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隨筆寫

蘭花隨筆寫

發布時間: 2022-01-19 22:53:15

1. 描寫蘭花的句子

玉蘭花迎著春風開了,一樹潔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雲,像飛迸的浪花。
★樹上正開著大朵大朵白玉杯似的玉蘭花。
★白玉蘭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瑩雪中浸過,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樸素,溢滿了人間的純潔。
★依我看,顏色態度,既清雅而又高貴,誰都比不上玉蘭,她貴而不俗,雅而不酸,這樣白,這樣美。
★那白白的玉蘭花,素裝淡裹,晶瑩皎潔,亭亭玉立,看著它,人們會情不自禁地產生出一種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懷。
★小小白蘭花,開在月光下,夢一般輕柔,蜜一樣甜,香飄沁心田。
蘭花開放了,有的似一隻鳳蝶展翅飛來,有的像一排鈴鐺搖動,更有的像雄壯的軍號在吹奏著。
★一串紅的莖是碧綠的,像是哪個雕刻家用翡翠磨製出來的。它的葉子是橢圓形的。一朵朵小巧玲瓏的紅花像一個個小鈴鐺,彷彿你輕輕一碰,就會叮當作響。
★一串紅像是許多特製的冰糖葫蘆插在那兒。
我去年家養了一株蘭花,聽媽媽說,它就是春蘭。
剛買來的時候,它很嬌弱,彷彿一碰就會死去似的。但是,在我們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它開花了,像一隻只潔白無瑕的玉鈴在風中搖晃著,我數了一下,一共有五朵花,於是,全家人絞盡腦汁給花起名,最後,我以「五福臨門」贏得了大家的喝彩。
今年,它又開花了,而且是七朵呢!它的姿態那樣小巧秀麗,修長的葉子伸得高高的,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真叫人喜愛;那盛開的花好像在對我微笑,那麼清麗淡雅。花瓣雪白雪白的,彷彿塗上了一層銀粉,因為它有七朵花,於是,大家叫它「七仙女」。
人們喜歡富麗堂皇的牡丹,喜歡嬌紅似火的杜鵑,但我更喜歡那朴實無華的花中君子——蘭花。

2. 寫蘭花的作文怎麼寫

我喜歡的花有很多,如:荷花、蘭花、水仙花······,但我還是最專喜歡蘭花。你們屬知道我為什麼喜歡蘭花嗎?那就聽一聽下面的內容吧!
我家剛買了一盆蘭花,我每天細心的給蘭花澆水,蘭花卻在我的照顧下成長,有一天它居然開花了,花莖上面綻開了一朵朵白色的小花,那小花逐漸地伸展,很快呈現出三個花瓣來,而且散發出一股幽雅的香氣飄入我的鼻中,它的姿態那樣小巧秀麗,修長的葉子伸的高高的,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看上去十分美麗,難怪別人說它「冰肌玉骨志高潔」看起來說的沒錯,蘭花的確是這樣的,它不與別的花那樣光彩奪目,也不與別的花那樣萬卉爭春,只是默默地,無償地奉獻出陣陣清香.

3. 給我一篇風景的隨筆

(1)孤島

風輕輕地,孤島靜靜地……

站在孤島上,我望著垂手可得又遙不可及的茫茫人海,人海多動、熱鬧,沒有一刻能全部安靜下來,每分每秒都能聽見唧唧喳喳的聲音,似乎很令人厭煩,而我卻希望能溶入他們,能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孤島的命運註定我一生的寂寞、寂寞、寂寞……

我渴望熱鬧,所以我逃出了孤島,即使那代價是失去一隻眼睛,我依然義無返顧的往前走,我天真的認為:只要逃離孤島,那我就能走出寂寞,過上自己嚮往已久那五彩繽紛的日子來……

但現實總是殘酷的……

我走入了人群,我把只剩下的一隻眼睛睜得老大,我想看清楚那花花綠綠的東西,當然也包括人;我更想和那些人交談,但只要我走近他們,他們就會逃得遠遠的,就像我對孤島一樣。

我本來還不在意,因為還有太多的東西令我好奇,慢慢的,好奇淡了,我發現寂寞又襲上了我,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的與那所謂的人交談過,但別人卻不停的談著我,說我是瘋子,獨眼龍等等。

雖然表面上我不在意,但寂寞的心為了一抹悲傷……所謂人言可謂,終於,我又逃回了孤島,我又失去了一隻眼睛……

風依舊輕輕的,孤島依舊靜靜的,我用心感受著孤島,寂寞成了一首美妙的樂曲……

寂寞、寂寞、寂寞……我低喃著,所謂的眼角滴下一滴咸鹹的水珠……

……

高中隨筆(2)品嘗眼淚

眼潤潤的、濕濕的,因為感動,所以我愛這種滿眼水珠的感覺,即使有礙美觀!

