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墨淺築蘭花植物記錄
1. 墨蘭花怎麼養殖方法
墨蘭又名報歲蘭,原產我國、越南和緬甸。葉叢生於橢圓形的假鱗莖上,葉片劍形。深綠色,具光澤。花莖通常高出葉面,在野生狀態下可達80厘米—100厘米,有花7朵—17朵,苞片小,基部有蜜腺,萼片披針形,淡褐色,有5條紫褐色的脈,花瓣短寬,唇瓣三裂不明顯,先端下垂反卷。花期1月—3月,品種甚多,少數在秋季開花。下面為您介紹墨蘭的養殖方法
1、中國傳統盆栽蘭花多用其原產地林下的腐殖土,當地人稱為「蘭花泥」。這種土腐殖質含量豐富、疏鬆而無粘著性,常呈微酸性,是栽培蘭花的優良盆栽用土。在北方栽培蘭花,一般都用腐葉土5份,沙泥一份混合而成。也有用腐殖土4份、草炭土2份、爐渣2份和河沙2份等混合配製
2、分盆時,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蘭苗的基部,將盆倒置過來,並輕輕叩擊盆的周圍,使盆與盆土分離,再細心將土坨輕輕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蘭根,剪去腐爛根、斷根、枯葉及乾枯的假鱗莖,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將蘭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錳酸鉀800倍液中進行消毒。殺滅傷口附近的病菌
3、盆選好後,種植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面蓋以大片的碎瓦片,並鋪以窗紗,接著鋪上山泥粗粒,即可放入蘭株(蘭株根系的分布要均勻、舒展,勿碰盆壁),然後往盆內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鱗莖的葉基處。並在泥表面再蓋上一層白石子或翠雲草,既美觀又可保持表土濕潤。接著用盆底滲水法使土透濕後取出,用噴壺沖凈葉面泥土,放置蔽蔭處緩苗,一周後轉入正常管理。
4、墨蘭屬半陰性植物,要求「暖和、濕潤、散光、通風」的環境條件。生長好壞全靠養護管理。栽培地點要求通風好,具遮陰設施。墨蘭對水分的要求主要是視氣溫高低,光線強弱和植株生長而定。明朝的高濂在《蘭譜》附錄中《培蘭四戒》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這十二字訣確是養蘭之經驗也。墨蘭用水以雨水或雪水最好,如必須用自來水澆蘭花,須暴曬一天之後才能應用。澆水用噴壺,不要將水噴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夏季切忌陣雨沖淋,必須用薄膜擋雨。澆水時間,夏秋兩季在日落前後,入夜前葉面乾燥為宜。冬春兩季,在日出前後澆水最好,還要噴霧增加空氣濕度,以利墨蘭生長。
5、墨蘭施肥「宜淡忌濃」,一般春末開始,秋末停止。施肥時以氣溫18攝氏度—25攝氏度為宜,陰雨天均不宜施肥。肥料種類,有機肥或無機肥均可。生長季節每周施肥一次,秋冬季墨蘭生長緩慢,應少施肥,每20天施一次,施肥後噴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葉片。施肥必須在晴天傍晚進行,陰天施肥有爛根的危險。
2. 墨蘭花開過之後如何管理
繁育從8—9月開來始,將株叢自較大的植株從盆內托出,分割成3—4筒移栽盆內,盆栽基質常用腐熟的樹皮塊、泥炭土和腐葉土。移栽後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
生長管理,澆水注意清潔,避免用自來水直接噴澆。盛夏每天澆水1次,秋季防止乾旱,冬季4—5天1次,但冬季盆土不宜過濕。溫度適宜,墨蘭雖喜肥,但切忌肥料濃度高和頻頻施肥,根據植株需求來合理實施,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
墨蘭株形成獨立根系的時期,此時根與時同步生長,實施噴施壯莖靈,可使植物桿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植株茂盛,在促進新葉長高長闊增厚時,也能培育健康的根系。墨蘭喜溫暖,而忌嚴寒,天氣一轉涼就搬進室內,不能低於3℃以下的氣溫,即使是僅有短暫性的2℃以下的低溫也會產生凍害。
3. 清正廉潔 植物
