源行》
20、漢流尚帶桃花水,雲氣初披杏子山。王之望《皇華館以上巳落因修禊事題詩紀之》

Ⅷ 四支聲律啟蒙翻譯

四 支


茶對酒,賦對詩1,燕子對鶯兒。栽花對種竹,落絮對游絲2。


四目頡,一足夔3,鴝鵒對鷺鷥4。半池紅菡萏,一架白荼蘼5。


幾陣秋風能應候6,一犁春雨甚知時。


智伯恩深,國士吞變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豎墮淚之碑7。


[譯文]


蒼頡有四隻眼睛,夔只有一隻腳,八哥和白鷺相對。荷花染紅了半個池塘,荼的白花開滿藤架。涼風陣陣,預示著秋天的到來,春雨降落,梨花開放預示春天來臨。晉國的智伯對豫讓有知遇之恩,豫讓甘願吞炭變啞去為智伯報仇;西晉的羊祜鎮守荊州,深得百姓愛戴,羊祜死後,百姓每次看到他的墓碑都會潸然淚下。


[注釋]


1賦: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通常是用鋪陳的方式來寫景敘事,盛行於漢魏六朝。


2落絮:飄落的楊柳花絮。游絲:在空中飄盪的蛛絲。


3四目頡(音jié):頡指倉頡(亦作蒼頡),傳說中創造文字的人,據說他「四目靈光」,創造文字後,「天雨粟,鬼夜哭」。一足夔(音kuí):此典故有兩種說法。其一出自《山海經·大荒東經》,說夔為一種怪獸,似牛,青色的毛,無角,只有一隻腳。另一說見於《韓非子·外儲說左下)),夔為人名,是堯(一說舜)的樂正(管理朝廷音樂的官員),魯哀公聽說「夔一足」,以為夔只有一隻腳,就去問孔子,孔子就說「夔一而足,非一足也」(夔這樣的人有一個,就足以將音樂的事管理好了,不是說他只有一隻腳)。但傳說既久,慢慢也就衍生出夔是只有一隻腳的音樂之神的說法了,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士的漆器上就繪制有一隻腳的夔的圖形。從對仗的角度來看,此處理解為「一隻腳的音樂之神」較好。


4鴝鵒(音qǘyǜ):鳥名,俗稱八哥。


5菡萏(音hàndàn):荷花。荼蘼(音túmí):也寫作酴釄、酴醾,又名木香,一種藤類植物,晚春開白花。


6候:氣象學名詞,五天為一候,一年七十二候。這里是節氣、時令的意思。


7這是兩個典故。上聯出自《戰國策·趙策一》。智伯是春秋末戰國初人,晉國的權臣,由於統治階級內部權利的分爭,被趙襄子聯合韓、魏誅殺。此前,他曾以國士的待遇對待一位俠士豫讓,豫讓為了報答智伯的知遇之恩,立意替智伯報仇。他將生漆塗在身上使皮膚生瘡,剃掉眉毛頭發,吞下燒紅的木炭改變自己的聲音,使別人認不出自己,多次謀刺趙襄子。下聯出自《晉書·羊祜傳》。羊公,對晉人羊祜的尊稱。羊祜主管荊州軍務諸事,在任十年,勤政親民,深得百姓皮子下愛戴,死後襄陽百姓痛哭流沸,為之停止市場交易以悼念他。後來,其部下在羊祜生前遊玩休息的地方峴山立碑建廟紀念,每年祭祀,見碑者無不墮淚。後人便稱此碑為墮淚碑。


行對止,速對遲,舞劍對圍棋1。花箋對草字,竹簡對毛錐2。


汾水鼎,峴山碑3,虎豹對熊羆4。花開紅錦綉,水漾碧琉璃5。


去婦因探鄰舍棗,出妻為種後園葵6。


笛韻和諧,仙管恰從雲里降;櫓聲咿軋,漁舟正向雪中移7。


[譯文]


