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果種類
⑴ 蘭花果實有什麼價值
蘭花果實復有觀賞價值,制也可以用來播種繁殖;
通常見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幾部分組成。蘭花是一種奇特的花,它的奇特之處就在於它的花結構與眾不同。
蘭花結構的奇特是為了適應昆蟲傳粉,且具蕊柱、蕊喙、花粉團和唇瓣等,加之,蘭花為兩側對稱的花、唇瓣基部形成具有蜜腺的囊和距、雄蕊數目減少、子房下位、花形狀、大小和顏色多樣、多為草本植物、附生或腐生。
(1)蘭花果種類擴展閱讀:
在春夏季節,蘭花最好用蘆簾遮蔭,或放置於室內朝東朝南通風的窗口。簾下蘭花宜每半月轉盆1次,使蘭花四面受光,有利於植株均衡生長。
到了秋涼時,應將盆蘭從蔭蔽處移出,讓它曬上午半天的太陽,但要注意秋不幹。
冷天放室內南窗下越冬,但不必過暖,最好加蓋塑料薄膜罩,以保持葉面適當濕度。至於防治病蟲害,如發生褐銹病、白絹病,用0.5%石硫合劑治療。如有蟻巢,則可將盆浸於水中驅之。
⑵ 有根果的蘭花是什麼品種
竹節龍根龍蛋蘋果頭矮種
⑶ 蘭花有那些品種
紋瓣蘭
紋瓣蘭(學名: aloifolium):
產中國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東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叢中樹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從斯里蘭卡北至尼泊爾,東至印度尼西亞爪哇,均有分布。[5]
硬葉蘭
硬葉蘭(學名:Cymbidium bicolor):
產中國廣東、海南、廣西、貴州和雲南西南部至南部。生於林中或灌木林中的樹上,海拔可上升到1600米。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也有分布。[6]
垂花蘭
垂花蘭(學名:Cymbidium cochleare):
產中國台灣(台北、高雄)。生於陰濕密林中樹上,海拔300-1 000米。錫金、印度也有分布。[7]
莎葉蘭
莎葉蘭(學名:Cymbidium cyperifolium):
產中國廣東、海南、廣西南部、貴州西南部、雲南東南部(蒙自、硯山、麻栗坡、屏邊)。生於林下排水良好、多石之地或岩石縫中,海拔900-1600米。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菲律賓也有分布。
冬鳳蘭
冬鳳蘭(學名:Cymbidium dayanum):
產福中國建南部、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和雲南西南部、南部至東南部。生於疏林中樹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300-1600米。錫金、印度、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也有分布。
落葉蘭
落葉蘭(學名:Cymbidium defoliatum):
產中國四川、貴州和雲南。生境不詳。本種在西南諸省區常見栽培,據報告浙江也有發現。[8]
獨占春
獨占春(學名:Cymbidium eburneum):
產中國海南(崖州、昌江)、廣西南部(十萬大山)和雲南西南部。生於溪谷旁岩石上,海拔不詳。尼泊爾、印度、緬甸也有分布。
莎草蘭
莎草蘭(學名:Cymbidium elegans):
產中國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於林中樹上或岩壁上,海拔1700-2800米。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緬甸也有分布。[9]
建蘭
建蘭(學名:Cymbidium ensifolium):
產中國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西南部、貴州和雲南。生於疏林下、灌叢中、山谷旁或草叢中,海拔600-1800米。廣泛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北至日本。[10]
長葉蘭
長葉蘭(學名:Cymbidium erythraeum):
產自中國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和西藏(波密、察隅、墨脫)。生於林中或林緣樹上或岩石上,海拔1400-2800米。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緬甸也有分布。[11]
蕙蘭
蕙蘭(學名:Cymbidium faberi):
