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種秋海棠
1. 秋海棠有幾種類型
秋海抄棠的栽培品種極多,有記載襲的就有1萬多個。通常根據其地下部分及莖的形態分為3種類型:即須根類秋海棠、根莖類秋海棠和塊莖類秋海棠。
須根類秋海棠包括四季秋海棠。
四季秋海棠
中華秋海棠
竹節秋海棠
銀星秋海棠
等。根莖類秋海棠包括蟆葉秋海棠
蟆葉秋海棠
槭葉秋海棠
鐵十字秋海棠
等。塊莖類秋海棠包括球根秋海棠
球根秋海棠
麗格秋海棠
2. 種植秋海棠的注意要點
養好四季秋海棠水肥管理是關鍵。澆水工作的要求是「二多二少」,即春、
秋海棠
秋季節是生長開花期。水分要適當多一些;盆土稍微濕潤一些;在夏季和冬季是四季秋海棠的半休眠或休眠期,水分可以少些,盆土稍幹些,特別是冬季更要少澆水,盆土要始終保持稍干狀態。澆水的時間在不同的季節也要注意,冬季澆水在中午前後陽光下進行,夏季澆水要在早晨或傍晚進行為好,這樣氣溫和盆土的溫差較小,對植株的生長有利。澆水的原則為「不幹不澆,干則澆透」。
四季秋海棠在生長期每隔10一15天施1次腐熟發酵過的20%豆餅水,菜籽餅水,雞、鴿糞水或人糞尿液肥即可。施肥時,要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則。如果肥液過濃或施以未完全發酵的生肥,會造成肥害,輕者葉片發焦,重則植株枯死。施肥後要用噴壺在植株上噴水,以防止肥液粘在葉片上而引起黃葉。生長緩慢的夏季和冬季,少施或停止施肥,可避免因莖葉發嫩和減弱抗熱及抗寒能力而發生腐爛病症。
四季秋海棠養護的另一特性就是摘心。它同茉莉花、月季等花卉一樣,
秋海棠
當花謝後,一定要及時修剪殘花、摘心,才能促使多分枝、多開花。如果忽略摘心修剪工作,植株容易長得瘦長,株形不很美觀,開花也較少。
清明後,盆栽的可移到室外蔭棚下養護。華東地區4-10月都要在全日遮陰的條件下養護,但在早晨和傍晚最好稍見陽光;若發現葉片卷縮並出現焦斑,這是受日光灼傷後的症狀。到了霜降之後,就要移入室內防凍保暖,否則遭受霜凍,就會凍死;室內擺設應放在向陽處。若室溫持續在15℃以上,施以追肥,它仍能繼續開花。
四季海棠的養護要點是:既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但又不能讓盆土經常過濕;宜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可經常用水向葉面及花盆周圍噴
霧,而澆水應使盆土見干見濕,特別要注意不能讓盆土漬水,如盆土長期過濕,會引起爛根,甚至整株死亡。
秋海棠四季海棠的花盆,平時可放在陽台或庭院的半陰養護,並注意蔭,不可讓強光直射。盛夏高溫酷暑時節
,植株處於休眠狀態,要控制澆水,並將其放置在通風良好的陰涼。四季海棠上盆栽植半個月後可施一次腐熟的肥水,以後生長期每隔20-30天施一次清淡的肥水,初花出現後就應減少氮肥而增施磷、鉀肥。花後除留種株外,應打頂摘心,控制株型,促進分枝。同時要澆水,待發新枝後再追肥。冬季移入室內須放置在有充足陽光處越冬,最低溫度不得低於10℃。
3. 關於海棠\秋海棠\四季海棠的區別
一、分布不同
1、海棠:分布於中國山東、陝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回廣西。
2、秋海棠:答分布於中國、日本、爪哇、馬來西亞、印度。
3、四季海棠:我國各地有栽培,原產巴西。
二、花期不同
1、海棠:花期為4月。
2、秋海棠:7月開花,花期為7月。
3、四季海棠:花期全年。
三、外形特徵不同
1、海棠:花序近傘形,具柔毛;苞片膜質,披針形,早落,萼筒外面無毛或有白色絨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全緣。
2、秋海棠:莖生葉互生,葉片輪廓寬卵形至卵形兩側不相等,上面褐綠色,常有紅暈,下面色淡,帶紫紅色,托葉長圓形至披針形膜質,花葶有縱棱,無毛。
3、四季海棠:全株無毛,基部多分枝,綠色或淡紅色。單葉互生;葉柄著生於葉片基部;葉稍肉質,卵形或寬卵形。
4. 秋海棠如何種植最好
秋海棠種類繁多,栽培方式各異。如:球根秋海棠為雜交培育種,塊莖可連續多年版種植。3~4月用塊莖盆栽,權栽植深度以塊莖剛被土蓋住為宜,盆土可用培養土加施底肥。栽後澆透水,保持濕潤,溫度18~24℃,1個月左右可出芽。生長季節喜濕潤環境,怕烈日強風。夏季應遮陰養護,經常在周圍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生長期每周施液肥一次,一般6~7月開花。秋末開始休眠,莖干、葉片變黃,可齊根剪去,取出塊根,用微潮素麵沙土貯藏,置5~10℃處越冬。
