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白玉素
『壹』 白玉素的分布產地
滇西北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江並流區縱深谷地,1998年發現,時期引殖在維西,後傳入大理,屬蓮瓣素中的珍稀品種。
『貳』 中國蘭花名品
國蘭名品太多了,列舉不完,這里給寫幾種。
春蘭:翠蓋荷、大富貴、宋梅、龍字、萬字、汪內字。。容。。。
蕙蘭:程梅、關頂、老極品、大一品、解佩梅、慶華梅、鄭孝荷、盪字。。。。。
建蘭:蓋梅、君荷、瀏陽荷、紅月、大鳳素、綠光登、黃光登、中華水仙。。。。
墨蘭:白墨、企黑、十八嬌、一品荷、閩南大梅、閩西紅梅、妙蓮、茶城榜荷。。。。
春劍:天府荷、雨露、大紅荷、邛州紅荷、翠玉、玉海棠、中華紅梅、白玉仙子、仙桃。。。。
蓮瓣:粉荷、板園紅荷、荷之冠、滇荷、盪山荷、白雪公主、大雪素、滇梅、永懷素、素冠荷鼎、。。。。。
『叄』 推薦蘭花
類似建蘭素花(玉雪天香)(青山玉泉)這樣的蘭花有:
蓮瓣蘭中的;大雪素、小雪素、白雪公主、碧龍玉素、蓮瓣素、維西太白素、白玉素、蒼山素荷等。
春劍中的;隆昌素、銀桿素、春劍素、 西蜀道光等。
蕙蘭里的;金嶴素、如意素、金奧素、蕙蘭素花等。
建蘭里的;玉雪天香、青山玉泉、鐵骨素、永福素、白雪冰心、福州荷素、太白
等。
這些花葉子都是細而又偏長但不是太長,花開出來是雪白色的素蘭花。
『肆』 蓮瓣素心的蘭花多少錢
這個得具體看品種的·要是小雪素就6元左右 大雪素是70左右的·
『伍』 白玉素的種植方法
(一)、根和莖要粗大圓實。蓮瓣蘭瓣型花實際上是一種奇花,選擇首先看根莖粗壯與否,保持完好,要根壯實 白玉素粗長,根深則葉茂,莖壯則花好。這一點過去提得不多,但的確是鑒別蓮瓣蘭瓣型花的重要部位。蓮瓣蘭根粗圓實且長,根長與葉長相當,蘭株長得茁壯。我們都知道,蘭花植物的根不是須根而是肉質根,是根和菌共生。肉質很不能直接吸收水和肥,也不能直接提供植株需要的各種養份,僅僅為根菌提供寄生的空間。通過根菌間接提供各種養份,根粗空間大則根菌多,製造的養份也多。根菌製造的養份通過假鱗莖儲存和供給。由此,假鱗莖成為蘭花生長和繁殖的重要器官,蘭株是否健壯,花是否開得好都與它分不開。從植物學和生物遺傳工程學來講,假鱗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起到儲藏養料的作用,而且供給新苗和花芽到開出花朵所必需的各種養料。因此,選擇假鱗莖粗大圓實的品種,方有希望開出好花。實踐證明,假鱗莖粗大圓實,長出的芽健壯且圓實,開出的花也大且好。
(二)、芽要渾圓壯實,成圓柱體狀。選擇蓮瓣蘭瓣型花品種,在考察假鱗莖粗大圓實之後就進一步看長出的葉芽和花芽是否渾圓健壯。從現有發現的蓮瓣蘭好花可以看出芽是渾圓健壯的。芽長得渾圓健壯,說明鱗莖大而圓實所具有的基因已通過芽繼承下來,圓實的基因初步穩定,完全有可能被花的各個部分所繼承,花瓣也形成圓實的特徵,可能因此而成為瓣型花。古往今來,在選擇春蘭名品花時,注重選擇芽要渾圓壯實的植株,是很有道理的。在選擇蓮瓣蘭瓣型花品種中,許多藝蘭家都強調看新芽是否長得渾圓健壯。這一點是經過長期實踐的總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借鑒。
