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荷花湖
❶ 南京莫愁湖的故事
莫愁女是河南洛陽人,幼年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她文靜,聰明好學,採桑、養蠶、紡織、刺綉樣樣拿的起來。鄰居家的小孩念書,她聽著記著,不但識的些字,連詩文也能吟詠幾句,莫愁還和父親學了一手采葯治病的本領。十五歲那年,父親在采葯途中不幸墜崖身亡,莫愁因家境貧寒,只得賣身葬父。
當時盧員外在洛陽做生意,見莫愁純朴美麗,很同情她,便幫助莫愁料理了爹爹後事,帶她來到梁朝京城建康,從此,莫愁嫁進盧家,成了員外的兒媳。 莫愁婚後和丈夫恩恩愛愛,第二年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取名阿候。雖然生活富裕,可莫愁時常想念家鄉,懷念父親,只有幫助窮人治病時才感覺快慰露出笑容。窮人們時常說:我們有了病啊痛啊的,見了莫愁,就什麼憂愁也沒啦!長此以往,莫愁女的名字就傳開了。
盧員外曾在梁朝為官。一日,梁武帝聞報水西門外盧家莊園牡丹花開,便著便服來員外家賞花,只見牡丹花交錯如錦,奪目如霞,梁武帝驚得如痴如醉,遂問員外:此花何人所栽?盧員外跪答:此乃兒媳莫愁所栽。梁武帝不禁怦然心動,當即令傳莫愁見駕。梁武帝見到莫愁如花容貌,不由神魂顛倒。回宮後,寢食難安,終於想出毒計,害死了盧公子,傳旨選莫愁進宮為妃。莫愁得知,悲憤交加,決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投石城湖而死。四周鄉鄰得知,紛紛來到湖邊痛苦拜祭,怎麼也不肯相信這么好的女子會投湖自盡。
有人傳說深夜聽到莫愁的哭泣聲,也有人說看到天上落下一隻小船,載著莫愁悠悠而去……人們深深懷念她,為了紀念她,將石城湖改名為莫愁湖。梁武帝聞訊,自感慚愧,於是寫下了《河中水之歌》 。
(1)莫愁荷花湖擴展閱讀:
人們為了紀念莫愁,便把桃花村改名為莫愁村,把滄浪湖改名為莫愁湖,她系艇登岩的白雪樓下的磯頭渡,則稱莫愁渡。 "悲莫悲兮分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傳說莫愁女其實並沒有死,她被漢江漁夫救起,曾尋屈原的蹤跡,也找尋過王襄哥,泛艇江湖,足無定蹤,真正回到了民間。《莫愁樂》歌唱道:"家家迎莫愁,人人說莫愁,莫愁歌一字,恰恰印心頭!"後世千百代,吟詠莫愁女、莫愁村、莫愁湖、莫愁渡、陽春台、白雪樓的詩、詞、歌、賦,歷歷記述了莫愁女的事跡。
參考資料:
莫愁湖(南京莫愁湖)-網路
❷ 莫愁湖北門荷花里小區地理位置
莫愁湖公園-北門荷花里小區
南京市鼓樓區迎春街4號
❸ 「仙子凌波,莫愁湖畔無窮碧。」寫荷花求高手對下聯
洞賓吹簫 紫竹林里空靈音
芙蓉戲水,鳶尾園邊別樣紅
杜鵑錦綉,不周山下萬花紅
觀音坐蓮,紫竹林中別樣紅
素娥舞袖,西子岸邊此處濃
輕蝶吻露,月季花梢別樣紅
❹ 莫愁湖很美,荷花什麼時候開(選項:a春,b夏,c秋,d冬)
荷花什麼時候開?(選項:a春,b夏,c秋,d冬)
b夏荷
開口就說夏荷美。
植物名。睡蓮科蓮屬,多年生草本。莖為地下莖,有明顯的節,生於淤泥中,葉大而圓,夏日開淡紅、黃色、淡紫或白色的花,花型大,重瓣、單瓣皆有,果實內藏於蓮蓬,呈暗黑色。可供觀賞,果實與地下莖皆可食用,葉可裹物。
❺ 莫愁湖景區的主要景點
莫愁湖於1952年經過整修辟為公園。大門上「莫愁湖公園」五個字是郭沫若所題。進大門正面是座假山、水池和噴泉、著名的勝棋樓就在後面。