17歲了,該學回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該學會長大了,所以我每次都強迫自己要堅強,而眼淚是懦弱的體現,我不允許自己流淚。久了,我也忘記上一次流淚是什麼時候了,也忘記眼淚的滋味如何了,這記得流淚好醜,這更促使我不能流淚……

然而沒有料到,17歲的我,只為了一件小事,淚就流了……

我校制度是不許學生用充電器充電的,也不許熄燈後走廊上看書,叛逆的我就在老師背後充電 ,當慣「夜貓子」的我不想委曲自己每晚都和天花板瞪個把個鍾頭,才進夢鄉。

也許今年與我犯沖,所以沖三次,被抓到兩次,心裡不禁感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而第一次還是被校長和班主任抓到,我很想放棄去認領,但要堅強的念頭不許我逃避。

「男子漢做事,敢做敢當」是我的座右銘,雖然我不是男子漢。我還是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偉大精神去了。那次雖然只是被警告,但平日溫和的語文老師肩校長大人那嚴厲的眼神刺得我手腳有點發軟,而嘴唇更是斗個不停。

第二次是被政治老師發現然後交給班主任的,我知道班班主任很好講,對我們更是好得沒有話說,而就是因為好,所以我沒臉去認領,我害怕她望我的眼神充滿斥責與失望,更害怕她那溫柔的笑和關懷的眼神不在我面前出現。我好想當個懦夫,而我也准備要當一次懦夫了,是班主任的出現阻止了我 。她依舊用溫柔的笑和關懷的眼神,言詞沒有斥責、沒有嚴厲,有的只是了解與指導。

我好感動,我用激動得暗啞的聲音向她說謝謝,然後趕緊走進教室。做在座位上,眼濕了,潤了水珠流在臉莢上,涼涼的、溫溫的。

我知道我流淚了,若流淚就是懦夫,我允許我這次當一個徹底的懦夫……

.

隨筆(3)西元前的古墓

古墓前有花,艷麗的開著,紅色的花蕊宛如鮮血,欲滴而落!娃娃站在它面前,半人高的雜草把她的下半身淹沒,連她腳上那紅色的鞋也一起淹沒……

娃娃出神的注視著那花,像她生命的歸屬就是和花融合似的,風把斟藍的長發吹起,發把她注視花的眼睛蓋住,她輕輕的撥開發,把注視著花的視線投到古墓。

古墓只有碑,很平凡的碑,如果它和眾多的墓放在一起,也許它是最初被人忽略,但只要注意點就會發現,古墓上刻著「愛妻-狄安娃之墓」署名是「西元前200年狄廄」而碑卻像剛放上去一樣新,連空氣中的灰塵都不曾落在它身上……

娃娃看著碑,轉身走了,她走了,慢慢的走,完全看不出身體的擺動,她走出了雜草,露出了她的下半身--一隻腳,不,是兩只腳合成的腳,比平常人的大,腳下露出那猩紅色的鞋……

寫在這里的話

呵呵,我把我高中的筆記拿出來,發現高中上課真的是很不專心,居然寫了長長短短的很多隨筆,隨手翻看,有那時候的心情寫照,也有那時候的感情生活……原來我的高中還是很豐富的,因為高考的關系,我整整有半年不敢去回憶那時的生活,壓抑是高三的主題,很多事情都很無奈,不過,不經常高三,我真的不會是現在的我,所以現在想想,高中真的很不錯……

敬你,高中!

