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張惠言木蘭花慢

張惠言木蘭花慢

發布時間: 2022-01-13 11:56:12

A. 有哪些21字的優美詩句

有哪些21字的優美詩句?

1.寄人

唐 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2.離思

唐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3.滁州西澗

唐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4.玉樓春

北宋 歐陽修

樽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5.無題

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6. 鷓鴣天

北宋 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B. 滿目蒼傷愁常在 人生悲苦無盡頭 無處話凄涼 欲語還休 只道天涼好個秋....

原上草,露初唏,舊樓新壠兩依依。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賀鑄《鷓鴣天》)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柳永《雨霖鈴》)
此去經年,應是良晨好景虛設。便縱有千鍾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欄橈(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柳永《定風波》)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柳永《蝶戀花》)

衣帶漸寬終不毀,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晁補之《鹽角兒》)

寬盡春來金縷衣,憔悴有誰知(魏夫人《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周邦彥《滿庭芳》)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周邦彥《蘭陵王》)

故鄉遙,何日去(周邦彥《蘇幕遮》)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彥《少年游》)

大家且道,是伊模樣,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謝逸《江神子》)

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魂,目斷青山阻。誰為 ,唱金縷(葉夢得《賀新郎》)

恨君不是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是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呂本中《採桑子》)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朱淑真《謁金門》)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卧。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朱淑真《減字木蘭花》)

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台(朱淑真《清平樂》)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 ,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萬俟詠《長相思》)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陸游《釵頭鳳》)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溢鮫綃透(陸游《釵頭鳳》)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陸游《釵頭鳳》)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運算元》)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

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陸游)《蝶戀花》)

不怕銀鋼深秀戶,只愁風斷清衣渡(陸游《蝶戀花》)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

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辛棄疾《念奴嬌》)

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辛棄疾《念奴嬌》)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辛棄疾《祝英台近》)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辛棄疾《祝英台近》)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算空有並刀,難剪離愁千縷(姜夔《長亭怨慢》)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姜夔《念奴嬌》)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姜夔《暗香》)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姜夔《疏影》)

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史達祖《綺羅香》)

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史達祖《雙雙燕》)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吳文英《風入松》)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升(吳文英《風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

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吳激《人月圓》)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蔡松年《鷓鴣天》)

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趙秉文《青杏兒》)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完顏壽《朝中措》)

離腸宛轉,瘦覺妝痕淺(元好問《清平樂》)

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元好問《邁陂塘》)

恨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

早是殘紅枝上少,飛絮無情,更把人相惱(段克己《蝶戀花》)

千古盈虧休問(王沂孫《眉嫵》)

對西風,誰與招魂(白樸《奪錦標》)

百年總是逢場戲,拍板門錘未易當(王惲《鷓鴣天》)

行人忍聽啼烏怨,笛里關山落葉風(仇遠《思佳客》)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薩都剌《小闌干》)

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後,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徐君寶妻《滿庭芳》)

碧雲紅雨小樓空,春光已到消魂處(張翥《踏莎行》)

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回到幽閨(劉基《眼兒媚》)

花月兩模糊,隔簾看欲無(楊基《菩薩蠻》)

酒省明月照窗紗(夏言《浣溪沙》)

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鞦韆剪剪風(楊慎《鷓鴣天》)

蘭閨人倦,多愁牽夢,難成易碎(趙南星《水龍吟》)

神魂盪漾,暗拋紅淚(趙南星《水龍吟》)

綠綺手中彈,揮弦白雪寒(陳洪綬《菩薩蠻》)

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陳子龍《點絳唇》)

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陳子龍《訴衷情》)

春日釀成愁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柳如是《金明池》)

總一種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憶從前,一點東風,風隔著垂簾,眉兒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聲緩緩,滴泠泠。雙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錢飛片片,濕盡煙花,珠淚無人見。

江水添將愁更滿,茫茫直與長天遠(屈大均《鵲踏枝》)

已過清明風未轉,妾處春寒,郎處春應暖(屈大均《鵲踏枝》)

嫩綠似羅裙,寸寸銷魂。春心抽盡為王孫。不分東風吹漸老,色映黃昏(屈大均《浪淘沙》)

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夏完淳《卜運算元》)

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夏完淳《卜運算元》)

人世事,幾完缺(吳偉業《賀新郎》)

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陳維崧《好事近》)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朱彝尊《解佩令》)

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朱彝尊《高陽台》)

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絕連珠弄(王士稹《蝶戀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處凄涼否(顧貞觀《金縷曲》)

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蝶戀花》)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納蘭性德《採桑子》)

風一更,雨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性德《長相思》)

雨洗秋濃人淡(厲鶚《謁金門》)

誰知千夜裡,各對一燈紅(蔣士銓《水調歌頭》)

石倘能言,也應似 ,望古增嗚咽(王仁溥《念奴嬌》)

看取青青池畔,淚痕點點凝斑(張惠言《木蘭花慢》)

獨自凄涼還自遣,自製離愁(龔自珍《浪淘沙》)

湖水湖風涼不管,看汝梳頭(龔自珍《浪淘沙》)

莫更傷心,可憐秋到,無聲更苦(項鴻祚《水龍吟》)

澹澹輕煙,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顧春《早春怨》)

一片春愁,漸吹漸起,恰似春雲(蔣春霖《柳梢青》)