(三)、葉質厚重,先端圓鈍,葉面起龍,中骨透明。蘭葉的質地主要取決於鱗莖的能量,假鱗莖的成熟和所具有的能量又依賴於蘭葉,這是蘭花植物物種所特有的生長規律。選擇蓮瓣蘭瓣型花要按照這一規律進行,從外觀看假鱗莖的體型和芽的形狀,還不能作出准確的結論,必須結合蘭葉的質地才能准確分析假鱗莖的內部力量。因此選擇時要求蘭葉質地厚重,先端圓鈍,葉面起龍,中骨透明四個方面。當今在鑒定蘭花瓣型花方面,都強調蘭葉要具有短、寬、圓、厚和起皺皮等五個方面,這些特點也同樣適用於蓮瓣蘭瓣型花的選擇。蓮瓣蘭葉質厚重,指的是葉的質地結構好,比起相同的品種要厚,有重量感,說明葉的筋骨有堅韌的特徵,證明葉片生命力旺盛,健壯。葉片先端圓鈍,指葉尖部收得很急,起兜而成圓鈍,說明品種具有圓的基因。這里指的葉是包括鞘殼葉,從第一層鞘殼開始到成熟蘭株的中心葉,先端都要圓鈍。對選擇蓮瓣蘭好花都很重視第一層鞘殼,必須具備殼厚且尖部有硬兜。從發現的最好瓣型花看,第一層路殼具有上述的特點相當突出。葉面起行龍,講的是葉面上出現橫皺紋和平皺紋多,兩種皺紋的結合促使葉片極不平展,往往使葉片寬窄不相一致,象游龍一樣的生長。龍形的葉片一方面說明假鱗莖力量大,能夠提供葉片生長所需的各種養料,使生長超出常規;另一方面說明,葉片表面不平展,接收光線時要比平展的接收多,保持的時間相對長,吸光能力強,有利於葉的光合作用。蘭葉製造的各種養料多,除滿足自身的需要外,為開花也儲備充足的養份,自然給開出好的辯型花提供了能量。中骨透明,指的是蘭葉的主脈透明,即是蘭葉的輸水輸肥管道暢通無阻,輸送功能健全。運輸管的功能好,對輸送的水充足,促進蘭葉的光合作用,同時,也能及時將多餘的各種肥料輸回假鱗莖儲存。所以說,葉片具備這四個方面的特徵是開出好花所應具備的條件,選擇蓮瓣蘭瓣型花品種需在葉片的選擇上注意是否具有這些特徵。
(四)、鞘要健壯,鞘葉要向外擴張,根要收緊。鞘和上面的筋紋和色彩歷來都是選擇和鑒別好花品種離不開的部位。選擇蓮瓣蘭瓣型花,除看鞘殼的筋紋粗細、松密之外,就要看鞘殼是否健壯,是否向外擴張,是不是根部緊緊抱住葉片的根部。這幾個特點從現有的蓮瓣蘭名品瓣型花看,表現得相當充分。銷殼要健壯,就是新苗銷殼在一年之內不幹枯死亡,也不存在尖部或部分枯死的現象,保存完好。鞘殼健壯的含義還包括質地厚實,具有堅韌性,先端有兜。鞍殼完好壯實充分說明蘭株茁壯,蘭葉沒有問題。鞘殼還要層次多,比一般的蘭殊要多一至二層,托葉要圓鈍。鞘殼向外擴張,說的是鞘殼最上邊幾層向外伸出,不抱緊蘭株的根部,成上都向外張開,下部緊包蘭株根腳,使蘭株長得有生機,很結實。具有這兩個特徵,說明鞘殼健壯,花瓣的結構也就會根部收得緊,花瓣光瑞放得開。
(五)、葉片排列均勻,葉根腳高、葉片多。大株健壯的蘭苗,往往表現在蘭葉的長勢上,葉片對稱向兩邊伸出,每邊的一組葉片排列勻稱,葉與葉之間的距離相等,長勢才算良好。蘭株根腳高,指的是蘭葉長出後到一定的高度才朝外邊長出,幾片葉子的根部包在一起,結實緊張。蘭株根腳高,長出的葉片前一部分寬,留下後面的部分細圓,也叫做葉柄細圓。古今藝蘭界都提倡選擇品種要看葉柄的粗細,細圓實有可能開好花。葉片數量多,是相對於同一品種而言的,即是蓮瓣蘭品種的葉片數大多數在6-7片,而有個別的品種片數有九片以上,這就算多葉草,這是希望開出瓣型花或奇花的表現。葉片數多說明蘭株有力量,與正常的植株相反,發生了質的變化,基於這一點變異,花也有可能變異。 1、先將翻盆後的蘭花根和葉,用水沖洗干凈,再晾曬,蘭根發軟時方可分苗,分苗時,先看好「馬路」,即蘭花球莖相連處,最好分為2-3苗一組,用剪刀剪斷蘭花球莖處的聯結點,創面越小越好。接著修剪殘根敗葉,消除病源。用180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浸泡20分鍾進行滅菌消毒,再次進行晾曬,待蘭根發軟時方可上盆。