勝棋樓:勝棋樓坐北朝南,是一座古樸的兩層建築,樓下陳列著名人字畫,樓上懸掛著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山王徐達奕棋的畫像。樓外兩側檻柱上的楹聯雲:「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煙雨,王侯事業都如一局棋枰。」勝棋樓的來歷還有一段佳話: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築樓湖上,常召開國功臣徐達到樓上下圍棋。徐達雖棋高一著,卻不敢輕易贏棋,怕得罪了皇上。久而久之,為朱元璋看破,一次他對徐達說:「你每次下棋都故意輸給朕,朕贏了也不光彩,你這樣做是犯了欺君之罪!」嚇得徐達連連叩首。他又說:「今天你要使出真本事與朕分個高下,無論輸贏朕都高興。」結果徐達果然贏了。朱元璋說:「卿弈棋如用兵,確實高明,朕不得不服。」徐達卻說:「臣用兵、弈棋所以取勝,全仗萬歲神威,非臣之力也。」朱元璋說:「此話怎講?」徐達說:「請陛下細看臣滿盤棋子的布局。」原來從徐達這邊看,棋子分明擺出「萬歲」兩字模樣。朱元璋龍顏大悅,即將此樓連同整個莫愁湖賜給徐達。後人稱此樓為勝棋樓。
鬱金堂:勝棋樓西側是莫愁女故居—鬱金堂,「鬱金堂」三字為劉海粟所題。前堂正中懸掛著陳大羽的「金陵第一名勝」的山水畫、後堂中間是起居室,圓桌邊坐著正在綉花的莫愁女塑像,左邊是她的卧室。堂中一色的清末紅木螺鈿傢具,古色古香。
鬱金堂西是南北兩廳,東西有迴廊環繞的賞荷亭,中間是荷花池,池中石上有一座2米多高的漢白玉莫愁女塑像。
亭後為遊船碼頭,有手劃船、腳踏船和電瓶船供遊客租用,摩托快艇帶遊人環湖觀景。莫愁湖佔地54公頃,其中水面佔三分之二,足夠駕舟邀游一番。湖中心還有小島一座,常有水鳥棲息,乘船可達。
粵軍烈士墓:出花牆沿湖邊向西不遠立著一座高約3米、寬1.6米的「重修建國粵軍陣亡將士墓記」碑刻。再過一座小橋即是粵軍陣亡將士墓。該墓座西朝東,佔地337平方米。兩個石獅在墓前守護著陣亡將士們的亡靈。八級石階上是一座高約5米的墓碑,上刻孫中山先生素筆楷書「建國成仁」字。碑後是高2米多、直徑約5米的圓形墓冢,後有弧形墓牆圍護。碑文上述:1912年元月,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指揮張勛舉兵南犯,企圖復辟。孫中山命令粵軍揮戈北伐,結果三戰三捷。這次戰役對迫使清宣統帝退位起到關鍵作用。這里所葬就是在這次戰役中陣亡的61位將士。
十里畫廊:十里畫廊,是整個莫愁湖景區最為賞心悅目的地方之一。它由細窄逐漸寬闊,呈喇叭狀,且九曲回轉,湖岔眾多。這里湖水清澈,水平如鏡,兩側蒼翠青山和著藍天白雲倒影在湖中,可謂湖光山色,引人入勝。兩側,隨著快艇掠過水面,不時驚起飛鳥串串。由於這里生態環境優異,引來各種珍奇飛禽不計其數,有鴛鴦、白鷺、野鴨、鸕鶿等數十種。湖岸上林木茂盛,花草叢生,時有一兩處紅瓦農舍掩映其間,恍若人間仙境。踏上陽春白雪島,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依湖濱而建的陽春台,相傳為莫愁女習舞之所。陽春台與白雪樓隔水相望,相得益彰,並稱「郢中雙璧」。
蘭台宮:蘭台宮到夏季時涼風習習,是楚王夏季避暑的首選之地。裡面青紗垂地,王座金碧輝煌,顯示出了王權的威嚴。王座後的屏風,是全手工雕刻配以楚漢時期的圖騰是王權的象徵。楚國以鳳為圖騰。古代楚人將崇拜溶於聯想,把世界上許多凡鳥:鶴、雉、鷹、雕的美好特徵糅合成「鳳」,他們用「鳳」抒發自己渴望民族騰飛的情懷,希望實現戰勝諸國、統一霸業的目的。
陽春亭:具有楚漢風格的陽春亭,是陽春台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聯「遣愁愁向莫愁湖,愁向莫愁愁遣無」是清代大詩人劉澤宏來到此處抒發的感慨:來到莫愁湖,看到這里的湖光山色,將煩惱憂愁投向莫愁湖,這樣憂愁就會隨之消除。萬花陣,是楚王與後宮嬪妃們游戲的地方。它是一個迷宮,是當時楚國宮廷貴族所玩的一種游戲。中間有一個亭,名叫「鴛鴦亭」。據說,楚王和後宮的嬪妃在此游戲時,哪位妃子能先於其他的妃子走出迷宮到達鴛鴦亭,楚王就寵幸哪位。
❻ 今年莫愁湖的荷花什麼時候開
什麼叫「今年莫愁湖的荷花什麼時候開」?