行動和停止相對,迅速和遲緩相對,舞劍和下棋相對。信紙和草字相對,竹簡和毛筆相對。汾水中得到一個寶鼎,峴山裡豎"墮淚碑",虎豹和棕熊相對。花開時萬紫千紅,水流時流光異彩。漢朝王吉的妻子被休,是因為她摘了鄰居家的棗,周時魯人公儀林的妻子被休,是因為她種菜紡織,和百姓爭利。笛聲悠揚,如天外之音從雲中飄落,船槳做響,漁船正駛向如雪般白茫茫的水面。


[注釋]


1圍棋:此處不是名詞,而是動賓結構,所以能與「舞劍」構成對仗。


2竹簡:古代用來寫字的一種竹片(也有用木製的),一般都是編連成冊使用。毛錐:毛筆,因為毛筆的筆頭以毛製成,形狀像錐子,故得此名。此名稱出自於《新五代史·史弘肇傳》,史弘肇曾經說:安定國家、平息動亂靠的是長劍大韓,像「毛錐子」有什麼用處呢?


3汾水鼎:據《史記·武帝本紀》記載,漢武帝在汾水得到了一個古鼎,因此改換年號為「元鼎」。峴(音xiàn)山碑:即墮淚碑,參考前注。


4羆(音pí):一種野獸,俗稱人熊。


5琉璃:天然形成的各種有光的寶石的統稱。


6這是兩個典故。上聯出自《漢書·王吉傳》。王吉寧子陽,西漢人,品行高潔。東鄰的棗樹越過院牆伸到了王吉家,其妻摘樹上的棗子給王吉吃。王吉知道棗子的來歷後,認為妻子這是偷盜,便將其妻趕出了家門。鄰居知道原因後,就要砍掉這株棗樹。後經鄰里再三勸阻,堅決請求,王吉才讓妻子回來。去,離開,此處是「讓……離開」,即休棄的意思。下聯出自《前漢紀》。公儀休,春秋時魯國的相。他很喜歡吃其妻在後園所栽種的葵菜。後來又看見妻子親自織布,忽然想到這是與靠種菜織布謀生的人爭利,便拔掉自家菜園的葵菜,並休棄了他的妻子。出,讓……出去,即休棄的意思。葵,冬葵,一種蔬菜,子可入葯。


7咿軋(音yīyā):搖槽的聲音。


戈對甲,鼓對旗,紫燕對黃鸝。梅酸對李苦,青眼對白眉1。


三弄笛,一圍棋2,雨打對風吹。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3。


張駿曾為槐樹賦,杜陵不作海棠詩4。


晉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識,堪為五總之龜5。


[譯文]


兵器和鎧甲相對,戰鼓和旗幟相對,紫燕和黃鸝相對。酸的梅子和苦的李子相對,阮籍的青眼和馬良的白眉相對。吹三次笛子,下一局圍棋,雨打和風吹相對。海棠在春天的早晨醉眼迷離,還未睡醒,楊柳在陽光下婀娜多姿,似乎人人在白天睡覺。


西晉張駿曾往涼州移植柳樹,但都沒能成活,只有酒泉宮生有槐樹,因此作《槐樹賦》。在眾多的杜甫詩中,唯獨沒有寫海棠的詩篇,是因為杜甫的母親名海棠。晉人王獻之小時候看人玩擲色子,便知勝負,父親王羲之稱贊他為"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唐朝學者殷踐猷學識淵博·詩人賀知章稱之為"五總之龜"。


△以上對句中,詩、兒、絲、夔、鷥、時、碑、遲、棋、錐、羆、璃、葵、移、旗、眉、吹、奇、龜等字,均屬四支韻。


[注釋]