梅,蘭,竹,菊四君子就是其代表。
1、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稱為「花中四君子」。
2 、梅蘭竹菊的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
3、關於梅蘭竹菊對梅蘭竹菊的詩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為背景的。梅蘭竹菊,占盡春夏秋冬,中國文人以其為"四君子",正表現了文人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
4、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艷清貞。
5、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6、共同特點是自強不息,清華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態。
4. 植物觀察日記三則(100分)
今天,我在家裡泡了紅豆、黃豆、綠豆三種豆子。打算觀察一下它們是怎麼發芽的。
我把豆子放在紗布上,然後在一個透明的塑料密封罐里裝進四分之一的水,把裹著豆子的紗布放入罐中,就撒手不管了。等我做完家庭作業,再去看豆子,非常遺憾地發現豆子還舒舒服服地躺在紗布里呼嚕呼嚕睡大覺。我急得抱怨了幾句就任它們自生自滅了。突然我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什麼環境下豆子才會生根發芽?」我飛快地跑進房間,從書櫃里翻出網路全書一對照,才確認我做得完全正確。
10月3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放學回到家,馬上去看豆子,哇噻,一些豆子長出了白白細細的根須 ,像戴著紅帽子綠帽子的小蝌蚪。我小心翼翼地把這些豆子挑選出來,放進盤子里,然後依舊蓋好密封罐,盼望著剩下的豆子也能盡快長出根來。隨後我捧著盤子,拿上工兵鏟,跑到家門前的一棵樹下,淺淺地挖了個小坑把盤子里的豆子種下了。
10月4日 星期日
早晨起來,我顧不上吃早飯就急著去看豆子到底怎麼樣了。從罐子外邊看過去,紗布下面白絨絨的一片。我迫不及待地打開蓋子,一股濃烈的酸臭味撲鼻而來,差點把我熏翻在地。這就證實了豆子在潮濕的環境里是很容易生根發芽的。我依舊和昨天一樣把生根的豆子種到了桂花樹的
5. 墨蘭的植物學史
墨蘭在中國作為觀賞栽培植物起始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依據唐代中期丞相張九齡的詩來推測。張九齡《感遇·其十》為張歸隱回鄉(廣東始興)時所作。其詩曰:「……紫蘭秀空蹊,皓露奪幽色,馨香歲欲晚,感嘆情何極。白去在南山,日慕長太息。」這詩中所提到的南山即張氏的家鄉始興南山(在今廣東邵關市東南郊一帶)。據《廣東通志·曲江古跡》載:「張丞相園在城南南山下。」這一帶歷來產墨蘭,從「馨香歲欲晚」句看,很像是寫墨蘭。以此推測唐時廣東已開始栽培觀賞墨蘭了。但憑一兩句詩還不能確證。況且張氏作為一位歸隱的官宦詩人,其寫詩言蘭多半是像屈原那樣以香草喻其操守、德行和抒發其懷才不遇的情愫,不一定實寫什麼蘭。
另一種說法是依據南宋末期越時庚《金漳蘭譜》中對幾種蘭的描述來推測。其「吳蘭」條曰:「色深紫,有十五萼,干紫英紅,得所養則歧而生,至有二十萼。花頭差大,色映人目,如翔鸞翥鳳,千態萬狀。葉則高大剛毅勁節,蒼然可愛。」類似的品種還有陳夢良、潘花、趙十四、何蘭,均開紫色花,《金漳蘭譜》在後文把這類花統稱為紫花。吳應祥、吳漢珠編著的《蘭花》第77頁中稱「宋代《金漳蘭譜》」的紫蘭多指今之墨蘭。除心啟、吉占和編著的《中國蘭花全書》第90頁墨蘭條內也稱:「墨蘭又稱報歲蘭,也是中國傳統觀賞的蘭花,早在南宋就有品種的記載。」金漳位於閩南,此地歷來盛產墨蘭,以上說法不無道理。可惜《金漳蘭譜》對各種蘭只有簡單的文字描述,沒有圖譜,原種已失傳,其文字也沒出現墨蘭、報歲蘭等詞,而統稱為紫蘭。只憑花深紫色,於紫英紅,葉則高大等語很難予以確認,因當地所產的某些大葉建蘭、大葉寒蘭的植物形態也有類此的。盡管如此,古之某些紫蘭即為今之墨蘭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同樣沒有圖譜只有品種植物形態的文字描述,寫得更為具體更為貼近墨蘭的,應是清代乾隆年間四庫全書中的《廣東通志》卷52。