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的氣質
⑴ 蘭花具有什麼的氣質
蘭花是高雅絕俗。
李白曾有一首詩,贊揚蘭花: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專。
雖照陽春暉,復非高屬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以蘭草 喻高尚君子,應始自屈原。《離騷》中有「余既滋蘭之九畹兮」之句。中國傳統繪畫中以蘭為主題的,自宋元以降,代不乏人,至明清尤甚。
蘭是多年是生草本植物,沒有鮮艷的色彩,也沒有驚人的造型,卻深得歷代文人畫家所愛,這不是偶然的。梅、蘭、竹、菊,被文人畫家合稱「四君子」,梅之孤傲、蘭之幽香、竹之剛直、菊之耐寒,正是文人理想人格的化身,「四君子」因之被文人畫家一詠再詠、一畫再畫。
與梅、竹、菊相比,蘭之造型更為簡約,簡括幾筆即可出之,通書法之妙,富筆墨之趣,興之所至,庶幾可成矣。
蘭有三善:國香、幽居、不以無人而不芳。此三善,歸根到底還是通過蘭花贊賞人的美德,借物抒情,寄託心志耳!
⑵ 形容蘭花性格的詞語
形容蘭花性來格的詞語源
蕙質蘭心——蕙:一種香草;蘭:蘭花。蕙質蘭心:蕙草似的本質,蘭花一樣的心地。
吐氣如蘭——氣息像蘭花那樣香。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於形容文詞華美。
氣質如蘭——氣質如蘭是用來形容女孩像蘭花一樣清幽淡雅,脫俗超群,氣質高貴!
春蘭秋菊——春天的蘭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所長,各有值得稱贊的地方。
蘭桂齊芳——蘭桂:對他人兒孫的美稱;芳:比喻美德、美聲。舊指兒孫同時顯貴發達。
⑶ 蘭花具有什麼氣質
蘭花具有高潔典雅的氣質。
蘭花象徵的意義
1、象徵:兄弟手足之情
如蘭桂齊芳(蘭花、桂內花)喻德澤長留,容經久不衰,也就是把恩惠留給後輩子孫,亦用來稱頌別人的子孫昌盛。蘭後來又引申出多層含義,如美好的文章稱「蘭章」,對別人子弟的美稱叫「蘭玉」,對友情契合而結拜成兄弟稱「金蘭之好」等。
2、象徵:高尚,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
以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蘭花象徵高尚。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徵。詩人屈原極愛蘭花,在他不朽之作《離騷》中,多處出現詠蘭的佳句。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3、象徵: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對於中國人來說,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蘭花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因此對於蘭花,中國人可以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
⑷ 蘭花具有什麼氣質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蘭花象徵高尚。專蘭花風姿素雅,屬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徵。詩人屈原極愛蘭花,在他不朽之作《離騷》中,多處出現詠蘭的佳句。 幽蘭生前庭,含熏待清風。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對於中國人來說,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蘭花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因此對於蘭花,中國人可以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 蘭花,那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受人喜愛。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蘭、賞蘭、繪蘭、寫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被譽為"國香"、"王者香"的中國蘭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幽懸蘭草 遇凈土而生 不因無人而不芳...脫俗矣!
⑸ 劍蘭花象徵的氣質
花語是「幽會」。柔弱的花朵,被厚重的莖保護著,靜靜地開在莖上,大概這版會令人聯想到,把外套衣領豎起權半掩住臉龐的女性吧! 所以,很多人把它紮成花束,送給對方,做為是幽會的秘密信號哩!
幽會雖然可以使戀情的熱度上升,但是,卻也不能失去冷靜。所以,劍蘭的另一個花語,就是「用心」!
⑹ 蘭花都有什麼功效
功效:蘭花全草均可入葯。其性平,味辛、甘、無毒。有養陰潤肺,內利水滲濕,清熱解容毒等功效。可應用於臨床內、婦科諸症。根可治肺結核、肺膿腫及扭傷,也可接骨;蘭花花梗可治惡癬。
不同品種蘭花,有不同的功效。如建蘭根煎湯服,據說為催生勝葯,葉治百日咳、可治虛人肺氣(一作肝氣),果能止嘔吐,種子治目翳。蕙蘭全草能治婦女病;春蘭全草治神經衰弱、蛔蟲和痔瘡等病。素心蘭花瓣可以催生。蕙蘭的素心花瓣陰干亦能催生。
(6)蘭花的氣質擴展閱讀:
蘭花的花粉通常粘合成團,稱花粉團,作用是便於昆蟲傳粉時把花粉全部帶走,提高傳粉效率。當昆蟲進入下一朵花時,被帶出的花粉團可以自動調整方向,使其正好接觸到黏性柱頭上,從而完成異花授粉。
.蘭花可以利用的部位有根、葉、花、果、種子,可以說蘭花是全身都是寶呀,蘭花的葯用價值是很高的,蘭花的根可治肺結核以及肺膿腫及扭傷,蘭花的根還可以接骨和建蘭根煎湯服用,這就是很好的催生聖葯了。
參考資料:網路-蘭花
⑺ 形容女子氣質如蘭的成語
傾國傾城、出水芙蓉、花容月貌、羞花閉月、絕代佳人。
一、傾國傾城