冬是充滿生機活力的,她喚醒了萬物; 夏是朝氣蓬勃的,她點綴了萬物;秋則是羞澀靦腆的,她染紅了樹林;冬是冷漠蕭條的,使萬物隨之荒漠.人的生機活力被冬的蕭條冷漠襯托的淋漓盡致.
瞧!人們並沒有因為冬的寒冷而無精打采,整天縮在被窩里.人們的工作還在繼續,並有規律的進行著,每個人顯得更有精神.
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每個人都精神煥發,絲毫沒有屈服於冬天的蕭條冷漠.一些小商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絡繹不絕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還可以看到溫馨的大暖爐,熱騰騰的茶葉蛋、玉米……這一切還會讓人們感到涼意嗎?
冬天很美,最能讓人抒發情感的還是他銀裝素裹的時候。雪,本來就純白無暇的,她不需要任何的「包裝」,她所表現出來的美是淳樸的,但給人帶來的卻是無限的遐想……一切事物在雪的襯托下,都顯得那麼的單純明了,看到這一切,沒有人不被她的美所折服,更是讓人為他寫下了不少的詩篇……
回想起去年的那個下雪天,萬物籠罩著一層白色,晶瑩的雪花飄飄揚揚的灑向大地,不時調皮地撫弄著你的面頰,讓你感受到那「幸福的涼意」。
審處執意不戴手套而凍得通紅的雙手,試圖抓住這從天而降的叫東西,可她顯然不合作,悄然離去,僅為雙手增添了一絲濕潤,然而,她對我的頭發卻是情有獨鍾,瀟灑的、肆意地落在我的頭發上,久久不肯離去……
記得小時侯,每到下雪的日子就會和小夥伴一起打雪仗、堆雪人,那時的我也是長長的頭發,紮成兩根小辮子,伴隨著我在雪地里不停地奔跑而上下左右的搖擺著,一旁的夥伴總會摸著自己齊耳的頭發,羨慕的說:「真好看!」
後來,兩個女孩長大了,在同一所小學但並非在同一所中學,但在有雪的日子裡,我們都毫不例外地結伴出門踏雪,且不約而同地不戴手套,雪地里,留下了我倆的足跡。
初二的時候,繁重的學習壓得我們透不過氣來。那年第一場雪,兩個女孩並沒有像以往一樣團雪球,只是握著對方冰涼的手,在雪地里慢慢的走著,嘴裡同時唱著喜歡的歌:「好冷,雪已積得那麼深。」雪花還是依舊眷戀我的頭發,依然落在我的頭發上,我們在操場上走了好久好久,最後她說:「似乎有一種『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感覺。」我們都笑了。雖然這並不該用來形容我們,但我相信……
那麼多的冬天,我們一起走過了許多『執子之手』,輕哼《雪人》的日子。
可是,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我們最終還是忍受分離的痛苦。她最終還是隨父母去了外地。當我得知後,我無法控制自己,淚水不爭氣的流了下來,我對自己說:不要哭,她在那裡會過得更好,學習成績也會更加好。我不斷地用這些安慰自己,可這有用嗎?
一次,我收到了她的信,她請我原諒她的不辭而別,她不知如何面對與子偕老的我,她說她懷念家鄉的雪,她懷戀雪地里哪個「白雪公主」,那個即使再冷也堅持不戴手套、在雪地里陪她散步的女孩,還有那個單純的約定。最後,她希望我成績越來越好,同她一起努力。
在回家的路上,不知是哪家唱片店正巧播放范曉萱的《雪人》,清涼的音調,柔和的旋律,為雪色中的黃昏添了幾分寂靜。「雪,一片一片一片,拼出你我的緣分,眼看著春天就要來了,而我也將不再存在……」
驀的,我感到這人生聚散的感覺多麼像堆砌後融化的雪人,雖然存在的方式有所改變,可能雪的本質不就是清澈的清泉嗎?她孕育著春天的降臨,灌溉著夏的長大,昭示著秋的碩果……
所以,我愛冬天,愛她的純潔,愛她的獨特,她象徵著希望,象徵著春天的來臨……

深秋隨筆
今年的秋天似乎格外的冷,清晨上學的路上,行人的脖頸上已然有了色彩繽紛,長短不一的圍巾,不知是時尚在作祟呢,還是實在耐不住那漸涼的秋風呢?

秋天就在媽媽聲聲的加件外衣的囑咐聲中離我越來越近了,似乎在我不經意眨眼的瞬間,他已像頑皮的孩子,淘氣的撲入我的懷中。

夏日的驕陽轉過臉,離我遠去了,校園中的梧桐飄揚著美麗輕盈的金黃色樹葉,天很高,很藍,靜下心來傾聽,秋蟲在低吟,好美的一幅深秋圖景!

秋天的心情,是安靜的,甚至有些傷感。脆弱的黃色,滿臉滿眼的撲過來,映著孤單的人影,行走在紛紛揚揚的落葉中,深秋,似乎註定是思念的季節,讓思緒隨著那片片飄搖的秋葉,隨著那朵朵流雲,回憶著逝去的甜蜜時光,思念著遠方久久未見的好友,不免有些悵然和失落,但雲淡風清的好天氣又讓人無法任由心情低落下去,因此,秋天讓人憂郁,也止於憂郁。在秋天裡黯然的神情是很常見的,秋風瑟瑟的街道上,少女們的臉上多了一幅多愁善感的表情,倒彷彿更端莊了。

秋天的風里夾著被陽光炙烤過後漸漸冷卻的氣味,那是一種能叫人情不自禁地微笑的味道。眼看著天空變得越來越高,湛藍的顏色漸漸加深。每個深秋的日子裡,讓自己成熟起來,堅強起來,純粹起來,簡單而不平凡。

空氣里,糾纏著馥郁的淡香,把深秋的黃昏燃燒成時斷時續的晚霞,染紅了我的臉,伴著嘴角的微笑,漾進了我的心裡。

華燈初上的夜晚,倚在窗邊,望著燦爛的深秋夜空,托腮遐想的時候,露珠便含情凝結了,月色拂過臨窗的小街,我無語的低下頭,寫下這篇隨筆,然後靜靜欣賞這被幽雅了的風景,等待自己也成為這風景中的一物,也許,這是只屬於秋天的心情。

周末隨筆

窗外照例還是喧鬧的城市,但是在這個周末的早晨,突然覺得這個城市也有那麼一些莫名的可愛!我住的小區大概全是上班族,難得碰到周末,都在享受這難得的,一周一次的賴床時刻!所以整個小區象是個沉睡的孩子,甜甜的,靜靜的,在酣睡中沖著太陽微笑著!稍遠一點的公路上依舊的車水馬龍,但是大概是司機們都在享受周末的閑暇的氣氛吧,車速都放的不快,讓人覺得那些鋼鐵軀殼都透著平時少見的慵懶的情懷!再遠點就是蓮花山了,綠綠的,鬱郁的,蔥蔥的,同樣透著慵懶,彷彿是只在曬太陽的小貓,懶懶的一動不動的享受著陽光的恩賜!突然想起了那個可愛的卡通人物---加菲貓!想起了它的名言:你以為每天睡20個小時是件容易的事嗎?呵呵,想著想著,自己笑了,是啊,如果真能有它那樣的本事,我這會一定還在睡得天昏地暗,又怎麼能站在窗前體會這個初夏的清晨的深圳呢!或許這就是塞翁失馬吧,失去了一個難得的周末的懶覺的同時卻享受了一次初夏早晨的陽光!