該卷《花》的欄目里就有「蘭生於幽谷,葉闊而韌,長一二尺,四時常青。莖紫節赤,高四五尺乃開花,花下黃中有紫點」的描述。這部分內容采自《廣東通志》的《羅浮志》,羅浮山在廣州東面,古今盛產墨蘭已為人所共知,「莖紫節赤,高四五尺乃開花」,這顯然是墨蘭,其他中國蘭花難見此種植物形狀。直接以「墨蘭」 為稱謂記載這種蘭的蘭花典籍,應是清末南海佛山人區金策的《嶺海蘭言》。該書把墨蘭分為「白墨蘭種」 和「黑墨蘭種」兩大類共19種。其「白墨蘭種」 中羅列的品種有企甲白墨素、柳葉白墨素、玉版自墨素、硬劍白墨素、軟劍白墨素、短劍白墨素、綠墨素和金絲白墨共8種。其「黑墨蘭種」 中羅列品種有直劍香墨、直劍小墨、柳劍小墨、扭劍墨、新山墨、長劍榜墨、短劍榜墨(榜墨即秋天開花的秋榜。古時科舉考試於秋天放榜傳喜訊,此花秋天開,故有此名)、泥金素、金邊墨、黃金塔、硃砂墨共11種。作者在此項後面還提到球墨、鐵面冰心(即白舌球墨)、紫鳳尾3種,但從其描述看,應屬當今蘭花分類的金棱邊(小蜜蜂蘭)類,不屬墨蘭。這么多的墨蘭品種,可見清末廣東玩墨蘭之風已盛。
墨蘭的栽培賞玩史,縱觀史實,可將其大抵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時期,清中期以前,是墨蘭栽培賞玩的濫觴期。這個時期墨蘭多隻在產墨蘭區中的少數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中栽培賞玩,傳播未廣,但已被認為是高雅之花,其文化內涵已被溶入中華的豐厚的蘭文化之中。
第二時期,清朝末期至民國時期,墨蘭栽培賞玩的初盛期。據《嶺海蘭言》載,當時可舉出的蘭國,如「大良澹同,以藝蘭著名,盆至盈千,種幾滿百,羅尚書之別墅也」,「四會蘇圃,薑桂之園,蘭花最盛」;「佛山沙坑周愛日同,亦知名」;「省垣以藝蘭稱者,有任老三,忘其名,家居河南(即今廣州市海珠區),號為蘭藪。歿後佳種數百盆,其妾分散售賣,得千金有餘」。可見當時大型蘭園已出現於珠江三角洲各地,這些蘭同多為種墨蘭,而蘭價也不低,「蘭一盆而過十菖,貴者價至百餘金」。傳說中還有安徽茶葉商人以閩產的墨蘭作為禮品,以投廣東茶葉商人之所好。即今之徽州墨,為今日之墨蘭傳統品種。據潮汕地方誌載,當時的潮汕大官僚方耀(普寧洪陽人)還曾以大型軟劍白墨素進貢慈禧太後。可見此時期中國墨蘭已進入栽培賞玩的初盛期。
第三時期,民國後期至20世紀70年代,墨蘭栽培賞玩在中國大陸的部分失傳和在中國台灣省的勃興期。八年抗日戰爭和三年解放戰爭,墨蘭的栽培與賞玩不可能有什麼發展。建國初期,喜愛蘭花的朱德委員長多次到粵、閩,工余也關心各地的蘭花,在他的倡議下於1958年在廣州解放北路建起了鬧市中的蘭花公園——廣州蘭圃,廣泛收集各種蘭花,其中有不少為傳統墨蘭品種,對廣東墨蘭甚有推動作用,直至今天,廣州蘭圃還成為遊人休憩和賞蘭的好去處,但隨之而來的三年經濟困難和文化大革命,批判封資修等,墨蘭業也同其他花卉業一樣,備受摧殘,其中部分品種因此而失傳或瀕於失傳。而這時我國的台灣省卻在早年日本某些蘭花愛好者的影響下,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發展的推動下,以其盛產墨蘭的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使墨蘭的栽培賞玩與貿易在那裡得到了勃興。其勃興過程可分幾個階段:
一是勃興的醞釀期。20世紀60年代前,台灣本來就是盛產墨蘭的省份,加之與相鄰的福建省來往頻繁(福建省是個栽培賞玩墨蘭歷史悠久的省份),對台灣玩墨蘭早有影響,其中有些墨蘭品種也是從福建傳過去的。此外,在日本佔領台灣時期,日本的蘭花愛好者來台灣購買蘭花,刺激了台灣的蘭業(包括墨蘭)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醞釀著台灣墨蘭的勃發。
二是墨蘭線藝的興起期。線藝蘭始於日本,早在200年前,日本就出現了線藝蘭熱。當時的第一個線藝蘭品種叫加冶屋(鐵匠的家之意),是由一鐵匠栽培出來的,是一個建蘭品種。到1904年,日本人大河內豐吉先生在其服務的台灣三義車站(今之三義站)前竹林里發現了一株有深紺帽子,白中斑線之墨蘭(即台灣人所說的報歲蘭)。當時蘭界一致認為此蘭無論在葉姿和線藝的變化上比日本以往的建蘭線藝要好得多,當即以300元(相當於大河內豐吉先生三四年的工資)在台北售出。此蘭後來傳入日本,命名為「真鶴」。此後即在台灣興起墨蘭的線藝蘭熱,各種線藝墨蘭紛紛被發掘出來,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局面。半個世紀後。1957年分別在台灣省花蓮縣鳳林加黑洞發現了金玉滿堂(羅阿桶發現,周德宜命名),這兩種線藝墨蘭藝向變化豐富,直至出現金玉滿堂冠、龍鳳冠、將台灣的線藝墨蘭熱推向高潮,為墨蘭的賞玩開辟出一個新的天地。
