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李商隱閱讀答案
A. 求李商隱《木蘭花》翻譯。
原文抄
洞庭波冷曉侵雲,日日征帆送遠人。
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譯文)
早上冰冷的洞庭湖水啊寒氣直沖雲霄,那揚帆疾駛的航船啊天天送走遠去的旅人.我幾次登上木蘭舟啊向遠處凝望,卻不知道原來這船兒啊取材於木蘭花.
求給滿意,謝謝!
B. 李商隱的木蘭花詩
木蘭
洞庭波冷曉侵雲,日日征帆送遠人。
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C. 木蘭花 李商隱
木蘭花
唐• 李商隱
洞庭波冷曉侵雲,日日征帆送遠人。
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專是此花身。
【題屬解】
這首詩的作者有兩說,一說為李商隱作,一說為陸龜蒙作。《萬首唐人絕句》、《唐詩紀事》、《古今詩話》等均定為李商隱詩。而陸龜蒙有《宿木蘭院》詩,蓋因此二相互混淆。詩或作於大中二年(848)由桂北歸自湘水入洞庭之時。
【注釋】
「洞庭」二句:洞庭,湖名,在湖南。征帆,指遠行的船。何遜《贈諸舊游》詩:「無由下征帆,獨與暮潮歸。」二句即目所見,洞庭湖上波光粼粼,寒意直逼雲霄,湖面上征帆不斷,遠人離別隨時可見。
「幾度」二句:木蘭舟,用木蘭樹造的船。任昉(fǎng)《述異記》卷下:「木蘭川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於此,用構宮殿也。七里洲中,有魯班刻木蘭為舟,舟至今在洲中。詩家雲木蘭舟,出於此。」後常用為船地美稱,並非實指木蘭木所制。羅隱《秋曉寄友人》詩:「更見南來釣翁說,醉吟還上木蘭舟。」二句謂自己幾度登上木蘭舟,也就是有幾番離別,就如木蘭花被製作木蘭船一樣,已成天涯羈客,時時不定,日日漂泊。
D. 李商隱的木蘭花這首詩中最能表現詩人漂泊之感的字選哪一個
應該是可能是花
E. 李商隱的木蘭花翻譯
我看了這么多復的詩,貌似李制商隱沒寫過木蘭花吧?
是不是這首?
木蘭花
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
情懷漸覺成衰晚,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賞析】
詞中用清麗的語言描繪了春聲、春色,首句的「亂」字用得極好,將春景渲染得十分生動熱鬧,而群鶯亂啼已是暮春天氣,這里也暗含春光將盡之意。作者又用明麗的景色來反襯自己凄黯的心情,以及對於年光飛逝,生命無多的感傷。末二句以借酒澆愁來表現他無可奈何的心情,又隱約地顯示了他對生命的留戀,尤其傳神。以綺艷之語寓政治情懷,詞格頗為委婉。
F. 李商隱的《木蘭花》詩歌賞析!
日日征帆送遠人這句中的船寫的是離別之景,表達了一種分別時候的不舍之情。幾度木蘭舟上望這句中的船寫的是一種盼人歸的感情。
G. 李商隱——木蘭花解析
木蘭花
錢惟演
城上風光鶯語亂,城下煙波春拍岸。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版。
情懷漸覺成衰晚權,鸞鏡朱顏驚暗換。昔年多病厭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淺。
【賞析】
詞中用清麗的語言描繪了春聲、春色,首句的「亂」字用得極好,將春景渲染得十分生動熱鬧,而群鶯亂啼已是暮春天氣,這里也暗含春光將盡之意。作者又用明麗的景色來反襯自己凄黯的心情,以及對於年光飛逝,生命無多的感傷。末二句以借酒澆愁來表現他無可奈何的心情,又隱約地顯示了他對生命的留戀,尤其傳神。以綺艷之語寓政治情懷,詞格頗為委婉。
H. 賞析李商隱木蘭花詩洞庭波冷曉侵雲中侵字的妙處
快樂熱U幣刷哦
I. 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怎解
木蘭花令·擬古來決絕詞(人生源若只如初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快樂和感動往往來自於不求甚解,這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
比如一句我們經常用以自勵的話:"言必信,行必果",我們覺得這才是君子氣概,古人真是教會了我們很重要的人生哲理呀。--這兩句確實是孔子的名言,但在《論語》里,原文還有後半句的:"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如果再往下看:"抑亦可以為次矣",這就是說:這種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雖然都是不怎麼樣的小人,但也不算太糟糕,也算湊合了吧。
現在,這首容若最著名的《木蘭花令》也有相似的情況在。
"人生若只如初見",我們如果只讀這最最感人肺腑的頭一句,必然以為這是一首情詩,也必然會把這一句抄錄在心裡,作為一則亘古而永恆的愛情箴言。容若這句詞的魅力在於:他直指人心地寫出了一種愛情世界裡的普世情懷,盡管他的本意未必如此。
J. 木蘭花 李商隱.
唐
-
李商隱
-
木蘭花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隱
【題目】:木蘭花
【內容】:
洞庭波冷曉侵雲,日日征帆送遠人。
幾度木蘭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