現在已經是冬天了,荷花沒有了,荷葉都枯萎了
莫愁湖的荷花,當然還是夏天開花,
六月份,七月份看花比較好,八月就不行了
❼ 南京莫愁湖的簡介
莫愁湖位於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是一座有著1500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為六朝勝跡,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
公園面積58.36公頃,其中湖面約33.3公頃,綠地率93.74%,湖面標高4米。莫愁湖在六朝時稱橫塘,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後更是盛極一時。
清乾隆年間,在園內建鬱金堂,築湖心亭。1929年辟為公園,後建有「粵軍殉難烈士墓」和孫中山手書「建國成仁」碑。解放後,莫愁湖畔原有建築整修一新,並擴大了游覽園地,增建了長廊、水榭、湖心亭、露天舞台等設施,遍植花木。
園內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盪漾,碧波照人。勝棋樓、鬱金堂、賞河廳、水榭、抱月樓、光華亭、曲徑迴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之中,一派「欲將西子莫愁比,難向煙波判是非。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雲外拍雲飛」的宜人景色。
(7)莫愁荷花湖擴展閱讀:
主要景觀
華嚴庵於公園大門正北。公園大門1959年為松木結構,1964年重建,古典式,混合結構,高7.1米,寬11米,建築面積40平方米,小瓦大屋頂,中門檐高4.5米,寬5米,兩側門檐高3.7米,寬2.8米。
4門柱由石鼓支撐,門額「莫愁湖公園」5字系郭沫若先生1964年書題。大門內有蘇州花崗石路,寬10米,長70米,抵月牙池,池中有樹石盆景,池周有花壇。
華嚴庵原為三券廊拱門,磚木結構,擁殿宇數十間,包括現存勝棋樓、鬱金堂及已湮沒之抱月樓、湖心亭等建築。建國後於1959年將庵門移至現址,三間,建築面積97.58平方米,明清風格,花格門窗掛落、磚木結構,大門懸掛吳縣陸鴻吉民國3年。
8月題楹聯:「於此間得少佳趣微斯人吾與誰歸」,兩側置花崗石獅一對.庭院內配以湖石假山,蒼松翠竹,優美雅緻尤以東北隅百年紫藤為貴,老乾虯枝卻也花繁葉茂,既古老蒼勁又繁茂昌盛,實為罕見。東院門有蕭嫻1981年隸書「采蓮齋」額。西側有迴廊與勝棋樓相連。
❽ 南京莫愁湖現兩株並蒂蓮,這是怎麼回事
在南京莫愁湖的並蒂蓮正含苞待放,花期3到7天,稀有之處在於自然生成而成,永結同心的美好寓意吸引許多人駐足觀看。兩株並蒂蓮一株位於公園南門入口左手邊的莫愁溪,另一株位於莫愁水院莫愁女雕像的腳下。莫愁湖自古就有種植荷花的歷史,目前園內有3萬平方米的荷塘,30多萬株荷花,涵蓋了400多個品種。蓮花在古代很多人比喻成是一種廉潔的本質,出淤泥而不染。
❾ 南京莫愁湖簡介
南京莫愁湖公園是一座有著1500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為六朝勝跡。公園現有面積為58.36公頃,其中水面為32.36公頃。園內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盪漾,碧波照人。勝棋樓、鬱金堂、水榭、抱月樓、曲徑迴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之中,一派「欲將西子莫愁比,難向煙波判是非。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雲外拍雲飛」的宜人景色。自古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 湖內有勝棋樓、鬱金堂、賞河廳、光華亭等建築。鬱金堂院外水池中有一尊莫愁女石雕像。被譽為「金陵第一名湖」。