紅袖高樓,爭抵還鄉好(譚獻《蝶戀花》)

餞春無語,腸斷春歸路。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王鵬運《點絳唇》)

心事共疏檠,歌斷誰聽?墨痕和淚漬清水。

留得悲秋殘影在,分付旗亭(王鵬運《浪淘沙》)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文廷式《蝶戀花》)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

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文廷式《蝶戀花》)

斷盡愁腸誰會得?哀燕聲聲(王鵬運《浪淘沙》)

愁望春歸,春歸更無緒(文廷式《祝英台近》)

縱行遍天涯,夢魂慣處,就戀舊亭榭(文廷式《摸魚兒》)

斷魂還逐晚潮回,相映枝頭紅更苦(鄭文焯《玉樓春》)

燭花紅換人間世,山色青回夢里家(朱祖謀《鷓鴣天》)

搖落事,向空山,休問杜鵑(朱祖謀《聲聲慢》)

人天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陌上摟頭,都向塵中老(王國維《蝶戀花》)

碧苔深鎖長門路,總為娥眉誤。

自來積毀骨能銷,何況真紅一點臂砂嬌(王國維《虞美人》)

從今不復夢承恩,且自簪花坐賞鏡中人(王國維《虞美人》)

當面吳娘誇善舞,可憐總被腰枝誤(王國維《蝶戀花》)

不堪重夢十年間(王國維《浣溪沙》)

悵秋風,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遲暮(呂碧城《綺羅香》)

啼鳥驚魂,飛花濺淚,山河愁鎖春深。

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呂碧城《高陽台》)

地轉天旋千萬劫,人間只此一回逢。當時何似莫匆匆(呂碧城《浣溪沙》)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溢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劉禹錫《憶江南》)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劉禹錫《瀟湘神》)

剿略輪醒骯鸌櫻 ねふ砩峽闖蓖貳:穩嶄 賾?白居易《憶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

時節欲黃昏,無聊獨倚門(溫庭筠《菩薩蠻》)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溫庭筠《夢江南》)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庄《菩薩蠻》)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韋庄《思帝鄉》)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牛希濟《生查子》)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牛希濟《生查子》)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敦煌詞)

欲他征夫早歸來,騰身卻放 向青雲里(敦煌詞)

暗裡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李旬《南鄉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馮延巳《鵲踏枝》)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李景《攤破浣溪沙》)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烏夜啼》)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李煜《菩薩蠻》)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李煜《臨江仙》)

換 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夐《訴衷情》)

不遇天人不目成,藐姑相對便移情(呂碧城《浣溪沙》)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錢惟演《玉樓春》)

昔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淺(錢惟演《玉樓春》)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木遮》)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張先《天仙子》)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

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宋祁《玉樓春》)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

離愁漸行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歐陽修《踏莎行》)

笙歌散進遊人去,始覺春空(歐陽修《採桑子》)

聚散若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於誰同。(歐陽修《浪淘沙》)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留春住(王觀《卜運算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今宵剩把潁鋼照,有恐相逢似夢中(晏幾道《鷓鴣天》)

殘睡覺來人又晚,難忘,便是無情也斷腸(晏幾道《南鄉子》)

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晏幾道《生查子》)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王安國《清平樂》)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

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卜運算元》)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蝶戀花》)

人生彈指事成空,斷魂惆悵無尋處(李之儀《踏莎行》)

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攔住(黃庭堅《望江東》)

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偷移(晁元禮《綠頭鴨》)

人強健,青尊素影,長願相隨(晁元禮《綠頭鴨》)

嘆好夢,一一無憑,悵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禮《雨霖鈴》)

別後厭厭,應是香肌,瘦減羅幅(晁元禮《雨霖鈴》)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秦觀《望海潮》)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秦觀《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觀《滿庭芳》)

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秦觀《滿庭芳》)

無奈雲沉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王詵《憶故人》)

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趙令峙《清平樂》)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附加:論凄美怎能少得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一字一句皆不可舍,這是 最最最最最最最喜歡的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宮辭]
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涼風只在殿西頭。

[樂游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謁山]
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雲回恨不勝。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雪惹梅花
花偷泣 手裡風箏斷了線 越飄越遠 不想再去檢

看破三千世界,驚醒一夕清夢,分別,然後遺忘,便是一切

另外幾首傷感的宋詞 覺得也很不錯

蘇軾《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白居易 《琵琶行》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李白《行路難》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秋浦歌》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范仲淹《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柳永《雨霖鈴》

寒蟬凄切,
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
蘭舟摧發。
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
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
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也很喜歡《葬花吟》,其實紅樓中還有很多凄美絕倫的詩句~~比如:

獨把花鋤偷灑淚 灑上空枝見血痕
杜鵑無語正黃昏 荷鋤歸去掩重門
青燈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溫
怪儂底事倍傷神 半為憐春半惱春
憐春忽至惱忽去 至又無言去不聞
昨宵亭外悲歌發 知是花魂與鳥魂
花魂鳥魂總難留 鳥自無言花自羞
願儂此日生雙翼 隨花飛到天盡頭
天盡頭 何處有香丘
未若錦囊收艷骨 一坯凈土掩風流
質本潔來還潔去 不教污淖陷渠溝
爾今死去儂收葬 未卜儂身何日喪
儂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儂知是誰
試看春殘花漸落 便是紅顏老死時
一朝春盡紅顏老 花落人亡兩不知