電腦的音箱里傳來了順子的聲音,是那首我特別喜歡的<寫一首歌>,歌聲中透著一絲哼唱般的慵懶,用來配合這么個安靜的早晨,懶洋洋的陽光簡直是再合適不過了!這個讓人心情愉悅,懶懶的,讓人可以拋開一切的煩惱的星期六的早晨~~~~~~~

http://cache..com/c?word=%D2%F4%C0%D6%3B%CB%E6%B1%CA&url=http%3A//www%2Eping2%2Eqde%2Enet/Article%5FPrint%2Easp%3FArticleID%3D671&b=0&a=48&user=
音樂隨筆
我並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並不想刻意地給內心的音樂套上一個「外套」,因為是心底的聲音,所以就任它自然地流露吧。

何謂音樂?我很贊同一位偉人的一句話,「沒有觸及內心,就不可能產生音樂」,說是不落窠臼,其實我還是有一絲偉人情結的,對生活的熱愛我是超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總是愛給身邊的「瑣事 」賦予一個頗具詩意的名字。我時常沉溺在音樂的世界,時時動情於她華麗的美,婉約的美、悲壯的美、陰郁的美。作為一個忠實的聽眾,我傾聽她娓娓道來那古老的傳說,美麗的童話,驚異於音樂的魔力,在她那有節奏的跳動中,我好像被施加了魔法,飄離地面,飛向遠方,飛到那擁有藍水晶般透明湖水的國度。有時候,我又彷彿置身於一個不能用「modern」來形容、但卻可以看到音樂神童的背景,在金色大廳里,當我看到那個與命運抗爭欲扼住命運喉嚨的人,正在演奏他生命的樂章,我的內心頓時沸騰了,兩股激流在激烈地撞擊著,一股帶著濃濃煙火氣的火山熔漿,一股來自西伯利亞的極地冰流。看來,今生我要與音樂結下不解之緣了。

我渴望音樂,音樂將是我人生漫漫征途的忠實伴旅,她好像一支畫筆,我的生活因之五彩斑斕,同時我又是她的忠實夥伴,我將分擔她的痛苦與憂愁,分享她的喜悅與歡樂,我與音樂有一個約定,如果要給她定一個期限的話,就是一生一世。
pp音樂隨筆
音樂筆記(寫在冬季)
最近大師指點下涉及了一些西方音樂,寫下所謂的音樂隨筆也只能貽笑大方,只是用印象式的感悟去捕捉下一些情緒。但是我想,一來是寫給我的大師以見證我的進步,二來敝帚自珍,盡管簡陋,自己的感受是最特殊也是最可珍視的了。近期聽的是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和《第六交響曲》。我對俄羅斯的文化一直非常迷戀,屠格列夫和妥斯托耶夫斯基的作品是我的最愛。那種披被華林的憂郁,藝術家象背負永恆的枷鎖,無法脫卸的罪孽,內省式的憂郁和對外界苦難的呻吟在作品中都可以表現的淋漓酣暢,讓人有中萬念俱滅的絕望與悲涼。他們思索,因為思索而沉重,憂傷。還有無邊的寒冷和放逐,從深深愛戀的家園向另一個所在跋涉的放逐。把縲紲毫無猶豫地加在自己的肩上。這比任何民族都擁有一種罪孽感和悲劇感。不會逍遙世外以求靈魂的解脫,不對外抗爭宣洩無窮的憤懣和牢騷,也不對現實苦難視若無睹用樂觀的情緒去掩蓋命運,更不會把自己封鎖在象牙塔里雕琢精巧華麗的技藝。他們的心,永遠和俄羅斯大地那慎重的苦難與寒冷血脈相系,如同沉重的夫爾加河水,綿長,寬渺,仁慈,厚重。我想這是適合在冬天,簌簌的雪花落在黝黑的杉林中,廣袤的平原伴隨的是無邊無盡的哀愁與漂泊。冰雪封鎖的世界,去品位其中的......也不知道用什麼詞語好了,滋味?韻味?味道?都不合適。它和中國古代文學那種帶有行而上玄思的審美體驗是不一樣的。
兩部交響樂都有一個樂章,可以詮釋為用圓舞曲的形式表現對過往歡樂的緬懷,當你老了,卻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這種夾雜著甜蜜的悲傷,正如屠格涅夫在《春潮》的引子中所引用的,也是一首俄羅斯的民歌「歡快的歲月,幸福的時日—— 恰似春水悠悠,已經一去不留!」這也讓我想起大一的時候一個年過半百的老師給我們上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了無生趣,沉悶,煩冗的講授讓每次課堂都只能稀稀拉拉的坐幾個在打呵欠的學生。一次她在講柔石的《二月》,不知怎麼她悠悠地回憶起高中時《二月》剛被拍攝成電影《早春》,少女們掙搶著去看露天電影的時光。她眼光卻投向了窗外,臉上的每條皺紋似乎都綻放來來,我順著她的目光望去——窗外確是早春時光,翻飛的白碟在青嫩的豆藤邊嬉戲,陽光融融暖暖,象青春的歡曲一樣溢滿整個大地。我原諒了她,原諒她的嘮叨她的無趣她的暮氣,畢竟誰都會到那個白發蒼蒼滿臉皺紋回憶青春的年齡。不知道到那個時候我,會怎樣回憶那沒有結果的青澀。就像整部交響樂中的歡暢的圓舞曲,垂垂老矣的音樂家又是怎樣回憶昔日的輝煌。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家在第六交響曲首演六天之後,不幸染上霍亂,與世長辭。本曲終成為柴科夫斯基的「天鵝之歌」。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寫給自己命運的作品,最後一個樂章憂傷到讓人無法喘歇欲哭無淚。他是不是有了對命運的預感,人生的永逝,絕望的哀息。
本也是寫的隨筆,但好象閑散得已經和音樂一點關系都沒有了。但還厚著臉皮扣上個音樂的大帽子~不管怎麼說,也是我這樣的行外人從聽音樂中的一點閑閑淡淡的情緒。不求有人能解,也但願不要招致罵名。以後可能還會寫,隨筆二,隨筆三,可以想像帶我扣響音樂大門的你嘴邊的曬笑了。傍晚時分的斜陽鋪滿通向遠方的長路,是《仲夏夜之夢》序曲中結尾,一個繽紛的夢幻結束的甜蜜與憂傷吧

