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起龍
❶ 蘭花龍根是什麼意思
蘭花龍根的奧秘 養蘭人說起蘭花,便有了無盡的話題,而談論的中心又往往是何人又下山一樁好蘭,又往往關心蘭株是否帶有「龍根」,而每次談到「龍根」,也僅道及是否是正宗的下山苗,是種子苗(實生苗)價值更高而已。然而,我們養蘭人都知道評定蘭花優、劣,有著相當嚴格的評定標准,並不以是否種子苗而改變蘭花原有的品格。由此可見人們對龍根苗的追求當另有其因。另一說法是龍根苗的進化潛力大。但我們知道蘭花的標准中,穩定性是至關重要的一條,若說進化潛力大,即可認為是極不穩定的品種;亦即只能當作有培養前途的期待品。對於期待品又有誰會高價收購呢?因而,龍根苗的價值也不在此。 蘭花龍根苗究竟有何奧秘?為何下山優品蘭株有為龍根苗價值相差甚巨,且,蘭著中對龍根的解釋何以都是淡淡帶過,從無詳細說明呢?帶著這個疑問,我對龍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加以觀察、研究。 經過幾年的觀察、研究,雖然我對龍根的形成、尚無確切的認識。但對龍根的作用卻有了些了解。在此,我願將自己對龍根的了解作一個敘述,以期作個話題,讓對龍根有興趣者加以評論。 一,龍根形成的猜想 這在蘭界似乎已有共識,大都認為龍根形成的過程是:種球成熟後,尚未炸果前,意 外倒地,又恰巧被浮土後枯葉所覆蓋。遇到相應的條件,在中球內發芽,其形態猶如捂豆芽菜,所有的種子同時發芽,發芽後因生長空間受限(由於植物的親緣性)相互糾結粘連,形成一塊狀芽群-----龍根就這樣形成了。 二,龍根的價值所在 龍根的成長,龍根即經形成,要麼尋找生長點破土而出,要麼夭折。而當外界條件適應其生長時,它便集千萬顆種苗的力量,從首先破土的生長點上形成子芽,以獲取可供眾種群生存及生長的光合作用。而此時的種群是呈滿布生長點乳凸狀白色晶亮體。當外界條件極適宜其生長時,眾多乳凸狀便能竟相快速萌動,而先前破土的子芽,便因失去供體強有力的營養供給,轉入半休眠狀態。而它獲取的光合作用卻更促進了供體的生長。從而成就了地下部分,即為膨大了的龍根群、塊。同時,在每一體積的龍根塊生長時,所有的種芽便蟄伏著,集眾種芽的力量,將所有的養分提供給先破土的子芽,而此時的外界條件又較適宜子芽的生長,加之種芽提供的大量養分,便使子芽快速成苗、生根,而當子芽成苗、生根後,便自動減少從種群處獲取養分,以便種群在條件適宜時還能生長。然而,此時生長的子芽已形成了自身的營養器官-----蘆頭(即假鱗莖),並逐漸形成自身的根系。而根系的生長卻又將原先的供體(龍根塊)包裹、覆蓋。進而又產生了阻礙龍根塊生長的事實,造成龍根塊新生長點受抑,久而久之,龍根塊便當息於土中。 B. 由於條件限制,我在對龍根的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原始的土培法。經過5年的培育,共在一塊建蘭龍根塊上培養出6組不同的植株。今年已有3組開花,結果是3組花型相似、花色(含筋紋、舌彩)卻不同的花朵。如果這是一個系列的優品蘭的龍根塊,可以想見它將產生出多麼宏大的一個系列的優品蘭。如果我們以龍根塊作母本,採用先進的組織培養技術擴繁,那又將獲得多大的成果。 A. 優品蘭龍根的一般性培育:當我們獲得優品蘭龍根苗的時候,最無奈的就是採用一般性的方法培養。那麼,怎樣進行龍根塊的一般性培養呢?一般來說龍根塊的獲得,有二種來源:(1)上山採集所得,此時應將產生龍根苗處的腐殖土及表層的枯葉一同帶回。到家後,細心將龍根塊自蘭叢下剝離下來,取一隻干凈的花盆,以清水浸泡數分鍾,待花盆吃足水後,以干凈的膨化泡沫網(包裝水果的泡沫袋)數層墊底,再加入盆體二分之一的發泡泡沫碎塊作墊層,然後將山上帶回的腐殖土填至盆口,稍加搖撼、振實,將龍根塊橫卧或淺植(將盆土劃出淺溝,將龍根塊置於其中)後,加少許浮土掩其部分,再將枯芽覆蓋,然後,以細眼花壺小心澆灌,以不沖出龍根為宜,以後數分鍾澆灌一次,直至完全澆透為止。稍瀝干水分後,移至蔭涼避光處養護,此後,土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大至月余,便可有葉芽抽出。待長至有二片真葉,根芽萌動時,便將其剝離另植,亦可植於龍根塊左右,此後,大約月余又有新芽萌出。只要細心照料,一塊龍根塊將給你無盡的回報。(因為如此培植的龍根塊在長芽的同時,其自身也在不停地生長。)(2),若是購得的龍根苗,其做法除應以家中較好蘭株盆土讓出,供其使用外,其餘做法皆與上述方法相同,唯蓋面無枯葉,可以潔凈的杉木刨花覆蓋。 其實,出來龍根塊以外,尚有被土層深埋假鱗莖長出的走莖龍根,(亦即竹節根,也有稱假龍根的)其實都是上好的組培材料,只在於你是否加以利用。