秋窗風雨夕

秋花慘淡秋草黃 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 哪堪風雨助凄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 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 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 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 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 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 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 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 已教淚灑窗紗濕
飛鳥各投林

為官的 家業凋零
富貴的 金銀散盡
有恩的 死裡逃生
無情的 分明報應
欠命的 命已還
欠淚的 淚已盡
冤冤相報實非輕 分離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問前生 老來富貴也真僥幸
看破的 遁入空門
痴迷的 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凈
終生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 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嘆人間 美中不足今方信
縱然是齊眉舉案 到底意難平

紫菱洲歌

池塘一夜秋風冷 吹散芰荷紅玉影
蓼花菱葉不勝愁 重露繁霜壓纖梗
不聞永晝敲棋聲 燕泥點點污棋枰
古人惜別憐朋友 況 今當手足情

虛花悟

將那三春看破 桃紅柳綠待如何
把這韶華打滅 覓那清淡天和
說什麼 天上夭桃盛 雲中杏蕊多
到頭來 誰把秋捱過
則看那 白楊村裡人嗚咽 青楓林下鬼吟哦
更兼著 連天衰草遮墳墓
這的是 昨貧今富人勞碌 春榮秋謝花折磨
似這般 生關死劫誰能躲
聞說道 西方寶樹喚婆娑 上結著長生果

《寄生草》 《魯智深醉鬧五台山》 (寶釵所點戲)

漫搵英雄淚,相離處士家,
謝慈悲,剃度在蓮台下。
沒緣法,轉眼分離乍。
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那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
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聰明累

機關算盡太聰明 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 死後性空靈
家富人寧 終有個家亡人散各奔騰
枉費了意懸懸半世心 好一似, 盪悠悠三更夢
忽喇喇 似大廈傾 昏慘慘 似燈將盡
呀 一場歡喜忽悲辛 嘆人世終難定

題帕三絕

眼空蓄淚淚空垂 暗撒閑拋卻為誰
尺幅鮫綃勞解贈 叫人焉能不傷悲

拋珠滾玉只偷潸 鎮日無心鎮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 任他點點與斑斑

綵線難收面上珠 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 不識香痕漬也無

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千 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
恐哭損殘年 告爹娘 休把兒懸念
自古窮通皆有定 離合豈無緣
從今分兩地 各自保平安 奴去也莫牽連

中秋對月有懷口佔一律 賈雨村

未 卜 三 生 願 , 頻 添 一 段 愁 ;
悶 來 時 斂 額 , 行 去 幾 回 頭 。
自 顧 風 前 影 , 誰 堪 月 下 儔 ?
蟾 光 如 有 意 , 先 上 玉 人 樓 。

好 了 歌 注 甄士隱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在蓬窗上。說甚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埋白骨,今宵紅綃帳底卧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後作強梁。擇膏梁,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 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C. 元宋明唐清比較有名的詩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錦瑟》)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李白《憶秦娥》)

弱柳從風疑舉袂,叢蘭溢露似沾巾。獨坐亦含顰(劉禹錫《憶江南》)

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劉禹錫《瀟湘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白居易《憶江南》)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白居易《長相思》)

時節欲黃昏,無聊獨倚門(溫庭筠《菩薩蠻》)

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頻洲(溫庭筠《夢江南》)

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庄《菩薩蠻》)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韋庄《思帝鄉》)

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牛希濟《生查子》)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牛希濟《生查子》)

枕前發盡千般願,要休且待青山爛(敦煌詞)

欲他征夫早歸來,騰身卻放我向青雲里(敦煌詞)

暗裡回眸深屬意。遺雙翠。騎象背人先過水(李旬《南鄉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朱顏瘦(馮延巳《鵲踏枝》)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闌干(李景《攤破浣溪沙》)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烏夜啼》)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李煜《菩薩蠻》)

別巷寂寥人散後,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

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李煜《臨江仙》)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顧夐《訴衷情》)

綠楊芳草幾時休?淚眼愁腸先已斷(錢惟演《玉樓春》)

昔年多病厭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淺(錢惟演《玉樓春》)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木遮》)

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

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張先《天仙子》)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

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宋祁《玉樓春》)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

離愁漸行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歐陽修《踏莎行》)

笙歌散進遊人去,始覺春空(歐陽修《採桑子》)

聚散若匆匆,此恨無窮。

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於誰同。(歐陽修《浪淘沙》)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留春住(王觀《卜運算元》)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

今宵剩把潁鋼照,有恐相逢似夢中(晏幾道《鷓鴣天》)

殘睡覺來人又晚,難忘,便是無情也斷腸(晏幾道《南鄉子》)

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晏幾道《生查子》)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王安國《清平樂》)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

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蘇軾《江城子》)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水龍吟》)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卜運算元》)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蘇軾《蝶戀花》)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蘇軾《蝶戀花》)

人生彈指事成空,斷魂惆悵無尋處(李之儀《踏莎行》)

思量只有夢來去,更不怕,江攔住(黃庭堅《望江東》)

最關情漏聲正永,暗斷腸花影偷移(晁元禮《綠頭鴨》)

人強健,青尊素影,長願相隨(晁元禮《綠頭鴨》)

嘆好夢,一一無憑,悵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禮《雨霖鈴》)

別後厭厭,應是香肌,瘦減羅幅(晁元禮《雨霖鈴》)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秦觀《望海潮》)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秦觀《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秦觀《江城子》)