2、在同一養護環境,選擇同樣規格質量的盆具,採用相同的植料,避免干濕不勻,有利於水、肥管理。新陶盆要先浸泡濕透,上盆的植料須提前滅菌消毒,細植料要保持適當水分,即「水握成團,落地開花」。顆粒植料提前浸泡,保持適當水分即可。
3、上盆時,左手拿住蘭花球莖處,先低於盆面3公分,右手邊加植料邊拍打盆壁,讓植料填滿蘭根縫隙,左手隨著植料增多緩慢上移,讓蘭根在植料中舒展。球莖上口低於盆面一公分,新草居中,老苗偏離中心,給新發苗留有餘地。
4、用細植料栽培蘭花,如草炭土加百分之二十粗砂,下用塑料泡沫作濾水墊層,墊層厚度為盆高的1/3,上盆後用手沿盆內側壓實一下植料,以免澆水時,水順著盆內側流走。
5、用顆粒植料栽培蘭花,先將粗顆粒放下面,粗顆粒填充至球莖下一公分處,以上部分用細顆粒。如果因顆粒土幹得太快,為保持一定濕度,可在盆面用水苔保濕。 一、水傷、肥傷和葯傷是我們養蘭人經常碰見的病害,此病和我們常見的褐銹病,炭疽病一樣,由於蘭花的品種不同,其抵抗能力各異。
水傷、肥傷和葯傷之所以發生,可能有以下幾點引起:
噴灑農葯、化學肥料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濃度過高,或著過於頻繁噴施農葯、肥料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燒傷嫩葉。
噴灑農葯和肥料溶液殘留於新芽的嫩葉,溶液的水份蒸發之後,燒傷嫩葉。
二、水的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所對葉子的傷害。
夏天在夜晚澆水時間太晚以至次日日出時,附著於嫩葉水滴未乾經強光照射後燒傷。或者在夏天強光下噴灑水,強光透過水滴灼傷蘭葉老株水傷病傳染給新芽、根部腐敗之弱小株容易發生、使用不潔的水所引起。
防治要注意以下幾點:
(1):噴灑農葯和肥料後,最好清水沖洗為最安全,噴灑的農葯和肥料三十分鍾後開始吸收,所以在噴灑農葯和肥料一小時或二小時後清水沖洗對葯效無多大影響。
(2):夏天澆水不可太晚,以免嫩葉上的水份在次日日出之前未完全乾燥。在強光下避免噴灑水,以免強光透過水滴灼傷蘭葉。
(3):澆水後一段要通風,促使蘭葉上和嫩葉上的水份及時揮發,有條件的打開通風設備和風扇。
患有水傷、肥傷和葯傷的蘭花,盡量保持乾燥,以防止傷病蔓延,盡量避免肥料噴於葉面。
三、不使用不潔凈的水來噴灑蘭株和澆盆。
合理使用肥料和農葯,避免高濃度和頻繁的使用。
不使用過冷和過熱的水來噴灑蘭株,夏天不使用在太陽下剛剛暴曬的水,冬天的水一定要放到和室溫一樣,以免蘭花受到過冷和過熱的傷害。
『陸』 這是什麼品種的蘭花
蓮瓣蘭是蘭科、蘭屬植物,地生蘭,植株形態優美,花型多變,花色豐富,深受中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等國家人們的喜愛。蓮瓣蘭主產於雲南省滇西北地區,時逢每年的元旦春節盛開。這種蘭花的花瓣呈橢條形,酷似盛開的蓮藕花瓣,民間以花喻花,定名為"蓮瓣蘭",也深受國蘭愛好者青睞。
