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球發芽
㈠ 蘭花什麼時候發芽
蘭花的品種太多不知道你說的主要指哪類蘭花?如果是中國蘭(墨蘭,建版蘭,春蘭等地生蘭)權它們生長的環境溫度在冬季並不寒冷,所以它們一年四季都是生長的,並不會想其他一些植物如水仙等宿根植物地上部分枯萎,地下鱗莖休眠。所以發芽一說就不正確了。如果你說的是分櫱(從老頭周圍長出新的芽)的話,那就是一般在春季或花期過後。
㈡ 怎麼養殖可以使蘭花多發芽
從實踐上看,適度分株也是可以從使蘭花發芽的。
首先,盆里的蘭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營養供應不上,勢必少發苗,發小苗。
其次,盆里的蘭叢大了,蘭株多了,蘭根在盆中盤根錯節結成一團,下部所發蘭芽擠不出,甚至鑽進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發出芽來,新芽的根也無立錐之地,芽也長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數代同堂,老蘭株不僅不發芽,還要消耗營養,要「兒孫贍養」,影響新草發芽。
㈢ 如何讓蘭花快速發芽
一、認識蘭花發苗規律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理論基礎。
眾所周知,新蘭株是從假磷莖上發出來的,因此要弄清蘭花的發苗規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莖是怎麼一回事。蘭花的假磷莖是蘭化的變態莖,多呈橢圓形,具有儲存養料的功能,是長葉、生根、發芽、開花的載體,它通常由10—16個縮短的節組成,每個節上都有芽點,頂部的幾節生長葉片,起光合和蒸騰作用;中上部幾節的芽點被腳殼(葉鞘)包住,稱上位芽,大都發育成花芽,也有少數發育成葉芽的;中下部6個左右節位上的芽點大都被膜質化鱗片包住,稱下位芽,大都轉化為苗;最下部的幾節生根,用來吸收養份,並起支撐固定作用,有時也有發芽的現象發生。因此,每株成苗從理論上說至少可生六個左右的蘭苗,但一般情況下只發一苗,也有的發雙龍,少數發三苗,其餘的芽點則呈休眠狀態。
明白了蘭花發苗的規律,我們養蘭人的任務就是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採取必要的措施,不讓休眠芽沉睡,想辦法喚醒它,以達到多發芽的目的。
二、適度分株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主要措施
從理論上講,蘭株的營養是以鏈式輸送的,新的生長中心形成後,吸收了鄰近蘭株製造的營養物質,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頂端優勢」,從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發。據此我們可以採用截斷營養鏈的方法,誘導蘭株發苗,即通常說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發而達到多發苗的目的。
從實踐上看,適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盆里的蘭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營養供應不上,勢必少發苗,發小苗。
其次,盆里的蘭叢大了,蘭株多了,蘭根在盆中盤根錯節結成一團,下部所發蘭芽擠不出,甚至鑽進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發出芽來,新芽的根也無立錐之地,芽也長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數代同堂,老蘭株不僅不發芽,還要消耗營養,要「兒孫贍養」,影響新草發芽。
第四,古人養蘭有「極弱則合,極壯則分」的說法,分就是「分株」,過壯過大過密的蘭叢,其發芽率往往極低,白白地浪費了資源。
本人有一盆極壯的崔梅,二次在蘭博覽會上得了銀獎,由於草極大,捨不得分盆,當年七苗大草只發了三苗,去年我將這10苗草分成5盆,每2苗一盆,其中有二盆發了3苗,其餘每盆均發了二苗,總共發了十二苗,如果不分最多也只能發3—4苗。由此可見,及時分株有利於多發苗,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三、老草另植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說來,老草製造營養默默無聞地輸送給下一代,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也有一些無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營養是新株為其提供的,這就是所謂「靠子女贍養」的,這樣的老株勢必影響新株的成長和發芽。