三是墨蘭達摩的勃興期。到了1973年,台灣人又在花蓮山區達摩祖廟旁發現了一種株型矮小,葉片肥闊有肉且有皺皮,葉尾鈍圓的線藝墨蘭。這種蘭容易栽培,且葉藝變化無窮,本身自成一個系列,一時風靡台港澳乃至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最高藝向者售價達到蘭花單株售價的最高位,約為人民幣的100萬-200萬元。在達摩蘭的帶動下,1974年又發現了文山佳龍等葉姿行龍勁健的新品種,隨後又有矮種天、九枝、五枝等出現,又為墨蘭的發展開拓出一個新天地。
四是墨蘭奇花系列的興起。其起動品種為大屯麒麟。該種於1977年由郭俊成發現於台灣省大屯山。其花形大,異於一般蘭花,為巢式奇瓣,主副瓣雙層多瓣,第一層為柳葉瓣,第二層為水仙瓣;唇瓣則雙層三裂,捲舌帶鮮紅點。同類奇花還有四74年發現的玉獅子、1979年發現的馥翠、1980年發現的國香牡丹,並稱為台灣墨蘭四大奇花。同期興起的還有墨蘭蝶花類,如文山奇蝶、文漢奇蝶、乾坤蝶、華光蝶等等。
五是墨蘭色花系列、瓣型花系列的發掘。墨蘭普通花以色、以瓣型見長者也可成為賞點。1963年發現1982年登錄的,由彭雙松先生命名的墨蘭桃姬(紅花系列的代表),以其花色鮮明,粉紅嬌艷,葉姿瀟灑文雅而見愛。在桃姬的帶動下又出現櫻姬、鳳凰、陽明錦、新娘、喇叭姬等墨蘭,一時形成墨蘭紅花系列。中國人以紅為喜慶的表現,而此類花又在春節前後開花,可形成賣點也熱了起來。瓣型花則出現了清荷、龍梅、十八嬌梅、彩龍等等。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台灣省的墨蘭已形成多賞點的空前熱鬧局面,加之出口日本、韓同,其貿易額也大增。最盛期台灣省全島養蘭戶超過20萬戶,養蘭的技術也隨著該省農業的精緻化而日益精進,蘭苗、植料、盆具、肥料、農葯、棚架、噴霧器、遮光網、乃至報警器、防盜網、狼狗看守等有關養蘭的用品、物品,一應俱全,已形成一個頗具規模的蘭花產業。各地的蘭協組織、蘭展會也令人眼花繚亂。此乃台灣省墨蘭的勃興期。
第四時期,20世紀70年代後在大陸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海峽兩岸交往突現頻繁。在兩岸蘭家的互動下,出現了中國墨蘭的全方位發展期。大陸改革開放,經濟繁榮,各種健康的國粹有了長足發展的機會,墨蘭又開始在其栽培歷史悠久的珠江三角洲順德、南海各地熱了起來。台灣省的蘭家、蘭商紛至沓來,他們發現台灣地方小,各種蘭花資源已被開發得差不多;而大陸幅員遼闊,墨蘭產地的大部分墨蘭品種資源和消費市場還未獲開發,這里既有蘭機又有商機。他們帶來了墨蘭的新品種,以及開發墨蘭市場的豐富經驗和先進的育蘭技術。僅幾年就在廣東、廣西、福建掀起了覓蘭、育蘭的熱潮。以廣東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地區為龍頭,在一二十年來先後開發出墨蘭奇花一神州奇、飄逸、佛手、珠海漁女等拳頭品種,以及墨蘭水晶系列品種和墨蘭銀華、白玉素錦等白花葉藝的多藝品種;墨蘭的嶺南大梅、南海梅、桂荷、南國水仙等瓣型花品種。它們大大豐富了墨蘭的園藝品種和品系,並帶動了其他墨蘭產區如福建、廣西、貴州、雲南、海南等地的墨蘭開發。墨蘭的內銷及外貿量也隨之激增。墨蘭不但在產區得到栽培賞玩,即使在我國非產墨蘭區的華東、華中、東北、西北均有人賞玩墨蘭,並發展到東南亞、東北亞和世界其他國家的華人居住區。墨蘭以其極豐富的品種和觀賞價值,以其極強的地理適應性走向海內外,而出現墨蘭全方位發展的局面。
墨蘭可謂栽培賞玩歷史悠久且影響深遠。除融人傳統的中國蘭花文化,更賞其幽香高潔、秀逸清雅,以其喻德人喻君子喻節操,將其升華為一個文化的符號外,還有其獨特的文化表現,如宋元明清乃至近現代中國畫畫蘭就極少取材於墨蘭,而多為取材於建蘭、春蘭。而近現代由於墨蘭產區廣東、福建一帶受西洋文化的影響較多,就常有以油畫、水彩畫、粉畫畫墨蘭者,這在畫建蘭、春蘭中是極少見的。廣州、珠江三角洲、潮汕一帶的建築物裝飾和木雕也多有以墨蘭為圖案的。值得一提的是墨蘭的蘭盆,近二三百年來,由於各地對各品種蘭花的栽培不同而形成了各種特色的盆具,如雲南、貴州的瓮罐,四川的桶盆,江浙的敞口中矮盆等等。而最具氣度、最考究的要數著名民窯佛山石灣窯燒制的墨蘭蘭盆。這類蘭盆款式頗多,多為陶胎、仿釉的彩色敞口大盆。盆身有瓜棱紋的,有多彩色開光堆塑的,有盆口呈荷葉波浪邊的;而最大眾化的一種是淺綠色的敞口瓜棱盆。這種敞口大盆很適合栽培高大壯旺傳統品種的墨蘭,置放於嶺南園林的亭廊台閣中顯得非常大方高雅。