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觀《滿庭芳》)

豆蔻梢頭舊恨,十年夢屈指堪驚(秦觀《滿庭芳》)

無奈雲沉雨散。憑闌干,東風淚眼(王詵《憶故人》)

斷送一生憔悴,只消幾個黃昏(趙令峙《清平樂》)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青玉案》)

原上草,露初唏,舊樓新壠兩依依。空床卧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賀鑄《鷓鴣天》)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柳永《雨霖鈴》)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青秋節(柳永《雨霖鈴》)

此去經年,應是良晨好景虛設。便縱有千鍾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自憑欄橈(柳永《少年游》)

早知恁么。悔當初,不把雕鞍鎖(柳永《定風波》)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柳永《蝶戀花》)

衣帶漸寬終不毀,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晁補之《鹽角兒》)

寬盡春來金縷衣,憔悴有誰知(魏夫人《武林春》)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聽,急管繁弦(周邦彥《滿庭芳》)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周邦彥《蘭陵王》)

故鄉遙,何日去(周邦彥《蘇幕遮》)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周邦彥《少年游》)

大家且道,是伊模樣,怎如念奴(李鹿《品令》)

只有關山今夜月,千里外,素光同(謝逸《江神子》)

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魂,目斷青山阻。誰為我,唱金縷(葉夢得《賀新郎》)

恨君不是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是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呂本中《採桑子》)

好是風和日暖,輸與鶯鶯燕燕。滿院落花簾不卷,斷腸芳草遠(朱淑真《謁金門》)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卧。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朱淑真《減字木蘭花》)

嬌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懷。最是分攜時候,歸來懶傍妝台(朱淑真《清平樂》)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李清照《聲聲慢》)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岳飛《小重山》)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萬俟詠《長相思》)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陸游《釵頭鳳》)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溢鮫綃透(陸游《釵頭鳳》)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陸游《釵頭鳳》)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陸游《卜運算元》)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

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陸游)《蝶戀花》)

不怕銀鋼深秀戶,只愁風斷清衣渡(陸游《蝶戀花》)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

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雲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

也應驚問:近來多少華發(辛棄疾《念奴嬌》)

樓空人去,舊游飛燕能說(辛棄疾《念奴嬌》)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辛棄疾《丑奴兒》)

斷腸片片飛紅,都無人管,更誰勸啼鶯聲住(辛棄疾《祝英台近》)

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辛棄疾《祝英台近》)

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算空有並刀,難剪離愁千縷(姜夔《長亭怨慢》)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姜夔《念奴嬌》)

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姜夔《暗香》)

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姜夔《疏影》)

臨斷岸,新綠生時;是落紅帶愁流處,記當日門掩梨花,剪燈深夜語(史達祖《綺羅香》)

愁損翠黛雙眉,日日花闌獨憑(史達祖《雙雙燕》)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吳文英《風入松》)

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升(吳文英《風入松》)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瀟瀟。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蔣捷《一剪梅》)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

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張炎《解連環》)

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吳激《人月圓》)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蔡松年《鷓鴣天》)

勸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謝,明年花謝,白了人頭(趙秉文《青杏兒》)

襄陽古道灞陵橋。詩興與秋高。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雄豪(完顏壽《朝中措》)

離腸宛轉,瘦覺妝痕淺(元好問《清平樂》)

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元好問《邁陂塘》)

恨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

早是殘紅枝上少,飛絮無情,更把人相惱(段克己《蝶戀花》)

千古盈虧休問(王沂孫《眉嫵》)

對西風,誰與招魂(白樸《奪錦標》)

百年總是逢場戲,拍板門錘未易當(王惲《鷓鴣天》)

行人忍聽啼烏怨,笛里關山落葉風(仇遠《思佳客》)

今年冷落江南夜,心事有誰知(薩都剌《小闌干》)

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後,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徐君寶妻《滿庭芳》)

碧雲紅雨小樓空,春光已到消魂處(張翥《踏莎行》)

無情明月,有情歸夢,回到幽閨(劉基《眼兒媚》)

花月兩模糊,隔簾看欲無(楊基《菩薩蠻》)

酒省明月照窗紗(夏言《浣溪沙》)

收燈庭院遲遲月,落索鞦韆剪剪風(楊慎《鷓鴣天》)

蘭閨人倦,多愁牽夢,難成易碎(趙南星《水龍吟》)

神魂盪漾,暗拋紅淚(趙南星《水龍吟》)

綠綺手中彈,揮弦白雪寒(陳洪綬《菩薩蠻》)

幾番煙霧,只有花難護(陳子龍《點絳唇》)

玉輪碾平芳草,半面惱紅妝(陳子龍《訴衷情》)

春日釀成愁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柳如是《金明池》)

總一種凄涼,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憶從前,一點東風,風隔著垂簾,眉兒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聲緩緩,滴泠泠。雙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分明點點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錢飛片片,濕盡煙花,珠淚無人見。

江水添將愁更滿,茫茫直與長天遠(屈大均《鵲踏枝》)

已過清明風未轉,妾處春寒,郎處春應暖(屈大均《鵲踏枝》)

嫩綠似羅裙,寸寸銷魂。春心抽盡為王孫。不分東風吹漸老,色映黃昏(屈大均《浪淘沙》)

立盡黃昏淚幾行,一片鴉啼月(夏完淳《卜運算元》)