因此要科學地、合理地分株,這里所說的「科學、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
四、扭傷球莖連接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傳統經驗
扭傷球莖連接處,促使多發芽,是我國蘭界先輩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在理論上是正確的,實踐上也是成功的。
從理論上說,球莖連接處被扭傷了,也就是蘭株相互間營養的輸送受到了影響,老草製造的營養向前端輸送遇到了困難,從而激發了休眠芽,產生了新株。
具體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蘭草,用兩手分別捏住兩個假磷莖的中上部(勿捏傷芽點)分別向相反方向扭90—180度,聽到「嗶啪」一聲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斷連接莖,要使其呈半分離狀態,扭傷處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細菌,再將蘭株種入盆中,不用多久,處於半分離狀態的爺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莖就可各自發出新芽有的還能發雙龍。採用這種方法發出的芽也較茁壯。
單株繁殖在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進行,此時溫度較適宜於蘭花發芽生根。
單株繁殖有二種做法:一是翻盆拆單另植,弊端較多,發出的草也小,管理難度也較大。另一種方法是不翻盆,撥去假磷莖以上的植料,露出二個假磷間的連接莖,用消毒過的剪刀或手術刀將連接莖截斷,在傷口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消毒,嚴防感染病毒,過幾小時再填上消毒過的植料,最好是植金石,約二十餘日即可發現新芽萌動。這樣做既可保住原有蘭根的吸收能力,又減少了植株的復盆的時間,不僅發芽早,而且發的芽也相對茁壯得多。
五、利用激素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科學措施
所謂激素即是能促使細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它的使用能使新苗和老草均能多發新芽,當新芽生長還未成熟時,又可陸續發出新芽,這樣一年發二至三代甚至四代苗,是完全可能的事情,科學終於使夢想成為現實。
1、使用激素確能使蘭芽怒發,一年發2—3代甚至4代苗是完全可能的。
2、在自然環境下激素芽並不能完全成活,只有健壯的大芽才能正常生長(當然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利用激素催出來的新草由於刺激太過,元氣早衰引種後在自然環境下第二年並不能正常發芽,需休養一年才能正常發芽。
鑒於利用激素催芽的利和弊,我覺得激素催芽只能用於以繁殖為目的的珍稀品種,一般的品種則不應使用,使用了也沒有多大意義。
本人至今尚未有使用激素的親身經歷,故在具體操作上沒有實踐經驗,敬請各位諒解。
六、摘除花蕾是提高蘭花發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們已經知道,花蕾一般產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產生,花蕾一旦產生便消耗大量營養。由於蘭株製造的養分集中向花蕾輸送,該蘭株的其它芽點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發,直到花期結束並休養一段時間後,芽點才逐漸萌發。開花的植株由於營養消耗太多,發芽受到嚴重影響,真可謂是發芽遲,發芽少,發芽小。本人連續數年參加蘭展感受頗深。
我有一盆可說是天下無二的特大解佩,每年發出的花苞均在5個以上,參展時均留三箭花,連續三次參加蘭展,分別奪得金、銀、銅獎,立下赫赫戰功。然而這盆花由於連年南征北戰,現已元氣大傷,處於衰落狀態,今年中國(南京)蕙蘭展回來後分盆,至今只發了幾苗小草,已經風光不再。
另有一盆解佩,去年冬天所發花苞一律摘去,早春即發雙龍大芽,且大芽旁又帶了一芽現已出土,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由此可見,開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參加蘭展花苞也不宜留得過多,一般以1—2株為好,其餘的應全部摘去。
摘除花苞要有時間性,摘早了還會再發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較多的營養,因此摘花苞也要適時為好,一般說來摘除花苞的時間以冬季或早春為好。
㈣ 怎樣促使蘭花發芽