蟆葉秋海棠盆栽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生長季節施追肥。冬季室溫宜在10℃以上;夏季以21~25℃為好,適當遮陰,並在植株周圍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春季分株或換盆,換盆時要將腐朽的老根切除,以利新根生長。
四季秋海棠主要用播種繁殖,2年後衰老更新;重瓣品種用扦插繁殖,3年後衰老更新。生長期每7~15天追施液肥1次。最適氣溫為18~21℃,冬季室溫不可長期低於12℃。北方夏季高溫、乾旱季節生長不良,應適當遮陰,並經常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5. 秋海棠怎麼栽培
秋海棠類花卉因品種而異,可分別採用播種、扦插和分割塊根、根莖等方法繁殖。
播種球根秋海棠、四季秋海棠等容易結籽的可以播種繁殖。1~2月在溫室(家庭室溫低,可在3~4月)播種,宜選用新淺盆,播種前將素麵沙土找平,洇透水,把種子與細沙混合均勻撒播,不必覆土,上蓋玻璃,放半陰處,保持盆土濕潤。室溫18~21℃,約15~25天出芽。長出2~3片小葉時,可裸根分植到淺盆中,盆土用素麵沙土和培養土各半混合,間距2~3厘米。待苗長到3厘米左右時,再帶土坨用培養土上盆,倒盆時逐次加大盆徑。
扦插繁殖通常在20℃左右的濕潤環境中進行,溫度超過25℃,容易腐爛。插床可用大花盆、木箱或苗床,選粗沙或蛭石效果最好。
枝插多用於竹節、銀星等須根類大株秋海棠。從優良健壯的母株上剪枝條作插穗,長8~10厘米,剪去下部葉片,扦插深度為插穗長的1/3左右。插好後,上罩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持空氣濕度,遮蔭50%~70%。用粗沙做扦插土的,每日需噴水;用蛭石等保水強的扦插土,可2~3天噴一次水。溫度21~25℃,約2周可生根上盆。也可將剪好的插條下半部泡在清水中,水混濁發白時,用與原水溫度相同的水更換,3周左右可以生根,用素土上盆。葉插:多用於葉片有毛的秋海棠,如毛葉秋海棠。選用健壯、成熟的葉片,每隔2~3厘米,將主葉脈用小刀劃斷,把葉片平鋪在洗凈的素沙土插床上,葉柄埋入沙中,並在葉面壓一些沙粒,使葉背與沙接觸貼實,注意經常噴水,保持插床濕潤。溫度21~25℃,約40天在葉脈橫切口處會生根並長出幼苗來。另外,也可將葉子沿主葉脈切成三角形小塊,垂直插入沙床中,亦可生根長出幼芽。葉插技術要求較高,成活率不高。
分割塊根和根莖分割塊根,如球根秋海棠,宜在早春幼芽生長以前進行,將塊根分割成數塊,每塊帶一兩個芽。切口塗木炭粉或硫磺粉,待切口稍干後,再行栽植。根莖類毛葉秋海棠也在春季分根。因分割法繁殖率較低,除極好的品種外,很少應用。
6. 秋海棠什麼時候下種最合適
秋海棠一般都是扦插,種子極小,沒經驗的不建議買種子種,而且種子會有假,買苗好些。
7. 秋海棠有哪些種類容易栽培嗎
據統計常見栽培的有200餘個品種。按根形其可分為球根類、根莖類、須根類三種。其中屬球根類的有球根秋海棠、天葵秋海棠等。
具有球狀塊莖,花色、花型變化豐富,有大花、多花、重瓣、皺瓣、芳香及垂枝等很多雜種。屬根莖類的有蟆葉秋海棠、楓葉秋海棠和彩葉秋海棠等。莖肉質、匍匐、節極短,花葉均從根莖部抽出,葉多具絢麗的虹彩或斑紋。屬須根類的有四季秋海棠、竹節秋海棠和銀星秋海棠等。多須根,莖部木質化,此類較前兩類容易栽培養護。
秋海棠原產於熱帶、亞熱帶的叢林里,有的生長在岩石縫隙間較淺土層中,對於生長環境要求嚴格。多數種類不耐寒,也不抗夏季高溫,一般以20~22℃生長最適宜。要求土壤排水非常良好,而又不能乾燥,特別是空氣濕度要求高。除須根類多數喜陽外,其他兩類大部分喜陰,強烈的直射光會使葉變黃和葉緣灼傷。栽培秋海棠看似很難,但只要掌握習性,滿足它的生態要求,應不難栽培。
8. 秋海棠類常見種及其特徵是什麼
秋海棠類為多年生草本或木本,目前常見種有球根秋海棠、四季秋海棠、麗格秋海棠和蟆葉秋海棠等。①球根秋海棠為種間雜交種,屬球根類秋海棠,株高約30厘米,塊莖呈不規則扁球形,莖直立或鋪散,有毛,夏秋開花,花色極為豐富,有深紅、玫瑰紅、粉紅、黃、杏黃、白等。品種分為大花類、多花類和垂枝類三大類型。②四季秋海棠屬須根類秋海棠,目前栽培的為雜交種,莖直立、光滑,葉互生,聚傘花序腋生,可四季開花,花色有紅、白、粉和中間色。③麗格秋海棠為雜交種,肉質根莖,根系細弱,沒有球根,也不結種子。短日照花卉,多在冬春開花。④蟆葉秋海棠屬根莖類秋海棠,植株低矮,葉基生,葉形多變,葉面上有美麗的色彩和不同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