莫愁湖古稱橫塘,因其依石頭城,故又稱石城湖。相傳南齊時,有洛陽少女莫愁,勤勞,善良,美麗,聰明。15歲那年,父親病死,為葬父只好賣身。正巧,家住建康石城湖邊的盧員外在洛陽,見莫愁美麗聰明,就買為兒媳。莫愁葬父後,揮淚辭母南下,不久,北方邊塞受到敵軍侵犯,丈夫應征戍邊,誰料一別十載杳無音訊。純朴的莫愁把心思寄託在幫助鄰里扶危濟難的善行之中,深受鄰里稱頌。但遭公公反對,莫愁不堪誣陷凌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後人懷念莫愁,便把他住過的地方和石城湖改稱莫愁湖。1979年,在她的故居鬱金堂側賞荷廳的蓮花池內,塑起了一尊二米高的漢白玉塑像,又為莫愁湖增色不少,現已成為南京標志性景點之一。近年來,莫愁湖公園從日本引進的大批鳶尾花卉,鳶尾專類園坐落在院內北圩水榭周邊,是國內首家品種最多、栽植規模最大的菖蒲專類園。
莫愁湖位於南京水西門外,相傳南齊時洛陽少女莫愁曾居湖濱,因而得名。公園面積47公頃,其中湖面33公頃,周長5公里,清代被稱為「金陵第一名勝」。湖畔勝棋樓,傳為朱元璋和徐達下棋的地方。鬱金堂為莫愁故居。堂西荷花池中有漢白玉石雕莫愁女採桑立像。
莫愁湖在江蘇南京市水西門外,水陸面積700餘畝。得名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南齊時,1有洛陽少女莫愁莫愁是一位勤勞,善良,美麗,聰明的河南洛陽貧家女子。15歲那年,父親病死,為葬父只好賣身。正巧,家住建康石城湖邊的盧員外在洛陽,見莫愁美麗聰明,就買為兒媳。
莫愁葬父後,揮淚辭母南下,不久,北方邊塞受到敵軍侵犯,丈夫應征戌邊,誰料一別十載杳無音訊。純朴的莫愁把心思寄託在幫助鄰里扶危濟難的善行之中,深受鄰里稱頌。但遭公公反對,莫愁不堪誣陷凌辱,投石城湖而死,以示反抗。後人懷念莫愁,便把他住過的地方和石城湖改稱莫愁湖。
莫愁湖,六朝時稱橫塘。全園面積54公頃,湖面約33。3公頃。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後更盛極一時。清乾隆年間,在園內建鬱金堂,築湖心亭,遂成「金陵第一名湖 。解放後,莫愁湖畔原有建築整修一新,並擴大了游覽園地,增建了長廊、水榭、湖心亭、露天舞台等設施,遍植花木。 今日莫愁湖,松林掩映,繁華似錦,成為南京的一座大型古典花園。現園內有勝棋樓、鬱金堂、粵軍陣亡將士墓等。公園兩端為花卉盆景區,每年4月舉行海棠花會,遊人如織,熱鬧非凡。
莫愁湖內湖面寬闊,盛產蓮藕,蓮花十頃更是六代名湖引人入勝之處。遠在明清,莫愁湖就栽植了大量蓮花,每逢炎夏,蓮花盛開,翠蓋紅花,香風陣陣,恍若絕代的凌波仙子,出淤泥而不染。明初築樓湖上,清乾隆年間建亭、長廊、曲榭。1929年辟為公園,1979年在西岸重建「粵軍殉難烈士墓」和孫中山手書「建國成仁」碑。
❿ 詩歌詩詞:莫愁湖荷花對聯
找到一首當代名家寫的關於荷花的唯美古詩詞名言名句,供參考:
蓮
文/李者也
風光入夏最堪憐,凝紅滴翠盡畫蓮。
萬重綠浪蔚為壯,一碧千頃接天連。
葉如濃繪花似染,白雲照影映清漣。
日夕可得此景賞,我欲化身荷下鰱。
【注】荷花節,位於上海市松江區。有多處以荷花為主題的景點,如新浜荷花公社、雪浪湖生態園等。新浜荷文化積淀深厚,早在1500年前,就由於地小多嶼、形似荷葉,得名「荷葉地」。元朝因遍植荷花而得「芙蓉鎮」之名。近年來,新浜鎮大規模種植荷花,一望無際,品種逾500種,睡蓮60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