光照及溫濕度管理
採用顆粒基質栽培,盆內通風透氣性較好,但對溫度的緩沖作用也降低,冬季低溫情況下蓮瓣蘭更容易凍傷,所以設施內溫度冬季夜間要避免低於 0℃,白天控制在 20℃以內。蓮瓣蘭以苗論價,因此提高發苗率和增加一年內的發芽代數是實現蓮瓣蘭快速繁殖的有效方式,而溫度管理是蓮瓣蘭設施高效栽培技術的核心。
春夏秋三季,應盡量營造適宜蓮瓣蘭生長的溫度環境,早春促進蓮瓣蘭盡早發芽,晚秋延長蓮瓣蘭的生長期,避免過早進入休眠期。為促進蓮瓣蘭生長,設施內夜間溫度控制在 10~15℃,白天溫度控制在 25~30℃可以保證植株生長健壯,長勢強。白天 50%~70% 的空氣濕度與夜間 60%~90%的空氣濕度有利於蓮瓣蘭的生長,植株翠綠,油性十足,但通風不良或長期高溫高濕容易導致蓮瓣蘭抵抗力降低,環境適應性差,稍不注意容易染病死亡,所以蓮瓣蘭設施栽培需要在適當通風的前提下盡量增加空氣濕度。
水肥管理
蓮瓣蘭雖然耐旱,但生長期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才能促進植株生長,顆粒基質瀝水性好,需增加澆水頻次。夏秋季節可每天澆水 1~2 次,冬春季節需要適當控水,3~7 天澆 1 次即可。但要注意,澆水時水溫、氣溫、土溫要盡量接近,夏秋可在早晚澆,冬春宜在 11:00 前後澆,澆水後注意通風,避免葉心長時間積水。在生長期,每隔 15 天隨澆水噴施 1 次尿素、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總濃度控制在 5‰以內,按春夏偏氮肥,秋偏磷鉀肥的原則使用,冬季及早春可不追肥。另外,1 個月葉面噴施 1 次翠姆氨基酸水溶肥,有利於植株生長。
『柒』 蓮瓣蘭花分多少種類啊 價格怎樣呀
國蘭通常指原產於中國境內蘭屬(Cymbidium)植物中地生蘭種類,主要是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春劍、蓮瓣蘭等。
春蘭: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分省區有分布。葉質粗糙,肉質根,葉邊緣有鋸齒,根葉相接處有一不明顯的假球莖。春天開花,花香,花一至兩朵。是我國蘭屬植物中最大的群體之一。
墨蘭(報歲蘭):我國台灣、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有分布,葉質細嫩寬大光滑,肉質根,球莖不明顯,葉邊緣無鋸齒。多花系,春天開花,花香或微香。
春劍:貴州、雲南、四川等省有分布,種群稀少,葉質粗糙,有明顯筋紋,葉形大都剛勁挺拔,肉質根(新根比春蘭根肥大一倍)。葉邊緣有鋸齒,球莖不明顯,春天開花。多花系,花香。
四季蘭(夏蘭、建蘭):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分省區有分布,葉質細嫩光滑,葉邊緣無鋸齒,肉質根,根葉相接處有一較明顯的假球莖。每年開三次花,花期六、七、八月份。多花系,花香。
線蘭(鸚哥綠、豆瓣蘭):我國長江以南大部分省區有分布,葉形狹長,其根系和春劍根一樣肥大,葉邊緣有鋸齒,球莖不明顯。春天開花,單花,花瓣肥厚。花大部分不香或微。