6. 要求說出百合花和蘭花的觀察記錄
百合屬
學名/拉丁名:Lilium
英文名字:Lily
別名:強瞿、番韭、山丹、倒仙、百合蒜
按葉序與花型
百合花可分為四組。
百合組:本組特徵是葉散生,花大呈喇叭形,橫向生長,觀賞價值高,比較突出的是三種:
之一:岷江百合又稱王百合、千葉百合,花白色,中心黃色,花瓣背面呈紫色
之二:麝香百合,又稱鐵孢百合,花朵極香
之三:野百合,花喇叭形特大
鍾花組:其特點是葉散生,花色豐富,花朵向上,比較突出的是:
之一:毛百合,花色橙紅、紫紅,花瓣有紫色斑點
之二:滇百合,有白色、金黃、黃綠等色彩的花朵
之三:渥丹,花色為紅色
卷瓣組:其特點葉散生,花朵倒懸,花瓣反卷呈鍾狀。比較突出的是:
之一:卷丹,可食用,花為橙紅色,花瓣上有紫黑色斑點
之二:湖北百合,是園藝界最美麗的橙色百合輪葉組:葉輪生,花型不一,但有斑點,屬於本組的之一:青島百合,花朵向上開放,花瓣質地厚有光澤,有紫紅斑點。現時花卉市場上常見的是麝香百合、王百合、毛百合。
呈長橢圓形,長2~5cm,寬1~2cm,中部厚1.3~4mm。表面類白色、淡棕黃色或微帶紫色,有數條縱直平行的白色維管束。頂端稍尖,基部較寬,邊緣薄,微波狀,略向內彎曲。質硬而脆,斷面較平坦,角質樣。無臭,味微苦。
鱗片的外性是種的分類依據之一。多數百合的鱗片為披針形,無節,鱗片多為復瓦狀排列於鱗莖盤上,組成鱗莖。莖表面通常綠色,或有棕色斑紋,或幾乎全棕紅色。莖通常圓柱形,無毛。葉呈螺旋狀散生排列,少輪生。葉形有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和倒披針形、橢圓形或條形。葉無柄或具短柄。葉全緣或有小乳頭狀突起。花大、單生、簇生或呈總狀花序。花朵直立、下垂或平伸,花色常鮮艷。花被片6枚,分2輪,離生,常有靠合而成鍾形、喇叭形。花色有白、黃、粉、紅等多種顏色。雄蕊6枚,花絲細長,花葯橢圓較大。
百合為多年生草本。無皮鱗莖扁球形,乳白色。莖直立,地下莖節有莖生根,地上莖剛直矮壯、綠色光滑。葉散生多數,披針形。花頂生數朵,喇叭形,平展,花被先端稍向外反卷,乳白色,花被筒深處淡綠色。
常見盆栽用百合有亞洲盆栽系列:
超級康巴斯(CompassSup),株高45厘米,花金橙色,每枝蕾數4~6;
鄉情(CountyLife),株高40厘米,花深黃色,每枝蕾數8~10;
夥伴(Partnr),株高40厘米,花深紅色,每枝蕾數6~8;
夢幻(Fancy),株高45厘米,花黃色,每枝蕾數4~6;
變色龍(Cameleon),株高45厘米,花金黃色,每枝蕾數6~8;
新波(NewWave),株高40厘米,花純白色,每枝蕾數7~9;
黑鳥(BlackBird),株高30厘米,花深紅色,每枝蕾數4~6;
地平線(Horizon),株高35厘米,花橙色,每枝蕾數6~8。
東方盆栽系列:
大道(Boulavard),株高45厘米,花白帶黃心,每枝蕾數6~7;
早戀(BabyLove),株高25厘米,花白帶黃心,每枝蕾數6~8;
名士(Prestige),株高40厘米,花深紅帶白邊,每枝蕾數9~11;
奇跡(Miracle),株高30厘米,花粉紅帶黃心,每枝蕾數5~7;
口碑(Alibi),株高25厘米,花白色帶黃心,每枝蕾6~10;
情感(Feelings),株高50厘米,花粉紅帶黃心,每枝蕾數7~9;
帥哥(LittleBoy),株高45厘米,花深粉紅色,每枝蕾數5~7;
少女(LittleGirl),株高40厘米,花粉紅帶黃心,每枝蕾數5~7。
7. 墨蘭花怎麼養
1、土壤:墨蘭喜歡潮濕的土壤環境,最好選擇不黏重且透氣性好的酸性土壤,這能讓其根部更好的生長。
2、光照:要適當接受陽光照射,但在夏季的時候要採取好遮蔭措施,否則葉子會變黃,甚至還會停止生長。最好讓它接受散光照射,陽光不要太強烈,在冬季要適當增加陽光照射,但要注意溫度,以免被凍傷。
3、施肥:它對肥料的要求不嚴格,就算是不施肥它也能正常生長。可以選擇在每年的春秋季節給它施稀薄液肥,等它進入到休眠期的時候,就不用繼續施肥了。