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夏完淳《卜運算元》)

人世事,幾完缺(吳偉業《賀新郎》)

話到英雄失路,忽涼風索索(陳維崧《好事近》)

共眠一舸聽秋雨,小簟輕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老去填詞,一半是空中傳恨(朱彝尊《解佩令》)

鍾情怕到相思路,盼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落黃泉,兩處誰尋(朱彝尊《高陽台》)

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絕連珠弄(王士稹《蝶戀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

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處凄涼否(顧貞觀《金縷曲》)

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蝶戀花》)

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納蘭性德《採桑子》)

風一更,雨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性德《長相思》)

雨洗秋濃人淡(厲鶚《謁金門》)

誰知千夜裡,各對一燈紅(蔣士銓《水調歌頭》)

石倘能言,也應似我,望古增嗚咽(王仁溥《念奴嬌》)

看取青青池畔,淚痕點點凝斑(張惠言《木蘭花慢》)

獨自凄涼還自遣,自製離愁(龔自珍《浪淘沙》)

湖水湖風涼不管,看汝梳頭(龔自珍《浪淘沙》)

莫更傷心,可憐秋到,無聲更苦(項鴻祚《水龍吟》)

澹澹輕煙,溶溶院落,月在梨花(顧春《早春怨》)

一片春愁,漸吹漸起,恰似春雲(蔣春霖《柳梢青》)

紅袖高樓,爭抵還鄉好(譚獻《蝶戀花》)

餞春無語,腸斷春歸路。春去能來,人去能來否(王鵬運《點絳唇》)

心事共疏檠,歌斷誰聽?墨痕和淚漬清水。

留得悲秋殘影在,分付旗亭(王鵬運《浪淘沙》)

惆悵玉簫催別意,蕙些蘭騷,未是傷心事(文廷式《蝶戀花》)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

寸寸關河,寸寸銷魂地(文廷式《蝶戀花》)

斷盡愁腸誰會得?哀燕聲聲(王鵬運《浪淘沙》)

愁望春歸,春歸更無緒(文廷式《祝英台近》)

縱行遍天涯,夢魂慣處,就戀舊亭榭(文廷式《摸魚兒》)

斷魂還逐晚潮回,相映枝頭紅更苦(鄭文焯《玉樓春》)

燭花紅換人間世,山色青回夢里家(朱祖謀《鷓鴣天》)

搖落事,向空山,休問杜鵑(朱祖謀《聲聲慢》)

人天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陌上摟頭,都向塵中老(王國維《蝶戀花》)

碧苔深鎖長門路,總為娥眉誤。

自來積毀骨能銷,何況真紅一點臂砂嬌(王國維《虞美人》)

從今不復夢承恩,且自簪花坐賞鏡中人(王國維《虞美人》)

當面吳娘誇善舞,可憐總被腰枝誤(王國維《蝶戀花》)

不堪重夢十年間(王國維《浣溪沙》)

悵秋風,憔悴天涯,美人芳草怨遲暮(呂碧城《綺羅香》)

啼鳥驚魂,飛花濺淚,山河愁鎖春深。

倦旅天涯,依然憔悴行吟(呂碧城《高陽台》)

地轉天旋千萬劫,人間只此一回逢。當時何似莫匆匆(呂碧城《浣溪沙》)

不遇天人不目成,藐姑相對便移情(呂碧城《浣溪沙》)

D. 關於張惠言的詞作欣賞有哪些

張惠言開創陽湖派,的代表作品是《茗柯文編》,著《周易虞氏義》九卷,所作如《游黃山賦》、《賃舂賦》、《鄧石如篆勢賦》、《送惲子居序》、《詞選序》、《上阮中丞書》等。

E. 清代的張惠言屬於以下哪一個詞派

常州詞派:張惠言、周濟為代表,追求復古,更多地表現為詞學理論,於詞本身無多大成就.
張惠言(1761~1802) 清代詞人、散文家.原名一鳴,字皋文,武進(今江蘇常州)人.生於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卒於仁宗嘉慶七年,年四十二歲.少受易,即通大義.年十四,為童子師.嘉慶四年(公元一七九九年)進士,改庶吉士,充實錄館纂修官.六年,散館,奉旨以部屬用,朱珪奏改翰林院編修.卒於官.
作品介紹
張惠言的詞現存46首,數量不多而頗有佳構,如〔水調歌頭〕《春日賦示楊生子□》(五首):"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曉來風,夜來雨,晚來煙.是他釀就春色,又斷送流年".抓住暮春景色,寄寓當時感慨,寫得既沉鬱,又疏快,"熱腸郁思,若斷仍連,全自風騷變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再如〔木蘭花慢〕《楊花》借楊花的形象,寓作者懷才不遇、自傷飄泊的感喟,婉曲沉摯.在〔風流子〕《出關見桃花》中,作者所見之處是"地盡寒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迭障東還"的榆關之外,卻有一樹桃花"向人獨笑",然而"經他風雨,能幾多番?"從中也寄託作者飄零淪落之感.此外,如〔木蘭花慢〕《游絲同舍弟翰風作》、〔玉樓春〕"一春長放鞦韆靜"、〔賀新郎〕"柳絮飛無力"等闋都寫得委婉盤旋而能微言寄諷,體現出常州詞派論"比興寄託"、"意內言外"的主旨.
張惠言《詞選》輯錄雖偏苛嚴,評詞也有穿鑿附會和疏於考訂的失誤.但對歷代詞人的評論,較之浙派詞人的論斷,顯得比較公允恰當.他自己所寫的詞,筆調較浙派厚重,但也不免有缺乏廣泛的社會意義和用意較隱晦的毛病.
著有《茗柯文編》4卷,《茗柯詞》1卷.