1李苦:李子很苦。《世說新語·雅量》說,晉王戎小時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大路邊玩耍,看見道邊一株李樹上果實累累,但無人摘取。小孩們都爭著去摘,只有王戎不去。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李樹長在大路邊,果實還沒被路人摘去,這一定是苦李。小孩們摘下李子一嘗,果然苦澀不能入口。青眼:瞳孔是黑色的,正視對方時眼球是黑色的,稱青眼,表示重視對方;其旁為白色,斜視對方則白色出現,表示輕視對方。《世說新語·簡傲》注引《晉書·阮籍傳》說,晉人阮籍不拘於世俗的禮法,看見才幹普通的人,就翻著白眼對著他。只有當時的名士嵇康去見他,阮籍才青眼相對。白眉:三國時蜀人馬良(字季常)有兄弟五人,都以「常」字排行,其中馬良的才學在兄弟當中最為突出。馬良眉有白毛,當時有俗語說「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見於《三國志·蜀志》。)後世便稱兄弟中才幹最突出者為白眉。


2三弄笛:這是一個典故,見於《世說新語·任誕》。晉人王徽之(宇子獻,王羲之之子)曾聽說桓伊(宇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但互不相識。有一天,王徽之乘船出城,桓伊正駕車從岸上經過,別人告訴王徽之:這個人就是桓伊。王徽之便叫人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當時桓伊已經擔任過淮南太守、豫州刺史等高官,但久聞王徽之的名氣,便下車替王徽之吹了三支曲子,吹完以後,未交談一句,使各奔東西了。弄,本為雙手把玩寶玉的意思,此處引申為雙手持笛演奏,有一支古笛曲名便為《梅花三弄》。


3這是兩個典故。上聯出自《太真外傳》。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見楊貴妃,而楊貴妃宿醉未醒。明皇叫侍女將楊貴妃扶至沉香亭,楊貴妃帶醉補了一下妝,但不能下拜。唐明皇笑著說:「豈醉?是海棠睡未足耳!」(怎麼是醉了呢?是海棠花還沒睡夠呀!)後來宋朝蘇軾的《海棠詩》「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銀燭照紅妝」,用的就是這個典故。下聯出自《三輔故事》,據說漢朝宮苑中有株柳樹,樹形像人,稱之為人柳,「一日三眠三起」。清歷鶚的《台城路·蠶》詞中寫養蠶人「守定蘆簾,三眠三起似人柳」,用的就是這個典故。


4張駿句:據《太平御覽》卷 124《偏霸部·西梁》李暠所雲,從前河右地區(今甘肅酒泉一帶)無楸樹槐樹,東晉後期割據於河右地區的前涼國張駿曾從陝西一帶弄來一些樹種移栽,都死了。前涼於公元376年被前秦滅掉之後,李暠逐漸占據河右,於公元400年建立西涼。有一天,忽然在酒泉宮西北角上長出了一棵槐樹,李暠認為是吉兆,便有感而作了《槐樹賦》。原注引自《涼錄》說《槐樹賦》為張駿所作,與原文所言相合。疑原文及原注均誤。杜陵:指唐代詩人杜甫。宋人王禹偁《詩話》說,杜甫的母親名海棠,杜甫為避諱而從不作吟詠海棠的詩。


5晉士句:這句的意思是說,晉代的文士才具奇特,外人只能觀察到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就如同從竹管中看金錢豹,只能看到它身上的一塊花紋一樣。此語原出自《世說新語·方正》,說王子敬(即王獻之)小時候看人玩一種棋,能看出雙方的勝負。游戲者看他年齡小,輕視他,說:「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五總之龜:龜被古人視為長壽的靈物,千年五聚,因而稱博學多聞的人為五總龜。《新唐書·殷踐猷傳》說,殷氏學問淹通,賀知章「嘗號為五總龜」。五總,聚集了五次,即經歷了千年。


這里有必要對幾個問題說明一下。


首先,四支這段典故很多,其中有一些典故是荒謬的,我們自然可以判斷出來,沒有必要恪守。畢竟《聲律啟蒙》是古代人寫的東西。


第二,第二段的注1提到了所謂「動賓結構」,這是個什麼概念,大家以後就會學到。藍田種玉老師已經開貼,相信不久大家就能夠開始現代漢語語法的學習,進而掌握這些概念。


最後,對第三段的注4疏通一下。從「據《太平御覽》卷」到「便有感而作了《槐樹賦》」這是《聲律啟蒙與詩詞格律詳解》的考訂,認為《槐樹賦》是李暠所作。後面「原注」是指《聲律啟蒙》的原注,並且說那個註解和《聲律啟蒙》的說法一致,都認為《槐樹賦》是張駿所作。但是,從《太平御覽》的記錄看來,《聲律啟蒙》原文和原注都錯了。