❷ 蘭花中國龍的習性
蘭花中國龍要求透氣性特別好的圖。有泥炭土,樹皮,開元圖等。花盆下面有透內氣孔,便於排水容。花盆底部鋪碎石,樹皮等中間鋪營養土。這上面鋪一層小石子。增加觀賞性。土裡花盆兒要有兩公分的高度,便於澆水。
蘭花中國龍冬天要放在室內通風處養。室外溫度,敵意,凍傷初春寒冷要晚些移出室外,夏季溫度高,要避免陽光直射。應該花遮陰。
❸ 蘭花中龍根和行龍是指什麼.
蘭花中的「龍根」及「龍根苗」,有真假之分。所謂真「龍根苗」 其實是由種子萌發而專形成的,也叫屬「實生苗」。大家知道,蘭花的種子很小、很多、很輕。蘭花蒴果成熟開裂後,種子散落在原來生她養她的原生地。遇風時,這些輕輕的種子,有的就隨風飄揚,背井離鄉,遠走高飛,散落在異地他鄉。落地之處如是適宜蘭花生長的山腰石壁、山間林地、山澗峽谷,散落的種子有的就在那裡生根、萌芽、長葉,安家落戶,繁衍生存。在自然界,蘭花種子萌發後,在土裡首先形成「龍根」,這種「龍根」不是蘭花的根,而是蘭花的根狀莖。「龍根」長到土面時,其頂端膨大形成小小的假鱗莖,向下生根,向上長葉,長成幼苗。這種帶有「龍根」的蘭苗就叫做「實生苗」,俗稱「龍根苗」,也稱「龍根籽生苗」。 行龍是指葉面有龍形。
❹ 蘭花如何養龍根苗,才能長得快
答:
龍根弱苗生命力十分脆弱,養護要求比較高,養時稍有不當,即會發生倒苗。因其蘆頭尚未生長健壯,一但倒苗就基本上已無回天之力了。
一、嚴格消毒
將蘭苗從原盆中取出,棄去原土,仔細清洗根系。用灼燒滅菌的剪刀剪去殘根、枯根、腐根,然後再用0.5%的甲基托布津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鍾,瀝水陰干,如此反復進行兩到三次,以徹底殺滅病原體。注意浸根消毒時以剛能浸沒假鱗莖為度,不要使葉心積水。與此同時,可將上述葯液稀釋5倍後對葉片進行噴霧消毒。
二、改換盆缽
種植養護病弱蘭花以瓦盆和紫砂盆為首選。最好換用未經使用的新盆,因為舊盆中必然殘留著一些引起蘭花病害的真菌和細菌。若要使用舊盆,宜清洗干凈後曝曬數日或以開水澆淋後再行使用較為安全。盆底要使用盆墊,以透水通氣。可購買專用的疏水罩,也可使用桃核、核桃殼等天然材料。墊盆高度應占盆高的1/3-1/2,盆缽的體積宜小不宜大。病弱蘭花的根系較為脆弱,若盆體過大,容易造成積水,導致蘭根腐爛。使用小盆,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三、挑選基質
病弱蘭苗的適應性較差,栽培基質最好採用肥力中等,含脂肪少,通風透氣性較好的顆粒性基質,如陶粒、發泡煉石、粗砂、碎磚粒、峨嵋仙土、碎石等。也可將蘭株的根部和假鱗莖用水苔包裹後再種植到添加有上述基質的盆中,效果也不錯。所有基質均需消毒後再使用。不宜採用腐殖土種植病弱蘭苗。一是腐殖土采自林間,雜菌較多,難以徹底滅菌。二是腐殖土使用一段時間後易板結,通透性較差,不利蘭根生長。
四、調控干濕和溫度
種植病弱蘭苗要稍深一些,以保護假鱗莖並保持濕潤。盆內基質要保持在濕潤狀態,水分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蘭苗復壯。冬眠期可適當增加基質,通常要蓋過假鱗莖,以保持假鱗莖濕潤,並起到防凍作用。翌年春天氣溫高於15℃時,應及時減去上一年冬天增加的基質,以利新芽的萌發。平時溫度應保持在18-28℃。晚上通風,增加氧氣含量,以幫助呼吸作用的進行,努力加大溫差,減少呼吸作用消耗能量,以幫助有機質的儲存,使蘭草壯實,明顯可以看到假鱗莖增大、草質厚實。在生長期,在不低於生長溫度(一般15、6攝氏度)的情況下,溫差越大越好;扣水促根。既然無根,那得多點水份才對,只是水份多起來,蘭芽就不用急著從根系吸取養分了,發根也就慢了。想發根快,還得迫它,扣點水,蘭要求生,要維持生長,這下它被迫長新根!