4、溫度:正常情況下要將溫度控制在20-28℃,低於20℃生長就會變得緩慢,高於30℃就會休眠。冬季溫度白天要控制在10-16℃,夜間要控制在5-10℃。
5、澆水:墨蘭用水以雨水或雪水最好,如必須用自來水澆墨蘭,須暴曬一天之後才能應用。澆水用噴壺,不要將水噴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夏季切忌陣雨沖淋,必須用薄膜擋雨。
8. 墨蘭花怎麼養殖
一、栽培的土壤要求:
我國傳統盆栽蘭花多用其原產地林下的腐殖土,當地人稱為「蘭花泥」。這種土腐殖質含量豐富、疏鬆而無粘著性,常呈微酸性,是栽培蘭花的優良盆栽用土。在北方栽培蘭花,一般都用腐葉土5份,沙泥一份混合而成。也有用腐殖土4份、草炭土2份、爐渣2份和河沙2份等混合配製。
二、分苗與消毒:
分盆時,首先用左手五指抓住蘭苗的基部,將盆倒置過來,並輕輕叩擊盆的周圍,使盆與盆土分離,再細心將土坨輕輕拍打抖落泥土。小心清理蘭根,剪去腐爛根、斷根、枯葉及乾枯的假鱗莖,然後用清水沖洗干凈,將蘭根放入托布津1000倍液或高錳酸鉀800倍液中進行消毒。殺滅傷口附近的病菌。
三、上盆:
盆選好後,種植前先在盆底排水孔上面蓋以大片的碎瓦片,並鋪以窗紗,接著鋪上山泥粗粒,即可放入蘭株(蘭株根系的分布要均勻、舒展,勿碰盆壁),然後往盆內填加腐殖土埋至假鱗莖的葉基處。並在泥表面再蓋上一層白石子或翠雲草,既美觀又可保持表土濕潤。接著用盆底滲水法使土透濕後取出,用噴壺沖凈葉面泥土,放置蔽蔭處緩苗,一周後轉入正常管理。
四、日常管理:
墨蘭屬半陰性植物,要求「暖和、濕潤、散光、通風」的環境條件。生長好壞全靠養護管理。栽培地點要求通風好,具遮陰設施。墨蘭對水分的要求主要是視氣溫高低,光線強弱和植株生長而定。明朝的高濂在《蘭譜》附錄中《培蘭四戒》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這十二字訣確是養蘭之經驗也。墨蘭用水以雨水或雪水最好,如必須用自來水澆蘭花,須暴曬一天之後才能應用。澆水用噴壺,不要將水噴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夏季切忌陣雨沖淋,必須用薄膜擋雨。澆水時間,夏秋兩季在日落前後,入夜前葉面乾燥為宜。冬春兩季,在日出前後澆水最好,還要噴霧增加空氣濕度,以利墨蘭生長。
五、施肥:
墨蘭施肥「宜淡忌濃」,一般春末開始,秋末停止。施肥時以氣溫18攝氏度—25攝氏度為宜,陰雨天均不宜施肥。肥料種類,有機肥或無機肥均可。生長季節每周施肥一次,秋冬季墨蘭生長緩慢,應少施肥,每20天施一次,施肥後噴少量清水,防止肥液沾污葉片。施肥必須在晴天傍晚進行,陰天施肥有爛根的危險。
9. 蘭花的觀察日記十篇碼必須有
蘭花的觀察日記十篇碼必須有
月10日 星期三 天氣晴
中午,奶奶把蘭花搬到地上曬太陽。下午,我發現莖和葉已經敞開,宛如熱情奔放的小姑娘。而且其中一個花苞露出了嬌滴滴的花骨,非常惹人喜愛。我一開始以為蘭花需要多澆水,所以就往葉子上噴了許多清水,它顯得更加的翠綠。可一到晚上,我竟然發現蘭花的葉子有點枯黃,覺得自己是好心辦壞事,挺對不起蘭花的。
2月11日 星期四 天氣晴
今天,蘭花又發生了許多變化。葉子和莖更加開放,奶奶為了保持蘭花的平衡,想了個辦法:用一根紅色的細繩綁住底部。有根莖更是伸長了「脖子」,同時冒出了幾個小花苞。又一朵花骨朵展露出她那迷人的身材。兩朵花骨朵緊挨在一起,像一對雙胞胎姐妹,非常的親密。
我上網去搜索資料,找到了最佳的養花方法。原來蘭花的生長習性是喜半陰半陽的;澆水時,要用潔凈並帶有微酸性的水。我相信,春節期間盛開的蘭花一定是非常的楚楚動人。
2月12日 星期五 天氣晴
今天的變化更大啊!那些莖各個都更上一層樓了,最長的竟高達90厘米左右呢!許多花骨朵兒都綻開了美麗動人的臉頰。
估計春節期間,蘭花將會全部盛開,到那時,家裡將處處飄滿清香。
2月16日 星期二 天氣陰
今天,花兒全都開放了,黃澄澄的,好像許多風車不停地轉啊轉啊;好像一群鳥兒在天空中飛翔,對人們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好像一隻只綠色的蜻蜓停在枝頭;好像一組組馬達在河流里旋轉著;好像電風扇的葉子,扇走了夏日的炎熱。
我小心翼翼地拿著水壺,環繞四周,往莖葉上噴水。莖葉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我道謝。我將鼻子貼近蘭花,一股清香撲面而來,讓人感到神清氣爽。
淡雅,幽香的蘭花,我喜愛你!