F. 賞析木蘭花慢楊花與水龍吟有什麼異同

① 《 木蘭花慢·楊花》是張惠言《茗柯詞》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名作,人們對它有不少的評價。嚴迪昌先生《清詞史》分析說:「《木蘭花慢·楊花》表現的游轉無定、託身無著的形象,可說是精彩的『寒士』寫照,當然也就是詞人的自我刻畫」,「

上片整首意象寫際遇的冷落坎坷,但又不消沉自棄。無人理解,無人賞識加上『風雨』的侵襲心境是孤凄的,『未忍』二句則是鍥而不舍的追求意志的表述。下片集中抒寫心志,與前面的感受互相照應。『耐得』句既感慨又自堅心志,與『未忍』句是承轉關健。緊接著寫『清寒』出以清高的形象。唯其清高自潔,故不隨波逐流。但『恨』與『愁』並不因清高而消失,結尾寫了恨之無盡,運用的是化解筆法,即化實為虛。『池畔淚痕』是獨處傷神,這就是『怨而不怒』的體現,是『溫柔敦厚』的品格。」

此詞的下片則主要為發議論。主要借寫楊花「凄涼耐得到春闌」的形象,來寫詞人清高而「清寒」的心情與境遇。詞人將「清寒」這一抽象的描繪人生境況的概念別出心裁的比喻成月光映照下的梅花以及漫天飛舞的花片,雖稍顯悵惘,然意境清純,美輪美奐。詞人最後坦承,他心中郁積著滿腔的懷才不遇之情與淪落風塵之感,而且這些憂郁的情感似乎化成漫天的「愁影」繚繞著那雲霧彌漫的山峰,驅逐不去,也消散不了,所以看到那青青池畔的粼粼波光也似乎是「淚痕點點凝斑」了。不過,詞人雖然傷感,但並不頹廢,他「凄涼耐得到春闌」。雖然盡嘗人間「凄涼」滋味,但他沒有懼怕之情,退縮之感,而是直視逆境,以期在苦寒之境中奮然屹立。

②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此詞詠楊柳,上闋主要寫楊花(柳絮)飄忽不定的際遇和不即不離的神態;下闋與上闋相呼應,主要是寫柳絮的歸宿,感情色彩更加濃厚。全詞不僅寫出了楊花的形神,而且採用擬人的藝術手法,把詠物與寫人巧妙地結合起來,將物性與人情毫無痕跡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寫得聲韻諧婉,情調幽怨纏綿,反映了蘇詞婉約的一面。

G. 詞人張惠言資料及代表作.

張惠言生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死於嘉慶七年(1802)。其先祖自宋初由安徽滁州遷至武進,因之而為武進人。出生世代業儒的貧寒家庭,從七世祖張典以下到他的祖父張金第、父親張蟾賓都以教授鄉里為謀生方式。張惠言四歲喪父,生活貧寒,賴其母姜氏與姊觀書(長惠言四歲)作女工,將他與遺腹而生的弟弟張翊(後改名琦)撫養成人。據其《先妣事略》記載,張惠言九歲離家,至常州城中依伯父張思楷讀書。「一日暮歸,無以為夕飧,各不食而寢。遲明,惠言餓不能起,先妣曰:「兒不慣餓憊耶?吾與爾姊爾弟時時如此也。」惠言泣,先妣亦泣。」其早年的艱難困苦於此可見一斑。
迫於家貧,年十四,即為童子師。乾隆四十一年(1776)娶國子監生吳承紱之女為妻。次年,補縣學附生,開始科舉之路。乾隆四十四年(1779)試高第,補廩膳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高中舉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赴禮部會試,中正中榜。中正榜是從當年會試落第者挑選合乎要求者,任命為內閣中書或國子監學等職。張惠言考取了景山宮官學教習,教授內務府佐領以下官宦子弟,開始了長達八年的教學生涯。教學之餘,與鄧石如、陸以寧、吳德旋、孫星衍切磋古文詞賦,與楊隨安交流易學,學術境界得到提升。乾隆五十九年(1794)奔母喪,兩年後,應時任富陽縣令的摯友惲敬之邀,至浙江富陽縣編修縣志。未等縣志修成,惲敬調任貴州江山縣為官,張惠言至歙縣,在江承之家授館收徒。嘉慶二年(1797),易學著述相繼問世。與張琦合編影響深遠的《詞選》。
嘉慶四年(1799),第七次會試,中二甲進士,改庶吉士,充實錄館纂修官。六年(1801)四月,散館,奉旨以部屬用,朱珪奏改翰林院編修。嘉慶七年(1802)六月,卒於官,年四十二。
代表作:
【水調歌頭·春日賦示楊生子掞】五首
其一
東風無一事,妝出萬重花。閑來閱遍花影,惟有月鉤斜。
我有江南鐵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徹玉城霞。清影渺難即,飛絮滿天涯。
飄然去,吾與汝,泛雲槎。東皇一笑相語:芳意在誰家?
難道春花開落,更是春風來去,便了卻韶華。(榆案:依律應上二下三,此句作上一下四,殊為不合。)
花外春來路,芳草不曾遮。
其二
百年復幾許?慷慨一何多!子當為我擊築,我為子高歌。
招手海邊鷗鳥,看我胸中雲夢,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閑耳,肝膽有風波。
生平事,天付與,且婆娑。幾人塵外相視,一笑醉顏酡。
看到浮雲過了,又恐堂堂歲月,一擲去如梭。勸子且秉燭,為駐好春過。
其三
疏簾卷春曉,胡蝶忽飛來。游絲飛絮無緒,亂點碧雲釵。
腸斷江南春思,黏著天涯殘夢,剩有首重回。銀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羅帷卷,明月入,似人開。一尊屬月起舞,流影入誰懷?
迎得一鉤月到,送得三更月去,鶯燕不相猜。但莫憑欄久,重露濕蒼苔。
其四
今日非昨日,明日復何如?朅來真悔何事,不讀十年書。
為問東風吹老,幾度楓江蘭徑,千里轉平蕪。寂寞斜陽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須。名山料理身後,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綠遍,三月雨中紅透,天地入吾廬。容易眾芳歇,莫聽子規呼。
其五
長鑱白木柄,劚破一庭寒。三枝兩枝生綠,位置小窗前。
要使花顏四面,和著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何必蘭與菊,生意總欣然。
曉來風,夜來雨,晚來煙。是他釀就春色,又斷送流年。(榆案:此句句律誤同前。)
便欲誅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憐。歌罷且更酌,與子繞花間。