沒人生的人生,沒肉體的靈魂.
脖子上的町,好冷,不是說它回帶來希望么?我迷惘了...
有人說,我表現出來的不僅僅是冷,還有點狠.我只在意我的事,別人的, 我不聞不問.
我曾經說過,人不過就是一本書,人別人讀的書,只是你是否能讀懂.沒有人能讀懂我.
現在我加一句,我在等,等讀懂我的那個人出現.
有一句話,我忘不了,忽略是你的自由,但你不要忘了你的存在!
存在?什麼叫存在?人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沉默最終回變為沉淪,淪亡...
記得我得到町時,說,我願意為你變成任何人,不過我是我自己.
我們談了很多,就是沒有了解與感情.
我知道,姐姐ぬぐみ是故意的,她解脫了我,我在等待.
有個神告訴我,我心在流血!

崇高的自由

伊甸

從昨晚9點至今晨4點,我斜躺在被窩里讀書。一束燈光熱烈地投射在書頁上,像上帝之手在輕輕撫摸。窗外的世界如此寂靜,彷彿時間已經停止。我的眼睛和我的靈魂被三本書牢牢吸引,除了這三本書所展示的世界,我幾乎忘了我是誰,我在何處,忘了今夕何夕,今年何年。這三本書是:余華的隨筆集《我能否相信自己》、納塔莉·安吉爾的《野獸之美———生命本質的重新審視》、海南的一本文學雜志《天涯》。清晨4點我脫衣睡覺的時候,我的整個身心有一種類似喝酒喝到欲醉未醉狀態的滿足感。我躺下後不到一分鍾就睡著了。

余華的《我能否相信自己》是一本談論讀書和寫作的書。他從容地談著那些他最喜愛的作家:契訶夫、博爾赫斯、三島由紀夫、布爾加科夫、胡安·魯爾福、川端康成、福克納、卡夫卡……以及他自己的作品。余華的深邃和獨特,無可置疑地證明他是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中國最優秀的作家。沒有一個中國當代作家的讀書和創作隨筆能比這本書寫得更好。中國終於有了創作水平和關於創作的理性認識水平逼近世界級大師的作家。讀這樣的書,有類似宇航員登上月球後俯瞰自己的家園那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納塔莉·安吉爾的《野獸之美》如同法布爾的《昆蟲記》,其意義已遠遠超越科普讀物。動物和植物的生命如同人的生命,都是無比美麗和奇異的。請看該書描寫蘭花的一節:「蘭花是花卉王國的引誘者,它出現的前提是,每一分鍾都有一個採花者誕生:一隻帶翅,帶胸腔,帶著對於醇酒與愛情不可阻擋的渴望的採花者。這些蘭花的色調如此肉感,它們的花蕾也如此肉感,看上去是一派頹廢的氣氛。輪到它們來欺騙和對採花者進行性勾引的時候,其頹廢之氣可以讓英國的頹廢派詩人奧斯卡·王爾德也因之憔悴而亡。」納塔莉·安吉爾,這位內心如火的女人,這位充滿悟性和靈性的女人,把一本生物學普及讀本寫得如此妙趣橫生,如此富有詩意和哲學意味,比純文學還要純文學,真是我們讀者的幸運。