篇一:蘭花觀察日記
我家的陽台上擺有兩盆蘭花,當微風吹來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讓人感到心曠神怡,蘭花的幽香,使人感到沁人心脾。蘭花的莖剛剛生長出來是淺綠色的,漸漸呈深綠色,有韭菜那樣的寬度,五六寸長。遠遠望去,好像一片讓人陶醉的綠色。春風一吹,蘭花好似百花叢中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也好似一群群白天鵝在水上嬉戲——
我喜歡蘭花,喜歡它的素雅,喜歡它的清新,當然,我更喜歡蘭花那朴實、純潔的品質,雖然它花期短暫,但它淡雅紛芳的形象去已印在我的心中,給人無窮的回味。
篇二:美麗的蘭花
我喜歡蘭花,因為它很漂亮。蘭花的花瓣是白色的,彷彿冬雪飄落大地,裡面又有一點黃黃的,又彷彿表示百花盛開的春天。
蘭花不僅色彩美,還很香。如果你在路邊走著走著,突然碰到一叢蘭花,你可以拿一朵,聞一聞,啊!這香味不刺鼻,很清淡,這香味絕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有的人還用火山岩來養蘭花,為了就是讓蘭花美。因為還有一種專門的「全國蘭花評選大賽」。如果有一種溫泉,裡面放著許許多多的蘭花花瓣,人泡在裡面一定會格外舒服。蘭花比較常見,但是我個人覺得蘭花它很美、很漂亮、很突出。如果蘭花是我們的國花,那麼人們一定會去保護它,愛惜它,因為現在全球的綠化在一點點地減少,許多植物都失去了生存的環境,包括蘭花。
所以,請保護我們的蘭花,保護綠化,讓生活更加美好。
篇三:連續觀察蘭花日記一
3月20日 天氣:陰天
今天,我們去花市買了一盆蘭花,這盆蘭花一共有十片葉子,寬寬的葉片左右張開,綠油油的很是惹人喜愛。
沒過幾天,這盆蘭花居然長出了兩個花骨朵。我發現這兩個花骨朵是在第七片葉子和第八片葉子中間長的。
3月28日 天氣:暴雨轉中雨
今天一早就下起了暴雨,我來到客廳看蘭花。一看見蘭花,我驚呆了!這些蘭花的花骨朵竟然在一夜之間長了起來。昨天還是大豆般的大小,今天就有拇指般的大小。一共有兩個花骨朵,這兩個花骨朵的顏色非常漂亮,讓我想起了美術課上老師講的漸變色。這兩個花骨朵的顏色是淡粉色和嫩白色組合起來的漸變色。原來蘭花的花骨朵是這樣美麗的。
4月15日 天氣:晴天
今天一早,陽光明媚,客廳里的那盆蘭花顯得格外美麗。遠處望去,它彷彿在朝我點頭。走近一看,蘭花居然開花了。花瓣是橘紅色的,花蕊是嫩黃色的,花瓣把花蕊緊緊包住,一層一層的。外層花瓣稍大一些,顏色稍微深一點,越往裡顏色越淡,這就是美麗的蘭花。
篇四:
我家有一盆蘭花,我經常看到它卻沒有留意。前幾天,蘭花開花了,發出陣陣幽香,吸引了我的注意,這回我可要仔細觀察觀察它了。蘭花的葉子綠綠的,細細長長,尖尖的,如果你被它戳了一下那可是很疼的,也許這是它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蘭花的葉子長得很茂盛,花卻只有一支,而且是從根裡面長出來的。上面只有三朵花,花瓣是淡黃色的,還長著一個大大的、淡綠色的花托,感覺與其他花的花托都不一樣。它不像其他的花托一樣包裹著花朵,而是展開來的,看上去有點像竹蜻蜓張開的翅膀,可美麗了。蘭花開花的時候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微風吹來,空氣中就彌漫著一股香味,十分好聞。我愛蘭花,愛它那陣陣清香!
篇五:連續觀察蘭花日記二
3月23日 星期二 天氣:晴
晚上,我拿一個棕色的小花盆,放一大半的土壤,再挖一個小坑,把在小花園里挖的蘭花桿和莖種在里邊,再拿小鏟子把土壤鋪平。我給蘭花澆了一點水,想:蘭花呀蘭花,你快點長出小花苞來吧!
3月24日 星期四 天氣:晴
一大早,我跑出陽台,看看蘭花有沒有長大一點。我仔細觀察著蘭花,發現它長出了一點點嫩嫩的綠葉,最尖處長出了一點點粉粉的小尖尖,呀,蘭花的花苞長出一點兒來了!我又給蘭花澆水,一邊澆水一邊想:蘭花,你快點開花吧!