H. 關於「愁」的古詩

關於「愁」的古詩有:

1、清平樂·將愁不去

清代:納蘭性德

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六曲屏山深院宇。日日風風雨雨。

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回首涼雲暮葉,黃昏無限思量。

譯文

秋意愈濃,心內惆悵愈發揮之不去。成天鎖在深宅大院里,曲折的屏風後面,這些日子,風雨交加,我的心情灰暗異常。

雨過天晴之後,籬笆那邊的菊花發出縷縷清香。人們說今天就是重陽節,回首看那凋殘的秋雲秋葉,黃昏時分,我不由得百感交集。

2、愁風月

宋代:賀鑄

風清月正圓,信是佳時節。

不會長年來,處處愁風月。

心將熏麝焦,吟伴寒蟲切。

欲遽就床眠,解帶翻成結。

譯文

正是風清月圓的好天良夜。因與思念的人長年隔絕,每逢見到清風明月就產生了憂愁。

點起香,對香吟詩,用來排除心中的愁情,但心反而與香一樣焦,吟聲與蟲鳴一樣凄涼。於是就上床睡覺,或許可以與愁苦告別,不料衣帶又解不開,越急著想解開,越是解不開,反而打成了一個死結。

3、如夢令·紫黯紅愁無緒

清代:龔自珍

紫黯紅愁無緒,日暮春歸甚處?春更不回頭,撇下一天濃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譯文

東風最無情,讓那悅目的奼紫嫣紅也暗淡失了本色,天色將晚,春的歸處又在哪裡呢?春光一去不回頭,只留下滿天飛絮。春天啊春天,你能否停下腳步為這失了顏色的房屋重新渲染上春色。

4、虞美人·春愁

宋代:陳亮

東風盪颺輕雲縷,時送蕭蕭雨。水邊畫榭燕新歸,一口香泥濕帶、落花飛。

海棠糝徑鋪香綉,依舊成春瘦。黃昏庭院柳啼鴉,記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譯文

東風輕輕地吹拂,雲兒縷縷隨風飄過。蕭蕭春雨時緊時緩不停歇。茫茫水邊的小樓閣,新歸的燕子忙築窩。口銜香泥穿煙雨,落花粘身頻飛過。

小徑上落滿了海棠花,繽紛斑斕花香四發。綠肥紅瘦人愁煞。更哪堪,黃昏時節,庭院里柳樹落啼鴉。還記得嗎,朗月如輝的月光下,那人帶著素潔的月色,輕輕地摘下如雪的梨花。

5、浣溪沙·已慣天涯莫浪愁

清代:納蘭性德

已慣天涯莫浪愁,寒雲衰草漸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樓。

伴我蕭蕭惟代馬,笑人寂寂有牽牛,勞人只合一生休。

譯文

已經習慣了天涯路遠的奔波,沒必要再添加無謂的憂愁。天又冷了,草又衰了,又是一年秋天來臨。不要因為醒來的滿心愁緒而又去登樓遠眺。

一生勞碌,陪伴我的只有代地的老馬。就連天上一年才能相聚一次的牛郎也在笑話我的形單影只。憂勞之人只求走完自己的一生才能好好休息。

I. 二十字的古詩有哪些

1、八陣圖

唐代: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譯文:三國鼎立你建立了蓋世功績,創八陣圖你成就了永久聲名。江水東流推不轉你布陣石頭,千古遺恨你滅吳失策功未就。

2、行宮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譯文:空曠冷落的古舊行宮,只有宮花寂寞地艷紅。幾個滿頭白發的宮女,閑坐無事談論唐玄宗。

3、登鸛雀樓

唐代: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譯文: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4、新嫁娘詞

唐代:王建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譯文: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來作羹湯。不知婆婆什麼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品嘗。