扣水促芽
所謂扣水就是在蘭花發芽前期令盆土乾燥,時間3-5天,一般1-2次。扣水使蘭花處於一種生存危機,迫使其生長繁殖,因此對多發苗效果明顯。
干養:根據「干促根,濕長芽」的前輩養蘭經驗,在蘭花最佳生長季節,即春暖來時適當增加盆土的濕度,促使蘭草萌芽,待新芽生長到一定高度時,新芽的進一步生長就如新生兒斷奶一樣,以少澆水偏幹些來促使新根的生長,使新苗脫離老草靠自身獨立成長。
五、適當陰養
在適當陰養的情況下表現(一級苗多株連體)此等級連體植株適當陰養肯定是多發芽已是不爭的事實,「多陽則花茂、多陰則芽盛」。藝蘭家掌握這一特點在高檔名品的栽培中,這也是採取的有效辦法之一,以此達到增殖的目的。
蘭苗應置於可見散射光的地方蒔養,避開強光直射。可在蘭盆四周添置一些水盆、水槽,以增加環境濕度。
同一個植物種類,蔭生根系少,陽生根系旺,這幾乎是鐵定的規律。
正常的弱苗,苗小、蘆頭細小,萌芽力極弱,根系也不發達,生命力十分弱小。在養護時就要注意使用方法正確了。因其根系不發達,吸收水分養分能力差,這就要求首先要養好根,根強苗才壯。為避免發生爛根,基質以顆粒植料為好。顆粒植料的大小以黃豆大小的為宜,因其大小適中,透氣又保濕,既可以防止爛根,又不怕澆水太多。種植時可以先用一些水苔將龍根包住。再將配好的植料填入小盆內,植料略低於蘆頭頂部即可。種植後澆透蘭根水,放置於蘭架陰棚下進行陰養,切不可讓陽光直接照射在蘭葉上,並且澆水時切忌澆入葉心,防止爛心倒苗。種下後頭2個月不宜用肥,2個月後可施極薄的淡肥,以助其生長。
❺ 什麼叫蘭花的龍根
蘭家說:什麼是蘭花龍根?
蘭花的根從蘭花假鱗莖基部長出,數量不等,多條叢生:根為肉質,無根毛;, 新根為嫩白色,老根呈灰白色,裸露在空氣中的根呈青綠色。主根—一般無支根,個別品種(如蕙蘭、墨蘭)偶有支根生出。蘭根為圓柱形,橫斷面為圓形,健壯蘭根的頂端有明顯的根冠,白色透亮,俗稱水晶頭。
蘭根的功能主要有兩點:一是吸收和貯存水分和養料;二是固定蘭花植株,不致移動和倒伏。
蘭根的粗細和長度視蘭花的品種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蕙蘭、春劍、蓮瓣蘭的根要粗…點,長一些;春蘭、建蘭、寒蘭的根要細一點、短一些。
蘭根的結構可分為外層、中層和內層。外層是包圍蘭根的根皮組織,主要起著保護皮層組織,吸收和保持皮層內部水分的作用。中層是皮層組織,細胞比較發達,起貯存水分和營養的作用。內層為蘭根的中心梗c俗稱根芯,黃白色, 直徑約0.1厘米,不易折斷,主要功能是加強根的強度,起輸送水分和養分的作用。肉質的蘭根有很強的儲水性, 所以蘭花澆水不宜過勤,否則易爛根。
蘭根的結構
中國蘭花的莖是變態莖, 在根和葉的連接處膨大而短縮成為假鱗莖,俗稱蘆頭。假鱗莖由 10多個莖節組成,蘭花的種類不同,假鱗莖的形狀也不一樣,有圓形、扁球形、卵圓形等。蘭花的種類不同,假鱗莖的大小也不同,如墨蘭的假鱗莖較大,春蘭的假鱗莖要小一些,蕙蘭的假鱗莖更小。假鱗莖上有節,每一節上都生著一片葉或鞘葉,所以假鱗莖為葉片或葉鞘包圍。假鱗莖的外層為角質層,能防止水分的散失。假鱗莖的內層由許多細胞組成,是貯存水分和養分的「倉庫」。細胞內分布著許多維管束和纖維組織,是輸送水分和運輸養分的通道。假鱗莖是發芽、生根、長葉、開花的載體,蘭花的葉片生長在假鱗莖的頂部,每節一片葉;蘭花的肉質根克接著生番:假鱗莖的基部,花芽和葉芽都著生在假鱗莖基部根頸處的節上。新芽長成後,基部又膨大成一個新的假鱗莖,所以蘭花的假鱗莖是相互連接的。