3月26日 星期六 天氣:晴
在學校里等呀等,「叮鈴鈴」的下課鈴終於響了,我飛快地跑回家看我的蘭花。啊,蘭花的花苞長大了,快結出花朵來了!我又給蘭花澆水施肥。晚上回到家,我驚喜地發現,蘭花綻開了一點笑容。
3月30日 星期三 天氣:晴
我氣喘吁吁地跑回家,一開門,我開心地不能再開心了——蘭花開了!我仔細地聞它,它發出了淡淡的清香,它的外面是粉紅粉紅的,里邊是白色的,花蕊是黃黃的。它的花瓣彎彎的,像長滿了一頭卷發。我喜歡蘭花。
篇六:蘭觀察花日記
你家有蘭花嗎?我家就有一株很漂亮的蘭花。那是春節的時候婆婆和外公買來的。我非常喜歡這株蘭花。
每次我回家第一眼就能看到客廳的盡頭的那一株盛開的蘭花。這株蘭花的葉子是帶狀的,像一把把長長的寶劍,還像一個個綠色的衛士,護衛著嬌嫩的蘭花。蘭花從遠處看,好像一朵朵盛開的、淡黃色的玉蘭花,只不過花要小很多;從近處看,花芯像一張張張開的鳥嘴,裡面彷彿還有一個舌頭,好像在說:「我餓了!我餓了!」我家的蘭花沒有太濃的香味,但仔細聞一聞,會有一點淡淡的清香。
我愛蘭花,愛它的優雅,愛它不張揚,愛它給我們家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篇七:蘭花觀察日記
今天中午,我驚喜地發現陽台上的蘭花開了。
蘭花火紅火紅,亭亭玉立,中間有很多金黃的花粉,像一個個小姑娘穿著紅裙子在跳舞。
風一吹,花瓣隨風舞動,猶如一隻只紅蝴蝶在綠葉叢中快樂地飛舞,美麗極了!
蘭花的花瓣層層疊疊,花苞是淡綠色的,然後逐漸變成粉紅色。葉子碧綠碧綠,長長的,油光發亮,有的時候還會伸進魚缸里給小魚當「遮陽傘」呢!
篇八:觀察蘭花
蘭花是一種以香著稱的花卉,具高潔、清雅的特點。古今名人對它品價極高,被喻為花中君子。而我奶奶家就養了淡泊、高雅的蘭花,足足有六盆呢!
我看著爺爺親手把蘭花養大。播下種子,澆了澆水……終於發芽了!我想再給「聽話」的小芽澆澆水,被爺爺阻止了。爺爺告訴我,蘭花不需要太多的水,現在只需隔一天澆一次水,等蘭花長大了,竟然只要一星期澆一次水就可以了。
第二天放學回家,我又去後花園看蘭花,那裡多了兩個大大的竹筐,每隻竹筐里裝了三盆蘭花。它小小的,只有幾片葉子,葉子是嫩綠色的,微微帶有一點嫩黃,真是可愛。在花盆裡,就像一件小巧的工藝品。
過了四天,發現我心愛的小苗長出了嫩嫩的莖,上面有四個花骨朵兒,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到從白色的花苞中長出了一個可愛的花仙子。她在銀黃色的月光下偏偏起舞,漂亮極了。
三天後我給蘭花澆水,發現蘭花開花了。那是幾張小嘴巴,由幾個「衛士」(葉子)護著。它是那麼小巧迷人,雪白的花上有幾滴晶瑩的露珠,可能是昨晚雨妹妹留下的配飾吧。可愛的蘭花上彌漫著芳香,那嫩黃色的花蕾上灑了一層薄薄的花粉。我都快陶醉了,真想讓它多開一會兒,因為我知道,花開總有凋謝時。
幾天後,果然,那美麗的花朵凋謝了,我的心情就像那枯萎的花兒一樣,垂頭喪氣的。不過還好,那更加蒼翠的葉根給了我安慰。它們彎著腰,彷彿在對我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沒錯,加油!
篇九:觀察蘭花
蘭花是我最喜愛的一種花,也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還是花骨朵,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蘭花,一多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幾盆蘭花看作一幅大活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那像柳絲般的蘭草碧綠碧綠的,蘭花的花瓣是綠里透白。花心真像桃片糕。
我突然覺得自己就是一朵蘭花,一陣微風吹過來,我就偏偏起舞,不光是我一朵,其它的蘭花都在舞蹈。微風過了,我靜靜的站在那裡,小蝴蝶給我說在花中採花粉的快樂,小蜜蜂給我說作夜做的好夢……
過了一回兒,我才想起我不是蘭花,我是在看蘭花哩!
10. 紫紅花梗的寬葉蘭花,葉子看著跟墨蘭有點像,求證是什麼系蘭花具體是什麼品名
圖中植物是企黑墨蘭
企黑墨蘭和一般蘭花不同,它的植株比較高大,根系比較粗壯,假鱗莖也比較碩大。但是它比較好養,復花也比較容易,是大家比較喜愛的一種花卉。
3、墨蘭企黑喜歡較大的空氣濕度,空氣濕度大,會讓墨蘭花葉片潤澤油亮濃綠,花芽長得健壯。所以平常要在花盆周圍多噴水,注意不要噴到葉片上,葉心裡。如果要是嫌噴水麻煩,可以使用空氣加濕器。可能會有花友問,要是葉片過臟咋辦?我們可以考慮使用紙巾沾一些稀釋的啤酒,或者稀釋的優質米醋擦拭葉片,既可除掉臟物,還能讓墨蘭花葉片油光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