送春(套葉蘭):葉質粗糙,有明顯筋紋,套葉形,肉質根,葉邊緣有鋸齒,每年除長新芽外,還要從老株中心長出兩片至三片新葉,直到十八片葉為成株。花期三、四月份。多花系,花香。
蓮瓣蘭:分布在我國雲南西部、台灣高山地區、四川少數地區。蓮瓣蘭葉子細窄,假球莖小,直徑一般為1厘米左右,根直徑粗達0.5 厘米左右。花梗直立細圓挺拔,花期一月至三月,香氣濃。
蟬蘭(虎頭蘭屬):半附生性,葉質寬大肥厚且長,葉邊緣無鋸齒,根系半肉質,有支根。多花系,花大,花不香或微香。花期三、四月份。
寒蘭:葉質細嫩光滑,葉上部邊緣有鋸齒,球莖不明顯,肉質根,多花系,花香。花期九、十月份。
http://..com/question/2468864.html
『捌』 蘭花七彩白玉怎麼養
養殖該植株需要一些透氣性好的酸性土;溫度:適合生長在20°C-30°C的溫度環境下;光照:需要給它提供充足的日曬;澆水:不用給水太多,否則會爛根;施肥:每15天施一次稀釋過的液肥。注意土壤和水都不要呈現鹼性,九月份要停止施肥。
『玖』 這種蘭花名
蓮瓣蘭,蓮瓣蘭可採用播種、組織培養和分株等方式進行繁殖。播種和組織培養方式因技術要求高、投資大、周期長,生產中應用不多。分株是蓮瓣蘭繁殖的主要方式,通常在早春植株尚未恢復生長或秋季當年新株長成時進行,原則上要求分株工作期間白天溫度低於25℃,夜間溫度高於5℃。蓮瓣蘭植株基部假鱗莖緊密相連,分株時需用銳利的剪刀或手術刀片從假鱗莖連接點分開,分株傷口要盡量小,一般切分為2-3株1叢。名貴品種常將成年植株分開成單株上盆栽培,可促進多萌發新苗,但管護不當容易長成弱苗。[6]
分株完成後需要整理植株,剪除殘花、枯死葉鞘、空根,乾枯葉片或葉尖病死部分也需剪去,然後全株浸泡入50%多菌靈800倍+72%農用硫酸鏈黴素2000倍混合溶液中消毒15-30分鍾,撈出後根向上,葉向下倒置在陰涼處稍晾乾,最後植株傷口塗抹多菌靈、代森錳鋅、硫磺粉或甲基硫菌靈類果樹傷口保護劑,即可盡快上盆種植。分株後新芽萌發到長成成年植株約需半年時間。[6]
栽培技術
栽培設施
夏季最高氣溫不高於35℃,冬季最低氣溫不低於-5℃的地區,普通連棟溫室內部覆蓋一層遮陽率約70%的遮陽網即可進行蓮瓣蘭設施栽培。在夏季酷熱地區,需在溫室外增加外遮陽系統,並在溫室內加裝濕簾降溫系統,使設施內夏季晝夜溫度控制在蓮瓣蘭適宜生長的范圍。在冬季嚴寒地區,可考慮使用日光溫室或採用多層膜覆蓋的方式進行保溫,因蓮瓣蘭冬季進入休眠期,花芽需經過一個低溫過程才能正常開花,所以一般冬季夜間溫度控制在0-5℃即可。[6]
設施栽培蓮瓣蘭基本上採用盆栽方式,因此設施內部需要建設苗床,如果採用營養缽栽培,可採用移動式或固定式苗床網,苗床寬度1.5-1.8米,高度0.7米;如果用硬塑料盆栽培,可用鍍鋅鋼管或方管製作栽培架,寬度1.5-2米,高度0.6-0.8米,每隔3米設1支撐架,鋼管或方管可做成固定或活動式,活動式的便於根據蘭花盆徑進行調節。澆水一般採用人工澆水或配套微噴灌系統。[6]
上盆種植
蓮瓣蘭根系較粗長,設施栽培一般用蘭花專用塑料盆種植,盆四周留有通氣孔,盆底帶疏水罩,便於排水。常用的有7寸(上口徑19厘米、下口徑11厘米、盆高23厘米),8寸(上口徑21厘米、下口徑12厘米、盆高25厘米),9寸(上口徑23厘米、下口徑13厘米、盆高27厘米)3種規格,根據植株、根系大小選用,以植株根系全部放進花盆後不顯擁擠為原則。[6]