轉自:網頁鏈接

望採納。

Ⅸ 關於江河湖海的十五首古詩

關於江河湖海的十五首古詩包括:

1、宋代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譯文: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

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2、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原文: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艷麗,看起來很美;雨天時,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3、宋代蘇軾《望海樓晚景 / 望湖樓晚景》

原文:

橫風吹雨入樓斜,壯觀應須好句誇。

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金蛇。

譯文:

大風吹打雨水斜著飄進望海樓,壯麗的景觀應該用華美的辭句來誇贊。

風雨過後潮水平靜江海碧澄,時時閃過的電光形成紫金般的龍蛇。

4、宋代蘇軾《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原文:

參橫斗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

譯文:

參星橫北斗轉已經快到三更時分,雨綿綿風不停老天爺也應該放睛。雲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長空凈滄海色本來就是澄澈清明。

雖乘船渡大海空懷孔子救世之志,彷彿聽到了黃帝咸池優美的樂聲。被貶南荒雖然九死一生吾不悔恨,這次遠游是我平生最奇絕的經歷。

5、唐代李白《望廬山瀑布》

原文: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好像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6、唐代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原文: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譯文:

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無煙,可怎麼能夠乘流上天呢?

姑且向洞庭湖賒幾分月色,痛快地賞月喝酒。

7、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原文: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譯文:

把船停泊在煙霧彌漫的沙洲旁,日暮時分新愁又湧上客子心頭。

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與人相親。

8、唐代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原文: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

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於找不到船與槳,聖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看著那些垂釣的人釣得魚兒上鉤,只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9、唐代白居易《暮江吟》

原文: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譯文:

一道殘陽倒影在江面上,陽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一半呈現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現出紅色。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似顆顆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彎弓。

10、唐代杜牧《山行》

原文: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11、唐代杜甫《望岳》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麼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南山北山陰陽分解,晨昏不同。

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盪滌;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顯得渺小的群山。

12、唐代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13、宋代王安石《江上》

原文:

江水漾西風,江花脫晚紅。

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

譯文:

江面上吹過一陣秋風,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紛紛飄落。

離別之情讓遠去的笛聲吹送,並隨秋風吹到亂山的東面。

14、唐代李白《望天門山》

原文: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

天門山從中間斷裂是楚江把它沖開,碧水向東浩然奔流到這里折回。

兩岸高聳的青山隔著長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葉孤舟像從日邊駛來。

15、唐代劉禹錫《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原文: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譯文: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

如今好像要直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帶上我扶搖直上,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Ⅹ 求一首詩原作者

這幾句均為五字聯,你可參閱:
http://www.china-yishu.com/archiver/?tid-1631.html
雨過琴山潤;風來花木香。(乾隆) 後人改為: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

熱點內容
百合的圖片大全 發布:2025-10-04 03:20:49 瀏覽:100
櫻花粉圖案 發布:2025-10-04 03:20:16 瀏覽:414
玫瑰花茶的花瓣能吃嗎 發布:2025-10-04 03:13:41 瀏覽:452
茶花信息 發布:2025-10-04 03:07:10 瀏覽:422
古馳蘭花香水價格 發布:2025-10-04 03:05:35 瀏覽:910
馬蘭花兒歌歌詞 發布:2025-10-04 03:02:43 瀏覽:976
橘雅花語 發布:2025-10-04 02:32:11 瀏覽:410
茶花面膜怎麼樣 發布:2025-10-04 02:26:48 瀏覽:707
寶寶同插花 發布:2025-10-04 02:26:48 瀏覽:3
對插花藝 發布:2025-10-04 02:06:32 瀏覽: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