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競艷
❶ 描寫「荷花」與「美人」的詩句有哪些
1、《越女詞五首(其三)》
唐代:李白
耶溪采蓮女,見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
譯文:若耶溪中采蓮的少女,見到行客,唱著歌把船劃回。嘻笑著藏入荷花叢,假裝怕羞不出來。
2、《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譯文: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長江北岸。她那)單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樣紅,頭發如小烏鴉那樣黑。西洲到底在哪裡?搖著小船的兩支槳就可到西洲橋頭的渡口。天色晚了伯勞鳥飛走了,晚風吹拂著烏桕樹。樹下就是她的家,門里露出她翠綠的釵鈿。
她打開家門沒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門去采紅蓮。秋天的南塘里她摘著蓮子,蓮花長得高過了人頭。低下頭撥弄著水中的蓮子,蓮子就像湖水一樣青。把蓮子藏在袖子里,那蓮心紅得通透底里。思念郎君郎君卻還沒來,她抬頭望向天上的鴻雁。
西洲的天上飛滿了雁兒,她走上高高的樓台遙望郎君。樓台雖高卻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欄桿上。欄桿曲曲折折彎向遠處,她垂下的雙手明潤如玉。
捲起的簾子外天是那樣高,如海水般盪漾著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綠。如海水像夢一般悠悠然然,郎君你憂愁我也憂愁啊。南風若知道我的情意,請把我的夢吹到西洲(與她相聚)。
3、《越女詞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吳兒多白皙,好為盪舟劇。
賣眼擲春心,折花調行客。
譯文:吳地的女孩白皙如玉,好做盪田的游戲。投去含情的目光,擲去春心,折來鮮花嘲弄行路客。
4、《采蓮曲》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譯文:夏日的若耶溪傍,美麗的采蓮女三三倆倆采蓮子。隔著荷花共人笑語,人面荷花相映紅。陽光照耀采蓮女的新妝,水底也顯現一片光明。風吹起,衣袂空中舉,荷香體香共飄盪。
那岸上誰家遊冶郎在游盪?三三五五躺在垂楊的柳陰里。身邊的紫騮馬的嘶叫隆隆,落花紛紛飛去。見此美景,騷人踟躕,愁腸空斷。
5、《采蓮曲二首》
唐代:王昌齡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像吳國美女越國嬌娘楚王妃嬪一樣美麗的采蓮女們,競相劃動采蓮船,湖水打濕了衣衫。來的時候蓮花把她們迎進河口,采完之後明月把她們送回江邊。
采蓮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一樣,出水的荷花正朝著采蓮女的臉龐開放。碧羅裙芙蓉面混雜在荷花池中難以辨認,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
❷ 荷花一朵一朵競相開放
多美的荷花啊!白荷花清麗脫俗,紅荷花嬌艷美麗,一朵一朵競相開放 ,有的半開版,有的全開,一朵剛剛綻權放的花骨朵長得超過了荷葉,怯怯的張望著世界,引來了一隻小蜻蜓在它上面飛來飛去,正是應了楊萬里的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❸ 有哪些關於荷花的典故
最俱謙德,入夏開放。
不與百花爭春,退居池水,不與群芳競艷,被譽為「花中君子」。自古以來,多少詩入墨客傾心其亭亭玉立的貞姿,清秀宜人的美質,超凡絕塵的情操。人們將它比作絕代佳人,有如溪邊浣沙的西施,井畔顧影的昭君,對鏡攬鬢的貂蟬,溫泉出浴的貴妃。
大詩人屈原曰:「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而出裳。」唐人李商隱吟道:「此荷此葉常相映」,「卷舒開合任天真」。宋代詩人楊萬里曰:「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
」明代詩人徐渭《詠荷》詩「鏡湖八百里何長,中有荷花分外香。蝴蝶正愁飛不過,鴛鴦拍水自雙雙」。宋代曾瑞伯稱荷花為「凈友」,稱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凌波仙子靜中芳,也帶酣紅寧醉妝。」荷花的各部分都有美感,其莖叫「茄」,其花叫「菡萏」,其實叫「蓮」,其根叫「藕」。
❹ 用荷花圖寫一首端午節快樂的詩
《荷花賦》復
田田綠葉翠雲裁製,
朵朵荷花競艷開。
蝶舞蜂飛端午鬧,
洪湖麗色入屏來。
意思:翠綠的荷葉中朵朵荷花競相開放,蝴蝶在端午節中熱鬧飛舞,為荷花增添一道靚麗風景線。
(4)荷花競艷擴展閱讀
端午節由來:
根據資料記載,五月初五過節,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從春秋時代,中國人就過這個節日。 但是,那時候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納西族、達斡爾、仫佬、羌、仡佬、錫伯族、普米、鄂溫克、裕固、鄂倫春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
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鍾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所以,晉朝以前,五月初五這個節日,名目非常多,甚至達到20多個叫法。如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粽子節 、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等等。
❺ 多美的荷花啊!碧綠的荷葉把池塘擠的滿滿的,白荷花,紅荷花競相開放,全開的,半開的,姿態各異, 爭奇
它們是在討論昨夜的美夢吧!