產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東部。生於濕潤但排水良好的透光處,海拔700-3000米。尼泊爾、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多花蘭
多花蘭(學名:Cymbidium floribunm):
產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東部、貴州、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生於林中或林緣樹上,或溪谷旁透光的岩石上或岩壁上,海拔100-3300米。
春蘭
春蘭(學名:Cymbidium goeringii):
產自中國陝西南部、甘肅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生於多石山坡、林緣、林中透光處,海拔300-2200米,在台灣可上升到3000米。日本與朝鮮半島南端也有分布;據報告印度東北部也曾發現,尚有待於進一步證實。
虎頭蘭
虎頭蘭(學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產中國廣西西南部、四川西南部、貴州西南部、雲南和西藏東南部(察隅)。生於林中樹上或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100-2700米。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
美花蘭
美花蘭(學名:Cymbidium insigne):
產中國海南(定安、瓊中)。生於疏林中多石草叢中或岩石上或潮濕、多苔蘚岩壁上,海拔1700-1850米。越南與泰國也有分布。
黃蟬蘭
黃蟬蘭(學名:Cymbidium iridioides):
產中國四川西南部、雲南西北部至東南部、西藏東南部。生於林中或灌木林中的喬木上或岩石上,也見於岩壁上,海拔900-2800米。尼泊爾、不丹、印度、緬甸也有分布。
寒蘭
寒蘭(學名:Cymbidium kanran):
產中國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林下、溪谷旁或稍蔭蔽、濕潤、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日本南部和朝鮮半島南端也有分布。
兔耳蘭
兔耳蘭(學名:Cymbidium lancifolium):
產中國浙江南部、福建、台灣、湖南南部、廣東、海南、廣西、四川南部、貴州、雲南和西藏東南部。生於疏林下、竹林下、林緣、闊葉林下或溪谷旁的岩石上、樹上或地上,海拔300-2200米。自喜馬拉雅地區至東南亞以及日本南部和新幾內亞島均有分布。
碧玉蘭
碧玉蘭(學名:Cymbidium lowianum):
產中國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盈江、龍陵、滄源、綠春、勐臘、勐海、景洪、金平)。生於林中樹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300-1900米。緬甸和泰國也有分布。
大根蘭
大根蘭(學名:Cymbidium macrorhizon):
產中國四川西南部至南部(米易、美姑、南川)、貴州西南部(興義)和雲南東北部(東川)。生於河邊林下、馬尾松林緣或開曠山坡上,海拔700-1500米。尼泊爾、錫金、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緬甸、越南、寮國、泰國、日本也有分布。
大雪蘭
大雪蘭(學名:Cymbidium mastersii):
產中國雲南西北部、南部至東南部。生於林中樹上或岩石上,海拔1600-1800米。錫金、印度、緬甸、泰國也有分布。
珍珠矮
珍珠矮(學名:Cymbidium nanulum):
產自中國海南、貴州西南部和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文山、思茅、保山)。生於林中多石地上,海拔不詳。此種模式標本系栽培植物,采自雲南怒江河谷(六庫)。在南方民間已廣為栽培。
邱北冬蕙蘭
邱北冬蕙蘭(學名:Cymbidium qiubeiense):
產中國貴州西南部和雲南東南部。生於林下,海拔700-1800米。
墨蘭
墨蘭(學名:Cymbidium sinense):
產中國安徽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峨眉山)、貴州西南部和雲南。生於林下、灌木林中或溪谷旁濕潤但排水良好的蔭蔽處,海拔300-2000米。印度、緬甸、越南、泰國、日本琉球群島也有分布。
果香蘭
果香蘭(學名:Cymbidium suavissimum):
產中國貴州西南部和雲南西部。生境不詳,海拔700-1100米。緬甸和越南也有分布。此種植物民間有栽培,國內一些植物園也偶見栽培。