5、相思

唐代: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譯文:鮮紅渾圓的紅豆,生長在陽光明媚的南方,春暖花開的季節,不知又生出多少?希望思念的人兒多多採集,小小紅豆引人相思。

J. 木蘭花慢 江行晚過北固山 詞人是蔣春霖

這是一首感慨時事的作品,大家贊美他的詞是「詞史」。關於詞史之說是譚獻提出來的;譚獻是常州詞派張惠言詞學的重要傳人之一。他說:「詩有史,詞亦有史。」因為從清朝早年的詞就跟時代結合了密切的關系。這是清代詞學家從詞的美感和特質,在詞里邊所反映的時代關懷的一種反省和體會。而在創作上實踐的就是蔣春霖。 「泊秦淮雨霽,又燈火、送歸船」,我停泊這艘船在秦淮的岸邊,剛剛雨過天晴。兩岸的燈火和船上的燈火送我這正要還鄉的歸人的船。我眼中看到的是什麼呢?「正樹擁雲昏」,樹的周圍好像被雲彩擁抱著,是那麼昏暗的一片。「星垂野闊」,曠野很廣闊,就感覺星星的位置更是低垂。「暝色浮天」,天慢慢的黑下來了,那昏暗的暝色從水面上直彌漫到天邊。「蘆邊,夜潮驟起,暈波心、月影盪江圓」,船泊在長滿蘆葦的江邊,夜晚潮水的聲音突然一陣高起來了。在江上水波的中心有一圈一圈的光暈。這圓圓月亮的影子照在江心,隨波搖盪。「夢醒誰歌楚些?」我在船上一夢醒來是誰在唱著哀傷的《楚辭》呢?「泠泠霜激哀弦」,我好像聽到江面上傳來哀傷悲涼的琴聲;古人說湘靈鼓瑟。在秋夜裡聽到這么凄涼,在寒冷的秋霜中的激越的琴聲。 「嬋娟,不語對愁眠。」月亮靜靜無言的照著我一個人,能和我相語的只有無邊的枯寂憂愁和難以成眠的漫漫長夜。「往事恨難捐」,北固山就在鎮江旁邊,所以他指的往事,特別指的就是道光二十二年(西元一八四二年)六月十四日英軍攻陷鎮江的事。英艦八十餘艘長驅直入,在六月二十九日到達南京下關的江面,七月二十四日就訂立了不平等的中英南京條約。個人認為這個往事既有國家悲慨屈辱的往事,也有他自己平生不得志的往事。面對著天上的一輪明月有多少往事難忘?有多少舊恨難除?「看莽莽南徐,蒼蒼北固」,他說你看這么廣闊無盡的南徐平野,看這么蒼茫的北固高山。「如此山川!」這裡面有很多感慨。我們國家有這么美好的山川,但為什麼也有這么多的戰亂?為什麼遭遇到這么多列強的侵略?而在現在的列強侵略之下: 「鉤連,更無鐵鎖」,古人說如果要攻打長江,只要在長江的江面上橫鎖住長鎖鏈,江北的人就攻打不過來了。「鉤連,更無鐵鎖」,語出唐劉禹錫的《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千尋」,古代一尋為八尺,此言其長。東吳用了長鏈橫住了江面,但是王濬用麻油作火炬融斷了鐵鎖,這千尋的鐵鎖全沉到江底,而東吳就投降敗亡了。蔣春霖的意思是說:本來我們以為在長江天塹上橫上鐵鎖敵人就攻不過來了,但是現在我們有什麼國防呢?不用說晉朝攻打東吳的時候鐵鎖尚且被燒斷了;現在的滿清連不可恃的鐵鎖也沒有,那隻好讓敵人: 「任排空、檣櫓自迴旋」「檣」是船帆,「櫓」是船槳。任憑敵人的軍艦;而這敵人的軍艦還不是我們古代的檣櫓,人家是機器馬力十足的堅船利炮。任憑敵人的軍艦在我們的長江上迴旋馳騁,激浪排空。而我們呢?只有:「寂寞魚龍睡穩,傷心付與秋煙。」「魚龍」一句,可使我們聯想到杜甫「秋興」八首中的「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杜甫是慨嘆唐朝安史之亂後國家之多難,而朝廷卻一無作為與對策,因而引起了對故國的無限懷思與悲慨。蔣春霖也有同樣的悲慨,但詞人的悲慨傷心,對時勢又有何實際幫助呢?只不過把一片傷心都付與秋江上的茫茫煙靄而已。這首詞寫得極為沉鬱,是蔣春霖的一首代表作。

熱點內容
一朵朵什麼填空 發布:2025-07-26 00:44:21 瀏覽:964
壽字盆景圖片大全 發布:2025-07-26 00:27:36 瀏覽:196
花語仙靈廣告 發布:2025-07-26 00:12:46 瀏覽:662
恩施茶花枝 發布:2025-07-26 00:11:14 瀏覽:118
牡丹簡筆圖 發布:2025-07-26 00:04:54 瀏覽:808
品嘗情人節糖果 發布:2025-07-25 23:59:29 瀏覽:518
牡丹江教師資格證培訓 發布:2025-07-25 23:58:04 瀏覽:796
一朵甜花 發布:2025-07-25 23:56:29 瀏覽:210
紅楓葉樹盆景 發布:2025-07-25 23:50:37 瀏覽:373
玫瑰花怎麼折紙 發布:2025-07-25 23:39:44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