釋義:傾:傾覆;城:國。原指因女色而亡國。後多形容婦女容貌極美。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下 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示例:她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傾國傾城,與西施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二、出水芙蓉
釋義:芙蓉:荷花。剛露出水面的荷花。原比喻詩寫得清新;後也形容女子的容貌清秀美麗。也作「芙蓉出水」。
出自:宋 洪咨夔《沁園春 用周潛夫韻》詞:「濂溪家住江湄,愛出水芙蓉清絕姿。」
示例: 她那身濃妝的打扮,猶如出水芙蓉,顯得十分嬌柔艷麗。
三、花容月貌
釋義:如花嫵媚的容顏;像圓月般的豐潤的面貌。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出自: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62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示例:那姑娘長得花容月貌,性格溫順,手兒又巧,誰見誰誇。
四、羞花閉月
釋義: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隱藏。
出自:明 湯顯祖《牡丹亭》第十齣:「不堤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示例: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佛曰:那隻是曇花的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凈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它蒙上了灰。
五、絕代佳人
釋義:佳人:美人;絕代:冠絕當代。當世無雙的美人。
出自:東漢 班固《漢書 外戚傳上 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示例:我國古代的西施、王昭君、趙飛燕、楊貴妃都是絕代佳人。
⑻ 百合 蘭花屬於什麼氣質
很有意思的提問。 都有香味,但是香味不同。 蘭花是蘭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所內以常綠;百合是容百合科,地下有球莖,有休眠期,會光禿禿的沒風景看。蘭花的花朵也許不艷麗,但是葉形優美。百合的美,更多是在美麗的花朵。 蘭花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而百合不是。百合更多的是作為切花,而蘭花很少做切花。百合中有可食用的品種。
⑼ 「魅力如詩,氣質如蘭」是什麼意思
有著像來詩歌一樣的魅力,和自像蘭花一樣的氣質。
⑽ 形容女子如蘭花的貌美語言,至少100字,急!!
女子當如蘭——清雅恬靜 秀外慧中
喜歡和傾慕蘭花,是因為她的真實與自然,清雅恬靜,秀外慧
中。在中國語言文字的運用中,沒有哪一種植物能與蘭花相比,
「蘭」,已完全離開它本身的植物性,成為一個內涵豐富的文化符
號。
如果把女子比作花,大概唯有蘭花可堪比擬。「豐骨清清葉葉真,
迎風向背笑驚人;自家筆墨自家寫,即此前身是後身。」蘭花的魂清
骨洌可謂亘古獨一,她清高避俗,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更可貴的,是「蘭在幽林亦自芳」。蘭花不與桃李爭艷,不因霜雪變
色,絕無矯揉造作之態,更無趨勢求媚之容。
李敖在一篇文章里曾寫過:「如蘭的女人,她聰明,柔美,清秀,
嫵媚,有深度,善解人意,體貼自己心愛的人,她的可愛是毫不囂張
的,她像空谷幽蘭,只是不容易被發現而已。」女人當如蘭,清高而
優雅,蘭心而慧質。紙醉金迷的時代不會讓她們的靈性蒙塵,物慾橫
流的社會里她們依然獨自芬芳。
女人當如蘭,聚思成文,凝情為章,她的文字中綴滿了生命的陽
光和愉悅,還有對生活細節之美的聰穎頓悟。她更能體會音樂的靈魂
和書籍的芳香,更能夠享受天的湛藍和風的清柔。如蘭花一樣的女人,
不一定要擁有回腸盪氣的愛情,但她們一定嚮往世間最純真的感情。
「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蘭味沁心脾,臨窗自流芳」。
如蘭一樣的女人不渴望閉月羞花的容貌,但是她們處事得體,氣
質優雅,內心浪漫,灑脫自然,她們性感卻不張揚,典雅卻不孤傲,
內斂卻不失風趣。這是一種歷煉,只有女性先天的蕙質蘭心,加上後
天對人生長久的深入思考,才能由內而外升華出這樣的氣質。
如蘭花一樣的女人,擁有屬於自己的那一片蔚藍天空。無論對生
活和事業,她們都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深刻感悟。她熱愛生活,為人
女,她們是父母的驕傲;為人妻,他們善解人意,懂得生活;為人母,
她們平和寬容,足以做孩子最好的榜樣;為人友,她們懂得謙讓,總
能帶給身邊的人快樂和信心。她深知,一株嬌小的蘭花,在自然的神
秘體系中,不過是一株小小的香草,既然有緣相遇,只要心懷圓滿的
喜悅與感恩,就足以。
蕙質蘭心,這是一個與蘭有關的成語。如果一個女子真的能夠稱
得上蕙質蘭心,一定是聰明到了極致、優秀到了極點的。她們也一定
持有如蘭一般的品性:簡約淡雅,不卑不亢,看似纖弱,卻又堅強不
屈。如蘭花一樣的女人一定心中充滿愛,除了珍惜愛情,她們還更珍
惜友情和親情。知道對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噓寒問暖,懂得人世間最珍
貴的是真情,她們勇於付出,會用真心呵護。
喜愛蘭花,就是喜愛她的神清、色清、氣清、韻清。而如蘭花一
樣的女子,她也能始終散發出淡淡的清香。蘭花之韻,清新淡雅,幽
雅高貴。女性之美,纖柔淡約,優雅大方。經過歲月的打磨,如蘭的
女人擁有的是一種知性溫婉的美和脫塵不凡的氣質,以及不會隨時光
流逝而去的優雅和對生命的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