《天涯》是一本現代氣息很濃的雜志。它既是一本文學雜志又是一本思想雜志。我讀的這一期,我特別被多多的詩歌所吸引:「我始終欣喜有一道光在黑夜裡/在風聲與鍾聲中我等待那道光……」「北方的樹,站在二月的風里/離別,也站在那裡/在玻璃窗上映得又遠又清晰……」從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多多一直在寫著中國最好的詩。像多多這樣創作生命力久盛不衰的詩人,在中國是極其稀少的。多多被中國文壇忽視、多多與榮譽和名聲無緣,多多的與世無爭恰恰證明著他建築在實力和底氣之基礎上的自信,多多是一面鏡子,照出了許多文人的浮躁和虛榮。

讀書為了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夢想,已被過去幾十年中知識分子慘遭蹂躪的事實擊個粉碎;況且這幾句話的陳腐氣息也著實不讓人喜歡。現代人大多認為讀書是為了獲取知識,為了豐富自己的情感和升華自己的思想,這樣的看法大抵沒錯,但它仍是在功利主義的層面上來理解讀書的,讀書對於真正熱愛讀書的人來說,它固然是獲取知識、豐富情感和升華思想的必由途徑,但這並不是讀書的全部意義。假若僅僅依靠這種功利主義的動力,讀書仍然是一件艱巨的任務,一項不得不完成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一個需要苦苦對付的敵人。只有超越功利主義的讀書活動才是真正快樂的、美麗的、妙不可言的,如同一個入迷的藝術家陶醉在他無限鍾情的藝術之中———畢加索和米羅陶醉在他們的線條與色彩中,貝多芬和肖邦陶醉在他們的音符與旋律中,羅丹陶醉在他的石頭與青銅中,進入一個靈魂出竅、渾然忘我的境界。

對我來說,讀書正如我的寫作,是我別無選擇的一種生存方式,一種無法戒掉的癮。讀書源於我過於敏感的心靈對孤獨和死亡的恐懼。我在讀書,我就不知道孤獨和死亡為何物;或者我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對自己的孤獨和死亡隔岸觀火,靈魂深處就會豁然開朗,一片清明高遠。我在讀書,哪怕我生活在一間密不透風的鐵屋子裡,我也在用心和熱血觸摸整個喧嘩的世界和宏大的宇宙。我在讀書,我會發現一個更真實的自己,既帶有原始血性又帶有夢幻色彩的自己,比現實中那個謹小慎微、瞻前顧後的自己真實得多———現實中的自己掙扎在各種各樣的羈絆和限制之中,難免會扭曲和變形,現實中的我常常是「非我」和「反我」,常常是一個虛幻的我。我在讀書,我就是一隻在藍天放縱自己的翅翼和幻想的鳥,沒有一種外在的專制力量能迫使我違心屈從。讀書幾乎和做夢一樣,是人世間一種最崇高的自由,一種最純粹的歡樂。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33079969.html?si=6

4. 關於描寫蘭花的好句

描寫蘭花句子:1、自古以來,人們一直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爰國與堅貞不渝的象徵。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蘭花,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出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讓人陶醉。
2、不久,蘭花長出了一個個嬌嫩的花苞。像一個個鮮綠的小小吊燈,吊在花徑的稍頭,把那彎彎的花徑,變得更彎了。
3、一串紅的莖是碧綠的,像是哪個雕刻家用翡翠磨製出來的。它的葉子是橢圓形的。一朵朵小巧玲瓏的紅花像一個個小鈴鐺,彷彿你輕輕一碰,就會叮當作響。
4、小小白蘭花,開在月光下,夢一般輕柔,蜜一樣甜,香飄沁心田。
5、我愛蘭花,不僅愛她的形體之美,更愛它高雅脫俗的氣質。它葉型優美,花瓣通體一色,潔白透香,玉脂凝膏,膩如蠶膚,更顯其清雅高潔,純真質朴。我愛蘭花具有清雅淡素、不與群芳爭艷的品格;我愛蘭花的清馨幽遠的香味,沁人肺腑,使人陶醉。
6、蘭花著一身翠綠的大衣,絲帶般的枝葉猶如激起的水花一般,一層層,一條條,密密的向外延伸。整體望去,好像一朵綠油油的鮮花
7、蘭花開放了,有的似一隻鳳蝶展翅飛來,有的像一排鈴鐺搖動,更有的像雄壯的軍號在吹奏著。

5. 關於寫蘭花的作文



幾片綠葉,像展開的翅膀,

一朵白花,如玲瓏的微笑。

高潔,典雅,端莊,一盆蘭花,一個世界。

——題記

蘭,錯落有致,別具一格。抽出幾片嫩嫩的葉子,淡淡的青綠,像翡翠,像碧玉。它的清淡之綠,像蘸足了水的綠墨輕輕染上,綠的清純,綠的可愛,惹人憐惜,令人喜愛。一絲微白穿過其心,日光斜照下,更是顯得玲瓏美麗。