斑舌蘭
斑舌蘭(學名:Cymbidium tigrinum):
產雲南西部。生境不詳。印度東北部與緬甸也有分布。
西藏虎頭蘭
西藏虎頭蘭(學名:Cymbidium tracyanum):
產中國貴州西南部(冊亨)、雲南西南部至東南部和西藏東南部。生於林中大樹幹上或樹權上,也見於溪谷旁岩石上,海拔1200-1900米。緬甸、泰國也有分布。
文山紅柱蘭
文山紅柱蘭(學名:Cymbidium wenshanense):
產中國雲南東南部(馬關、文山)。生於林中樹上,海拔不詳。越南也有分布。
滇南虎頭蘭
滇南虎頭蘭(學名:Cymbidium wilsonii):
此種甚近虎頭蘭(C. hookerianum),但葉較寬,蕊柱較短,萼片與花瓣上有不甚明顯的紅褐色縱脈,可以區別。但上述特徵與黃蟬蘭(C. iridioides)相近,故有人認為本種可能是它與虎頭蘭之間的雜種。
⑷ 蘭花的種類和圖片
1、紋瓣蘭(學名:Cymbidium aloifolium):
產中國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東南部至南部。生疏林中或灌木叢中樹上或溪谷旁岩壁上,海拔100-1100米。從斯里蘭卡北至尼泊爾,東至印度尼西亞爪哇,均有分布。
⑸ 蘭花的果實長什麼樣
蘭花,自古以來被尊稱為「天下第一香」,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有人說只見蘭花開花結果,卻沒見過它的種子,所以認為蘭花是只開花,不結籽的。其實這是人們的一種誤解。植物界中雖有隻開花不結籽的植物,但畢竟是少數。
蘭花,與一般植物一樣,開過花後就結果,果實為長圓形綠色蒴果,俗稱「蘭蓀」、「蘭斗」,成熟後變成黑褐色。如果我們剝開果實,只能看到一堆白粉末狀的物質,實際上那就是蘭花的種子。拿一點粉末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就能看到那些種子一般呈長紡錘形,而且數量還特別的多。有人統計過,一個天鵝蘭的蒴果,就有種子377萬粒,假若它們都能成活,那麼只要經過3~4代,就能覆蓋整個地球。既然蘭花可以結那麼多種子,為什麼被誤認為不結籽呢?原因是蘭花的種子細如塵埃,用肉眼實在很難分清它。
另外,蘭花種子雖多,但幾乎不發芽,一般情況下,很難用種子繁殖成一棵實生苗。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蘭花的種子成熟較遲,授粉後要經過6個月甚至1年才能成熟,還未到成熟時期,往往母株早已衰退,采種很困難,就是採到一些種子,在土壤中也很容易腐爛;其次,蘭花種子內沒有胚乳,只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外麵包著疏鬆、透明、不容易透水的種皮,胚內含有很少的養分,絕大部分為脂肪類物質,而這些脂肪類物質,在土壤中很難溶化;再一點是,據法國科學家伯爾奈的試驗,要使蘭花種子發芽,還必須有某種真菌的作用,引起細胞的分裂,才能發芽。遺憾的是,並不是每一顆蘭花的種子都能遇上適合於自己共生的真菌,事實證明這樣的幸運兒是極少極少的。
由於蘭花用種子繁殖很困難,所以一般採用無性繁殖。不過蘭花分根繁殖也不容易成活。蘭花難養,就是這個道理。幸好近幾年來用蘭花進行組織培養獲得了成功,已能繁殖出大量的試管苗,預計不久的將來一定可以在工廠里成批生產蘭花曠。
⑹ 蘭花的種類
蘭花不僅花色豐富多樣,它的品種也比較多,在生活中常見的蘭花品種主要有蕙蘭、多花蘭、春蘭、寒蘭、墨蘭、龍舌蘭、建蘭、豆瓣蘭、蝴蝶蘭、果香蘭,不僅在開花時候帶有濃郁的香味,其觀賞性也是較高的。
1、惠蘭是蘭花品種中的名品,自古就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花期在9~10月,惠蘭最大的亮點就是脈絡清晰透明的葉片,在強光下可進行反射作用,還有對強光吸收的功效。
2、春蘭是中國花卉種植史上最悠久的一種蘭花,它的植株小巧纖嫩,花姿高潔素雅,花期在秋季,古時候開始就是詩人畫家筆下常見之物,被賦予了深厚的中華文化精神,也是很多美好德行的象徵。
3、寒蘭枝葉修長,花色艷麗而又多變,香味清幽,是我國的名品蘭花,多生長在海拔在200~2000米的林中,花期在8~12月,耐寒性不強,入冬以後要放在室內種植,否則易發生凍害。
4、墨蘭的花色艷麗奪目,花型多姿優雅,有香氣且醇濃,是愛蘭之人的首選,花期多在秋季,多生長在海拔較高的灌木林中,喜愛溫暖濕潤的生長環境,在我國南方城市分布范圍較廣。
5、龍舌蘭的株形比較高大,它的花序為頂生狀態,在開花時候花形美麗十分壯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我國庭院主栽的植物之一,並且它的莖葉可以食用,也是用來製作麻袋或者繩索的主要材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