❻ 池塘里的荷花競相開放宛如什麼
1、池塘里抄的荷花競相開放,宛如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
2、池塘里的荷花競相開放,宛如仙女們下凡。
3、池塘里的荷花競相開放, 宛如身著紅衣、白裙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
4、池塘里的荷花競相開放,宛如燦爛的朝霞盛開在池塘中 ,姿態各異,爭奇斗艷。
5、池塘里的荷花競相開放,宛如插滿了密密麻麻的翡翠傘似的,把湖面蓋的嚴嚴實實的。
6、池塘里的荷花競相開放,宛如撐開的一張張綠傘,有的輕浮於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層層綠浪,如片片翠玉。
7、池塘里的荷花競相開放,宛如害羞的小姑娘,姿態各異,爭奇斗艷。
❼ <荷花>這首詩
有,全詩為:
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
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專淡妝。
作者著眼於局部,屬進行近距離觀賞。紅蓮白蓮擠身一處,競艷爭芳,荷風送爽,荷香撲鼻,荷之半濃半淡的佳麗形象楚楚動人。
❽ 荷花這首詩是誰寫的
競艷爭芳,荷風送爽全詩為。
作者著眼於局部:紅白蓮花開共塘。
恰如漢殿三千女,荷香撲鼻,進行近距離觀賞,兩般顏色一般香。紅蓮白蓮擠身一處,半是濃妝半淡妝,荷之半濃半淡的佳麗形象楚楚動人
❾ 關於荷花的對聯
1、上聯:興平寓大道
下聯:君子愛蓮花
2、上聯:接天一碧祈興盛
下聯:映日九紅報平安
3、上聯:花冠飾可人,清波玉立
下聯:葉底藏游鯉,綠蓋珠圓
4、上聯:樂土薰風,荷香十里桂湖美
下聯:沁心怡神,蓮清萬傾新都輝
5、上聯:綠湖紅蓮,世外桃園塵外景
下聯:霞衣翠扇,花中君子水中仙
6、上聯:翠傘霞裳,風中頻舞青春夢
下聯:慧心玉臂,水底牢栽富裕根
7、上聯:碧葉颭風,玉盤流轉滾珠露
下聯:紅花照水,朱筆勾描映日圖
8、上聯:日照清蓮,十里荷花宣特色
下聯:風搖綠葉,一池碧玉話豐年
9、上聯:紅荷競艷,興平舉起新名片
下聯:白藕溢香,農業推出大品牌
10、上聯:燕子低飛,珠濺清園微雨冷
下聯:蜻蜓醉立,風翻翠浪早荷香
11、上聯:槐里風光,最是賞蓮三夏艷
下聯:荷鄉品格,更爭出水一池香
12、上聯:興旺百行,萬畝荷花開勝境
下聯:平安千戶,一輪秦月寄真情
13、上聯:水動鯉魚游,雨潤荷花紅欲滴
下聯:潭清耦節凈,露凝萍葉綠初浮
14、上聯:渭水浴花容,一縷荷風傳美譽
下聯:清蓮張笑靨,十分魅力蘊生機
15、上聯:蓮本無瑕,蓬中有子,慈心濟世
下聯:藕雖有孔,腹內無泥,大德澤人
16、上聯:心曠神怡燕村游園荷風送爽傳美譽
下聯:情牽夢繞溫泉度假魅力無限蘊生機
17、上聯:屈子詩,茂叔文,紅蓮一朵千秋艷
下聯:東坡詞,大千畫,綠荷萬株百日鮮
18、上聯:拓財源,創品牌,無雙井冠真名世
下聯:奔富路,重生態,豈獨荷香最動人
❿ 形容荷花美女的詩句
描寫「荷花」與「美人」的詩句如下:
1、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詠同心芙蓉詩》隋·杜公瞻
2、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唐·李商隱
3、鑿破蒼苔漲作池,芰荷分得綠參差。曉開一朵煙波上,似畫真婦出浴時。——《詠蓮》宋·杜衍
4、玉雪竊玲瓏,紛披綠映紅;生生無限意,只在苦心中。——《蓮藕花葉圖》元·吳師道
5、雨餘無事倚闌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萬瓊珠天不惜,綠盤擎出與人看。——《荷花》宋·王月浦
6、涌金門外涼生早,無數荷花斗嬌好。自憐貧病不出門,無奈心情被花惱。夜來一雨愁思濃,晚看玉露垂庭草。便須扶杖買蘭舟,莫待紅妝被霜老。——《荷花》宋·湛道山
7、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蓮葉》唐·鄭谷
8、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雨後池上》宋·劉頒
9、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煞江南。——《水仙子·詠江南》元·張養浩
10、夜深庭院寂無聲,明月流空萬影橫。坐對荷花兩三朵,紅衣落盡秋風生。——《秋初夜坐》元·趙雍
11、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山黛遠,月波長。暮雲秋影照瀟湘。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鷓鴣天.賞荷》金·蔡松年
12、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荷花開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北亭》唐·李群玉
13、小橋劃水剪荷花,兩岸西風暈晚霞。恍似瑤池初宴罷,萬妃醉臉沁鉛華。——《荷花》宋·白玉蟾
14、霞包霓荷碧,天然地,別是風流標格。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每悵望,明月清風夜,甚低迷不語,妖邪無力。終須放,船兒去,倩香深處住,看伊顏色。——《荷花媚·荷花》宋·蘇東坡
15、西子湖邊水正肥,鴛鴦雙浴濕紅衣。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風不肯飛。——《湖邊》宋·崔復初
16、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采蓮曲二首》唐·王昌齡
17、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采蓮曲》梁·蕭綱
18、團團堤路行無極,一株一步楊柳碧。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鬢邊簪不得。——《東湖看荷花呈願父》宋·宋自遜
19、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新荷》唐·李群玉
20、天機雪錦織鮫綃,艷朵亭亭倚畫橋。無垢自全君子潔,有姿誰想六郎嬌。翠房分菂蓮須褪,玉藕抽絲暑葉搖。花里不妨呼凈友,采香須棹月明橈。——《荷花》宋·董嗣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