長大了,甜美化為沉著。綠色變濃了,整片葉子都抹上了重重的綠色,厚重幽美。深深的綠在葉子上厚薄而施,構成了一副靈秀的圖案。

再過一段時間,蘭花就抽出了一支圓滑的細莖,一直往下垂,垂出花盆,吊向下方。細莖一節一節連接,像文竹的莖。莖旁長出小葉,這些小葉以花瓣的形式「開放」,綻出一個綠色的花之夢。再開幾朵小白花,玉一樣透明的小花瓣,金黃的蕊,小巧玲瓏,在莖上譜出一曲簡短的花之樂。

蘭的結構也是精緻的。葉片紛紛向外邊翹起,中間的微斜,月往外斜得越明顯,鋪墊出花一樣的景象。不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一幅有規律的圖案。它就像一位仙子,優美,俊秀。

「回眸一笑百媚生」,這樣濃艷的詩句只配合艷紅的嬌花。蘭,它只是輕輕微笑,只是一片自然之綠,卻贏得了多少人的稱贊,以致把高尚的君子都比作它。

蘭,讓人沉醉。

6. 寫蘭花的作文300字或者是寫蘭花的結尾

提起蘭花這個詞,我想大家並不陌生吧。蘭花被古人稱為花草中的「四君子」,想必它受人垂愛的原因,除了它的淡雅幽靜之美,還有個原因應該是它有旺盛的生命力吧!
紹興的市花是蘭花,作為一名紹興人,我家也有一盆蘭花(其實是吊蘭)。
它很漂亮,有綠色和白色相間的葉子,葉子長得十分茂盛,中間抽出了幾根枝條,上面還長著小吊蘭。你見過吊蘭的花兒嗎?吊蘭的花朵多是黃色的,中間有幾根白色的花蕊。
要說他的生命里頑固的話,還得從去年冬天說起呢!那時候過年,我去了外婆家,一個寒假都在那兒,沒有照顧她。而爸爸媽媽在爺爺奶奶家,住了幾天,就去上班去了。所以我們整整一個寒假都沒有照顧它。
我從外婆家回來時,看見它枯萎了,心裡喊不是滋味。爸爸安慰我:「不要難過了,明年春天它還會活過來的!」我相信了父親的話,第二年春天,它果然又抽出了枝芽,長出了綠葉,恢復了「健康」。
我想,做人也是這樣吧,失敗了還可以再來;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呢?

7. 蘭花的散文詩

1、野蘭花

作者:馬驊

滿山紫色的小火苗,

燙不傷草龍淺綠的舌頭,

卻燙傷了牛、馬回家時凌亂的蹄子,

和散漫貪嘴的蝴蝶們,

那鮮嫩的唇。

註:馬驊(1972-2004),天津長大,1991年~1996年就讀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大學期間開始創作詩歌、戲劇和小說,是復旦詩社的中堅力量,組織過多場大型詩歌朗誦會,並擔任燕園劇社社長、編劇、導演並主演了多部戲劇,2002年起一直擔任《詩生活月刊》的主編,因車禍遇難。

2、在風中

作者:杜牧野

一九八四年的西北風在西北的深秋刮,

一嗓子秦腔呼呼呼奔跑在廟兒埡,

三間瓦房蹲在落霞寨,

七隻大尾巴綿羊從南家崖上匆匆回家,

蘭花花搖著,

在粗狂的風里、在蒼涼的坡上。

村口,一位衣衫單薄的中年人,

她是誰的娘親?在等誰?

從三十里外的縣上念書歸來……

3、希望

作者:胡適

我從山中來,

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

希望開花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時過;

急壞看花人,

苞也無一個。

眼見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風回,

祝汝滿盆花!

4、雪山上的花開了

作者:馬驊

山上的草綠了,山下的桃花粉了;

山上的桃花粉了,山下的野蘭花紫了;

山上的野蘭花紫了,山下的杜鵑黃了;

山上的杜鵑黃了,山下的玫瑰紅了。

偷睡的年輕漢子在青稞田邊醒來,雪山上的花已經開了。

5、馬蘭花

作者:小君

你愛我,

你也愛你的馬。

你要過一輩子馬上的生活,

你說,

你就是想我,

放心不下。

走的時候,

你留給我一桿長槍,

教給我愛惜、保護自己,

還留給我一把開山的鋤頭,

讓我勤快地過活。

稱說你一定要早些回來,

你說你一定每年都回來,

我已經不年輕了,

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死了。

我想,

那時候你一定不在身邊,

聽不到你的馬蹄聲。

馬蘭花還沒有開放,

山風也許會透過石縫,

在我身邊打幾個旋,

它知道我等了一輩子那匹馬了。

這個女人,

這時,

你還在遠方,

還在掛念著我,

馬蘭花還沒有開放。

註:小君(1962— )河北唐山人。1983年山東大學生物系畢業。曾參加他們文學社。1985年與韓東結婚,1988年離婚。1989年後,定居美國。詩作收入《後朦朧詩全集》