蘭花的假鱗莖
較老的假鱗莖在失去葉片後稱為老蘆頭。由於假鱗莖是貯存水分和養分的器官,因而老蘆頭體內仍有營養,仍可繼續萌芽,繁殖後代。
蘭花種子自然萌發形成的根狀莖俗稱龍根, 由龍根上生出的實生小苗稱為龍根苗。 假鱗莖和假鱗莖之間的連接莖稱地下, 有的較長,使蘭株間形成「馬路」。也有人稱此種地下莖為假龍根。
蘭花龍根
❻ 蘭花龍根是什麼意思
蘭花龍根苗是由蘭花的種子萌發而形成的實生苗,龍根是種子萌發時發育形成的根狀莖。在自然生長界中,蘭花主要是靠種子來繁殖,果實成熟後,裡面的種子隨風飄盪。
在合適的環境中會紮根發芽,剛開始萌發時產生龍根,之後會從根狀莖上慢慢發育出蘆頭和葉片。龍根苗存在一定的變異性,比較的珍貴。
(6)蘭花起龍擴展閱讀:
買回家之後,要注意好養護管理。它的原生地是在野外,所以長勢很脆弱,要模擬野外的生存環境,栽種之前,先要對植株進行消毒殺菌,使用通風透氣性好、肥力中等的基質。
可選擇粗砂、碎磚粒、碎石、陶粒等,也可將在它植株的底部包裹上水苔再種植。將它置於可見散射光的地方養護,避開強光直射,養護期間定期澆水保持濕度。
❼ 請問什麼是蘭花起龍葉起龍花起龍
龍根春蘭
❽ 蘭花中國龍應該怎麼養
土壤
這種蘭花要求透氣性特別好的土,如泥炭土、樹皮、田園土等,花盆下內面有透容氣孔,便於排水,花盆底部鋪碎石、樹皮等,中間鋪營養土,最上面鋪一層小石子,增加觀賞性,土離花盆要有二公分的高度,便於澆水。
地點
蘭花最好放在架子或桌上,不要放地上,周圍要空曠一些,不要有遮擋物。
溫度
蘭花冬天要放在室內通風處養,室外溫度低,易凍傷,初春寒冷,要晚些移出室外,夏季溫度高,要避免陽光直射,應給花遮蔭。
濕度
蘭花生長期,要保持周圍空氣濕度,不能太干,冬天休眠期,噴水即可,不能過濕,否則會爛根。
施肥
蘭花生長期可以施稀薄的液肥,高溫時不要施肥,施肥宜在傍晚進行,轉天早上再澆一次水。
病早害
蘭花在高溫多雨季節容易發生病蟲害,可把專用葯液稀釋後噴灑,一周一次,平時用清水噴灑葉片,保持清潔,減少病蟲害。
❾ 蘭花的龍根和龍蛋是怎麼回事會看什麼樣的花
龍根細長的長在蘭花的底部,而龍蛋則有點類似橢圓形,依附在龍根的4周,龍根和龍版蛋都是蘭花特有權的有性繁殖現象,所以這兩種類型的根部都不會影響蘭花的生長。
但是在數量上,蘭花的龍根明顯的要少於龍蛋,一般正常情況下龍根只有幾根而已,而龍蛋會繁殖很多,但二者在花朵上沒有區別。
(9)蘭花起龍擴展閱讀:
龍根它的表面是比較細長光滑,並且很平展,而龍蛋表面還有待發芽的種子,表面凹凸不平並且不光滑,所以往往蘭花長出龍蛋的幾率要小很多,長龍根的幾率卻很大。但是龍根會影響蘭花的正常生長,而龍蛋則不會影響蘭花的正常生長。
養護好蘭花的幼苗,必須模擬蘭花的野外生長環境,植料最好選擇原產地的材料,比如說原產地的腐葉以及蘭花泥土等等。
❿ 蘭花葉藝中的行龍是怎麼回事
行龍指的是蘭葉上有與葉脈走向平行的褶皺,如同棕葉狀特徵的葉面,如大富貴。