蓮瓣蘭栽培基質傳統上多採用當地的腐葉土,設施栽培則採用有機+無機顆粒基質進行栽培,這樣的基質干凈衛生、不易滋生病蟲害,便於統一管理。有機基質包括樹皮塊、花生殼、櫟樹葉等,均需腐熟,無機基質包括火山石、陶粒、公分石、植金石、珍珠岩等,除珍珠岩外,所有基質均需篩成1-2厘米規格的顆粒或片狀,因地制宜取2種以上泡透並清洗干凈,混合均勻才可用於蓮瓣蘭上盆。常用基質配方為樹皮塊:櫟樹葉:火山石:珍珠岩體積比為2:2:4:1。[6]
上盆時先把植株放入盆內,一手輕提植株基部,根系舒展開,假鱗莖上部略低於盆口,另一手添加基質,邊加邊輕輕搖晃蘭盆,使基質與根系緊密接觸,不可按壓基質,以免影響通風或損傷蘭根,基質添加至剛好蓋住假鱗莖上部,並低於盆口1-2厘米。上盆完成後即可上栽培架並澆定根水,第1、2遍水需澆透,最好接上細眼噴頭大水沖洗至盆底大量流水,盆內雜質及細小顆粒基本沖洗干凈才算完成。[6]
光照管理
國蘭光合作用的光補償點為5-50微摩爾/(平方米·秒),光飽和點為200-600微摩爾/(平方米·秒),不耐強光,蓮瓣蘭設施內需常年覆蓋一層70%遮陽網,5-11月溫度升高、光線過強時,可加蓋1層50%遮陽網。蓮瓣蘭營養生長對溫度較敏感,對光周期不敏感,而花芽分化及抽葶開花對光周期較敏感,夏至過後花芽加速分化並出土,冬至過後花葶伸長並開花。一般可通過秋冬季節人工增加溫度和增加光照時間促進營養生長,提高發芽率,抑制花芽分化,這方面研究還比較粗淺,缺乏科學的數據支撐。[6]
溫度管理
採用顆粒基質栽培,盆內通風透氣性較好,但對溫度的緩沖作用也降低,冬季低溫情況下蓮瓣蘭更容易凍傷,所以設施內溫度冬季夜間要避免低於0℃,白天控制在20℃以內。蓮瓣蘭以苗論價,因此提高發苗率和增加一年內的發芽代數是實現蓮瓣蘭快速繁殖的有效方式,而溫度管理是蓮瓣蘭設施高效栽培技術的核心。春夏秋三季,應盡量營造適宜蓮瓣蘭生長的溫度環境,早春促進蓮瓣蘭盡早發芽,晚秋延長蓮瓣蘭的生長期,避免過早進入休眠期。為促進蓮瓣蘭生長,設施內夜間溫度控制在10-15℃,白天溫度控制在25-30℃可以保證植株生長健壯,長勢強。[6]
濕度管理
白天50-70%的空氣濕度與夜間60-90%的空氣濕度有利於蓮瓣蘭的生長,植株翠綠,油性十足,但通風不良或長期高溫高濕容易導致蓮瓣蘭抵抗力降低,環境適應性差,稍不注意容易染病死亡,所以蓮瓣蘭設施栽培需要在適當通風的前提下盡量增加空氣濕度。[6]
水肥管理
蓮瓣蘭雖然耐旱,但生長期需要提供充足的水分才能促進植株生長,顆粒基質瀝水性好,需增加澆水頻次。夏秋季節可每天澆水1-2次,冬春季節需要適當控水,3-7天澆1次即可。但要注意,澆水時水溫、氣溫、土溫要盡量接近,夏秋可在早晚澆,冬春宜在11:00前後澆,澆水後注意通風,避免葉心長時間積水。[6]
蓮瓣蘭設施栽培多採用緩釋肥+追肥的施肥方式,春季植株上盆後20天,盆面施氮:磷:鉀比例為14:13:13的「好康多」緩釋肥或氮:磷:鉀比例為14:14:14的「奧綠」緩釋肥5-10克,在生長期,每隔15天隨澆水噴施1次尿素、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總濃度控制在5‰以內,按春夏偏氮肥,秋偏磷鉀肥的原則使用,冬季及早春可不追肥。另外,1個月葉面噴施1次氨基酸水溶肥,有利於植株生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