8. 描寫蘭花的散文

蘭花

我不知道世上的蘭花究竟有多少種,也不知蘭花的開放有沒有一個循環的周期,但我知道自己窗前的這盆蘭花就要開了。
有人說,蘭花是位謙謙君子,但是君子就有這樣的風度嗎?有人說,那是一位美麗的少女,但是哪位女子又有如此的涵養和氣質呢?
在這樣的一個春天的黃昏,我走進了陽光的視線,等待觸摸它即將綻放的笑靨。
兩年來,它只開過一次。也許是我侍候得不周,也許是她始終懷著自己的心事,而這一點我們將永遠無從知曉。我想與它靜處,思緒因此而起,並飄得幽遠。
也是這樣的黃昏,它的花苞從分開的葉片間試探地伸出來,彷彿一枝飽醮綠墨的筆,又極象溺水者求救的那隻手臂。在我的疑惑中,它慢慢地睜開了眼睛,打量這個世界。我也不停地端詳著它,似乎仍有些不相信它可以如此迅速地張開生命抱住這生長的春天。
一個星期後,又從另兩瓣葉子間鑽出一花苞,接下來也很快地張開了它的翅膀於我的心中飛翔。暮色中,這兩朵花靜靜地相互依偎,象一對戀人,也象一對恩愛的夫妻。
十年前,我的朋友向我講述了他的愛情故事,沒有更多驚心動魄的情節,但彼此悉心的關懷和鼓勵使他們的中學生活充滿了生氣,經過了高中生活的磨礪,那一年,他和欣都沒有考上大學,他勸欣復讀一年,但是欣堅持參加工作,供他復讀。第二年他在欣的支持下考上大連的一所大學,他對我說他家也養了一盆蘭花,蘭花的每一次開放,都會給他勇氣,他堅信他們的愛情會經得起風雨,於是托我他們的愛情寫一篇小說。出於感動我答應了下來,但是自己總覺得別人的故事很難寫,又怕自己辜負了朋友對自己的信任,因而遲遲不敢動筆。也許每個人的心境不需要任何的加工,但是語言卻顯得那麼地貧乏,只有一種真誠,可以讓人讀懂,並能讓人感受他們的愛情在陽春里變成流淌的一眼溫泉,讓所有的有情人感動。我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經過十年的努力,自己終於為他寫下了一篇《心吻》,雖然只有四、五千字,但是這也算是我可以送給他們的唯一的婚慶禮物,封面上是我家屋裡這盆盛開的蘭花,也許他能夠體會我的用意。如今,他們的女兒已經七歲了,我想他們家的蘭花也一定還開著。
開放的蘭花向我們展示一種向上的力量,同時它也詔示著我們,美好的事物會在極其炫麗中跌入終點,以極普通的姿勢向這個春天謝幕,但寧靜中微黃的葉子會凝聚一種深刻,一種感動,那是一種開放後的沉思和精緻,足可以讓我們一生受用。
愛蘭花,便應該終其一生。

9. 蘭花的樣子描寫(150字)

1、墨綠色的蘭葉又細又長,舒展著,如同仙女的飄帶。跳舞蘭特別引人注,它的花瓣又薄又大,淡黃色,中間還布滿赤褐色的小絲條,微風吹來,真像一個天真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還帶來清幽的香味。

2、蘭花的葉子細而長,一條條葉脈清晰可見,它們千姿百態,婀娜多姿,極有觀賞價值。明代詩人張羽有詩贊曰:泣露光偏亂,寒風影子斜;俗人那解此,觀葉勝觀花。那墨綠的葉,好似一掐就會擠出水來,嫩的弱不禁風,嫩的讓人不忍觸摸,可那一片片迎風而長的葉子,又顯得是那麼的倔強和有生命力。

3、它的姿態那樣小巧秀麗,修長的葉子伸得高高的,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好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真叫人喜愛;那盛開的花好像在對我微笑,那麼清麗淡雅。花瓣雪白雪白的,彷彿塗上了一層銀粉。

拓展資料

蘭花(學名:Cymbidium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總狀花序具數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熱點內容
旺官運盆栽 發布:2025-08-04 05:18:34 瀏覽:687
今日頭條荷花 發布:2025-08-04 05:18:33 瀏覽:100
劍靈花語時裝 發布:2025-08-04 05:11:26 瀏覽:897
盆栽金柑圖 發布:2025-08-04 05:10:47 瀏覽:371
惠陽花卉市場 發布:2025-08-04 05:08:32 瀏覽:202
牡丹江性保健 發布:2025-08-04 04:58:02 瀏覽:969
愛情盆景圖片 發布:2025-08-04 04:58:01 瀏覽:995
七夕陪詞 發布:2025-08-04 04:57:54 瀏覽:402
白臘樹盆景圖片 發布:2025-08-04 04:31:16 瀏覽:667
214情人節的寓意 發布:2025-08-04 04:27:00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