這里說的蘭花發芽是指新長出葉芽,只有健壯的葉芽才能長成壯苗,最後成為姿態優雅的蘭草。蘭花種植為止還是以無性繁殖為主,就是分株發苗的方法。無性繁殖效率高,而且蘭花品種相對穩定。
仔細觀察過蘭花生長的蘭友應該都知道,蘭花的新芽是從蘆頭部位分櫱而出的,其實有很多植物的新芽也是如此,例如水稻。種植水稻時往往都是只插一根秧苗,但經過分櫱以後一蔸水稻可以發出幾十個新苗來。既然蘭花的新芽是從蘆頭分櫱出的,那麼健壯的蘆頭就是多發苗、發壯芽的基礎了。
當然,大力分株多發苗可行,但也有它的缺點。這種經過強分以後的蘭花,一般在當年很難孕蕾開花,如果你想當年一定要見花的話,不建議這么做。它們需要一年左右的復壯才有可能再次開花。畢竟分株催苗消耗的養分挺大的,而且單分苗後養分貯備也不足以讓它開花。
㈤ 蘭花發芽怎麼養
(1)、以防凍為第一要務。本月有小寒(5日或6日)、大寒(20~22日)二個節令,我國除熱帶亞熱帶區外,月平均溫度都在零度以下。由於北方冷空氣不斷南下,本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期, 我國熱帶地區極端最底溫度有零下一度的記載。蘭花管理應把防凍放在第一位,一旦有寒流侵襲,早晚應緊閉窗戶,確保不能讓蘭盆受到凍害。如蘭室氣溫低於零度,可加溫,但需注意加熱溫度不可過高,以夜間5度左右白天10度左右為宜;同時注意加溫不可用煤爐,以防煤氣傷苗。
(2)、讓蘭花充分接受光照,注意通風換氣。該月陽光柔和,可放心讓蘭花充分接受光照。晴朗天氣如蘭室氣溫在10度左右,可在白天打開窗戶通風換氣,晚上仍需及時關好門窗。
(3)、從實踐上看,適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盆里的蘭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營養供應不上,勢必少發苗,發小苗。
其次,盆里的蘭叢大了,蘭株多了,蘭根在盆中盤根錯節結成一團,下部所發蘭芽擠不出,甚至鑽進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發出芽來,新芽的根也無立錐之地,芽也長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數代同堂,老蘭株不僅不發芽,還要消耗營養,要「兒孫贍養」,影響新草發芽。第四,古人養蘭有「極弱則合,極壯則分」的說法,分就是「分株」,過壯過大過密的蘭叢,其發芽率往往極低,白白地浪費了資源。
㈥ 怎麼才能讓蘭花的種子發芽
出芽率很低,市場上沒有賣種子的,蘭花種子象爛棉絮一樣,一個蘭蓀裡面有版6000—4000000種子,是4百萬棵種子,用種子繁殖權很難出苗,只有在實驗室里出苗率才會高,(也就百分之10左右)。 蘭花種子很小,很不容易種。用個通氣好的塑料盆,裝上土,用噴壺把水澆透,然後吧種子放上,在蓋上一層薄薄的土,再用噴壺澆一遍水。放在遮陰通風的地方,注意經常澆水,種子萌發需要半年到一年
㈦ 怎麼讓蘭花種子發芽
如何栽養蘭花 蘭花的種子可隨采隨播。蘭花有一個特性,即蘭根必須與蘭菌共生才能成活。故播種時常將種子播於母株盆面,利用母株之蘭菌,發芽生長,種子約經過半年左右發芽,在母盆生長2個月後,可另上小盆培養。 分株法是目前常採用的方法。比較適宜的時間為新芽尚未發出的春季及蘭花漸停生長的秋季。分株時,從盆中脫出母株,抖落泥土,以刀分成數叢。每叢應帶3~4個假磷莖及新芽,並修剪去枯敗葉及腐癟根。若是市場上買來的野生蘭花,因根系多已失水干癟,可先浸泡於清水,待吸足水分後,再洗凈清理根須,晾至根發白時再行栽種。 栽植蘭花可用黑山泥、泥炭土、田園土、松針土、苔蘚、蕨根、樹皮塊等。盆底排水孔蓋上瓦片,再鋪一層碎磚瓦石粒,厚度為盆深的1/4,以增強透氣排水性,然後再鋪一層培養土。將蘭花扶正栽下,填充培養土,蓋住假鱗莖。土要壓實,栽後澆足透水,置於涼爽的萌蔽處。 肥宜稀忌濃。在生長期,以腐熟的豆餅水、馬蹄醬渣水每半月澆施1次。若加施適量的磷酸二氫鉀則效果更好。炎夏不施肥。氣溫過高時,除每日澆水外,應再噴水數次。以微酸性水為宜。 蘭花易招介殼蟲,可用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治。粉虱危害時,以溴氰菊酯2000倍液噴殺。蘭根帶甜味,易招螞蟻,可用肉骨頭引而滅之。蘭花易生炭疽病、黑斑病。發生病害後要及時清除病葉燒毀,並拉開盆株距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噴水,控制濕度,並配以多菌靈進行防治。
㈧ 蘭花挖出來裡面有像芋頭一樣的小球球可以發芽嗎
估計挖到麥冬了
㈨ 蘭花球狀根能發芽嗎
那球狀的東西不是球狀根,而是蘭花假鱗莖,只要它健康完好,在養護得當的情況下,即使沒有葉沒有根也還可以再生根發芽,如果假鱗莖壞掉了,則蘭株就完了。
㈩ 蘭花球上部剪去了還能發芽嗎
大多數不能。這個球這樣剪通常就活不成了,如果臨死前它無法從底部長新球新芽,那它就徹底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